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用营养液栽培食用菌》,希望您喜欢!

采用营养液栽培食用菌,是继袋料栽培食用菌之后,在食用菌生产技术上的又一次革命,填补了国内外食用菌高新生产技术的空白。这项高新生物生产技术,是1997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皇火带头人,江西省十佳民营企业家谢远泰在长期培育和发展食用菌新产品茶薪菇生产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来的,现已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发明专利。与袋料栽培食用菌技术相比,营养液栽培食用菌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它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质量优、产量高、无污染、效益好等优点,更显示出营养液栽培食用菌生产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是采用工厂化生产,通过液体瓶生长出的子实体干净卫生,出菇阶段不生虫、不感染。没有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能好。二是液休配方灵活性大,可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灵芝等采用不同的配方,而且产品都保持原来的营养成分和风味。三是缩短了生产周期,从接种到出菇直到采摘周期结束,比原固体袋料栽培缩短三分之二的时间。四是成本低,比袋料栽培成本降低30%以上。五是液休瓶栽培食用菌不需木屑等原料,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有利。六是工艺流程简单,正品率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m.Zw59.Com

扩展阅读

常用营养液配方 配制营养液时要注意的问题


常用营养液配方|配制营养液时要注意的问题---营养液对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配制营养液时,应根据所栽培花卉的品种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地区来确定其配方及用量。力求做到营养全面均衡,利于植物吸收利用。

一、常用的几种营养液配方

1.硝酸钠10克、过磷酸钙70克、硫酸铵25克、硫酸钾35克、硫酸镁40克。

用法:利用以上配方配制营养液时,先将其与水混合,然后再按每100升水加3克的比例加入混合好的微量元素才可使用(微量元素通常以硫酸亚铁100克、硼酸粉14克、硫酸锰10克混匀研成粉末备用)。

2.硝酸钾0.7克/升、硼酸0.0006克/升、硝酸钙0.7克/升、硫酸锰0.0006克/升、过磷酸钙0.8克/升、硫酸锌0.0006克/升、硫酸镁0.28克/升、硫酸铜0.0006克/升、硫酸铁0.12克/升、钼酸铵0.0006克/升。

用法:使用时,将各种元素混合在一起,加水1公升,即成为营养液。在配制上述营养液时,可以根据不同花卉的不同要求,对元素的种类和用量予以增减。

3.尿素5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钙1克、硫酸镁0.5克、硫酸锌0.001克、硫酸铁0.003克、硫酸铜0.001克、硫酸锰0.003克、硼酸粉0.002克;加水10升,溶解后即制成营养液。

用法:盆花生长期每周浇一次,每次用量可根据植株大小酌定。例如花盆内径20厘米的喜阳性花卉,每次约浇100毫升,而阴性花卉用量酌减。冬季或休眠期,每半月或1个月浇一次。平时水分补充仍用自来水。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现与典型的低温品种香菇、典型的高温品种紫木耳以及大多NT中温型品种的平菇为代表,采用塑料菌袋栽培的方法,现将大棚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概括如下:

1、栽培准备工作:从接种到出菇约需90~120天,整个生长期约300~330天,一般于夏、秋高温季节在室内降温条件下制备栽培袋(规格为17厘米34厘米,圆形)菌块,秋末冬初出菇。香菇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3~32℃,适温为10~28℃,子实体的生育温度为5~25℃,适温为12~17℃,栽培方式为床架式,一个棚内安排宽65厘米的栽培床6行,主走道宽50厘米,其它走道宽35厘米,中间床架分上、中2层,包地面为3层立体式。两边床架设一层床面,包地面为2层。紧靠大棚两边的两行床不设床架,只在地面E栽培一层。每2层床面间隔距离为50~60厘米,床沿高20厘米,地床床沿可用红砖拱立排成。整个大棚地面用红砖面平,或将面整平再种香菇。其栽培方式可分固体原种栽培或液体菌种制作后栽培二种。主要措施为:斜面母种一原种(摇瓶菌种)一(液体栽培种)一栽培袋菌种脱袋排放一菌块恢复生长和转色培养一出菇管理一采收。排放菌种前先在床面上垫上地膜,先垫一边,再将菌种脱袋,成排均匀摆放在床面上。排完一个床面,将另一边地膜覆盖于菌块之上,不必盖紧盖严,便于通气。以后精心培管,待转色、出菇,直到采收后床膜才予以撤换。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2、转色、出菇管理:出菇前,菌丝有一段转色的生理变化,这一期间,棚温要保持在20~23℃之间,还要掀盖地膜以通风、保温。要防止高温、高湿所带来的菌丝陡长,形成厚菌皮,影响产量、质量。如果条件适宜,自脱袋至转色约需10天。转色后菌块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这段时期称为出菇期。①秋冬菇(10~12月),由于棚温过高,须经常揭膜降温,长期保持棚温在10~15℃之间。每收获1次,须短时间揭开床膜换气,以促发育。②冬菇(1~2月)这时气温低,菌丝生长缓慢,宜于晴天对地面喷水保湿,通常以保温为主。③春季菇(3~6月)首先是将菌块浸水,含水量为60%即可。其次是控制棚温,保持昼夜温差在20~25℃到10~15℃,也即10℃的温差。以后气温升高,可适当揭膜降温。2.紫木耳栽培技术要点2.1发育条件紫木耳适应广,菌丝在5~39℃之间即可正常生长,子实体为0~42℃,紫木耳喜高温、高湿,对氧气要求不严格,缺氧环境中,仍可正常生长。其菌丝体培养宜在黑暗中进行,因在较强散射光照射下,会过早成熟,影响产量。子实体则可在高温高湿强光直射下旺盛生长,耳片大而肥厚,颜色紫红至紫褐,品质优良,因此可作四季栽培。

3、栽培方法:有三种,均采用1734厘米的筒膜料,两头接种,然后栽培。

①床架式:设置床架方式与香菇同。再将菌袋两端用绳子扎紧,袋面上用刀片划上4~5条纵向缝隙,即可排放(下同),一般为卧放在床架上,排满后,需盖上地膜。

②吊挂式:棚内设成排木桩,菌袋吊挂在木桩上,其间距离自定,留出走道进行管理即可。菌袋齐地面至桩顶一一吊挂,袋距5厘米,桩下部地面可卧排,以后,每3~5行桩用整块地膜全部罩盖住即可。

③沙畦式:内设数个长方形不漏水的浅床坑,上铺河沙,厚5~10厘米,此法最适高温干旱情况下应用。排放前沙层灌足水,再行排放菌袋,畦面上方亦可设置一定高度木架,木桩吊挂菌袋以增加产量,排、吊完好用整块大膜覆盖。

4、四季管理

①春季:先于冬季在室内加温培养菌袋,早春排放出菇。棚温白天控制在之5~30℃,夜间控制在5~10℃以上,晴天在棚内喷水,虽降低了棚温,但不会降得过低,而水与水气会吸热并贮存,晚上释放以提高棚温。这对于延长棚温在15℃以上时间,促进紫木耳生长有利。

②夏季:气温由低向高,对耐高温的紫木耳栽培有利。主要是降温保湿,一是揭去棚膜,加盖二层遮阳网,二是喷水保湿,可使棚温下降4~8℃,促进生长。

③秋季:为培植紫木耳的黄金季节,初秋仍须降温保湿,晚秋则要覆盖棚膜保温,气温高时又要揭膜降温,以利获得高产、稳产。

④冬季:利用秋季自然温培养菌袋,初冬排放。晴天可适当揭膜降温,风雨天就要盖膜保温。晚冬气温偏低,可加强升温管理,尽力延长15℃以上气温时间,以促生长。

食用菌冬季首选生料栽培


冬季栽培平菇、香菇等食用菌,要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厂地食用菌栽培有多种方式,在寒冷的冬季,采取室内加温栽培最为合适。室内加温方式有管道暖气、煤炉等,而考虑到成本和实用性,采用煤炉加温最有效,该装置适合比较寒冷的地区,可实现成本比低,升温快,操作便利。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等食用菌,病虫为害轻,杂菌污染率低,高产稳产性能好,菇体盖大、盖厚,柄短,色质好,质量高。而且冬季蔬菜少,很容易占领市场,获得理想的效益。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原料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如平菇是食用菌中最容易栽培的一种菇类,栽培的方法简单,方式多样,其中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生料栽培是首选。培养料有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生料栽培就是培养料未经过高温灭菌,一般采取堆制发酵的方法。即将培养料拌水适度后,堆成堆,用塑料布盖上,让它自然升温,每次料堆中心温度达60℃,将边缘的料翻到中间,继续堆闷,让它再自然升温。经过3次后,即可接种装袋栽培。通过控制一定的碳氮和高温环境条件,可有效抑制杂菌繁殖,促进平菇快速生长。

装袋对于袋装培养料,有人认为小袋装料少,周期短,但产量低,费工时;有人认为大袋装料多,产量高,但周期长,效益并不高。在装袋方式上实行三层菌种两层料,即两头各铺一层,中间夹一层菌种,比较适合集约化生产。

管理可采取定位出菇法。平菇等从装袋时预留的增氧孔处出菇生长,可有效防止菇蕾在生长过程中因争夺养分而形成大量萎缩,造成养分无谓损耗。常规敞口出菇,菇丛过大、死菇多,菇质差。而定位出菇法,不敞袋口,菌袋的水分蒸发量少。(水业)

花卉栽培基质和营养液的选择


基质选择应考虑3个方面:一是植物根系的适应性,二是实用性,三是经济性。

基质主要有:水、雾、沙、砾、陶、粒、蛭石、珍珠岩、岩棉、硅胶、离子交换树脂、泥炭、锯末、树皮、稻壳、尿醛、酚醛泡沫、炉渣(煤渣)、腐殖酸土、腐叶土、草炭土、无机复合基质、有机无机复合基质等。

水、雾属于液体基质,其余为固体基质。而固体基质又分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混合基质。

无机基质分类a.颗粒(砂、砾、陶粒);b.泡沫(浮石、火山熔岩);c.纤维(岩棉);d.其他(珍珠岩、蛭石、硅胶)。

有机基质分类a.天然(泥炭、锯末、树皮、稻壳、稻壳炭);b.合成(尿醛、酚醛泡沫、环氧树脂、聚苯乙烯、聚氨酯)。

混合基质分类a.无机无机(陶粒+珍珠岩、陶粒+蛭石);b.有机有机(泥炭+刨花、泥炭+树皮);c.无机有机(沙+泥炭、珍珠岩+泥炭)。

配制复合基质时,所用基质以2至3种为宜。成品应符合3个要求:一是增加孔隙度,二是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三是改善其通透性。总之,制成的基质要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即水气的最佳比例。

蛭石、珍珠岩、沙、煤渣、木屑等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单一使用煤渣、蛭石、沙,效果较好;而珍珠岩及木屑由于密度小,不能很好地固定植株,最好混合使用。混合基质由于两种基质在物理性状上能互补缺点,因此效果较好。另外,因为蛭石价格较高,虽利于植物生长,但为降低成本,一般不单独使用。

一般情况下,陶粒与珍珠岩混用比例为2:1,蛭石与珍珠岩混用比例为1:1,泥炭、蛭石、珍珠岩为2:1:1(常用作观叶植物的栽培),泥炭、珍珠岩、黄杉树皮混用比例为1:1:1(常用作附生植物盆栽基质),刨花、炉渣比例为1:1(常用作盆花混合基质),混炭、珍珠岩、沙混用比例为1:1:1(用于盆栽植物),泥炭、珍珠岩的比例为1:1(常用于扦插繁殖),泥炭、珍珠岩之比为1:2(常用于盆栽根系纤细的植物),泥炭、珍珠岩之比3:1(高床用),泥炭、炉渣之比1:1(用于盆栽喜酸植物)。

营养液的选择

营养液的组成必须符合以下五项要求:

一、水的要求所有洁净水都可以用来配制营养液,但在使用前要对其有基本了解,如水的来源、污染程度、酸碱性、离子含量等。

水的钙、镁离子浓度不宜过高,最好在1.8毫摩/升以下。酸碱度为pH5.5至8.5。使用前的溶解氧应接近饱和。氯化钠浓度应小于2毫摩/升。自来水消毒常用液氯,水中的氯含量常大于0.3毫克/升,这时对植物有害。因此在使用前最好放置半天,使氯气散逸后再用。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浓度要在允许的范围以内。

长稻草栽培食用菌技术


适用范围主要品种有平菇、秀珍菇、双孢菇、鸡腿菇、姬菇、草菇、姬松茸等。

栽培前准备

长草栽培食用菌,长草要晒干,要新鲜,无霉烂。

室内选择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有大量的空房和闲置房,这些都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菇房,但要清打干净,要通风,能保温保湿,有光照。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室外大棚搭建选择地势平整,有水源,排水好,远离厕所,猪圈,垃圾场等污染源,建棚要求坐北朝南,棚长不限,宽4米,高2米,可用小竹,薄膜搭盖,棚上要加盖草遮阴,注意:搭建棚料要好,结实,能经起风雨的压力。

平菇、秀珍菇、姬菇、鸡腿菇栽培料(稻麦草)处理

水池在棚边挖一个长2米,深1米,宽1.4米的池子作为浸稻草使用。

浸泡选择新鲜,无霉烂的草,按每100斤水加入石灰1斤,将草投入池中,然后压上重物,一般预湿20分钟左右,麦草、玉米芯预湿时间长一些,然后捞起,去除多余的水,再将草堆成长不限,宽1米,高1.5米左右进行发酵,发酵3~4天左右(视温度而定)料温达到40℃~50℃,翻堆一次,发酵后的料,不臭、不黑、不酸、不烂,水份在65%,就可栽培。

栽培前的准备

栽培场地要清洁,大棚内要洒石灰进行消毒一次,栽培所用的工具,薄膜,菌种等要用食用菌消毒药清洗一下备用。制模具:一般栽培食用菌所用的模具长11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

制薄膜包片购买薄膜,做成宽1厘米,长150厘米,同时要准备好包装绳子,绳长为110厘米,若干条。

打包将堆集发酵的草运入栽培场,摊开凉至30℃以下,就可打包栽培,置模具于平地,在模具上放包扎绳,放上已准备的包片,进行上料,一层料一层菌种,共播放三层,第一层草料为1寸厚,放好后播上菌种,再放第二层草料,再播菌种,最后放第三层草,菌种上面播量要占整过菌种量2/3,上面菌种播完后,将一边的膜覆盖,在菌面上,再将另一边的薄膜盖上去,用手压紧,然后用塑料绳子扎紧,打好后称之为菌包,然后在菌包上面用钉满长1.5寸铁钉木板,打一排孔,将菌包从模具提出,放入培养料。

菌包的培养

菌包培养是栽培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管理不了,将损失惨重。管理最关键是掌握好温度,如果温度掌握好了,管理就简单了,在发菌时,一般温度保持22℃~26℃时菌丝生长最好,如果温度达到28℃,要天天中午密切注意菌包温度,用温度测试菌包内温,如果温度超过30℃,就将菌包上薄膜打开,降温,以防烧菌,一般播种后七天菌包温度基本稳定,七天内必须密切注意温度的变化,只要温度掌握好了,成功就达到一大半。

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整个生产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关系到产量,效益,能否达到目的重要的一环。室温在22℃~26℃之间培养20天,菌丝长满包就有出菇表现,垒墙出菇,搬菌包到出菇场地做成菌墙,方法如下:将捆绑菌包的绳子解开,脱去薄膜,将两块菌包平行排放,中间空余10厘米,长度不限,一般菌墙长为放两个菌包,底宽为60厘米,菌墙上面宽50厘米,摆放一层后要在菌包中间的空余后和菌包的上面填细土,土厚度为0.5厘米,覆的土要湿润,含水不要过高,以手捏成团为度,不需要太压紧,要求土是粒状形,在两捆间端填一些粗土以堵塞细土不让流出,继续上包,菌包间距约8厘米,然后覆土,方法同上,接着放第三层菌包间距为6厘米,以此类推,每堆一层间距约为2厘米。一个菌墙摆放多少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在10℃~20℃时一个菌墙摆放16个菌包,温度在0℃~10℃时一个菌墙可摆放20个菌包(菌墙高五层),菌墙垒好后为防止倒塌,可在菌墙两边各打一根木桩。一切做好后,堆顶全面抹层湿泥,厚度为6厘米,并用泥做好水槽,菌包与菌包之间用泥浆抠缝抹平,再用菌包薄膜盖好菌墙,最好不要紧贴住菌墙上,以便通风增氧,散热,菌墙与菌墙间隔后50厘米,以便采菇管理。

原基形成后,只需在走道上空和地面上喷一些水,以增加小区空间相对湿度,此时控制空间温度为80%~90%,待菇蕾形成后,要把覆盖的薄膜揭掉,要求哪个部位出了菇就揭开哪个部位,不要一下子全把菌墙上的薄膜都揭掉,菇蕾出后4天内,每天通风三次,通风时间为早上,中午,晚上,每次通风30分钟,通风要开南北对流窗,通风不要过于激烈,以免吹干菇蕾,四天后菌盖逐渐展开,每天要喷三次,菇蕾1厘米以内不可直接喷水,当菇蕾长至3厘米以上后可喷水,但要注意喷水量,采收规格可根据市场要求,菌盖直径以在3厘米以上时要开工始采收,这时口感最好,采收到最后时,清理菌墙,把死菇、烂菇、干菇都要摘掉,如还有少量小菇,也应该采摘掉,方便第二次出菇管理工作,让其露天干燥两天后,用竹片削一头,每隔3~4寸在菌墙出菇面刺个小洞(只需刺破墙外表皮),再大量泼清水于菌墙的每个角落,同时在漕上加满水,让其渗入菌墙内增加料内水分,再用薄膜盖住菌墙,使之形成湿润的小环境,养菌5~7天后,即会出第二潮菇,出菇管理同第一潮菇,共出四五茬。

注意:

1、浸泡秸秆后不能被风吹干。

2、一定要充分预湿软化。

3、下料前一定要充分冷却,菌种不能选用污染菌种。

4、场地远离养畜场,运草及盛菌种工具在打包前要用消毒剂清洗干净。

食用菌青霉菌怎么防治?食用菌青霉菌的防治措施


香菇、草菇、木耳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栽培价值。然而,即使是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仍是会受到一些污染性杂菌的感染,青霉菌就是常见的一种,会引起食用菌子实体致病,从而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那么,食用菌青霉菌怎么防治?现将食用菌青霉菌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症状识别

培养料面发生青霉时,初期菌丝呈白色,菌落近圆形至不定形,外观略呈粉末状。随着孢子的大量产生,菌落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绿色或蓝色。生长期菌落边缘常有1-2毫米呈白色,扩展较慢。老菌落表面常交织形成一层膜状物,覆盖在培养料面上,分泌毒素致食用菌菌丝体坏死。制种过程中,如发生严重可致菌种腐败报废;发菌期发生较重,可致局部料面不出菇。

二、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接种室、培养室及生产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加强通风换气,防止病害蔓延;

2.调节培养料适当的酸碱度。栽培蘑菇、平菇和香菇的培养料可选用1%-2%的石灰水调节至微碱性。采菇后喷洒石灰水,刺激食用菌菌丝生长,抑制青霉菌发生;

3.菌袋局部发病可注射15%甲醛溶液,段木发生青霉菌时可用石灰水洗刷,菇床上发病可用1%克霉灵、0.5%多丰农、0.1%施保功和0.1%扑海因溶液喷洒防治。

【小编结语】食用菌青霉菌多发于高温时节,当注意采取恰当的防治措施。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食用菌青霉菌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大家在防治过程中可参照实行。

《用营养液栽培食用菌》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与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