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甘蔗防倒伏措施》,希望您喜欢!

甘蔗在伸长中后期,植株高大,叶片较多,若遭受风雨袭击,容易倒伏。尤其是雨后蔗株尾部积水面变得太重,一遇风就会倒伏。甘蔗倒伏后,近地面的节段易长气根,抽侧芽,使蔗茎变曲,消耗节间养分,造成空心或蒲心,甘蔗减产,糖分降低,宿根蔗发株不良。在7~9月大风频繁的蔗区及高产蔗田,防倒伏是夺取甘蔗高产的关键。甘蔗防倒伏主要有以下五条措施:

一、选择抗风抗倒伏品种

抗倒伏品种的特点是蔗茎坚硬,基部粗壮,生长直立,后期生长不过于旺盛,有利于抗倒伏。

二、施足基肥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甘蔗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配施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使甘蔗苗期粗壮,蔗株不徒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三、深沟浅种、高培土

甘蔗的根系由蔗茎基部根带根点长出,高培土能增加入土根带,多长蔗根,使蔗根扎深,扎稳,增强抗风能力,防止倒伏。若植沟太浅,容易造成翻蔸倒伏。

四、剥叶防倒伏

甘蔗下部叶片部分已干枯,老叶光合作用效能低,甘蔗后期每株只须保持全出叶6~7叶即可,应把多余的老叶、枯叶剥除,以减轻蔗茎负重,减少受风面积,防止倒伏。

五、扎蔗防倒伏

甘蔗植株高大,在9月份蔗株达2米高时,要把两行蔗交叉捆扎成人字形,可有效防止倒伏。(陈贵善)

小编推荐

双膜棉花 倒伏早衰要早防


近几年来,随着植棉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双膜棉面积也相应扩大。所谓双膜棉,就是将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好的营养钵棉苗移栽于大田覆盖的地膜之上。双膜棉具有保温、保墒、保肥、除草、早发、早熟、增产优质的显著效应。但是,在大面积双膜棉的推广过程中,由于植棉技术不同,农户栽培水平不一,也暴露出一些技术上的薄弱环节,一是棉株倒伏;二是棉花早衰。前者是揭膜过迟引发的,后者是追肥不及时或者不足造成的,这两个问题常常阻碍着双膜棉优势的发挥。为此,必须及早采取措施,防止倒伏和早衰。

一、适时揭去地膜。各地研究表明,双膜棉花的主根在移栽时被截断,大量的侧根和须根多集中在土壤10~20厘米的耕作层内,由于温度及肥水条件优越,土壤供肥能力强,双膜棉的棉花在现蕾、开花期对肥水的吸收能力都比直播棉强得多。地上部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都大大优于直播棉。此时,如能适时揭去地膜,加强中耕培土,双膜棉就能充分发挥优势,但是,如果迟揭膜或者不揭膜,一旦狂风暴雨天气来临,因为棉花根系多分布于土壤上层,支撑能力较差,非常容易遭致倒伏。因此,必须及时揭去地膜,精细管理,促根护根。揭膜时间以初花期最为适宜。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二、快速补施肥料。双膜棉花由于发育进程比直播棉早20~30天,前期耗肥量比直播棉大,一切管理措施都要相应提早,特别要迅速施足花铃肥,每亩应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缺钾棉田,每亩还要配施钾肥5~10公斤,抗虫棉每亩要施钾肥15公斤左右。当棉花单株平均结有2~3个桃时,每亩应施尿素15公斤左右。如果疏于肥水管理,棉花上桃之后很快会大面积落黄,严重的还伴有生理性凋枯病,过早地脱叶垮秆。

三、协调平衡生长。双膜棉由于发育快,也很易导致疯长,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协调平衡生长,一要在进入盛蕾期后喷施延缓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或助壮素,每亩2~3克或8~12毫升对水40公斤;二要注意喷施调节剂后棉花叶色很快转为浓绿,不能掩盖潜伏脱肥的矛盾,该追肥的仍要及时追肥;三要注意揭膜时田间莫留残膜,以免影响中耕培土和后茬管理;四要喷施硼肥2~3次,提倡施用高含量的速乐硼。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范措施


皖东是水稻优势产区,农民有种植水稻的习惯和经验。近年来,稻作区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水稻灌浆后倒伏,根据水稻倒伏的时期和倒伏的程度不同,造成水稻减产幅度为10%-40%不等。水稻倒伏不仅降低产量而且降低稻米品质,并给收割带来困难,增加收割成本。分析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推广水稻高产健体栽培技术,提高水稻单产,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意义十分重大。

一、造成水稻倒伏的因素

品种问题。有些水稻品种植株高、株型不紧凑、秸秆不壮实,叶片披;灌浆后,穗部逐渐增重,重心高,秸秆不堪重负,叶披和株型松散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差,易产生病害和倒伏。

秧苗素质差,栽插方式不当。秧好半成稻。水稻育秧中技术不规范,如播种过密、肥水运筹不当、病虫防控不到位,造成秧苗细长不带分蘖,这种秧苗栽到大田后很难形成大分蘖和壮分蘖,整个群体不健壮。农民栽秧时乱插棵,水稻封闭行后通风透光差,不利于水稻健康生长,易倒伏。

水肥运筹不当。水稻栽后灌深水,对水稻根系生长不利,不利于水稻分蘖和生长。烤田是水稻生产一个重要环节,烤田是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控制无效分蘖,改变田间小气候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往往烤田不及时,不能很好掌握烤田程度,不是早就是迟,需要重烤的田块没重烤,需要轻搁的田块没轻搁,烤田效果不明显。田间断水过早,水稻腊熟前排水,造成缺水早衰。施肥上重氮肥轻磷钾,不重视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大多数都采取一轰头方法,造成水稻前期生长旺后期脱肥早衰。这些都给水稻倒伏带来隐患。

病虫防治不当。水稻封行后要加强田间纹枯病和稻飞虱的监测和预防,大部分农民不能选择对路农药适期防治,对稻飞虱防治时间不统一,造成迁移危害,纹枯病和稻飞虱重发田块极易倒伏。

灾害性天气。八、九月份正是当地水稻灌浆、黄熟时期,也是当地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牛的季节,经常风雨相伴,这时也正是水稻抗倒伏能力最弱时期,风雨稍大,灾害将不可避免。

造成水稻倒伏的因素很多,既有品种、栽培技术因素,又有自然灾害因素。因此,要实现水稻健康生长、高产稳产,必须选好良种,集成和良种良法技术减灾避灾,制订得力的防范措施。

二、水稻抗倒伏防范技术措施

选择杭倒伏水稻品种,调整水稻品种结构,扬长避短,减灾避灾。目前,皖东地区大部分栽插的是中籼杂交稻,应选择株高适当、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上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增强抗倒伏能力。皖东与苏北扬州地区接壤,气候类型相似,种植制度类同,均为一年两熟。扬州地区为了避免中籼稻受八、九月份灾害天气造成倒伏的损失,调整水稻种植结构,放弃中籼杂交稻生产,改种常规梗稻和杂交粳稻,避开水稻穗期受不良天气危害。皖东应借鉴他们的经验,大力调整水稻品种结构,重点发展粳稻生产,避开自然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改种梗稻是水稻栽培上抗倒伏最为有效的措施,一是可以避灾,二是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一年两熟光温有余,因粳稻生育期相对长一些),三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和稻米品质(梗稻生长期长,光合产物积累多),四是增加农民收入。

培育壮秧,改变栽插方式。目前,皖东地区水稻有旱育秧、湿润育秧、两段育秧等方式,不管什么育秧方式,都要培肥秧床,实行稀播,创造适合秧苗生长的条件,努力培育壮秧,为水稻丰产打基础。要大力提倡水稻宽行窄株栽培技术,改变农民乱插棵习惯,合理密植,实现壮个体健群体目标,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合理水肥运筹。管好水施好肥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农事活动。在水的管理上要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时烤田,有水孕穗,干干湿湿到黄熟。特别是烤田一定要做到苗到不等时(亩茎蘖苗数得到亩预定的有效穗数),时到不等苗(水稻生长到有效分蘖临界期时),并根据水稻的田间长像,苗色浓重烤,苗色淡轻烤。在施肥上采取稳增氮磷、重增钾微、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配方原则,合理分配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一般要求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2;施用的肥料品种上要合理搭配,一般要求氮、磷、钾比例为4.5:2:3.5。

采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播前用药剂浸种,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通过宽行窄株、合理密植、浅水灌溉、增施磷钾肥、适时烤田等技术措施,增强水稻自身的抗病力,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加强田间监测,对病虫害防治做到适时、对症、高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统防统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安全、高效。

倒伏行道树养护管理措施


近来短时雷雨大风天气增多,一些主根不发达的行道树也因各种原因出现倾斜或倒伏现象。一方面由于强降雨和短时大风引起,另一方面由于该市街道整改,将地面降低5厘米至10厘米,然后统一铺设便道砖。降低原有的路面造成部分根系外露,降低了行道树的抗风雨能力。其采取的具体养护措施如下:

修剪:雷雨大风天气过后,一般会迅速进入高温天气,倒伏的树木根系严重受损,部分或大部分露出土壤,如果不及时处理,3天至5天后,倒伏树木就会失水萎蔫甚至全株枯死。为了保持植物体的水分,应根据倒伏程度对枝叶进行修剪。

轻度倒伏的对大树影响不大,可以不修枝就直接扶直;对于中度倒伏的大树要进行修枝,将三级侧枝或部分二级侧枝连叶一起剪除或用锯锯掉,减少扶直过程中树冠下坠的阻力和枝叶蒸发消耗水分;对于重度倒伏大树要重修枝,剪掉大部分二级侧枝,短截部分一级分枝,以减少树体水分蒸腾。对于大的伤口喷杀菌剂并涂抹油漆封住伤口,减少病菌侵害。

挖树穴:在迎风面深挖树穴,树坑的深度和高度一般要比需要埋土的根系部分多挖20厘米至30厘米,以增加疏松土壤的厚度。如有垃圾和灰土土壤,要及时更换好土,以利于发生新根。一般倒伏树木刚下过雨,土壤较黏,挖坑和埋土都比较费工,有条件的可借助挖掘机挖坑,回填土埋根时,也可改换疏松土壤,利于踏实。

施肥:为使倒伏的树木生长良好,枝叶茂盛,施肥是一项重要措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形成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改变土壤酸碱度,增进土壤肥力。倒伏树木在重新种植前,可结合挖坑换土,在挖好的坑底施入腐熟的厩肥作为基肥。但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根。

拉直、扶正:将倒伏的树木用粗绳拴牢大枝部位,用人或车拉拽使倒伏的树木立起,较粗大的行道树可采用吊车将树木缓缓吊起扶正后,将根系舒展,坑深的要先填土,扶正后用好土将根埋住,并进行分层覆土,分层踩实,土坑填平后周围挡20厘米至25厘米围埝,利于浇水。

及时浇水:浇水要小水流慢灌,有土壤下陷的要及时用好土填埋,第一遍水一定要浇透,间隔1天左右及时浇第二水,每次浇水一定要浇透。浇后及时封坑。间隔15天至20天后,再挑坑浇一遍透水。之后2年至3年,每年春季浇一两次水。

设立支架:为防止刚刚扶正的大树被风雨袭击,扶正后应及时固定支架,可在围绕树木的地上立三个埋入地下的三角铁,用三根2米左右的松木杆,松木干的一端与三角铁用铁丝相连,另一端将三根松木杆用铁丝相互缠绕捆绑在一起。切勿伤到树皮。

病虫害防治:新扶正的树木抗病虫能力较弱,应及时观察,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花生发生早衰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花生早衰是花生生产中常见现象,常常表现花生不到收获期叶片提早发黄、枯萎、脱落,严重影响花生后期光合作用,导致饱果率降低,秕果增加,早熟果发芽或腐烂,一般减产15%~20%,严重者减产5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品种退化、施肥不合理、化控不当、土壤瘠薄、连作重茬等因素,导致花生早衰减产,制约了花生的高产和再高产。

早衰原因

1.品种退化严重。生产上种植的花生大都是常规品种,一些农民没有优种意识和换种概念,抱着一个老品种种植四五年甚至十多年,在生产过程中也不注意对品种提纯复壮,种植的品种种性退化、综合抗性丢失、病虫发生严重。

2.土壤瘠薄、重茬连作。花生一般种植在沙性土壤上,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团粒结构差、漏水漏肥。而花生施肥一般都是一次性施入,且有机肥施用量小或不施,导致后期营养不足。越是这样的土地,越不愿种植玉米等其他作物(种这类作物更长不好),花生常常重茬连作,造成营养失衡,有害病菌增加,并且没有实施秸秆还田,土壤中有机质、钾肥得不到有效补充,导致土地越来越瘠薄、病虫越来越重、早衰越来越明显。

3.施肥结构不合理。基肥使用速效肥量大,特别是氮肥过多,导致叶片过大,茎枝过高,发生倒伏落叶。

4.化控不当。多效唑一次性使用过多过早,导致花生提早落叶。

5.恶劣气候影响。花生中后期干旱、连阴雨都会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造成叶片早落。特别是后期连阴雨,形成涝灾,土壤缺氧,营养供应不上,光合作用差,造成叶片发黄、叶斑严重发生,叶片脱落。

防控措施

1.选用晚熟型品种。选用冀花5号、冀花6号、豫花15、花育25、山花9等抗病性强、后期落叶慢的晚熟品种。

2.异地换种或定期更换新品种。异地换种,既能够降低病害的发生,还能最大幅度地提高花生产量。据调查,异地换种花生能增产10%~20%。定期更新品种是彻底解决花生品种老化,种性退化的根本措施。

随着花生需求市场的细化,对花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现代育种科技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相继育出。定期更新品种,确保生产用种3年更新一次,就能提高和恢复良种特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充分挖掘良种增产和品质改良的潜力。

3.配方施肥、增施缓释肥。增施有机肥、控释肥等缓释肥料,确保花生生育后期有较好的矿物质营养供应,不脱肥。①配方施肥。高产攻关田一般亩施纯氮12~15公斤、磷11~14公斤、钾14~17公斤。高产田一般亩施纯氮8~10公斤、磷6~8公斤、钾8~11公斤。中低产田一般亩施纯氮4~7公斤、磷3~5公斤、钾4~6公斤。

②精准施用控释肥。中低产田可将全部有机肥、化肥2/3结合耕地施入,1/3的化肥在起垄时包施在垄内或播种时用播种机施肥器施在垄中间。高产田可将化肥总量的60%~70%改用控释肥,保证花生后期养分供应,防止早衰。

4.多次灵活化控。多次灵活化控可确保花生植保合理生育进程,协调营养分配,有效防止早衰。肥水条件好、种植大花生品种的地块,在下针期至结荚中后期可根据花生植株长势进行2~3次化控,调节剂可选用多效唑或壮饱安。多效唑每次用量为20克左右/亩,壮饱安每次用量为10~15克/亩。一般花生田和丘陵旱地花生田每次亩用壮饱安5~10克,1~2次即可,此类地块不宜施用多效唑。

5.一喷多防。花生生长中后期,特别是遇连阴雨天气,要在停雨6~8小时后,及时喷洒促进叶面光合剂,如光合细菌叶面肥(注意不要与杀菌剂混合),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而且光合细菌还能促进土壤物质转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同时,能增强作物抗病防病能力,抑制病害的发生。为防早衰可加入其他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混喷,促进花生生长。于始花后10天左右,田间病叶率达到6%~8%时开始喷药,每隔15天叶面喷施一次杜邦易保,共喷2次。之后15天再喷一遍杜邦升氏,防治叶斑病、网斑病和锈病效果很好,还能延长叶片功能期。在此期间如有棉铃虫发生,可加入杀虫剂,病虫统治。花生生育后期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喷洒,可最大限度延长绿叶面积的持续时间,促进营养体光合产物向生殖体转换速率,提高饱果率。

农业蝗虫有什么危害?蝗虫防控技术措施


【常见问题】农业蝗虫有什么危害?蝗虫防控技术措施有哪些?

【专家解答】农区蝗虫主要包括农区飞蝗和土蝗,飞蝗是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重大生物灾害,严重时会引起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下面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几个蝗虫防控技术措施:

1、蝗虫生物防治技术

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5头/m2以下和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下)、湖库及水源区、自然保护区,使用蝗虫微孢子虫、杀蝗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防治,在新疆等农牧交错区,可采取牧鸡牧鸭、招引粉红椋鸟等进行防治。使用杀蝗绿僵菌防治时,可进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或大型植保器械喷雾。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时,可单独使用或与昆虫蜕皮抑制剂混合进行防治。

2、蝗虫生态控制技术

沿海蝗区主要推广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采取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紫穗槐、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改造蝗虫孳生地,压缩发生面积;滨湖和内涝蝗区结合水位调节,造塘养鱼、养鸭,改造植被条件,抑制蝗虫发生;河泛蝗区主要在嫩滩和二滩区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减少蝗虫孳生环境,降低其暴发频率;川藏西藏飞蝗发生区可种植沙棘,改造蝗虫滋生环境。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耕深10~500px)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3、蝗虫化学药剂防治技术

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5头/m2以上,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马拉硫磷或高氯马等农药。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hm2以上的区域,提倡进行飞机防治,推广GPS飞机导航精准施药技术,可采取隔带式防治。在集中连片面积低于500hm2的区域,可组织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甘蔗、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重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小编结语】蝗虫很容易繁殖,量大了就可能对农业造成灾害,有效控制蝗虫灾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蝗虫的危害与防控技术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防止广玉兰倒伏


广玉兰作为一种优良的城市行道树,枝繁叶茂,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可以为人们遮荫挡雨;树干挺拔,树冠优美,花朵洁白而硕大,叶面深绿,抗污吸尘能力强。尽管园林观赏价值高,但是其抗倒伏能力差。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广玉兰易倒伏,广玉兰倒伏该怎么防护?

一、广玉兰易倒伏原因

1.广玉兰枝叶繁茂,树冠大而重,有“头重”问题。广玉兰树叶片革质,大而厚,是乔木中大叶片单位面积、重量比较突出的,由于广玉兰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喜肥,抗阴性强,促使枝多叶多,叶片重叠,造成广玉兰树冠大而重。

2.广玉兰根系不发达。广玉兰嫁接一般用木莲作砧木,挖开广玉兰树根部,发现其根系不发达,由主根上发生的分枝少而细,以及再分枝的侧根也少,尤其是其根系类似肉质根,在土壤中的推进能力差,遇到板结土壤,根系伸展不开,造成“根浅脚轻”。

3.大风侵害。由于枝密叶重造成的“头重”和根系不发达,遇上大风侵害,一些处于行道当风的广玉兰树就会发生倒伏现象。

二、预防广玉兰倒伏的方法

1.选购根系发达苗。选购广玉兰小苗时,要选择经多次移栽根系发达的苗木,这样广玉兰的根系比较发达。这就解决了广玉兰根系不发达的问题。

2.虽然广玉兰树冠不需修剪就能做到美观好看,但是修剪整形不仅可以使广玉兰的外观更加优美,还能解决广玉兰的“头重”问题。在雨季和大风季节来临前,对其树冠和枝叶进行修剪,这样可以使广玉兰透风透光减少阻力。修剪整形后,对于修剪口应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封闭伤口,并适时喷施护树将军杀菌消毒,减少病菌源。

3.加强管理。适时松土,将树周围的板结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透气疏松;施肥,施适量磷肥壮根,更利于广玉兰根系的延伸和发达。

《甘蔗防倒伏措施》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湿地植物养护措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