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小叶榄仁夜蛾类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叶榄仁春季萌发青翠的新叶,随风飘逸,姿态甚为优雅。树形虽高,但枝干极为柔软,根群生长稳固后极抗强风吹袭,并耐盐分,为优良的海岸树种。

小叶榄仁夜蛾类危害特点: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全田小叶榄仁蚕食一空,仅留叶柄及主脉,被害麻株生长停滞,多生侧枝,既影响本季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剥食茎杆皮层;幼虫可成群迁飞,稍受震扰吐丝落地,有假死性。

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一年发生6-98代,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对叶菜类威胁甚大。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有助于减少虫源。

2、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

(二)物理防治

1、点灯诱蛾。利用成虫趋光性,于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

2、糖醋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糖∶醋∶酒∶水=3∶4∶1∶2)加少量敌百虫诱蛾。

3、柳枝蘸洒500倍敌百虫诱杀蛾子。

精选阅读

麦类秀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中文名称:秀夜蛾

拉丁学名:Amphipoeafucosa(freyer)

分布区域:东北、西北、华北春麦区、西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及华东小麦产区

形态特征:成虫灰黄褐色,体长13~16毫米,翅展30~36毫米。前翅黄褐或灰黑色,有5条褐色线。环形纹及肾形纹白色或深黄色。卵半圆形,乳白色,孵化前为褐色。幼虫体灰白色,头部黄色,腹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褐色线,腹背第8、9节有黑褐色斑。老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蛹红褐色,背面第5~8节前缘有明显的点刻,尾刺2根,呈钩状向前弯曲。

为害作物:小麦、大麦、莜麦、黍、野生寄主有燕麦、芦苇、碱草等

为害症状:秀夜蛾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蛀茎取食植株组织,4龄后将麦秆地下部咬烂,麦株呈枯心苗状,发展后全株枯死,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分类属性:鳞翅目,夜蛾科

发病特点:北方春麦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3龄前幼虫蛀茎为害,4龄后从麦秆地下部咬烂入土,继续为害他株,5月下至6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幼虫期约50天左右,老熟幼虫为害后于6月下至7月上中旬化蛹,化蛹处多在被害株附近地下l~3厘米土表。蛹期15~20天。7月下至8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成虫盛发后随即进入产卵盛期。成虫趋光性较强,利用黑光灯可诱集大量成虫。成虫日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阴湿地边草丛及作物田土缝中,傍晚出来取食、交尾及产卵活动,直至深夜。卵多产在麦秆茎部叶鞘内侧地下l~3厘米处,呈块状,每块20~30粒,每头雌虫可产卵200粒左右,多者400余粒。小麦收割留在茬内的卵块,随秋耕翻入地下5~10厘米深处,如翻入15-25厘米深土层,春季幼虫孵化后,部分幼虫不能出土而死亡,从而降低发生虫源。越冬卵春季孵化的迟早与土温有关,土温高则发生早些,土温低则发生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深翻灭卵,将根茬翻入15厘米土层以下,以增加初孵幼虫死亡率。②适期灌水幼虫初孵期正是小麦三叶期,麦田灌水可控制低龄幼虫为害。⑧除掉根茬,将麦根除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卵量。

(2)灯光捕杀成虫发生期用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可结合其它害虫一起诱集毒杀)。

(3)化学防治用4%辛硫磷颗粒剂,或用0.5%硫环磷颗粒剂,每亩施1.5~2公斤,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土中。幼虫期也可用敌百虫灌根。

常用药剂:辛硫磷硫环磷

杜仲夜蛾的防治方法


杜仲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易出现夜蛾虫害的威胁,现将杜仲夜蛾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杜仲夜蛾严重危害杜仲叶子,喷药防治,易污染叶子,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且难度大,成本高,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根据杜仲夜蛾三龄以后的幼虫,黎明前下树潜伏在杂草或松土内,傍晚上树取食,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化蛹的习性,在树干上涂刷毒环或绑毒绳,阻杀上、下树幼虫。

防治方法:

1、用20%速灭菊酯乳油、25%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5%氰苯醚菊酯乳油,25%菊乐合酯乳油,5%来福宁,20%灭扫利,50%辛硫磷乳油等.

2、稀释剂为机油或废机油;浓度按1:10与农药:机油混合.毒绳为纸绳、草绳、麻绳、线绳、旧布条均可.将成捆的绳材浸入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泡30min,取出控干,装入塑料袋中备用,随制随用.

3、在幼虫进入三龄阶段,选择晴天。在树干上绑扎1-2道毒绳或用毛笔、漆刷涂刷1-2道毒环.

这种方法成表低,为喷药防治成末的30%。不污染杜仲叶片,不会杀伤天敌、省工、省力、安全可靠,更适用于远山、高山和水源缺乏及林木高大。

如何预防柑桔吸果夜蛾类


危害柑桔的吸果夜蛾种类多,发生面广,寄主多,危害严重。主要以鸟嘴壶夜蛾、嘴壶夜蛾、桥夜蛾、枯叶夜蛾、小造桥虫等危害严重。成虫在夜间飞到桔树上,用口喙穿刺果实,吸取汁液,导致果实脱落或腐烂。 以往柑桔吸果夜蛾大多发生在山区、半山区为主,因为它的寄主以山间木防己、汉防已、高梁泡、野板栗、薅秧莓等杂草。另外,随着水果业发展,如梨、桃、李、枇杷、杨梅等,都是它的食料,为它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链。所以,近几年来,吸果夜蛾向平原地区迁徒,加剧危害柑桔等水果。 柑桔吸果夜蛾大多数一年发生2-4代,多的可达5-6代。它均以成虫在夜间飞至果园危害成熟桔果,以口喙穿刺果实。幼虫不危害果实,常取食田间杂草。从目前各个桔区防治吸果夜蛾措施来看,用除莠剂防除杂草(幼虫寄生),诱杀幼虫,树冠挂毒饵,灯光诱杀及树冠喷洒药剂等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真正推广应用其难度较大,真正要达到显著防治效果,还需进一步探索。 防治措施: 1、铲除寄生。将桔园四周的木防己、汉防己、高梁泡等杂草铲除,或喷洒除草剂灭之,可减轻鸟嘴壶夜蛾、嘴壶夜蛾等主要几种吸果夜蛾的危害。还可以留小部分寄主杂草,能捕捉幼虫。同时,在桔园近地不要栽种棉花、黄麻、木槿、芙蓉等作物。 2、新建桔园应栽种同时成熟品种,不可早、中、晚熟混栽,能切断吸果夜蛾食物链,以减轻、避免危害程度。 3、果实套袋。对早熟品种及时进行套袋,在套袋前应进行药剂喷洒防治柑桔锈壁虱,防止后期发生铜病果。 4、灯光诱杀成虫。根据吸果夜蛾趋光性,在距1.5-2m处桔园安装黑光灯、紫外线、频振式杀虫灯或普通电灯等。灯高于树冠,灯下放木盆,盆内盛水,加点柴油或机油。每日捞去死虫,隔几天换水一次。也可以在桔园内设置黄光灯,能拒避吸果夜蛾飞入园中,减轻果实危害。夜间用手电筒照射果实,搜捕吸果夜蛾成虫。 5、药物诱杀。 (1)糖醋液∶食糖8%、食醋1%、敌百虫0.2%的比例配制而成。 (2)红薯饴糖2份、秈米甜酒汁1份、烂桔果1份、敌百虫1份,加水20份配制成药液。 (3)毒饵:用瓜果片浸在5%氟虫腈SC(锐劲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30倍液浸瓜果片等。然后将浸好的瓜果片挂在树冠顶部,药液盛在盆中,每亩桔园内呈梅花形放5-6盆,以此诱杀成虫。 用香茅草油浸纸片挂在桔园四周边上的桔树上,对吸果夜蛾成虫有拒避作用。 6、药剂防治。用5.7%天王百树乳油1000倍液,或加入SK矿物油300倍液混用,喷洒树冠。起到拒避、拒食作用,喷一次药,可维持10-15天。采果前20天停止喷药。

秋季瓜菜类勤防斜纹夜蛾


瓜类蔬菜种植期主要集中在4~9月,此时高温多雨,害虫发生危害严重,如防治不当,往往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瓜类蔬菜主要害虫之一的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防治时参考借鉴。

1.发生规律

以幼虫取食叶片造成为害。幼虫共6龄,5龄后进入暴食期,可在一夜间将叶片吃光,让人措手不及。除为害瓜类蔬菜外,还可为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和禾本科等200余种蔬菜和作物,虫卵成块产于作物中下部叶片背面,成堆排列,上覆黄色疏松绒毛,田间管理时易被发现。成虫昼伏夜出,飞翔能力强,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幼虫老熟后,入土作土室化蛹。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移苗前,翻土晒田,消灭土中虫源。注意清除田边杂草,减少斜纹夜蛾寄主。留意观察叶片上有无卵块和初孵幼虫,发现后进行人工捕杀。

②物理防治。利用成蛾趋光性,使用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也可利用成蛾趋化性,在糖醋液或胡萝卜、红薯、豆饼的发酵液中加入晶体敌百虫等进行诱杀。

③化学防治。最好要在3龄幼虫(体长0.5厘米左右)期之前施药。3龄后,幼虫抗逆性增强。由于斜纹夜蛾对许多药剂都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所以过去常用的很多药剂防效都很低。根据笔者的试验和实践,目前防效较好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除尽)、虫酰肼(米螨)、氟啶脲、虱螨脲(美除)、茚虫威(安打)等。

毛竹竹笋夜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毛竹竹笋夜蛾又名竹笋禾夜蛾、笋蛀虫,属夜蛾科,是毛竹笋期的主要害虫。幼虫蛀食竹笋,受害笋形成虫退笋,不能成竹。少数成竹者也断头折梢,虫孔累累,心腐质脆,影响观赏和竹材质量。

形态特征

(1)成虫:体妊14~25毫米,翅展32~50毫米,体、翅棕褐色,前翅基部及顶角处各有一倒三角形深褐色大斑,内横线、外横线和亚外缘线隐约可见,后翅黄褐色。

(2)卵:近球形,长约0,8毫米,淡黄白色。

(3)幼虫:体长30~45毫米,头部橙红色。体紫褐色、背线细,白色,亚背线较宽,白色,但在腹部第二节前半段短缺。

(4)蛹:长15~26毫米,赤褐色,臀棘4根。

发生规律

毛竹竹笋夜蛾一年一代,以卵越冬,每年的3月下旬及4月上旬出笋期间,幼虫开始蛀食毛竹新笋,被害率一般在30%~40%,被发生严重地区大量竹笋被害,不能成竹,即使成竹,亦断头折梢。竹笋夜蛾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杂草枯叶中越冬,次年3月上旬孵化,先啃食杂草并在杂草中蜕变。3月下旬至4月初,当竹笋出土时幼虫即到笋上蛀入笋尖小叶,使笋败退。

防治方法

该虫危害轻重,主要与林地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的多寡有关,地面杂草多的,竹笋的被害率可高达90℅以上;杂草少的,被害率可下降到10℅,可采取如下防治方法:

(1)营林措施

①结合抚育清除病虫竹、残竹、弱竹及杂灌,增大林间通风透光,破坏病虫滋生和越冬场所,使竹笋夜蛾等失去中间寄主,从而使越冬病虫的基数大为减少。

②加盖客土或垦复。即每年8月至翌年3月给林地压上10~15cm厚的客土或垦复同样的深度,破坏害虫越冬场所和途径。

③合理施肥,挖除退笋,促进竹林健康生,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黑卵蜂、平腹小蜂、寄生蝇等天敌,禁止滥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防治。

(3)人工诱杀:利用成虫趋光性强的特点,在成虫期的夜晚于林中设置频振式黑光灯或灯光诱杀成虫,灯下放1盆水,加入少许柴油,防治效果显著。

(4)化学防治:对一些虫口高的林分,在6月下旬或8月下旬是最适当的防治时机,最便捷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使用烟雾机防:将柴油、氯氰菊酯、敌敌畏按20∶1∶1的比例装入烟雾机,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施药后大部分的竹叶得以保留,叶色正常。

茼蒿斜纹夜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茼蒿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害虫,是杂食性害虫。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5~40毫米。幼虫食叶、花蕾、花及果实。初孵幼虫群聚咬食叶肉,2龄后渐分散,仅食叶肉,4龄后进入暴食期,食叶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可将全田作物吃光。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该虫落地或在枯叶杂草中化蛹,所以及时做好园田卫生,播前翻耕晒土灭茬,在耕翻前用灭生性除草剂杀死所有杂草使甜菜夜蛾失去食物来源,可消灭绝大多数虫源。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卵块或捏杀群集为害的幼虫。

②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成虫:连片种植的生产基地每3亩设1个点,通过诱杀大量的雄成虫,减少雌成虫的生殖机会。

③药剂防治:在卵孵高峰至幼虫蚁龄高峰期,可选用24%美满2500倍(安全间隔期10天)或15%安打3500倍(安全间隔期20天),均匀喷雾。兼治甜菜夜蛾、菜螟。

注意事项:

上述农药时要交替使用,注意安全间隔期。斜纹夜蛾在2龄以前抗药性最弱,所以应及早进行防治。应选择上午8时以前,或下午6时以后害虫正在菜叶表面活动时用药效果最佳,一般阳光强、温度高时不宜用药。同时喷药要均匀细致,做到上翻下扣,四面打透。

果剑纹夜蛾防治方法


果剑纹夜蛾防治方法

果剑纹夜蛾分布与危害

寄主:苹果、山楂、槟沙果、梨、桃、杏、李

为害特点:初龄幼虫食叶的表皮和叶肉,仅留下表皮,似纱网状,3龄后把叶吃成长圆形孔洞或缺刻,还可啃食幼果果皮。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山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成虫形态特征:体长11.5~22mm,翅展37~40.5mm;头部和胸部暗灰色;腹部背面灰褐色,头顶两侧、触角基部灰白色;前翅灰黑色,后缘区暗黑,黑色基剑纹、中剑纹、端剑纹明显,基线、内线为黑色双线波浪形外斜;环状纹灰色具黑边;肾状纹灰白色内侧发黑;前缘脉中部至肾状纹具1黑色斜线;端剑纹端部具2白点,端线列由黑点组成。后翅淡褐色。足黄灰黑色,跗节具黑斑。卵形态特征:白色透明似馒头,直径0.8~1.2mm。幼虫形态特征:共5龄,体长25~30mm,绿色或红褐色,头部褐色具深斑纹,额黑色,傍额片白色,触角和唇基大部分白色,上唇和上颚黑褐色。前胸盾呈倒梯形深褐色;背线红褐色,亚背线赤褐色,气门上线黄色,中胸、后胸和腹部2、3、9节背部各具黑色毛瘤1对,腹部1、4~8节各具黑色毛瘤2对,生有黑长毛。气门筛白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端部具橙红色带。蛹形态特征:长11.5~15.5mm,纺锤形,深红褐色,具光泽。茧长16~19mm,纺锤形,丝质薄,茧外多黏附碎叶或土粒。

发生规律

山西一带年生3代,东北、华北年生2代,以茧蛹在地上、土中或树缝中越冬。一般越冬蛹于4月下旬气温17.5℃时开始羽化,5月中旬进入盛期,第1代成虫于6月下~7月下旬出现,7月中旬进入盛期,第2代于8月上~9月上旬羽化,8月上中旬为盛期。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和趋化性,羽化后经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卵74~222粒,卵期4~8天,幼虫期第1代19~35天,第2代22~31天,第3代23~43天。老熟幼虫爬到地面结茧或不结茧化蛹。蛹期:l代13~17天,2代12~16天,3代2~10天。成虫寿命1代6~13天,2代4~10天,3代5~9天。

防治方法

1.诱杀:用糖醋液或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2.机械防治:秋末深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

3.生物防治:释放夜蛾绒茧蜂,自然寄生率5~10%;

4.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乙刻(20%氰戊菊酯)2000倍液、依它(4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液、必治(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崇刻(50%啶虫脒)3000-5000倍液进行防治。可连用两次,间隔7-10天。

甘蓝夜蛾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夜蛾(MamestrabrassicacLinnaeus)属鳞翅目,夜蛾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十字花科和藜科蔬菜,如甘蓝、白菜、油菜、菠菜、甜菜等。

[田间识别]以幼虫取食叶片。初孵幼虫群集为害,稍大后分散为害,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

成虫体长1825毫米,为灰褐色蛾子。幼虫老熟时体长约40毫米,头黄褐色,体黑褐色,各节背面中央两侧有短黑纹、呈倒八字排列。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4代,各地均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成虫羽化。在辽宁,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910月是幼虫为害盛期;在湖南和四川,则45月及9l0月是为害盛期。成虫晚间活功,有趋光性;对糖醋等香甜物质有趋性。老幼虫具假死性、暴食性。

[防治要点]

①秋翻地,消灭一部分越冬蛹。

②设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成虫。

③在卵及初孵幼虫盛期,可人工摘卵,摘除群集幼虫,集中消灭。

④药剂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或2.5%溴氰菊酯、或2.5%功夫3000倍液,或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40006000倍液,或2.5%天王星4000倍液喷雾。

⑤生物防治,在卵盛期释放赤眼蜂。

柑橘吸果夜蛾的防治方法


柑橘吸果夜蛾是果园的一类重要害虫,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危害柑桔的吸果夜蛾有40余种,常见的有:嘴壶夜蛾、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落叶夜蛾、桥夜蛾等十多种。均以成虫在夜间飞至果园危害成熟果实,成虫口吻穿剌果实能力强,能穿孔吸取果实汁液而引起果实腐烂、脱落。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柑橘吸果夜蛾的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柑橘吸果夜蛾类大致一年发生2~6代,大多以幼虫或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并具假死性。幼虫以木防己、汉防己、高梁泡、野板栗等杂草的叶片为食料,也是成虫产卵和幼虫生活的场所。

柑橘吸果夜蛾一般在傍晚7时左右进入桔园,大量停留在枝叶上,以后逐渐转移到果实上刺吸果实汁液,到夜晚9时以后为活动高峰,11时以后逐渐减少,天亮前后即飞离桔园。

防治技术:

①灯光诱杀。在桔园高挂(高出树冠顶端0.5~1米)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成虫。也可以用黑光灯、紫外线灯或普通200瓦的灯泡诱杀,在灯下放木盆,盆内盛水半盆,加几滴柴油或煤油,及时打捞死虫并换水。

②毒饵诱杀。用瓜果片浸5%锐劲特12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3分钟制成毒饵,挂在树冠上诱杀吸果夜蛾成虫。

③药剂喷雾。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药剂,其作用表现为驱避性与拒食性,喷药后很少吸果夜蛾成虫飞入桔园,也不在树上停留,不吸食危害果实,喷药一次能维持2035天左右。喷射树冠,每隔15~20天喷药1次。采果前20天停喷。

④果实套袋。高贵优质品种的果实,可采取套袋防止吸果夜蛾危害。在套袋前必须喷药防治好桔锈螨,防止果实品质受影响。

月季小叶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

月季小叶病,是月季在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小叶病发生在嫩梢和幼叶上,春季月季发芽时发病比较明显。病枝发芽较晚,抽叶后叶片狭小细长、叶缘向上、质硬而脆、叶色较淡呈黄绿色,且叶色浓淡不匀。新梢先端纤细、枝条节间短、细叶丛生呈莲座状,病枝生长衰弱。此病多为整株发病。更多绿色尽在

发病规律

月季小叶病是由于缺锌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锌是合成生长素的必需元素。缺锌时游离的和结合的生长素明显减少,致使生长停滞。土壤中含锌量很少、其他微量元素不平衡时,均易引起缺锌症。叶片中含锌量量低于10至15ppm即表现缺锌症状。

防治方法

①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适当增施有机肥以及微量元素,改良土壤,这是防治月季小叶病的基础。

②结合春秋季施基肥,混施硫酸锌加以防治。缺镁或缺铜诱致缺锌的月季园,应同时施含镁和含铜的复合肥,才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③在早春,当月季芽开始萌动时用0.3至0.5%硫酸锌喷枝条,每年喷1至2次即可;开花前,喷施300毫克/千克环烷酸锌,花后喷施0.2%硫酸锌加0.3%尿素或300毫克/千克环烷锌或300倍氨基酸锌液,对减轻病害有明显效果。

斜纹夜蛾如何防治


斜纹夜蛾每年发生代数,因地区自然条件不同而不同。南方烟区每年发生8-9代。据蒙自烟草田间观察,6月下旬局部发生,8月上旬达到高峰,陆良烟草田间观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害较重,9月中旬后为害较轻。9月12日在陆良小百户调查,每百株3-7头。防治应根据当地情况在封顶至采烤时期进行。在烟田第2代幼虫虫口密度还较少,在烟草上的危害主要是3、4代斜纹夜蛾,此时是烟草生长的旺长期至成熟期。发生高峰期在第3、4代的6月下旬-8月上旬。防治要以第3、4代为主,这时正是烟株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斜纹夜蛾在烟田中的虫口密度,一般与天气和烟田附近的作物有一定关系。气候温暖,烟田杂草多虫口密度大。由于斜纹夜蛾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8—30℃,因此烟草大田生长中期,较高气温特别有利于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斜纹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取食植物达200余种,附近有菜地的烟田发生也较重。

生活习性

成虫羽化后数小时即进行交配,次日开始产卵,晚8-12时活动最盛,成虫白天隐藏在叶片下部.杂草内或土壤缝隙内。具有趋光性及趋化性。卵多产在烟株中部的叶片背面近叶尖1/3处,成块状,卵粒排列1-4层,表面覆盖黄色绒毛。一头雌蛾产卵3-5块,每块平均有卵300粒。初孵幼虫群栖于烟叶背面。初孵幼虫仅取食叶片下表皮和叶肉,被害叶片呈细网状。2-3龄幼虫迁移分散为害。3龄以上的幼虫爬行能力强,可通过相邻的叶片转株危害。3龄后幼虫忌强光,并有假死习性。白天隐藏.傍晚后至凌晨或阴天最为活跃。4龄幼虫开始为暴食期,有时一株烟上2-3头幼虫即可把叶肉大部分吃光。阴天或虫口密度大时,则整天活动取食,且边食边泄。食料不足时,可移到附近的田块继续为害。干旱不利于斜纹夜蛾生存,水源充足的草地斜纹夜蛾的虫口密度大。老熟幼虫在阴凉潮湿.蔬松的土里约3厘米处作土室化蛹。

防治措施

斜纹夜蛾发生为害受环境影响较大,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对于斜纹夜蛾的防治,目前烟农多采取以下方法,选择远离菜地的山地及闲天种烟。田烟要注意轮作,田间的杂草有许多是斜纹夜蛾的寄主,也是斜纹夜蛾转株危害或扩散的桥梁。因此施肥.中耕.铲除田间杂草.可减轻斜纹夜蛾危害。

1、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而尚未产卵的前期,利用其趋光性用黑光灯杀成虫,利用其趋化性用杨树枝或糖醋液诱杀.捕杀。

2、清除卵块:根据成虫趋向烟株中部叶片背面产卵的习性及卵块的形态特征,在产卵盛期逐日到烟田采卵.消灭在危害以前。

3、捕杀幼虫:在初龄幼虫集中危害时,可在扩散前捕杀幼虫或采被害叶片。这一项工作可以结合烟株打顶抹杈时进行。对高龄幼虫用药较困难,采用人工捕捉。

4、化学防治:用药时间要掌握好,斜纹夜蛾初孵幼虫群栖,集中危害,抗药性弱,这是早期防治的有利条件,应掌握在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盛期后4-5天,并注意将大部分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施药最好在早晨及傍晚进行,药剂采用一些低毒而高效的农药。在低龄幼虫期,幼虫取食量小,可选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一般用90%敌百虫10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等均有效果。

凤凰木夜蛾虫害的防治方法


凤凰木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名由鲜红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鲜绿色的羽状复叶而来,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常有种植。凤凰木的病虫害比较少,但是夜蛾虫害比较常见。现将凤凰木夜蛾虫害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2mm,翅展33-48mm。头部及胸部灰褐色,颈板有2条褐色横线。腹部灰褐色,第三、四、五节背面各有一黑色毛簇。

卵:绿色,略呈半球形,底面粘着在叶片上,卵壳表面有纵脊40条左右。

幼虫:老龄幼虫体长44-60mm,宽4mm左右。体背有一层白粉,有的映出红色气门上线在腹节间部分为棕黄色。腹部第一至第八节气门后方各有1个微隆起的黑褐色不规则斑块。

蛹:长17-26mm,深褐色,近羽化时为浅黑褐色。臀棘较长,末端有2对弯向两侧的褐色钩,在其两侧各有1根弯向内侧的短钩。

2、发生规律

凤凰木夜娥在海南1年发生8-9代,白天潜伏在离地面较高的阴暗处,静息时双翅展开,平贴在静息物上。成虫趋光性较强,大发生初期卵集中产在树冠上部、林缘和地势高的林地,大多散产于叶背,孕卵量每雌870-1270粒。4—8时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初孵幼虫取食卵壳。

当树叶快被吃尽时,有群集转移的习性。幼虫受惊后迅速爬行或吐丝下垂,末龄幼虫还会弹跳落地,栖息时拱成桥形,脱皮后能食尽旧蜕。老熟幼虫在寄主树上、或爬到其它树上和杂草上缀叶结革化蛹。5-6月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常引起该虫大发生。

3、防治方法

林业防治:对凤凰木夜蛾在成片造林时可采用带状混交方式造林,及时嫁接,认真作好松绑、除前等嫁接后的管护工作,以抑制这种害虫的繁减。

人工防治:人工压死苗圃中抽授带夜蛾的幼虫。灯光诱杀夜蛾科昆虫成虫大多有趋光性,可用灯光诱杀。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苗圃及林地中的蚂蚁、瓢虫、胡蜂、马蜂、寄蝇、草蛉、益鸟、编福等天敌均须加以保护利用。

化学防治:

(1)对幼龄幼虫可喷射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或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观%敌百由晶体1000-15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剂、或50%甲胺磷乳剂500-10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剂1500倍液,或2.5%澳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5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每公顷用药150一300ml,或灭幼脏3号20%胶悬剂2000-3000倍液。

(2)对已蛀人梢中的幼虫,可用50%久效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倍液注干,或用50%杀螟松乳油、或50%二溴磷乳油用一40倍液涂抹被害处。

《小叶榄仁夜蛾类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厥类植物养护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