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渝北区榨菜苗期重点病害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榨菜的根肿病和病毒病是我区榨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生严重的绝收,应在苗期重点防治。在今年秋季高温干旱情况下发病可能比往年更重更广,种植户必须加大防治力度,确保苗期无病,现正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根肿病:主根和侧根肿大呈瘤状,大小不等,叶片似失水状,叶色变淡或发黄,调萎下垂至死亡,幼苗和成株皆可发病,酸性土和排水不良发病重,发病适温23℃。

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亩施石灰200斤左右;加强田间管理,深沟高厢,土不积水。

化学防治:药土盖种,即播种时用40%五氯硝基苯3斤与100斤细土混合盖种一颗米厚;幼苗开瓣后用50%甲基托布津2两兑水100斤一周灌根一次;50%多菌灵2两兑水100斤一周灌根一次;25%瑞毒霉2两兑水100斤一周灌根一次;58%甲霜灵锰锌2两兑水100斤一周灌根一次。

病毒病:病叶叶脉褪绿或半透明,即明脉,后叶片呈浅绿相嵌或深绿花叶状,致叶片皱缩而凹凸不平,卷缩成畸形或向一边扭曲,病株严重矮缩,致心叶扭缩一团,下部叶片变黄枯死,或菜头成细棒状,或主根变褐变短而须根少,最后菜株黄化枯死。

控制蚜虫发生是减轻病毒病危害的关键,榨菜受到蚜虫为害后极易诱发病毒病。目前榨菜发生病毒病后,尚无特效药剂可以防治,只有抓好苗期蚜虫的防治,才能减轻或控制榨菜病毒病的危害。

化学农药防治:幼苗开瓣后用10%吡虫啉1小包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7钱加一喷雾器水喷苗,5天左右一次,连喷3次。

延伸阅读

蔬菜苗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蔬菜幼苗生长较弱,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而死苗,给生产上带来很大的麻烦。蔬菜苗期常见的病害大致有以下几种。

1、猝倒病:幼苗出土前染病引起烂种,出苗后发病,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绕茎1周,后变软,表皮脱落,病部缢缩,茎呈线状。该病发病迅速,病斑上部未及表现症状便折倒。

2、立枯病:幼苗出土后发病,茎基部出现椭圆形凹陷病斑。病斑绕茎1周,造成缢缩干枯,植株萎蔫或直立死亡,一般不倒伏。

3、枯萎病:幼苗发病,茎基部变黄缢缩,子叶或全株萎蔫。潮湿时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腐烂,受害处纵裂成丝状,表面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4、沤根:这是因为低温潮湿引起的生理病害,地下根呈锈色,易腐烂,不发新根,地上部叶片边缘变黄,易焦枯,幼苗萎蔫易拔起。

5、灰霉病:叶片和茎发病。病斑呈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产生大量灰褐色霉层,病斑不规则,后期干枯,常常从患病处折断。

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针对不同病害、不同作物,选用抗病品种。如紫圆茄子较抗苗期猝倒病,津研6号等较抗黄瓜枯萎病。

2、种子处理:种子带菌是导致苗期发病的重要因素,尤其要重视播前种子处理,可采取温汤浸种及药剂浸种两种方法。一般播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1)浸种30分钟,清洗干净后即可播种。

3、选用无病床土:可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便于培育壮苗,增强寄主抗性。苗床育苗的可每平方米用360毫升福尔马林加水918公斤,于播前20天撒于苗床,覆膜熏蒸45天,揭膜后晾两周即可播种。

4、加强苗畦管理:重点是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保持苗畦地温在20℃左右,适当控制浇水,注意通风降湿,湿度过大时,可向畦内撒施草木灰和干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5、药剂防治:可用75%的百菌清或75%的代森锰锌5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600倍液喷雾,防治猝倒病和早疫病;用50%的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或用30%的DT500倍液喷雾可防治枯萎病;用50%的速克灵8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800倍液喷雾可防治灰霉病;用铜铵合剂(即硫酸铜10克加碳酸铵或碳酸氢铵550克拌匀,闭闷24小时)1份加水200公斤进行喷雾,可防治立枯病和早疫病。

油菜苗期的病虫害防治


油菜苗期的养护管理中主要病虫害是蚜虫、菜青虫、猿叶虫、黄曲条跳甲和猝倒病。

蚜虫。一般在秋季干旱时,常大量发生,为害猖獗。成蚜和若蚜多集聚在幼苗及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逐渐发黄,变红,以致脱落;还可传播病毒,造成后期角粒数减少,粒重减轻,损失产量,严重的导致全株枯死。

菜青虫(菜粉蝶)。1龄幼虫体青绿色,2龄前只能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后可蚕食整个叶片,轻则虫口累累,重则仅剩叶脉,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猿叶虫。成虫体暗蓝色或蓝黑色小甲虫。幼虫体灰黑色或黄黑色,头部漆黑色有光泽,体节有肉瘤。成、幼虫均危害叶片,啃食叶肉后造成穿孔,严重时仅留叶脉,导致死苗。

黄曲条跳甲。成虫为黑褐色长椭圆形小甲虫,鞘翅上各有一条黄色纵斑,中部狭而弯曲。成虫常数十头集中在一片叶上为害,叶背较多,喜吸食油菜幼嫩部分,叶片被害后布满椭圆形小孔,幼虫体黄白色,生活在土内,啃食油菜根部皮层,咬断须根,使叶片由内到外发黄萎蔫死亡。

猝倒病。病状似棉苗立枯病,病苗靠近地面的幼茎干缩、凹陷、倒伏、萎蔫。轻者零星发生死苗,重者成片枯萎死亡。

其防治方法是:

1.蚜虫。当苗期有蚜株率达10至15%或每株平均有蚜10头以上时,亩用10%吡虫灵可湿性粉剂10克或2.5%敌杀死乳剂20至30毫升,兑水30至40公斤喷雾。若在油菜移栽前用药一次,做到带药移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2.菜青虫。掌握在1至2龄幼虫发生危害盛期,亩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0至30毫升,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至30毫升,兑水30至40公斤喷雾效果显著。

3.猿叶虫,黄曲条跳甲。当成、幼虫发生危害盛期时,亩用40%辛硫磷乳油40至50毫升,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至30毫升,或48%乐斯本乳油40至50毫升,兑水40至50公斤喷雾,效果十分显著。

4.猝倒病。猝倒病的发生主要是渍害造成的,因此,如有猝倒病发生,除及时搞好开沟沥水外,同时还要用50公斤草木灰与10公斤石灰混合,撒施于地面,可起到抑制病害蔓延的作用。在药剂上,可亩采用15%恶霉灵水剂80至100毫升,或3%恶霉甲霜(广枯灵)水剂40至50毫升,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至70克,兑水40至50公斤,重点喷施油菜根基部,如遇雨天,晴后再补施1至2次,防效会更好。

露地大白菜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目前,不少地区的大白菜普遍处于苗期,而近期高温多雨,虫害较多,且易感染多种病害,因此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对大白菜生产非常关键。

科学管理培育壮苗

1.间苗定株分次来。白菜幼苗在两叶一心、真叶4-5片时,分次间苗,留叶形正常且健壮的幼苗;团棵后根据品种特性定株,并对缺苗断垄、弱苗病株及时补栽更换。

2.合理水肥勿漫灌。苗期需水量不大,但气温高、蒸发快,应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可与施肥、补肥相结合。如对生长偏弱的小苗,点浇2-3次200-300倍的尿素水,促使弱苗生长;在结球初期和中期冲施复合肥10公斤/亩。切忌大水漫灌,防止软腐、黑腐等病害传播。

3.中耕除草不可少。苗期适时中耕2-3次,疏松地表,防止水分散失过快,同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孳生。定苗后中耕深度以5-6厘米为宜,以促进根系生长。

及时查治苗期病虫害

蚜虫、粉虱:可选用黄板诱杀或地面覆盖银灰反光膜驱避;或选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阿克泰、吡虫啉、苦参碱等进行药剂防治。

小菜蛾、菜青虫:可选用性诱剂诱杀小菜蛾;Bt乳剂、印楝素水剂、甲维盐、阿维菌素等防治幼虫。

跳甲、蟋蟀: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或高效灭百克,或灭杀毙乳喷雾防治。

软腐病: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加瑞农、可杀得等喷雾防治。

霜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杜邦克露、杀毒矾、安克锰锌、甲霜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病毒病:少量发生建议及时拔除,同时要控制蚜虫、粉虱等传毒媒介。

注意:1.药剂宜轮换使用或复配,以免产生抗药性。

2.禁止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使用。

3.结合天气情况合理用药,注意人畜安全。

油菜苗期出现红黄苗 观色巧治疗


油菜苗期常出现红叶或黄叶两种异常苗,对红黄苗须观色辨症,对症施治,以便及时转化。

干旱:红叶油菜苗期,若久旱不雨,或土壤水分不足,油菜因缺水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呈淡红色。对此要及时进行沟灌抗旱,并结合追施冬前肥,促使油菜向正常生长转化。

渍害:红叶冬前雨水过多,排水不畅造成土壤渍水,吸收功能差而形成僵苗,叶色呈暗红色。对渍害红叶,要高标准开好三沟,并及时清沟排除渍水,降低地下水位,消除渍害。同时要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健根促长。

虫害:红叶苗期蚜虫危害严重时引起油菜叶片发红,萎缩发僵。对由蚜虫危害引起的叶片发红,要及时选用大功臣、扑虱蚜、一遍净等药剂喷杀,促进油菜恢复生长。

冻害:红叶苗期如遇天气突变,因气温急剧下降,叶片受冻引起发红。对此要结合中耕培土壅根,每亩追草木灰50-75公斤,或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减轻冻害。

缺肥:红叶油菜缺肥,会表现出不同的红叶症状。如缺磷呈紫红色,缺钾呈褐红色,缺硼呈紫红色且叶缘倒卷。对因缺磷或缺钾引起的红叶苗,可追施适量磷钾肥,或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缺硼引起的红叶苗,可用0.2%的硼砂溶液喷施2次,或每亩用硼砂500-750克结合补水淋根。

缺肥:黄叶苗期缺氮,植株矮小,叶色明显褪绿变黄,老叶呈黄红色。苗期缺锌,植株矮小,新叶失绿呈黄白色。油菜苗期缺硫,植株呈淡绿色,叶片褪绿发黄,叶片少而小。对缺氮黄苗,可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对因缺锌引起的黄叶苗,可及时喷施0.1-0.2%的硫酸锌溶液2次。对缺硫引起的黄叶苗,可结合中耕每亩追施石膏粉10公斤。

病害:黄叶油菜苗期感染病毒病,叶片卷曲、皱缩,绿色不匀且发黄。白菜型油菜发病后形成黄绿相间的斑纹。甘蓝型油菜发病后,叶片发生黄褐色枯斑。如因感染病毒病而发生黄叶,要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减少病源。同时用药灭蚜,控制病害,可用病毒A、一遍净(或大功臣、四季红等)加500倍的食用醋混合液喷治。

酸害:黄叶在酸性较强的土壤种植油菜,会产生酸害,使叶片发黄。这种黄叶一般不枯叶,但容易脱落。对此,可每亩追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石灰50公斤,以降低土壤酸碱度,消除酸害。

水稻苗期常见病害的防治


在水稻苗期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特别需要注意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现将水稻苗期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立枯病(黄枯病):在使用生长调节剂情况下发生立枯病与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播种量超过300克/平方米时易得立枯病。立枯病症状是植株矮化、变黄、新根少或无根,病苗连根拔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如变黑时就是立枯病。立枯病往往心叶死的比下部叶片早。一旦发现立枯病,应立即打药防治。

2、青枯病:立枯病的一种,主要是苗床管理不当引起的。苗期通风少,床温高,再加上浇水多引起稻苗徒长,幼苗地上部长的过大,地下部的根系供水能力小于地上部茎叶的蒸发,严重时易得青枯病。

防治的方法:平时苗床多通风、早通风、进行大通风或中午时分揭膜浇水。如果青枯和黄枯混合发生时,按照防青枯病色的方法管理,同时还要喷施防治立枯病的药剂。

3、烧苗:烧苗多是施肥过多引起的。施肥过多往往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开始不长,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白天多浇水,大揭膜,再浇水再揭膜,反复进行,洗掉一部分苗床的肥,促进扎根,稻苗发新根后正常管理。

4、烤苗:烤苗是温度过高发生稻茎叶发黄的现象。烤苗大都发生在苗床加盖塑料膜的育苗方法。发生烤苗时不要轻易毁苗,追施50克/平方米硫铵和生根剂后,保持30℃以下的温度,尽可能保证温度和湿度,促进稻苗生长,稻苗长出2叶后开始进入正常管理。

5、冻苗:水稻出苗前温度在-3℃以下时易发生冻害,出苗后秧苗越大受冻害的程度越重。受冻害的稻苗开始稻叶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经过太阳晒后就变黄变白。预计气温要达到0℃时,头一天浇水就可以有效降低冻害的发生程度。

巴斯夫杀菌剂防治草莓苗期病害技术


由于草莓苗期病害的控制难度大,农药品种难选择,往往造成病害大发生,效益大大下降。虽然现在已经有多种杀菌剂可以预防和控制草莓的病害,但常用品种如三唑酮类效果并不理想。草莓真菌病害既要有对口的农药,还要有针对性的使用技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草莓苗期培育期和移栽期,主要以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发生最为普遍,如果防治不及时,往往会使草莓苗全部被毁,现将这三大病害的发生和控制技术作一介绍:

一、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单囊壳属,可以在多种作物上发生危害,发病初期,病斑成白色粉状,随着气候温度的提高,病情发生加重,天气干旱更会加重发生,病菌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传播,侵染植株最适温为15-25度,发病最适温为25-30摄氏度。潜伏期5-10天。草莓开始坐果到采收均易发病,但是草莓品种和栽培方式之间的发病程度有差异。以露地栽培为主的,除了要加强日常的栽培管理外。做好开沟排水,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性十分重要。但是关键的是要做好草莓白粉病的先期预防工作,重点是草莓开花前和花茎抽生期,预防用药可以选择巴斯夫公司新近开发的具有预防和治疗功能的杀菌剂,也不会产生抗性百泰60%可分散粒剂。要求每7-10天用细喷雾预防一次。如果采用温室大棚栽培的,预防的关键时期为10-12月份和次年的3-5月份,这个时期的预防用农药可以用巴斯夫公司杀菌剂翠贝50%干悬浮剂3000倍或巴斯夫公司杀菌剂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可兼防灰霉病、叶斑病;翠贝50%干悬浮剂可兼防炭疽病、叶斑病。发病初期预防治疗用农药可以采用翠贝50%干悬浮剂3000倍和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轮用。也可以用翠贝50%干悬浮剂5000倍加巴斯夫公司杀菌剂成标80%干悬浮剂500倍混用。如果田间发病重时,可以采用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每隔7天用一次,连续使用2次。注意每一个品种农药连续使用不超过2次,以免使用病菌逐步产生抗性。翠贝50%干悬浮剂的用药时间以上午为好。

二、草莓灰霉病

为真菌灰葡萄孢菌病菌引起,可以侵染番茄、黄瓜等多种作物,在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爆发成灾,发病最适温18-25摄氏度。在草莓坐果期与采收期湿度90%以上发病严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栽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茂密是最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首先要以预防为主,用农药最佳时期为草莓第一花序有20%以上开始开花和草莓第二花序刚开花时喷药,此时的农药选择是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或巴斯夫公司杀菌剂农利灵50%干悬浮剂1000倍或嘧霉胺800-1000倍,连续防治2次,交替用药。田间病害发生重时,可选择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加百泰60%可分散粒剂1500倍,或者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加嘧霉胺1000倍,现混现用效果好。

三、草莓炭疽病

由真菌草莓炭疽病菌引起,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病菌侵染最适温为28-32摄氏度,湿度90%以上,是草莓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7-9月迅速蔓延发病,连续阴雨或阵雨、台风后,极易大发生。该病也要以预防为主。在每年发病初期,用百泰60%可分散粒剂1500倍或百泰60%可分散粒剂1500倍加25%咪鲜胺1000倍,每隔7-10天喷一次农药,连续轮换多次预防。如果是用避雨栽培育苗或者加盖遮阳网的防治效果会更好。对已经开始发病的草莓,可以用凯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连续防治2次。在防治7-10天后,再用百泰60%可分散粒剂1500倍加50%咪鲜胺锰盐2000倍防治。

西瓜苗期常见6种生理病害的防治


西瓜在苗期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6种生理病害的危害,现将西瓜苗期常见6种生理病害的防治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僵苗

幼苗生长量少,展叶慢,新生叶叶色灰绿,叶片增厚,皱缩,组织僵硬;子叶和真叶变黄,地下部根发黄,甚至褐变,新生白根少。僵苗有别于由叶面肥和农药使用不当所产生的生长点停止生长,叶形变小,叶缘反卷,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的症状。西瓜苗一旦发生僵苗,恢复得很慢,会延误有利的生长季节,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僵苗是西瓜苗期主要的生理障碍。

发生原因:

①苗床气温低,特别是土壤温度低,不能满足西瓜根系的基本温度要求。②育苗床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高,在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根区条件下发根困难,根的吸收能力差,定植后连续阴雨,僵苗发生尤其严重。③营养土配制不当。苗床或种植穴施用未经腐熟或未充分掺匀的有机肥而引起烧根或施用化肥过多,或化肥施于根部较近,土壤溶液浓度较高而伤根。④幼苗素质差。定植时苗龄过长,定植过程中根系损伤过多,或整地、定植时操作粗糙,根部架空、根与土壤没有紧密接触,影响发根。⑤地下害虫危害根部。

防止措施:

①选择疏松、通气性良好的田园土或水稻田土作营养土,尽量不用土质黏重的河泥。②改善育苗环境,采用地热线或地膜覆盖育苗,提高地温,培育生长正常,根系发育好,苗龄适中,(自根苗30~35天,嫁接苗40~45天)。③苗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远离根部轻施复合肥,或喷施叶面肥,防止伤根。④适时适量浇水,以免降低苗床温度和地温,不利根系生长。⑤定植时采用高畦深沟,加强排水,适当增施穴肥(腐熟有机肥或化肥),促进根系生长。⑥移栽前注意炼苗。⑦适时定植,防止定植后遭受低温的影响,选择冷尾暖头晴天定植。⑧防止蚂蚁和其它地下害虫。

2、徒长苗

西瓜苗生长过于旺盛,出现徒长,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质较薄,组织柔嫩。

发生原因:

西瓜苗床光照不足,温度过高,土壤和空气湿度高,嫁接西瓜育苗过程中,砧木、接穗在温、光、气控制不当时易出现徒长苗。徒长苗对低温适应性差,容易发生冻害。

防止措施:

合理调节光、温、湿。苗床温度采取分段管理,适时通风、降湿,增加光照,避免温度过高。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

3、细弱苗

西瓜幼苗的子叶小、色淡,真叶小、皱缩,茎细。

发生原因:

①育苗条件差,根系发育不良。②缺肥。

防止措施:

①改善育苗条件,采用营养钵加温措施育苗。②苗床土或营养土拌入适量速效肥,每立方米土中加入三元复合肥250克、过磷酸钙250克。③及时增施叶面肥,用高磷高钾清液肥料或0.2%尿素喷施叶面。

4、沤根

主要发生在育苗、直播西瓜幼苗根部或茎部,是西瓜育苗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部变褐后腐烂,子叶和新叶变薄,呈黄褐色或乳黄色,叶缘焦枯,地上部萎蔫。焦枯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病苗容易拔起,没有根毛,主根和须根变褐腐烂。

防止措施:

①采取快速育苗,如采用地热线、营养钵等设施育苗。②苗床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播种前苗床应充分翻晒、施足基肥。③用药剂处理床土或营养土。④播种前用55℃温水泡种子15分钟,浸种后催芽播种。⑤加强苗床管理,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16℃以上,并做好苗床保温,防止冷风吹入。注意通风换气,实行小水勤浇,防止苗床湿度过大。

5、叶片白化

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和幼嫩真叶边缘失绿、白化,造成幼苗生长停滞。轻者可恢复生长,重者子叶和真叶干枯,只保留生长点,导致缓苗期长甚至僵苗,严重时子叶、真叶、生长点全部受冻致死。

发生原因:

幼苗受冻,苗期通风不当,床温急剧降低所致。

防止措施:

适时播种,改进苗床的保温措施,保证床温白天20℃以上,夜间不低于15℃。出苗期早晨不通风过早,通风量应逐渐加大,避免苗床温度骤变而伤苗。

6、封顶

西瓜幼苗生长点退化,不能正常抽生新叶,只有两片子叶,有的虽能形成1~2真叶,但叶片萎缩,没有生长点。

发生原因:

①陈种子生活力低。②低温,幼苗生长点附有水珠造成。

防止措施:

①选用发芽势强的种子。②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及时通风,降低温度。

棉花苗期发生病害后该如何综合防治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多,为害重,其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有产枯病、炭疽病等。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90%。尤其是早春低温阴雨,棉苗长势弱,出苗慢,极易遭受病菌的侵染,引起大量的烂籽、病苗和死苗,甚至缺苗断垄,乃至翻耕毁种,严重影响棉田高产。

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应采取如下综防措施。

选种晒种

棉苗病害,如炭疽病菌多以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内外越冬。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汰除烂籽、病虫籽和杂籽,还须抢晴天将种籽曝晒1~2d,以杀死种籽上所带的部分病菌,提高种籽质量,促进种籽后熟,便于提高种籽发芽率,促进苗齐,苗壮而病轻。

精细整地,开好排水沟

整地前全面、彻底清理棉田周围的枯枝落叶和烂铃,是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有效措施。翻地前施足基肥,地要整平整细,以利出苗。棉田要开好排水沟,特别是地势低洼棉田,要做到深沟高畦,尤其是南方棉区,春季雨水多,地下水位高,深沟高畦有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收到防病保苗效果。

适时播种

迟播,不利于棉苗生长;早播,气温、土温偏低,出苗太慢,有利于病菌侵入为害。通常以5cm土温稳定在12℃以上为播种适期,即长江流域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旬,华北棉区最佳播种期为4月下旬。

轮作

棉立枯病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的病菌靠腐生生活可达2~3a之久。炭疽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也可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棉花播种后,均能侵入棉苗引起发病。若进行水旱轮作,便能大量减少和消灭土壤内的病原菌,对控制产枯病的炭疽病等为主的病害有良好作用。如与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套种,应及时分别对小麦扎把、油菜打老叶、吞豆打顶,便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可减少病害发生。

药剂拌(浸)种

5.1稻脚青拌种用25%稻脚青可温性粉剂0.5kg与10kg半干半湿细土加草木灰混合均匀,可拌棉籽100kg,以现拌现播为宜,不能拌后久放;也可用0.5%稻脚青水溶液拌种后贮藏15d再播,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

5.2多菌灵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拌棉种100kg,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等苗期病害和棉花枯、黄萎病。

5.3多菌灵胶悬剂浸种用40%多菌灵胶悬剂0.7kg,对水100kg,可浸棉种50kg,浸泡14h后,捞出稍沥水即可播种,防治炭疽病、立枯病效果好,对棉花枯、黄萎病也有一定效果。

5.4五多合剂拌种五多合剂是非曲直由五氯硝苯与多菌灵的复配剂。拌种时用种子的0.5配备,拌后即或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和疫病。

5.5拌种双拌种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1%~0.2%配备,拌后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

5.6种衣剂拌种种衣剂是由呋喃丹与多菌灵的复配剂。拌种时用种子量的0.5%种衣剂,拌种后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疫病,并能兼治苗蚜。

5.7802拌种棉花播种前,用802抗菌剂3000倍液,加棉籽重量的60%药液,边喷边搓种,直到药剂喷完为止,放置4~6h后播种。亦可用3000倍液淹没棉种6~10h后,滤去多余的药液即可播种。可防治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等。据试验,用802拌种后,棉花单株长一次侧根数和5叶期单株干物质重量比对照分别多5.85条和4.05%。

药剂保护

棉籽出苗后,若遇低温多雨,特别寒潮侵袭后,苗期苗病很可能发生流行,因此要及时用波乐多液(1:2:2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其它有效农药进行防治和保护,每667m2每次用药液kg。

棉花苗期发生病害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


棉花苗期是病害的多发期,近几年,苗期病害呈偏重流行态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1.棉种质量。棉种是决定幼苗质量的关键。种子整齐、成熟度好,出苗快,苗势强,植株生长健壮,不易受到病害侵袭。反之,种子发芽势弱,出苗慢,幼苗发育迟缓,抗病能力差,易发生病害。

2.环境条件。早春气温偏低,寡照多雨,影响种子萌发,易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的幼苗生长发育受阻,抗病能力下降,特别是遇到春寒天气,极可能导致苗期叶病大发生。

3.管理措施。栽培技术和苗期病害有直接关系,土壤内病原菌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连作地块土壤内病原菌残存量大,土壤带菌大大增加了苗期染病的机会。播种太早,地温低,底墒不足,播种过深都会影响出苗和幼苗发育,成为发生病害的诱因。

具体防治措施为:

1.精耕细作。早春及时深耕晒田,既能杀灭病菌又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增施有机肥,配施化肥;连作地块施入生石灰粉或杀菌剂处理土壤,切断土传病害侵染途径,减少病害。

2.种子处理。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充分晒种,对种子作脱绒、包衣处理,未经包衣的种子需温汤浸种、药剂闷种后,催芽播种。试验表明,经过处理或包衣的种子,苗期发病率减少50%--80%。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覆膜种植或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3.农业防治。注意轮作倒茬,掌握好播期。待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播种,避免低温烂芽。覆土厚度要适中,或起垄放风种植,缩短出苗期,实现苗齐苗壮。棉苗出土后,特别是遇雨后,要早中耕、勤中耕,培育壮苗,有利于幼苗根系下扎,防止根病发生。

4.施药防护。幼苗出齐后,如遇低温阴冷天气或在寒潮袭来前,喷施波尔多液1:2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1000倍液及时预防保护;发现叶斑病时,用江苏产苗床型治植灵1500倍液除治。

春季苗木病虫害防治重点


随着天气转暖,多种苗木上的病虫相继结束冬眠,开始活动危害。及时防治已发生的病虫,结合春季苗木养护,清除越冬虫口,既能保证苗木春季长势,又可减少病虫害全年的发生基数。

一、蚜虫

蚜虫在本区苗木上发生十分普遍,其寄主主要有大叶黄杨、红叶李、桃、海棠、火棘、紫薇、月季、夹竹桃等等。它的危害不但造成缩叶、生长不良,而且极易导致苗木染病。四月份正值苗木春梢期,枝叶嫩绿,营养丰富,温度适宜,蚜虫的繁殖很快,发生范围也将迅速扩展,希各地注意调查,及时防治。防治药剂:10%吡虫啉或10%金世纪1500倍液。

二、黄杨绢野螟

黄杨绢野螟以幼虫越冬,天气转暖后该虫将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危害后严重影响黄杨的新芽生长,甚至枯死。防治应在始见危害时进行,特别是上年危害重的地块。药剂可用40%毒丝本乳油800倍或25%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喷雾。

三、大叶黄杨斑蛾

该虫主要危害大叶黄杨,食量大,喜群集为害,可用防治黄杨绢野螟的药剂进行挑治。

四、蚧壳虫

紫微上的绒蚧,含笑、黄杨、桂花等上的盾蚧、吹绵蚧,冬青、山茶等上的角蜡蚧都在四月份孵化,请加强调查,发现危害的苗木,可用28%蚧宝乳油1200倍或40%乐斯本乳油800倍加10%吡虫啉1000倍喷治。

五、蛴螬(白地蚕)

蛴螬在土壤中越冬,34月土温上升,蛴螬即开始活动,取食危害种子、幼苗和树根,是苗圃主要地下害虫,去年金龟子属大发生,对该虫应高度重视。防治药剂可选用10%益丰收颗粒剂每亩0.51公斤撒施,尼龙棚内的小苗不宜使用,以防药害,可用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喷浇。

六、白粉病

白粉病是苗木上的主要病害,易感树种较多,危害较重的有紫薇、桃、月季、狭叶十大功劳、大叶黄杨等,随着气温增高,降雨增多,将会陆续发生。防治白粉病要立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以往发病较重的苗木,可在新芽长到一定程度时用M45大生600倍液喷雾;对已发生的苗木,要抓住初发病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1500倍、或50%翠贝干悬浮剂4000倍、40%福星乳油8000倍防治,病情严重的隔15天左右再喷一次。

七、天牛

天牛是一种隐蔽性害虫,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近年来发生逐年上升,我区苗木上主要发生的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均以幼虫在寄主树干中越冬,进入四月以后,陆续开始上升取食,特别是杨、柳、榆、无患子、栾树、桃、梅等树种,一旦树干周围地面出现新鲜虫粪,表明越冬幼虫已开始取食,应及时采用钢丝勾杀,或用40%毒丝本或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注孔堵杀。

八、叶螨、冠网蝽

三月下旬调查,部份苗木上叶螨已开始活动,预计四月份危害将加剧。药剂防治可用15%哒螨灵乳油2500倍液喷雾。危害杜鹃、火棘、桃、梅、花红、樱花等的冠网蝽预计四月下旬起将出现危害。药剂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2500倍,或2.5%功夫菊酯3000倍液,喷药时应着重喷叶背面。

芍药苗期立枯病的防治


症状

芍药受害后,病苗多从上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此时,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状。此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更多绿色尽在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残留的病株上或土壤中越冬或长期生存。带菌土壤是主要侵染来源,病株残体、肥料也有传病可能,还可通过流水、农具、人畜等传播。天气潮湿适于病害的大发生,反之,天气干燥病害则不发展。多年连作地发病常较重。

防治方法

1、严格控制苗床及扦插床的浇灌水量,注意及时排水;注意通风;晴天要遮荫,以防土温过高,灼伤苗木,造成伤口,使病菌易于侵染。

2、注意庭园清洁卫生,及时处理病株残余,不使用带病菌的腐熟肥料。

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

4、对被污染的苗床,如继续用于扦插育苗,或用于扦插的其他土壤,在扦插前,可用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8-12公斤浇灌于土壤中,浇灌后隔1周以上方可用于播种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混合粉剂8-10克,撒施土中,并与土拌和均匀。

5、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500倍,或75%氯硝基苯600榈,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用64%杀森锌按1:2混合后600倍,或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每平方米用药液3升。

苗木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木苗期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是果树实生苗幼苗期的重要病害,各种果树都会发生。更多绿色尽在

(一)猝倒病

症状:幼苗出土后,在茎尚未木质化前,基部发生水渍状病斑,病害发展很快,幼叶仍为绿色时,幼苗即倒地死亡。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寄主病残体表面及附近的土壤上,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的菌丝。

病原菌:病菌属藻状菌真菌,学名为Pythiumaphanidermatum。

(二)立枯病

症状:幼苗木质化后,茎部出现白毛状、丝状或白色蛛网状物。根部皮层和细根组织腐烂,茎叶枯黄,干枯而死,但不倒状。

病原菌:病菌属担子菌真菌,学名为Rhizoctoniasolani。

(三)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规律

猝倒病病菌以卵孢子、立枯病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遇适宜条件,侵入寄主为害。病菌通过雨水、流水、农具以及带菌堆肥而传播。髙温高湿容易发病,尤其是大雨过后突然晴天,气温高,湿度大,病害迅速蔓延,造成大量苗木死亡。土壤黏重且湿度大,病害严重。

(四)防治方法

选择适当的苗圃地:苗圃地地势要高,土质应为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播种前深翻晾晒。前茬作物无立枯病发生。

选择适当的播种期:通常情况下秋天播种,能躲过发病高峰期。若能采用无菌营养盆育苗,效果更好。

土壤药剂处理:播种前2001整地后用95^的棉隆粉剂,每平方米用量30~50g,混合细土,均匀撒于地表,浅翻拌后洒水压实,播种时松土。也可在播种时用40%硝基苯粉剂加500倍细土覆盖种子。苗期喷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5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喷雾,每隔310(1喷1次,连喷3次。

《渝北区榨菜苗期重点病害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