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桔梗患叶斑病后应该怎样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桔梗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入药。桔梗叶斑病病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1、症状识别:此类病害主要危害桔梗叶部。(1)受斑枯病菌侵染时,叶片两面产生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5毫米,呈灰白色。后期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型,病斑上生出多个小黑点。病斑多时相互汇合,造成叶片枯死。(2)受轮纹病菌侵染时,叶片病斑较大,圆形。直径510毫米,褐色,具同心轮织,上生许多小黑点。(3)受炭疽病菌侵染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色斑点,逐渐扩大蔓延至茎、枝,表皮粗糙,黑褐色,后期病斑收缩凹陷。多雨高温条件下病斑呈水浸状;后期植株茎叶枯萎。

2、发病规律:桔梗生长期病斑产生大量新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多次再浸染,导致田间病害流行。一般78月份危害严重。高温、多雨和露雾较大的天气条件、粗放管理和生长不良有利发病和流行,如果防治不力,常导致叶片大量枯死。

3、防治技术:(1)提高植株抗病性,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降湿。(2)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可杀得2000的600倍液防病;发病后可根据发病种类选用下列药剂喷施:80%大生6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如果炭疽病发生严重,可用25%施保克800倍液进行喷雾。喷药时注意细致周到,视病情进展和天气状况连续喷23次,每隔715天喷1次。

编辑推荐

玉米叶斑病应该如何防治


玉米叶斑病病症:

玉米叶斑病,目前国内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者减产50%左右。大斑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很少发生,后期逐渐加重,发病叶片上形成梭形大斑,病斑黄褐色或青灰色,中部色浅,边缘色深,长5-10厘米、宽1.2-1.5厘米,严重时几个病斑互相连接,叶片提早枯死。

玉米小斑病,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减产70%左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而也危害叶鞘、包叶和子粒。病斑小,表现为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病斑为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紫色或深褐色,空气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灰褐色稀疏霉层,后病叶变黄枯死。

第二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较大,中央灰褐色或浅黄色,一般无明显边缘,后期稍显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叶片病斑数量多时,很快萎蔫枯死。

第三种类型,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坏死小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叶鞘和包叶病斑较大,呈纺锤形,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果穗腐烂。

防治方法:

A、选用抗病品种,注意与其他作物轮作,轮作面积越大越好。

B、播种时每20公斤种子,用25克“天达2116”(浸拌种型)+5克96%天达恶霉灵,兑水0.75公斤拌种,阴干后播种。

C、注意增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锌肥和生物菌肥,追施足量氮肥,保障玉米植株健壮,提高抗病性能。

D、玉米3--4叶时喷洒800倍“壮苗灵”+6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7-10叶时,喷洒800倍“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70%代森锰锌、或800倍“粮宝”+800倍72%杜邦克露药液,每7天1次,连续喷洒2-3次,可有效地防治大小叶斑病。喷药时加入1000倍3%蚜虱速克或1500倍啶虫脒可以兼防蚜虫、飞虱、瑞典蝇等害虫发生,并能防治玉米纹枯病、粗缩病等病害,增产玉米15%左右。

怎样防治菊花叶斑病


分布与危害

菊花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至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直径3-8mm,个别病斑长20mm。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CercosporachrysanthemiHealdetWolf称菊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梗生于叶两面,丛生,基部膨大,梗密集或不密集,浅橄榄褐色,在0-2处屈曲,个别膨大,顶端呈亚平截形,生大孢子痕,直立或近直立,大小20-803.5-5.0(m);分生孢子针状,基部平截无色,顶端尖,直或略弯,具6-33个不大明显的隔膜,大小40-1252-4(m)。分生孢子形成后,分生孢子梗尖端继续伸长,再顶生分生孢子。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适时灌溉,注意清沟排渍,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结合采摘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减少传染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琥乙磷铝(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人参患非浸染性根病后该怎样防治


人参非侵染性根病主要有冻害、主根开裂、烧须及红皮病。

1.症状

冻害:冻害多在出苗期显现症状,被害参株不能出苗。受害轻时,过冬芽和根茎变色萎蔫,重者主根脱水软化,随后腐烂。

主根开裂:秋冬季节参根吸水多,早春参根失水,易使主根开裂。

烧须:人参的吸收根受害枯死,通常仅细根受害,并不引起烂根。

红皮病:人参根表皮呈浅红色病斑,不定形,有时全部红色,变厚变硬,韧性差。

2.发生原因

参株萌动期遇到寒潮与降温,是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参床在迎风处或早春一冻一化气温变化大时受害较重。

主根开裂多在早春发生。早春保墒不好或秋冬雨雪过多,土壤湿度太大,造成水分失调则易发生。

烧须主要是由于土壤中养分、水分不足,引起须根枯死,有的由毒害引起。

红皮病是土壤含铁多或因耕作粗放整地不好,残根枯叶产生的酸过多,使根吸收过多的铁和锰所致。

3.防治方法

①加强防寒措施秋末冬初参床用土或落叶严密覆盖防寒,早春遇有寒潮或降温,应及时做好防寒工作,防止冻害。

②控制参床湿度严防参棚漏水,注意排水,晚秋要减少土壤湿度,早春注意保墒,防止土壤水分失调,减少主根开裂。改善床土的肥水条件,土壤干旱时应及时供给充足水分,以减少烧须。

③改进栽培技术换土,精耕细作,清除床面枯枝残叶,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等措施,以减轻红皮病。

作者单位:集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集安市农业总站

怎样防治香石竹叶斑病?


叶斑病是一种对香石竹危害很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植株罹病轻者老叶泛黄枯萎,重者花朵畸形死亡。建议按照下述方法进行防治。

要是所养香石竹受害严重,应该把病株拔掉焚毁再换新苗。栽培土壤按照每平方米浇灌的甲醛溶液100倍液30升的比例进行消毒。在施了药的栽培土壤上盖一层塑料薄膜10天后除去,翻动数次,半个月后就能重新使用。最好选择花朵稍小、叶片较窄、植株挺实的品种来栽种。因为其抗病性相对来说强一些。在繁殖时,把以茁壮无病植株顶端剪下的插穗浸泡在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分钟,用清水略加冲洗即可进行扦插。

在管理中,注意少给植株喷水,防治病菌从气孔或伤口进入香石竹体内。施肥避免氮素过多,否则茎叶徒长易染此病。植株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距离,要给它们创造一个通风透气的环境,从而减轻这种病害的发生。生长旺盛时期,应该间隔10天左右给植株喷洒一次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预防。

摘心、剪叶、疏蕾、采花最好集中在施药前,这样能够及时消毒植株伤口,可以大大减少此种易于传播的病害发生。在香石竹叶斑病发病严重的地方,必须实行两年一换地的轮作制度。

合欢患枯萎病后该如何防治


合欢又名夜合树、马缨花,原产于我国和日本。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中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合欢树冠开阔,入夏绿荫清幽,羽状复叶昼开夜合,十分清奇。合欢花为伞房花序,花瓣黄绿色,花丝粉红色。夏日粉红色绒花吐艳,十分美丽,适用于池畔、水滨、河岸和溪旁等处散植。

合欢枯萎病又名干枯病。国内在北京、南京、济南等地的苗圃、绿地、公园、庭院等处均有发生。国外在美国马里兰州、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有流行报道。合欢枯萎病为合欢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量树木枯萎死亡。该病从干径2.5cm左右粗的树到大树都能危害。

症状:幼苗发病,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变黄,以后少数叶片开始枯萎,最后遍及全株,此时根及茎基部已软腐,植株枯死。大树得病,地上部分萎蔫,病叶枯后脱落,枝条逐渐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在树枝、干横截面上可出现一整圈变色环。该病一般先从枝条基部的叶片变黄。夏末秋初,感病树干或枝的皮孔肿胀破裂,其中产生分生孢子座及大量粉色粉末状分生孢子,由枝、干伤口侵入。病斑一般呈梭形,黑褐色,下陷。发病初期病皮含水多,后期变干,病菌分生孢子座突破皮缝,出现成堆的粉色分生孢子堆。病株边材可明显看到病部变褐。

病原:病原为尖孢镰刀菌的一个变型(Fusariumoxysporumf.sp.perniciosum),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痤孢目、镰刀菌属真菌。

发病规律:合欢枯萎病为系统侵染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里过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自寄主根部伤口直接侵入,也能从树木枝、干的伤口侵入,进行危害。从根部侵入的病菌自根部导管向上蔓延至干部和枝条的导管,造成枝条枯萎。从枝、干伤口侵入的病菌,初期使树皮呈水渍状坏死,以后干枯下陷。发病严重时,造成黄叶、枯叶,根皮、树皮腐烂,以致整株死亡。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增殖和侵染。暴雨、灌溉有利于病原菌的扩散。虽然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扩展,但缺水和干旱也将促进病害的发生。生长势较弱的合欢树,从出现症状到全株枯死,仅需5-7天。生长势较好的树发病,也表现出局部枝条枯死,速度比较缓慢。

防治: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病枝、病株,集中销毁。并用20%石灰水消毒土壤。②加强栽培管理。定期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并要抓住春秋生长旺盛期给合欢施肥,以增加抗病能力。如遇无雨天气,干旱应行灌溉。干旱对干枯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死树和频死的树应砍去并销毁,以阻止病原菌扩散。③药剂防治:患病轻的植株,开穴灌浇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倍液,每30天1次,连续3-4次。亦可用50%代森铵400倍液浇灌根部,用药量为2-4kg/平方米。

合欢患枯萎病后的防治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别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在园林绿化中以红薇应用价值高。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季少花季节,而且花期长,7~9月持续开放。紫薇在我国分布极广,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城市绿化中都普遍栽培;紫薇还常常被作为家庭盆栽观花植物。紫薇也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白粉病是紫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现将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十分广泛,紫薇是它的一个重要侵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一、表现症状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色粉状霉层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

二、发生规律

紫薇白粉病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合时,越冬菌丝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并借助气流传播和侵染。天水地区,病害一般在4月开始发生,6月趋于严重,7~8月会因为天气燥热而趋缓或停止,但9~10月又可能再度重发。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苹果患虎皮病后需要及时尽早防治


苹果虎皮病,又叫苹果褐烫病,是苹果在贮藏后期容易发生的严重生理病害,许多品种都易感染此病。由于虎皮病的发生蔓延与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密切关联,所以一旦发生就表现出整库受害,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凡是有苹果贮藏习惯的地方,特别是专门进行经营性贮藏的地方,对虎皮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着手防治。

虎皮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渐进过程。发病初期,病部果皮呈浅黄褐色,以后颜色变深至暗褐色,为不规则的微凹陷状,但一般不深入果肉。发病严重时果皮病部犹似烫伤,可成片撕下,果肉变褐发绵,略带酒味,并容易引起果实腐烂。

苹果虎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贮藏果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乙醛,抑制脱氢酶的活性,使果皮细胞中酚类物质氧化变色所致。苹果虎皮病的发病程度,既与品种特性有关,也与栽培技术、采收时期早晚及贮藏环境条件有关。在当前的栽培品种中,富士类、红星类、秦冠、华冠、金冠等都会发生虎皮病;偏施氮肥,树冠郁闭,内膛不着色的果实,往往发病较重;采收过早,贮藏后期温度过高,都会使虎皮病的发生加重。此外,在贮藏环境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容易发病。

防治苹果虎皮病的发生,首先要从采取合理的综合栽培技术入手,如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加大磷钾肥用量,以强壮树体,防止虚旺;合理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增强树体的光合性能;适量负载,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品质量。其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减轻虎皮病的发生。

(1)适当提高采收成熟度,选择着色好的果实贮藏。

(2)进行气调贮藏,适当提高贮藏气体成分中的二氧化碳比例,一般应保持在3%4%(富士品种不能超过2%),并控制库温在0℃左右。

(3)用含有1.52毫克二苯胺的纸或含有乙氧基喹2毫克的纸包果,也可以在纸箱的隔板上喷撒34克二苯胺或乙氧基喹,还可以用45毫克/升的二苯胺溶液或0.250.35%的乙氧基喹溶液浸果,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加强库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一旦发现虎皮病有发生的苗头,要立即组织出库销售,杜绝继续蔓延,避免整库果实染病,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睡莲患褐斑病后该如何防治


褐斑病是睡莲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初发时,叶面出现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呈褐色,直径0.6至10毫米。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加重,病斑可达叶面积的1/3至1/2,叶色由绿变黄,叶缘干枯,内卷,后期整个叶片焦枯,叶片及叶柄出现一层墨绿色的绒毛状物。受害植株轻者开花延迟,甚至不开花;重者,全株叶片焦枯,直至死亡。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的真菌睡莲褐斑尾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及残体内越冬。翌年5至6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和雨水传播侵染。7至8月发病最重,高温多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暴风雨期间,叶片受到损伤或被水淹没后,极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常引起病害的迅速蔓延。叶片过于密集,透光不良,以及遭受虫害后,也易于发病。

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栽培管理。除选取健壮、无病的地下茎栽培外,在生长期间,应及时疏剪病残老叶,既减少侵染源,又增强透光性。合理配施氮、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加强防护。在狂风暴雨季节,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大风损伤叶片和水淹没植株。

化学防治。发病前可喷1至2次1:1:100的等量式波尔多液,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至10天1次,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展。

慈姑叶斑病防治


慈姑别名燕尾草、白地栗、燕尾草、芽菇等科属:泽泻科,慈菇属、天南星科本草植物类别:多年生挺水植物。原产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并广布亚洲热带、温带地区,欧美也有栽培。

【慈姑叶斑病症状】

慈姑叶斑病叶片发病症状

慈姑叶斑病叶片发病产生深褐色圆形小斑点,有时病斑四周有黄晕圈,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死;叶柄、茎部发病与叶片相似。

【病原与发生规律】

Cylindrocarponchiayiense称柱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栽培过密,施用氮肥过量,高温多雨天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3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福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2.5%嘧菌酯百菌清悬浮剂15002000倍液;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52.5%异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葡萄患黑痘病后该如何防治


黑痘病又称鸟眼病、疮痴病,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我国南方各省尤以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天气发病严重。

症状:主要危害葡萄的新梢、幼叶和幼果等幼嫩绿色组织。新梢、蔓、叶柄、叶脉、卷须及果柄受害时,呈暗色不规则凹陷斑,病斑可连合成片形成溃疡,环切而使上部枯死。幼叶受害呈多角形,叶脉受害停止生长,使叶片皱缩以至畸形。叶片受害生淡黄色圆形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或紫色,干燥时破裂穿孔。幼果受害,呈褐色圆斑,外围紫褐色,中央灰白色似鸟眼状。后期病斑开裂,病果小而味酸。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叶、病枝蔓等发病部位越冬。次年萌芽后产生新的分生抱子,借风雨传播,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从皮孔、气孔等自然孔口入侵,侵染后,经约10天左右即可形成病斑。并多次再侵染,致使病情加重。远距离传播则靠病苗木和插条。产生分生炮子及侵入的适温为25C。上海地区在萌芽展叶期即可形成初次侵染,10天左右后开始出现病斑,发生于新梢基部1-3叶,15天后出现第一次高峰。以后不断重复侵染,5月上-6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此时正值梅雨季节,不仅雨水多、湿度大,而且温度已上升为25C左右,同时新梢、枝条、叶、果处于幼嫩阶段,有利病菌侵入。7-8月由于高温炎热、湿度较低,加之,组织老化,病菌侵染哈发病均受到抑制,发病较少。8月下旬后秋凉多雨时将再次蔓延,抑制持续到落叶。欧亚品种及地方品种易感病,而美洲种品种,如玫瑰露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

(l)冬季清园,减少初浸染来源。

(2)波美3-5度石硫合剂匀喷枝干;

(3)展叶初期(二叶一心,新梢约5cm长度时,)开始防治,以后每2周喷药一次。二叶一心期、花前1-2天,80%谢花及花后10天左右是纺织的四个关键时期,不能疏漏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世高3000倍、阿米西达5000倍、波尔多液(1:1:160-200)、百菌清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甲基托布津1000倍、多菌灵1000倍等。据报道,开花前、后和幼果膨大期喷布霉能灵5%WP800-1000倍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怎样防治黄金菊叶斑病的发生


黄金菊为常绿芳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苹果香味,花白色,夏季开花。花可助消化,用过的花袋可除黑眼圈,花煎剂有护发的功效,花园中它是植物医生。

黄金菊叶斑病是黄金菊在种植养护过程中较为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黄金菊叶斑病有2种症状类型。

①灰斑病: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斑点,直径2-5mm,褐色。以后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两面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发病后期,病斑联合成片,病情发展很快,感病植株提前枯死。

②轮纹斑病:感病黄金菊叶片上产生椭圆形褐色轮状病斑。

病原:引起灰斑病的病原为黄金菊尾孢(CercosporacalendulaeSacc.),引起轮纹斑病的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sp.),上述2种炳原菌均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病害蔓延很快,可导致病株早期死亡。几乎所有黄金菊品种都能感病,但生长不足1个月的小苗抗病力强。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黄金菊开花结束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②培育苗壮,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③药剂防治:黄金菊定植后,可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防治。

花卉叶斑病如何防治


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鸡冠花褐斑病夏秋(8-9月)病重,鱼尾葵叶斑病夏季高温病重,君子兰叶斑病春、秋发生,但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

症状:

①鸡冠花叶斑病,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叶上病斑圆形,后扩大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中央灰褐色。茎和叶柄上病斑褐色、长条形。

②鱼尾葵叶斑病。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或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大斑块,边缘略微隆起,叶两面散生小黑点。

③君子兰叶斑病。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发病规律: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鸡冠花褐斑病夏秋病重,鱼尾葵叶斑病夏季高温病重,君子兰叶斑病春、秋发生,但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及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

②轮作(温室内可换土)。

③不宜对植株喷浇。

④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桔梗患叶斑病后应该怎样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