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可乐果Cola acuminata Schott et Endl》,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可乐果拉丁文名ColaacuminataSchottetEndl别名苏丹可乐果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五桠果亚纲目锦葵目科梧桐科属可乐果属种可乐果分布区域原产西非,在热带地区,如尼日利亚、巴西和西印度群岛有大量种植.

可乐果,又名红可拉,是一种梧桐科的浓密常绿乔木,高约10米。原产于非洲热带,当地土著居民用其作嗜好品,在口中咀嚼,作兴奋剂和疲劳恢复剂,其主要成分为咖啡碱约2%及微量可可豆碱、香精油、糖苷、可乐碱,饮料可口可乐即以可乐果和古柯提出物为原料制成,咀嚼可乐果可以减轻因饥饿而造成的病楚,但经常咀嚼则会令牙齿染色,可乐果曾是可口可乐的成份,不过现时已暂被人造调味所取代,此外,可乐果可以治疗百日咳及哮喘,内中的咖啡因可以作为支气管扩张药,来扩张气管吸入空气。

形态特征

可乐果又名红可拉,一种浓密的常绿乔木,高约10米。叶互生,椭圆形。

花腋生,无花瓣,花柄顶端着生星芒状蓇葖果4~5个,长8~10厘米,果皮绿色,内含5~9个坚硬的白色种子,即商品用的可乐果。其主要成分为咖啡碱约2%及微量可可豆碱、香精油、糖苷、可乐碱。饮料可口可乐即以可乐果和古柯提出物为原料制成。

可乐果呈奶油白色,约有1英寸(2.5厘米)长。可乐果里含有咖啡因和柯拉果苷(kolanin),非洲人咀嚼可乐果来得到刺激效应。可乐果也经常被用于给碳酸饮料调味。可乐树可长至60英尺(18米)高,它长着坚韧的椭圆形叶子,开黄色的小花。主要有两种可乐树被种植获得可乐果,一种在非洲,另一种在南美洲和牙买加(Jamaica)。

分布范围

可乐果现栽培于西非、牙买加、巴西、印度、加纳等国。中国广州、海南、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有少量栽培。

主要价值

可乐果含有咖啡因,味道是苦的。在一些西非地方,可以咀嚼单一或一组的可乐果。很多时在庆典中,都是以可乐果来招呼族长或宾客。西非的穆斯林因不能喝酒,很多都喜欢吃可乐果。咀嚼可乐果可以减轻因饥饿而造成的病楚,但经常咀嚼则会令牙齿染色。

可乐果曾是可口可乐的成份,不过现已暂时被人造调味所取代。

在非洲以外的地方,如印尼、巴西、牙买加等潮湿地方,有可乐果的栽培种。这些栽培种是高乐高的成份。

可乐果可以治疗百日咳及哮喘。内中的咖啡因可以作为支气管扩张药,来扩张气管吸入空气。

医疗价值

兴奋剂

可乐果可以有兴奋剂及欣快剂的作用,就如其他含有黄嘌呤的植物,如可可、茶、咖啡、瓜拉那及玛黛茶。不过可乐果的效用却很不同,它可以造成强烈的欣快感。它们可以令中央神经系统及心脏兴奋。动物实验发现可乐果有强壮剂及分解脂肪的特性,及激发分泌胃酸。人类研究则发现可乐果有正性变时及轻微的利尿作用。它可以增强人类的警觉性及体能、振奋情绪、增加触觉敏感性、压抑食欲及催情。吃下可乐果后会提升体温、血压及呼吸率,效果可以长达6小时。

新鲜的可乐坚果含有对心脏和神经轻微刺激性的可可碱和咖啡因。当地人咀嚼种子使他们能承受长时间的工作,因为它能够刺激前脑(从而提高注意力)。被利用于治疗头痛和抑郁症,帮助消化食物,并可以作为利尿剂。可乐酚类物质也有可能作为抗氧化剂,从而阻止自由基的损害。所以对于加强集中力,提高体能,包括抗氧化都会被运动营养品使用。

副作用

每日最大容许剂量基于标准化。始终遵循产品标签上的用量步骤。

怀孕或哺乳妇女,糖尿病人,失眠,消化系统紊乱者,高血压,心脏病,或高胆固醇患者应避免食用含有可乐的产品直到被合格的医疗专家认可。

在补充含有可乐果的产品时不应服用含有咖啡因的产品。

过量补充的副作用包括睡眠障碍,紧张或不安,过度兴奋,胃痛和十二指肠溃疡。通过合理的限制的补充,这些症状可避免或减少到最低程度。

安全问题

可乐果含有大量的亚硝基化合物,而亚硝基化合物是致癌的,故其食用安全令人怀疑。可乐果曾是可口可乐的成份,由於可乐果还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为了避免引发癌症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为了降低成本,可口可乐公司於1955年停止使用可乐果,改以人工香料及咖啡因萃取物来取代。

栽培技术

收采加工

成熟后,将果荚收割,放置烈日下晒至果芙干燥开裂,然后收采种子。

化学成分

可乐果的成份包括有咖啡因(约2-3.5%)、可可碱(约1-2.5%)、茶碱、儿茶酚、酚、栋赣红、老鹰红、甜菜碱、蛋白质、淀粉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烟碱酸、抗坏血酸、糖、纤维素、水、钙、钾、铁、贝他胡萝卜素及丹宁酸。

小编推荐

光叶柯Lithocarpus mairei (Schott.) Rehd.


    中文学名光叶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mairei(Schott.)Rehd.别名光叶石栎、光叶椆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柯属种光叶柯分布区域光叶柯产自云南中部以北各地,东北部最常见。

光叶柯,Lithocarpusmairei(Schott.)Rehd.,壳斗科柯属的一种乔木,高稀达10米,小枝及花序轴被棕黄或黄灰色蜡鳞,枝、叶无毛。

形态特征

叶质硬而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5-40毫米,顶部渐尖,基部楔尖,沿叶柄下延,全缘,中脉在叶面稍凸起,侧脉每边6-10条,颇纤细,在叶面通常轻微凹陷,支脉常不显露,叶背干后黄棕色,有较厚的蜡鳞层;叶柄长8-15毫米。雄圆锥花序长4-8厘米,有时为穗状花序;雌花序长5-8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长约1/3毫米;果序长3-5厘米,果序轴与其着生的小枝等粗或稍纤细;壳斗碗状,高5-8毫米,宽10-18毫米,包着坚果约一半,有时稍多或稍少,硬木质,小苞片鳞片状,三角形,覆瓦状排列,伏贴于壳壁,被黄棕色蜡鳞;坚果宽圆锥形或略扁圆形,高10-15毫米,宽11-18毫米,顶部略平缓,淡黄棕色,无毛,果脐微凹陷,深约1/3毫米,口径6-8毫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附近。

花期8-9月,果次年同期成熟。生于海拔1500-2500米较干燥的山地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光叶柯产自云南中部以北各地,东北部最常见。现未经人工驯化,为野生分布状态。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多与栎属、栲属树种组成混交林,少量伴生于滇青冈Clobal—anopsisglaucoides、滇油杉Keteleeriaevelyniana、华山松Pinusarmandii、旱冬瓜Alnusnepalensis、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组成的混交林中。在山脊附近常与地盘松Pinusyunnanensisvar.pygmaea、川西栋Quercusgilliana连成一片颇为独特的次生常绿灌木林。光叶石栎为喜光树种,常自然分布于山坡的阳面。光叶石栎的林地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层瘠薄,岩石露头较多可达50%以上,成土母质为板岩、页岩、玄武岩。

主要价值

大树可作用材,果实淀粉含量44%。

木姜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litseoides (Dunn) Schott.


    中文学名木姜叶青冈拉丁文名Cyclobalanopsislitseoides(Dunn)Schott.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青冈属分布区域广东东南部、广西西南部

木姜叶青冈(拉丁学名:Cyclobalanopsislitseoides(Dunn)Schott.),壳斗科青冈属常绿乔木。产广东东南部、广西西南部。生于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疏林中。

形态特征

整体

常绿乔木,高达10米。

枝叶

小枝纤细,幼时被绒毛,后渐脱落。

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窄椭圆形,长2.5-7厘米,宽0.8-3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侧脉每边6-9条,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无毛;叶柄不显著。

花果

雄花序长3-5厘米,花序轴及花被被棕色绒毛;雌花序长约1厘米,顶端着生花2朵。

壳斗碗形,包着坚果约1/3,直径约1厘米,高5-6毫米;小苞片合生成5-7条同心环带,环带边缘有细齿或全缘,被灰褐色薄绒毛。

坚果椭圆形,直径约1厘米,高1.5-1.8厘米,顶端有微毛,柱座明显,果脐平坦。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疏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东南部、广西西南部。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滑竹Yushania polytricha Hsueh et Yi


    中文学名滑竹拉丁文名YushaniapolytrichaHsuehetYi别名山竹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族ARUNDINARlEAENees属玉山竹属种滑竹分布区域云南

别名:山竹(云南昆明),幼时节下有黄褐色小刺毛,微被白粉,平滑,几平实心;箨环隆起,秆环微隆起。箨鞘宿存,淡黄褐色,背面被黄褐色刺毛;箨耳镰刀形,紫色,横抱主秆而贴生,具数枚放射状遂毛;箨舌截平形额圆弧形;箨叶外翻。叶片披针形,小横脉不清晰。笋期8月。

形态特征

竿柄长13-40厘米,直径3—8毫米。竿散生,高1—2米,粗3—8毫米;节间长13—25(37)厘米,竿基部节间长4-8厘米,圆筒形或在分枝之一侧的基部微扁平,实心,幼时微被白粉质,并在节下有黄褐色小刺毛,表面具紫色小斑点,平滑,纵细肋不发达;箨环隆起,初时密生向下之淡黄褐色刺毛;竿环微隆起或在分枝之节显著隆起;节内长3—6毫米。竿芽长卵形,近边缘微粗糙,边缘密生灰黄色纤毛。竿之每节生1-5小枝,与竿作20—25(30)度的夹角开展,常有一枝明显粗壮,直径1.5—3.5毫米,幼时常在节间具紫色小斑点。笋紫绿色,密披淡黄色小刺毛,边缘密生淡黄色小刺毛;箨鞘宿存,软骨质,坚硬,三角状长圆形,长约为节间长度的2/3,背面被黄褐色小刺毛,除鞘上部外,纵肋不甚明显,边缘具黄褐色小刺毛;箨耳镰形,紫色,紧贴抱竿,边缘具数条黄褐色微弯曲的缒毛,其为2—4毫米,作放射状开展;箨舌截f6或圆拱形,无毛,高约1毫米,边缘常具不整齐的细卤裂;箨片线状披针形,外翻下表面初时有疏生的灰白色小硬毛,上表面基部微粗糙,边缘小锯齿不明显。小枝具4—5(6)叶;叶鞘长5.5—10厘米,背面密被褐色小刺毛,边缘密生淡黄色至黄褐色纤毛;叶耳镰形或椭圆形,紫包,边缘具数条黄褐色劲直长2—5毫米放射状开展之继毛;叶舌截形,高约1毫米,初时上缘密生灰黄色纤毛,外叶舌初时常密生灰白色小硬毛;叶柄长3—4毫米,背面被灰色至灰黄色短柔毛;叶片披针形,纸质至厚纸质,长(9)13-19(21)厘米,宽(1)1.2—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灰绿色,被灰白色柔毛或短柔毛(尤以在中脉两侧及基部最多),次脉4-6对,小横脉不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而粗糙。花枝未见。笋期3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脊阔叶林下或云南松林下。生于海拔1900-2400m的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下。

分布范围

产云南中部至西部。海拔1900—1950米,模式标本采自昆明市筇竹寺。竿供制作竹筷。

云南昆明、保山、腾冲,

尖叶柃Eurya acuminatissima Merr. et Chun


    中文学名尖叶柃拉丁文名EuryaacuminatissimaMerr.etChun别名尖叶柃木,尾尖叶柃,锐叶柃木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芸香目科茶科属柃属分布区域江苏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贵州省

尖叶柃,学名EuryaacuminatissimaMerr.etChun,为茶科,柃属 灌木至小乔木植物,生于海拔15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分布热带东喜马拉雅至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地。

形态特征

灌木至小乔木;幼枝圆柱形,纤细,密被短柔毛;顶芽被短柔毛。

叶纸质至薄革质,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5.5—9.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叶面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被短柔毛,侧脉密,多于15对,两面清晰或略突;叶柄长3-6毫米,被短柔毛。

花1-3朵簇生叶腋,花梗长1-3毫米,被短柔毛;雄花: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萼片卵形,长2-2.5毫米,先端尖,外面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长3.5-4毫米;雄蕊15-20枚,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雌花:小苞片、萼片和花瓣与雄花同,但较小;子房圆球形,无毛,3(-5)室,花柱长2-3毫米,3—5浅裂或深裂。

果圆球形,径3-4毫米。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6-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

分布范围

产贡山、屏边、西畴;西藏(墨脱)和台湾也有。分布热带东喜马拉雅至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地。

物种区别

本种和岗柃E.groffiiMerr.很近似,区别在于后者的嫩枝密被开张的柔毛、叶披针状长圆形,叶片下面和萼片外面均被短柔毛,花柱通常3枚,分裂几达基部等。

长蕊万寿竹Disporum bodinieri (Levl. et Vaniot.) Wang et Y. C


    中文学名长蕊万寿竹拉丁文名Disporumbodinieri(Levl.etVaniot.)WangetY.C二名法Disporumbodinieri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目百合目Liliflorae亚目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科百合科Liliaceae族黄精族Polygonateae属万寿竹属Disporum种长蕊万寿竹分布区域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甘肃和西藏等地。

长蕊万寿竹(拉丁学名:Disporumbodinieri(Levl.etVaniot.)WangetY.C.Tang)为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根状茎横出,呈结节状,有残留的茎基和圆盘状疤痕;根肉质,长可达30厘米,粗1-4毫米,有纵皱纹或细毛,灰黄色。种子珠形或三角状卵形,直径3-4毫米,棕色,有细皱纹。花期3-5月,果期6-11月。产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等地。生灌丛、竹林中或林下岩石上,海拔400-800米。根可供药用。

形态特征

根状茎横出,呈结节状,有残留的茎基和圆盘状疤痕;根肉质,长可达30厘米,粗1-4毫米,有纵皱纹或细毛,灰黄色。茎高30-70(100)厘米,上部有分枝。叶厚纸质,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下面脉上和边缘稍粗糙,基部近圆形;叶柄长0.5-1厘米。伞形花序有花2-6朵,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梗长1.5-2.5厘米,有乳头状突起;花被片白色或黄绿色,倒卵状披针形,长10-19毫米,先端尖,基部有长1(-2)毫米的短距;花丝等长或稍长于花被片,花药长3毫米,露出于花被外;花柱连同3裂柱头4-5倍长于子房,明显高出花药之上。浆果直径5-10毫米,有3-6颗种子。种子珠形或三角状卵形,直径3-4毫米,棕色,有细皱纹。花期3-5月,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生灌丛、竹林中或林下岩石上,海拔400-800米。

分布范围

产贵州、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秦岭以南)、甘肃(南部)和西藏。根可供药用。

乌来冬青Ilex uraiensis Mori et Yamamoto


    中文学名乌来冬青拉丁文名IlexuraiensisMorietYamamoto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乌来冬青分布区域产于我国台湾(台北)

乌来冬青(学名:Ilexuraiensis)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是台湾的特有植物。分布于台湾海拔4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山地阔叶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边缘具疏锯齿,叶面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微凹陷,背面隆起,侧脉每边8-9条,在两面突起,网状脉在两面突起;叶柄长6-10毫米,上面具狭槽,上半部具叶片下延而呈的狭翅;托叶三角形,小,宿存。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或三年生枝的叶腋内,每束的单个分枝具单花;苞片近圆形,具缘毛。花白色,4基数。雄花:花梗长3-5毫米,被微柔毛,基部具2枚具缘毛的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浅裂,裂片圆形,具缘毛;花瓣4,倒卵状圆形,长3-5毫米,宽2.5毫米,具缘毛,基部稍合生;雄蕊4,较花瓣长,花药长圆状卵形,长约1.25毫米;退化子房近球形,顶端圆形或略凹入。雌花未见。果序簇生,苞片长圆状卵形,被微柔毛及缘毛;果梗长6-8毫米,纤细,被短柔毛,近基部具2枚三角形,被微柔毛及缘毛的小苞片。果球形,直径约11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柱头脐状,直径约2.5毫米,宿存花萼近圆形,具缘毛。分核4,轮廓长圆形,长7-8毫米,宽约4.5毫米;两端钝,背部扁平且具凹槽,两侧面具不规则的条纹和皱,内果皮石质。花期4月,果期7-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阔叶林中。分布于琉球

分布范围

产于我国台湾(台北);

相似物种

本种与IlexmertensiiMaxim.相似,两者的果柄纤细,果大,柱头脐状,叶面具光泽,侧脉在两面突起,但后者的叶先端渐尖,分核具掌状条纹,无沟,内果皮木质,易于区别。

多花含笑Michelia floribunda Finet et Gagn.


    中文学名多花含笑拉丁文名MicheliafloribundaFinetetGagn.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木兰科族木兰族属含笑属种多花含笑分布区域产于云南(广南、麻栗坡、西畴)、广西(龙州)

多花含笑(学名:MicheliafloribundaFinetetGagn.)是木兰科,含笑属小乔木,高可达8米。芽圆柱形或狭卵形,嫩枝被淡黄色绒毛,老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钝,托叶与叶柄离生,无托叶痕。

形态特征

多花含笑为亚热带常绿林中的稀有树种,树干通直圆满,高达20米至25米,树冠紧凑,呈塔形,终年常绿清香,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别具一格。早春开花,花期长达3个至4个月,花色金黄,兰花香型。穗状的聚合果红艳夺目。该树在园林中种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色,平滑,幼枝纤细,直径2-3毫米,被灰白色平伏毛。叶革质,狭卵状椭圆形、披针形、狭倒卵状椭圆形,长7-12(14)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苍白色,被白色长平伏毛;中脉凹入,常残留有白色毛,侧脉纤细,每边8-12条,网脉细密,两面稍凸起;叶柄长1-1.5(2.5)厘米,被平伏白色毛;托叶痕长为叶柄长之半或过半。花蕾狭椭圆体形,稍弯曲,被金黄色平伏柔毛,花梗长3-7毫米,直径约3毫米,具1-2苞片脱落痕,密被银灰色平伏细毛;花被片白色,11-13片,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5-3.5厘米,宽4-7毫米,先端常有小突尖;雄蕊长10-14毫米,药隔伸出成长尖头;雌蕊群长约1厘米,雌蕊群柄长约5毫米;雌蕊长约4毫米,子房卵圆形,长约2毫米,密被银灰色微毛,花柱约与子房等长。聚合果长2-6厘米;扭曲,蓇葖扁球形或长球体形,长6-15毫米,顶端微尖,有白色皮孔。花期2-4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阴湿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部、南部、东部、北部)、四川(西南部、中部)、湖北西部(利川)。生于海拔1300-2700米的林间。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主要价值

含笑树冠浑圆,绿叶葱笼,开花时节苞润如玉、浓香扑鼻,是庭院观赏、园林绿化、美化环境的理想树种。因其种类丰富,株形大小不一、高矮多态,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不同需要选择。可配植于园门入口、园路一侧;也可数株集中种植于园落内,造成小园春色无限;还可与其他花木如桂花、玉兰、腊梅等香花植物组景,可造成群芳吐艳的场景。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含笑属树种的主要应用途径和方式有:

(1)用于绿地中观赏乔灌木。含笑属植物枝叶繁茂,花色淡雅,清香宜人,可成片群植作为景观边界。因含笑可耐半阴,故也可将其间植于疏林中,与落叶大乔木搭配如玉兰、马褂木等构成景观。含笑还可以盆栽,摆放于城市广场和休闲绿地中,起到绿化效果

2)用于行道树绿化。含笑属中多数种类树形高大、叶繁花香,非常适合作为行道树。如乐昌含笑、灰毛含笑等种,不但能耐一定程度的低温,还能吸附大量的粉尘。又如金叶含笑,叶背被红褐色绒毛,微风吹起金光闪闪,用作行道树宛如金光大道。

(3)用于景观小品点缀。可以配植于假山后,或栽于休憩亭旁,花叶俱美、芳香扑鼻。将含笑作为陪衬种植于数株常绿阔叶乔木的边缘,或者将阔瓣含笑、黄心夜合、多花含笑等种类组合种植,点缀在路边、广场角隅,效果甚佳。[4]

栽培技术

9月至10月采种。阴干2天至3天,用润沙贮藏。到翌年3月上旬,种子露口现白30%左右时,要适时整床播种,播种沟垫黄心土1厘米厚,将已催芽并已消毒的种子均匀撒在黄心土上,再覆盖1厘米厚的山灰进行掩种,并覆草保湿。通常播种后一个月,幼苗开始出土。在出苗盛期,碰上久睛不雨,土壤板结,要适时洒水,用细齿小锄疏松表土,帮助幼苗出土。5月中、下旬气温上升时,要及时搭盖荫棚,进行苗木护荫。生长季节应加强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当年生苗高可达30厘米、地径粗0.6厘米至0.8厘米。一般在苗圃地培育2年至3年后,再移栽至大苗圃地,培育3年至4年,苗高达2.5米以上,干径2厘米至3厘米,即可用于道路绿化和园林配植。在移植大苗时一定要带土球移栽,并疏枝剪叶,栽培过程中,保持叶面和土壤的湿润。

长圆臀果木Pygeum oblongum Yü et Lu


    中文学名长圆臀果木拉丁文名PygeumoblongumYüetLu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李亚科属臀果木属种长圆臀果木分布区域云南(屏边、金平)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达4米;小枝灰褐色至暗紫褐色,具少数不明显细小皮孔,幼时被锈褐色柔毛,成长后脱落。叶片近革质或革质,披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4米;小枝灰褐色至暗紫褐色,具少数不明显细小皮孔,幼时被锈褐色柔毛,成长后脱落。叶片近革质或革质,披针形,长8-13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密被锈褐色柔毛,至老时不脱落,近基部常无腺体,稀有2枚扁平腺体,侧脉6-8对,在下面突起;叶柄长8-10毫米,密被锈褐色柔毛;托叶早落。

总状花序生于叶腋,单生或2-3个簇生,长1.5-3厘米,具锈褐色柔毛;花梗长1-2毫米;苞片小,长1-2毫米,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早落;花直径2-3毫米;花萼外被锈褐色柔毛;萼筒杯形;花被片约10;萼片与花瓣各,;萼片三角状披针形,长1一1.5毫米,先端渐尖;花瓣长圆形,先端圆钝,几与萼片等长,有时与萼片分不清楚;雄蕊10余枚;子房无毛。果实长圆形,长16-20毫米,宽10-12毫米,暗紫褐色,无毛。花期9-10月,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生长环境

生于山下密林中或常绿阔叶林下,海拔2000—21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屏边、金平)。模式标本采自屏边。

本种提示

本种具长圆形果实,较为独特。它和缅甸、越南产的Py·lancilimbumMerr.比较,后者叶片和叶柄成熟时均无毛;苞片长3.5—5毫米,深3裂,裂片线形;果实较小,长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宽10毫米。两者可以区别;C.Kalkman在Blumea13(1):103.1965中记载Py.1ancilimbumMerr.(Py.caudatumMerr.)在云南有分布,但尚未见到标本。

绒毛石楠Photinia schneideriana Rehd. et Wils


    中文学名绒毛石楠拉丁文名PhotiniaschneiderianaRehd.etWils别名鄂西石楠、茸毛石楠二名法PhotiniafaurieiCardot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石楠属种绒毛石楠分布区域产中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

绒毛石楠(学名:PhotiniaschneiderianaRehd.etWils)为蔷薇科石楠属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幼枝有稀疏长柔毛,一年生枝紫褐色,老时带灰褐色;冬芽无毛。叶片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叶柄初被柔毛,以后脱落。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幼枝有稀疏长柔毛,以后脱落近无毛,一年生枝紫褐色,老时带灰褐色,具梭形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鳞片深褐色,无毛。叶片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初疏生长柔毛,以后脱落,下面永被稀疏绒毛,侧脉10-15对,微凸起;叶柄长6-10毫米,初被柔毛,以后脱落。

花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直径5-7厘米;总花梗和分枝疏生长柔毛;花梗长3-8毫米,无毛;萼筒杯状,长4毫米,外面无毛;萼片直立、开展,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具短尖头,内面上部有疏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约4毫米,先端钝,无毛,基部有短爪;雄蕊20,约和花瓣等长;花柱2-3,基部连合,子房顶端有柔毛。

果实卵形,长10毫米,直径约8毫米,带红色,无毛,有小疣点,顶端具宿存萼片;种子2-3,卵形,长5-6毫米,两端尖,黑褐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产地生境

产中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生于海拔1000-1500米山坡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长阳。

近种区别

绒毛石楠和中华石楠(P.beauverdianaSchneid.)极相近,或可作为后者的毛叶变种,幼枝和总花梗有柔毛,叶片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下面永具绒毛,可和后者区别。

皱萼蒲桃Syzygium rysopodum Merr. et Perry


    中文学名皱萼蒲桃拉丁文名SyzygiumrysopodumMerr.etPerry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桃金娘目科桃金娘科属蒲桃属分布区域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

皱萼蒲桃为桃金娘科,蒲桃属的植物名。是中国的特有植物。

形态特征

皱萼蒲桃是一种乔木,高达20米;嫩枝强烈压扁,干后黑褐色。叶片革质,椭圆形,长4.5-9厘米,宽1.7-3.6厘米,先端短急尖,尖头略钝,基部楔形,上面黄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有明显的细腺点,侧脉相隔1.5-2.5毫米,在两面均不很明显,以75度开角缓斜向上,贴紧边缘处结合成边脉;叶柄长9-14毫米,干后皱褶。

聚伞花序通常顶生,有时生于上部叶腋内,长达6厘米;有短花梗;萼管粗棒形,长10-12毫米,宽4毫米,干后皱缩,萼齿5,极短;雄蕊长1-4毫米;花柱长4-5毫米。果实梨形或椭圆形,长约1厘米,成熟时红色;种子1-2颗。花期两次,3月及6-7月。

生长环境

偶见于南部中海拔山地森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东、海南岛。

金毛柯Lithocarpus chrysocomus Chun et Tsiang


    中文学名金毛柯拉丁文名LithocarpuschrysocomusChunetTsiang别名金毛石栎、金毛椆、金毛石柯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山毛榉目Fagales科壳斗科Fagaceae属柯属Lithocarpus  分布区域产自湖南南部(宜章)、广东北部(乳源、乐昌等地)、广西东北部(贺县、大苗山等地)。

金毛柯(学名:Lithocarpuschrysocomus)为壳斗科柯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湖南、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400米的地区,见于山地杂木林,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芽鳞无毛或最外的2-3片被细伏毛,干后有油润光泽,当年生枝及花序轴密被灰棕色微柔毛及粉末状鳞秕,小枝暗褐黑色。叶硬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2.5-5.5厘米,少有更小的,或披针形,长6-8厘米,宽1.5-2厘米,顶部长或短急尖,基部宽楔形,有时两侧稍不对称,全缘,中脉叶面下段微凸起,上段平坦,侧脉每边9-13条,支脉不显,两面无毛,背面密被泥黄色至褐红色松散、易抹落的细片状鳞秕,二年生叶有紧实的蜡鳞层;叶柄长1-2厘米,稀较短。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常雌雄同序;雌花序每3朵一簇,花柱长约1毫米。果序长通常不超过5厘米,有成熟壳斗2-6个;壳斗近圆球形,横径20-25毫米,包着坚果绝大部分,小苞片三角形,钻尖部分略斜展,覆瓦状排列,幼嫩时被甚短的微柔毛及褐红色细片状鳞秕;坚果近圆球形,高17-18毫米,宽12-20毫米,密被黄灰色细伏毛,上宽下窄,基部平坦,果脐凸起,约占坚果面积的1/3或较小。花期6-8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600-1400米山地杂木林,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

分布范围

产自湖南南部(宜章)、广东北部(乳源、乐昌等地)、广西东北部(贺县、大苗山等地)。

主要价值

树皮暗灰褐色,甚厚,不裂,内皮红褐色,聚合射线细长而密接,明显的刀刃状突出,木材的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淡红至棕红色,年轮呈菊花心状,材质略次于红椆类。

果实淀粉含量为30%。

龙胆木Richeriella gracilis (Merr.) Pax et Hoffm.


    中文学名龙胆木拉丁文名Richeriellagracilis(Merr.)PaxetHoffm.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大戟目科大戟科亚科叶下珠亚科族叶下珠族属龙胆木属分布区域海南省,东南亚

龙胆木(拉丁学名:Richeriellagracilis(Merr.)PaxetHoffm.),为大戟科龙胆木属下的乔木。产于海南省,东南亚。生于海拔200-600米山地荫湿阔叶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全株均光滑无毛。叶片纸质,长椭圆形、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9-16厘米,宽2.5-6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侧脉每边10-12条,下面凸起;叶柄长4-8毫米。雄花组成腋生穗状花序,花序长2-9厘米,花序轴略具棱;苞片小,卵状三角形,顶端急尖;雄花:花梗极短或无;萼片卵形,长1毫米,顶端钝;雄蕊伸出萼片之外,花丝丝状,长2毫米;退化雌蕊2裂;雌花组成短缩的总状花序,花序长1-1.5厘米;萼片与雄花的相同;花盘环状;子房卵形,3室,每室2颗胚珠,花柱3,分离,顶端浅2裂。蒴果宽卵形,长5毫米,直径6-8毫米,外果皮黄色,干后褐色,有网纹;种子长3.5毫米。花果期几乎全年。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600米山地荫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省,分布于菲律宾和泰国。模式标本采自菲律宾西南部。

参考文献

龙胆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

Richeriellagracilis(Merr.)PaxetHoffm.inEngl.Pflanzenr.81(IV.147.XV):30.1921;Merr.inLingnanSci.Journ.14:22.19:,5;海南植物志2:115,fig.351.1965;AiryShawinKewBull.26(2):328.1972.——BaccaureagracilisMerr.inPhilipp.Journ.Sci.Suppl.1:203.1906,etEnum.Philipp.Fl.Pl.2:411.1923.广东植物志第五卷/大戟科

本属

龙胆木属

乔木。单叶互生,近革质,全缘,羽状脉,具短柄;托叶早落。花单性异株,无花瓣;雄花簇生成密集的团伞花序,再排成腋生、不分枝或少分枝的穗状花序,雌花组成短缩的总状花序;雄花: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盘腺体5,小,与萼片互生;雄蕊5,花丝分离,花药外向,纵裂;退化雌蕊2-3裂;雌花:少数;花梗短,果时伸长;萼片5,覆瓦状排裂;花盘环状;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3,分离,顶端浅2裂。蒴果,成熟时分裂为3个2瓣裂的分果爿,外果皮纸质,内果皮角壳质,分果爿开裂时外内果皮均分离;种子无种阜,胚乳薄,子叶宽而薄。

约2种,分布于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至菲律宾。我国产1种。

本属模式种:龙胆木

《可乐果Cola acuminata Schott et Endl》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水生植物种子可夏天种植吗”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