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梨黄叶病防治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梨是一种水果的名称,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乔木果树,叶子卵形,花多白色,一般梨的颜色为外皮呈现出金黄色或暖黄色,里面果肉则为通亮白色,鲜嫩多汁,口味甘甜,核味微酸,是很好的水果。因而市场广阔。下面为了提高大家梨树种植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梨黄叶病的防治。

梨黄叶病是指盐碱地区梨树因缺铁而发生的黄叶博,缺铁性黄叶病又叫黄化博、白叶病等。在北方沿海地区及低洼盐碱地成片发生,在天津市、河北的沧州、唐山等沿海地区及山东、辽宁的部分地区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

1、叶面直接喷施硫酸亚铁的效果一般较差,应用黄腐酸铁与尿素的混合液喷施,效果略差,喷施的浓度为硫酸亚铁0.3%、尿素0.5%,在果树生长旺季每周喷施一次。

2、常用的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有:土施,多用局部富铁法,即将硫酸亚铁与饼肥(豆饼、花生饼、棉籽饼)和硫酸铵按1:4:1的重量比混合,在果树萌芽前作基肥集中施入细根较多的土层中,根据果树的大小和黄花的程度每株果树的施用量控制在3~10千克。

3、对于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使用强力树干注射机进行硫酸亚铁的木质部注射,其效果虽然较好,施用量也很少,一般仅为土施的1%左右,但该方法仅适于成年果树,注射的剂量范围狭窄,施用不当容易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

小编推荐

种植防害之日韩梨黑斑病防治技术


目前引种日韩梨品种较多,为此,向农民介绍一下日韩梨黑斑病防治措施,以供。 症状叶片发病。黑斑病主要危害叶,也危害果。幼嫩叶片最先发病,开始时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有时出现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遍生黑霉。叶片上长出多个病斑时,往往相互融合形成不规则大斑,叶片畸形,早期落叶。 果实发病。幼果发病产生一个至数个黑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略凹陷,表面遍生黑霉,随果实长大,果面龟裂,病果往往早落。长大的果实感病时,其前期症状与幼果上的相似,但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果实脱落。重病果常数个病斑合并成为大病斑。甚至使全果变成为漆黑色,表面密生墨绿色至黑色的霉。 新梢发病。新梢病斑早期黑色,椭圆形,稍凹陷,后扩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浅褐色,病健部分界处常产生裂缝,有时呈疮痂状,遇风易折断。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果园内间作绿肥或增施有机肥料。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应开沟排水。 套袋。套袋时间南方一般在5月上中旬以前进行。 喷施杀菌剂。梨树发芽前,喷一次0.3%五氯酚钠与波美5度石硫合剂混合液。果树生长期,南方一般在落花后至梅雨期结束前,即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北方从落花后至8月,都要喷药保护。为了保护果实,套袋前必须喷药一次,喷后立即套袋。开花前,结合防治梨树锈病,喷1次1:2:200--240波尔多液;落花后,喷5%果病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15天以后喷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液,雨季喷施1:2--3:250波尔多液,间隔20天左右。扑海因和多氧霉素要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使用次数不可过多。

圆柏梨锈病防治方法


圆柏梨锈病危害及病原

为害圆柏及其变种如龙柏、塔柏、偃柏等以及刺柏属的铅笔柏,在刺状叶,绿色小枝和木质小枝上,于春季长出褐色锥形胶质物即冬孢堆,受害的木质小枝常肿大呈梭形,上聚生许多冬孢子堆。冬孢子堆成熟后遇雨膨大胶质,呈桔黄色如黄花状,后干缩,受害小枝可枯死。转主有梨属、山楂属多种果树及木瓜、贴梗海棠、日本海棠等观赏树,主要为害叶,也为害梨和山楂幼果,病叶正面出现许多橙黄色小斑点即性孢子器,后扩大增厚,半月后斑背面出现成丛的黄白色毛状物,即锈孢子器。叶柄、果柄和幼果受害后,病部肿胀变黄,也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

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haraeanumSyd.。异名为G.asiaticum和G.chinense。冬孢子堆圆锥形或扁楔形,咖啡色,高2-5mm,冬孢子椭圆至长椭圆形,双细胞,大小为33-75m14-28m,黄褐色,柄无色,极长。性孢子器瓶状,性孢子单胞、无色,8-123-3.5m。锈孢子器管状,长5-6mm,锈孢子橙黄色,近球形,单胞,18-20m19-24m。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在梨园或苹果园周围2.5-5km范围内不宜栽植圆柏类或刺柏类树木,即可避免果园发生锈病。在栽植圆柏刺柏的公园、庭院或绿化道路附近,不栽植贴梗海棠、海棠花、石楠、杜梨等观赏植物和苹果属梨属果木树,避免圆柏、刺柏等发生锈病。

(2)药剂防治。

在已发病地区,3、4月间圆柏上的冬孢子堆未成熟前,喷3-5石硫合剂或0.3%五氯酚钠液等铲除剂,可抑制冬孢子萌发,在梨、苹果、海棠、石楠等展叶期和叶片成长期,喷1:2:20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锌、萎锈灵等有机杀菌剂1-2次,可保护幼叶、幼果。

常用药剂石硫合剂、五氯酚钠、波尔多液、代森锌、萎锈灵。

梨轮纹烂果病防治方法


一、危害特点与症状

梨轮纹烂果病又称梨轮纹病,梨轮纹病病原菌侵染期和潜伏期较长,病源菌侵入果实后,并不很快表现病状,待果实7~8成熟后陆续表现症状,初在果面上生一圆形褐色小点,2~3天后病斑扩大至3~5毫米,病斑显轮纹,病斑逐渐扩展,深达果心,果实的成熟度越高发病率和发病程度越重。

二、防治技术

1、源头防控,减轻发病。

①在梨树的休眠期清除病源:将园内的病叶、病果和枝干上的轮纹病瘤清除干净并收集深埋或焚烧,然后用3~5波美度+300倍五氯酚钠树冠喷雾。

②梨幼果期套袋:套袋前梨果喷药1次,纸袋选择视果皮色泽而定。

③增强树体抗病力:搞好梨园栽培管理,合理负载和施肥灌水,及时中耕除草,施肥、通风透光,保持健壮的树体。2、喷药保果,阻止发病。梨轮纹烂果病病原菌借风雨流行传播,在雨前、雨后及时喷药,减轻病原菌的侵害,药剂选择70%甲基托布可湿性粉剂1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10%果康保膜悬乳剂100~150倍液、1:2:160倍的波尔多液等。

3、安全采收贮运,降低发病。

避免人为创伤和高湿高温时采收,采收的果实用多菌灵500倍液侵果1分钟,减少贮运期发病,其防效率达80%。有条件的地方低温贮藏,梨轮纹病病菌发育最低温度为70C,在低于70C的温度条件下贮藏可控制果实发病。

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技术


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部分地区发病较重,对马铃薯的商品性有很大影响。此病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可侵害其他一些块茎作物。马铃薯疮痂病怎么防治?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放线菌马铃薯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Thaxter)Waks.etHenvici侵染引起。病菌在种薯上越冬,或在土壤中腐生。病土、带菌肥料和病薯是主要初侵染源。种植带菌种薯,发病率很高。病菌一般在块茎外表皮木栓化之前从皮孔、气孔或伤口侵入染病,木栓化后侵入较难。蛀食性昆虫在危害时也会传播病菌。最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30℃,土壤为中偏微碱性的砂壤土。土壤高温干燥发病重,pH值在5.2以下土壤则很少发病。品种间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则较抗病。

防治要点

①因地制宜选用相对较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加强检查,剔除带有疮痂的病薯。

②改进栽培方式,实行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非块茎类蔬菜5年以上轮作。

③选择保水较好的土地种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禁止施用带菌厩肥。结薯期适时浇水,避免干燥。

④做好地下害虫防治工作。

青稞粘虫病防治技术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粘虫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等,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粘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青稞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虫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施肥,控制田间小气候,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幼虫的存活率。

(3)农业防治。在成虫发生期,田间插杨树枝把或谷草把、放置糖醋盆诱杀成虫;成虫产卵期在作物田插谷草或萎蔫玉米苗诱蛾产卵,定期集中烧毁处理。糖酒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

(4)农药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时,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剂,每亩喷2-2.5kg,或2.5%敌百虫粉2kg左右对细土10-15kg,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2000-3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氧乐氰乳油2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另外,每公顷用灭幼脲l号有效成分15-30g,或灭幼脲3号有效成分5-10g,加水后常量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效果也很好。

桧柏锈病防治技术


桧柏锈病在我国普遍发生,除对桧柏造成危害外,还直接导致多种果树受害、减产。

一、病菌

1.梨胶锈菌寄主是柏科的桧柏,还有欧洲刺柏、翠柏、龙柏等,其中以桧柏,欧洲刺柏和龙柏最易感病。转主寄主是梨树、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山楂等。

2.山田胶锈菌它除危害桧柏、新疆圆柏、欧洲刺柏、希腊桧,矮桧、翠柏及龙柏外,转主寄主是苹果、沙果、海棠等。

二、症状

1.梨胶锈菌桧柏染病后,起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淡黄色斑点,后稍肿大。次年二三月间,渐次突破表皮露出单生或数个聚生的圆锥形角状物,红褐色至咖啡色,此即病菌的冬孢子角,同时该部位膨胀显著。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胀成舌状胶质块,橙黄色,干燥时收缩成胶块。

2.山田胶锈菌桧柏染病后,在小枝一侧或周围形成直径3至5厘米的瘿瘤。病部呈黄色,起初表面平坦,至春季,菌瘿中心隆起破裂,露出深褐色鸡冠状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大,呈胶质花瓣状。桧柏受害严重时,小枝枯死。

三、发病特点

1.梨胶锈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病菌侵入桧柏后,10至12月出现症状,呈黄色小斑。至第二年二三月间,症状才明显,冬孢子角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3月下旬以后冬孢子才逐渐成熟。气温在5℃以上时,冬孢子角遇雨即胶化,冬孢子萌发黄粉状的担孢子,它不能危害桧柏,只能危害转主寄主如梨树等,而在转主寄主上形成的性孢子和锈孢子不能再危害梨树等,转而侵害桧柏的嫩叶或新梢,形成新的侵染循环。

2.山田胶锈菌在桧柏上以菌丝体在菌瘿中越冬,翌春形成褐色的冬孢子角,遇雨或空气潮湿时膨大,萌发大量淡黄褐色的担孢子,随风传到转主寄主如苹果等树上,侵染叶片、叶柄、果实及新梢,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随风飘至桧柏上,侵害桧柏枝条。

禾草黑痣病防治技术


症状在叶片的上面和叶背出现小的圆形、卵形、或长形黑斑,其外有黄色晕圈。叶片衰老时,黑斑周围仍保持绿色,黑斑稍隆起,有光泽,大小约1.5-11毫米0.3-1.0毫米,为病原菌的假子座。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菌有约20种黑痣菌引致禾草发生黑痣病。较常见的是禾黑痣菌,属子囊菌亚门。子囊壳埋生于黑色的假子座内,烧瓶状,直径120-190微米(160-250微米),瓶颈长148-216微米;子囊棒状,无色,大小79-1056.6-10微米,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大小9-14微米4.5-7微米,子囊间有侧丝,比子囊略长。

寄主范围冰草属、剪股颖属、短柄草属、雀麦草、赖草属、拂子茅属、披碱草属、单蕊草属、羊茅属、大麦属、梯牧草属、猬草属、小麦属及黍属的若干种有发生此病的记载。

发生规律病原菌以假子座中的子囊壳越冬。春季形成子囊孢子释放,侵染新生叶片。

分布与危害广泛分布于国内外,为害多种禾本科植物,但为害不重,多种草坪草较敏感。

防治方法1.科学施肥根据配方,提供充分营养,以利快速生长,可促进草地康复。2.播种健康种子。3.药物保护对草坪及科研地可用以下药物保护:氯苯嗪、放线酮、克菌丹、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混剂、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混剂、三唑酮。

马铃薯卷叶病防治技术


马铃薯卷叶病,初期症状是流行季节由蚜虫传播感染造成的,高感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在所有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发生非常普遍。

病因

引致生理性卷叶的原因有几种:如过量偏施氮肥,土壤干旱,缺水,高温,或根系发育差、受损伤等引致吸水能力受阻等等因素常会引起植株生理功能减弱,代谢机能受影响,使碳水化合物从叶的输出被削弱,叶片中积累淀粉粒过量,使之老化,变厚,而呈上卷。植株根部供水不足时,若遇高温,往往使叶面水分蒸腾量大于吸收量,供不应求,则植株本能地保护自己,机制调节,使下部叶片卷曲,减少蒸腾面积。

症状

1、初期症状是流行季节由蚜虫传播感染造成的,上部叶片卷曲,尤其是小叶的基部。这些叶片趋于直立并且一般是淡黄色。对许多品种而言,它们的颜色可能是紫色、粉红色或红色。后期感染可能不会有症状,而且有些品种感染后并没有症状。高感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

2、次生症状(从被感染的块茎长成的植株(普通栽培亚种)是基部叶片卷曲、矮化、垂直生长及上部叶片发白。卷曲的叶片变硬并革质化,有时它们的背面呈紫色。

3、安第斯亚种反应不一样:它从边缘开始发生并相间失绿,尤其是上部叶片明显的直立生长,通常严重矮化。一般下部叶片不卷曲。通过蚜虫自然传播是不可避免的,也通过感染的块茎传播。

防治方法

选育抗病品种、综合措施防治。

1、选用脱毒种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种薯应尽可能提早收获。可由黄皿诱蚜数量来确定收获时间,避免后期蚜虫传毒。

2、早期要及时拔除感病植株,加强检测。叶面肥翠杰制剂用药量:800—1000倍

使用方法: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每5——7天喷施一次。

3、喷洒内吸性杀虫剂防治蚜虫:用乐果、灭蚜威等农药稀释500-1000倍喷施。种薯生产在蚜虫发生高峰期之前,每隔10天喷药一次,直至收获。

4、对种薯进行升温处理:将块茎放置在37℃条件下25天,可钝化卷叶病毒,种植后不出现病症。

豇豆角斑病防治技术


豇豆角斑病是豇豆上的一种病害,一般情况下造成豆荚表面出现黑褐色病斑,失去商品价值与食用价值,严重的造成大幅度减产。

一、症状:

豇豆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发生在开花期后,叶片上生多角形灰色病斑。5―8mm,后期病斑变灰褐色至紫褐色,温度大时叶背簇生灰紫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荚染病,病斑较大,灰褐色至紫褐色,不凹陷,温度大时上生霉状物。

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为害叶片,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秋季为害豆荚,侵染种子,潜伏在种子上越冬。秋季由于田间高温高湿,发病严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株留种,种子带菌可用45℃温水浸种10min进行消毒。

2、有条件的应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收获后及时翻耕。

3、发病初期喷30%碱式硫酸铜4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每隔7―10d1次,防治2―3次.

4、开花期喷施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1000倍液,提高搞病防病能力,采收前5d停止用药。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梨黑星病是砀山酥梨的主要病害,它危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等部位,易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梨果被害后果面形成黑色霉层,甚至畸形龟裂,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

一、发生规律。梨黑星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芽鳞片内越冬,也可以以菌丝团或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18-25℃的温度和多雨多雾天气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30℃以上停止发病。病菌孢子侵染要求有1次5毫米以上的降雨,连续48小时以上的阴雨天。在春雨多而早,夏季阴雨连绵的年份,往往病害大流行。整个生长季节可多次侵染多次发病。在砀山有3个发病高峰,第1个高峰在5月份,第2个高峰在7月份雨季到来的时候,8月份以后至9月中下旬如有阴雨连绵天气可出现第3个发病高峰。

二、防治措施

1、铲除病源。及时清扫落叶,剪除病虫枝,收集病果烧毁或深埋。发芽前(一般3月中旬)喷65%五氯酚钠200倍+45%代森铵400倍,经调查杀黑星病效果优于石硫合剂。进入5月份及时剪除黑星病梢、病叶、病果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在树冠郁闭、杂草丛生、田间湿度大的梨园极易发生黑星病。因此,要加强管理,去除密挤、冗长的内膛枝,疏除外围过密、过旺、直立生长枝条,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增施有机肥,调整好负载,以提高树体抗性。还可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增强叶片的抗病性。如喷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

3、药剂防治。花谢70%(4月上、中旬)是黑星病危害嫩梢、幼果、新叶高峰期,该期叶片较嫩,应选择安全有效药剂。如80%大生M-458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禁用复方)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苯菌灵1000倍等。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梨果木栓化期,该期用药不当易诱发果实锈斑,特别是波尔多液,应喷对果皮结构刺激性小的药剂。6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根据降雨及发病情况10-15天喷1次药。药剂选择路子较宽,如对梨果刺激性较大的50%退菌特800倍、70%代森锰锌900倍、12.5%晴菌唑2500倍等,1:2.5-3:240-280倍波尔多液、12.5%神铜008800倍也可以喷。

三、注意事项

1、波尔多液易产生药害(特别是喷药未干遇雨),但其综合防病效果是任何药剂无法代替的,多雨年份至少喷2遍。

2、黑星病总的防治路子是杀保结合,即杀菌剂-保护剂-杀菌剂-保护剂。

3、三唑类杀菌剂是黑星病的克星,但它对叶片生长有抑制作用,5月份以前慎用。

4、退菌特使用应避开中午强光,需要2次稀释,不宜连续使用。

草莓灰霉病防治技术


灰霉病为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

【草莓灰霉病症状】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后期症状

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柄、果实、叶片。花器染病时,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柄受害,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果实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叶片受害,初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病斑呈不规则形,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

Botrytiscinerea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借风雨及病果间的互相接触引起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偏施氮肥发病也重。

【防治为法】

1、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

2、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砂壤土;避免施用氮肥过多。

3、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定植前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6kg/亩,而后耙入土中。

4、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可用下列药剂:65%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胜粉剂400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胜粉剂400600倍液;5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莓灭菌。

5、草莓开花前开始喷药防治,选用下列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10001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1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0.3%黄酮苦参碱小梁碱水剂2003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40%双胍辛胺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40%双胍屯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重点喷花果。

6、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采用熏蒸法,可用下列药剂:6.5%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lkg/亩;20%嘧霉胺烟剂0.30.5kg/亩;10%腐霉利烟剂200250g/亩;45%百菌清粉尘剂1kg/亩熏烟,间隔710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防治效果较理想。

小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辣椒疫病俗称烂秧子,是辣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尤以甜椒受害重。其特点是发病迅速、扩展快,一旦发病,3~5天即引起全株死亡,病重时田间植株成片死亡,一般病株率为20%左右,重者80%以上。此病菌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辣椒、茄子、黄瓜、西葫芦、菜豆、洋葱、大白菜、马铃薯等多种作物。

辣椒疫病症状特点

此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叶片、茎秆、果实均可发病,以挂果后受害最重。幼苗受害多发生在茎基部,水渍状,病部暗褐色,易造成猝倒腐烂;叶片发病水渍状,暗绿色,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及全叶,腐烂凋萎,甚至脱落。茎秆受害多发生在茎基部及分杈处,水渍状,长条形,皮层软化腐烂,常导致整株急性凋萎死亡。果实发病,多从蒂部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向果面和果柄扩展。病果灰绿色,后变灰白色软腐状,潮湿时果上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严重时果肉和种子变褐色。后期病果脱落或呈淡褐色僵果残挂于枝条上。

辣椒疫病病原及发生规律

辣椒疫病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病真菌侵染致病。北方地区保护地辣椒在郁密闷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病。发病中心多在棚内低洼积水、土壤黏重或棚膜漏雨处。灌水过勤、土壤含水量高发病重;重茬地块、植株长势衰弱时发病重。

辣椒疫病防治措施

防治辣椒疫病须采取抗病品种及栽培防病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或早熟避病品种。

2、培育无病壮苗,做好床土消毒。可采用以下任一方法:

①每平方米可用1.0-1.5克绿亨一号和4克绿亨2号,与细土20千克充分掺匀后取1/3撒在畦面,余下2/3播种后做盖土;

②用15%噁霉灵水剂800-1000倍液苗床淋施;

③用3%甲霜噁霉灵12-18毫升/平方米、300-500倍液苗床淋施;

④用80%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4克/平方米,兑水3-5千克喷淋或拌细土0.5-1千克撒拌于苗床。

3、实行高垄窄畦栽培。双行栽苗于垄上,栽苗高度以灌水时不漫过根基为度。有条件的覆膜栽培。施足底肥,密度适当,合理用水,避免大水漫灌,雨后排水,有条件的实行滴灌可减轻病害发生。及时摘除病果清除病残体。

4、实行轮作。重病田与豆科、十字花科等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以上轮作。

5、药剂防治。辣椒疫病蔓延速度很快,要做好预防和在发病初期施药控制其发生流行。在定植缓苗后可喷洒叶康800-1000倍液以增强植株自身抵抗力;开花初期应及时喷施一次杀菌剂,可选用绿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绿亨铜师傅1500倍液,以预防植株受病原菌感染。发病初期即迅速开展防治,一般田间病叶率达到5%时开始用药,可选用绿亨飓风70%烯酰嘧菌酯或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喷雾,或选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2-3次。大雨、大雾后及时防治效果佳。注意不同药剂合理轮换使用,尤其要注意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之间的交替或混用,既可以有效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防治效果,以上药剂可配合绿亨6号或铜师傅(6号与铜师傅之间不能同时使用)效果更佳,并能同时防治各种细菌性病害。

《梨黄叶病防治技术》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