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荸荠要想高产高效该如何种植》,希望您喜欢!

荸荠又名马蹄、田芝等,属莎草科荸荠属,丛性水生草本植物。在漳州市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创汇农业品种之一。近年来,漳州市大力推广稻----荸荠----蔬菜轮作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地下茎球状,皮赤红褐色,肉白色,质脆味甜,汁多爽口,可鲜食,亦可加工果汁,深受消费者青睐。一般每公顷产量4.5t,最高达6.75t,创产值达3万多元,每公顷纯收入达2万多元,是项很有发展前景的创汇农产品。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

一、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目前漳州市推广的荸荠优良品种主要有桂林马蹄、闽侯尾梨等,属早中熟品种,株高90--105cm,单个球茎质量18--20g,赤红褐色,品质脆嫩,味甜汁多,适合加工与罐藏。荸荠要选用芽头健壮,个大均匀,无病无溃烂的球茎作种。育苗前,先将荸荠球茎浸水24h,于6月下旬--7月上旬选择易于保湿遮荫的园地作苗床。先把苗床地锄松,土块敲碎整平,然后排种,粒距1cm,其上盖一层半干湿的轻壤土或腐熟农家肥,厚度以能遮盖荸荠为宜,若覆盖土或肥料偏干,要加强水分管理,勤浇水使土壤呈湿润状态。当催芽15--20d后,出芽8--10cm,根从芽头长出时,要及时移入晚稻秧田育苗,株行距12cmx12cm。育苗期施1--2次30%薄尿水,并用1000倍液多菌灵喷浇1--2次,防茎枯病。7月底--8月初,当苗高达25cm以上,苗龄16--18天时,可把幼苗连根拔起,移栽到本田。对已萌芽的球茎也可进行秧田育苗,前期管水注意湿润,有条件的搭棚遮荫。

二、大田栽培技术

1.适时早播荸荠在大暑至7月底移栽大田,9月底结粒,从而延长球茎膨大期,可增加大粒比例。移栽苗要求高20--25cm,主丛带10--15根叶状茎,带土起苗,带药下田,细拔轻放,防止折秆断根。

2.选好田地荸荠本身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地处平原的乡镇应选择:一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乌泥田、乌埭田或灰埭田,有利于夺高产创优质;二要实行连片种植,便于统一管理;并要划片轮作,防止连作,一般应实行2--3a轮作,减少病害。

3.适度深栽栽苗深度以12--15cm为宜,原则上要求球茎离犁底层保持3--5cm。密植规格一般株行距按50cmx50cm移栽,每667平方米插植2500--2600丛。

4.平衡施肥施肥上应掌握前稳中控后攻的原则。

(1)芽苗生长期施肥可稳长促壮秆。首先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667平方米施土杂肥2000--3000kg,对肥沃田,可在移入本田前2--4天,667平方米深施碳酸氢铵75kg,加过磷酸钙25kg。播后7--10d,667平方米用尿素10kg撒施,并要保持水层,结合中耕1次。隔20d施尿素10kg,促进封行。

(2)旺盛生长期施肥可控旺长。以磷钾肥为主,每667平方米用钙镁磷肥10kg加硫酸钾或氯化钾20--25kg撒施,或用氯化钾复合肥25kg撒施,促秆色转淡,为攻壮粒打下基础。

(3)球茎膨大期攻肥促大粒。主要掌握看苗适期攻肥,应以氮钾肥为主,当荸荠球茎长达2cm时,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钾10kg或氯化钾复合肥20kg加尿素10kg施第1次壮粒肥;10--15d后应看苗酌情再施1次,施肥时要有水层。整个大田生育期施用氮磷钾肥比例为1:0.40:1.03。

5.保持水层荸荠属水生作物,宜保持浅水层,尤其是生长前期应保证充足水分。具体做法是:在幼苗期保持浅水层3--5cm,旺盛生长期保持水层6--9cm,不超过10cm,防止徒长。到收获前20d(霜降左右)停止灌水,使叶片开始转黄,逐渐干枯,准备采收。

6.及时防治病虫害荸荠主要病虫害是茎枯病、锈病、白禾螟等,可用40%杜邦福星乳油10000倍液防治。

7.收获留种11月中旬排干田水,当土壤不粘锄头时就可以挖掘。对可作种用的荸荠要求个大(单个质量18g以上)、脐矮、圆整、无损伤。荸荠贮藏可达1a之久,可建池(窖)封藏,也可堆藏散包垒藏。一般荸荠出土后,去土晾干,用干净的有内膜的尿素袋或饲料袋装藏,再一包一包均匀垒堆,表层盖一层细沙,再用农膜封堆过冬,留翌年作种。

延伸阅读

金银花要想丰产该如何去种植栽培


生长习性

金银花根深叶茂,能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作为庭园和盆栽花卉,能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是集生态、经济价值与观赏为一体的绝佳植物。它一般亩产干花100公斤左右,约5公斤~6公斤鲜花蕾可加工1公斤干品。以每公斤28元计算,其亩收入2800元左右。一年栽种,年年受益。

金银花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较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5℃~30℃,一般气温不低于5℃,有一定湿度,一年四季均能生长、它耐盐碱,耐旱耐涝。山坡、地堰、沙滩,瘠薄的丘陵地都能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种植,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银花簇生,产量较高。

栽培技术

金银花的繁殖采用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为获优质丰产,二者都必选择优良品种。

1、种子繁殖又称有性繁殖,费工费时,生长缓慢,加之金银花主要以花入药,大多不让其结籽。生产中多不采用。

2、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有扦插,压条、分株三种方法,其中扦插法简单易行,容易成活,生产上使用得最多。压条繁殖法、分株繁殖法二者在生产中多不采用,这里不再详细叙述。

扦插法。分直接扦插和育苗扦插。

直接扦插。平邑主产区花农在夏、秋阴雨连绵季节,选取1年~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30厘米长,摘去下部叶片,按穴距1.3米,每穴放10根~15根插条,露出地面10厘米左右,填土压紧,浇水,直接栽植在山坡,地堰等处,保持土壤湿润,半月左右即长出新根。

扦插育苗。一年四季除严冬外均可进行。选肥沃、湿润、灌溉方便沙壤土,以土杂肥作基肥,翻耕整平耙细作苗床。按行距25厘米~30厘米开沟,沟深15厘米~20厘米,将截好的插条均匀地排列在沟中,插条之间有空隙即可。填土踏实,地上露出5厘米左右,立即浇透水,若气温在20℃以上,保持土壤湿润,半个月左右,即能生根发芽。秋冬季节育的苗,因处于休眠期,年前不生根,但也不能缺水,否则会干枯致死。扦插育苗的应在其生出粗壮的不定根后,移栽。

移栽。金银花移栽应选在春季3月上中旬,秋季8月上旬至10月上旬。选择土层疏松,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的肥沃土壤,每亩施厩肥3000公斤,深翻30厘米以上,整成平畦,按行株距1.5米1.5米,挖穴;穴深宽视苗子大小而定,穴底施肥土拌匀,半年至1年的幼苗每穴5株~8株分散穴内,按圆形栽种;2年左右大苗每穴1株~3株分散穴内,按半月形栽种,填土压实浇水。此外,沟旁、田埂,荒地,房前屋后的空地均可种植。

田间管理

修剪。合理剪枝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一项主要措施。冬春季节修剪是为了整形和提高头茬花的产量。对移栽1年~3年的银花,可将枝条上部剪去,留下较粗枝条做主干,促其粗化直立生长。剪去各级分枝的上部,只保留2对~4对牙眼,以促使长出新的分枝,四年以上的花墩剪枝剪过长枝、病弱枝、枯枝、过密枝,以减少养分消耗。逐渐使金银花枝条疏密均匀,内外层次做到上面圆、丛脚清、内膛空,整个植株形成直立伞形花墩,便于通风透光,多长花蕾。每次采过花后,立即剪去花枝顶端,使其节上的芽分枝生长,形成新的花枝。

追肥。进入初冬,在花墩周围开一条15厘米左右深的环形沟,将人粪尿施入其中。头茬花后,以追施尿素或复合肥为主。四年生以上壮墩,每墩施人畜粪尿10公斤左右,或施硫酸铵100克,过磷酸钙200克左右,将肥撒入花墩旁的沟内,用土盖好。每次追肥后要浇水,促进新的花枝生长,多结花蕾。

松耕除草。栽植后要经常除草松土,使花墩周围无杂草滋生。成墩后,枝叶漫地,中耕不便,在春季发芽以及冬季落叶时各进行1次即可,在花墩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

花期管理。春旱夏涝容易造成大量落花、沤花。要因地制宜,做好灌溉或排涝。

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7月~8月发病严重。叶片呈圆形病斑,黄褐色,潮湿时背面生有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枝病叶,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用1:1.5:200的波尔多液喷雾,每隔7天~10天1次,连喷2次~3次。

蚜虫。清明前后开始发生,被害叶片花蕾卷缩,停止生长。

防治方法:清明前,喷一次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防治。

金银花尺蠖。一般在头茬花采收完毕时危害严重,幼虫几天内可将叶片吃光,初龄幼虫在叶背危害,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组织,残留上表皮,使叶面呈白色透明斑,严重时能把成片花墩叶吃光。

防治方法:冬季剪枝清墩,破坏害虫越冬环境,减少虫源;发生初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或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喷雾。

豹蠹蛾。幼虫多自枝杈或嫩梢的叶腋处蛀入茎内蛀食,使新梢枯萎,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可用50%杀螟松1000倍释稀液均匀喷到枝条上,以喷湿不向下滴为度。

咖啡虎天牛。是重要蛀茎性害虫。先在表皮下面为害,逐渐向木质层蛀食,使受害枝条枯萎,整个花墩逐渐枯死。

防治方法:冬季剪枝,将老枝干的老皮剥除,及时清除枯枝破坏成虫产卵条件;6月下旬,初孵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前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雾。

柳干木蠹蛾。是蛀干性害虫。成虫产卵于老茎中下部,幼虫孵化后沿韧皮部向下迁移,进入木质部取食,使基干中空,严重的枯死。

防治方法:冬季修剪连根除去枯死枝,集中烧毁;7月~9月,在花墩根茎部挖坑10厘米~15厘米,将50%杀螟松乳油2倍稀释液20毫升灌入,然后覆土压实。

采收加工

生产中应在花蕾上部膨大,基部青绿色,颜色鲜艳有光泽时采收,此时,花中绿原酸的积累量最高。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摘第一茬花,以后每隔1个月左右采收第2、3、4茬花。将采摘的花蕾放在苇泊上,阳光强,宜摊得厚些,阳光弱摊得薄些,以当天能够晒干为好。初晒时不能任意翻动,以免花色变黑。晒干后,置干燥处封严,但花心尚未干透,过几天反潮,再晒直至干燥。

贮藏保管

金银花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处,防潮、避光,防止变色、生霉、生虫。主产区花农多将其充分干燥后放入塑料薄膜内,扎紧口存贮。

金银花商品等级依据其形状大小、开放程度、色泽、杂质、虫蛀霉变等外观指标可分为四级标准,其中,以干燥、花蕾硕大未开放、色黄白、味淡、清香、无霉蛀与枝叶为佳。

玫瑰海棠该如何种植?


丽格海棠别名也称玫瑰海棠,由于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与部分的热带地区,因此在我国范围内都有大量的栽培。每年的四到六月和九到十二月都是丽格海棠的花期,也正因为如此长的花期,它也常常作为各地花展或者是园林的观赏性植物,同时在冬季盛开的丽格海棠,株形优美、花形饱满,让人无法把眼睛从它的身上离开。

一、丽格海棠的栽种

在园林栽种丽格海棠,常常是选择播种的形式来进行繁殖,若是家庭培养丽格海棠,考虑到便利性等方面,则通常使用扦插的方法来进行种植。

许多朋友可能根据植物的花期,认为它的扦插工作应该在春季进行,其实不然,丽格海棠最好的扦插时间应该在每年的秋季结束到冬季刚开始那段时间,此时在生长良好的丽格海棠身上,剪去嫩茎作为插穗,每节扦插的枝条都要保留一到两个芽眼,便于枝条的生根。

此外,由于裁剪工作会对枝条造成一定的伤口,因此所有的工具都要经过提前的消毒才可使用,否则枝条的扦插存活率会下降不少;每条扦插的枝条需要保留上部分的嫩叶而去除下部分的叶子,这样的做法也同样是为了枝条扦插的成功。

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扦插的枝条一般可在20天左右即可发根,若是发现植株生长出少许叶片时,说明枝条已经完成生根和发芽了。随后对丽格海棠进行合适的管理,待来年的花期时,即可收获到花香四溢的丽格海棠。

二、丽格海棠的管理方法

1.土质要求

丽格海棠在普通的土壤中也能很好的进行生长,只是特别要求土质的排水性要好,这是因为丽格海棠本身较为惧怕洪涝或者积水,一旦丽格海棠的根茎出现积水未能及时的处理,植株本身就很容易出现烂根的情况,常常还有伴随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土质的排水能力一定要良好。

2.光照要求

丽格海棠是属于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因此每天对于它的光照要求并不高,在春天和秋天时,可以适当的多给予植物一些光照时间;而在夏季阳光较为强烈的时间,通常要对盆栽进行一些遮阴处理,比如增加一些遮光板或者是把盆栽放置在背光处进行生长等等。

不过每当丽格海棠的花期之前一段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每天的光照时间进行适当的提升,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开花效率和延长开花时间。

3.水分要求

浇水则是丽格海棠要求比较严格的一个方面,对植物的浇水一般选择在每天的早上或者是晚间进行,因此这两个时间都是丽格海棠比较缺水的两个时间段,可以很好的吸收水分来维持自身的生长。

若是在夏天期间,对丽格海棠的浇水可以进行少量的提高,每隔一到两天进行浇水一次,若是在气候干燥的地方栽培,甚至可以采取一天浇水两次的措施来弥补植株体内大量水分的消耗。

而到了冬季,情况则有所不同,虽然空气较为干燥,但由于气温偏低的缘由,通常我们浇水要在中午,气温较为暖和的时间进行,这样浇入盆栽中的水分也不易结冰,更加利于植物的吸收。

大棚微辣辣椒该如何种植


去年冬季至今,大棚栽培的微辣辣椒市场行情一路看好,因此,本报特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苗:

辣椒中下部的花芽在苗期已分化完成,所以培育粗壮苗,对花芽分化质量、提前开花结果十分重要。育苗期适宜温度内,苗龄一般在35天左右,至现花蕾未开花时定植。一般9~13片真叶。苗龄过短不利开花坐果。

二、整地、施肥、定植:

1、辣椒喜钾肥、磷肥。磷肥应配合有机肥沤制腐熟一次施足,多施钾肥。正常情况下,每亩用重过磷酸钙(含磷46%)50公斤。偏施氮肥过多,叶大枝嫩,易徒长,对开花、坐果及后期生长不利,果实绿色变深,膨果速度慢。

2、冬暖棚宜开9月下旬前后定植。

3、定植前后,对土壤和定植穴做好消毒处理,及时预防根腐病和茎基腐病(疫病即烂脖根)。

三、管理:

1、辣椒不耐旱,也不耐涝,该品种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开花坐果前,不要大水漫灌或浇水过勤,要控制长势,以防徒长和沤根。

2、辣椒适应生长温度15.5℃-35℃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正常开花结果。棚室内适宜温度应控制在18℃-28℃。

3、及时采收门椒、对椒,保证中上部正常开花坐果。

4、该产品中上部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大,产量高,坐果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高氮、高钾、高钙及含有中微量元素肥料及时追肥,保证中后期产量和果实商品性。(大量结果期,氮:磷:钾=18:5:22及含钙、镁、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每亩(实用面积)一次追施30~50公斤。辣椒采收时不宜空棵,以防上部旺长不坐果。

6、辣椒采收前后应及时喷一次杀菌剂,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茎秆腐烂。

四、有关提示:

1、根腐病、茎基腐病(疫病即烂根)是辣椒的重要病害。在辣椒定植时,应穴施专用制剂,及早控制、预防。

2、该品种喷施B9、矮壮素、助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等化学控长剂,如掌握不好时间、温度,会使果实变短、弯曲、颜色变深,影响产量和品质,应谨慎使用。

茶园新区该如何高效合理灌溉


茶园灌溉技术

茶树生长需要的水分,主要靠自然降水供给。我国茶区虽多处在湿润与半湿润地区,但由于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因子复杂,雨水分布既有地区的差别,也有季节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月中,分布也捉摸不定,时多时少。例如华南茶区,年降水量大多在1500毫米以上,多的可达2500毫米以上,以4~9月份雨量较集中,要占全年雨量的75%左右,但由于当地气温较高,常使年蒸发量接近或超过年降水量;另外,还经常出现强度大、次数多的暴雨,因此雨水地表径流与土壤蒸发较多,而能保存土壤中供茶树吸收利用的水分相应减少,尤其在冬春雨水很少,茶园常有旱情。西南茶区也常有冬、春连旱现象。但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春季雨水连绵,到7~9月,夏秋季又常出现间断性高温干旱,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和优质高产的形成。这种雨水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匀,既分散又难以预料。因此及时采取旱季园补充性灌溉措施,有利于实现稳定茶叶产量和品质。实践证明,凡在干旱季节对茶园进行合理灌溉的,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提质效果。

⑴茶园灌溉时期

茶园灌溉的效果高低,虽然与灌水次数与灌溉水量有关,但更重要的还要看是否适时,也就是说要掌握好灌水的火候。我国茶农历来对灌溉有三看的经验:一看天气是否有旱情出现,或已有旱象,是否有发展趋势;二看泥土干燥缺水的程度;三看茶树芽叶生长与叶片形态是否缺水。现在人们已在三看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茶园灌溉的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科学地确定茶园灌溉的适宜时期。

茶园灌溉的生理指标茶树水分生理指标能在不同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下直接反映出体内水分的实际水平。例如细胞液浓度,新梢叶水势(可用兆帕斯卡Mpa表示)等对外界水分供应很敏感,与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温湿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如果上午9时前测定,细胞液浓度低于8~9%,叶水势高于-0.5Mpa,表明茶树树体内水分供应较正常,若细胞液浓度达到10%左右,叶水势低于-1.0Mpa,表明树体水分亏缺,新梢生育将会会受阻,这时茶园需要灌溉,及时给土壤补充水分。

茶园灌溉的土壤温度指标土壤含水量多少是决定茶园是否需要灌水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茶园土壤质地的差异,其土壤的持水特性和有效水分含量变化较大,因此为使不同质地土壤的湿度值具有可比性,一般土壤的湿度指标值应采用两种方法表示:一是采用土壤绝对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相对百分率表示,例如当茶园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时,茶树生长旺盛;降到60~70%时,茶树新梢生长受阻;低时60%时,新梢即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以茶园根系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70%时,作为开灌指标;二是采用土壤湿度的能量值,即土壤水势来表示,它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的供水能力大小,要比以土壤含水量表示更加适当。当土水势(与土壤吸力绝对值相等,符号相等,符号相反)在-0.01~-0.08Mpa时,茶树生长较适宜。茶园土壤水势可用土壤张力计直接测知,当土水势值达到-0.1Mpa以上时,表示土壤已开始缺水,茶树生长易遭旱热危害,应进行茶园灌水。

茶园灌溉的气象要素指标主要气象要素加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的变化和茶园水分的消长密切相关。在生产实践中,应密切注视天气的变化与当地常年的气候特点,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参照茶树物候学观察进行综合分析,监视旱象的发生。近年研究认为,当日平均气温接近30℃,最高气温达35℃以上,日平均水面蒸发量达9毫米左右,持续一星期以上,这时对土层浅的红壤丘陵茶园,就有旱情露头,需要安排灌溉。

⑵茶园灌水量

干旱季节茶园究竟需要灌溉多少水量,主要应由该茶园的类型即茶树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与土壤质地来定。适且的灌水定额,既要求灌溉水及时向土壤入渗,又要能达到计划层湿润深度,满足茶树的需水要求。因此在确定茶园灌水定额时,要先确定灌溉前的土壤计划层的储水量,使灌溉前后的储水量总和达到计划层土壤田间持水量的范围。因水分过多会影响透气性,还会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土壤渗漏。一般确定茶园适宜的灌水量与灌水周期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由茶园各阶段的日平均耗水量来确定。可采用土壤水分平衡法进行测算。特别是在高温旱季,应以5天左右为期测算自然降水量与茶园耗水量之差额。在气温较低的春旱或秋冬旱期间,以10~15天为期测算土壤水分的亏缺量。在壤土茶园中,当耕层(0~30厘米)土壤缺水近30毫米(相当土水势-0.08Mpa左右)时,就应开灌补水。

二是采用土壤张力计(又称负压计、土壤温度计)法定位鉴测土壤水势的变化,来指示茶园灌溉。使用时,可将张力计埋设在茶园灌溉计划层土壤中,当张力计读数达到600毫米汞柱(相当于土水势-0.08Mpa)以上时,开始灌溉补水,灌至张力计读数指针回到100毫米汞柱(相当于土水势-0.01Mpa)以下时,即停止灌水。用张力计来指示茶园灌溉,既直观又易行。

三是参照茶园的各个参数,采用计算法求得茶园灌水量和灌水周期。由于灌溉方法不同,水分损耗差异较大,例如地面流灌要比喷灌的用水量大,而地下渗灌又比喷灌的用水量省得多。因此,要使茶园土壤计划层内能得到适宜的水分指标,其灌水量还应结合灌溉方法而定。

⑶茶园灌溉方法

衡量茶园灌溉方法的优劣,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看灌溉水的颁均匀程度,以及能否做到经济用水;二是能否做到有利于茶园小生态的改善;三是能否达到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目的。近年来,在茶区正在推广的喷灌、渗灌、滴灌等灌溉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省水增产的经济效果。

①茶园地面流灌

地面流灌是用抽水泵或其他方式,把水通过沟渠引入茶园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漫灌。这是我国茶区传统的灌溉方法,沿革至今,在引水工程方面虽有发展,但灌水方法仍较古老。

沟灌是在茶园行间开沟,不在沟内借土壤毛细管作用,边流动边渗透到茶园土壤根层中,供茶树吸收利用。这种灌水方法,在靠近山塘、水库边的茶园中应用,具有灵活方便特点。与漫灌相比,容易控制灌水量,水土流失较少。

由于茶园分布于丘陵山区,自然地形复杂,为此在进行较大面积的地面沟灌时,要因地制宜地规划与兴建流灌工程。这方面我国茶区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并有不少单位早已建立了规模不等的茶园流灌工程。湖南江茶场的流灌工程规模较大,提水用的大小机埠就有9处,总吸水量达2500立方米/时,送水渠道总长达26000米,将江河水引入,可灌面积占全场茶园总面积的70%。也有不少生产单位,因陋就简地修筑临时灌水渠,在山脚边或园边兴建水利渠道,开持之以恒水沟引水灌溉;在多雨季节里,还可利用灌水沟当排水沟,排除茶园积水。

茶园地面流灌工程的内容及其设置技术原则如下:

水源和提水机埠:利用水库、河川、山塘、井泉等为水源,并与渠、沟相连组成自流灌溉网。提水机埠位置应设在提水方便,地势居高,有利于缩短主、支渠道为原则。当水位过低或地形复杂时,可采用2~3级的提水机埠,并要有可靠的动力设备。

输水渠道:分为主渠和支渠,是用于承接提水机埠的出水,并将其引进茶园,其断面大小、建筑参数和结构,应由灌溉需水的流量、地形特点来决定。输水主渠的位置,在水泵扬程范围内,应尽量提高,使茶园基本上置于自流灌溉的范围内。由于地形地势的变化,主渠和支渠的形式可分为明渠、暗渠(埋在地中)和拱渠(抬高在地面上)三种。若需用渠道连接两个山头,还需建造造渡槽或倒虹吸管。在建造中,明渠的深度应大于宽度,渠底还应有一定的倾斜度(比降为0.3~0.5%),以减少水流损失,使水流速度适中。

园内灌水沟:分为主沟和支沟。在山坡茶园中的主沟,起连接支渠与园内支沟的作用,开设与建筑时要尽量与斜形缓坡园道相结合,以减缓水速,防止水土冲刷。为便于茶园机械操作,部分主沟应开设成暗沟。支沟是直接引水进入茶树行间的灌水沟,在山坡茶园中和主沟斜交相接,应与茶行平行。

凡有水源的茶区,干旱季节都可采用地面自流沟灌。但这种灌溉方法,存在着用水量大,灌水分布不匀等缺点,因此,除合理规划与兴建有关自流工程外,还必须在汉灌中掌握以下几点灌水技术。

首先,灌水流量的大小,应按水流情况与土壤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在坡降和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沟长的流量应大,反之,沟短的流量小此;地面坡降较大,流量要小,坡降平缓的需加大流量;沙性土壤渗水快,流量应适当加大,重壤土和粘土渗透慢,济量要小些。总之应控制在既可浸湿茶树根际土层,又不致产生地表冲刷与地下渗漏为度,使茶行首尾土壤受水均匀,减少水量损耗。

其次,灌水前在茶行一侧开沟(或隔几行开沟),灌水沟与追肥沟的要求基本一致,沟深1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引水灌溉后,将沟覆土填平或铺草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

另外,梯级茶园沟灌时流量要小,将水由上而下逐级栏阻进入梯层内侧的水沟内。灌溉茶树,切忌让水漫流梯面,避免水土流失,破坏梯壁。平地茶园的自流沟灌,可直接将水引入灌溉沟进行流灌,较简单易行。

60年代以来,沟灌已有一些新的改进,例如,在地势较平坦的茶园中,可采用直径30厘米的塑料(或薄壁金属)粗管,代替输水渠或主沟。管上按茶行行距开设出水孔,孔上设开关,调节水流量。灌水时将管道铺设园内,灌完后再收回,此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已在部分茶园应用。

在水源丰富的地区,直接将水引入茶园,让水在地面逐渐漫布全园,此为漫灌。漫灌水量较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或使土壤积水、结构变劣。所以长期漫灌,对茶树生长不利,在茶园中就尽量避免采用。

②茶园喷灌

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兴起茶园喷灌。生产实践证明,喷灌是一种较先进的茶园灌溉方法。

茶园喷灌系统主要由水源、输水渠系、水泵、动力、压力输水管道及喷头等部分组成。并按组合方式分为移动式、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三种类型。移动式喷灌系统由动力设备、有压输水管道和喷头组成,设置在有水源的茶园。机组可用手抬,也可用手推车式,具有使用灵活,投资少,操作简便,利用率高等特点。但转运搬动多,较费时。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头外,均固定不动,其干、支管道常埋设在茶园土层内,由水源、动力机和水泵构成泵站,或利用有足够高度的自然水头,与干、支管道组成一套全部固定的喷灌系统。喷头装在与支管连接的竖管上,可作圆形或扇形旋转喷水。如果面积较大,需要配备几组喷头,循环分组轮灌。它操作简便,节省劳动,生产效率高,便于配套自动控制灌溉。适于灌期长的茶园和苗圃应用,但所需设备管材较多,投资较高。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干管埋设地下,采用固定的泵站供水或直接利用自然水头。支管、竖管与喷头可以移动,用支管的接头与干管的顶留阀门连接,进行田间喷灌作业。

喷头是喷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喷头的技术性能通常以工作压力、喷水量、射程、平均喷灌程度、喷灌均匀度、水滴直径(雾化程度)和自转速度等指标来表示。喷头的种类很多,如按其工作压力和射程大小可分三种:

一是低压喷头:工作压力1~3公斤/平方厘米,喷水量5公斤/平方厘米,喷水量40立方米/小时,射程40米。

按照喷头的结构型式与水流性头,又可分为旋转式(也称射流式)、固定式和孔管式三种。

在茶园喷灌中,多采用低压和中压喷头,其中以旋转式的摇臂喷头应用较多。如型,型和50型等喷头较适用于茶园喷灌。因为这些喷头都属于中、近射程,消耗能量少,喷不性能与茶园所要求的喷灌技术较适合,喷灌质量较好。

茶园喷灌与地面灌水方法相比,可使灌水量分布均匀,可省水50%以上,水的利用率达80%左右。其次,喷灌可改善茶园小气候,促进茶树生育,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喷灌机械化程度高,适应地形能力强,因此可成倍地提高工效。此上,喷灌系统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达10%左右,如果配合喷施根外追肥、化学农药除草剂等可发挥其综合利用效益。

但喷灌也存在在一些缺点,例如受风的影响较大,一般3级以上风力,部分水滴易被风吹移;当空气高温低湿时,水滴在空中蒸发损失可达10%左右;喷灌需要机械设备较多,尤其是固定式喷灌系统,一次性投资较大。

茶园喷灌虽优点较多,但要发挥它的优势,必须精心规划,因地制宜地作好技术设计,在选用与确定各类型的喷灌系统时,既要根据当地的水力资源和动力设备条件,又要考虑经济效果。在具体运用中除了做到适时、适量外,还要掌握如下的技术要求:

首先,喷水的雾化程度要适中,水滴直径以2毫米为宜,可不致对茶叶与土壤产生过强的冲击。

第二,喷灌面上的水量分布要力求均匀,这就要求喷头的组合喷洒均匀系统应在80%以上。

第三,各种喷灌系统在使用中应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定期维修保养。此外,旱季茶园喷灌要与增施肥料,及时采摘等肥培管理措施密切配合。充足的水分可以充分发挥肥料效应,促进茶树生长旺盛;而及时采摘,既可多收,又可保证茶叶质量。

③茶园渗灌

涌灌又称地下灌溉,是将灌溉水由输水渠送入地下管道(暗道),通过管道的透水也,使水借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向根系活动层上、下、左、右浸润,供茶树吸收利用的一种灌水方法。由于渗灌可与施用液肥结合,因此又可称为管道施肥灌溉系统。据广东省红星、汶塘等茶场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应用实践表明:茶园应用管道渗灌施肥,能及时适量地将水肥均匀地直接送达根系,供其吸收利用,与等量肥料沟施相比,可增产茶叶15%,具有明显的节约用水、提高肥效以及保持土壤结构的优点。主要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多,平时如有故障,修理不便。

建茶园渗灌系统时,平地或缓坡茶园,可隔行建管,留一行便于深翻改土。管道应埋设在茶行中间,深度以40厘米左右为宜。建管的沟道坡降要小,约为1/1000。若茶行首尾高差超过60厘米时,需作管道降级处理。管道降级埋设时,管尾须适当提高,在后方可下降,以保灌水时前段能灌满。管道内径7~10厘米为宜,不能过小。管上的透水孔一般在4~6毫米,呈梅茶形颁。为防止管道及透水孔的堵塞,需采取多层过滤,如设置肥水贮备池、沉沙并及其过滤网,并提高管道透水孔的位置。

茶园渗灌,要与沉沙井、排气筒、肥水贮备池、输水渠等相配套。

使用茶园渗灌时,只需插好截流闸板,打开泄水柜开关,就能使水而着输水渠流进渗水管道,按管道顺序进行茶行灌水。广东汶塘茶场的经验,一般茶园开沟施化肥每亩约需一个工,而采用管道渗施,只需两人操作,一天可完成60亩,并便于田间管理与机械操作,一天可完成60亩,并便于田间管理与机械操作,省工省时又省地。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茶园渗灌施肥,既能抗旱,又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可见渗灌是茶园取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施,发展潜力较大。

④茶园滴灌

所谓滴灌,顾名思义即滴水灌溉。将灌溉水(或液肥)在低压力作用下通过管道系统,送达滴头,由滴头形成水滴,定时定时地向茶树根际供应水分和养分,使根系土层经常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能提高茶树对水分与肥料的利用率,从而达到省水增产的目的。

滴灌系统主要由枢纽、管道和滴头三部分组成。枢纽包括动力、水泵、水池(或水塔)、过滤器、肥料罐等。管道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一些必要的连接与调节设备。干、支管多采用高压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管径为25~100毫米,毛管是最末一级管道,一般用高压聚乙烯加炭黑制成,内径为10~15毫米,其上安装滴头。滴头是滴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量最多。适合茶园应用的部分国产滴头与性能如下:

管式滴头:属长流道类型,聚乙烯制成,流量为2.0~5.0公升/小时,工作压力为1.2公斤/平方厘米。

螺帽式滴头:为孔口式,属短流道型,材料是高压聚乙烯,流量为2公升/小时,压力为1.2公斤/平方厘米。

龟形滴头:多孔式,属短流道型,材料为低压聚乙烯,流量为7.4公升/小时,工作压力1.2公斤/平方厘米。

发丝滴头:属长流道型,材料是软聚氯乙烯,流量为3公升/小时,工作压力1.2公斤/平方厘米。

我国在80年代初先后引进部分滴满足成套设备,在茶园进行试点应用。杭州茶叶试验场等单位的滴灌试验表明,它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与节水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茶园滴灌系统的设计,枢纽部分应尽量高在中心位置,这有昨缩短输水距离与控制较大的滴灌面积。采用移式滴灌系统,即将枢纽部分和主管道固定,而将毛管与滴头移动,轮流灌溉,可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自然水头落差或在高处修建水池、水塔进行滴灌。滴灌管道的布置,一般支管道与主管道垂直,毛管分布在支管两侧。

茶园滴灌有利于节省用水量,在旱热季节,滴灌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90%以上,比沟灌省水2倍左右。同时,茶叶增产效果明显,有利于品质改善的内含物成分增加,另外滴灌消耗能量少,适用于复杂地形,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滴灌的主要缺点是滴头和毛管容易堵塞;材料设备多,投资大,田间管理工作较繁琐。目前我国茶园滴灌应用较少,尚处试验阶段,有待总结提高。

家庭该如何种植马齿苋盆栽


马齿苋是我国人民自古就喜欢采食的一种野菜,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止痛的功效。家庭盆栽马齿苋,安全、卫生,采食方便。它的技术要点是:

一、品种选择。我国农村的田间、路旁、原野、庭院、菜园均有马齿苋的野生种,当作蔬菜盆栽时,应选用叶大而肥厚的宽叶苋。近年来,荷兰育成的蔬菜专用马齿苋优良品种已经进入我国,与野生种相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产量更高。马齿苋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只要气温不低于15℃时,可随时播种,分期采收。

二、盆土准备。用于栽培马齿苋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径35~40厘米的泥盆最为适宜。马齿苋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选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生长加快,茎叶幼嫩,品质特佳。马齿苋喜肥水,耐强光,尤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的环境。要注意摆放在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利于茎叶生长。弱光下马齿苋生长快而幼嫩,光照过强,则易老化。

三、种植方式。盆栽马齿苋多采用压条及播种两种繁殖方法。压条就是将植株较长的茎枝压倒,每隔3节用湿土压1个茎节,压土处的茎节生根后与主体分开,形成新的个体。播种要待气温超过15℃时进行。播种前,先将盆土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后撒播,随后覆盖0.5厘米厚过筛细土。播后应注意保温保湿。播后2~3天即可出苗。出苗7天后间苗,株距3~4厘米左右。当苗高15厘米左右时,开始间拔幼苗食用,保持株距7~8厘米。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追肥要求薄肥勤施,每周一次,每次每盆使用尿素不超过50粒。

四、病虫防治。马齿苋几乎不发生病虫害,偶有病毒病、白粉病及叶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百菌清、速克灵、多菌灵等农药防治。

五、采收方法。播种或定植后30天左右,茎叶已经充分长大,当株高大约25厘米,单株重35~40克,茎叶粗大肥厚且幼嫩多汁,尚未现蕾时采收。盆栽马齿苋采收时要注意在植株基部留3节主茎,便于继续生长,陆续采收。收后不要浇水,待休眠芽萌发后浇小水、追施氮肥。采收前3天,叶面喷施30ppm的920溶液,不仅可以增产30%左右,而且植株鲜嫩,品质提高。

植物的种植技术简介之剑麻该如何种植


1月至4月

(1)老麻地管理。

(2)新麻地开垦:剑麻为多年生作物,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土质疏松、富含石灰质、中性或微碱性,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整地应在低温干旱季节进行。深耕有利剑麻生长。

(3)剑麻繁殖:大多采用破头法(即破开麻头,挖去麻心的方法)、吸芽法、走茎法和珠芽法等繁殖方法。繁殖时间一年四季均可。

4月至6月

(1)新麻定植:一般苗高在50厘米以上,叶片20?25片时定植。其株行距有单行条植和双行条植两种。双行条植产量高,可用机械化中耕;单行条植有利于割叶机械化,但需人工除草。定植期一年四季均可,但以雨季为好。定植前,应切除地下茎和老根,并剥除枯叶,苗株应按大小分区定植。在根基处以上2-3厘米浅覆土。大行密度以300?370株为宜。

(2)施肥:基肥应以厩肥、绿肥、磷肥、钾肥和石灰等混合施用,亩用量为5000-7500千克。追肥视麻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年追肥1?2次。每次追施有机肥每亩1000?1500千克,混合氮磷钾化肥。一般开割前穴施,开割后壮龄麻则在大行中开沟施肥。

(3)间作:定植后最初1?2年,可利用行间空地间种大豆、花生和芝麻等矮生、不攀缘的短期作物。间作的作物也要轮作,以便调节地力,防治病虫。

(4)中耕除草及麻田覆盖:剑麻幼龄期易滋生杂草,结合中耕,需采用手工、机械以及化学除草剂等方法进行除草。每年除草4-5次,随着苗龄增大,除草次数减少,麻田覆盖可加速麻株成长,提高纤维产量。

6月至12月

(1)病虫防治:重点防治炭疽病、叶斑病、带枯病等病害。具体措施有种植防护林和覆盖作物;注意田间排水;培育壮苗;注意氮磷钾比例,增施钾肥;及时除草;冬季做好清除病原工作;化学防治等。炭疽病可在暴雨后喷施波尔多液防治;斑马纹病可喷施敌克松(1:200)、煤酚皂(1:200)、溃疡净(1:1100),连喷3?4次。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象鼻虫、红蜘蛛等。对于介壳虫可撒布松脂合剂;象鼻虫可在成虫刚出土时用青饵诱杀。红蜘蛛可喷施0.3?0.5度的波美度石硫合剂,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2)收获:定植后2?3年,叶片数达40-50片,叶长1米以上,叶片与地面呈45角,叶色变浅,白色蜡粉消失时为适宜收获期。割叶时,应留25-30片叶,并要求靠近叶基2-3厘米处割除。割下的叶片应及时捆成束,运往工厂加工,不得超过2?3天。

《荸荠要想高产高效该如何种植》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如何种植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