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关于推动2022年粮油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苍溪县)》,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为推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17年粮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年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现提出如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2017年粮油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苍府办发〔2016〕50号)。

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2017年粮油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苍府办发〔2016〕5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推动2017年粮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年粮油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经县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优化种植结构,完善优质粮油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以满足城乡人民对农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二、主要目标

2017年,全县粮油播种面积132.63万亩(粮食面积102万亩,油料面积30.63万亩),粮食总产38万吨、油料总产5.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40万吨(商品蔬菜20万吨)。其中:小春粮食面积35万亩(小麦30万亩、洋芋3万亩、豌胡豆2万亩),总产9.2万吨(小麦8.6万吨、洋芋0.5万吨、豌胡豆0.1万吨),油菜面积22.63万亩、总产3.5万吨;大春粮食面积67万亩(水稻30万亩、早玉米24万亩、红苕8万亩、大豆5万亩),总产28.8万吨(水稻17万吨、早玉米9.3万吨、红苕2.0万吨、大豆0.5万吨),花生面积8万亩、总产2万吨;新培育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80户。

三、主要工作

(一)着力培育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成果,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既要引导农民群众采取租赁、转包、托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使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又要支持会农业技术、有生产要素、懂市场经营的农民创办领办经营性服务机构。全力帮助种粮大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配套完善和落实财政补贴、人员培训、设施用地、金融服务等特惠政策。2017年,全县粮油规模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新增粮油适度规模生产经营主体80户(具体任务见附件3)。

(二)着力提升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以我县实施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项目和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契机,着力提升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要鼓励和引导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求购买更多先进的农业机械,增强服务能力。要扶持有条件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在自己的生产区域直接参与有关涉农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农业生产条件。要引导农民群众,尤其是劳动力缺乏的农户及区域以集体购买、全程托管等方式向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购买粮油生产社会化服务。2017年,我县粮油作物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面积分别要达到96万亩、85万亩,重点突出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要达到10万亩(具体任务见附件3)。

(三)着力落实关键实用技术。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把小麦免耕精量均匀播种、油菜免耕机播与均匀精量撒播、水稻机插与旱育抛栽、早玉米深窝乳苗覆膜与直播地膜覆盖、花生膜侧栽培及农作物秸秆还田等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并以每个作物连片建设100亩高产高效核心示范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具体任务见附件4),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现场学习样板。

(四)着力完善优质粮油产业链。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农业、经信、粮食等县级相关部门务必要认识到粮油产品优质化的趋势,树立优质粮油品牌意识。在生产环节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农民,尤其是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引进和种植优质粮油品种;从种、管、收、储等生产环节要做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在农药、化肥的施用上要做到科学精准,并逐年减少用量;从资金、物资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扶持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在产后环节上,要从收购、加工、销售及优质粮油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对有作为的粮油企业给予支持,并扎实开展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工作。2017年,全县优质水稻(国标二级及以上)种植面积要达到20万亩,优质饲用和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要达到15万亩,特色紫薯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具体任务见附件5)。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农业、财政、粮食、经信、食药工商质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粮油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推动粮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粮油生产的组织领导,制定粮油产业发展考核办法,明确乡镇、村、组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切实做到计划早下达、目标早明确、工作早安排、物资早准备。

(二)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有关粮油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聚集效应和引领作用。对优质粮油产业链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给予大力扶持,尽量补齐短板,打造品牌,提高粮油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搞好宣传培训。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农业、供销等部门要结合相关科技培训项目,以培训新型农民为契机,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培训到人。通过召开会议、入户宣讲、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将2017年推介的优质粮油品种、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农机具使用技术等知识宣传到户。

(四)强化督促检查。为确保2017年粮油产业转型升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上成立粮油产业工作督导组,适时对全县粮油产业工作开展督导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年度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附件:1.苍溪县2017年小春粮油生产任务分解表2.苍溪县2017年大春粮油生产任务分解表3.苍溪县2017年粮油规模种植新增新型粮油生产经营主体和粮油生产社会化服务目标任务分解表4.苍溪县2017年粮油高产高效核心示范片任务分解表5.苍溪县2017年优质粮油生产任务分解表

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1月11日

扩展阅读

徐闻县关于进一步加快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徐闻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热带水果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步伐,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围绕建设海峡城市目标,以培育实体经济壮大经济总量为工作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长寿之乡品牌为推手,以增加税源为导向,以项目落实为抓手,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致力做强农业、做大工业、做活商贸,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开创徐闻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思路,坚持开放型发展,产业化经营,以区域布局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推广为支撑,以增效增收为目的,调优果业结构,提升果品质量,发展热带果业,加速生产集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品牌化进程,推进我县热带水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基地建设,在巩固现有热带水果面积的基础上,实施品牌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建立和完善采收、运转、包装、加工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三、区划布局

在抓好现有水果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土壤特性、水源条件和水果品质表现与产业分布、市场销售特点区划如下:

(一)东北部地区:主要发展菠萝。

(二)中部地区:主要发展香蕉和木瓜。

(三)西部地区:主要发展芒果、荔枝、龙眼、密柚、台湾莲雾、台湾青枣。

四、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一)切实抓好特色水果基地建设。

县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区域布局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加工水果、特色水果基地建设。要抓住优良品种引进与苗木培育、园地规划与整治、果园建设与生产管护、产业服务与经营等重要环节不放松,为发展特色果业奠定基础。

(二)强力推进特色水果标准化生产。

强化特色水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生产标准及其规程,推进特色水果品种优质化、苗木生产本地化、果园建设基地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农药肥料使用合理化、果品质量优良化、采摘包装规范化、加工贮运科学化,实现特色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积极引进、选育水果新品种,建立健全新技术推广机制。

县农业局和相关单位要立足地域特点,大力开展新品种引种选育和新技术试验示范。不断引进、培育、推广适合我县不同生态和地域条件的新品种,丰富特色果业品种结构,为增强特色水果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基础和保障。

(四)培育和壮大水果加工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带动特色果业发展的关键。要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和生产经营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要重点培育以水果浓缩汁加工、鲜销水果贮藏、包装、运输为主的龙头企业。支持果业龙头企业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将我县的特色水果产业规模做大、质量做优、品牌做精。要支持和鼓励水果协会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以龙头带动基地发展,以基地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的良好格局。

(五)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水果品牌。

要广泛运用网络平台、博览展出、推介参与、新闻报道、标示标牌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特色水果产业、品牌,提升水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树造产业形象,提高产业效益。

(六)进一步完善果业基层服务体系。

以逐步完成基层农技人员的果技知识转型培训为手段,畅通信息传播渠道,不断完善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果业生产和管理技能。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拉动特色水果产业加快发展

要切实加大对水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土地、项目、资金、税收及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我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一)稳定土地政策,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土地经营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鼓励集体、私营经济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方式成片开发农村土地,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特色水果生产基地。

(二)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1.县财政要根据县农业部门提出的特色水果新品种引种及区试计划,在支农资金中适当安排专项经费。

2.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由县农业局按年度提出培训计划后,在县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培训经费。

(三)强化热带果业发展的项目支持。

要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加大对热带水果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县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供销等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要大力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和投资水果产业的开发与经营。

(四)强化金融信贷支持。

金融部门要把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作为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对象,按照国家金融扶持政策,为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和果业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五)落实税收优惠。

在我县从事特色水果基地建设、果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龙头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六、强化组织领导,增强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与协调。

为加快我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县政府成立徐闻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做到资金配套到位、政策落实到村、技术培训到户,积极引导农户建设特色水果基地,打造徐闻热带特色水果产业品牌。

(二)实施目标管理与考核奖励机制。

为加快我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步伐,要对特色热带水果产业实行重点目标管理。由县农业局牵头,会同县各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特色热带水果产业发展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奖励办法。

徐闻县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1日

广元市关于抓好2022年小春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元市农业局关于印发抓好2017年小春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广农函〔2016〕314号

各县区农业局:

做好小春生产工作是事关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开端和基础,也是我市农村农民脱贫攻艰奔小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切实抓好我市2017年小春生产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2017年全市小春生产要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单产抓品质、成规模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粮油产业良种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2017年,全市小春生产的目标任务是: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46万亩,总产35万吨,其中:小麦面积104万亩,总产26.75万吨;马铃薯面积32万亩,总产7.56万吨;油菜籽面积85万亩,总产12.5万吨。各县区要根据全市总体要求,因地制宜提出增产增收的目标任务,为确保为我市小春生产继续获得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稳定粮油作物面积。一是将国家的惠农政策宣讲到田间地头,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大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力度,通过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小春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三是通过加强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新机具新技术,推行机械耕整和小麦油菜的机播机收方式,并以此扩大机械化作物面积;四是按照农业部秋冬种视频工作会精神的要求,扩大冬春马铃薯种植面积来确保小春粮食播种面积的总体稳定。

(二)全面推广落实小春生产新技术。一是全力推广小春预留行种植技术,充分利用预留行空行套种蔬菜、豆类和绿肥,增加复种指数和农民收入;二是通过推广适宜的高产抗病品种和稻草覆盖技术,为大春适时争早、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量和半精量播种、药剂拌种、合理密植、机械开沟排湿、机播机收等关键技术,努力夯实小春生产的技术基础;四是要抓好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小春主要病虫害监测预报和防治,重点抓好小麦的一喷三防工作,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调结构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一是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结构比例,面向生产需求,积极推广稻麦、稻油、稻菜轮作,旱地麦/玉/豆,麦/玉/苕,麦/玉/菜等套作模式,发展饲用作物,推动种养结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资金来支持和培育壮大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我市农村农民脱贫奔康增添动力。

(四)突出绿色生态的高产高效农业。一是要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发展,以高产、稳产、高效为目的,充分利用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加大现代农业机械推广、农情信息网站建设、农业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二是继续抓好以小麦、油菜、马铃薯三大作物为主的高产示范基地建设,突出其成规模、技术新、单产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三是要实施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深耕深施,节水灌溉,增施缓释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和降低化肥施用总量,以统防统治代替分户防治,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代替高毒高残留农药,逐步使我市由过去的传统化学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转变。

三、强化组织服务,确保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和组织发动。严格执行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对小春生产的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进一步调动种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掀起小春生产的热潮。

二是保障资金投入和有效使用。通过强化中央财政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的使用管理,将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重点用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支持粮食重大增产技术推广和高产高效创建。

三是强化农资供应和管理。通过农业综合执法做好农资市场执法监管,重点抓好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做好农资打假工作,切实强化年资市场管理,保障小春健康安全生产。

广元市农业局2016年10月11日

关于印发凤山县核桃产业贷款实施方案的通知 凤政发〔2022〕36号


凤政发〔2017〕36号

凤山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凤山县核桃产业贷款实施方案的

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凤山县核桃产业贷款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凤山县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4日

凤山县核桃产业贷款实施方案

为规范我县核桃产业贷款业务操作,防范信贷风险,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真正解决核桃种植大户、合作社、收购企业、加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根据《中共河池市委员会、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河池市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河发〔2012〕22号)、《中共凤山县委员会、凤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凤山县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凤发〔2015〕17号)和农村信用社有关信贷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贷款对象

我县核桃种植大户、合作社、核桃收购、加工企业。

二、基本原则

对我县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企业,同时符合三有两好一项目(即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并参与核桃产业开发的)条件。

三、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及贴息

(一)贷款额度

对核桃种植大户、合作社、核桃收购、加工企业,原则上每户贷款额度10万元以内,大户不超过20万元,合作社贷款额度200万元以内。超过上述额度借款人应提供抵押物。

(二)贷款用途、期限

本方案贷款用途只限于使用于核桃产业的收购加工等生产经营流动资金,贷款一般采取一年一贷一收的方式,具体视项目周期而定。

(三)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20%执行。

(四)贴息对象及规模

1.贴息对象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企业,给予不超过一年的全额财政贴息补助。信用社根据贷款对象对信贷额度和生产周期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贷款额度。

2.贴息兑付。借款人按季度自行到信用社偿还利息后,由借款户持还息凭证到县核桃办填写《核桃贷款贴息申请审批表》,县核桃办审批后报县财政局,县财政局核对后按清单拨付到经办银行统一进行代发到借款户账户。县核桃办要建立健全有关账务台账,专页记载,核算贷款贴息。

四、贷款保全及风险补偿措施

(一)设立核桃产业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扶贫小额贷款风险基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行专户储存、滚存使用,专项用于核桃贷款损失核销及承担贷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支出。金融机构按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额度放大5倍控制贷款额度。

(二)建立健全核桃产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运作机构。核桃产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由县人民政府指定信用社行运作。

(三)及时实行贷款风险管控机制。核桃产业贷款季末余额不良率达到5%时,应暂停发放新的核桃产业贷款,并于暂停业务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书面报告县核桃办。信用社及县核桃办应采取进一步风险控制措施,贷款不良率降低后,再恢复受理贷款申请。

(四)资金来源与管理

1.贴息资金来源

核桃产业贷款贴息资金从县政府财政资金中安排,统一存入县核桃办在信用社开设的核桃产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专用账户。

2.风险补偿资金来源与管理

(1)风险补偿资金从县财政资金中安排,首期资金为200万元,资金统一存入县核桃办在县信用社开设的核桃产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专用账户进行管理,按活期存款计息,利息由信用社自动转入核桃产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专用账户中。

(2)贷款损失及奖励资金每年结算一次。核桃产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扣除损失补贴和奖励后的余额,继续用于此项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3)用于支付损失补贴和奖励的资金数额,由县信用社核算提出,经县核桃办组织核验,形成核验报告报县政府审批。

(五)贷款损失责任

设立核桃产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信用社、核桃办及财政局等部门认定确属无法收回的贷款损失,县财政局按核定损失额的70%给予信用社补偿,30%由信用社自行代偿。

对代偿的损失部分贷款本息,主要由县信用社和县核桃办采取措施追回。所追回的贷款本息,70%归入风险补偿资金;30%作为县信用社损失补偿。

五、核桃产业贷款发放流程

第一步:对象认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企业对象向县核桃办申报,由县核桃办审核,经公示无异议后将贷款户名单及规模报信用社留存。

第二步:贷款申请。符合条件核桃产业户如自有资金不足需向当地信用社借款的,应向户口所在地信用社提出借款申请,并填写《凤山县核桃产业贷款申请审核表》,申请审核表经县核桃办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交信用社,由信用按规定进行贷前调查。

第三步:贷款额度审核。信用社接到经县核桃办审核符合条件的《凤山县核桃产业贷款申请审核表》后,及时依据三有两好一项目的原则对贷款对象及项目情况、项目规模进行调查审核,结合实际确定贷款额度。

第四步:贷款发放及备案。信用社按贷款审批程序进行审批,按实贷实付原则完成贷款发放后,将获贷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收购加工企业名单送县核桃办备案。

六、贷款收回

借款户出售核桃或产成品后,应将销售款项及时回存到在信用社开立的关联账户中,如由公司统一收购的,县核桃办应当要求收购公司或企业、合作社到信用社将种植户的销售款项统一进行代发,以利于贷款收回,借款户应当根据销售情况按贷款期限分期分批归还贷款。

七、贷款无法收回的损失认定

(一)核桃产业到期贷款的回收和清欠工作由信用社及县核桃办负责。信用社要建立到期回收、逾期追偿的台账,确保资金全部回收。

(二)核桃产业贷款无法收回的贷款损失认定:由经办金融机构报送贷款损失名单,由县核桃办牵头组织认定。认定原则应严格认定,逐户审批,对外保密,确认一笔,补偿一笔。

(三)核桃产业贷款损失的认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未结清债权可认定为损失贷款:

1.借款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相关程序已经终结。

2.借款人死亡。

3.借款人及其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赔偿。

4.借款人触犯刑法,依法被判处刑罚,导致其丧失还款能力。

凤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9月24日印发

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脱贫攻坚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做强茶产业,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和脱贫攻坚,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以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目标,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为重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市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强化政策引导,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茶产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进。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划定优势区、确定最宜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企业与农民联合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体系,推进产加销衔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综合运用安全投入、物理技术、信息技术、绿色防控等措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注重质量效益。加快茶叶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组织化程度,提高产品质量效益。

四是坚持品牌带动,培育企业集团。实施品牌战略,创响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扩大中国茶的知名度。坚持扶优扶强,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茶业集团。

五是坚持着眼全球,拓展国际市场。抓住农业深度融入国际的契机,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弘扬中华茶文化,拓展茶叶国际市场,提升我国茶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一稳定,稳定茶园面积。划定优势区、发展最宜区,到202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左右。两翻番,实现茶叶总产值和出口额翻番。到2020年,干毛茶产值达到30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茶叶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比2015年翻一番。三提高,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茶叶质量效益,加快品种改良,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叶机械化水平,以质增效。到202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比达70%以上,比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创建茶叶知名品牌,培育大型茶叶集团。到2020年,培育5个销售额超50亿元的茶叶集团、20个销售额超20亿元的茶叶集团,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超大茶叶集团。同时,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茶叶知名品牌。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实施茶林间作,培育健康茶园土壤,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绿色防控,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二、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茶叶生产最宜区

(四)坚持适区适种。根据自然条件和适制茶类,确定好主栽品种,做到适区适种、适区适制,充分发挥品种特性,实现产量和品质提升。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导非优势区域适时适度退出茶叶种植。

(五)划定最宜区。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划定优质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茶叶的生产最宜区。巩固长江流域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和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南岭以北、长江以南最宜区。提升东南沿海茶区,以生产优质乌龙茶和名优红茶为重点,优先发展闽南、闽北及粤东最宜区。振兴西南茶区,以生产优质绿茶、红茶、黑茶为重点,优先发展滇西滇南、黔中黔东南及桂西南等最宜区。

三、实施创新驱动,提升茶业科技水平

(六)加快育种创新。贯彻新修订的《种子法》,加快实施茶树品种登记制度,加强茶树资源和新品种保护,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资源引进、品种选育。建设国家级原原种培育基地、省级原种保存及扩繁基地、良种苗木生产基地等三级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十三五期间,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区域性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七)推进集成创新。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支持科研单位和茶叶龙头企业开展茶叶基础研究及优质高效栽培、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茶叶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支持利用茶叶开展营养功能性食品创制,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组织科研单位与推广机构协作攻关,集成组装并推广一批区域性、可复制的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培训茶叶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示范带动大范围增产增效。

(八)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最宜区扶持一批茶叶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引领标准化生产。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种苗统繁统供、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市场营销等服务,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效益

(九)加快标准制定。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框架,制定茶叶产品和生产技术标准。总结茶叶标准园创建经验,完善茶园生产设施标准、栽培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加快制定一批农药残留国家标准,推动一批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茶叶优势区和最宜区,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广应用茶-沼-畜模式及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肥水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减少化肥用量。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强茶园土壤治理,用健康的土壤生产优质茶叶。

(十一)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开展茶叶生产机具研发,重点攻克名优茶机采技术瓶颈。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茶园整地、茶树修剪、病虫防治、大宗茶机采等关键环节的实用机具及配套技术,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

(十二)提高茶园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挖掘春茶生产潜力,巩固和提高全球高端绿茶市场占有率。推广生态栽培和机采技术,增采夏秋茶,增加单产,提高茶叶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加强老茶园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出能力。研发和应用高效率的夏秋茶加工技术,生产优质、安全的系列产品,满足国内大众消费需求。

五、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茶产业竞争力

(十三)建设原料基地。引导企业在优势区、最宜区建设标准化茶园、推广标准化技术、推行绿色防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原料供应机制,为农户统一提供苗木、肥料、病虫防控、机械作业等服务,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稳定的原料供应。

(十四)建设加工基地。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基地,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推进分级包装,减少散装和贴牌等低附加值产品销售,积极发展发酵茶,开发国际市场。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协作攻关,开发药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

(十五)培育大企业集团。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引导大型茶叶集团、相关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组建茶产业联盟,推进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策略同向和行业自律。

六、创响茶叶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十六)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茶叶主产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依托大型茶叶集团或区域茶产业联盟,制定生产规程、加工工艺、品牌使用规则等,维护区域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支持茶叶生产最宜区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产地环境、生产规程及加工工艺流程等标准,严格规范,保证质量。

(十七)壮大茶叶企业品牌。鼓励企业作为品牌经营主体,打造公用品牌下的企业品牌。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商标注册,制定企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培育企业文化,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力,增强竞争力。

(十八)强力推介茶叶品牌。支持产品品牌主体通过电视、报刊和新型媒体,大力宣传茶叶品牌。通过举办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组织品牌茶产品走出去,弘扬中国茶文化,创响中国茶品牌。每年春季、秋季举办中国茶业博览会,展示茶产业发展的成就,交流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并发布中国茶叶品牌。

七、加强市场建设,构建茶叶流通格局

(十九)健全市场体系。依托国家级茶叶市场,打造茶叶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产业信息、科技交流、会展贸易等平台,促进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在茶叶优势区,建设有特色的区域性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原料市场,完善冷藏、电子结算、信息平台等设施,推进茶叶现货与期货交易同步发展。

(二十)发展新型业态。结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立茶产业大数据,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适应排浪式大众消费向个性化特色消费转变,传统实体消费向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等多种消费业态转变的新趋势,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创新流通新业态,满足不同群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直供直销、个性定制、加工体验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二十一)开拓国际市场。适应国际茶叶消费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巩固绿茶出口市场,扩大红茶等发酵茶消费市场。支持企业提升出口绿茶档次和出口发酵茶的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场。引导茶叶企业联合开展国际贸易,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保持茶叶进出口有序推进,提升茶叶国际市场份额。

(二十二)弘扬中华茶文化。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精髓,讲好中国优秀文化故事,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人民更好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孔子学院的桥头堡作用,展示中国茶艺,传播中国茶文化。

八、加强指导服务,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二十三)加强统筹协调。做强茶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聚合力量、合力推进。要把做强茶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二十四)加强政策扶持。利用现有的种子工程、标准园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资金,加强高标准茶园建设,推进茶叶科技创新,推广绿色高效关键技术,提升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鼓励地方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增加茶产业投入,支持茶叶育种创新、老茶园改造、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

(二十五)加强指导服务。加强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指导和服务茶叶生产的能力水平。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品种的优质高效、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技术模式,制定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效益。指导农民落实好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

农业部

2016年10月14日

2021柞水县鼓励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 行)


柞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柞水县鼓励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柞政办发〔2016〕133号

各镇人民政府,乾佑街道办事处,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事业机构:

《柞水县鼓励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夯实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柞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7月17日

柞水县鼓励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

柞水县是核桃适生区,核桃种植面积较大,发展基础牢固,发展潜力巨大,做大做强做优核桃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加快推进全县核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商发〔2015〕11号)、《关于鼓励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商办发〔2016〕2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县核桃基地面积稳定在33万亩以上,核桃总产量达到1.8万吨,总产值突破9亿元,实现全县农民人均2亩核桃园,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4000元的总体目标,使核桃真正成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

(二)重点任务。20162020年,全县新建核桃良种繁育基地100亩,新建核桃标准园3万亩,建设标准化科管示范基地10万亩,提纯改良品种园5万亩,建立无公害示范基地3万亩,发展立体生态示范园10万亩;发展核桃专业合作组织18个;县上重点培育1家核桃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新建核桃初制加工场点10个;培养核桃技术服务人员200人。

二、扶持原则和扶持重点

(三)扶持原则。1.坚持扶优扶大,推动转型升级。重点扶持核桃优良品种化选育、推广和良种苗木繁育,核桃重点区域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坚持扶特扶强,提升经营水平。重点扶持核桃园流转,新建标准化示范园,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品种改良,科技创新研发,技术培训,龙头企业培育,优质品牌打造,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3.坚持政府引领,发挥市场作用。在发挥政府产业发展基金的导向引领作用,整合、统筹相关涉农资金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引导各类商业性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核桃产业开发。4.坚持绩效考评,注重扶持实效。开展核桃产业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考评机制,及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和用途,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下达、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大资金审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

(四)扶持重点。1.良种品种繁育。扶持核桃新品种引进试验、适宜良种筛选推广、地方良种选育、核桃良种品种苗木培育基地及采穗圃建设。2.新建标准化示范园。扶持规模化新建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扶持核桃主产镇(办)和省道315沿线河谷沟槽、社川河丘陵川塬、金钱河沟谷坡塬、乾佑河沟谷山地等4个区域的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3.标准化管理示范园。扶持核桃管理技术创新,标准化管理技术示范推广,标准化管理园区建设以及绿色、无公害、有机生产基地创建。4.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5.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扶持新培育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初制加工场点、集散交易市场和电子营销平台建设等。6.新型经营主体。扶持镇(办)核桃产业协会、基层核桃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各种产业经济组织能力建设。7.示范典型。鼓励和支持核桃产业示范镇(办)、示范村(社区)、示范大户建设和龙头企业领办示范基地。

三、扶持方式和资金筹措

(五)扶持方式。1.直接补助。对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新建标准化示范园、标准化管理示范园,按管理程序给予补助。2.以奖代补。对核桃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技术创新和龙头企业、经济组织、产业大户、加工营销企业培育及品牌保护利用等,实行以奖代补。3.享受政策。享受国家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省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国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意见》、市和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意见》等相关政策以及政策性核桃保险、核桃生产农机具补贴等政策。

(六)资金筹措。1.国家政策支持资金。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省级扶持资金。省级核桃干杂果经济林扶持资金以及争取的相关项目扶持资金。3.市级产业基金。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核桃产业发展基金。4.县级产业资金。县级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核桃产业发展基金。5.涉农项目资金。县发改、财政、林业、扶贫、水务、农业、供销等部门捆绑使用的有关涉农项目资金。6.筹集的社会资金。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吸纳的社会资本,以及争取的贴息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户信用贷款等各类商业性金融资金。

(七)兑付办法。严格标准和兑付程序,实行镇(办)全面自查,县级全面检查,市级兑现范畴由市上核查验收、认定;县上兑现范畴由县级直接认定。依据检查验收结果兑付奖补资金(检查验收及兑付办法另行制定)。四、扶持优惠政策

(八)扶持政策。1.良种品种繁育。对面积30亩以上,品种纯正,来源清楚,档案齐全的核桃良种品种繁育基地(含采穗圃)和种质资源库,每亩一次性补助2000元。核桃新品种引进试验、地方良种选育获得省上认定、审定、鉴定的,奖励5万元。2.新建标准化示范园。对实行品种化集中连片栽植,达到质量标准要求,且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新建核桃标准化示范园,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对新建立体生态示范园,且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示范效果突出的,每亩一次性补助200元。3.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对连片面积200亩以上,实现了全面标准化管理的示范园,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对嫁接改造或品种提纯改良建设的示范园,面积在100亩(每亩按22株折算)以上,且品种纯正、管理精细到位,达到标准要求的,每亩一次性补助200元。对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核桃生产基地认证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果品认证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4.核桃科技服务体系。对县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予以扶持。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核桃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并予以扶持。对县、镇核桃拔尖人才或技术骨干定期进行轮训培训,保障培训经费。对核桃实用技术培训予以适当补助。鼓励科技人员以个人或组织名义包抓核桃基地,允许科技人员与果农、合作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领办或参与核桃产业开发。对获得市级以上核桃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果的,按级别和等级予以一次性奖励13万元。5.加工营销企业。对核桃产业龙头企业,年产值或营销额2000万元以上,且实现年利税100万元以上,被评定为国、省、县龙头企业的,分别予以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对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且成效显著的,可优先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对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建核桃初制加工场点,当年加工能力100吨以上的,予以一次性奖补5万元。6.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核桃产业协会、核桃专业合作社、核桃专业大户发展。对采取农户联合、合作等方式,建立联系紧密、效果显著的产业经济组织,予以一次性奖励12万元。对企业、私营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采取土地林园流转等方式,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5年以上,且集中流转面积100亩以上,经营效果突出的,予以每亩一次性奖补200元。7.示范典型。每年开展一次核桃产业示范镇(办)、示范村(社区)、示范大户和龙头企业领办示范基地达标评比和命名活动,对获得命名的分别予以10万元、3万元、1万元、5万元奖励。对核桃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九)惠农政策补贴。1.退耕还林政策。对符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条件的新建核桃示范园,优先纳入退耕还林规划范围,享受退耕还林补助政策。2.政策性核桃保险。对符合条件的规模经营核桃林园,面积在50亩以上的,可优先纳入核桃政策性保险扶持范围。3.农机补贴政策。对群众核桃产业生产购置的旋耕机、机动喷烟机、喷雾机等农机具按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予以补贴。4.林木良种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良种品种化繁育基地,可优先申报中省林木良种补贴项目。

五、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柞水县核桃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核桃产业发展年度实施方案,协调落实资金统筹和整合工作。各镇(办)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研究细化扶持政策,抓好配套扶持政策落实工作。

(十一)统筹扶持资金。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统筹推进各项政策落实。县核桃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相关配套办法,做好具体实施落实工作。县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县财政部门要落实县级发展基金,统筹相关项目资金,确保扶持资金及时到位。县发改部门要加强项目统筹,把涉农项目资金向核桃产业倾斜。各镇(办)要统筹落实镇(办)产业发展基金,强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引导。

(十二)强化监督检查。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扶持政策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进行通报。纪委(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

《关于推动2022年粮油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苍溪县)》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关于植物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