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汉川市农业局(2014年11月25日)

十三五期间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粮棉菜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全市种植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成就和经验基础上,编制《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汉川市紧紧围绕增粮增收保供给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努力克服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种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十三五健康稳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产品总量进一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延续了十一五稳定增产的态势,连续五年丰产,创下了十一连增的记录。2015年预计粮食总产55.4万吨,比2010年增产7.2万吨,增长14.9%;超十二五规划目标0.4万吨。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促进主要农作物实现了较快发展。2015年,预计全市油料总产4.0万吨,比2010年增加0.2万吨,增5.3%。棉花种植面积因近几年结构调整,面积下调,但单产提高,总产稳中有降,2015年预计总产1.9万吨,比2010年减少0.1万吨,减少5.1%,平均单产95公斤,比十一五期间提高单产6.2公斤。蔬菜(含菜用瓜)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2015年全市蔬菜预计总产69.2万吨,比2010年增产12.4万吨,增长21.8%。

与《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对照,全市种植业生产除棉花受市场、价格影响进行调整外,其他主要农作物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市场有效供给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种植基地基本形成,区域板块进一步集中

十二五期间,全市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狠抓优势特色板块基地建设,种植业板块呈现高标准、大开发的好势头。全市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无公害蔬菜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90多万亩。以建设里潭、新堰、韩集、回龙、刘家隔、田二河等西北片为重点的优质稻种植基地,优质稻品种覆盖率达到82.6%。以湾潭、杨林、沉湖、田二河等为重点的双低油菜种植基地,油菜双低率达到92%。以城隍、仙女山、开发区、庙头等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达到83%。板块基地的发展集中,带动了一批专业基地、优势品种和特色产业的形成,为十三五种植业协调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科技推广得到加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开展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推广了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油菜免耕直播、小麦机械化条播、马铃薯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棉花轻简高效集成栽培、设施蔬菜周年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快速腐熟、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村三沼综合利用等技术,组织实施了粮棉油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创建、马铃薯发展专项、籼改粳工程、有机质提升、户用沼气池建设等农业项目,进一步推进优质稻生产基地、中弱筋优质小麦基地、双低油菜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等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支撑作用。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增强服务能力为着力点,组织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新(改)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10个,建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检验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植保区域站,成立了生态能源局和种子管理局,整合建立了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

(四)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品牌发展进一步壮大

十二五期间,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蔬菜等主要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较十一五期间提高了2.6%。2015年,全市预计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了65个,超过到十二五规划目标15个。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品牌,打造名牌,宏武米业川潭牌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杨林沟红辣椒获湖北名优蔬菜银奖,有5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注册了商标,全市蔬菜种植基地商标注册率提高到40%。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偏低。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全市现有的排灌设施普遍存在标准低、失修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达不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农田水利设施标准。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建设滞后,而且部分为竹架、水泥等结构,抗灾、抗压、抗风能力差,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2、农技推广服务较为薄弱。过去几年,虽然在以钱养事改革的推动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服务方式有所更新,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仍不够完善,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辐射半径小、推广积极性不高、推广服务滞后,难以建立起与种植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这必然成为制约种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农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由于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渠道淤塞,水草疯长,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部分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进一步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掠夺式的耕种开发,耕地地力下降,一、二等地比例偏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

4、重大项目建设投入缺乏。长期以来,种植业重大项目少,专项资金投入少,对技术推广、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染污治理等扶持不够,阻滞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面临的挑战

1、生态环境恶化和耕地资源的制约将进一步趋紧。农业面源染污染短期内难以减少,农业生态环境也将难以改善,对于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带来较大的负面的影响。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将呈刚性减少,水资源也面临季节性、阶段性缺乏。人增、地减、水减趋势仍会继续,资源条件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发突出。

2、农村空心化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进入十三五,我国城镇化将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近打工,将会有更多70后、80后、90后的农民市民化,农业成为农民的副业,懂技术、会管理、有头脑的新型职业农民缺乏,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冲击是谁来发展现代农业?

3、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时期的阶段,农产品价格也进入了偏低周期的阶段。在持续多年的农产品增产的情况下,实现较高产量条件下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市场价格的不可预见性,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因素,也影响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4、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分散性较大,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农民滥用投入品的现象较普遍,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随着自贸区的扩大,外来农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农产品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更高。

(三)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为十三五农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的头等战略,而种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大市,汉川市种植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2、农业科技的推广将为十三五农业的创新提供较好的支撑。国家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将进一步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注入新的活力。湖北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将为新一轮科技推广应用奠定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3、工商资本的进入将为十三五农业的升级注入强劲的活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带来资金、信息、管理、理念等全面流入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的升级版,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工商业与农业的全面对接,互促互动。

4、一圈一带的建设将为十三五农业的转型形成良好的助推。十三五时期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关键阶段,汉川农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有国家、省级发展战略的推动。汉川市位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之列,受益于一圈一带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将推动汉川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十三五现代农业规划的全面实施。

5、新型主体的壮大将为十三五农业的腾飞增添发展的后劲。培植农业新型主体是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重点的新型主体,将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有利于解决技术推广落后、规模经营不大、劳力资源不足、市场对接不畅、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后劲。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农业、城郊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方向,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以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任务,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试验示范为方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种植标准化、作业机械化、规模适度化、生产集约化、主体专业化、组织合作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品牌化、全程信息化、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出高效化,促进汉川市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牢固树立李鸿忠书记提出的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环境承载的关系,认真评估耕地、水资源总量与质量,做到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转变以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统筹农业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2、坚持保供增产与提质增效相结合。根据资源禀赋,统筹种植业协调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深化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在稳步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与种植业密切相关的龙头企业和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种植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坚持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积极培育本地特色产业。将十三五农业发展与一圈一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融合,做到整体推进,共同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从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主体培育、项目投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创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改革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50万亩优质水稻、40万亩优质小麦、30万亩双低油菜、20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专用玉米建设。

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60万吨,油料总产达到4.5万吨,蔬菜总产达到80万吨,玉米总产5万吨,棉花总产不低于1.2万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业三品一标总数达到70个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8%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扼制;新型主体得到较快发展,百亩以上规模化经营覆盖率达到40%。

四、发展重点

(一)推进粮食产能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以里潭、新堰、韩集、回龙等乡镇为重点,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核心产区;坚持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和提高单产并重,实施水稻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以新河镇、刘家隔镇为重点的5万亩优质粳稻生产,推进粳稻种植、加工、品牌一体化发展。推进棉田结构调整,实施玉米产业工程,以西江、南河等为重点,发展10万亩的鲜食玉米和饲用玉米种植,推广玉米高效间套模式,提高种植效益。减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小麦机械播种、玉米机播机收。推进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重视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减少耕地抛荒撂荒,确保全市耕地总面积基本稳定。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逐步把现有农田建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土肥沃、林成网、能排灌、能够抵御10-20年一遇自然灾害的稳产高产农田,为新增粮食产能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发展蔬菜生产

以汈汊湖、刘家隔、麻河等乡镇为重点,深入推进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建设莲藕优势产业带,打造汉川莲藕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莲藕周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调味藕带、保鲜藕片、风味藕粉等莲藕深加工,延长莲藕产业链条。建设城郊蔬菜基地,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突破性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提高建设标准,优化种植模式,完善销售服务网络。建设蔬菜标准园,重点进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建设大棚、水肥一体化、农产品检测房、绿色综合防控等。发展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建设现代化的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体系。引进工商资本和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建设。通过基地建设,发展旅游、种植相结合,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三)统筹发展棉油作物

协调发展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稳定双低油菜生产,推广油菜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推进棉花生产,推广集成轻简、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强化棉种生产和加工、棉花采摘技术服务、棉花产销衔接等,提高棉花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落实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质量等级的标准化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五)推进农村生态能源建设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推广科学施肥用药和低碳农业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大力发展农村生态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行生态种养模式,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搞好农村沟渠、河道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清淤除草,修复农田生态水利。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回收再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强化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预警。推动以沼气为主的一建三改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猪-沼-果(菜、鱼)等循环利用模式,建设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六)扶持发展新型主体

培植发展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农业新型主体,引导新型主体进行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逐步解决农业生产小而散、小而全的问题。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新型主体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建基地,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

结合十三五农业规划建设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投入增长机制。增加财政预算安排,使财政支农投入总量明显增加,增幅明显提升,比例明显提高,发挥政府在支持现代农业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十三五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程为平台,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加大竞争性分配的力度,适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采取以奖代补、奖励、贷款贴息、抵押担保、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发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的功能,增加信贷投入。

(二)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建立健全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公告制度。大力发展农技短信通、12316等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稻麦油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效模式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强抗灾、减灾、避灾技术推广,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和长效机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

(三)改革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建立起职责明确、效益公平、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办公、生活条件和服务装备,做到办公有场所,居住有定所,服务有手段。进一步充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政策上倾斜,政治上关心,待遇上优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解决农技人员队伍青黄不接、断层断线的问题,为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四)强化依法治农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切实发挥农业法制建设对十三五农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贯彻落实《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湖北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湖北省农村能源管理办法》、《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蔬菜基地建设保护办法》等为主体的农业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普法工作,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为发展现代农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履行农资执法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法定职责,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农业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农业法律意识。

小编推荐

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21-2020)


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

为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厅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农业厅2016年8月8日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为加快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建设步伐,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依据《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意见》(浙政发〔2012〕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浙政办〔2015〕135号)和《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发展成效

优势农作物品种选育能力显著增强。籼粳杂交水稻、常规早晚稻、油菜、番茄、花椰菜、豇豆等作物品种选育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高产杂交水稻甬优系列、双低高油油菜浙油系列享誉全国,超级稻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水稻主导品种年推广面积80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面积比率比十一五末提高了十个百分点。水稻优势品种加快向省外拓展,常规早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国早稻种植面积30%以上,杂交水稻中浙优和甬优系列省外年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并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良种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组织实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程,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农作物种业发展建设资金15701万元,新增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6300亩,新增种子加工、贮藏、检验基础设施14154平方米。目前,全省种业企业已建有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5万亩,年产种子4000万公斤,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商品供种率达10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建立完善全省种子供需预警预测系统和全省农作物种子分级储备制度,救灾补播和市场供种风险调控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供种安全。

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进程加快。到2015年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办的种子企业已全部完成事企脱钩,种业企业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种业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方向转变。启动实施省级农作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培育计划,种业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得到提升、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年全省种业企业年种子销售额突破11亿元。积极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科企合作不断深化,全省有11家种业企业分别与省内外40多家科研育种单位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企业自主育种探索,已有5家种业企业设立了科研育种机构,引进育种人才和种质资源,组建育种团队。率先建立了省级育繁推一体化培育企业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加快了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和育成品种推广应用,2015年企业育成品种占比达30%。

种业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加强农作物种子品种、质量、市场以及生产经营许可管理,新建并完善5个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区试站,全省育成新品种并参加省级以上品种区试1413个,通过审定品种169个。加强粮油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瓜菜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每年举办瓜菜种业博览会,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示范展示,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体系,2015年全省新品种示范展示面积达3万余亩。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种子市场执法检查,十二五期间全省未发生重大种子质量事故,种子质量合格率达97.7%,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与国家和省对种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种业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与推广两张皮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培育突破性品种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二是种业企业提升发展有待破题,种业企业多、小、散,上规模、上水平企业少,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不强。三是种业基础条件有待提升,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偏小、标准化程度、机械化水平不高,比较效益低,生产基地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四是种业管理体系有待加强,不少县(市、区)的种子管理队伍不稳定,履职能力弱,行业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作物种业发展,把发展现代种业提升到战略和全局高度,十三五期间我省种业发展将有着良好发展机遇。一是政策扶持更加有力。国务院文件不仅指明了现代种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新修订的《种子法》更是首次明确了种业扶持政策措施。二是财政支持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纷纷安排财政预算、设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专项资金,扶持种业发展壮大,且资金投入数量逐年增加。三是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为种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特别是随着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加大,市场监督管理日趋规范,种业企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将面临以下六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粮食安全战略,对农作物种子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大众化向特色专用化方向发展,对优化农作物品种的结构及功能提出了新要求;三是现代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对农作物品种的品质、熟期、株型、抗逆性、适应性等提出了新要求;四是种业科研体制改革深化,种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对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五是种业监管重点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转变,对完善种子管理机构和优化人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种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市场监管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改革创新、政策扶持、主体培育,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为建设双高农业强省提供种业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做优做强与做专做精相统一。以育繁推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加大种业扶持力度,推动科技资源向种业企业流动,不断优化种业发展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推进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做优做强,加快构建现代种业集团;扶持专业化、区域性、服务型种业企业做专做精,提供全产业链、全程化、差异化、专业化的精准服务。

2、坚持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相协调。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农作物育种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育种材料创新、常规和无性繁殖作物品种选育等公益性研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商业化育种,加强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相结合,种业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工协作的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双轮驱动。

3、坚持自主创新与内引外拓相促进。充分发挥我省水稻、油菜、大豆、瓜菜、茶树、果树、蚕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等农作物品种选育优势,支持种业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种业交流合作,引进我省高效、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急需的优新品种开发应用,鼓励优势种业企业走出去,拓展优势农作物种业发展空间,实现种业两头在外发展。

4、坚持监督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健全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强化种业监管职能,加强种子市场监督抽检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行为,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同时,发挥种子行业协会作用,促进企业守法自律、遵守行规、相互约束、接受监督,引导种子企业建立质量自控和诚信评价体系,共同构建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序分工、密切配合、运行高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建成现代种业强省。

品种选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调查收集种质资源1280份、鉴定评价350份、繁殖更新1000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保护、建设与管理协调推进,新建南繁科研育种基地1000亩;育成一批高产、多抗、低耗的绿色新品种,并在优质、广适和适宜机械化方面有所突破,满足不同生态区域和城乡居民消费功能需求。

基地创建。建设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10万亩,主要作物生产用种商品化率达80%以上,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主体培育。培育专业化骨干种业企业8-10家,重点打造2-3家生产基地稳定、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构建以大型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为龙头,专业化骨干种业企业为支撑,区域化和服务型种业企业为配套的现代种业企业集群。

制度建设。建立种业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种子生产供需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农作物种子储备管理,完善种子监管机构和信息服务,形成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实现大宗农作物种子抽检全覆盖。

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21-2020年)


云南省蔗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6年6月

蔗糖产业是我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食糖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0%左右。全省16个州市中有10个州市49个县产糖,约150万多农户、600多万蔗农种植甘蔗,蔗区多为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有34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有21个是边境县。蔗糖产业在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初期,受进口糖大量冲击,连续自然灾害以及部分地方农产品结构调整等影响,我省蔗糖产业步入低谷。为推动蔗糖产业这一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振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各州市也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或配套政策。通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在糖业市场环境仍比较困难、其他产糖省区出现产业萎缩、省内部分农特产品加工业大起大落的背景下,云南蔗糖产业逆势发展,制糖规模、产糖量创历史新高,在全国的产业地位大幅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各部门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增动力,狠抓原料保障,加快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全省蔗糖产业实现逆势上扬,基本完成十二五蔗糖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蔗糖产业提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主要成效

1.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和省财政资金的扶持下,云南依托丰富的热区资源、良好的自然条件,狠抓甘蔗基地建设,甘蔗种植面积保持稳步增长,稳居全国第二大糖料蔗生产基地的地位。2014/2015年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到536.26万亩,比2010/2011年榨季的457.76万亩增加78.5万亩,增幅达17.1%。

2.产业地位明显提升。通过组织原料保障、技术改造等工程,全省产糖规模不断提升。2014/2015年榨季,全省共生产食糖230.68万吨,实现四个榨季连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5.4%。云南产糖量占全国比重由2009/2010年榨季的16.5%,上升到2014/2015年榨季21.9%,提高了5.4个百分点,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3.蔗农收入逐年提高。大力实施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培育、引进和推广,全省良种化程度和产糖率不断提高。2014/2015年榨季,全省良种率达90.5%;十二五期间甘蔗平均含糖分14.4%,单产4.2%。在糖价跌破成本价、部分主产区纷纷下调甘蔗收购价近100元/吨的情况下,全省制糖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连续三年执行420元/吨的甘蔗首付收购价政策,有效保护了蔗农种植积极性。2014/2015年榨季,全省蔗农卖蔗收入达78.83亿元,较2009/2010年榨季翻一番,年均增长16.2%。

4.制糖工艺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制糖企业在糖机装备、自动化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技术进步成效显著。近5年平均出糖率达12.46%,高于全国其他产区水平;百吨甘蔗标煤耗由十一五期间的5.47吨下降到2014/2015年榨季的4.89吨;糖厂耗新鲜水量由10-20m3/吨蔗降到1.5m3/吨蔗,污水排放量为1.4m3/吨蔗。

5.制糖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实施行业整合重组和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全省制糖企业整合为16户,其中,洋浦南华、英茂糖业年产量超过50万吨,凤庆糖业集团、富宁永鑫糖业等6户企业年产量接近或超过10万吨,8户企业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5.2%,规模经济显著。糖厂单厂平均规模从2009/2010年榨季的日处理甘蔗2250吨提高到3100吨,全省制糖企业日处理甘蔗能力达21万吨,已有3间日处理万吨甘蔗的糖厂,最大糖厂的日处理甘蔗能力已达到14000吨。

6.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大力推广全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蔗渣、糖蜜、滤泥等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形成了蔗渣浆板、生活用纸、酒精、有机肥、木糖、生物质燃料、食用酵母、饲料酵母等10余种综合利用产品,初步形成高效、稳定的多门类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制糖企业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占糖产品产值的12%左右。

7.境外种植成效显著。根据《禁毒合作项目》,按照国家禁种除源、政策扶持、双边合作、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推动制糖企业到缅北、老北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和农业开发合作,大力种植甘蔗原料,既配合国际社会从源头上遏制毒品危害、帮助邻国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又弥补自己甘蔗原料的不足。云南境外甘蔗种植,由2009/2010榨季收获16.6万亩,返销甘蔗原料68万吨,发展到2014/2015榨季收获53.56万亩,返销甘蔗原料198.7万吨。

8.产业政策彰显合力。一是出台了扶持蔗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3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为云南省蔗糖产业振兴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二是进一步完善了食糖储备机制。2013年省政府率先在全国组织实施食糖工业短期收储。两年来,共组织省内160万吨食糖收储和国家107万吨食糖收储,共撬动银行贷款50亿元,有效保障榨季顺利运行。三是建立蔗糖产业发展联动机制。省级层面,成立云南省蔗糖产业振兴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门间通力合作,从金融支持、税费减免、要素保障、通关便利等方面为制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纵向来看,多数产糖州市及糖料基地县都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同推进蔗糖产业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9.物流和营销体系进一步健全。着力搭建食糖产销桥梁,形成了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现代流通模式,食糖行业重生产轻营销的观念在逐步转变。全省每年约有200万吨的食糖销往西南、西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对保障我国的食糖消费安全和市场有效供给发挥着重要作用。制糖企业通过直销模式、电子商务模式销往全国各地的食糖数量不断增加,部分制糖企业已实现直接向大中型终端企业供货,极大地降低了流通费用,稳定了销售。十二五末期,全省食糖行业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食糖数量已超过全省产量的50%以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甘蔗生产综合竞争能力不强。一是蔗区生产条件差,甘蔗单产低。全省70%以上甘蔗种植在旱坡地,加上蔗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甘蔗平均亩产仅为4.2吨,与广西4.8吨/亩、巴西5.5吨/亩相比有一定差距。二是甘蔗品种更新慢,甘蔗生产技术落后,种植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三是劳动力缺乏,机械化水平低。全省甘蔗生产主要以手工为主,劳动强度大。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蔗区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蔗区劳动力资源短缺,甘蔗生产用工成本上升,增加了生产成本;甘蔗机械化推广面临着蔗区地块小、坡度大,农户经营模式、现有栽培制度与大型收获机械不适应,国内自主研发的甘蔗收获机械不成熟等问题。

2.制糖综合经济效益不高。一是制糖企业生产饱和度较低。种蔗适宜区是粮食高产区、香料烟集中地、水果适宜区和反季蔬菜的种植区域,产业争土地、争劳力的矛盾十分突出,部分地方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甘蔗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全省制糖企业生产饱和度不足71%。二是产业链延伸和深度资源综合利用不足。全省多数糖厂仍停留在糖+酒精的模式上,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部分糖企虽然已经向生产浆纸、有机肥、木糖、酵母等方面延伸,但由于土地、资金、市场、技术工艺等诸多因素综合制约,规模化、市场化水平有待提升,还没有达到支撑制糖产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的。三是部分制糖企业规模小,装备陈旧,规模经济效益较低。

3.制糖行业连续亏损。受成本刚性增长和食糖大量进口冲击影响,食糖价格大幅走低,制糖企业成本倒挂,亏损严重。2013年榨季,全省制糖企业糖产品亏损2.69亿元;2014年榨季,亏损达23.28亿元;2015年榨季,亏损9.04亿元。制糖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2.1%。

4.境外甘蔗发展制约因素较多。随着蔗糖比较效益的变化和我国东糖西移产业战略调整,近年来,我省与周边国家开展种植甘蔗农业合作和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取得可喜成绩,但也面临着境外政治形势不确定因素多、境外基础设施开发成本高、境外替代种植甘蔗进口配额发放数量不能满足制糖企业要求、进口返销通道通关能力及资金结算便利化有待提高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十三五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蔗糖产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1.国际糖业发展形势分析

食糖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目前世界上生产食糖的原料主要有甘蔗和甜菜两种,甘蔗糖与甜菜糖的比例约为7∶3。世界上产糖国家和地区有107个(欧盟15国作为一个地区统计),其中产糖在5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31个。食糖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包括巴西、印度、中国、澳大利亚、欧盟、美国、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古巴、南非,以上国家的食糖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全球食糖供给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呈周期性变化,但总体呈上升趋势。10年来全球食糖产量年平均递增2.06%,2014/2015年榨季全球糖产量为1.87亿吨,消费量为1.83亿吨。随着人口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全球食糖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10年来全球食糖需求量年递增2.17%。全球食糖价格随着食糖产量出现周期性波动,自2011/2012年榨季以来国际原糖价格持续回落。根据国际糖业组织的研究,上一轮国际食糖增长周期已过,国际糖价将逐渐脱离底部区域,从2016年开始,国际食糖库存量将不断减少,2015/2016年榨季,全球有望实现供需平衡,甚至出现部分缺口,国际食糖价格将有望稳步回升。

2.国内糖业发展形势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全国有10余个省区产糖,主产糖区集中在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北部省区,沿中国边境地区分布,其中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及海南等省份。2014/2015年榨季,全国甘蔗种植面积2200万亩,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区)种植2100余万亩,蔗糖产量达1008万吨,占全国食糖产量的94.4%。从产量来看,我国食糖产量连续3年减产,国内食糖自给率仅为64%,巨大的产需缺口为蔗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综观我国食糖产业,其发展形势如下:

一是第三次糖业转移已悄然进行。全国糖业格局出现过两次典型的产业转移,一次是由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转向广东、福建的北糖南移;第二次是由广东、福建转向广西和云南的东糖西移。从当前格局来看,北方产区因竞争力下降,黑龙江、山西已经基本退出全国糖业市场,内蒙古、河北、新疆产量有所下降,萎缩态势明显;南方产区中,广东、海南、广西因连续3年下调甘蔗收购价,甘蔗种植面积持续下降,近两年广西种植面积年均下降10%左右,我国新一轮糖业自主结构调整悄然开始。

二是食糖刚性需求增长,产需缺口较大。随着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以及食品、饮料工业用糖量的增加,食糖消费有望持续增长。十二五时期,我国食糖消费平均年增长率为3%左右,人均消费11kg/年,但与国际平均24kg/年的消费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按照年均增长3%计算,十三五末,我国食糖消费总量将接近1800万吨,与十二五时期最高年产量1200万吨产量相比,仍有较大缺口。

三是政策支撑看好。食糖关系着国家产业安全,关系着广大蔗农的脱贫致富。面对我国食糖缺口不断加大的形势,国家食糖安全问题已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十二五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将糖与粮棉油一起视为国家大宗农产品,视为国家物价的基准,并根据我国食糖消费发展的形势,从完善食糖储备制度、控制食糖进口数量、严历打击食糖走私等方面加强管理。为保障我国食糖安全,保护蔗糖民族产业,十三五时期我国蔗糖产业扶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强化。

(二)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是热区资源丰富。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西南面,滇西南、滇东南的热带、亚热带区域热量好,光照充足,适宜糖料甘蔗生长,特别在甘蔗成熟期,蔗区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蔗糖分的形成和积累,是我国主要的甘蔗优势产区,也是我国蔗糖分水平最高的地区。

二是产业基础稳固。蔗糖产业是全省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励精图治,云南蔗糖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已成为综合效益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全省蔗糖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种植和生产逐渐向自然条件优势明显、增产潜力大的滇西南、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聚集,有临沧、德宏、文山、保山、普洱、西双版纳、玉溪、红河等8个重点产糖州市,形成了涉及40余个县(市、区)的蔗糖产业布局;在制糖工业上,形成了机制糖厂生产线73条、16户重点龙头企业的加工生产规模,日处理能力达21.65万吨,拥有2.5万行业员工,覆盖蔗农600多万人。尤其是十二五末期,云南蔗糖产业乘势而上,在全国产业地位大幅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提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我省拥有其他蔗区无法比拟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云南与周边的缅甸、越南、老挝直接接壤,跨境经济合作拥有良好条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云南以区位优势为基础,经国务院批准先后建立了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云南糖业在边境经济合作中得到了发展并成为与缅甸农业经济合作的主要项目,境外种植成为糖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境外替代种植和跨境农业合作的甘蔗量已经达到180万吨。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支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的投资、财税、金融、保险、贸易、通关、检验检疫等政策,国家对境外农业合作支持政策进一步明朗化,政策发挥空间大。

2.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机遇

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明确了新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期间,深刻阐述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将云南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云南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在我省49个产糖县中就有21个是边境县。近年来,我省制糖企业与缅甸、老挝跨境农业合作种植甘蔗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只要善用战略思维,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完全有可能打造包括蔗糖在内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特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辐射中心。

二是云南糖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云南作为全国第二大蔗糖基地,肩负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的重要责任。2015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糖料蔗主产区发展规划,我省糖业发展被列为国家战略,全省7个州市21个县区纳入核心基地。国家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加快我省良种培育推广,推进全程机械化,提升糖料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糖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脱贫攻坚战略孕育重大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阶段,促进蔗糖产业提质发展,是在广大蔗区实施精准扶贫、走内生式发展道路的根本举措。《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的最大的民生工程、重大的政治责任和战略任务来抓,并从财政、金融、科技等方面强化扶持,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将为蔗糖产业孕育新的发展机遇。

3.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国际食糖的冲击。国际市场持续冲击,成为影响蔗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WTO成员国食糖平均关税为97%,而我国仅为15%,低于主要成员国关税水平。近年来,我国进口食糖持续增长,2015年,我国进口食糖485万吨,同比增长39%,在国家外贸进口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食糖进口量却保持了高位增长。特别是近三年来,食糖走私开始出现,虽然在省政府打私办的领导下,各级执法部门综合执法,加强了缉私工作,但目前食糖走私尚未杜绝。国际进口及走私糖的冲击,直接导致国内糖价大幅波动和我省制糖企业大幅亏损,已成为制约全省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物流成本较高。我省处于全国物流系统末端,交通运输基础条件较差,食糖物流成本相对较高,昆明地区食糖运输成本比广西高出近200元/吨左右,部分州市吨糖运输成本高达400元,物流成本极大地增加白糖完全成本,削弱了市场竞争能力,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是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地方领导干部对蔗糖产业丢不得、垮不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发展蔗糖产业的主动性不高,甚至认为我省蔗糖产业缺乏竞争力、食糖需求可依靠进口满足,导致政策不连续,措施不力,部分地方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影响蔗农积极性和蔗糖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当今种植业市场有多大?种植业什么前景最好?


种植业什么前景最好?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给大家探讨一下当今种植业市场前景有多大?

特色种植很赚钱

近年来随着粮农增收要求的提高,特色种植以及玉米功用专门化的加强,种植特用玉米今后也是中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近年来中国农业、特色种植科研等部门均对特用玉米种植业给予了较大支持。部分领域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抢占自己的地盘,投资大小丰俭由人,回报可观。

食用菌种植最靠谱

现在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流行的种植项目,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其中的利润可是非常让人眼红的。问为什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认识加强,对营养与健康都很关注,其中食用菌对人体各方面的健康都有很大作用,是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所以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很大。

种植野菜不赔钱

寻找一块城乡结合处土地,投资种植芦笋,芦蒿,马兰,荠菜等绿色野菜,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广,技术含量低,便于掌握。且适应城市消费需要,符合国家菜蓝子工程。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无论种植哪个行业,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分析,仔细调查调查,种植哪个行业前景都是很不错。

2018年如何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寒来暑往,又是新的一年,新的征程。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的大潮中,种植业也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如何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又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如何在资源强约束下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如何推动种植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让我们共同期待。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强基固本守住安全底线。今年,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一是突出两保,狠抓政策落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坚持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二是突出两藏,夯实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并建设好粮食功能区9亿亩,尽快将任务落实到县(市)、落实到乡村、落实到地块。突出抓好耕地质量建设,重点抓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提升基础地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选择400个重点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扩大示范效应,引领绿色发展。三是突出两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分区域、分季节、分作物制定技术方案和防灾减灾预案,加强技术培训,落实关键技术。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为重点的工作督导,科学考核,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力推进结构调整,提升质量促进产业兴旺。一是抓好两减。调减水稻和籽粒玉米,缓解库存压力。适当调减南方低产区籼稻和东北寒地井灌稻面积,力争调减水稻面积1000万亩,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区籽粒玉米。调减耗肥水、易感病的作物,缓解生态压力。重点调减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的小麦面积,适当调减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的小麦。二是抓好三优。调优品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稻谷、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促进农牧结合,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调优区域结构。在巩固主产区的同时,重点打造特色区,加快发展道地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水果、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区。抓紧编制出台《全国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指导各地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道地药材基地。调优种植制度。在东北一作区探索建立三三轮作的种植制度,在南方两熟区探索建立粮油、粮菜等水旱轮作种植制度,在黄淮海两熟区探索建立粮油轮作种植制度,做到用地养地结合。此外,继续抓好马铃薯主食开发。筛选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建立生产基地,为主食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优化产品工艺,完善主食产品配方及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将马铃薯主食产品全粉配比提高到50%以上。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拓展主食产品市场,壮大消费群体。

加力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聚焦重点,聚合资源,聚集力量,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更高层次上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突出果菜茶等用肥、用药量大的作物,还要突出优势产区、核心产区和品牌基地。选择一批重点县市整建制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同时,切实抓好《农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二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结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推进品种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机制节水,加快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制东北地区井灌稻面积,京津冀地区基本退出水稻种植(保留部分京西稻和天津小站稻)。在华北、西北地区,加快节水小麦品种推广应用,力争节水小麦品种比例达到20%,提高8个百分点。三是推进果菜茶绿色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路径,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持续推进,提升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做到适区适种,逐步形成品种互补、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布局。选择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重点作物,创建100个特色园艺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独特品种、特殊品质和特定区域的产品。四是扩大轮作休耕试点。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推行老任务老办法,新任务新办法,原有试点继续实行,新增加的任务实行申报制度,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开展轮作整县推进,选择一批重点乡镇和行政村开展休耕整建制推进。

加力推进质量兴农,提质增效促进生活富裕。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制修订一批农药残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果菜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10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二是优化产地环境。加强退化耕地综合治理,选择东北黑土退化、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渍化及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等区域,开展地力培肥综合治理。加强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重点抓好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北方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北生态退化区的修复治理。三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继续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适当扩大到节肥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草莓、芒果、梨等名特优作物,并选择一批大县开展整建制试点。四是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开展农业质量年活动,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加力推进创新驱动,提升素质促进乡风文明。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结合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二是培育生产性服务组织。扶持一批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在400个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培育1万个设施装备先进、服务能力强的新型服务组织。三是创新组织方式。在粮食主产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壮大集体经济,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乡村有效治理。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选择1000个村开展试点。

农业部:重点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


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种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经营方式十三五期间,农业部种植业司将着力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三个能力。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保证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明显改善、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提升持续发展能力,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聚焦重点加力推进。调整结构促动转型升级。保口粮、保谷物,到2020年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重点是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5000万亩。

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促进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完善政策拉动转型升级。重点是完善价格政策、补贴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税收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完善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实施好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育种创新,加快推进商业化两杂育种创新能力建设,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和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力争尽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扎实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分区域、分作物形成一批适宜不同耕作制度的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

基础建设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优先投入到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力争到2020年,新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养分平衡、质量修复,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力争到2020年,全国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健全机制带动转型升级。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是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集中育秧、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等全程托管服务。国际国内联动转型升级。短缺品种和先进技术要引进来,满足国内需要,优势产品和优势技术要走出去,加快对外输出。

《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种植规划”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