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多肉植物时,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种植的方法,种植多肉植物需要提供提供哪些方法呢?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不是所有的土都叫园土》,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园土,大概是所有人理解中最容易取材的土壤了,但并不是随便挖的土,都叫园土。园土通常的理解应该是菜园土、田园土,是经耕作并栽培过花木、蔬菜,生态良好的土壤。园土能不能用来种植多肉植物,也是许多人关心的,毕竟取材简单。答案就是,园土是可以用来种植多肉植物的,像漳州不少大棚几乎就是纯园土用来种植多肉的,也有些花友会晒自己用园土种植的大多肉。园土最大的优势就是取材容易成本低,其次优势就是有肥力,长得快。但这两点对多肉来说并不算是太大的优势,对一般爱好者来说,一来多肉用土不多成本也不高,二来要肥力加点有机肥就行了。犯不着一定要用园土。因为园土本身也是有毛病的,可能含各种病菌虫卵,结构较单一,并不如常规的多肉配土好用,尤其是在夏天(春天用什么土,其实也无所谓了…)。所以如果要用园土的话,建议经过暴晒或者高温处理杀菌后再使用,最好掺和点其他介质,如泥炭椰糠(感觉就像往老鼠屎里加粥…还不如就用珍珠岩…)另外,请注意不是什么土都能称为园土,园土一般是指菜园土、田园土,是有耕作的土壤,土壤是有活性的,小生态至少还算平衡。如果你是去寸草不生或者只是长满杂草的地方挖点土回来,那土算不上是园土,土壤的生态也谈不上健康,种植多肉也挺够戗的。另外和园土很像的还有腐叶土,一般指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譬如说森林、山林树木底下的土壤,已经有一定肥力了,但这类土的病菌和虫卵一般来说比园土还够戗。行道树、绿化带的土壤也不能完全认为是园土或者腐叶土,土质应该说更差,没事也不要去挖了。以下是网上关于园土资料的介绍,了解到这些也就差不多了。园土,又称菜园土、田园土,是经耕作并栽培过花木、蔬菜的土壤。因经常施肥耕作,且由垃圾、落叶、厩肥、秸秆等经过堆制和高温发酵而成,含有较丰富的腐殖质,肥力较高,物理性能良好,除直接用于露地栽培花木外,也是配制一般盆栽花卉所用的培养土的主要成分。用园土配制培养土前须先在阳光下曝晒,然后敲细过筛,经粗细分开后才可使用。城市建筑挖出的地下土和砂砾土不属园土,均不宜直接用来种花,也不宜直接用来配制培养土。

也许,你还对一下颗粒土感兴趣。麦饭石,现在颗粒届的一哥赤玉土,多肉圈中最有名气的颗粒土绿沸石,颗粒土中的金坷垃鹿沼土,可能是最酸的颗粒土桐生砂,硬是唯一亮点日向石,有点中庸的颗粒土植金石,因兰花而出名虹彩石,颗粒土中的大杂烩硅藻土,传说可杀虫的颗粒土火山石,最早火起来的颗粒土珍珠岩,最被看不起的颗粒土蛭石,总被错当成颗粒土园土,最熟悉的陌生人陶粒,最适合垫底的颗粒

小编推荐

鹿沼土,可能是最酸的颗粒土


鹿沼土大概是所有常见的多肉颗粒土中酸性最强的,所以并不怎么适合种多肉植物,但联萌大叔感觉奇怪的是,赤玉鹿沼感觉就像倚天屠龙一样,出名挺早,也许是因为在过去鹿沼土因偏酸也适合种兰花之类植物的关系?鹿沼土产于鹿沼地区的火山区一带,也因此命名,它是由下层火山土生成的高通透性的火山沙,呈酸性,蓄水力和通气性良好。鹿沼土PH值6.1,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46.2%,氧化铝28.7%,氧化铁2.2%,氧化镁0.36%,氧化钙2.0%,氧化锰0.039%现在多肉配土中很少使用单一的鹿沼土,但考虑到多肉植物其实是喜欢偏一点酸性的土壤(浇酸水促进多肉植物生长),在配土中小比例的增加一点鹿沼土也许是不错的选择。鹿沼土干燥的时候色偏弱黄有点白,但一旦浇水后就变得金灿灿,这个状态下的鹿沼土称其为最美铺面土,联萌大叔不觉得为过,但非常遗憾的是,鹿沼土较轻,铺面浇水的时候很容易冲散,完全干燥被大风刮走也不意外...另外一点就是鹿沼土相比赤玉土也比较容易捏碎。

一整袋的鹿沼土大概16L,6KG,不含运费约40-60元左右,整袋购买会比零买划算很多,按体积折算下来(不考虑运费)其实不比国内的一些火山石,麦饭石贵多少。颗粒土划算不划算要看体积而不是看重量,相比之下鹿沼土的比重会比麦饭石、赤玉土轻很多。以下是网上关于鹿沼土的资料介绍,仅供参考鹿沼土,产于火山区,是由下层火山土生成,呈火山沙的形式,PH值呈酸性,有很高的通透性、蓄水力和通气性。鹿沼土是良好的土壤改良材料,可全面改善土壤状况,并能有效地促进植物生长。适合多肉植物的种植与培养。因其出色的保水、排水和保温性,可作为盆底石来使用, 亦可作为铺在土面的表层植材。炎热夏季,它们还可以明显降低盆土温度,有利植物度夏。鹿沼土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泥炭(颗粒)、腐叶土、赤玉土等其他介质混用,建议混合比例为草花和观叶植物30%,球根花卉50%,兰花60%,多肉植物80%。(联萌大叔语:有看明白吗?这段有一大部分都是在一般正经的胡说八道,一般来说说的这么正经的都是扯。)

也许,你还对一下颗粒土感兴趣。麦饭石,现在颗粒届的一哥赤玉土,多肉圈中最有名气的颗粒土绿沸石,颗粒土中的金坷垃鹿沼土,可能是最酸的颗粒土桐生砂,硬是唯一亮点日向石,有点中庸的颗粒土植金石,因兰花而出名虹彩石,颗粒土中的大杂烩硅藻土,传说可杀虫的颗粒土火山石,最早火起来的颗粒土珍珠岩,最被看不起的颗粒土蛭石,总被错当成颗粒土园土,最熟悉的陌生人陶粒,最适合垫底的颗粒

赤玉土,多肉圈中最有名气的颗粒土


赤玉土在多肉圈中的名声可谓一时无两,种肉不识赤玉土,说会配土也枉然,不过现在也渐渐被国内各种颗粒土麦饭石、火山石之类更廉价的石头给取代了位置。赤玉是日本北部某些地区由火山灰堆积而成,这也是在日本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栽培介质。它是高通透性的火山泥,清新的黄色圆状颗粒,不含有害细菌,呈微酸性,其结构有利于持水和排水。赤玉土PH值6.9,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42.7%,氧化铝25.1%,氧化铁8.4%,氧化镁2.5%,氧化钙0.98,氧化锰0.15%。赤玉土过去因名声太盛,所以有了假赤玉土,联盟大叔没见过假赤玉土,据说很容易一捏就碎,但实际上真赤玉土想捏的话也可以轻松捏碎,并且这两年似乎因为国内多肉流行的关系,国内也有许多渠道从日本进了大量的赤玉土、鹿沼土、日向石之类的颗粒土,所以联盟大叔倒不觉得现在市面上真的有那么多假赤玉土,真相可能只是,赤玉土就是那样子的赤玉土,容易被捏碎,不过同牌子的赤玉土差别确实是有的,据说龙泉最佳,最硬。一整袋的赤玉土以二本线为例大概14L,10KG,不含运费约50-70元左右,整袋购买会比零买划算很多,折算下来,不算运费,其实不比国内的一些火山石,麦饭石贵多少。颗粒土划算不划算要看体积而不是看重量,相比之下赤玉土的比重会比麦饭石、火山石轻一点。以下是大拿姜烽廖对赤玉土的介绍,应该是比较客观而全面的。赤玉土最大的好处就是低肥,微酸,透气,保水,以上4项几乎已经满足了大多数植物的生理需求,而对于多肉植物的生理特性来说,几乎已经做到了绝配。一般的初 级玩家在利用赤玉土进行多肉植物栽培时,无需太多的指点,都能养的不错,所以,赤玉土也可以称为“傻瓜用土”,它的特性使得多肉植物栽培的门槛大幅降低, 再加上价格也是不上不下,所以赤玉土也可以说是促进多肉植物在国内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贩卖的赤玉中以“龙泉”这个品牌最合适。很多同学喜欢用“二本线”,其实“二本线”强调的是坚固、不粉化。其质地是高温烧结重粘土,透气性比较差。一旦粉化,盆内的土壤结构会被极大的破坏。而且由于质地较硬,所以亲根性也很差,拿来种洋兰、草花、松科植物勉强可以,对于多肉植物来说,就不是那么合适了。而“龙泉”的质地是沙土,虽然团粒性较差,容易碎裂,但是其质地决定了它就算全碎 了也是沙壤土。其基本的功能不会全部丧失。而且“龙泉”不是“二本线”那种烧结土,所以其内部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土壤的成分接近原产地土壤。

也许,你还对一下颗粒土感兴趣。麦饭石,现在颗粒届的一哥赤玉土,多肉圈中最有名气的颗粒土绿沸石,颗粒土中的金坷垃鹿沼土,可能是最酸的颗粒土桐生砂,硬是唯一亮点日向石,有点中庸的颗粒土植金石,因兰花而出名虹彩石,颗粒土中的大杂烩硅藻土,传说可杀虫的颗粒土火山石,最早火起来的颗粒土珍珠岩,最被看不起的颗粒土蛭石,总被错当成颗粒土园土,最熟悉的陌生人陶粒,最适合垫底的颗粒

乌木的种植配土


众所周知的,乌木算得上是多肉中的贵族...所以不少人在乌木的种植上也花尽心思,下文的作者Mr_CDN为了选配适合种植的乌木的配土,下了不少功夫,也许可以给各位种植乌木,或者景天类多肉一点参考。PS:原文有点长,精简了一些,看完会对你的配土选择有些启发。先简单介绍一下乌木原产地的状况,便于我们建立乌木配土的基本思路。于1992年正式发表的乌木,是在墨西哥北部的科阿韦拉州山谷里的砂质地表和岩石上被植物学家发现并采集到的。此区域日光充沛,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在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属于干旱的半沙漠气候,只在春、夏、秋三季出现短暂的降雨时节。由此可得,单就乌木的配土而言,“砂质”、“干旱”是关键词,这意味着同时拥有良好的持水力和透气性的颗粒介质,是乌木天然的爱。

既然多肉的根系长期工作在持水性能较差的砂石环境里,就多半不能适应持水力过强且透气性差的基质,例如大比例的泥炭、椰糠、园土等。这些基质的共性是持水力强、蓄水期长、且微环境空间小、含氧量低。除了不利于根系健康生长之外--根系的健康生长依赖性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充足的空气--也不便于控水,易造成植株不可逆转的徒长现象,俗称“伸脖子”、“摊大饼”。尤其是乌木这类生长在日照充足,常年干旱少雨的环境中的品种。因此,韩国人明智的选择了大比例颗粒(成长土)甚至是全颗粒(上色土)配方。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韩国人是如何给乌木配土的。韩国人手里的乌木,基本源自美国,而配土,早年间则依赖日本进口。后来大棚开始成规模种植,土的进口渠道受阻,无奈之下韩国人只好弃用日本人的土,依葫芦画瓢研制出了自己的乌木土配方,逐渐改进,到现在已有近3年历史。通过搭讪、色诱、抱大腿、威逼利诱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卑鄙手段从韩国人手里搞来的乌木专用种植介质的样本。他们会在苗期使用成长土,在植株长到亚成(冠幅5cm)以后,更换上色土。通过样本分析,得知了它们大概比例:韩国使用的乌木成长土:麦饭石(35%),轻石(20%),珍珠岩(20%),植物腐质(10%),龙泉赤玉土(3%),黑色火山岩(2%),杂志(10%)韩国使用的乌木上色土:轻石(35%),麦饭石(30%),龙泉赤玉土(20%),黑色火山岩(10%),火山岩(5%)先来看看韩国使用的乌木成长土:杂质10%忽略,大棚往往大批量配土,难免会夹带大量杂质,因此可不做考虑。龙泉赤玉3%、黑色火山岩2%,由于比例太小,对介质整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倾向于理解成配土时无意中混进去的,忽略。就算不忽略,我们为其寻找到的优质替品虹彩石,也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稍后再介绍。珍珠岩20%,优质替品有的是,无非就是个质轻无菌保水透气,只要你不贪便宜,就没有理由用它(易粉碎)。植物腐质10%,是否能等同于杂质?暂时保留意见,多少会在保水、保肥方面做出些贡献,椰糠、泥炭都是很好的替品。接下来就剩下两位主角浮石和麦饭石了。浮石被视为一种质轻无菌保水透气且结构稳定的典范级基质,在我们将要用到的虹彩石里也颇具比例。而麦饭石,用途则很不一样。在物理属性如此不尽人意的压力下,它就像一个土壤牧师一般,发挥着一系列不可替代的专长。稍后会详细介绍。再来看看韩国使用的乌木上色土:全颗粒,无杂质,无腐质,有意削弱了介质的保水性、保肥性,应正了乌木控型、上色的“虐”字诀。也没有了珍珠岩,多了个龙泉赤玉,而且都是20%。龙泉赤玉刚好是珍珠岩的一种优质替品:容重适中,保水透气,且具有优秀的导水性和亲根性,物理稳定性也完胜珍珠岩。猜测韩国人可能考虑上色土服役期远长于成长土,为了确保介质更长久的维持稳定的结构,他们只好选择龙泉赤玉土而放弃了种植时间长了容易粉碎的珍珠岩。龙泉赤玉土相比其他赤玉土更坚固,粉碎周期更长。黑色火山岩10%、(常见的红色)火山岩5%,相对于成长土来说更多的火山岩含量,这意味着我们在上色土中要加入更多的虹彩石(含火山岩)。更多的浮石,作为一种相对贫瘠的基础介质,应该意在削弱介质的养分供给,单纯保留其保水透气性及坚固的结构,虹彩石里也有浮石。剩下的就是被削弱了比重的土壤调节大师麦饭石了。综上,我们基本摸清了韩国人给乌木配土的思路。1.颗粒为主,兼顾持水力和透气性;2.肥力低,但不失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3.确保不俗的亲根性和导水性;4.相对稳定的物理结构。5.弱酸性介质环境;6.适中的容重(田间自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称为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土壤肥瘦和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容重高说明土壤紧实,孔隙数量少,土壤的水分、空气、热量状况较差)。作者做了些持水性测试和导水性测试后,最终选择了以下5种介质:麦饭石、虹彩石、仙土、龙泉赤玉、高位泥炭。这里简单提一下高位泥炭,泥炭土根据分布情况被分为3个亚类。简单说低位泥炭属富营养型,有机质含量较低,偏碱性。而高位泥炭正好相反,属于贫营养型,有机质含量较高,偏酸性,造炭植物主要为地表苔藓类植物,因苔藓类机体构造,能更好的兼顾持水与透气的需求。中位泥炭就是高、低二者的过渡层,兼顾二者的属性,PH值呈中性。这些介质中持水力时间最长的是虹彩石,我想这和虹彩石里大量保有的多孔质火山岩及浮石有着直接关系。接下来是龙泉赤玉,这一点也不奇怪,熟悉赤玉土的人都知道。但它的持水时间只位居第三,排在第二的则是持水量表现适中的,水分蒸腾缓慢的仙土。最不给力的是麦饭石,持水量、持水时间都出奇的低,但在我们无法抛弃它在微量元素、水质平衡、土壤改良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的前提下,将它视为一种有效削弱介质持水力的调节剂,也是它的第二意义所在。此外,这些介质种的虹彩石,龙泉赤玉土,高位泥炭都有比较好的导水性。良好的导水性(包括自下而上吸水的能力)能确保水分在介质内部均匀的扩散、存储,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平衡。最终我们得到了一张比较全面的介质属性表,如下图:

正题来了!有了以上参考、分析、测试等工作,问题变得明朗而精确,再经历数次尝试和调整,我们最终确定了这样的配置比例。乌木成长土介质构成:虹彩石(20%)、龙泉赤玉土(20%)、仙土(20%)、麦饭石(20%)、高位泥炭(20%)乌木上色土介质构成:虹彩石(30%)、龙泉赤玉土(30%)、仙土(20%)、麦饭石(20%)首先要说明,本文意在分享乌木的家庭种植土配方,乌木又是贵货中的战斗机,所以这里用到的介质都是不计成本的。换句话说,选用的都是同类可替换介质中的最优选择,就当是豪华版吧,乌木完全配得上这样的介质阵容。关键在于优质的介质确确实实能给养护者带来很多助益和额外的收获,所谓精养,配土是个绕不开的环节。至于大棚用土,则可根据刚才谈到的原则和原理,结合大棚湿热的特殊环境,自行确定性价比更高的廉价替品,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先来看看经过我们改良的本土化了的乌木上色土的配置。1.基质:选用持水、透气性俱佳且少量含有长效缓释肥,弱酸性,无菌,结构、性质稳定的虹彩石作为基础介质,为配方定性。2.基质增益:为了全面提升基质的导水性和亲根性,龙泉赤玉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义无返顾的加入了队伍。以上两种介质的混合体占据了配方60%的比重,作为培养基,同时确保了持水力、透气性、导水性、亲根性,也维持了适中的土壤容重,奠定了弱酸的介质环境。3.主肥来源:前面已经介绍过,因原生地客观因素和乌木上色、控型的特殊要求所致,乌木在生长时仅需要适可而止的肥力。虹彩石里缓释肥的比例看来太小了,我们找来了最适合乌木的天然肥源介质:仙土。相对于其它富营养介质,它具有坚固且稳定的颗粒状结构,能兼顾持水力和透气性,又能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主要肥力,再加上它的亲根性、弱酸性、无菌、防虫等优势,这一切都令它很难被取代。4.补足和调节:例数麦饭石的优势,可能十个指头都不太够。首先为植株提供了丰富的微量元素补给,其次改善水质、活化土壤、供氧,同时也具有长期稳定的物理结构,不影响介质的透气性。还有刚才提到的,在过于潮湿的环境里,加大麦饭石比重能对介质的持水力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在上色土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看看专供小苗(冠幅5cm以下)使用的成长土配置。小苗茁壮成长对介质的需求有什么不同?简单说就是更充足的养料供给和源源不断的水、空气。但有得必有失,为此可以放弃甚至是必须放弃的,是对紧凑株型过分的强调和过早因施虐上上的漂亮颜色。那么如何改造呢?加缓释肥?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既提升介质的持水力,又不能过多损失透气性,还要保肥和适度提升肥力,选择富含有机物又保水透气的高位泥炭土,看来是不二的选择。考虑到虹彩、龙泉赤玉在保水、亲根方面是同样优秀的介质,看来和泥炭有些重复,于是我们适当降低了二者的比例,为泥炭的参与腾出一席之地。而麦饭石、仙土作为介质供给的主要来源,比例维持不变。关于铺面、垫底介质:1.铺面——麦饭石麦饭石是饮用水滤材的主要原料,是因为它蕴含的那些矿物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氨基酸、氧分是“过水溶出”的,它对有害物质的吸附动作也是通过“过水”完成的。考虑到浇水时自上而下的流动性,这是麦饭石铺面的主要原因。另外两点好处,一是美观,二是麦饭石容重大,压在上面有利于稳固介质的物理结构,降低因搬动、震荡所导致的颗粒介质内部位移、摩擦引起的伤根风险。而且还能非常有效的避免介质表层的轻质材料(如浮石、泥炭等)被风吹跑。2.垫底——大颗粒浮石盆栽底石,是个老话题了,实践证明对于精养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要求质轻,颗粒大而坚固,孔隙多,贫瘠,能迅速散失水分,在植器底层形成一个水分调节层,便于空气顺利进入它之上的根系发达区域帮助根系健康代谢、生长。我们认为大颗粒浮石(粒径约8-20mm)是个不错的选择,一直用它给种植乌木的植器垫底,可以根据大小分分类,把最大的放在最底层,然后往上依次变小,最后和乌木配方土平顺衔接(大颗粒的火山石也是不错的替品)。当然,也要借此稍作提醒:严格来说,北方干燥、日照充沛,而南方湿热多雨,晴天相对较少,这样的差异性的确会对介质属性造成一定影响。那么在干燥的地区,介质中应更加强调虹彩石、赤玉土等持水力强的介质的保有量,甚至可以考虑为介质加入少量高位泥炭;而在潮湿的地区,则可以考虑适当减少保水材质的比重,用更多的麦饭石取而代之。也可以选择一样的配土,在浇水频率上有所调整。关于颗粒大小的问题:栽培介质中,颗粒大小一直被认为和亲根性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有必要最后说明一下粒径的选择。虹彩石,只有一种规格。当中颗粒大小相对丰富,能够合理的相互堆砌,填充。龙泉赤玉,3-6mm规格。仙土,小号,粒径大约在3-10mm之间。麦饭石,3-6mm规格。提醒:所有介质(除泥炭外)使用前应过1mm筛,清除粉尘,确保良好的透气性。应该有人会问,用于苗期的成长土,要不要使用比上色土更细的颗粒?这一点我们一开始也很当回事。后来经过大、小颗粒种植的比对试验,我们发现,与上色土大小一致的成长土颗粒种出来的苗子,反而比小颗粒种的苗子成长得更加健康、茁壮。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在成长土中添入的高位泥炭,本就已经靠它细碎、易散的特殊构造,适度填充了颗粒间的孔隙,让介质变得更加紧实,等于变相缩小了介质的粒径。如果再缩小成长土的粒径,则有一点操之过激,介质持水力过剩,而透气性又不足了。至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最初敲定下来的配土思路,是它指引我们最终找到了答案。1.颗粒为主,兼顾持水力和透气性;2.肥力低,但不失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3.确保不俗的亲根性和导水性;4.相对稳定的物理结构;5.弱酸性介质环境;6.适中的容重。我想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配土这件事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万变不离其宗的。只要抓住了这个“宗”,其实形式上怎么变都可以。还有仅靠浇水技巧就能把纯泥炭栽的祖宗伺候好的呢,没法说。但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还是老老实实把土配好,才能弥补我们日常养护方面的粗糙和笨拙,养出更精致的乌木来。这些工作,仅仅代表我们自己的思路和经验,而不是唯一答案,在此奉上,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近年园艺渐热,市面上能买到的各种栽培介质品牌多样,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假货盛行。肉友们挑选配方原料时一定要睁大眼睛,多方咨询。网路上也能找到不少关于各种介质真假好坏鉴别的经验贴,多看多学,适当时交点学费,才能找到上等的原料,养出精致的乌木来。有机会我们一起把经验分享一下,好好讨论讨论好坏真假的问题。

盆土泛碱我犯难


你能想象一个化着美美的妆的美女,出门前蓬头垢面,连脸都没洗的样子吗?

先来几张对比图感受一下吧。

冰玉

喷水后植物是带粉的。

喷水前盆也是带粉的。

暗冰

喷水后盆里没加佐料。

喷水前盆面撒满白糖。

乙女心

喷水后铺面是麦饭石。

喷水前铺面是小白石。

如你所见,我长期给你看的,都是化了妆的照骗。

其实我一直被那些盆土一干就卷土重来的白色东西困扰。

而且这白色东西时间久了会在盆边泛黄堆积变硬,仿佛长久不刷牙长了牙结石一般。

产生原因:

●与水质有关,硬水容易集结水垢。

硬水是指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天然水,如一些井水、泉水。

我日常浇花用的是地下水,但据有些小伙伴反馈,他们用自来水浇花,花盆里也出现这种水垢,但没我这个严重。

●与地域有关,北方容易出现水垢。(大约还是水质问题)

北方水质比南方硬已是公认的现象,雨水又不多,长期使用硬水,水土就易碱化。

南方小伙伴们,你们那里没有雪,那你们那里有水垢吗?

●与浇水习惯有关,长期不浇透容易堆积水垢。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当地水质那是一个定数了,如果浇水习惯是浇透,让水从底孔里流出来,那么溶解在水中的钙镁离子也会被带走一部分。

如果经常不浇透,水是从表面蒸发掉了,钙镁离子那些容易形成水垢的成分都留在花盆里了。时间久了自然会积攒成水垢。

●与养护环境有关,非露养环境容易出现水垢。

这里的露养环境主要指能接触到雨水。

网上查到了雨水的四大优点:

雨水呈弱酸性,多肉喜欢弱酸性土壤;

雨水中氮元素等含量高,有助于植物生长;

雨水中盐碱含量很少,有助于植物生长;

雨水浇花节约水资源。

回头想想,花盆泛碱的几条产生原因,我也就才中招了四条吧。地下水、北方、非露养从来接触不到雨水、有些花盆土面太高浇不进去水,也就是浇不透。

当我急于向当地小伙伴求抱团时,发现我的境界太低了……人家已经与水垢和平共处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防治措施:

●浇水浇透

浇水浇透分两个层面,你想不想浇透,你能不能浇透。

第一个是浇水习惯问题,有些花友喜欢沿盆边浇一点水,这样的浇水方式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并不算好。因为根须比较需要水,长期不浇透,不利于根须向下向深发展,甚至造成根须干枯死亡,不利于植物生长。夏天休眠的植物,特殊品种的植物浇水另当别论。

第二个属于硬件问题,如果土壤已经严重板结,虽然浇水后看着水从底孔流出了,但那是从盆边缝隙流出的,并没浸润土壤,滋润根系。

我有一些植物是属于想浇透没法浇透的,因为种植的时候,土填的太满,再上铺面,就造成了土面跟盆面平齐,浇水后从盆口溢出很多,进到盆里的很少,除非缓慢的浇,或者浸盆。

●浇雨水

感觉浇雨水会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在能够破除盐碱化的弱酸性水中,雨水是纯天然的、相对容易得到的。

露养的小伙伴们留言说说吧,你们多肉经常能喝到雨水的,是不是没有我这种困扰呢?

我没有露养条件,看来下一步要多找几个水桶,存点雨水浇花了。

●浇水时加硫酸亚铁、加醋

除却雨水这种纯天然佳酿,那就是人工勾兑的了。

人工勾兑那就有个比例问题,在没有配方,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还是谨慎为宜。

例如浇一次水,加醋只加几滴。宁愿让它试不出效果,也不能把它酸死是不?

啰嗦了这么多,终于要暴露此文的目的了。

本次是来得瑟紫弦月的花花的。

这花开了好多天了,我早上出门它还不开,晚上回家它已睡觉。只好在正午回家围堵,终于被我逮到。

什么是湿土干栽


经常在多肉种植资料里看到"湿土干栽"这个字眼,那么"湿土干栽"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湿土干栽,顾名思义是先把土拌湿润,再种植物,种后不要浇水。具体来说哦就是用潮湿的土,然后把把经过通风晾干伤口愈合的多肉植物种下去,在明亮无直射光通风的地方放着,过一星期到十来天左右再开始浇水(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整个浇透!之后,再开始正常的养护。这样做有利于发根并且不大会腐烂!广泛应用于多肉植物的叶插和扦插,以及多肉的上盆换盆。

至于湿土要湿到什么程度呢?大概可以这么判断,土壤是湿润的,但不能捏出水分来,握在手中能成团,放在地上轻轻的一按能散开。

最早的湿土干栽应该源于种子的湿土干植,把杀菌后的种子培育土装入盆中,用冷开水把盆土浸透湿,然后把种子均播入内,用玻璃或套盖上塑料杯,待苗出齐后逐惭减少湿度。或者把育苗土装入育盆内,再用杀菌水浇透盆土,然后把种子均播入内,用上法盖上,后同,注意适当的光照!

湿土干栽还有一个进阶版本,就是潮土干栽,相比湿土干栽,潮土干栽的价值湿润度更低,湿度的感觉相当于拧干的毛巾,潮土的有点是种植的介质中含有的水分更少,降低因湿度过大导致缓苗的多肉腐烂。

此外,还有干土干栽,浸盆等种植方式,这三者的区别是土里的湿度分布不同,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植株。湿土干栽,上面已经提过了,下面主要提另外两种。干土干栽,就是用干燥的土直接种植物,种后一段时间不要浇水。这种情况多数用于耐干旱多肉植物,可以避免根部有伤口的多肉植物直接沾水发生菌类感染而腐烂。一般是干栽后三天到五天后再浇水,三天到五天的间隔期是为伤口愈合结痂的足够时间。

浸盆是让土壤里的湿度从上到下逐渐递增,也就是尽量保持表层土的干燥,这种情况多数用于番杏类植物。如果浸盆时间过长,表层土也会被浸湿,就跟直接浇水的效果差不多了,所以浸盆一般不能浸太久。浸盆针对特定的介质,如君子兰,因为介质用的是腐叶土,防止浇半腰水(浇不透),所以采取浸盆。

主要缺点:如果盆中花适宜偏干些的一般不太适宜,因为浴盆法(浸盆法)一般比上面淋下来盆中含水量要高,容易造成太潮湿。另外,浴盆法,操作稍有不当也容易造成盆土的上层含盐量偏高,不利于植物生长。水不要漫过盆的1/4,让水一点一点渗透,等到表面潮湿就可以了,太湿尤其是苗子都湿了就容易长碱。或用纯净水浇。譬如生石花小苗可用浸盆法,成年苗直接浇透即可。

不同的浇水手法,造成土壤里的湿度分布有区别,适用于不同的具体情况,需要灵活掌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河沙,我才是最硬的颗粒土


河沙是天然石在自然状态下,经水的作用力长时间反复冲撞、摩擦产生的,其成份较为复杂,一般来说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表面有一定光滑性。河沙的来源比较广,另外像山上的一些风化岩形成的粗沙,也可以统一归到这个范畴,通常河沙的颜色就是白偏黄,用来给多肉铺面也可以挺好看的。用来种植多肉植物的河沙、粗砂一般会选择颗粒大点的,3-6mm是比较合适的,在比例上有些人会选择加到50%(或以上),据说效果还不错,因为沙子基本上被自然状态各种打磨过,所以倒不像绿沸石、火山石之类的容易刮伤多肉。河沙整体来说算是比较中性的土壤,满足了两个特点,一是成本低,二是真的很硬,绝对是最硬的颗粒土了。不仅在颗粒土中圈硬得出名,在其他圈中也是硬得能够横着走的,比钢还强,比铁还硬,说的就是砂子!!!记得你手机屏幕的划痕吗?全他妈是沙子干的...现在的手机屏幕已经够硬了,即便跟钢做的钥匙一起放口袋摩擦摩擦,屏幕也是不会被刮损的(所以,其实真的没必要贴膜...),但是...如果你手机掉地上,被砂子蹭了那么一下,恭喜你,划伤了。此外....沙子很重,可能是最重的颗粒土?淘宝上有8元左右5斤包邮的沙子,听上去很多,但是到手其实也就一小包。如果身边没有现成的资源,感觉没必要刻意买...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千万不要使用成海沙,海沙是完全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判别是不是海沙的方法很简单,舔一下,会咸的就是海沙。海沙也是不适合用来建筑的。

也许,你还对一下颗粒土感兴趣。麦饭石,现在颗粒届的一哥赤玉土,多肉圈中最有名气的颗粒土绿沸石,颗粒土中的金坷垃鹿沼土,可能是最酸的颗粒土桐生砂,硬是唯一亮点日向石,有点中庸的颗粒土植金石,因兰花而出名虹彩石,颗粒土中的大杂烩硅藻土,传说可杀虫的颗粒土火山石,最早火起来的颗粒土珍珠岩,最被看不起的颗粒土蛭石,总被错当成颗粒土园土,最熟悉的陌生人陶粒,最适合垫底的颗粒

关于十二卷的配土


越来越多刚接触多肉的花友意识到配土的重要性,下文作者师意修从盆、土、养护习惯、植株的生命周期着眼,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十二卷配土,对于十二卷玩家值得参考,其配土思路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多肉。很多朋友刚玩多肉,都会问有经验的人一个问题"怎么配土?"。这里,仅以个人浅见阐述对配土问题的看法以及经验分享,希望对花友们有所帮助。同时亦欢迎前辈们不吝赐教,让在下丰富知识面的同时,又以免在下误人子弟。对植物来说,土壤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我们种养的大部分十二卷已经是园艺范畴,经过了前人数代乃至数十代的杂交优选,早已脱离原始环境,所以并不需要讨论野外土壤是怎样的了(话说即便是野外挖回来的,你愿意让它忍冻挨饿?也是要换更好的居住环境的不是?)。这里,我们讲家庭养护的栽培介质在配比上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土(栽培介质)是植株根系生长的地方,其重要性无须赘述。十二卷是肉质根,它们根系的作用首先在于吸收和输送营养(包括水份、肥料吸收等)以提供土表植株的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其次则是呼吸,没错,根系也是要呼吸的;第三个作用是繁殖;最后则是储存营养。在了解基本的根系作用之后,我们就可以展开有针对性的配土活动了。那么我们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比较简单了,有以下几点:一、不同介质的特性首先,十二卷的根系要喝水、要呼吸、要吸收营养(感觉跟我们一样,要喝水要呼吸,吃饭要有菜,噗)。那么选用的栽培介质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性:适当保水性、营养元素丰富性、透气性。网上一大把关于各种介质的介绍,我就不详述了,但是要提一点,网上的东西,也不尽然,还是需要自己摸索总结的。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常用的几种介质以及特点,1、桐生砂:含有丰富的“氧化铁”,具有蓄水性、排水性(蓄水和排水不矛盾,蓄水是介质内部保水,排水是吸饱了它就不会再吸水)、通透性、流通性(元素、水份)。最关键一点,喝水之后这玩意沉甸甸的,有铁就是不一样啊,某些怕发根后植株被顶出土的仙友,你们的福音来了。2、赤玉土:蓄水、排水能力和通透性与桐生砂有一拼。这个东西最大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PH呈微酸,那么就能够很好的改善土壤内部酸碱度,至于微酸对于十二的重要性,想必很多爱学习的花友都明白,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前辈用赤玉土铺面的原因,家庭用水浇花过了赤玉之后,下去的水是经过调整的,多方便?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腐殖质一类有机物,是可以媲美泥炭的哦。对了,建议选用三本线的。

3、植金石:这个不用多说,记住一点,这玩意对根系呼吸有大用。4、A2,魔肥等颗粒肥:既然是混在一起配土的,当然是土的一部分。特点是含有丰富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且是颗粒的,赞一下。5、发酵松磷:丰富的磷钾元素,啧啧啧,不要太漂亮

6、蛭石:发根神器。但是在春夏容易过潮滋生细菌,所以建议不要多了。7、水苔:芽期,幼苗期用来垫盆底,保水保潮的能力亲测足够。当然,垫多少是关键哈,建议别多了,薄薄一层即可。

好了,基本就这些,还有些什么黑仙土啦、泥炭土啦、竹炭颗粒啦什么的,看情况就好了,我介绍的这些是在下常用的,大家也不要照搬照用,把这几种一股脑配一起,最好是多琢磨植料特点,结合自己的养护习惯来配。比如你非常喜欢浇水,天天都要淋透的,建议别用保水的植料而选用排水透气强的植料。用这么个思维配土一般不会有错,关键要记住,给了它们房子和家具,别忘了吃的菜也要多样性,只有青菜没有肉的日子,是苦哈哈滴……

二、不同花盆材料对配土的影响综合上面所讲,配土完毕之后,就是花盆的选材问题。目前常见的就推荐万象盆、红陶盆两种。也许不好看不漂亮,但是漂亮的是植物本身,观赏的也是植物嘛。万象盆:材质是塑料的(应该是塑料,噗),尽管本身是不透气的,但是因为设计巧妙合理,因为被大部分十二玩家所接受。盆口宽,利通风;盆底窄,利锁水保潮。盆口的宽,让土表的土干得快,有利保障短时间内风干从而让细菌无法滋生。盆底虽然窄,但是在设计上同样有风口 ,可以让盆底的土干的同时,内部的土壤又干得不算快,形成有利的水份转移过程,从而达到土壤内部营养资源移动均匀化。当然,天天浇透盆水的还是算了,选红陶盆吧。

红陶盆:浇水狂人的福音,透气性爆表,夏天淋透第二天就干(露养),第三天整盆土都能干透。天天都要浇水的孩子必备装备,没有之一。弊病是,你不出差不旅游么?尽管断水不会死,回家全瘪了你也伤心的呀。那么就要通过植料选材配比上下功夫了,保水好的植料很多,对吧?所以,人类是聪明的。

这里还要说到一种盆,紫砂盆,用这个玩意种十二,放在茶几上,逼格不要太高。哪怕种的只是草玉露,不懂的人还以为这花好几百,噗哈哈哈,骚客必备,没有之一。

三、针对植株不同时期的配土选材芽期:这里说的是实生的,播种发芽后,很脆弱,尤其那根系,真是要死了,弱到就一根头发丝有没有?还是板寸那种长度的有没有?但是好在生命力旺盛,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可以选用保水一些的材料,或者在合适的温度光度下闷养,会好很多,注意做好防菌杀菌措施即可。如若不然,僵苗是小问题,直接化水撒手人寰也是常有的事哦。懒啊,直接用1-3MM的颗粒来播种了

幼苗期:开始出真叶了,但是还是很小的,基本2CM是分水岭,为移盆做准备了,这个期间的配土需求与芽期是一致的,只是不再适合闷养,应该逐渐适应自然的光线(注意,不是露养的暴晒阳光,十二基本习性是爱光但不爱直射光)和空气(大自然的风也有丰富的营养,包括我们呼出来的二氧化碳也是大餐)。保潮的同时,不要大水即可,慢慢养到2CM以上,就可以换盆了哦。

小苗期:这个时期可以选用1-3MM的颗粒来种植了,在养护习惯上要做些许更改,比如给水、施肥等,都应该为后期的成长打下基础。

中大苗期:这个时期个人还是会种在1-3MM的颗粒土里(总之不要总是换盆移盆,对根系伤害大,植物生长速度会慢),这里在营养上要给予丰富且比较勤快的补给,好似青春期的少年,长身体,营养要跟上。完成冲刺,为最后的绽放做铺垫。其余养护也是与小苗期一样,在第四节里会讲到养护的。亚成和成株:一般3-6MM的颗粒已经能够满足了,当然,有些品种比较大,我们就可以选6MM以上的颗粒,这个按照实际情况来定。总结:与人类一样,不同时期所需要的养护环境是不一样的,婴儿没牙齿,你给他一块肉他也嚼不动,所以喝奶是最合适的。希望大家合理推敲适合不同时期的植株的配土,在下是比较懒的,基本上了盆的植物是不太愿意动的,尽量采取一劳永逸的栽培方式,舒服很多。除非出现某些天灾人祸无法预见的事情,才会被迫换盆换土。四、不同季节特性下的养护习惯调整春季:温暖潮湿的季节,也是细菌虫害大量繁殖增长的季节,所谓万物复苏,这个季节里,十二也是生长季,水作为水分和营养的载体,不可能断掉,那么既然是相对潮湿的季节,浇水的习惯较之秋冬则需要改变一下。采取少浇水,浇少水的方法来应对,相应的防菌防虫工作也应该在初春就要完成。夏季:炎热的季节,菌虫照样横行,但是防菌防虫工作春季做好之后,这里只需要少量的工作即可,土表放点拜耳杀虫基本不见虫了。值得关注的是,夏季基本是十二的休眠期(自然环境下),太热了。即便生长也很缓慢,人也要睡觉的,植物也是,所谓养精蓄锐。那么对于水的需求也就急剧下降了,这里就排除了菌的生长基本环境了,当然,少水,不代表断水,进入深度休眠的后果也只有遇到过的人才懂有多痛,会浪费掉接下来的秋季生长季。给水方式是在夜间喷喷水(还能降温),再一个就是干透后淋透,这里千万要记住,由于有保水的介质在土壤里,那么细菌的滋生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毁掉一颗植物的,所以,加个小风扇吧,加强通风,等到并不那么潮湿的时候,小风扇也就可以去掉了。(怎么知道不那么潮湿?牙签插土里即可)秋季:秋高气爽的生长季啊,发根壮根的黄金季节,空气开始干燥,日夜温差开始拉大,不要说植物了,人都特别爽啊,有没有。开始放心给水,放心施肥了。冬季:寒冷干燥的季节(南方则是寒冷潮爆的季节),北方的仙友基本放在室内了,不然冻坏了,在给水方面可以根据室内湿度和空气流通来作出调整,室内温暖,不会休眠的。南方的仙友你们开心了,冬季照样还是生长季(岭南地区),由于湿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浇水上要相对秋季克制一些,这个季节,水要少,东西,是要闷滴!!!

PS:这里说说干透浇透的浇水方式,其作用在于淋透之后流出来的水,会将盆口周围的新鲜空气带入土壤中,这样就胸也不闷了,一口气能上五楼了。综合来讲,具体的配土是根据个人的养护经验沉淀之后得到的与别人不尽相同的配方,而配土所需要结合的周遭事物细细数来也是比较琐碎的,比如:自身习惯,湿度,光线强度、温度、菌、虫、肥、水等等。所以如标题所述“配土,不仅仅是配土“。仙友也不必太过在意配土的配比而忽略了其它需要注意的事情,一份合适的配土自然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即便当下的配土不尽如人意,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其它的手段来补足的。玩到后来,几乎就是瞎玩了,大家看,回收的土和一和就用了。

谢谢大家的宝贵时间,祝全新的2016年里,大家手里的十二们都是娇艳欲滴,美冠仙圈。

蛭石,总被错当成颗粒土


不止有一次有人问联萌大叔,多肉配土用泥炭土和蛭石配可以吗?这其实是个误会,蛭石虽然是呈颗粒状,且性质上被称为保水透气,但它实在不能算是颗粒土,将它理解为保水份子更好。正因为蛭石保水能力强,所以也一直被称为叶插,播种神器,因其强大的保水性并兼具透气性,很好的保持住种植环境的湿度,诱发种子的发芽或者植物的生根,通常叶插或者播种都会掺杂比例不小的蛭石。但是在一般的多肉植物种植用土中,为了保证多肉植物的安全,主流的配土往往会追求透气和干得快,使用泥炭(椰糠)与颗粒土大概1:1的比例,选择不加入蛭石,甚至觉得加入蛭石容易过湿不透气导致多肉植物腐烂的发生。但事实上加入少量的蛭石(比例不超过5%),加强配土保水性的同时,对透气性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但确可以让多肉植物配土更长时间的保持有潮气(不是潮湿),更利于多肉植物的根系的生长,不至于干透浇透太伤多肉。引发上述想法源于两个事件,事件1,因为有出售多肉植物的关系,所以经常的就要脱土洗根,有时候一段时间没浇水脱土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到,纯园土和纯椰糠珍珠岩混合的配土,干巴巴的,一掰,土粉飞扬,而加了少量蛭石的配土则是,有点潮气,很适合生长的感觉,少量的蛭石可以让潮土的状态延长更长的时间,拉长浇水的频率。当然,为了不让多肉植物配土过早的干巴巴,也可以提高浇水频率。事件2,事实上我的不少多肉植物配土,都是泥炭(椰糠)混珍珠岩的,在厦门的夏天经常很容易的两三天就干透,通常我浇水的频率在四到五天左右,频繁的浇水就导致一些贴土面的叶片容易因高温潮湿软掉、黄掉、干瘪掉,甚至近地面的杆子烂掉、焦掉(论浸盆的优越型),减少浇水的频率无疑可以保护多肉植物下部的叶片,而夏天往往也是刚浇水的的前一两天比较容易出问题,有蛭石锁住少量水分,可以减少浇水频率,也可以更安全。而蛭石也确实是保水能力最强的介质,可参看多肉介质含水量变化实验,如果是赤玉土、桐生砂这类保水能力也不俗的颗粒土不加蛭石也就算了,如果是珍珠岩这种更多的起透气性而没有保水性的颗粒土,加少量的蛭石,还是挺有必要的,至少可以让陪土较长时间保有潮气,少量(5%以下)蛭石也不至于让盆土前期就过于潮湿了,选择的蛭石颗粒大小最好是3-6mm的。当然蛭石也有挺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容易粉碎,但本身看中的是它的保水性而不是透气性,碎了,也就碎了吧。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蛭石完全不能算是颗粒土!!它的保水能力已经远超泥炭了,所以千万不要有我配土中含有蛭石所以颗粒土可以不用加或者少加的想法,事实正好想法,有蛭石的情况下,颗粒土完全可以多加。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下面是百度来的一些蛭石的资料蛭石是一种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水合物,其本身所具有的水肥吸附性优良等特点被广泛的使用在农业以及园艺等方面。在农业方面蛭石的最大作用是对土壤的改良,蛭石具有的吸附功能和阳离子的交换性能可以对土壤的机构进行优化,吸收大量的水份从而起到保墒的作用,而且更能让土壤变得更松散利于其透气,另外蛭石更可以在农作物的生长中促使肥料缓慢在生长介质中释放,从而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在园艺方面蛭石对于种植花卉以及各种蔬菜都有积极的作用,除了能起到调节剂的作用之外,更能在无土栽培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尤其当花卉等植物需要移动重新栽培如果使用蛭石更能起到对植物根系改良的目的,让其很好的发育,另外可以持久的提供大量的水份和各种矿物质。农业种植方面,蛭石的最大作用是对土壤的改良,蛭石具有的吸附功能和阳离子的交换性能可以对土壤的机构进行优化,吸收大量的水份从而起到保墒的作用,而且更能让土壤变得更松散利于其透气,使酸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蛭石还可起到缓冲作用,阻碍PH值的迅速变化,使肥料在作物生长介质中缓慢释放,且允许稍过量地使用肥料而对植物没有危害;蛭石还可向作物提供自身含有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蛭石的吸水性、阳离子交换性及化学成分特性,蛭石的生长介质作用使其在土壤中起着保肥、保水、储水、透气和矿物肥料等多重作用。试验表明:将0.5平方厘米的膨胀蛭石掺入复合肥中,可使农作物产量提高15-20%。PS:蛭石还可以孵蛋哦...因为蛭石具有吸附力强,通气性好,无毒副作用,因此还能用于孵化,龟蛋、蛇卵孵化中注意温度、湿度和通气三要素的调控,采用蛭石作为孵化介质还能有效提高龟卵、蛇卵的孵化率。网友∽天高云淡∽补充:蛭石吸收的水,学名叫做层间水,层间水是一种介于结晶水和吸附水之间的特殊存在,结晶水就比如胆矾,生石膏,吸附水就譬如珠宝新贵欧泊(蛋白石)所以说要让他里面的水跑掉,没那么容易。。。只有当他受热时,其中的水很容易气化,把体内的缝隙撑大,以至于看起来就像整块蛭石膨胀了一样,酷似蚂蝗(水蛭)这倒是有一点好处,一是在这种大夏天,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盆土温度(水气化吸热,蛭石膨胀增加透气性),还有就是他和泥炭最大的不同是,只有在外界环境干燥时,他的层间水才会放出,作为一个喜欢12的,保持盆土湿度还是很有用的

也许,你还对一下颗粒土感兴趣。麦饭石,现在颗粒届的一哥赤玉土,多肉圈中最有名气的颗粒土绿沸石,颗粒土中的金坷垃鹿沼土,可能是最酸的颗粒土桐生砂,硬是唯一亮点日向石,有点中庸的颗粒土植金石,因兰花而出名虹彩石,颗粒土中的大杂烩硅藻土,传说可杀虫的颗粒土火山石,最早火起来的颗粒土珍珠岩,最被看不起的颗粒土蛭石,总被错当成颗粒土园土,最熟悉的陌生人陶粒,最适合垫底的颗粒

《不是所有的土都叫园土》由植物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多肉种植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所有关于植物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