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蘑菇种植过程中培养料的配制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蘑菇我想大家都是吃过的,在最早的时候,要想吃到蘑菇很多人都是到山上去采摘,但是野生蘑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山上也并不是很安全,因此种植蘑菇的市场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蘑菇种植过程中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培养料是蘑菇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蘑菇栽培的成败和质量高低。因此培养料的配制是蘑菇栽培过程中极重要的一个环节。

1、培养料的种类蘑菇的培养料主要有粪草培养料、合成培养料和半合成培养料三种。应用最普遍的是粪草培养料。其基本的原料有下列几种:

①秸秆类稻草、麦秆是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此外,玉米秆、甘蔗渣、油菜壳和豆科作物的茎秆等都可作为堆制培养料的原材料,但要足干和无霉烂,已经变质的不能采用。稻草以糯稻草和杂交水稻草为最好,常规稻的晚稻草其次,早稻草质量较差。大麦杆和稻草养分充足,腐熟容易。小麦秆、甘蔗渣质硬,不易腐熟,但通气性好。堆料时通常将稻草和麦秆混合使用的培养料比使用单一草料的质量较好。加以稻草和小麦秆混合使用,应先把小麦秆和粪肥先堆一星期后,再堆稻草。

②粪肥主要为马、牛、猪的粪便及人粪尿等。马粪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富有弹性,保温、保水性能好。堆料时发效快,温度高,腐熟性好,是栽培蘑菇的好材料,但来源不多。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来源比较充足的猪、牛粪。猪粪性冷,含氮量较高,牛粪性热,含氮量较低,两者混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使培养料养分足,肥效长。牛粪质粘,湿粪堆料,形成粪块,不易打散,故宜晒干敲碎后使用。目前由于蘑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猪、牛粪也供不应求,以人粪尿来代替部分猪、牛粪已有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羊、兔、鸡、鸭等的粪便,都可用来堆制培养料栽培蘑菇。

③添加料堆料中常加部分饼肥、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以增加培养料的养分和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如调节酸碱度,防止培养料发粘和氮素损失,以及消毒杀菌作用(如石灰)。

2、培养料的配方培养料的配方是根据蘑菇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包括一定的碳氮比),进行合理搭配的成分。常用的培养料配比有以下几种:

①粪草培养料是以稻草、麦秆和粪肥为主要材料,附加少量的添加料堆制而成的。粪草的比例有6:4、5:5和4:6等不一。一般每一百平方米的栽培面积,需要粪草干重3,500~4,500公斤,可参照表8的配比进行备料。

②半合成培养料主要是增加草料,减少粪料,适当增加些添加料堆制而成。

③合成培养料只有稻秆类和添加料为原料,不用粪肥。

3、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酵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料是先通过粪草的堆制和各类微生物共同参与活动的结果,所以培养料的堆制过程也就是发酵的过程。堆料一开始,各类微生物的消长就有秩序的进行着。先是一些中温性的微生物如细菌、藻状菌等的活动,它们适应的温度范围在20~38℃利用堆料中简单的有机物,分解果胶质等(不分解纤维素),并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温度逐渐升高,这种热称为生物热。

当温度升到40~50℃时,一些耐温性微生物如腐植霉等真菌,开始活动;它们能分解堆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当温度继续升高到50~60℃时,一些嗜热性微生物;主要是嗜热放线菌包括链霉菌、嗜热单孢菌和无芽孢的假单孢杆菌等进行活动,它们也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利用了堆料中游离的糖分和固定了游离氨,同时所产生的抗菌素有抑制其它杂菌生长的作用。所以培养料经过堆制和发酵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创造一个适于蘑菇生长而不适于其他杂菌生长的环境。即无害化的培养料;二是由嗜热放线菌所产生的多糖类、微生物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硫脸素、烟酸等)及生物激素等,可供蘑菇直接利用或刺激蘑菇菌丝的生长。

①堆料时间和方法培养料的堆制一般是在当地适宜播种期前一个月进行。具体做法是在堆料前一天,将稻草(或麦秆)用水浸泡,牛粪敲碎用尿水调湿,先在地面上铺一层宽2米,厚20厘米,其长度不限的草料,然后铺上一层5~6厘米厚的粪肥,粪草都要铺平,这样一层草一层粪,依次堆积,直至堆高1.5米为止。堆的四周上下基本垂直或略成梯形,堆顶成龟背形。堆料时,要边堆边分层适当浇水,水要浇在草上。堆后于顶部盖上草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日晒,养分散失。一般在堆后次日,堆基四周会有少量水分流出。

②翻堆翻堆的目的是可使培养料发酵均匀,散除堆中臭气,并结合调节水分。通常翻堆4~5次。

第一次翻堆是在堆料后6~7天、当温度高达70~80℃,开始下降时即可进行。翻堆时要将下面的粪草翻到上面,四周的翻到中间,并充分抖松拌和。添加料中的氮肥如硫酸铵、人粪尿、尿素等应在堆料或第一次翻堆时加入,以供堆料中的微生物利用。如添加太迟,微生物利用不完全,进料时,游离态氨太浓,不利蘑菇菌丝生长。过磷酸钙于第一次翻堆时加入,对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固定氮素也是十分有益的。第一次翻堆要浇足水,一般以用手紧握粪草指间能滴出6~7滴水为宜。第二次翻堆是在第一次翻堆后的5~6天进行。这次翻堆要均匀加入石膏粉以调节培养料的理化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增加硫、钙等成分。当第二次翻堆时,粪草已初步腐熟,容易吸水,加水时不宜过多,以防培养料变黑、发臭和堆温不高。湿度以手紧握培养料能滴出2-3滴水为宜。

以后隔4~5天、3~4天翻第三次、第四次以至第五次。每次翻堆相隔时间掌握由长而短,依次递减。水分的调节控制先湿后干,最后一次翻堆,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5%,即以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滴而又滴不下为宜。并要求在最后一两次翻堆时调节好。在最后一次翻堆时每百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培养料中加入1.5公斤福尔马林和0.25公斤敌敌畏,用塑料薄膜盖严以杀灭堆料中的杂菌和害虫。

翻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此外,在翻堆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防止培养料嫌气发酵。在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酵中,各类有益的微生物,大多数是好气性的,它们的繁殖和活动,要求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因此在翻堆时,不能把料踩紧踩实,加水要适当,不能过多,室外堆料不能用薄膜把料全部密封;粪块要敲碎越细越好,以增加与微生物接触的面积,杜绝线虫及其它害虫躲身的场所。

如培养料是处在水分过多和紧实密闭的条件下,则有利于厌气微生物的活动,嫌气发酵很容易产生硫化氢、甲烷等还原性气体,对蘑菇菌丝生长有直接毒害作用,所堆成的培养料色黑、质粘、味臭,不适于栽培蘑菇。二是要利用堆料中出现的一些指示微生物来判断发酵的程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粪草中出现密生灰白色的粉末,开始是很薄的一层,以后逐渐加厚成片状物,这就是放线菌的群落和孢子。说明培养料发酵已达到60℃以上,最低有55℃,培养料含氮素比较丰富,也说明培养料处于过干过热的条件,宜及时和均匀翻堆,否则,时间太长,培养料会变成粉末。又如在堆料中发现鬼伞菇之类的子实体,则说明堆料中含水量偏高,水值偏低,且有游离氨,因为鬼伞菇在这些条件下生长特别快。鬼伞菇会与蘑菇争夺水分和养分,对蘑菇生长不利,所以要通过翻堆,破坏其菌丝和子实体,不让它继续蔓延,并促使堆温升高,以利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堆制好的培养料应当是深咖啡色、疏松、不臭、不粘。稻草柔软有弹性,一拉即断。含水量在65%左右。

改进的堆制发酵

改进的堆制发酵以上所述为一般常规的堆制和发酵的方法。随着科学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培养料堆制和发酵技术也不断改进。总的来说,有两方面。一是从较长的堆制发酵时间,改为较短的堆制和发酵时间,即从30多天缩短到18天左右。二是从室外的一次堆制发酵改成室外室内的二次堆制发酵。具体分述如下:

1、二次发酵

即在室外发酵(又称前发酵)15~16天后,再移至室内发酵(又称后发酵),称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是当前积极推行的堆制发酵方式。具体方法是:将室外发酵15~16天的培养料,趁热搬进菇房,堆于栽培架上,密闭门窗,房顶用塑料薄膜盖住,直接用炭炉或普通灶(灶身在房中,灶口在房外)升温,先加热10~12小时,使料温达60~62℃,保持24小时,然后通风降温至48~52℃,维持4一6天,后发酵即结束。打开门窗,经翻料整平后,待料温下降至28℃以下时,即可播种。

二次发酵比一次发酵的优越性是经室外的前发酵后,再在控制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进行室内发酵,能更好地改变培养料的理化性和微生物相,更彻底地杀死杂菌和害虫。使培养料的水分、温度和空气分布均匀,创造一个有利蘑菇生长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更有效地增加蘑菇可利用的养分。因此经两次发酵的培养料,蘑菇菌丝生长快、产量高。

二次发酵应注意的事项是,后发酵的培养料不能过熟或过生。过熟,不起后发酵作用,过生则上床后高温持续不降,易产生白化现象,而且造成水分不足,影响蘑菇生长。经前发酵后的培养料上床时,含水量要略高些,至后发酵结束仍保持63%的含水量为好。经二次发酵的培养料也是咖啡色,无臭味,质地疏松,富有弹性,并可见到大量灰白粉状物(放线菌及其孢子)均匀分布于料中。

2、快速推制发酵法

主要是适当缩短堆制发酵的时间,避免因培养料发酵过熟,养分损失的缺点。在堆制方法上也有适当的改进。先将草料切成30厘米长,淋水堆2~3天,待草料吸足水分后,再与畜粪、尿素等一起堆制。堆成圆锥形,底部直径1.5~2.0米,高约1.1一1.3米,堆温控制在50~60℃,堆料积温(即料温度数乘上堆天数)为900~1,000℃左右。堆外喷敌敌畏和撒些石灰粉。翻堆4次,按4、3、3、2天的间隔进行翻堆,第一次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和石膏粉。经两星期左右,培养料就可以上床。再用50~65℃热蒸汽闷蒸消毒l~3昼夜。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发酵时间短,养分损失少,因此栽培的蘑菇产量高。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蘑菇的种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想吃到好的蘑菇还是有很多道工序的,因此种植蘑菇虽然是一件投资成本比较低的事情,但是要想取得好的收益,还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

扩展阅读

葡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葡萄种植过程中管理误区


葡萄是大家都很喜欢的水果,近几年,葡萄因其价格还算可观,效益较好,种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收益。那么葡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火爆植物59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葡萄种植过程中管理误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葡萄种植过程中管理误区

1.高产量,多施肥

连续高产导致葡萄树体衰弱,树势衰退。

过量施肥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碱化,土壤功能减退,土传病害增加,特别是设施栽培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具体措施

①要合理密植,调整架式,控制单产,合理施肥。

②产量和树势协调,树势和土壤状态协调。不盲目催长。

2.葡萄采收后不进行秋剪和秋喂

葡萄是一边生长结果一边进行花芽分化的果树。采后的整个秋冬季都是花芽分化的重要时间。

葡萄果实采摘后,其“营养储存库”被带走而打破树体养分平衡,使树体生命活动所需营养急剧减少,如不妥善管理,易使树势衰退。

具体措施

①采收后直接去掉结果老枝条,让新枝发育可以得到更好的花芽。

②秋喂会更好的回复树势,条例根系,春喂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3.偏施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菌肥

长期偏施化肥,易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有益菌群失调,果实品质下降。

如果施用方法不当,还易引起根系上浮、肥害烧根等现象,直接危害葡萄的正常生长。

具体措施

①根域覆盖,果园生草和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三大法宝。可降低土壤盐害和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与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葡萄根系活力,培养健康树体。

②注重有机肥与菌肥的施用,并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能起到改善土壤环境,均衡营养,壮大有益菌群,促进根系发育等多重作用。

4.盲目赶早

盲目促早,棚室葡萄提前剪枝封棚升温,葡萄需冷量不足,影响花芽分化。

抹芽破眠过度贪早,发芽至花序展露期遭受冻害,新生长的部位受损。

具体措施

不盲目促早,正确认识葡萄各生理期生长规律及对环境因素的需求。

5.滥用调节剂,过于依赖调节剂

葡萄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较广泛的作物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的无核化、促进生根、控制生长、保花保果、增加产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滥用调节剂,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

如在葡萄花前使用赤霉素,能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但使用浓度与使用时间不对则会影响花芽形成,造成果实大小粒,影响第二年产量和质量。

再如细胞分裂素若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叶片畸形,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具体措施

①弄清各生长调节剂对葡萄具体的作用,适期使用。

②规范使用方式,不能盲目加大用量和次数。

6.闭门造车,不顾市场需求

葡萄一般是第二年挂果,相比其他果树属于短平快的项目,而且由于经济价值高,盲目跟风严重,导致市场价格有所下降。但也请记住,葡萄品质好,价格肯定不会差。

葡萄有很大的消费群体,虽然不同的人喜好有所差异,但就市场行情来看,含糖量足、无核品种等还是比较受消费者喜欢的。

葡萄的口感固然重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绿色健康的向往也愈发强烈。所以,生态、有机、环保等概念必将是大方向。

倒挂金钟养殖过程中的摘心方法


由于倒挂金钟具有在新枝的叶腋间长花蕾的习惯,因此需要适时的进行摘心,摘心不仅可以促使其长出更多的开花枝,萌发更多的芽,还可以延长倒挂金钟的花旗,是促使倒挂金钟花繁叶茂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一、摘心时间

倒挂金钟进行摘心的时机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的时候,此时可以对倒挂金钟的植株进行打顶和摘心,倒挂金钟就可以多分枝了,株型更加丰满并且也会更多。

二、各阶段摘心

其实,虽然说倒挂金钟可以在春季和秋季的时候进行摘心,但是这还是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来进行。

1.幼苗时期:一般,倒挂金钟在幼苗时期就要开始摘心了,当小苗生长到10cm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第一次的摘心,这样就可以促使其萌发新枝。

2.新枝长出叶子时:一般在第一次摘心后,新枝长出来8片叶子左右就可以进行第二次的摘心,保留5个左右的侧枝,将多余的芽去掉。

三、注意事项

倒挂金钟在进行摘心的时候,首先是要注意,在生长期间进行摘心是为了使其能用好的株型和更多的分枝。

在秋季的时候进行修剪,主要是对造型进行微调,将过长的枝条剪掉,过密的枝条疏掉,这样就可以促进枝条的生长。

在对倒挂金钟进行修剪之后,需要进行控水,等新枝生长出来后再进行浇水。

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施肥误区


随着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现在肥料使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很多农友都反映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却不明显。其实这一切和农业施肥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关,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施肥误区。

1.施肥方法不当

有很多新手菜农不了解,施用了未腐熟的粪肥,未腐熟的粪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菌,使用到蔬菜种植上不仅不会提供养分,反而会危害作物健康。

生产中碳酸氢铵施用方法不当的现象尤为突出。碳酸氢铵俗称气肥,施入土壤后,会很快分解转化为氨和二氧化碳。氨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首先使靠近地面的蔬菜叶片出现氨中毒而变黄脱落,浓度更高时造成整个棚内植株叶片脱落,蔬菜绝收。

2.化肥用量过大

有很多菜农朋友盲目的认为施肥施得多,就能够得到高产出,其实不然,施肥量过大,导致土壤养分储量大幅度上升,施肥量大大超过蔬菜的实际吸收量。这不仅造成肥料浪费,还会引起土壤的酸化、次生盐渍化、蔬菜硝酸盐含量高、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对中、微量元素肥料重视不够

中、微量元素肥料是蔬菜生长必不可少的。蔬菜对微量元素尤其敏感,多则有害,少则生长不良。小编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菜农对中、微量元素肥重视不够,施用少或不施,致使养分不平衡性加剧,部分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比较明显,引起蔬菜生理性病害增多。

4.有机肥施用不足

有机肥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其用量不足已成为设施蔬菜高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之一。

5.氮、磷、钾比例失调

多数菜农为了获取较高的产量,大量元素肥料的投入量过大,且施用比例不协调,生产中常出现氮、磷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不足的情况。而钾肥用量少,导致植株抗逆性差,病虫害严重。氮肥用量过大,容易导致蔬菜品质下降。

以上就是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施肥误区,菜农朋友在平时的蔬菜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犯这些错误。

关于蔬菜施肥误区介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兰花养殖过程中需注意通风


兰花在栽培的过程中对于环境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通风措施如果不做好的话,很容易导致兰花不能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这样对于兰花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为兰花通风呢?

兰花在栽培的过程中对于环境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通风措施如果不做好的话,很容易导致兰花不能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这样对于兰花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为兰花通风呢?


兰花

1、兰株染病大都是小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闷热不通风,病菌虫害得以很快蔓延所造成,尤其是蚜虫、粉虱、介壳虫、褐斑病、白绢病等最为明显。

2、场地及荫棚的通风。场地应尽可能宽敞,并在高处,花台可用砖、石砌成,也可将空的花盆底朝天放,放上兰盆,使兰盆离地面2 0厘米至40厘米,尤其通风较差的地方,兰盆应尽可能放得高些,荫棚使用竹帘、竹篱,价廉物美,且通风良好。

3、室内通风换气不好,就会使空气中各种气体组成的比例关系改变,有害气体增多,有用气体减少,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易染霉菌、腐烂病等,甚至还会受到毒害。房舍、封闭式塑料棚或玻璃棚,尤其是用煤取暖的,在室内温度超过10℃时,每天应打开窗户或揭开薄膜,冬天四面紧闭的室内,也应在中午气温高时,用电扇定向排风。温室的温度一般上高下低,因而进风口应在下部,而出风口在上部,通风速度快,排除有害气体较为彻底。注意通风的同时要配合喷水,处理好通风、保温和保湿三者的关系,并防冷风直吹。兰盆在室内摆放的密度,宜稀不宜密,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如地段狭窄,可将花台砌成阶梯形。应注意经常用水冲洗兰盆表面,并对兰叶正反面喷雾,确保气孔畅通。

黑皮冬瓜栽培过程中的管理要领!


黑皮冬瓜含有蛋白质和大量维生素与矿物质,对护肤美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且具有利尿消肿、减肥、清热解毒的功效,受到许多人的青睐。黑皮冬瓜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这四管理:

一、肥水管理

冬瓜需肥量大,应施足基肥,施有机肥,花生麸和过磷酸钙,定植后每隔7-10天薄施一次氮肥,结瓜后瓜的重量达4--5公斤时,应重施追肥,施复合肥,花生麸。冬瓜施肥应勤施薄施,前轻后重。瓜蔓上架后,需水量逐渐增多,要注意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

二、整蔓压蔓

在座果前把所有侧蔓摘除。上架前把主蔓在株距范围内盘旋,每隔3-4节压蔓一次,共压3-4次,促进不定根形成,至16--18节左右时引蔓上架。引蔓后藤蔓过于旺长的也可以喷施促花王3号来控制其旺长。

三、留壮瓜

一般在25-32节位,主蔓第3--4个雌花留瓜。座果期遇到不良天气时应在清早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也可以用喷施壮瓜蒂灵提高座果率。留瓜一般选择的幼瓜应为圆筒形,上下大小一致,肩宽而平,顶圆纯,全身披茸毛且具光泽的。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蓟马等,发生时应及时用针对性的药剂+新高脂膜进行有效防治。

《蘑菇种植过程中培养料的配制方法》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植物的过程”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