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水稻等禾谷类作物有哪些栽培要点?》,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禾谷类作物包括所有以谷粒为栽培目的的禾本科作物,比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粟等。它们的栽培要点有一定相通性:

1.轮作与整地

禾谷类作物一般可以连作,但谷子不宜重茬。

播种前精细整地,是保证禾谷类作物苗早、苗全、苗壮、苗匀的有效措施。不同作物、不同播种时间,整地方法不一样。一般冬小麦播前要深耕,适宜耕深为22~26cm,耕完后及时耙地整平;夏玉米生长期短,对未能套种而进行直播的夏玉米,为抢墒早播,可采用浅耕、耙耢的复合作业措施,边整地边播种,也可铁茬播种后再中耕松土。

2.播种与合理密植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是保证苗齐、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种子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晒种、选种、药剂拌种等,近年大力推广的种子包衣技术是将药、肥及其它一些如抗旱剂、缓释剂等以成膜剂包被在种子表面的新技术,它对于提高种子质量、节约农药和肥料、减少农药污染和提高工效,促进种子标准化、丸粒化和商品化有重要作用。

秋播和春播作物的适宜播种期主要根据温度确定,夏播作物则由前作收获期而定。

禾谷类作物的种植密度差别很大,密植作物如小麦、水稻、谷子等密度大,而中耕作物如玉米、高梁等密度较小。播种量主要根据地力水平、品种特性而定。瘠薄田和高产田都宜适当稀植,中等肥力田宜适当密植。

3.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足基肥是禾谷类作的丰产的前提,主要用有机肥作基肥,也可适量加些化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作物,不同产量水平等合理追肥。

4.合理浇水

水稻灌水的一般原则是:插秧后,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幼穗分化前排水晾田;长穗期灌好孕穗保胎水,抽穗前晾田;抽穗开花期保持水层,灌浆期千千湿湿,以湿为主,蜡熟期千千湿湿,以干为主。水稻采用旱种或旱育稀植技术,既节水又高产。其它禾谷类作物的灌水时期主要根据土壤墒情、降水情况和作物生育的实际需要而定。如孕穗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夏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大喇叭口期到灌浆期。

精选阅读

禾谷类作物包括哪些种类?有哪些经济价值?


禾谷类作物包括所有以谷粒为栽培目的的禾本科作物,比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粟等。所有禾谷类作物按照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长日照作物,一般分冬性和春性类型,对温度要求低,对水分要求高,如小麦、大麦等;一类是短日照作物,对温度要求高,除水稻外,一般较耐旱,如玉米、高粱等。

禾谷类作物的籽实含有对人类极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

禾谷类作物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用禾谷类籽实为原料,可做多种味美可口的主副食品。禾谷类作物籽粒也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优良饲料,是生产肉、蛋、奶的原料。禾谷类作物还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主要工业产品有淀粉、葡萄糖、酒精、白酒、啤酒等,大部分秸秆也可用作饲料,或用于造纸。

总之,禾谷类作物全身是宝,综合利用大有前途,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水稻

水稻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平均常年种植面积占谷类种植面积的26.6%,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3.6%。水稻产量持续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双季稻多熟制生产,6070年代,又改水稻高秆品种为矮秆高产品种,80年代初开始推广杂交稻、稀播育秧少本栽培,80年代中后期实施了以优良品种与先进适用技术配套的粮食丰收计划,重视稻米品质改良,促进水稻全面增产。近年不仅推广了旱种技术,还育出一些早稻新品种。一些特种稻也得到了发展,如黑糯米、香米等。

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思路是要依靠科技,全面提高稻田综合生产力,改善稻作生产环境,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和效益。从生产布局上讲要扩大北方稻区,恢复南方稻田面积;坚持多熟制技术;实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旱育稀植技术、抛秧技术、直播技术、再生稻技术等;实施品种更新与种子优质技术;实施培育地力和科学施肥技术;实施化学调控技术;实施植物保护技术;实施低产田改良工程;实施吨粮田工程。

(二)小麦

小麦分冬小麦、春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2%,消费量占我国粮食总消费量的25%左右,而且绝对消费量逐年增加,同时由于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小麦的加工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小麦生产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麦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种植面积不足;2001年小麦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7.5%,总产比上年减少5.8%;2003年全国小麦主产区面积比上年减少7.5%,这是小麦厩积连续六年下降,预计产量比去年减少4.5%,为1999年以来我国小麦产量最低的一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贮备不足;产区之闯差距大;物质投入不足。要保证小麦生产的发展,加速实施种子工程是关键,据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估计,在未来的小麦生产增长中,扩大面积的作用是26%,合理灌溉为10%,增施肥料为41%,品种改良为23%。而我国目前小麦面积呈下降趋势,每年进口尿素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4-1/3,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还是要通过以改良品种为中心的综合持续增产技术体系的完善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2001年,优质专用小麦占总面积的24%。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另外还要研究和推广小麦持续增产的栽培技术,改良和提高小麦品质。

(三)玉米

玉米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与小麦不相上下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的22%和25%,玉米不仅是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适于深加工的工业原料作物。近几年,我国玉米出口量占谷物出口量的65%以上。

玉米加工业市场潜力大。玉米的工业用途十分广泛,可以加工成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数百种产品。按照淀粉行业的十五计划fⅡ发展规划,加工用玉米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同时近年还为各种用途培育和发展了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鲜食玉米、青饲料玉米等的生产,各地隈极引进、示范种植各种专用玉米,使其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色粮食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粮食总产增加了3倍多,而其中玉米总产增加了8.5倍多,这反映了畜牧业发展对饲料需求的增长。到1990年我国玉米争产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其它禾谷类作物

大麦,有皮大麦、裸大麦之分,裸大麦又称元麦、青稞,可食用或作饲料及酿制啤酒。匮应性强,分布广泛,西藏也有种植,是世界粮食作物分布的最高点。大麦的栽培面积与总虹列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生育期较短,因而能分布在高寒地区。在多熟制地区是早熟茬口。长江中下游冬大麦区是我国主产区。

燕麦,我国以大粒裸燕麦为主,俗称莜麦。营养丰富,加工品燕麦片为新兴的保健食铬,经常食用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燕麦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的旱作农区、山夏,以内蒙古栽培面积最大。分春性、冬性两大生态区。春性燕麦生育期80125天。西南夏为弱冬性燕麦区,秋播,生育期230250天。

荞麦,生育期极短,春夏秋三季皆可播种,逢灾年用荞麦进行补种、改种、复种,均可获得一定的收成,是较好的救灾备荒作物。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新兴保健食品。养麦分希很广,南至海南,北到黑龙江,西至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主产区在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分布零散。养麦喜凉爽湿润,不耐高温干旱,畏霜冻。积温1000-1500℃即可满足其对热量的要求。-

黑麦,抗逆性强,主要种植在瘠薄的沙性或酸性土壤上。分布于高寒山区或干旱地区。晶种分冬、春性。种子蛋白质含量在9%~11%之间。食用品质较差。植株高大,产草量奇,常用作青饲料。

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高粱根系发达,茎叶粗壮繁茂,植株高大。喜温喜屺抗逆性强。目前高粱籽粒作为食用日趋减少,多用于配合饲料及酿酒,茅台、汾酒、竹叶苛、泸州大曲等名酒,主要以高粱为原料。

粟,北方统称谷子。种植最多的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四大区。生育期短(夏播70100天,春播100140天).抗旱、耐瘠薄、稳产。喜温、要求积温在1600~3000℃。短日性作物。小米营养丰富,除作粥饭,还可制米酒,制醋。谷粒耐储藏,历史上作为储备粮,也是精饲料。秸秆较柔软,是优质饲草。

黍,是世界上古老的具有早熟、耐瘠薄和耐旱特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米粒有粳糯两类,粳类古称稷或糜,糯类称黍,各地叫法不一。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宁夏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黍适应性强,产量稳定。各品种生育期类型较多,分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五个类型,出苗至成熟需55130天,活动积温1100~2600℃。是禾谷类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喜温,短日性,在瘠薄土壤上,施肥增产显著。对土壤适应性强,黍营养丰富,除食用外,还可制糖浆、麦芽糖、酒精等。可作为精饲料。还是一年生优质牧草。常作为开荒、改造盐碱地和治理沙漠的作物。

薏苡,是经济价值高的谷类作物和药用作物。喜温暖潮湿,但能在易受旱、涝的河谷、山谷、池塘、屋旁等地生长,适应性强。生育期150180天。北方地区谷雨前后播。长江流域一带,所需不小于10℃的活动积温约3800℃,需降水量约800mm。

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栽培要点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头等。薯类作物的栽培要点和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轮作和间作

马铃薯在逐年或逐季增施有机肥和土壤病虫害不重的情况下,可以连作2~3年(二季作物为4~6季),4年以上连作易导致土壤病虫害加重而减产,因而仍需轮作换茬,轮作时忌与茄科及甘薯、甜菜等喜钾作物接茬,轮作期至少应在2年以上。甘薯、马铃薯等都可以和粮棉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主要与玉米、马铃薯(或甘薯)间套种,间作方式一般为2:2方式。

2.整地

薯类作物的块根、块茎或球茎均在地下部生长膨大,都需要良好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因此要求耕层深厚,通气良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深耕。深度以25~30cm为宜,并结合施用有机肥;②改土。砂土地掺粘土,粘土地掺砂土,以协调土壤中水、气等的关系;③起垄栽培。在甘薯栽培中,为了局部加厚松土层,有利于排水,保证土壤通气性良好,一般进行起垄栽培,起垄栽培可增产7%~9%。但是盐碱地、砂土地不宜起垄。

3.播种或栽秧

薯类作物中,甘薯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也有利用薯块直播的,通常称之为窝瓜下蛋,但用种量大,病虫传播危害严重,目前除个别地区外,都采用育苗移栽。马铃薯一般采用直接播种薯块的方式,也有地区为了节约马铃薯用种量,而采用芽栽法。

甘薯无明显的成熟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早栽的生长期较长,积温较多,且早栽块根膨大较早,能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矛盾,薯块较大,产量较高。春甘薯的栽插适期,以510cm地温稳定在15℃,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宜;夏甘薯更应抢时间早栽。甘薯的栽插方式有小垄单行、大垄双行、堆栽等。栽秧方法有直栽或斜栽法、水平浅栽法、船底式栽法等。栽秧密度春甘薯一般每公顷6~7.5万株,小垄单行栽秧方式的垄距75cm左右;夏甘薯一般每公顷7.59万株,小垄单行栽秧方式的垄距70cm。

马铃薯可以用整薯或切块栽种,整薯栽种芽眼多,每穴茎数和所结块茎数也多,产量一般较高,但用种量大;切块栽种能节约用种,并有打破块茎休眠的作用,每块可20g左右,切块在播前12天进行,切成立体三角形j每块12个芽眼。当10cm地温稳定在5~7℃时即可播种。栽培方法,一般先开深10cm的沟,再施种肥和防虫农药,然后下种覆土成垄。栽种密度每公顷67.58.25万株,纯作一般采用行距60cm。

4.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培土

甘薯锄地的时间以早为宜,秧苗成活后即可开始,春甘薯生育期内锄地2~3次,夏甘薯锄地两次即可。锄地结合除草,也可用除草剂除草。甘薯封垄后停止锄地松土。马铃薯从出苗到开花,可中耕三次,第一次在齐苗后,深松除草;第二次在现蕾期,浅松浅培;第三次在封垄前,应尽量培宽培厚,封垄后不再中耕培土。

(2)施肥

在薯类作物生育期间,钾素的供给必须充分,如果土壤中缺钾,则茎叶的碳素同化作用遇到障碍,而地下部分发育会陷于停滞状态,因此薯类作物必须多施含钾较丰富的肥料,如厩肥、草木灰、硫酸钾等。

薯类作物的旗肥原则应掌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甘薯和马铃薯应早追施氮肥,中后期少追或不追氮肥,以防茎叶徒长,应酌施磷钾肥,以促进块根或块茎的膨大。

(3)灌溉

甘薯生长的中期正是7,8月份,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应注意排水,在前期、后期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马铃薯不耐旱,从出苗到开花常灌二水。第一次在齐苗时,第二次在现蕾时,开花后进入块茎迅速增大的时期,土壤应始终维持湿润状态。

(4)及时防治病虫害。

豆类作物的栽培要点有哪些?


豆类作物栽培要点包括了轮作和间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几个方面:

1.轮作和间作

豆类作物不耐连作,连作时由于噬菌体的繁衍抑制了根瘤菌的发育而影响生长,同时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降低。所以豆类作物要实行轮作才能获得高产。豆类作物适宜的前茬为禾谷类作物、薯类作物或棉花。

我国各地普遍实行豆类作物与非豆类作物的间作,如大豆和玉米、大豆和高梁、豌豆和小麦等等。这些方式运用得当,一般都能增产,增产的原因就是发挥了两者在生态学、生物学上的互利作用,从而充分利用了阳光和土地。

2.整地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即可,但以土层较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排水良好、通透性好、土壤pH6.8~7.5的粘壤土或壤土最为适宜。夏大豆一般在麦后浅耕10cm左右,然后耙平播种。绿豆出苗时顶土力弱,对整地要求较严格,需深耕细耙,地平土碎,以利出苗齐全。豌豆根系伸展力较弱,对深耕有良好的反应,播前深耕并耙平作畦,出苗整齐,可使幼苗健壮、抗寒力强。蚕豆是深根作物,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故应进行秋耕或春耕,耕深20cm左右。

3.播种

播种包括了选种、晒种、确定播期、播量等技术环节。

(1)选种及晒种

播种之前精选种子是保证苗全、茁壮的重要环节,要选用大粒、饱满的种子,剔除虫籽、瘪籽、可进行风选、水选或盐水选。播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活力加强,提高发芽率和增强发芽势。

(2)确定播期

大豆、绿豆、虹豆都可以春播和夏播。春播一般在平均地温10℃以上时播种,夏播在麦收后,抓紧时间抢种早播是增产的有效措施。豌豆、蚕豆可以秋播和春播,南方秋播大致与小麦同期,北方春播多在3月上旬。豆类作物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

(3)播种量及合理密植

夏大豆的行距一般在30~40cm,播种量一般每公顷60~75kg,留苗2127万株。晚熟种、肥地、播种期早的留苗稀些,反之留苗密些。绿豆的千粒重较低,每kg约2.02.5万粒,按90%的出苗率计算,每kg种子出苗1.8~2.25万株,通常每公顷播30kg即可,保证留苗株数的3倍左右。豇豆一般行距50~60cm.每公顷7.5~9万株。豌豆条播行距3040cm,每公顷播种量150~180kg,每公顷37.545万株。蚕豆一般行距5060cm,每公顷1215万株。

4.田间管理

包括补苗与间苗、中耕除草、施肥、浇水及加强病虫害防治。

(1)补苗与间苗

豆类作物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漏种或缺苗要及时补种或移栽。及时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一般第一片复叶出来时进行间苗,第二片夏叶出来时及时定苗。

(2)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防旱保墒、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夏播豆类作物,中耕宜早不宜迟,生育期间一般中耕2~3次。

(3)施肥

豆科作物在生育期中所吸收的营养元素较多,对氮、磷、钾、钙四大元素的要求很高。豆类作物所需氮紊的1/2~2/3是由根瘤茵提供的,因此,当根瘤菌进行强烈的固氮作用时,豆类作物是不会表现缺氮的,此时施用氮素过多反而会造成徒长,抑制根瘤菌的形成和固氮作用。但是豆类作物在初出苗时适量施用氮肥是必要的,因为豆类作物出苗后前几片真叶出现时,种子内的氮素已经耗尽,而根瘤菌此时不但没有固氮,还需寄主植物提供氮素。施用磷、钾肥对豆类作物十分重要,因为不仅作物需要大量磷、钾肥,根瘤菌也需要大量磷、钾元素。磷、钾肥一般用作基肥。豆类作物还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硼和钼。草木灰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是豆类作物钾素和微量元素的好肥料。另外,豆类作物缺少微量元素时,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微肥。

(4)浇水

保证开花、结荚和鼓粒期的供水。

(5)加强病虫、害防治。

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缺锌典型症状是怎样?防治方法有哪些?


农作物补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农作物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锌是生长元素,参与生长素的代谢。那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缺锌典型症状是怎样?防治方法有哪些?

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缺锌典型症状是怎样?

1、水稻:叶片失绿发白,出现褐色斑点,植株萎缩,常称为僵苗、坐蔸、白苗病和缩苗病。

2、玉米:叶片失绿并有褐斑,形成花白苗,果穗缺粒秃尖。

3、小麦:叶脉两侧出现白绿条斑或条带,节间短,抽穗扬花迟,不整齐。严重缺锌时不能抽穗,穗小粒轻。

4、棉花:苗期叶片失绿,边缘向上卷曲,茎伸长受抑制,节间缩短,植株呈丛生状,生育期推迟,产量低。

5、果树:缺锌能引发多种症状。小叶病,新生叶片变小,顶部出现莲座状簇生;小果病,果小皮厚,果肉木质化,渣多汁少。

6、蔬菜:中上层叶片失绿、变黄,嫩叶小,常称小叶病。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簇生,果小皮厚,产量低,品质差。

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缺锌防治方法有哪些?

1、水稻:每亩缺锌田块施农家灰粪10―20担加七水硫酸锌1500克或硼锌铁镁肥2000克,并且喷施含锌叶面肥,如:硼锌铁镁肥150克,冲水60公斤全田喷施;或稻豆一次青200克;或仙丹3粒。通过植株施肥和叶面喷洒,水稻植株经过4天左右就会恢复生长,叶色变绿,心叶长出,白根增多。

2、玉米:

(1)喷施锌肥。一般果树喷施浓度为0.5%-1.0%硫酸锌溶液,蔬菜喷施浓度可低一点,采用0.1%-0.2%硫酸锌溶液即可,也可以喷施液体微肥。

(2)排除积水。

3、小麦:

(1)积极使用配方肥。使作含有小麦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和其它的营养元素的沃力牌小麦配方肥,小麦不会出现生理病害,既省工、省事,省时,价位又低,又经济实惠。

(2)提倡平衡施肥。就是根据地力均衡施肥。一是不要单一长期施用某一种化肥;二是根据地力和目标产量合理施肥;三是根据小麦生长期间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比例和方法分次施肥,杜绝一炮轰的施肥陋习。

(3)施用基肥。每亩用七水硫酸锌1~2千克,整地时混合化肥或沙土施入土壤,一般3~5年施用一次。

(4)浸种。将选好的麦种放入0.05%七水硫酸锌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干播种。

(5)喷施叶面肥。可用0.30%~0.40%的七水硫酸锌溶液喷洒叶面,连续喷2~3次,相隔时间5~7天,最好和氨基酸及腐植酸叶面肥混合喷施。

4、棉花:

最好亩用六高底肥王棉花高产长效素0.8~1.6公斤在耕地前底施或苗期追施(注意不要和尿素混合,且要注意避免使用硫酸镁冒充的锌肥);叶面喷施可用500倍液,或蓝色晶典六合一增产素半包25克,在苗期、现蕾期各喷一次。

5、果树:

(1)增施有机肥,提高树木整体的营养水平,优质粗肥多种养分,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腐殖酸能提高土壤锌的有效性,同时降低有害元素对病体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北方果园每年每公顷应施入有机肥5万公斤,有机肥肥源较少的果园应采取隔年轮施的方法,不要降低单位面积的一次施入量。

(2)根据树种的土壤条件,合理配置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在缺锌较重的果园应控制磷肥的施用量。

(3)依靠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采用先进技术,开展植株叶分析,及土壤营养诊断,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减少盲目施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

(4)对已缺锌的果园,宜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补救:

a.喷肥。一般喷施硫酸锌后,可使症状很快好转,发芽前可喷施50-100倍的硫酸锌,生长季节为减少硫酸锌对果园的危害,浓度影降低在02.%以下。

b.土壤增肥。可采用底施和追施的方法,底施时将硫酸锌和腐熟的有机肥混匀后施入途中,追施时将硫酸锌和氮肥混匀后施入土中,施用量每公顷25-40公斤(或每株30-50克)硫酸锌。

c.树体输液。在根部或树干上进行输液,硫酸锌的浓度以0.1%以下为宜。

d.喷施硼锌波尔多液。具体方法是在配波尔多液时,将硫酸铜的用量减少30%-50%,以同量的硫酸锌补上,既可以防治缺锌又可以保护树体。

6、蔬菜:

在低锌土壤上要严格控制磷肥用量,低锌土壤要磷肥和锌肥同时施用。叶面喷施锌肥,一般用0.1%~0.5%的硫酸锌溶液。土壤施硫酸锌时,每公顷用量15-30公斤。

精喹禾灵用于哪些作物


精喹禾灵可用于油菜、烟草、棉花、花生、亚麻、大豆、马铃薯、甜菜、胡萝卜、大蒜、大葱、南瓜、胡椒、番茄、茄子、甘蓝、葡萄、李子、梨、苹果和林业苗圃等作物。而且精喹禾灵还有有很多的特点。

精喹禾灵特点

1.安全

专杀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作物如各种豆类、花生、土豆、蔬菜等安全。

2.速效

快速渗入杂草体内,杂草受害迅速。

3.药效稳定

不易受天气条件影响。

4.无土壤残留问题

不影响后茬作物。

5.抗雨淋性能好

施药后1-2小时下雨,对药效影响较小,不需重喷。

6.危害小

在高温、干燥等异常气候条件下,施用作物叶面(主要是大豆)有时局部出现接触性药斑,但以后长出的新叶生育正常,不影响后期生长,对产量无任何影响。

7.一般施药后5-7天可观察到杂草芯叶受害,10-15天杂草连根死亡。

《水稻等禾谷类作物有哪些栽培要点?》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与养护要点”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