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瓠瓜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瓠瓜疫病的主要为害瓠瓜的茎、叶及果实,对瓠瓜的危害极大,现将瓠瓜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茎部染病:多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缢缩,造成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或枯死。

叶片染病: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叶片软腐下垂,干燥条件下呈青白色至浅褐色薄纸状,易破裂。

果实染病:产生水渍状暗绿色斑,逐渐缢缩凹陷,连续阴雨或湿度大条件下长出稀薄的灰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该病扩展速度极快,病部易腐烂,散发出腥臭味。

2、病原:辣椒疫霉,属卵菌。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卵孢子、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子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借风、雨、灌溉水传播到瓠瓜等的茎基部或近地面的果实上,进行初侵染,几天后病部又产生大量孢子囊,遇水后释放出游动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疫病迅速扩展,气温20-30℃,雨日多、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或田间湿气滞留很易造成该病大流行。

4、防治方法

(1)选用耐疫病品种。

(2)苗床或大棚土壤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克与适量土拌匀撒在苗床上,大棚于定植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淋地面。

(3)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阻挡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

(4)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植,避免积水。苗期控制浇水,结瓜后做到见湿见干,发现疫病后,浇水减到最低量,控制病情扩展。但进入结瓜盛期要及时供给所需水量,严禁雨前浇水。做到及时检查,发现中心病株,拔除深埋。

扩展阅读

瓠瓜炭疽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瓠瓜炭疽病为瓠瓜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危害症状

幼苗染病,子叶边缘产生稍凹陷的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明显,病部粗糙。成株期叶片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圆形斑,稍凹陷,扩大后直径约2~3厘米,逐渐变为褐色,微具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逐渐变为淡黄色近圆形;天气干燥时病斑中央容易破裂穿孔,高湿条件下病部流出粉红色粘稠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叶柄、茎蔓染病,初始产生淡褐色长椭圆形的条斑,稍凹陷。瓜条染病,初始产生暗绿水渍状病斑,随后变为褐色,凹陷明显;高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粘着物,失去商品价值。

发病特点

瓠瓜炭疽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Colletotrichumorbiculare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或潜伏在种皮内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风雨、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引起再侵染。

种子调运可造成远距离传播。田间发病适温在20~27℃,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4℃,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叶片有露珠时有利于发病,适宜的温湿度潜育期仅需3天。土壤粘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护地光照不足、通风不及时的瓜地发病重。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炭疽病多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发病盛期在5~6月和9~10月。

防治要点

①合理轮作:实行与非瓜类作物2~3年轮作。

②选择抗病品种:如津杂1号,津杂2号,中农5号,津研4号,津研7号等品种比较抗病。

③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也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冰醋酸100倍,浸种20~30分钟后清水冲洗后再播种。

④加强管理:实行高畦地膜覆盖栽培,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农事操作要在露水消失后进行。保护地栽培上午适当闭棚,控制温度在30~33℃,下午及时通风排湿,防止棚顶滴水,使保护地相对湿度在70%以下,可抑制该病发生。

瓠瓜绿斑花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瓠瓜绿斑花叶病是系统性感染的病害。田间被感染的植株叶片变小,呈现出明显的黄绿嵌纹,严重的绿色部分皱褶凸起,节间缩短、开花少、结果明显减少,在温室中接种后10~1.5天新叶可见轻微斑驳,后期叶片变小并呈现明显嵌纹。

病原

Cucumbergreenmottlemosaicvirus(CGMMV),To-bamovirus称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杆状,粒子大小30018(nm),超薄切片观察,细胞中病毒粒子排列成结晶形内含体,钝化温度80~90℃,10分钟,稀释限点1000000倍,体外保毒期1年以上。可经汁液摩擦或土壤传播,体外存活期数月至1年,除侵染瓠子、葫芦外,还可侵染西瓜、黄瓜及甜瓜。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种子和土壤传毒,遇有适宜的条件即可进行初侵染,种皮上的病毒可传到子叶上,20天左右致幼嫩叶片显症。此外,该病毒易通过手、刀子、衣物及病株污染的地块及病毒汁液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毒,进行多次再侵染,田间遇有暴风雨,造成植株互相碰撞枝叶摩擦或锄地时造成的伤根都是侵染的重要途径,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施用无病毒的有机肥,培育壮苗;农事操作应小心从事,及时拔除病株,采种要注意清洁防止种子带毒。

(2)在常发病地区或田块,对市售的商品种子要进行消毒,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2~3次后晾干备用或催芽播种。

(3)打杈、绑蔓、授粉、采收等农事操作注意减少植株碰撞,中耕时减少伤根,浇水要适时适量,防止土壤过干。

(4)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5%克毒灵水剂700~800倍液、30%毒克星(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NS-83病毒诱导剂100倍液、植物病毒钝化剂912,每667平方米用75克加1kg开水浸泡12小时对水15kg喷洒。此外喷洒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硫酸锌1500倍也有一定效果。

瓠瓜蔓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蔓枯病是瓠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种植瓠瓜时需要特别注意,蔓枯病危害严重造成瓠瓜大量减产,那么如何防治瓠瓜蔓枯病呢?

发病症状

瓠瓜蔓枯病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自叶缘向内呈V字型,淡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常龟裂,干枯后呈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斑轮纹不明显,上生许多黑色小点。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油浸状,白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病害严重时,茎节变黑,腐烂、易折断。

蔓枯病防治措施:

①实行2~3年轮作。

②注意选用无病株留种。

③采用配方施肥,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栏肥。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施。重点喷在瓜秧中下部茎叶和地面。对于茎部病斑,还可在发病初期削除茎部病斑,并涂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30倍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保护地还可用百菌清等粉尘剂。

瓠瓜蔓枯病为害十分严重,在管理瓠瓜期间,要多注意病虫害的发生,提前预防病虫害,还瓠瓜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南瓜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南瓜疫病主要危害南瓜根茎部,还可危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受害严重时,致果实倒囊腐烂,收成大减。现将南瓜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特征

根茎部染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展、茎呈软腐状,有时长达10厘米以上,植株萎蔫、青枯而死亡,但维管束不变色。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

叶片染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展为近圆型或不规则大型的黄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全叶腐烂,并产生白色霉层;干燥时病斑极易破裂。茎染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开始,初始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缢缩,成株期往往有几处节受害,俗称节节烂。

南瓜果实染病,初始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小斑,潮湿时病斑凹陷,并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以后软化腐烂,迅速向各方向扩展,在病部产生白色霉层,最终导致病瓜局部或全部腐烂。

病菌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PhytophthoramelonisKatsura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春通过风雨、灌溉水传播。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很广,在5~37℃之间,最适温度为28~30℃,高湿是发病的决定性因素。雷雨过后,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易诱发此病。多雨季节发病重,大雨过后暴晴最易发病流行。连作地、排水不良、浇水过多、施用未腐熟栏肥、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较重。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要点

①实行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深沟高畦种植,施用充分腐熟有机栏肥。

②种子处理: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

③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注意控制浇水次数,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换气,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④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69%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8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2.5%抑快净水分散剂3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豇豆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豇豆疫病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豆荚。茎蔓染病,多发生在节部或节附近。要注意及时进行防治。

1、发病症状

病部初呈水浸状不定形暗色斑,后绕茎扩展,茎蔓呈暗褐色缢缩,病部以上茎叶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周缘不明显,扩大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淡褐色斑,表面生稀疏白霉,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豆荚染病多腐烂。

2、病原及传播

由豇豆疫霉引起。病菌生长适温为25--28℃,最高35℃,最低13℃,只为害豇豆。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

以后,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生育后期形成卵孢子越冬。连阴雨或雨后转晴,湿度高,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潮湿、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实行2a(年)以上轮作。低洼湿地采用垄作,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采收后将病枝集中烧毁。

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10d(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

板栗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板栗疫病学名Endothiaparasitica(Murr.)P.J.etH.W.Anders.又称干枯病、胴枯病、溃疡病,腐烂病,属于世界性病害。欧洲板栗和美洲板栗易受害。我国板栗品种较抗病,但是也有为害,我国的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省都有发生,是我国检疫对象。

1、症状

本病可危害幼苗和大树的主干及侧枝。最初树干上病斑出现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带有水渍状,略隆起。湿度大时,有黄褐色汁液溢出。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扩展,包围整个树干。

早期蓝皮有浓厚的酒糟味,后期病斑失水后,树皮干缩,下陷,有纵裂现象,病皮呈灰白色或青黑色,且病皮下产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逐渐突破表皮外露。雨水天气或空气潮湿时,产生浅棕黄色瘤状子座,从中涌出橙黄色或黄褐色胶质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在秋季子座由变为茶褐色,内部形成子囊壳。严重时病菌进入木质部的表层,使其变褐腐败。

2、病原

属于真菌性病害,子囊菌寄生隐丛壳菌引起的。

3、发病特点

该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3月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开始为害,3-4月为害最为严重,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可经过带病苗木进行远距离的传播。从寄主伤口侵入,侵入后5-8天出现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后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温度超过30℃,病害发展减慢。果园土壤瘠薄、管理粗放、树势较弱的果园发病较重。不同的品种发病情况不同,明栗、长安栗发病较少;薄皮栗、丰花栗、大底青栗、新抗迟栗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雨季注意果园排水措施,保持果园适当的温湿度,减少果树伤口。结合修剪,清理果园,减少病源。

(2)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明栗、长安栗发病较少。

(3)严格进行检疫,防止带菌苗木、接穗、种子传到无病区。新进苗木最好进行消毒,在萌芽前用30%波尔多粉300-400倍液消毒,清水冲洗后播种。

(4)秋末冬初在干基部培土,翌年解冻后扒开,保护主干基部。冬夏季将茎干涂白,以防日灼和冻害。加强蛀干害虫的防治。

(5)化学防治重病株及时砍除,进行果树刮治,发病轻者可刮除病部皮层后涂抹5%菌毒清100-200倍液。

甜椒早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甜椒是非常适合生吃的蔬菜,含丰富维他命C和B及胡萝卜素为强抗氧化剂,可抗白内障、心脏病和癌症。现将甜椒早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症状特征

叶斑深褐色,有轮纹,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明显。空气潮湿时,上生黑色霉层。病斑多时可使叶片干枯;还可引起茎斑和果斑,病斑黑色或褐色,下陷,表面生大量黑霉,边缘明显。甜椒早疫病,属半知菌类,暗梗孢科,砖隔孢亚科,交链孢霉属,马铃薯早疫交链孢霉。

发病规律

甜椒早疫病与西红柿、茄子、马铃薯等蔬菜的早疫病为同一病原。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从而形成初侵染。经2~3天潜育后出现病斑,3~4天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重复侵染。

当甜椒进入旺盛生长及果实迅速膨大期,基部叶片开始衰老,气温在21℃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即开始发病。每年雨季到来迟早,降雨日数多少,雨量大小与分布,都会影响甜椒早疫病发生迟早、流行与否和病性指数。

马铃薯早疫交链孢霉为兼性腐生菌,两年内栽种过马铃薯、西红柿、茄子、甜椒、或与重茬茄科蔬菜作物邻作,常因植株瘦弱或田间管理不当而造成甜椒早疫病大流行。

防治方法

①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不与茄科重茬蔬菜邻作。

②精耕细作,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追肥,喷洒植保素7500倍液。

③选用中椒4号等耐病品种。

④高畦栽培,覆盖地膜,合理密植,不宜过稠。

⑤发病前开始喷洒500倍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水液,或40%三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水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水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水液,或600倍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水液。7~10天喷1次,共喷3~4次。

茄子绵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茄子绵疫病,又称烂茄子,在各菜区普遍发生,露地茄子、保护地茄子均可危害。初夏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大量腐烂,直接影响产量。现将茄子绵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危害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果实。果实染病,多以下部老果较多,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果实内部变黑腐烂且易脱落。病果落地后,由于潮湿可使全果腐烂,遍生白霉(菌丝体及孢子囊),最后干缩成僵果。

叶片被害,病部水浸状,褐色,有明显轮纹,潮湿时边缘不明显,扩展极快,病斑上生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斑停止扩大,病部组织干枯。花染病,常在发病盛期,呈水浸状褐色湿腐。嫩茎染病,变褐腐烂、缢缩,易折断,上部叶片萎蔫下垂。幼苗染病,常发生猝倒现象,病部常产生白色絮状菌丝体。

2、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和辣椒疫霉菌P.capsiciLeon.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经雨水反溅侵染果实,在果实的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进行再侵染。

病菌喜高温、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茄子绵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茄子绵疫病感病生育期为座果期至采收期。

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高、定植过迟、偏施氮肥、管理粗放、重茬及长果型品种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初夏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

3、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高燥地块栽培;及时清除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与瓜类、豆类等蔬菜实行3~4年轮作。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或56%靠山可湿性粉剂500倍,或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或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喷雾防治。

瓠瓜的功效与作用介绍!瓠瓜的品种有哪些?


瓠瓜,是夏令常吃的蔬果之一,品质细嫩之余味道还带有微甜。作为夏日里解渴消暑的良食,瓠瓜自然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不过大家都知道瓠瓜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吗?早在《诗经》中就有瓠瓜的身影,药用瓜果就是对瓠瓜的评价。瓠瓜到底有什么能耐能称得上药果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为什么吧!

瓠瓜的功效与作用

瓠瓜虽然味甘,但其性平无毒。瓠瓜除了能盛药之外,自身也可成药,其蔓、须、叶、花、籽、壳都可以入药,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良效,如鼻塞、牙痛、肺炎等。

增强免疫力

瓠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人体营养的补充,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又因为含有维生素C,食用瓠瓜能促进抗体的合成,对机体抗病毒能力有提高的作用。

防癌抗癌

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高,食用后可以对致癌物质的合成起阻碍作用,进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

降糖

从瓠瓜中可以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因此瓠瓜有降糖的功效。

瓠瓜的功效与作用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大家是否已经对日常食用的瓠瓜刮目相看了呢?其实关于瓠瓜能让大家吃惊的内容还有很多,就以它的品种为例,有人说果实长条状的才是瓠瓜,而有的人却会反驳说葫芦状的才是真瓠瓜。其实两个都说得对,因为瓠瓜的品种有很多,就连果实的形状也各异,大家想了解吗?想就继续阅读吧!

瓠瓜的品种介绍线瓠子

瓜形为长棍棒状,上中部略细,瓜顶平原,果实长60-70cm。肉质细嫩,纤维少的它是瓠瓜中品质为佳的品种。

长瓠子

亦称长葫芦,果实为长圆筒状,长40-50cm,品质优良,是瓠瓜中的早熟种。

面条瓠子

是南京地方品种,又名香瓠子,果实长70-100cm上下粗细差距不大,柄部稍细。种子少的它是瓠瓜中耐老、较早熟的品种。

大葫芦

此品种是北京地方品种,果实为葫芦状,下部膨大如球形,底部平,上部渐细呈短柱状。水分多,质地较密,味道带甜的大葫芦是瓠瓜的所有品种中品质较佳的品种。

现在真相终于大白了吧,瓠瓜可不仅仅是指一种瓜,它是有许多个品种的,而每个品种都有它的优缺点。大家不妨深入了解一下各个品种间的不同,对比出自己喜爱的品种,这样就不怕遇到每次买的瓠瓜味道都不一样,对瓠瓜又爱又恨啦!

黄瓜绵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黄瓜绵疫病又称绵腐病,主要危害果实。此有别于黄瓜疫病主要侵害植株茎基部和茎蔓、茎节造成植株萎蔫枯死。现将黄瓜绵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病害症状

被害果实表面初现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定形小斑,后渐扩大并向四面扩展,严重时病部延及整个果实,病果质地变软,表皮出现皱纹,内部果肉变褐腐烂,后病部逐渐收缩,易脱落。在高湿条件下,病果表面长出茂密的白色绵毛状物,有的绵毛状物,外观如湿水棉絮。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真菌,包括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辣椒疫霉菌[P.capsiciLeonian]和茄子疫霉菌[P.melongenaeSawada],而以寄生疫霉菌[P.parasiticaDast.]为主。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卵孢子与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越冬。南方特别是在广东,周年都有黄瓜种植,病菌主要以无性态的孢子囊及游动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风雨传播,在寄主间辗转侵染危害,完成病害周年循环,越冬期并不明显。

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地连作、低洼潮湿、株间郁闭和偏施氮肥都易诱发本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尚缺调查,一些抗耐疫病的黄瓜品种,如津杂系列,中农系列、湘黄瓜系列以及广东的夏盛与早春2号是否也抗绵疫病,有待各地进一步观察确定。

防治方法

1、本病虽然主要侵染黄瓜果实,与主要侵染茎蔓造成植株枯萎的黄瓜疫病有所不同。但病原同属于鞭毛菌亚门的疫霉菌属,只是种不相同,而且两病在发病特点与规律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故防治上可结合进行。

2、在本病常发地区或田块,在喷药防治疫病时,除喷好地面与离地l米范围的茎蔓外,也应兼顾喷药保护果实,以减轻绵疫病的危害。药剂选用同黄瓜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常造成枝叶枯死,明显影响马铃薯的产量。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可侵害其他几种茄科蔬菜。现将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亦危害块茎。叶片染病,初在叶面出现水渍状小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近圆形具有同心轮纹的黑褐色坏死斑,大小约3~4毫米,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病斑外围多具1个褪绿窄晕环。

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导致病叶坏死干枯脱落。块茎染病,多产生暗褐色圆形至近圆形凹陷斑,边缘明显,皮下组织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到贮藏期,病斑增大,严重时导致块茎干腐、皱缩。

2、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属半知菌茄链格孢霉Alternariasolani(E11.etMart.)JonesetGrout.侵染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病菌经气孔、伤口或穿透表皮侵入植物组织,形成初侵染,后在病部组织产生分生孢子借助于风雨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其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30℃,当叶面结露或有水滴时,温度适宜,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均很快,发病潜育期只有2~3天。马铃薯生长期连续阴雨或湿度连续高于70%,此病发生严重且易流行。土壤贫瘠、氮肥不足、长势衰弱,后期植株脱肥早衰的田块发病较重。

3、防治要点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良种。重病地块实行2~3年与非茄科蔬菜轮作。

②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组织,深翻晒土,减少越冬菌源。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药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视病情防治1~3次。药剂可选用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等。病害快速增长期,要加大用药量,均匀喷雾整张叶片。

瓠瓜有毒吗?喜欢吃瓠瓜注意了!


关于瓠瓜的一些知识,大家都熟悉吗?瓠瓜又称扁蒲、乌瓠、夜开花,幼果味道清淡,品质柔软,很适合充当夏日消暑的食材;老熟的瓠瓜则可以晒干,将果壳制成容器,也可以入药治病。可食可药用的瓠瓜在许多人眼中算是完美无缺,但事实上它真的是完美的吗?最近小编发现,瓠瓜可是有毒的,想要知道详细的情况吗?想就往下阅读吧!

瓠瓜有毒吗?

从食用上分,瓠瓜可分成两种,分别是甜瓠瓜和苦瓠瓜,前者是无毒可食用的,后者则是我们所说的毒瓠瓜。

苦瓠瓜的毒性

瓠瓜本身是带有清甜的,发苦的原因是含有过量的瓠瓜甙等苦素有毒物质,此种毒素即使是经过高温加热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

误食苦瓠瓜的后果

假如不小心误食苦瓠瓜,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口干、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而重度中毒者则是表现出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症状,再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看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话可不能套用在瓠瓜的身上了,大家在购买和食用瓠瓜的时候可要多加一个心眼,凡是发现瓠瓜发苦,就千万别购买了。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蔬菜是和瓠瓜一样,一旦发苦就会威胁人体健康的呢?想了解更多吗,下文就有答案!

哪些苦味蔬菜有毒?苦黄瓜

原本带有微甜的黄瓜一旦变苦就不再是正常的黄瓜,而是一种含有名叫葫芦素的苦味素黄瓜。一旦食用这种黄瓜,会使我们的肠胃系统受到刺激,容易引起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会造成肝肾损害,威胁健康。

苦丝瓜

发苦的丝瓜含有叫碱糖甙生物碱的有毒物质,这种物质的毒性不亚于砒霜,由此可知其毒性之大。更可怕的是这种毒素不会随着高温而溶解掉,依然留在食物中,所以大家千万别存有侥幸心里,吃到苦味的丝瓜就要立即吐出或扔掉,可别大意。

阅读完之后,小编相信大家从现在开始应该不会再盲目相信苦味败火了吧?下次吃到发苦的瓠瓜、黄瓜、丝瓜可别再想着能清热解毒就硬生生地咽下去,否则很容易得不偿失的。不过小编再说明一下,发苦的瓠瓜不能吃,但不代表苦瓜也不能吃哦,要知道苦瓜才是真能用苦味败火的蔬菜!

《瓠瓜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