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金毛柯Lithocarpus chrysocomus Chun et Tsiang》,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金毛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chrysocomusChunetTsiang别名金毛石栎、金毛椆、金毛石柯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山毛榉目Fagales科壳斗科Fagaceae属柯属Lithocarpus  分布区域产自湖南南部(宜章)、广东北部(乳源、乐昌等地)、广西东北部(贺县、大苗山等地)。

金毛柯(学名:Lithocarpuschrysocomus)为壳斗科柯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湖南、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400米的地区,见于山地杂木林,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芽鳞无毛或最外的2-3片被细伏毛,干后有油润光泽,当年生枝及花序轴密被灰棕色微柔毛及粉末状鳞秕,小枝暗褐黑色。叶硬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2.5-5.5厘米,少有更小的,或披针形,长6-8厘米,宽1.5-2厘米,顶部长或短急尖,基部宽楔形,有时两侧稍不对称,全缘,中脉叶面下段微凸起,上段平坦,侧脉每边9-13条,支脉不显,两面无毛,背面密被泥黄色至褐红色松散、易抹落的细片状鳞秕,二年生叶有紧实的蜡鳞层;叶柄长1-2厘米,稀较短。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常雌雄同序;雌花序每3朵一簇,花柱长约1毫米。果序长通常不超过5厘米,有成熟壳斗2-6个;壳斗近圆球形,横径20-25毫米,包着坚果绝大部分,小苞片三角形,钻尖部分略斜展,覆瓦状排列,幼嫩时被甚短的微柔毛及褐红色细片状鳞秕;坚果近圆球形,高17-18毫米,宽12-20毫米,密被黄灰色细伏毛,上宽下窄,基部平坦,果脐凸起,约占坚果面积的1/3或较小。花期6-8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1400米山地杂木林,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

分布范围

产自湖南南部(宜章)、广东北部(乳源、乐昌等地)、广西东北部(贺县、大苗山等地)。

主要价值

树皮暗灰褐色,甚厚,不裂,内皮红褐色,聚合射线细长而密接,明显的刀刃状突出,木材的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淡红至棕红色,年轮呈菊花心状,材质略次于红椆类。ZW59.coM

果实淀粉含量为30%。

精选阅读

水仙柯Lithocarpus naiadarum (Hance) Chun


    中文学名水仙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naiadarum(Hance)Chun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水仙柯分布区域水仙柯产于海南。

水仙柯(学名:Lithocarpusnaiadarum(Hance)Chun)为乔木,高4-10米,枝、叶无毛。叶硬纸质,狭长椭圆形或长披针形,两面同色,叶背无蜡鳞层。雄穗状花序多穗排成圆锥花序,花序轴密被灰黄色短柔毛;雌花每3朵一簇,壳斗浅碟状,包着坚果底部,小苞片三角形,近木质,被灰色微柔毛;坚果宽圆锥形,稀近圆球形,顶部锥尖或平缓,栗褐色,果脐深1-2毫米。花期7-8月,果次年8-9月成熟。产海南。常见于低海拔沿河溪两岸较湿润地方。

形态特征

乔木,高4-10米,胸径10-20厘米,一年生枝有透明的薄蜡层,枝、叶无毛。叶硬纸质,狭长椭圆形或长披针形,长通常为其宽度的5-10倍,宽1-3厘米,萌生枝的叶长25厘米,顶部短渐尖,钝头,基部渐狭尖,沿叶柄下延,故叶柄甚短,仅稍增粗呈枕状的基部较为明显,侧脉纤细,每边11-15条,支脉一再分枝并连结成格状网脉,两面同色,叶背无蜡鳞层。雄穗状花序多穗排成圆锥花序,花序轴密被灰黄色短柔毛;雌花序长达20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壳斗浅碟状,通常平展,宽12-18毫米,包着坚果底部,小苞片三角形,紧贴,稍增厚,通常连生成圆环状,但位于壳斗上部的常为覆瓦状排列,壳壁底部增厚,近木质,被灰色微柔毛;坚果宽圆锥形,高10-20毫米,宽15-25毫米,稀近圆球形,顶部锥尖或平缓,栗褐色,未完全成熟时有淡薄的白粉,果脐深1-2毫米。花期7-8月,果次年8-9月成熟。

生长环境

常见于低海拔沿河溪两岸较湿润地方,有时生长于溪旁。

分布范围

水仙柯产于海南。

卵叶柯Lithocarpus obovatilimbus Chun


    中文学名卵叶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obovatilimbusChun别名卵叶石栎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卵叶柯分布区域海南省

卵叶柯,LithocarpusobovatilimbusChun,壳斗科柯属的一种乔木,高达15米,胸径35厘米,当年生枝及花序轴被短柔毛,二年生枝干后灰黑色。果期10-12月。

形态特征

基本特征

叶近革质,倒卵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1.5-2.5厘米,萌生枝的叶长达13厘米,宽3.5厘米,顶端钝、急尖或短尾状,少有长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尖,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7-9条,很少达13条,支脉纤细或不明显,嫩叶背面中脉的下段被短柔毛,成长叶有较厚的带灰色紧实蜡鳞层;叶柄长3-10毫米。雄穗状花序多穗排成圆锥花序;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长约1毫米。果序成对或3穗聚生于枝顶部,果序轴被短柔毛;壳斗浅碗状,底部平展,高4-7毫米,宽8-14毫米,顶部边缘甚薄,向下增厚,呈木质,小苞片甚小的三角形,紧贴,覆瓦状排列,被微柔毛;坚果椭圆形至宽圆锥形,高10-15毫米,宽8-14毫米,无毛,暗栗褐色,常有淡薄的白色粉霜,果脐深约1毫米,口径4-7毫米。

生于山顶较干燥地方的其叶片长约3厘米,宽1厘米,多为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枝、叶被毛较密。

相似种群

本种与L.glaber(Thunb.)Nakai很近缘且甚相似,但叶片、壳斗及坚果均较小,叶柄也较短,坚果有时为椭圆形,但通常为高与宽约相等的宽圆锥形,可能是柯分布至海南的一个地理代替种。

生长环境

卵叶柯生长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常绿林中。

分布范围

卵叶柯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

短穗柯Lithocarpus brachystachyus Chun


    中文学名短穗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brachystachyusChun别名短穗石栎、短穗椆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山毛榉目Fagales科壳斗科Fagaceae属柯属Lithocarpus   分布区域产自海南西南部。

短穗柯(学名:Lithocarpusbrachystachyus)为壳斗科柯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至1,0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地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高3-8米,芽鳞及嫩叶干后常有暗褐色半透明油润的树脂,小枝干后暗褐色至褐黑色,皮孔稀少或不显,枝、叶无毛。叶硬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1-3厘米,顶部短突尖或尾状或长渐尖,端钝或圆,基部有时一侧稍偏斜,全缘,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7-10条,成长叶干后暗棕色,叶背有苍灰色紧实的蜡鳞层;叶柄长不超过1厘米。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少有2-4穗聚生,长3-5厘米,花序轴纤细,粗1-2毫米;雌花序轴长很少超过5厘米,有灰色毡毛状鳞秕层;有花3-10朵,花单朵散生,基部有长约1毫米、结果时长4-7毫米的果柄,花柱3枚,长不及1毫米。壳斗浅碗状或碟状,高2-5毫米,宽10-15毫米,包着坚果的底部或约1/3,小苞片甚小或隐约可见的三角形,中部以下的常略连生成圆环,仅顶端钻尖部分略明显,坚果扁圆形或圆锥形,高10-14毫米,宽12-16毫米,顶端中央有明显凸起的柱座,无毛,底部平坦,果脐凹陷,深约1毫米,口径7-10毫米。花期10-11月或2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1000米山地杂木林中。有高达15米、胸径50厘米的大树,生于岩石旁的常生成灌木状,其叶片甚小,长3-4厘米,宽1-1.6厘米。

分布范围

产自海南西南部。

犁耙柯Lithocarpus silvicolarum (Hance) Chun


    中文学名犁耙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silvicolarum(Hance)Chun别名坡曾、杯果、杯楣、姜锥(海南岛)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犁耙柯分布区域产广东和广西二省区西南部、海南、云南东南部(金平县以东各地)。

犁耙柯(学名:Lithocarpussilvicolarum(Hance)Chun)为乔木,高达20米。叶纸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雄穗状花序多穗排成圆锥花序式,少有单穗腋生,花序轴被稀疏短毛;雌花每3或5朵一簇,果序轴通常较其着生的小枝粗壮;壳斗大小差异很大,包着坚;坚果扁圆形,顶部圆或平缓,底部平坦,无毛,暗栗褐色,果脐深1-3毫米。花期3-5月,果次年7-9月成熟。产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生于海拔约1200米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40厘米,新生枝及嫩叶背面沿中脉两侧被灰棕色长柔毛,小枝褐黑色,散生细小的皮孔。树皮不裂,内皮淡红褐色,脊棱刀刃状甚突出,树高15米,胸径30厘米的树皮厚约10毫米。叶纸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3.5-6厘米,少有更大,顶部短至长渐尖,基部楔形,沿叶柄下延,全缘或上部叶缘波浪状,中脉在叶面微凸起,侧脉每边9-14条,支脉甚纤细,隐约可见或明显,叶背有紧实的蜡鳞层,二年生叶干后背面常带苍灰色;叶柄长1-1.5厘米,雄穗状花序多穗排成圆锥花序式,少有单穗腋生,花序轴被稀疏短毛;雌花序长8-20厘米,很少较短;雌花每3或5朵一簇,花柱长不过1毫米,果序轴通常较其着生的小枝粗壮;壳斗浅碗状,大小差异很大,高8-15毫米,宽20-35毫米,上部边缘薄壳质,向下渐增厚,基部近木质,包着坚果通常不到一半,小苞片宽三角形或菱形,全与壳壁融合而有略明显的界限,有时顶端钻尖部分稍与壳壁离生,干后与叶片同色,暗红褐色,有时有油泽的光泽;坚果扁圆形,高12-16毫米,宽20-25毫米,稀达30毫米,顶部圆或平缓,底部平坦,无毛,暗栗褐色,果脐深1-3毫米,口径14-18毫米,稀达25毫米。花期3-5月,果次年7-9月成熟。模式标本采自海南。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1200米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广东和广西二省区西南部、海南、云南东南部(金平县以东各地)。越南东北部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木材淡紫褐色,纵切面灰棕带红色,年轮不明显,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密致,材质稍软,纵切面平滑而有光泽,材色一致,加工较易,但干燥时易爆裂并稍变形,适作家具材。果实含淀粉为63.11%。

炉灰柯Lithocarpus cinereus Chun & Huang


    中文学名炉灰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cinereusChun&Huang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山毛榉目Fagales科壳斗科Fagaceae属柯属Lithocarpus分布区域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一带)、云南东南部(屏边)

炉灰柯(学名:Lithocarpuscinereus)为壳斗科柯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枝、叶无毛,当年生新枝有纵沟棱,芽鳞无毛,干后有油润光泽的树脂。叶厚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8-11厘米,宽2-3.5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顶部边缘略显浅波浪状,叶缘稍背卷,中脉平坦或下段稍凸起,中央细裂沟状,侧脉每边11-15条,在叶面甚浅的细沟状凹陷,支脉不明显,叶背灰绿色,干后暗灰棕色,被稍紧实而较厚的蜡鳞层;叶柄长1-1.5厘米。果序长8-10厘米,果序轴较其着生的小枝粗壮,粗6-8毫米,基部有灰棕色皮孔,壳斗稀少,每3个一簇,仅1个结实,深碗状,中部稍上最宽,向下渐窄,基部有时呈短柄状,高16-22毫米,宽20-25毫米,口部宽约15毫米,包着坚果约2/3,壳壁厚2-4毫米,小苞片三角形,位于壳斗上部的小而密接,覆瓦状排列,位于下部的仅顶端钻尖部分稍明显,有干后暗灰棕色颇松散的蜡鳞;坚果宽圆锥形,顶端尖,宽约与高相等,高16-20毫米,果壁厚1-1.5毫米,密被黄灰色细伏毛,果脐凸起,占坚果面积约1/3,四周边缘稍凹陷。果期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10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一带)、云南东南部(屏边)。

本种提示

本种与屏边柯很相似,屏边柯的嫩枝、叶均被红锈色或褐色松散的鳞秕及短柔毛。壳斗的颜色也相同。本种的枝、叶均无毛,但被暗灰黄色松散的蜡鳞,与壳斗的颜色一致。

木姜叶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Hance) Chun


    中文学名木姜叶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litseifolius(Hance)Chun别名甜茶、甜叶子树、胖椆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木姜叶柯

木姜叶柯(学名:Lithocarpuslitseifolius(Hance)Chun)是壳斗科,柯属乔木,高可达20米,枝、叶无毛,叶片纸质至近革质,很少狭长椭圆形,顶部渐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中脉在叶面凸起,支脉纤细,两面同色或叶背带苍灰色,雄穗状花序多穗排成圆锥花序,有时雌雄同序,花柱比花被裂片稍长,干后常油润有光泽。果序轴纤细,壳斗浅碟状或上宽下窄的短漏斗状,小苞片三角形,覆瓦状排列,坚果为顶端锥尖的宽圆锥形或近圆球形,栗褐色或红褐色,5-9月开花,次年6-10月成熟结果。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枝、叶无毛,有时小枝、叶柄及叶面干后有淡薄的白色粉霜。

叶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形,很少狭长椭圆形,长8-18厘米,宽3-8厘米,顶部渐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全缘,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8-11条,至叶缘附近隐没,支脉纤细,疏离,两面同色或叶背带苍灰色,有紧实鳞秕层,中脉及侧脉干后红褐色或棕黄色;叶柄长1.5-2.5厘米。

雄穗状花序多穗排成圆锥花序,少有单穗腋生,花序长达25厘米;雌花序长达35厘米,有时雌雄同序,通常2-6穗聚生于枝顶部,花序轴常被稀疏短毛;雌花每3-5朵一簇,花柱比花被裂片稍长,干后常油润有光泽。果序长达30厘米,果序轴纤细,粗很少超过5毫米;壳斗浅碟状或上宽下窄的短漏斗状,宽8-14毫米,顶部边缘通常平展,甚薄,无毛,向下显明增厚呈硬木质,小苞片三角形,紧贴,覆瓦状排列,或基部的连生成圆环。

坚果为顶端锥尖的宽圆锥形或近圆球形,很少为顶部平缓的扁圆形,高8-15毫米,宽12-20毫米,栗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常有淡薄的白粉,果脐深达4毫米,口径宽达11毫米。花期5-9月,果次年6-10月成熟。

主要变种

嫩枝顶部被微柔毛,嫩叶的侧脉在叶面凹陷,果序轴密被短柔毛,壳斗高5-8毫米,宽12-15毫米。果期4-5月。

分布于中国广西天峨县。生于山地密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天峨。

生长环境

为山地常绿林的常见树种,喜阳光,耐旱,在次生林中生长良好,生长最高限约在海拔2200米(见于四川西部和云南中部的城镇附近),在东南部和中部,它常与苦槠、青冈和某些樟科植物混生组成常绿阔叶林,在海南,它常与竹类及省藤等混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秦岭南坡以南各省区,缅甸东北部、老挝、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海南(红毛山)。

主要价值

树皮暗褐黑色,不开裂,厚约5毫米,内皮淡红褐色,脊棱明显突出,木质部的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淡红褐色,年轮菊花心状,材质颇坚重,不甚耐腐。

嫩叶有甜味,嚼烂时为粘胶质,长江以南多数山区居民用其叶作茶叶代品,通称甜茶。

木姜叶柯甜茶,看似普通的绿色树叶,但甜茶中根皮苷的含量高达5%以上,远高于苹果皮中的含量。

麻子壳柯Lithocarpus variolosus (Fr.) Chun


    中文学名麻子壳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variolosus(Fr.)Chun别名多变柯、多变石砾、多变椆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山毛榉目Fagales科壳斗科Fagaceae属柯属Lithocarpus   分布区域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麻子壳柯(学名:Lithocarpusvariolosus)是壳斗科柯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至3,3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地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高通常在20米以内,芽甚小,芽鳞无毛,干后常有光润的树脂溢出,枝、叶无毛,二、三年生枝干后暗褐黑色,散生灰棕色皮孔。叶革质或厚纸质,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5厘米,宽3-5厘米,稀有长达24厘米,宽7厘米,顶部常呈镰刀状弯斜的长渐尖,基部近于圆或宽楔形,全缘,中脉在叶面微凸起或有时平坦,侧脉每边6-10条,在叶面甚浅的沟状凹陷,在近叶缘处常分枝并彼此连接,支脉不明显或纤细,嫩叶干后叶面常有油润光泽,成长叶则暗淡无光,叶背有较厚的紧实蜡鳞层,干后略带灰白的棕色;叶柄长约1,很少达1.5厘米。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雌花序通常多穗聚生于枝顶部,长3-6、很少达10厘米,花序轴粗壮,常弯扭,被黄棕色糠秕状鳞秕,无毛,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3枚,长约1毫米。壳斗碗状,通常最宽处在中部稍上,高6-18毫米,宽15-25毫米,包着坚果一半至绝大部分,顶端口部边缘甚薄,紧贴坚果,向下明显增厚,壳斗上部的小苞片三角形,细小,分明,稍下部的多连生成不连接的圆环,或为宽卵形或多边形,但较模糊,干后红褐至暗灰褐色;坚果扁圆形,高10-20毫米,宽12-26毫米,无毛,栗褐色,果脐凸起,约占坚果面积的1/3-1/5,稀达1/2,四周边缘稍凹陷。花期5-7月,果次年7-9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0-3300米山地杂木林中,常与云杉、冷杉或云南松和高山栎类植物混生组成松栎林,生于山顶及岩石旁侧的多呈灌木状。

分布范围

产四川西南部(盐边、会理等地)、云南西北部(丽江、鹤庆、维西、中甸、剑川等地。

本种提示

本种与L.pachyphyllus极近缘,本种的果一般较小,壳斗包着坚果的面积较大,故果脐面积通常也较大,叶通常较小,叶片基部宽楔形以至近于圆形,叶柄也稍较短。

胡颓子叶柯Lithocarpus elaeagnifolius (Seem.) Chun


    中文学名胡颓子叶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elaeagnifolius(Seem.)Chun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胡颓子叶柯

胡颓子叶柯(学名:Lithocarpuselaeagnifolius(Seem.)Chun)为乔木,高10-15米。叶狭长圆形,有时为狭长倒披针形,硬纸质,全缘或近顶部叶缘为浅波浪状;叶柄长通常5-8毫米。雄穗状花序位于枝顶部,雌雄花序轴被棕黄色短绒毛,雌花序长达18厘米。壳斗扁圆或近圆球形,包着坚果3/4-4/5,壳壁薄壳质;坚果略扁的圆球形,无毛,无粉霜,栗褐色,底部果脐浅凹陷。花期7-9月,果次年同期成熟。产海南。生于海拔300米以下山地疏或密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15米,胸径10-15厘米,当年生新枝及嫩叶两面被早脱落的棕黄色卷柔毛,无蜡鳞,二及三年枝暗黑褐色,有白灰色或奶黄色薄片状蜡层,皮孔甚细小,密生。叶狭长圆形,有时为狭长倒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2.5毫米,稀较小或更大,硬纸质,全缘或近顶部叶缘为浅波浪状,顶部长渐尖,基部楔尖,沿叶柄下延,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12-16条,至叶缘附近隐没,支脉甚纤细或不显现,干后叶背多少呈灰棕色,有紧实的蜡鳞层;叶柄长通常5-8毫米,稀稍超过10毫米,基部增粗呈枕状。雄穗状花序位于枝顶部,常多穗集生成圆锥花序,长3-7厘米,雌雄花序轴被棕黄色短绒毛,雌花序长达18厘米,其顶部常着生雄花,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长约或不及1毫米。壳斗扁圆或近圆球形,宽14-17毫米,高10-12毫米,包着坚果3/4-4/5,壳壁薄壳质,小苞片鳞片状,三角形,伏贴,被棕黄色微毛状鳞秕;坚果略扁的圆球形,顶部稍狭尖,宽12-14毫米,高10-12毫米,无毛,无粉霜,栗褐色,底部果脐浅凹陷,深约1/2毫米或更浅,口径10-11毫米。花期7-9月,果次年同期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米以下山地疏或密林中。常见于沟谷两旁的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海南中部以南各地。

星毛柯Lithocarpus petelotii A. Camus


    中文学名星毛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petelotiiA.Camus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星毛柯分布区域产自湖南西部、广西、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越南东北部也有分布。

星毛柯(学名:LithocarpuspetelotiiA.Camus)为乔木,高达28朵。叶硬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常兼有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雄花序由多个长不超过3厘米的穗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雌花序长达20厘米;雌花每3-5朵一簇。壳斗浅盆状;坚果圆而略宽,果壁增厚,暗褐色,常有白色粉霜,果脐口径10-14毫米。花期8-9月,果次年9-10月成熟。产越南和中国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生于海拔100-1800米山地杂木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8朵,胸径50厘米,芽鳞无或几无毛,嫩枝、嫩叶叶柄及花序轴均被?易鼗蚧一粕?倘崦??幸对缏洹R队哺镏剩?衷残位蚵炎赐衷残危?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1800米山地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湖南西部、广西、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越南东北部也有分布。

白枝柯Lithocarpus leucodermis Chun et C. C. Huang


    中文学名白枝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leucodermisChunetC.C.Huang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白枝柯分布区域分布于白枝柯产云南屏边县。

白枝柯(学名:LithocarpusleucodermisChunetHuang)为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色,纵浅裂,芽鳞披针形,较迟脱落,密被长伏毛;叶革质,全缘,狭长椭圆形。果单个散生于果序轴上,果序轴与上年生枝约等粗,灰白色,无或几无毛,无果梗,壳斗碗状,包着坚果约1/3,干后脆壳质,小苞片短线状;坚果扁圆形,密被灰黄色易抹落的短伏毛,果脐凹陷,深约1毫米。果期10月。产云南。生于海拔约1600米常绿阔叶林中较湿润地方。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色,纵浅裂,芽鳞披针形,较迟脱落,密被长伏毛;二年生枝有半透明、纵向细裂的薄蜡层,叶革质,全缘,狭长椭圆形,长14-20厘米,长为宽的4-5倍,顶部渐狭尖,钝头,基部楔形,两面同色且无毛,嫩叶干后略有油润光泽,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8-10条,在叶缘附近弧形上弯,位于较下部的则向上延长而隐没,位于较上部的彼此连结成脉网;叶柄长1-2厘米。花序未见。果单个散生于果序轴上,果序轴与上年生枝约等粗,径4-5毫米,灰白色,无或几无毛,无果梗,壳斗碗状,高5-8毫米,宽18-25毫米,基部近于截平,包着坚果约1/3,壳壁厚不过1毫米,干后脆壳质,小苞片短线状,长1-3毫米,略弯曲;坚果扁圆形,高16-20毫米,宽17-24毫米,密被灰黄色易抹落的短伏毛,柱座长达4毫米,果脐凹陷,深约1毫米,口径10-12毫米。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1600米常绿阔叶林中较湿润地方。

分布范围

分布于白枝柯产云南屏边县。

物种区别

白枝柯与L.lapaceus近似,但后者的果序轴,叶背面尤以中、侧脉均被灰黄色柔毛,叶柄长不超过1厘米,坚果较小。

挺叶柯Lithocarpus ithyphyllus Chun ex H. T. Chang


    中文学名挺叶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ithyphyllusChunexH.T.Chang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挺叶柯分布区域产自广东东部(龙门、紫金、新丰等地)。

挺叶柯(学名:LithocarpusithyphyllusChunexH.T.Chang)为乔木,高达15米;托叶较迟脱落。叶硬革质,狭长椭圆形,两侧边缘近于平行,全缘,叶缘向背卷。有时雌雄同序,花序轴密被微柔毛,雄花序常多穗集生于枝顶部;雌花每3朵一簇。壳斗碟状或浅碗状;坚果长椭圆形或高略过于宽的圆锥形,栗褐色,常有淡薄的白色粉霜,果脐深达2.5毫米。花期5-6月,果次年8-9月成熟。产广东东部。生于海拔400-9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次生林较常见。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米,胸径10厘米;托叶较迟脱落,当年生枝有明显的纵沟棱,枝、叶无毛。叶硬革质,狭长椭圆形,两侧边缘近于平行,长为其宽度的5-10倍,宽1-2厘米,顶部狭而钝,基部圆或浅耳垂状,全缘,叶缘向背卷,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12-18条,纤细,在叶面凹陷,支脉不明显或极纤细,两面同色,二年生叶干后叶面常有白色粉霜;叶柄很少达3毫米。有时雌雄同序,花序长稀达10厘米,花序轴密被微柔毛,雄花序常多穗集生于枝顶部;雌花每3朵一簇。壳斗碟状或浅碗状,高2-4毫米,宽5-8毫米,小苞片三角形,甚小,紧贴,覆瓦状排列,有时连生成3-4个圆环,干后略油润;坚果长椭圆形或高略过于宽的圆锥形,高12-18毫米,宽10-12毫米,顶端尖,基部略平坦,栗褐色,常有淡薄的白色粉霜,果脐深达2.5毫米,口径3-4毫米。花期5-6月,果次年8-9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9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次生林较常见。

分布范围

产自广东东部(龙门、紫金、新丰等地)。

老挝柯Lithocarpus laoticus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中文学名老挝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laoticus(Hick.etA.Camus)A.Camus别名老挝石栎门被子植物门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老挝柯分布区域产云南东南部(金平)。

老挝柯(Lithocarpuslaoticus(Hick.etA.Camus)A.Camus),壳斗科柯属的一种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0厘米。

形态特征

基本特征

一年生枝干后褐黑色,二年生枝及果序轴有多数明显凸起的皮孔,枝、叶无毛。叶略硬纸质,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20厘米,宽4-9厘米,顶端长渐尖或短突尖,基部宽楔形或急尖,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10-13条,有时上部在近叶缘处连结,支脉尚可见,干后叶面暗灰黑色,叶背淡灰色,有紧实的蜡鳞层;叶柄长1.5-2.5厘米。雌花序长4-10厘米,多穗聚生于当年生枝的顶部,花序轴被短柔毛;雌花序长10-15厘米,花每3朵一簇。果序轴下部粗4-6毫米,壳斗近圆球形,高达35毫米,宽20-25毫米,全包坚果,顶部略平坦,壳斗壁厚约1.5毫米,有多个肋状环圈,或在环圈之间有明显或隐约的鱼鳞片状痕迹;坚果近圆球形,径16-22毫米,顶部圆,果壁厚不及1毫米,几无毛,果脐占坚果面积的绝大部分。花期3月,果次年9月成熟。

典型

据A.Camus的描述,典型的老挝柯其成长叶革质,叶面干后有油润光泽,支脉几不显,壳斗顶部平坦。

据《中国木本淀粉植物》P101页载:滇南石栎与老挝石栎同种。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0-22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老挝北部。

《金毛柯Lithocarpus chrysocomus Chun et Tsiang》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金雀植物怎样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