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稻渔共作”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近年来,各地逐步形成了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等19种典型新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初春的红河县撒马坝梯田正以它最美的身姿向世人展示着1300年来彝族、哈尼族同胞创造的农耕文明。它是穿越千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梯田文化的核心,在这里“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度共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藏而不露,波澜不惊。“稻渔共作”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每年的春耕时节,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牛角寨乡的哈尼梯田里便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哈尼族村民们正在积极做好插秧前期的犁田耙田、平整田块、施肥等。在忙于备耕栽秧的同时,更加让人欣喜的是利用冬闲田养殖的稻田鱼也成熟了,农户们收获了满满的丰收喜悦。正在一边犁田粑田,一边抓鱼,一条条稻田鱼从水田中抓起,哈尼村民们的脸上满是喜悦。

长期以来,稻田养鱼、养鸭在元阳农村十分普遍,但种养效益低,形不成规模,立体种养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遗后,元阳县抓住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和元阳梯田红米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米”的机遇,把发展优质梯田红米作为提高梯田核心区农民种田效益、促进群众保护梯田积极性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元阳县哈尼梯田有机红米专业合作社,并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优质米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稻-鱼-鸭”生产模式,达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综合开发效果。合作社与新街、攀枝花、小新街、牛角寨等乡镇种植户签订产购合同,向种植户发放优质良种,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梯田红米。

稻鱼鸭生态立体农业是在梯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养鱼、养鸭。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便是水稻生长的肥料,三者互惠互利,最终形成生态共赢,整个种养过程绿色、无污染。元阳梯田里种植的水稻,是祖先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红米品种,每亩产量只有350~400kg,却能卖出6~7元/kg的高价。仅红米一项,梯田的亩产值能达到2800元左右。每亩梯田能养30只鸭子,一年下来,能带给养殖户9000元的收入。至于养鱼一项,每亩梯田养鱼约40kg。梯田产的鱼吃的是纯天然的谷子、小虫、稻叶等长大,口感鲜美,市场价能卖到80元/kg,此项收入3200元。再加上田埂上能种豆子,产蛋量少的鸭子还能出售,最终梯田亩产值平均约为1.7万元,减去必要的成本,梯田亩产值约为1.1万元。

守着梯田能致富,附近村里的村民都愿意回来种田了。村民和政民家8口人,种10亩梯田,依靠“种田+务工”的方式,在村里过上了中等人家的生活。20xx年,牛角寨乡实现了脱贫摘帽,既完成了对梯田的保护,又实现了致富梦。

每年十月,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稻花鱼节”便会隆重开幕。当地傣族、彝族群众在近一个月的撤鱼季节,都要邀亲朋好友品鱼尝鲜,亲朋结伴或举家成行到龙陵县各乡镇稻田里捉鱼,享受稻谷的清香和鱼趣的怡然,体验“鱼戏香稻间”的乐趣。

稻田鱼,也称稻花鱼、谷花鱼,栽秧过后,人们就把鱼苗放到稻田里,这些田鱼就以稻田中的蚊虫和掉落在水中的谷花为食,待十月秋收时节,稻田中的鱼已经十分肥壮,加之这些田鱼在水质很好和纯天然的自然环境下生长,不喂任何饲料,鱼肉味道鲜美。开始捉鱼时,在稻田正中间扒开一条泥沟,放干田水,随着稻田里的水位下降,鱼也自然就会跑到扒开的泥沟里面,稍有动静,鱼儿就会惊得“东窜西钻”暴露位置,也就束手就擒了。

发展稻田鱼产业不仅给龙陵县增添了一条亮丽的观光旅游风景线,也给当地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该县龙江乡每年在9个坝子稻田中规模养殖稻田鱼,实行无公害生态放养,主要养殖鲤鱼、草鱼、鲫鱼、罗非鱼等。稻花鱼体态浑圆,色泽艳丽,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富含粗蛋白、微量元素和15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健体、防衰老等功效。稻花鱼做法极多,有酸菜麻辣鱼、清汤鱼、笋子鱼、焖烧鱼头、牯子鱼等,尤其是用棕苞米、蜂蛹、稻花鱼煲制的“海、陆、空”三鲜汤最受食客青睐。

龙陵县龙江乡万亩稻花鱼产业从鲜鱼到干鱼,已形成了产业链,打造出“土埂田”、“龙江稻花干鱼”等生态特色农业品牌。龙江稻田鱼养殖户涉及5000多户,放养面积约1.2万亩,放养鱼苗约100吨。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红河岸边,身姿曼妙的花腰傣族少女挑着鳝箩,穿过金色的稻田,从如火般盛开的木棉花树下走来的场景,定格在了多少旅人的镜头和记忆中。

新平境内红河流域居住着4.2万花腰傣,种植有5万多亩水稻,花腰傣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稻作文化。稻田养鱼是古老的传统,水田常年有水浸泡,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一般是在插秧苗结束后投放鱼种鱼苗。花腰傣喜糯食,种植的糯稻水田,由于糯稻秆高,不怕水淹,水位比较深,为稻田养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花腰傣也有稻田养鸭的传统,在栽插的秧苗彻底返青之后,将小鸭放入稻田,任其自由活动。放养的鸭子吃掉秧苗上部分的虫子和田里的杂草,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控防稻瘟病;鸭粪便成为肥料,也为鱼类提供了有机食物。花腰傣的稻作耕种形成了“稻-鱼-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大部分水田里都有田螺、泥鳅、黄鳝、鱼等,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多年来配套实施稻田养鱼、养鸭,形成立体、循环生态高效种养,不仅产生每亩6000元的经济效益,同时打造品牌,实现长远发展。

新平县在发展稻田养鱼中不断创新思路,成立稻鱼协会,建设稻田养鱼示范区,调整优化养殖品种和产业结构,树立稻田养鱼品牌,探索稻田养鱼发展新模式。新平县努力打造旅游大县,不断提升旅游品牌,着力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把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稻田养鱼发展“农家乐”,让游客享受下田捉鱼、烤鱼、吃鱼的乐趣,赋予传统的稻田养鱼新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精选阅读

介绍几种菌菜轮(共)作栽培模式


江苏省省政府大力实施农业三新工程,推进农业新优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在全省涌现出一批蔬菜高产高效新模式。其中菌菜轮(共)作模式的生态、高效优势尤为突出,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技术发源地为淮安地区日光温室黄瓜产区。技术创新点为:黄瓜采用长季节栽培,采收期由原来的2个月延长到6个月,产量可达10000kg/亩,草菇产量为800kg/亩。该模式通过与草菇轮作,利用草菇栽培基质及微生物调节土壤pH,达到土壤消毒灭菌、防治黄瓜根结线虫、克服连作障碍的效果。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弱光、早熟,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

播种育苗:冬春黄瓜播种后于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苗龄30~40天时进行嫁接。

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定植后立即封棚,保温3~4天,提高室温,促发新根。白天气温保持25~30℃,地温保持20~25℃;夜间气温18~20℃,地温15~20℃,最低地温保持在15%以上。缓苗后,适当降低室温,促进雌花形成,提早结果。一般白天气温控制在22~28℃,地温16~20℃;夜间气温控制在12~15℃,地温15~18℃。进入结果期,采取变温管理。一般揭苫后至14点,室温控制在28℃左右,超过30℃应及时通风降温;14点盖草苫,室温控制在20℃左右;前半夜控制在16℃左右,后半夜控制在12℃左右。生长后期,由于外界气温不断升高,注意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灼伤植株;外界晚上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

②肥水管理。根瓜座住后,在晴天下午,结合浇水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穴施磷酸二铵或尿素15kg,迫肥后浇水采取膜下滴灌或暗灌。结果盛期,10~15天追肥1次,每亩施25%(NPK比例为1555的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15kg,追肥后及时浇水,勤通风,同时用喷施宝进行叶面施肥。结果后期,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0.5%尿素2~3次,以补充养分,延缓植株衰老。

③植株调整。当植株达5张叶片以上、茎蔓开始伸长时,采用塑料绳吊蔓;随着茎蔓的伸长,应多次理蔓,使茎蔓保持在1.2~1.5m的高度,防止茎蔓顶部接触薄膜被烧伤。在整个生育期内,不断摘除卷须、畸形花果、下部老叶病叶,及时疏花疏果,保持3叶1瓜。

草菇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6~9月,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即可栽培草菇。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稻草,放入石灰池中浸泡12小时,池水pH调至12。稻草捞起后,用框架筑成墙式,如0.5m宽,0.6m高,2~4m长,当框架做好后把浸泡过的稻草放入框内,边放边用脚踩实至成形。当框架移开后,把草菇菌种塞入稻草缝隙内,而后在稻草表面撒上一层草木灰或火烧土。菇床顶上要遮阳挡雨,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7~10天出菇。稻草栽培草菇一般采收一潮菇,第二潮只有零星出菇,因此,为避免病虫害滋生,当第一潮菇采收后,就可清理废料。

病虫害防治:螨虫、菇蚊是草菇发菌期及出菇期的主要害虫,用1000倍菇虫净拌料和拌土,可收到显著防治效果。在杂菌方面有绿霉、鬼伞,要保持培养料发酵期一定的温度,才能有效地控制绿霉和鬼伞的为害。

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县、泗阳县、宿城区部分食用菌基地从2007年开始探索菌菜共作模式,平均效益远远高于食用菌单作基地,增强了食用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技术创新点:

①在砖混结构菇房南侧建设蔬菜日光温室,温室内种植设施蔬菜,可节省蔬菜大棚建设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食用菌和蔬菜优势互补,蔬菜产生的氧气促进食用菌生长,食用菌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蔬菜的光合作用。

③蔬菜日光温室内产生的热量可供菇房晚秋和早春增温需要,这样早春可提前出菇2个月,晚秋延长出菇3个月,供应淡季市场,提高食用菌产出。

④可利用蔬菜日光温室换茬时做食用菌堆料场所,避免了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一举多得。

⑤充分利用了菇房之间的空地栽培蔬菜,可大大提高种植综合效益。

蔬菜日光温室建设:在食用菌菇房南侧,利用菇房南墙作日光温室北墙。一般温室北墙高4m,南侧水泥支柱高1.2m,东西两头北高南低砖混结构山墙各一道,温室内用三排水泥柱做支柱,温室顶用钢丝和竹子支撑。温室空间要尽量大,以利于农事操作及提供足够热量供给菇房。

食用菌、蔬菜周年生产技术:菇房秋、冬、春茬栽培As2796双孢蘑菇,夏季栽培V19、V23等草菇;蔬菜温室可种植几茬蔬菜,如冬春茬种植台湾小兰礼品西瓜,秋冬茬种植甘蓝、芹菜、莴苣等低温型蔬菜,也可全年种植一茬,如种植无限生长型黄瓜、番茄、茄子等,达到合理安排茬口,实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提高效益。

相关配套技术:西瓜嫁接育苗技术、人工授粉技术、全地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食用菌二次发酵技术等。

江苏省句容等地引进了高架草莓套种食用菌高效生产模式,主要是利用栽培草莓高架下的空间,采用围帘保湿、遮光等措施栽培食用菌,是一种既可以种草莓又可以种食用菌的新型栽培模式。

技术创新要点:

①大大降低草莓栽培中人工翻地、栽苗、除草、打叶、采果的劳动强度。

②草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食用菌生长需要充足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形成互补。

③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产出,提高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

①草莓架规格。架高约1m,长5.6m,箱陇宽约0.35m、高约0.35m。

②地面设施。草莓架下码放一层墙砖,砖缝在1~2cm。

③喷水设施。沿着高架草莓基质槽地步安装喷水设施,采用4方向滴头、间隔距离为1.2m。

④草莓架围帘。应以草莓架为标准,围帘高度应以距离地面5~8cm为宜。距离地面过高不利于保湿,过低不利于通气。

菌袋制作:在专业食用菌生产基地,根据预定出菇时间提前30天生产菌袋,菌袋规格为22cm×48cm。适栽的食用菌种类有平菇、姬菇及杏鲍菇,以平菇为主。

菌袋入棚:将发满菌的菌袋按墙式栽培法码放于草莓架下。标准温室规格50m×8m,架子规格5.6m×1m×0.35m,每个温室可码放46排草莓架,每架下码放3层,可码放100个菌棒,每个温室可栽培4600个菌棒。每个菌棒间可留有1cm左右空隙,以利于降温通风。

出菇管理:

①温度。以草莓生产的最佳温度为主管理,控制在7~22℃。

②空气相对湿度。食用菌现蕾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2%~95%,若水分缺失,导致菇蕾萎蔫影响产量。现蕾后将封口处报纸揭去,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每天应进行少量多次喷水,一般每天每次可喷水3~5分钟,喷水时间为10~15点。

③光照。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刺激,光线通常以能看报纸即可。

④通风换气。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足够的氧气,须加强通风换气。一般冬季尽量在10点后和午后通风,少量多次,与喷水相结合,保持出菇环境的相对稳定。

稻鸭萍共作对杂草的防控效果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在稻鸭共作的基础上,放养营养含量高且不占用水稻生长空间的绿萍,构成稻鸭萍共作生态系统,形成稻护鸭、鸭吃萍、萍助稻、鸭粪肥田的稻田生态食物链,不仅丰富了稻田物种结构,而且通过鸭子的活动、取食和排泄起到分萍、倒萍、提高绿萍营养成分利用效率等作用,使绿萍在稻田系统中的生态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是一项种养结合、降本增效的生态环保型农业技术。

稻鸭萍共作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东台试验场进行。基肥每公顷施用有机肥22490千克、纯氮180千克、五氧化二磷130千克和氧化钾240千克,水稻移栽后不再施追肥。水稻品种为武香粳14号。鸭子选用高邮麻鸭,于水稻移栽后10天下田,每667米212只,在水稻抽穗期收鸭,稻鸭共作时间为70天。在水稻返青后放养绿萍,萍量每公顷1800千克。

在水稻拔节期调查稻田杂草,结果显示,与单一种植水稻区相比,稻鸭萍共作对禾本科和莎草科等单子叶杂草的植株密度防效达到99%,对阔叶类等双子叶杂草的植株密度防效达到99%。而稻鸭共作不养萍区对禾本科和莎草科等单子叶杂草的植株密度防效为61%,对阔叶类等双子叶杂草的植株密度防效为65%。显然,稻鸭萍共作生态系统对杂草的控制效果明显高于稻鸭共作不养萍生态系统。说明鸭子和绿萍的双重控草作用,减少了稻田优势杂草的发生,稻田残存杂草为数甚少,且杂草在田间均匀分布。

稻鸭萍共作的原理:稻鸭萍共作技术在稻鸭共作的基础上,在稻田中放养绿萍。

具有诸多好处:一是可以固氮富钾。绿萍既可以从空气中固定氮,又能从水中富集钾,可提供水稻正常生长所需的70%的氮素和70%的钾素。

二是可以除草。绿萍生长力强,在水面上形成隔离层,可大大减少多种水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三是可抑制水稻纹枯病。根据试验,绿萍还可明显抑制水稻纹枯病。

四是可增加有机肥。由于绿萍是鸭子很好的饲料,一只吃绿萍的鸭子一季所排泄的粪便从10公斤增加到30公斤。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


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

为全力推进鱼米之乡创建工作,切实做好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导,现将《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6月4日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的通知》(农办渔〔2020〕11号),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指南。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增收、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改善,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二)技术指标

稻渔综合种养应保证水稻稳产,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水稻单产:平原地区水稻产量每亩不低于500kg,丘陵山区水稻单产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

2.沟凼(暂养池)占比:沟凼占比不超过10%;

3.纯收入提升: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纯收入平均提高50%以上;

4.化肥使用减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

5.农药使用减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

6.渔用药物施用:无抗菌类和杀虫类渔用药物使用。

(三)适宜田块

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块应具备水源好、排灌方便、田块平整、保水性好、不受洪旱灾害影响的良好条件。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四)主要模式

目前我省已形成稻-鱼、稻-虾、稻-蟹、稻-鳅、稻-鳖5类模式。

二、技术要点

(一)稻鱼综合种养

1.田间工程

(1)进排水系统改造。对于新开挖的养鱼稻田,进排水口一般设在稻田的两对角,以保证水流畅通,进排水口大小根据稻田排水量而定。对于旧的养鱼稻田应进行检查,夯实进排水口,防止漏水。进排水口推荐采用三型聚丙烯管(简称PPR管,polypropylenerandom),排水管呈L型,一头埋于田块底部,另一头可取下,利用田内水压调节水位。进排水设施均需做好防逃,可用聚乙烯网或金属网套住管口,网眼规格小于田鱼规格,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排水装置详见图1。

或根据稻田形状和养殖布局预留溢洪排水口,口宽100cm,口埂高30~50cm,溢洪口个数可视田块大小而增加,同时安装防逃设施。

(2)沟凼整修及田埂加固。对于新开挖的养鱼稻田,在插秧之前开挖好鱼沟、鱼凼,并加固田埂,可在坡边和田埂种植三叶草等植物护坡稳坡。对于旧的养鱼稻田则需要对鱼凼进行整修。根据鱼沟、鱼凼开挖后地质情况,在保证生态化的前提下,确需防渗处理的,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保证鱼沟、鱼凼及田埂夯实不漏水。详见图2。

①鱼沟:鱼沟约占整块田面积的5~7%。面积在10亩以上的稻田,在田内挖一条宽150~200cm环沟,主要分两部分,其中紧挨田埂30~50cm区域作为土埂护坡区,环沟深度为120~150cm,作为养殖区,环沟截面为梯形,上宽下窄,边坡比宜为1︰0.7左右;面积在10亩以下的稻田,在稻田的一侧开挖边沟,边沟距离田埂30~50cm,宽150~200cm,深80~120cm。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固四周田埂,加高50~70cm。

②鱼凼(暂养池):每块田可设置鱼凼1~2处,设置在排水口附近,与环沟/边沟相通。鱼凼面积占整块田面积的3~5%,池深200~250cm,形状以长方形为宜。

(3)农机通道。农机通道的设置应保证农用机械通行和鱼沟水体循环流动。农机通道推荐用1~2根Ф≥60cm、长250cm水泥涵管并列埋于鱼沟中并用田土填平,每块田设置农机通道1~2处。详见图3。

2.苗种暂养

可选择水源条件好的田块筑埂蓄水,作为临时性苗种培育区,用于强化培育苗种。培育至初夏,水稻插秧后,再将大规格苗种移至稻田中养殖。

(1)苗种培育区改造。对合适的田块进行必要的改造,主要包括加深鱼沟、鱼凼深度,加高加固田埂,调整进排水管高度,主要目的是确保蓄水量。

(2)苗种选择及放养。从正规苗种场选购活力好、体表完整、规格整齐的优质苗种。根据鱼种的规格确定放养密度。

(3)饵料投喂。正常情况下,按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饵法投喂饵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量的2~3%,遵循三看(看鱼、看水、看天)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在天气闷热或天气骤变、气温过低时,要减少或暂停投饵。

(4)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查,主要观察水色、水位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

3.鱼种放养

(1)放养品种。以鲤、鲫等品种为主,草鱼、鲢、鳙等鱼类为辅。

(2)放养方法。放养前,用生石灰制成石灰乳液按20kg/亩全田遍洒。待秧苗返青后,放养规格为100~150g/尾的鲤、鲫鱼种以每亩300~400尾为宜,每亩套养规格为400~500g/尾的草鱼、鲢或鳙分别10~15尾。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对苗种浸洗5~10分钟。在稻谷收割后,冬囤水田可加深水位,补投相当规格鱼种进行成鱼养殖。

(3)饲养管理。使用专用配合饲料,饲料安全限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青饲料应新鲜、适口、营养丰富,无污染。饲料蛋白含量根据主养品种及规格蛋白需求量而定。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3%。定点投喂,选在相对固定的鱼沟或鱼凼内,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喂。

(4)日常管理。经常巡田检查防逃设施、田埂有无漏洞,加强恶劣天气的巡察,及时排洪、捞渣,补修拦鱼设施和漏洞。对稻田的老鼠、蛇、黄鼠狼、水蜈蚣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清除、驱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疫病发生时及时对田水消毒,并投喂药饵进行治疗,治疗使用的药物应执行NY5071的规定。提倡用中草药防病治病。

4.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1)苗种运输。运输前苗种需要停食一段时间,一般12~24小时左右。运输过程中保持溶氧充足,不使用麻醉剂;运输苗种密度适宜,防止密度过大造成挤压,引起外伤等;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均进行消毒;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若有浮头、死亡等,需要及时换水。苗种放入稻田前注意调节水温,将运输水温与田间水温温差调节至2℃以内。

(2)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需注意防水防曝晒,春季雨水较多,夏季气温炎热,运输和保存过程均注意防止饲料等渔需物资的劣变。

5.捕捞

(1)捕捞时间。根据鱼类生长及市场行情适时捕捞。冬闲水田和低洼田养殖的大规格鱼种可养至第二年插秧前捕捞。

(2)捕捞方式。捕鱼前应疏通鱼沟,缓慢放水,使鱼集中在鱼沟、鱼凼内,让鱼落网捕捉。

6.水稻种植(也适宜稻虾、稻蟹、稻鳅、稻鳖综合种养)

(1)稻种选择。选择当地主推的优质、抗病、抗倒伏的国标三级以上水稻审定品种。

(2)稻田水深。在水稻生长期,田面以上水位保持在5~15cm。

(3)水稻施肥。以生物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钾肥和锌肥,一次性施足基肥,后期看苗补肥。

(4)病害防治。选用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结合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水稻病害。农药剂型方面,应多选用水剂或油剂,少用或不用粉剂。根据安全农产品生产要求,符合GB/T8321等规定。

(二)稻虾综合种养(小龙虾)

1.田间工程

养殖小龙虾田埂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宽,宽度保持在200cm左右。防逃设施方面需在田埂四周用塑料网布建防逃墙,下部埋入土中10~20cm,上部高出田埂50~60cm,每隔150cm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固定,网布上部内侧缝上高度为30cm左右的钙塑板形成倒挂。防逃墙内壁无突出物,四角成圆弧形。在进排水口安装铁丝网或双层密网(20目)左右。沟、凼工程参照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2.水草种植(也适宜稻蟹综合种养)

养殖鱼沟在虾种投放前种植菹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眼子菜、苦草等水生植物。以沉水性植物为主,挺水和浮水性植物为辅。种植成行或团,面积占10~40%,田埂及边坡也应有草。

3.苗种放养

(1)选择良种。苗种要求体表光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附肢齐全、健康无病。应尽量避免多年自繁自育、近亲繁殖的苗种,优先选择繁养分离且冬季根据天气水温情况适当投饵保肥的苗种,有条件的需要进行苗种检疫。

(2)适时放种。放虾前10~15天,每亩稻田用生石灰50kg,或选用其他药物,对稻田进行彻底消毒,杀灭土杂鱼类、螺类等敌害。春季放苗种宜在2~4月,密度一般控制在6000~8000尾/亩。秋季放苗宜在水稻收获前后的8~10月,放养大规格虾种或抱卵亲虾,初次养殖的每亩投放20~30kg,已养稻田每亩投放5~10kg,雌雄比(2~3):1。对于苗种自繁自育的稻田,虾苗太多的要及时出售或者分池养殖,虾苗较少的可以适当补充。

(3)水质调控。及时调水,水质一般以黄绿色或油青色为好,水体透明度以30~35cm为佳。若发现水质老化,可注入少量新水后,用生石灰加水全池均匀泼洒或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及小球藻种调节水质。若水色清淡则应适时追肥。施肥要坚持看水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以确保水质肥、活、嫩、爽。及时施肥,初春季节藻类繁殖比较慢,肥水相对困难。肥料可以选择发酵好的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建议在晴天中午施用。

(4)饵料投喂。小龙虾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3%,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2小时吃完为宜。超过2小时应减少投喂量。每天早上6~7时和下午5~6时,点状或线状投喂在平台或边坡处。一般在初春季节小龙虾体质较弱,可适当使用一些优质配合饲料,也可投喂诱食性好的鱼肉、蚯蚓等动物性饵料或高蛋白的豆浆,可适当提高投喂频率。如遇春季气候急剧变化导致应激时,可适度降低20~50%投喂量。同时管护和养护水草。

4.病害防治

(1)疾病预防措施。降低密度,适时通过分塘转移、捕大留小等措施,减少小龙虾存塘量,降低养殖密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小龙虾受伤或引起应激反应。水中溶氧过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应注意加强增氧,避免因水质恶化引起的缺氧问题。要合理投喂优质饲料,提高免疫和抗应激能力。

(2)科学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适用对象、用量和配伍禁忌。尽量选择刺激性较小的外用药物,减少小龙虾的应激反应。不使用非法药品,尤其是杀青苔类产品更要慎重使用。

(3)重要疫病防控。春季天气不稳定,小龙虾易发生纤毛虫病、白斑综合症和细菌性肠炎。要坚持防重于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做好病虾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5.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1)苗种运输。对于短途运输,建议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装虾,并在框内设置密眼无结节网片将虾体与塑料框隔开以减少擦伤,每半小时喷水一次保持虾体湿润;小龙虾堆迭的高度不宜超过15cm。对于超过2小时的长途运输,使用可透水的塑料框时,小龙虾堆迭高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喷水时应添加抗应激物质,有条件的应在小龙虾上下两层覆盖少量水草帮助保湿透气。气温高时建议使用空调车运输,要注意温度的变化,防止小龙虾放养时因体温与水温差距过大产生温度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损耗。

(2)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做好投入品计划和运输安排,多预留出1~2周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时,装车完毕后要防止烈日曝晒或天气突变。

6.捕捞

捕大留小,轮捕轮放。采用地笼捕捉为主,干塘捕捉为辅。将地笼每天晚上放入稻田中,地笼中可放入鱼肉等诱饵,清晨5~7时起笼,每隔3~5天移动一下位置。在捕捞过程中如果捕捞出黄鳝、泥鳅等严禁再次入田。

(三)稻蟹综合种养(中华绒螯蟹)

1.田间工程

(1)田埂加固。根据土质情况加固夯实养蟹稻田的田埂,田埂顶宽50~100cm,高50~80cm,内坡比为1∶1。沟、凼工程参照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2)防逃设施建设。每个养殖单元在四周田埂上构筑防逃墙。防逃墙材料采用尼龙薄膜,薄膜高出地面50~60cm,每隔50~80cm用竹竿作桩。对角处设进排水口,进、排水管长出埂面30cm,将防逃网套住管口,防逃网目尺寸以养殖蟹苗/扣蟹不能通过为宜,同时可以防止杂鱼等进入稻田,与蟹争食。

2.扣蟹放养

(1)扣蟹暂养区改造。选择靠近养蟹稻田、水源条件好的冬闲池塘或预留一块稻田作为暂养区。暂养区沟凼深度要达到150cm,并预先移栽水草。水草首选当地常见种类,并注意疏密搭配,总面积占暂养区2/3左右。

(2)扣蟹选择。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色光泽、无病无伤、附肢齐全,特别是蟹足指尖无损伤,体表无寄生虫附着的扣蟹。

(3)放养密度。每年四月下旬,将苗种投放到生石灰消毒后的暂养区中,插秧后15~20天及时放入大田。每亩放养4kg规格为150~200只/kg的扣蟹,适当搭配规格为100~150g/尾的鲢、鳙3kg,禁止投放其他鱼种。

(4)饵料投喂。当水温超过8℃时候,要适时投喂精饲料,增强扣蟹的体质。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可按蟹体重0.5~3%投喂。河蟹投放稻田后,沟内投放适量水蚯蚓、田螺、河蚌。蟹苗至7月上旬期间主要投喂优质专用饲料;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主要投喂青饲料,兼小鱼虾、田螺、河蚌等;8月中旬后主要投喂高蛋白精饲料,同时搭配煮熟的玉米、高粱、红薯、南瓜等。

(5)水质调控。及时调水,选择盐度2‰以下、pH值在7.8~8.5之间的井水、河水或水库蓄水。注意换水时间,确保水温变化幅度不大。使用井水时,一定要注意应充分曝气和提高水温。

(6)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查,主要观察扣蟹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3.病害防治

(1)降低密度。待春季气温回暖,需及时分塘,降低密度。扣蟹暂养至水稻插秧后应及时起捕投放,避免暂养区内密度过高诱发疾病。

(2)增加溶氧。暂养区可根据实际条件增加微孔增氧等设施,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

(3)合理投喂。根据养殖密度适量投喂,既保证饵料充足,又要防止过多投喂影响水质。

4.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1)苗种运输。运输期间要注意选择合适天气及保持适宜温度,尤其是在不同地方购买蟹种需长途运输,更要注意运输中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

(2)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应早做准备,预留1~2周的使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时注意消毒,必要时选用84消毒液对饲料等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进行消毒,对特殊动保产品外包装选用75%酒精进行抹擦清洁消毒。

5.捕捞

性成熟季节,利用蟹上岸习性徒手捕捉;或待傍晚成蟹绕沟爬行时用丝网或地笼横拉鱼沟张网捕捉;或放干田水捕捉。

(四)稻鳅综合种养

1.田间工程

一般采用边沟+鱼凼形式,稻田中间可开挖十字沟。进排水口是泥鳅可能逃跑的主要部位,必须做好防逃措施。沟凼的开挖,主要根据稻田放养泥鳅的规格和数量以及预期产量而定,要做到暂养沟(池)、鱼沟、田间沟沟沟相通,三沟面积以占种养总面积的5%左右为宜。稻田养鳅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能否做好防逃工作,除进排水口外,应在埂基四周埋设防逃网片,可采用20~25目的聚乙烯网片,埋入土下15~20cm,防止泥鳅钻洞逃逸。田埂及进排水口工程与稻鱼综合种养相同。

2.泥鳅放养

(1)放养密度。秧苗移栽7~10天后,放养泥鳅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每亩放养40kg规格为250~350尾/kg的鳅苗,适当搭配规格为100~150g/尾的鲢、鳙。

(2)饲料投喂。要坚持四定原则,每天2次,早上9时和下午5时左右各一次,饲料投在鱼沟中设置的食台上,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温度、水质、泥鳅活动情况进行适时调整。配合饲料投喂量以泥鳅总体重的1.5~3.5%为宜,可上午投喂日饵量的40%,下午投喂日饵量的60%。

(3)密度控制。随着泥鳅不断生长,总的原则是尽量降低泥鳅养殖密度,应根据市场行情,不断捕捞出售,养殖密度不超过1~2万尾/亩。

(4)水质调控。春季天气不稳定,导致水温变化较大,水质调控非常关键。随着天气渐暖,温度回升,要注意控制水位,保持田面水位30~40cm,鱼沟水位130~140cm。及时施肥,有机肥料必须充分发酵和消毒,做到少施、匀施、勤施。晴天上午施肥好,不在阴天、雨天施肥。一般每亩可施充分发酵有机肥30~50kg。

(5)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田,注意泥鳅的活动、摄食等情况,及时捞取病死泥鳅,防止其腐烂影响稻田水质,传染病害。观察防逃网外有无泥鳅外逃,发现后要及时检查、修复防逃网。根据剩饵情况调整下次投饵量。

3.病害防治

(1)疾病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存塘泥鳅养殖密度,如果稻田水质条件不好,又没有增氧设备,应控制密度在0.5万尾/亩以下。配备有增氧设备的稻田,应及时开启增氧机,每天开机时间4小时以上。合理投喂饲料,投饵1小时后及时观察饲料被泥鳅摄食情况,如有饲料剩余,及时调减饲料投喂量,防止剩余饲料影响水质。

(2)科学合理用药。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一般稻田养殖泥鳅,较少发生病害,但春季仍是病害易发季节。可半月对稻田水体进行一次消毒,或在饲料中拌喂微生态制剂,增强泥鳅抗病能力。

(3)防治鸟类敌害。泥鳅是许多鸟类的天然饵料,稻田水浅,泥鳅易被捕食,若鸟类数量较大,可将稻田浅水区域的泥鳅捕食殆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要特别注意防范。

4.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1)做好苗种运输。插秧前后应及时采购苗种,提倡带水操作运输,使泥鳅应激反应降到最低。使用泥鳅专用箱运输,每只箱子存放泥鳅苗种10kg,加水8~10kg。长途运输的苗种经过停食锻炼后再运输,过程中保持水温稳定,溶氧充足。

(2)做好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提前做好饲料等渔需物资的运输计划,注意防水、防湿。可选用84消毒液对饲料的外包装、渔业机械、网具和车辆等进行喷雾消毒。

5.捕捞

(1)诱饵笼捕。在地笼中放入泥鳅喜食的饵料,如动物内脏、蚯蚓、炒香的麦麸、米糠等,待大量泥鳅进入地笼中时起笼即可。

(2)抄网捕捞。在割稻前,当田水放干后,泥鳅聚集到鱼凼中时用抄网捕捞,钻入泥中的泥鳅用铁锹挖出。

(五)稻鳖综合种养(中华鳖)

1.田间工程

(1)开挖沟凼。沟沿田埂内侧50~60cm处开挖,宽300~500cm,深100~150cm。凼位置紧靠进水口的田角处或一侧,形状呈矩形,深度100~120cm,四周用密网或聚氯乙烯(PVC)塑料设置围拦,围栏向凼内侧稍倾斜。凼埂应加固,并高出稻田平面10~20cm。防逃设施可选用砖墙、铝塑板、彩钢板等材质,将鱼沟外侧围拦,高出埂面50~60cm,围栏竖直埋入土中15~20cm,四角处围成弧形。

(2)搭建晒台、食台。根据中华鳖的习性,需在鱼沟中每隔10m左右放置一块竹板或木板作为中华鳖的晒台。食台宽60~80cm,长150~180cm,一端固定在田埂上,另一端没入水下10~15cm,坡度约为15。食台数量根据田块大小而定,一般安放2~4个食台。

2.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可选择国家审定新品种或适合本地区养殖、抗病力强、生长较快、受市场欢迎的中华鳖优良品种。

(2)苗种放养。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放养,如果放养时水稻还未插秧或返青,可先放入沟凼,之后再移至大田。在中华鳖投放前10~15天,用生石灰化水按100kg/亩趁热泼洒,也可用1%聚维酮碘溶液或0.3mg/m3强氯精替代消毒。中华鳖放入前先用15~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分钟。每亩放养规格为400~600g/只的中华鳖100~120只,或规格为150~300g/只的中华鳖200~300只,适当搭配规格为100~150g/尾的草鱼、鲢、鳙3kg。

(3)饵料投喂。天然饵料一般不能满足鳖的生长,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水温低于22℃时不应投喂饲料,水温达到并稳定在28℃,不超过35℃时,要加大投喂量。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3%,小规格鳖种适当加大投喂量。日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3.养殖管理

(1)水质调控。随着气温回暖,当水体温度升至20℃左右时,多数中华鳖开始苏醒,应及时换水消毒。

(2)饵料投喂。对于刚越冬苏醒的中华鳖,重在恢复体质。待水温维持在22℃以上时,投喂少量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新鲜动物性为主的饵料或蛋白质含量45%以上的中华鳖人工配合饲料。每千克饵料中可加入复合维生素2g或适宜的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投喂量不宜过大,投喂次数也不宜过多,待气温基本稳定和鳖身体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再按正常的喂养方式和投喂量进行喂养。

(3)日常管理。应定时巡查,每天两次以上,测量池水温度,观察中华鳖活动情况,保持沟凼水深130~150cm。

4.病害防治

春季天气不稳定,刚苏醒的中华鳖极易被病原菌侵染,爆发腐皮病、水霉病、氨中毒症、暴发性出血症等。日常管理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做好病鳖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从根本上解决病害的流行,避免经济损失。

5.捕捞

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开始捕捞成鳖。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集中到暂养池中作为来年鳖种继续养殖。一般采用灯光诱捕和干塘捉捕的方式进行捕捞。

基因编辑助大豆在南方丰产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敲除大豆开花调控关键基因GmFT2a和GmFT5a,创制出更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的突变体材料;同时系统解析了GmFT2a和GmFT5a基因在大豆花期调控中的遗传效应,为大豆品种的区域适应性改良提供了新技术、新材料。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

团队首席、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韩天富介绍,大豆对光周期反应敏感,绝大多数品种只有在日照长度缩短到一定限度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进而开花结荚;导致大豆品种北移种植时往往晚花晚熟、生长期延长,甚至不能开花或正常成熟;南移种植时则一般表现为过早开花、生长期缩短,产量降低甚至不能正常生长。这种光周期反应特性使得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普遍比较狭小。已有研究表明,GmFT2a和GmFT5a基因是大豆的重要开花促进因子。

团队通过构建GmFT2a和GmFT5a基因的过表达植株,并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对GmFT2a和GmFT5a进行定点敲除,结合杂交手段,创制出单基因和双基因突变体材料。研究表明,GmFT2a和GmFT5a虽然在大豆的花期调控中存在功能互补,但在长、短日照条件下的开花促进效应差异较大。在短日照条件下,GmFT2a的开花促进效应比GmFT5a强,而GmFT5a在长日照条件下的开花促进效应更强。临界光周期对GmFT5a参与的大豆花期调控影响很大,超过品种临界光周期日长的条件下,GmFT5a基因是主要的开花促进基因,是使大豆能够适应长日照环境的关键基因。研究还发现,创制的双基因突变体在短日照条件下平均57.4天开花,比野生型晚花约31.3天,株高和节数较野生型显著提高,单株荚数和粒数也显著增加,这为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基础材料。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有哪些,农业种植致富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绿色、环保、健康、养生更加关注,农业种植顺势成为一个极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尤其是绿色产品的种植。农村种植的选择有很多,到底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有哪些呢?火爆网整理了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有哪些,农业种植致富项目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一:花卉种植

种植玫瑰不错,种一亩玫瑰一年可以净赚2.5万,既好看,又致富。那么真的如此吗?根据农科院的王力老师多年对玫瑰市场的调查发现,鲜花市场上,玫瑰,是销量的花卉品种。一个十几二十平米的小花店,一年的玫瑰销售量,就达到20万枝。王老师给估算了一下,种植玫瑰,一亩温室,能种4500棵玫瑰。一年能产4到5茬,年产7到8万枝,大概纯收益为2.5万元。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二:药材种植

有人说种植金银花不错,省事,亩收入过万。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经过调查发现,树形四季金银花苗木是目前国内金银花良的品种,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的寿命更是可以长达40年。这种品种管理好了当年每亩可以产干花20到30公斤,丰产期,每亩采收金银花干品200公斤以上,每年收益在万元以上。当然了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可以多学习下这种金银花的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三:蔬菜种植

当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很流行。对此我们找到了很多种植有机蔬菜的农业大户,他们表示,有机蔬菜收购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以上,就像去年,有机绿菜花收购价每斤1到1.2元,普通菜花市场价每斤7毛钱左右。1年1亩地种植两茬绿菜花收获3500斤,中间再插一茬毛豆1000斤,每亩地收入一般能达到5000元左右,去掉物化成本,纯收入在3500元左右。

绿色蔬菜一直象征着、健康、环保等,绿色蔬菜所富含的营养价值在很久以前就被认可,至今人们都在提倡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所以绿色蔬菜对身体的好处都是众所之知的事情,但是一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那就是多吃绿色蔬菜相当于健身,还可以提高人体的。绿色蔬菜可以向身体免疫系统发出完全运作的讯号,因此,多吃绿色蔬菜等同健身,可以对抗疾病,蔬菜能。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四:果树种植

果树种植在现在的市场上也是一个非常致富的市场,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有品质的生活,每天饭后水果养生有美容,市场上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大了,因此选择果树种植项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果树种植作为经济作物中效益比较高的一种行业,受到一些地区农民的欢迎,但要真正取得好的效果,还是要具体根据各地情况来看,总的来说,每一种果树品种都有他适宜的生长区域,也就是说要选择你们当地适合生长的果树品种,这个是首要的。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当地适合的品种,可以说成功一半。再者要根据自己当地市场情况,一般已经普遍种植的普通品种就不要发展了,量大价低,竞争没有什么优势。

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选择果树种植致富投资有市场。可以选择一些名优新特品种来发展,市场价格高的品种,象南方香蕉柑橘,北方苹果梨子等大宗水果就不要发展了的,目前一个趋势就是第三代水果小杂果普遍效益比较高。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五:奶油草莓

奶油草莓是日本研发的新品种,三年前被引进到了国内。奶油草莓采摘期较长,从11月份可持续到来年的5月份。和普通的草莓相比,奶油草莓草莓每颗可以长到30——80克,不仅个头大,甜度也大大超过了普通草莓。一颗草莓能长到80克,售价达到3元,堪比500克鸡蛋的价格。

种植提示:1、建议种植户在凌晨4点至6点采摘。由于没经过阳光暴晒,用新方法采摘的草莓保质期延长到了两天。同时,员工还需要戴手套采摘草莓,此举既可以防止手汗沾到草莓上,影响保质期,而且草莓也更加卫生。2、在草莓大棚门口栽种一小片香葱,香葱能驱虫和杀灭病菌。3、种植户可在采摘季时让顾客进棚自己采摘,打造观光农业,从而提高销量。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六:红叶菜

红叶菜是蓼科植物,是利用水蓼培育筛选出可食用的品种。其芽苗营养丰富,是风靡东南亚等国的独特蔬菜。其茎秆可作药用,应用范围广泛,红叶菜主要功能有利湿、散瘀止痛、消肿、杀虫止痒,用于痢疾、胃肠炎、腹泻、风湿等。是深受东南亚国家人民喜爱的食疗菜。红叶菜作为一种食疗菜,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在国外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国内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红叶菜可以直接进入农贸市场、超市销售。除了销售鲜菜外,还可以将红叶菜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效益更可观。

江苏扬州农民陆书永是当地有名的西瓜大王,他从日本引进红叶菜,将种子育苗后和西瓜进行套种,后和日本一家蔬菜株式会社签订了9年的合作协议。“去年,我共出口了40000千克红叶菜种子,每亩地的纯利在2000元左右,今年的订单增加到了500亩,以后还会更多。”陆书永高兴地说。栽培要点:1、保护地栽培:1月中旬播种,2月中旬定植,生长至6——7片叶开始采收。2、露地栽培: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开始采收。

农村种植致富项目还有很多,不管你种植什么,都需要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加大质和量的管理,有所付出必有所回报!既然农业种植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行业,那么只要你能够打破常规,种植的农产品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只要用心,你就可以成功致富。

关于致富项目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如果大家对于致富项目想了解更的信息,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网,了解更多的农业致富信息。

《“稻渔共作”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实作”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