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紫云英规范化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紫云英又名翘摇,红花草,草子,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条件,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间要求足够的水分,紫云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质和粘质壤土较为适宜。耐盐性差,属豆科、黄芪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较肥大,侧根入土较浅,茎呈圆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叶多数为奇数羽状复叶,花为伞形花序,一般腋生,少顶生,荚果两列,联合成三角形,种子肾状,种皮光滑,根、全草和种子可入药,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效。是中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

紫云英的生长习性

紫云英喜温暖的气候,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较好,幼苗期耐荫的能力较强,适于在水稻后期套种。紫云英性喜温暖的气候,一般有明显的越冬期。幼苗期低于8℃生长缓慢;开春以后,日平均气温达到6℃~8℃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开花结荚的最适温度为13℃~20℃。紫云英在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怕旱又怕渍,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土壤以质地偏轻的壤土为主。

紫云英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发芽时需要吸收较多水分和大量的氧气。幼苗时期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快,越冬期间,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缓慢,开春后地上部生长加速,但根系的生长仍较平稳,到现蕾期后,地上部生长速度陡然加快,在约半个月的时间内干重可增加月1.3倍,因此到初花期地上部的干物质重量就大大超过根系。在盛花期,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质之比约1∶4~6。紫云英的根瘤菌属紫云英根瘤菌族,它不是土壤常住微生物区系,在未种植过紫云英的地区一般需要接种根瘤菌。根瘤菌的活性在返青其很弱,返青后急剧上升,初花期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

紫云英苗期株高增长缓慢,开春后随温度上升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在现蕾期以后迅速增加,始花到盛花期的生长速度最快,从现蕾到盛花期的株高增加的长度约占终花期的三分之二。紫云英的开花期一般为30~40天,主茎和基部第一对大分枝的花先开,以后按分枝出现的先后,依序开放。主茎及分枝均是由下向上各花序依此逐个开放。紫云英的自然杂交率很高,一般为60%以上。果荚从开花至变黑,一般约需20~30天。紫云英鲜草无论是水泥窖、土窖、聚乙烯袋以及罐、桶都可青贮,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聚乙烯袋因容易破损,一般贮存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紫云英鲜草收获后应先晒2~3天,使含水量降至70%左右,再切碎青贮,以免青贮期间因水分过多而造成养分损失。紫云英含蛋白质较高,但含碳水化合物较少,是属于较难青贮的青饲料。添加酒糟、米糠、禾本科牧草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饲料可有效解决干物质和粗蛋白损失问题。在青贮时间较长时,一般不要加盐为好。

紫云英规范化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1、选用良种:推广良种是夺取紫云英高产的关键一环,如余江大叶籽的平均产量比其它紫云英良种增产7.5t/公顷。2、种子处理:紫云英播前需先经盐水选种、擦种,后用30-40%的人尿浸种10-12小时后捞起晾干,最后再拌根瘤菌。采用根瘤菌拌种是紫云英种子处理最重要的一环,对促进根部早结瘤十分重要。接种根瘤菌,一般增产鲜草10%以上,高的可达40%以上。3、适当早播:10月上、中旬播种的紫云英鲜草产量最高,此后播种的鲜草产量逐渐下降,11月以后播种的产量则更低。由此可见,适时早播对紫云英高产十分有利。另据试验,在播60公斤/公顷种子的范围内,紫云英的播种量与鲜草产量基本上成正比,即播种多,产量上升,而以22.5-37.5公斤/公顷的经济效益较好。4、科学施肥:紫云英属豆科根瘤固氮作物,因此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适施氮肥,从而达到以磷增氮、以钾增氮、以小肥养大肥的目的。磷肥一般应用作基肥或种肥,以利根系发育,增进固氮能力,提高抗逆性。增施钾肥,可促使紫云英苗粗壮,早分枝,多结瘤,以提高鲜草产量。春暧后,对紫云英尤其是生长较差的二、三类苗,追施适量氮肥增产效果显著。此外,施有钼、硼等微肥,对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也有明显效果。5、加强田间管理(1)开好三沟,防渍防旱:紫云英喜湿润,忌渍水,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后不渍水,播种进粘重土壤应适当晒田,达到土软而烂,以免陷种烂芽。砂质土为避免种子发芽后土训过干而焦芽,应采取浅水播种,待种子萌芽后再排水。在土壤耕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区,可掌握发芽时以土面软而有水层、出苗时以土面湿面无水层为标准。紫云英发芽后,在套种期间不能积水。水稻收获后,应及时灌跑马水防旱,以保持田面不晒白为度,春暧以后要注意清沟防渍。(2)盖草防寒:最适宜紫云英生长的温度是15-25℃,当气温低于-3℃时就会受冻害。晚稻收获后盖草,有利于紫云英增产。另外,增施猪牛栏粪肥和草木灰对紫云英防寒抗冻变有一定效果。(3)防治病虫害:紫云英的主要害虫有蚜虫、潜叶蝇、蓟马和秆柱蝇等,都可用20%乐果1000-2000倍稀释液喷杀。水源方便的地方,苗期发现蚜虫或秆柱蝇,可灌水浸过叶顶3小时后排干,可浸死大量虫蝇。可用石硫合剂(波美0.3度)防治紫云英的主要病虫害白粉病和菌核病。6、适时翻沤:适时翻沤是提高紫云英产量和肥效的最后一环,在生产中往往易被忽视。过早翻沤产量不高,肥效低。另外鲜草翻沤过嫩,含氮量低,含水量高。如翻沤过迟,虽然产量高,但鲜草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增多,植株老化,不利于腐烂分解,肥效也低。而且其分解的有机酸和大量的二氮化碳及硫化氢气体会影响早稻秧苗成活和分蘖。因此,紫云英一般以盛花期翻沤较为适宜。

zw59.com推荐

南瓜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南瓜是人类栽培较古老的作物之一,种植历史久远,南瓜抗逆性强,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地域分布广,高产耐贮,果实形状、大小、品质各异,果色缤纷多彩。

南瓜为一年生蔓生草本。茎长达数米,节处生根,粗壮,有棱沟,被短硬毛,卷须分3~4叉。单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宽卵形,5浅裂有5角,稍柔软,长15~30厘米,两面密被茸毛,沿边缘及叶面上常有白斑,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花单生,雌雄同株异花。雄花花托短。花萼裂片线形,顶端扩大成叶状。花冠钟状,黄色,5中裂,裂片外展,具皱纹。雄蕊3枚。花药靠合,药室规则S形折曲。雌花花萼裂显著,叶状,子房圆形或椭圆形,1室,花柱短,柱头3,各2裂。瓠果,扁球形、壶形、圆柱形等,表面有纵沟和隆起,光滑或有瘤状突起。

似桔瓣状,呈橙黄至橙红色不等。果柄有棱槽,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灰白色或黄白色,边缘薄。花期5~7月,果期7~9月。原产于亚洲南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果实作蔬菜;种子含油可食用,治疗前列腺等。种子(南瓜子)和瓜蒂常入药,能驱虫、健脾、下乳。在中国广泛栽种,其果实可食用,同时,南瓜既当菜又代粮,在农村很有人缘。近年来,人们发现南瓜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有一定的食疗价值,于是土味十足的南瓜得以登大雅之堂。

南瓜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地整地:

南瓜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沙质土、粘壤土、壤土均可种植,但要获得高产稳产,则以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壤土最为适宜。由于春季多雨、秋季干旱,起畦要深沟高畦,一般畦宽(包沟)1.8-2.3米。

二、育苗及定植:

南瓜春季1―3月播种,秋播7―8月。早熟栽培育苗移栽,中、晚熟直播。育苗一般用塑料小拱棚防寒,苗龄最好为20―30天。苗期要控制水分湿度,2―3片真叶时定植。株距0.5―0.7米,亩植600―800株。

三、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整地时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作基肥。施肥量视植株发育情况和土壤肥力而定,生长前期适当控制养分,以防徒长。一般开花结果期重施钾肥或复合肥,每亩施20―30公斤。

在南瓜定植后到伸蔓前,尽量不要灌(淋)水,应抓紧中耕,促进根系发育。除施肥时要及时灌水外,一般地不干不淋水,植株生长壮旺不淋水。同时要做到及时排涝。

2.中耕除草

在定植到伸蔓封行前要进行中耕除草,尽量不松动根系,适当向根部培土,使之形成小高垄。随着瓜秧长蔓,逐渐盖满地面时就不宜再进行中耕。

3.整枝和压蔓

整枝和压蔓是南瓜获得早熟高产的技术措施之一。对生长势过旺、侧枝发生多的品种,去掉部分侧枝、弱枝、重叠枝,有利于防止植株徒长,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当蔓伸长至6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压蔓,方法是在蔓旁边挖条7―9厘米深的浅沟,然后将蔓轻轻放入沟内,再用土压好,生长顶端要露出12―15厘米,以后每隔30―50厘米压蔓1次,一般压蔓3―4次。对于高度密植栽培的早熟南瓜,则压蔓1次,甚至不压蔓。

4.人工辅助授粉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可以防止落花,提高座果率。授粉要在晴天上午进行,用开放的雄花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以达到授粉的目的。

5.采收和贮藏

南瓜的嫩瓜和老熟瓜均可食用,一般早期瓜和早熟品种南瓜在谢花后10―15天可采收嫩瓜,谢花后35―60天才能采收老熟瓜。老熟瓜表皮一般蜡粉增厚,皮色由绿色转变成黄色或红色,用指甲轻轻刻划表皮时不易破裂。一般受损伤、有病斑或不成熟的瓜均不宜贮藏,贮藏瓜需选择晴天采收,存放于通风、阴凉的室内,一般可贮藏3―4个月。

四、病虫害防治:

南瓜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播,要控制和消灭蚜虫,若发现病株,要及早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消毒,以防蔓延;白粉病可用205粉锈灵1500―2000倍、胶体硫500倍防治;炭疽病可用炭疽福美300―400倍、施保功1000―1500倍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可用蓟蚜威1000―1500倍、好年冬2000―3000倍防治。

紫云英如何栽培能高产


紫云英又名翘摇,红花草,草子,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条件,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间要求足够的水分,紫云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质和粘质壤土较为适宜。耐盐性差,属豆科、黄芪属。二年生草本植物。紫云英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耐湿,播种至发芽前不能缺水,生长发育期忌积水。耐旱性弱,久旱能促使紫云英提早开花,降低产量。紫云英喜砂壤土或粘壤土,亦适应无石灰性冲积土。耐瘠性弱,在粘土和排水不良的低湿田,或保肥保水性差的砂性土壤均生长不良。较能耐酸,耐碱性弱,适宜pH值为5.5-7.5。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易死亡。

紫云英的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多分枝,匍匐,高10-30厘米,被白色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具7-13片小叶,长5-15厘米;叶柄较叶轴短;托叶离生,卵形,长3-6毫米,先端尖,基部互相多少合生,具缘毛;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0-15毫米,宽4-10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上面近无毛,下面散生白色柔毛,具短柄。总状花序生5-10花,呈伞形;总花梗腋生,较叶长;苞片三角状卵形,长约0.5毫米;花梗短;花萼钟状,长约4毫米,被白色柔毛,萼齿披针形,长约为萼筒的1/2;花冠紫红色或橙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0-11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瓣柄,翼瓣较旗瓣短,长约8毫米,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长约为瓣片的1/2,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瓣片半圆形,瓣柄长约等于瓣片的1/3;子房无毛或疏被白色短柔毛,具短柄。荚果线状长圆形,稍弯曲,长12-20毫米,宽约4毫米,具短喙,黑色,具隆起的网纹;种子肾形,栗褐色,长约3毫米。花期2-6月,果期3-7月。

紫云英主根较肥大,一般入土40~50厘米。侧根入土较浅,因此其抗旱力弱,耐湿性强。紫云英主根、侧根及地表的细根上都能着生根瘤,以侧根上居多数。茎呈圆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栽培品种株高一般80~120厘米,野生的只有10~30厘米。叶多数为奇数羽状复叶,具7~13枚小叶。小叶全缘,倒卵形或椭圆形。花为伞形花序,一般腋生,少顶生,常有小花8~10多,族生在花梗上,排列成轮状。荚果两列,联合成三角形,稍弯,无毛,顶端有喙。每荚有种子4~10粒,种子肾状,种皮光滑,一般黄绿色。千粒重3~3.5克。

紫云英如何栽培能高产?

1、开挖三沟。稻田渍害是紫云英高产的重要障碍之一。一般在晚稻分蘖末期结合晒田开出三沟轮廓,播种之前按标准开好厢沟、围沟和主沟。厢宽2.7-3米,厢沟宽24厘米,沟深30厘米;围沟和主沟宽30厘米,沟深要破犁底层。2、种子处理。紫云英在播种前,应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出苗整齐粗壮,为高产打基础。⑴晒种:在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晒时要摊匀勤翻,做到晒种程度一致。⑵选种:用10%盐水溶液进行选种,淘出瘪籽、杂质和病菌。⑶擦种:按每10公斤种子掺1.5-2公斤细砂,用碾米机打1-2次,以种子稍微发热为度,这样做可使种皮上腊质层被擦破,有利播后发芽。⑷浸种:用0.2%钼酸铵溶液浸种24小时,或用腐熟人尿20%溶液泡16小时,既能使种子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又有增产效果。⑸接种菌:接种根瘤菌是新种紫云英田块增产的重要措施,按每公斤种子用4克菌粉加水少许拌合,拌后要避免阳光直射。⑹拌种:每亩用过磷酸钙5公斤与20-25公斤土杂肥混合均匀,堆沤5-6天后再与种子充分拌匀,拌后即播。3、播种。适播期为9月上旬-10月中旬,可根据本地气候和前作收获时间灵活掌握。每亩播种量1.5-2公斤。4、田间管理。紫云英田间管理要抓好五个重点。⑴抗旱防渍保全苗:播种后遇干旱天气,要灌一次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既可满足紫云英种子对水分的需要,也能满足晚稻后期对水、气的要求,有利于灌浆结实。晚稻收割后,及时清理好三沟,保证三沟畅通,排灌方便。⑵冬前追施提苗肥:一般出苗后,每亩用250-300公斤稀薄粪水,结合抗旱浇施,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条件,加速幼苗生长。⑶施好腊肥防冻害:在12月上中旬,每亩施土杂肥400-500公斤加过磷酸钙25-30公斤,以增强抗寒能力,减轻冻害。增施过磷酸钙是一项以小肥养大肥的重要增产措施,不可忽视。⑷追施春肥促春发:开春后每亩追施尿素2-4公斤,看苗施用,促平衡生长,为丰产搭架子。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2次,可提高鲜草产量20%。⑸防治病虫保丰产:紫云英主要有蚜虫、潜叶蝇、菌核病等病虫害。要及时喷药防治。对蚜虫、潜叶蝇一般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对菌核病可用40%灭病威150毫升或70%甲基托布津75-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5、留种。选排水好、土质带砂、肥力中等、非连作的田块作留种田。最好选品种好、产量高、种性纯、成熟晚的紫云英种子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可减少到1.5公斤左右。留种田不宜施氮肥,每亩增施1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和10-15公斤的草木灰,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紫云英荚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以种荚有80%变黑时收获最好。通常每亩可收种子50-60公斤。

紫云英种植技术


紫云英是豆科的二年生草本,植株较高,可达到35厘米。紫云英主要分布在我国方,生长在阴湿地带。紫云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蜜源植物,通常被作为绿肥、草料种植。不过紫云英的种子是一种中药材,有着补气固精、清热利尿等功效。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今天就来讲讲紫云英种植技术。

1、适时施肥

紫云英施肥以磷肥钾肥为主,可适当添加氮肥。分不同时段施加不同肥料,一般在晚秋时节施加磷酸钙和粪水以促进早生根瘤、早发幼苗;在冬至前后,施加钾肥或草木灰以增强耐寒能力;立春后施加尿素以促进枝叶生长。

2、适时压青

紫云英一般是在开花期离插秧时期十几天时压青,对于大规模养殖,每亩均匀施加适量石灰以促进植株腐烂来中和酸性。

3、适时浇水

紫云英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尤其是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也要注意避免积水,因此控制浇水量至关重要,另外还需要经常喷水保持环境湿润。

4、适时适量播种

根据紫云英性喜凉爽,可在暮秋晚稻收割后二十几天进行播种。在播种时需要注意种子要经过浸泡、晾晒和催芽处理,如此才可以提高发芽率。

5、拌根瘤菌

在紫云英种子催芽露白时拌根瘤菌,即用冷稀饭汤混菌种后拌种。

6、加强养护管理

对于大规模紫云英经济养殖,在晚稻收割之后便要开好沟渠,包括环田沟、厢沟、十字排水沟,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并且避免积水。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对于白粉病用多菌灵或退菌特解决,对于蚜虫等用乐果解决,对于粘虫用敌百虫或者米醋和糖精解决。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免牲畜危害。

紫云英的栽培技术


紫云英是豆科的二年生草本,植株较高,可达到35厘米。紫云英主要分布在我国方,生长在阴湿地带。紫云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蜜源植物,通常被作为绿肥、草料种植。不过紫云英的种子是一种中药材,有着补气固精、清热利尿等功效。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紫云英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种子处理

紫云英原本有着广泛的野生数量,因此对于土壤没有太大的要求,选择水源充足,阴凉湿润,肥力大的土壤即可。在播种前要对种子晒种4个小时左右,然后擦除种子表面上的蜡质,促进种子吸水发芽。处理后再将种子放入盐水中,挑出干瘪、病种等漂浮在水面上的无用种子。然后将健康种子放入人尿中浸泡7个小时中,浸泡后风干,然后使用钙镁磷肥进行拌种,再适时播种。

2、适时播种

紫云英播种时间通常在每年初秋季节,这个时候温湿度都是非常适合种子的发育的,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播种时间对紫云英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播种过早的话,与肥料的的共生期长,出苗后幼苗长势弱,生长受阻。播种过晚的话,温度逐渐降低,种子以进入休眠期,发芽率下降,并且出苗后容易出现冻害,越冬成活率也会不足。播种时要注意播种密度,均匀播撒,保证齐苗。

3、保苗促苗

如果是使用稻田播种的话,那么在收割稻谷的时候要避免烂田。采收后及时播种,然后将稻谷秸秆覆盖在紫云英上,提高温度,加强土壤的保水性,促进幼苗的生长与分枝的发育。然后做好除草工作,杂草是影响幼苗生长重要因素,及时除草是保证全苗足苗的首要工作。如果没有做好除草工作的话,杂草会抢夺幼苗生长营养,导致幼苗生长营养不良,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死苗。所以为了保证紫云英健康生长,一定要做好幼苗的保苗促苗的工作。

4、田间管理

紫云英对在生育期中既怕旱又怕涝,特别是在幼苗期的时候,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积水过多的话容易导致烂芽烂苗。水分管理不当的话会影响植株根部的生长,导致植株出现黄叶落叶等现象。因此我们要根据紫云英的生长阶段及天气等因素控制好水分的管理。紫云英对营养的需求比较大,在出苗后要及时追施农家肥,提高幼苗抵抗力。然后在12月的时候追肥农家肥与过磷酸钙等肥料,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减少冻害。立春后追施速效氮肥,根据幼苗的生长做好搭架追肥工作,保证紫云英正常生长。

以上就是紫云英栽培技术的简单介绍了,一般紫云英的栽培时间在秋季,因此幼苗的越冬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不善的话,幼苗死亡现象非常重要,成活下来的幼苗其长势也会非常差,病虫害发病率几率也会大幅度上升。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韭黄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使韭根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生产出无叶绿素的软化产品,就是韭黄。韭黄作为一种高档的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的亲睐。韭黄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分布在全国各地。

韭黄的食疗作用

补肾温阳:韭黄性温,味辛,具有补肾起阳作用,故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早泄等病症。

益肝健胃:韭黄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行气理血:韭黄的辛辣气味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

润肠通便:韭黄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可以把消化道中的头发、沙砾、金属屑甚至针包裹起来,随大便排出体外,有洗肠草之称,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韭黄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

用作韭黄栽培的韭菜品种很多,按叶片的大小分有大叶、小叶2种;按熟性的早、晚分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及晚熟品种。我们近年来引进过多个品种。经过试验比较认为四川成都的犀浦韭为好,该品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耐寒、耐肥、抗病等优点,较一般的韭菜分蘖能力强,叶片宽、厚、多,苗高,假茎粗硬不易倒伏,跑马根少,不易浮蔸上长,而且病害较少,产量高,但目前生产上较理想的软化栽培品种。

二、土壤选择

韭黄的栽培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灌能排的沙质壤土。

三、整地作畦

韭菜是一年种多年收的蔬菜,以后不再翻耕,因此种前一定要深翻土层,以利根系发育。土层深耕达25-30cm为好,深耕后土壤暴晒3-5天,将大块的土打碎,精细整地作畦。作畦要考虑有利于灌溉和排水,地块小的可做成宽10m左右,南北向龟背形畦,地块大的不用作畦,可在田中央加开十字沟,四周开围沟以利排水。

四、选择适宜栽培方式

韭菜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均可播种和栽植,以春季为好,时间是3月中旬-4月中旬。秋季在9月下旬-10月上旬。

1、直播。每667m2用种量2kg,播种前在畦面上按73cm的行距开好东西向、底面平整、深17-20cm、底宽17cm左右的播种沟。挖松沟底,整碎整平土壤并撒1层薄薄细沙填没土壤空隙,然后播种。为使播种均匀,种子入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还须特制一种播种压板(木板长1m,宽8-10cm,一头翘起并系上绳子),将木板置于播种沟内,一人在前缓慢拖动,另一人在后轻轻压住木板,使沟内出现一条平直的印痕,拖压后将种子均匀地播于印痕内。播种后即盖薄薄一层细沙土,厚度不超过0.5cm,接着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浓度为1份人粪尿对2-3份清水,每667m2用对好的人粪尿约1000kg。

2、分株移栽。将从老蔸分离出的苗准备好,每667m2约需4000-5000株,开好东西向、深20-25cm的行沟,沟距30-35cm。每667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或施入有机复合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50kg,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后将分离出的苗种放入沟内培土,株距20cm左右,淋足定根水即可。

五、田间管理

1、勤施薄施肥水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当韭苗长至7-10cm时,应追施1次2成浓度的人粪尿或沼气水(即2份腐熟的人粪尿对8份清水),约15-20天后再追施1次,以后每隔1个星期追施1次,浓度与上次相同。待韭苗长至30-50cm时追施3成浓度的人粪尿(即3份人粪尿对7份清水),同时粪水中加入0.5%的尿素。如遇久旱,须放水沟灌,待畦面吸足水后随即追施5成浓度的人粪尿加0.5%的尿素。如果苗势弱,植株叶片薄,茎的粗度、硬度不够可适当追施有机复合肥,每667m2用量20-25kg。田园里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做到早除勤除,保持畦面无杂草。

2、培土割青。培土是使假茎软化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分2-3次进行。每次培土前施有机复合肥20-25kg/667m2,肥料要施在韭苗行的两侧,当播种(即分株移栽)或割头次韭黄以后4-5个月,假茎长到15-20cm,苗高约50cm时,进行第1次培土,培至离荷口2cm处。约过7天后再进行第2次培土,此次培至与荷口齐。若第1、2次培土未培好再进行第3次培土,略超过荷口1cm。荷口即距根部2cm处。培土时先用细竹竿把韭叶挑起固定好,然后培土,注意不要伤根、茎、叶,等到韭叶长好后齐荷口2cm以上割除韭叶,即所谓割青。割青后随即追施1次5成浓度的人粪尿或沼气水,如遇春季雨水多不能追人粪尿水或沼气水时可用大力牌有机复合肥颗粒剂代替。用量为每667m2用人粪尿水或沼气水1000-1500kg,或颗粒剂100-150kg。

3、覆盖草帘。割青、追肥后即覆盖草帘。草帘用长2m左右的竹尾和稻草做成,先将小把的稻草分放两边,草尾对草尾排列整齐,将塑料线交织在竹尾上,草头再各用两根直径为1-1.5cm的细竹竿扎紧扎好支架。按底宽65cm,两边宽60-65cm的三角形状将草帘覆盖在韭垄上草帘的厚度以不透光为度。其覆盖高度宜高不宜低,否则会影响韭黄的产量和质量。覆盖草帘后如遇天旱,气温在30℃以上时每天要用喷雾器喷水1-2次,以将草帘喷湿而不滴水为度,以降低草帘内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湿度。

4、及时割取韭黄。当韭黄长到65cm高,叶尖开始萎蔫时即可收割。收割的时间视季节而定,夏季气温在30℃以上时,盖帘后6-7天即可收割;气温在25℃时,盖帘后10-13天即可收割;气温在18-20℃时,盖帘后20天左右收割。冬季12℃以下要30天左右才能收割。收割时先揭开草帘把韭黄叶扶向一侧,用小锄头轻轻把韭垄另一侧的土挖开,挖到现出韭菜根时用7字型的刀水平方向均匀用力割,留茬高度以5-10cm为宜,割下的韭黄扎成0.5-0.75kg一把,置入水中浸泡1-2h后再用清水整理,割完韭黄晾蔸1-2天后在根的一侧施入6成浓度的人畜粪水(或沼气水),每667m2施入2000-2500kg为佳,随后即可转入下一轮韭黄的田间管理。一般2年之内割5次韭黄,每次产量2500kg/667m2以上。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避免早衰,延长寿命,以1年收割2次为好。

六、病、虫、草害的防治

1、韭黄的病害。韭黄的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疫病及黄萎病。

⑴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其感病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因此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发现有少量植株感病时可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800-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⑵疫病。可危害根、茎、叶,尤以假茎受害重,湿度大时发病较重,防治方法:由于疫病是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病重,因此在整地时要开好排水沟,同时注意轮作或在没有种过韭黄的地上种植。如发现病株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喷施,每隔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为佳。

⑶黄萎病。主要危害叶片,当叶片感病后叶尖逐渐黄化,叶下垂变黄,严重时全株萎蔫黄化而死。防治方法:及时发现病株,在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同时施肥要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虫害的防治。韭黄的虫害主要为韭菜迟眼蕈蚊。韭菜迟眼蕈蚊又名韭蛆,主要聚集在地下部为害嫩茎,春、秋两季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防治方法:发现幼虫为害时,用75%辛硫磷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灌根。

3、主要的杂草及防治。韭菜地里主要杂草有稗草、马唐、野苋菜、蒲公英、车前草等。

除草方法:

⑴人工挖除。

⑵喷施除草剂,在播种后淋足水即可使用50%的丁草胺乳油,每667m2用药量100-150mL对水喷施在畦面上。

《紫云英规范化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银杏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