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半夏高产栽培注意“六选择”》,希望您喜欢!

半夏块茎对地质有较严格的要求,它既怕酸又怕碱,既怕砂又怕黏,既要求土壤肥沃、又限制化肥的使用,前期喜土壤湿润、后期喜土壤干燥。因此半夏想获得高产栽培需要注意以下六选择。

1、严格选择地质

生长在土壤中的半夏块茎对地质有较严格的要求,它既怕酸又怕碱,既怕砂又怕黏,既要求土壤肥沃、又限制化肥的使用,前期喜土壤湿润、后期喜土壤干燥。

因为半夏生长对土壤的四大矛盾特性,所以,种植半夏的地块应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土壤,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和有一定光照条件的树林、果园种植。地质要符合:pH值在6.5~7.5之间、不砂不黏、有机质含量应大于1.2以上。

2、灵活选择地势

对地势的选择,往往是半夏种植者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一般认为不重要;其实,对半夏种植而言,地势的合理选择,与半夏的优质高产有直接关系。

半夏种植地的地势要达到:在低山和岭地,应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山坡,坡度为10度~30度之间最好;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高操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作好排水沟。另外,还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1000米之内没有污染源,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所用的灌溉水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正确合理选择地势,是半夏高产的基础,切不可马虎大意。

3、正确选择良种

由于半夏人工栽培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半夏的特性、价格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截至目前还没有正式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

根据栽培研究观察,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叶型、柳叶型(笔者称狭三叶)、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类。竹叶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狭三叶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从以上半夏不同叶型中比较筛选,其中以山东菏泽和江苏丰县原产的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强,珠芽形成的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是目前人工种植半夏的优良品种。

4、慎选药剂浸种

人工栽培半夏的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一旦在生长期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治疗起来相当麻烦,不但影响了半夏的生长,同时容易产生农药残留,还增加了种植成本,所以,播种前对种茎进行处理,非常重要。但是,在浸拌种茎的药剂选择、剂量及方法上,要正确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和拌种药剂;用量和处理方法,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切不可乱用或滥施,以免起反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选择栽种时间

半夏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均可生长。为了最大限度增加半夏的生长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应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无霜和霜期较短的南部省区可在晚秋或冬季栽培;黄淮地区的最适栽种时间是2月下旬至3月上旬(雨水至惊蛰);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的栽种时间可适当向后推迟。

总之,半夏各省区最适宜的栽种时间,当地实际测量,在5cm的地下温度稳定在5℃~7℃,为最佳播种时间。尽早播种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使半夏叶柄在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植株,繁殖系数增加,是半夏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6、选择栽种方法

在整细耙平的备播畦面上开横沟条播。把已分级的大小种茎分开播种,一级种茎行株距较稀(30cm),播种较深(7~9cm);依次类推,四级种茎行株距较稠(15cm),种植较浅(3~4cm)。播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最后覆土少低于地面即可(也可采用半机械化播种,一次完成,可提高效率80%)。

由于半夏生长期间杂草较多,尤其是在苗期,往往是看不见半夏只见草,所以,半夏播种完成后,马上喷洒半夏专用除草剂,并立即盖上地膜,可有效防治杂草的危害,特别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达100%。待喷洒除草剂后要立即盖上地膜,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0.014mm),也可以用高密度地膜(0.008mm)。地膜宽度视畦的宽窄而选。

精选阅读

葡萄品种选择六技巧


一、抗逆性强棚内空气湿度、温度均高,有利于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影响葡萄植株的生长。不同葡萄品种或种类在抗逆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应选择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

二、早、中熟通常保护地栽培葡萄的主要目的是提早成熟,争取占领淡季市场,取得较高经济效益。选择保护地葡萄栽培品种时,首先应选择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使早熟品种更早熟,达到早中求早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不同的设施形式提早的程度不同。就同一品种而言,日光温室可以提早40-60天成熟,塑料大棚可以提早20-30天成熟。而露地栽培时,不同品种之间的成熟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最早熟的莎巴珍珠和极晚熟的龙眼的成熟期相差2个多月,所以,保护地促成栽培选择品种时应尽可能选择露地早熟或中熟品种,切实使各种栽培方式的果实成熟期错开,避免促成栽培晚熟品种,使其成熟期与露地或简易覆盖的早熟品种的成熟期一致,影响销售价格。如发展面积较大时,也应适当考虑早、中熟品种的合理搭配,避免上市过于集中,利用中熟品种品质较好的特点,取得较好的效益。相反,为了延后成熟在晚秋或初冬上市,则必须选择极晚熟品种或易多次结果的品种在保护地内栽植。

三、品质优良保护地种植葡萄是供鲜食,且集约经营,投资大,单位面积的年生产成本高,所必选择品种时最好选择高档品种,通过保护地栽培充分体现其商品价值,使得季节差价增大,最终实现高效益栽培的目的。因此应选择果粒大、整齐一致,果穗紧,色泽艳丽诱人;果肉品质好、香味浓,丰产、不脱粒、易贮运的高档优良品种作为保护地葡萄的主栽品种。

四、需冷量低休眠期分为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生理休眠不足时,需要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来解除,方能正常地生长结实,否则发芽不整齐、生长不良;而在被迫休眠期内随时可以升温栽培。生理休眠期持续的长短,即打破休眠所需低温量的高低,品种间存在差别,所以,应选择需冷量低的品种,以便早扣棚、早成熟上市。

五、同一棚室品种一致每个棚室中最好栽植一个品种或是成熟期基本一致的同一品种群的品种,不要品种太杂,以便于统一管理。

六、耐弱光、易成花保护地内由于塑料薄膜的覆盖,其内部光强只有露地的80%左右,使得葡萄叶片的光合效率下降,枝条徒长,花芽分化及坐果不良,但品种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选择品种时尽可能选用耐弱光照,长势中庸,易形成花芽,花芽着生节位低,自花结实率高,散射光下易着色的品种,保证丰产稳产。

地膜油葵高产栽培六要点


油葵,即为油用向日葵的简称,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现将地膜油葵高产栽培六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选择优种

春季地膜栽培,应当选择早熟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的品种。如矮大头567DW、667DW等品种。

二、整地施肥

油葵根系庞大,根系下扎深,耕地深翻可满足根系深扎,吸收水肥的要求。耕翻深度宜在逐年加深的基础上稳定在20~23厘米左右。在翻耕土地时,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作底肥。

三、适期播种

春播种植,应在5厘米土层4~5天稳定在8~10℃时进行播种,在我省中南部地区适宜时期是3月上中旬。可采用单双粒隔穴点播或每穴点播2粒,亩播种量在400~500克。播种密度应以地力条件而定,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0~40厘米,播深3~5厘米,肥地亩留苗4000株左右,瘠薄地留苗4000~4500株。

四、田间管理

油葵苗期需水量较少、抗旱能力较强,宜进行蹲苗以促进根系生长。花蕾期是需水的关键期,若天气干旱宜结合浇水开沟亩施复合肥20公斤,施肥深度掌握在8~10厘米。开花灌浆期也是需水关键期,若如遇旱情应及时浇水。

油葵虽耐旱但不耐涝,若雨水过大应及时排涝。油葵绝大部分是借助昆虫来完成,若开花授粉期天气不佳或授粉昆虫较少不能满足授粉需求,可采用放养蜜蜂或人工授粉的方式来完成授粉,将花盘对在一起轻轻搓一下即可。

五、防病治虫

油葵苗期的地下害虫可采用毒饵诱杀。中后期主要是油葵螟虫和棉铃虫危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危害油葵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发现田间病株应及时清理,用菌核净等药剂喷雾防治。

六、适时收获

一般终花后30天左右,当植株上部4~5片叶和茎秆上部及盘背面发黄,子壳变黑或变硬,籽实丰满、充实时即可收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收获。收获后应及时将油葵盘摊开、晾晒、脱粒、扬净、入库,择机出售。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一、适时抛秧,发挥早生快发优势。秧盘育秧泥土少,在秧苗能够被抓起而泥土又不散开的前提下,越早抛秧越好。一般早造播种后15-20天,晚造8-10天,秧苗约三片叶左右即可抛秧。秧苗越短,立苗恢复生长越快,就能充分发挥抛秧早生快发的优势,产量就高。一般来说,抛秧育苗在3月中、下旬播种比较合适。

二、控制抛秧密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增强抗倒能力。近几年来,各地每亩大田抛秧数量一般维持40-50盘,约为1.8-2万穴,这是依据插秧密度而定,忽略了抛秧比插秧生长要快、要多、要好的特点。因此,往往会造成密度过大,无效分蘖无法控制,病虫害多和倒伏等不良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根本的办法是控制抛秧密度,每亩大田抛秧30-35盘秧(工厂育苗25-30盘),约1.2-1.5万穴为好,即节省种子又增加产量。

三、掌握抛秧技巧,减少补苗缺苗。抛秧前,本田要耙平、分畦(每畦2-3米宽),秧苗要定量(按畦分秧或按面积分秧),抛秧时,先抛70%的秧苗,剩下30%的秧苗补抛空白处,要注意人走四周,抛秧的地方不要踩过,以防脚印过深,秧苗沉入脚印中淹死。此外,提前一天耙田,让泥土沉实后抛秧,效果更好。如果抛秧不匀,在抛秧后4-6天,秧苗全部立定时再进行补苗,最好不要即抛即补。

四、施足基肥,及时追肥。施足基肥是水稻生产的根本,抛秧也不例外。在本田办田时,可施用40%-60%的肥料,有机肥和磷肥预先堆沤一个月效果更好。有机肥、磷肥、碳铵在耙田时施,尿素可在抛秧前施。攻蘖肥宜早不宜迟,抛秧后5、10、15天各追施一次,以尿素、钾肥相结合。攻穗肥在抛秧后35、55天各施用一次,以复合肥、钾肥相结合。

五、及时排水晒田,防止病虫害发生和倒伏。抛秧后25-30天要开始排水晒田,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和提高水稻的根系活力,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增加抗倒能力。排水晒田时间视天气而定,一般要求晒到人走进去没有脚印为好,以后保持干干湿湿。

六、抓好病虫害防治,确保高产稳产。种植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是关键,尤其是优质稻的抗病性往往不如杂交稻,要特别强调病害的防治。在排水晒田时,喷施田安预防纹枯病;在破口期、齐穗期喷施富士一号、克瘟净等防治穗颈瘟,以确保优质高产稳产。

半夏的栽培管理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干燥块茎。原为野生,但野生的量远远不能满足药用。近年来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进入90年代,亩产量由100公斤左右上升至3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在每公斤20元以上,最高时达40余元。半夏又分旱半夏和水半夏。由于水半夏种植管理简单、产量高、收益大,已占领70%的市场份额。在半夏栽培过程中,如果用高产多熟栽培技术,可实现一年三种三收,还可同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套种。一、选地整地:选用疏松肥沃的土壤。耕地前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磷肥4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忌施碳酸氢铵。深耕细耙,畦面宽1.3米,埂宽30厘米左右,高18厘米左右,顺畦中间留30厘米左右宽的空地,以利取土?给株芽培土?变沟。沟内可间作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二、播种方法:通常采用块茎繁殖,可一年三种三收,即4月种第一次,6月20日前后收;第二次在8月15日左右;第三次在9月15日左右。家种一般在秋后收获一次,原因是让半夏的地下块茎连续生长膨大。如留作种秧,秋后不要挖出,让其自然越冬,春季化冻后再挖出移栽。亩用种秧的多少应因球茎大小而异,一般亩用大球茎100公斤左右,中等球茎80公斤左右,小球茎40公斤左右。栽前用耧开沟,行距18厘米。选色白、无病害的球茎按株距3~10厘米放入。覆土或盖腐熟的农家肥5~10厘米。栽后在球茎上盖些土杂肥及生物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有条件的可盖地膜。种后地面喷乙草胺灭草,效果极为显著。三、田间管理:地膜不仅能保持土壤水分,还可提高4℃左右的地温,使半夏提前20天进入生长期,并能增产。出苗时去掉地膜。沟内可间作玉米或小麦,夏季可在行间撒上一层麦糠,既可降低4℃~5℃的地温,又可增加3%~5%的土壤含水量,可增产20%~50%。夏季的中、后期多雨,要视土壤湿度及时去掉所盖麦糠,以防烂母。四、病虫害防治:防治病毒,可喷洒植病灵1500倍液;防治叶斑病及根腐病,可喷洒、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防治蓟马、天蛾幼虫,可喷洒50%辛硫磷100倍液。五、收获加工:当气温低于13℃以下、叶子变绿黄色?白露至秋分?时即可刨收。此时易去皮,粉性足,产量高,质量优。刨收过晚难去皮,产量低,质量差。刨收时挖出球茎,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留种用。入药的装入麻袋,放在木板上或石板上,边沾水用力搓,边进行脱皮,然后倒入筛子浸入水中漂去皮渣,晒干后即可直接出售。

半夏高效栽培技术


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为常用中药材。以干燥块茎入药,主治咳嗽、气喘痰多、反胃呕吐等病、近年发现半夏蛋白有抗早孕和抗肿瘤作用等、是多年来紧缺的中草药材之一。甘肃省西和县是半夏的适宜种植区,所产半夏色白、淀粉高、形状好,深受用户欢迎,称之为西半夏。西和县半夏野生栽培变人工种植成功后,种植半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长期依赖采挖野生半夏作种,致使野生资源濒临枯竭,种价居高不下,病害逐年加重,成本剧增,效益下降,种植面积锐减。

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针对西半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效栽培技术、病害防治、西半夏人工繁殖种茎三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先后设置各种试验13项,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半夏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试验表明,半夏播种期冬春适宜,产量相近;播种深度对产量影响极大。适当浅播能增产50%左右,地膜覆盖,较露地早出苗20天,亩产鲜块茎535公斤,较露地增产82.3公斤,净增产值478.2元;出苗前用塑料小拱棚栽培,提前出苗15天,亩产鲜块茎1083公斤,较露地增产202.1公斤,每亩净增产值1482元;出苗后(6月12日)用60~65%遮阳网遮盖,亩增产25.3%,出苗后覆盖秸秆,较对照亩增产15.5%。种植密度对半夏产量和种植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西半夏高产高效优化栽培模式是:在中等以上肥力,亩施纯氮6.4~7.7公斤,氧化磷6公斤,氧化钾6公斤,每亩播种量(直径0.8~1.2厘米)200~250公斤,每平方米252~295粒。生育期每亩叶柄数达到50~55万个。经生产示范验证,平均亩产490.4公斤,较对照平均亩产450公斤增产40.4公斤。

半夏高效栽培技术

二、病害防治

半夏的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炭疽病和轮纹病。块茎腐烂是由病虫复合侵染造成的,用杜邦福星和混配3号(杀菌剂和杀虫剂),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发病高峰期防效为58~49%。半夏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1、耕作倒茬,间隔5年以上再种;2、在无病区建立繁种基地;3、喷施锰肥,加强管理;4、土壤处理,用甲基异柳磷1公斤拌成毒土或对水25公斤,均匀喷洒于地面,整地时翻入土中;5、药剂闷种,用杜邦福星6000倍液闷种10小时后晾干播种;6、叶面喷洒,在临近发病期(5月底或6月初),用代森锰锌400倍液叶面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三、半夏人工繁种的适宜区域和种茎标准

半夏主要以种子、珠芽、块茎为繁殖材料。种子繁殖可以克服长期无性繁殖造成的种性退化;组培快繁,有利于半夏品种的提纯选优,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一年可扩大繁殖5次,在生根培养基中附加入参粉、贝母粉有利于生根,移栽成活率高。生产上采用块茎、珠芽繁种,通过苗前盖膜、覆盖秸秆以及出苗后用遮阳网遮盖,平均每株形成株芽3.7~4.1个,较露地繁殖提高27.6~41.1%;自生苗繁殖,半夏采收后种玉米,使遗漏在地里的半夏块茎、珠芽重新发芽出苗,每亩可采挖40~50公斤。

异地繁种与野生种产量相近,人工繁种完全可以代替野生种。异地繁殖原种,就地繁殖生产种比较经济合理。

种径大小直接影响半夏产量和种植效益,直径0.8~1.2厘米的中粒种净产量最高,故半夏种径标准确定为0.8~1.2厘米。

四、半夏种茎人工繁殖

半夏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人工繁殖提纯选优,实行原种――生产种两级繁育。原种采用种子繁殖,建立实生苗原种田,利用组培技术提纯扩大繁殖。生产中采用珠芽、块茎繁殖。

草莓种植技术之草莓“六改”栽培高产


1、改平畦栽培为高垄栽培。平畦栽培,田间湿度大,通风透气性差,病虫害严重,极易造成果实霉烂,品质产量降低。采用高垄栽培可克服以上弱点,更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需要。高垄栽培的具体做法是:选择地势平整、避风向阳、疏松肥沃的田块,作畦起垄。畦宽2米,高10-15厘米,两畦间挖一条40厘米的沟,畦面做成龟背形。2、改常规苗栽培为无毒苗栽培。常规苗病毒严重,产量低,果质差;无毒苗抗病性强,果实大,单果重多为百克以上,产量可提高1-2倍。3、改多年为一年一栽,多年一栽虽投资低,用工少,管理简单,但病毒感染重,病虫害易发生,植株弱,品质差,产量低。一年一栽,通过轮作倒茬,土地利用率高,不易染病毒,且病虫害少,果实大,品质好,经济效益高。4、改单一品种为多品种搭配栽培。草莓是一种极不易贮运的浆果,若单一品种面积较大,收获期过于集中,就会给采收、销售、加工造成压力,甚至造成大量霉烂。因此,应适当采用适合本地栽培的不同成熟期和耐贮运的优良品种。每块地可栽植2-3个不同成熟期的品种。5、改露地栽培为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上市迟、产量低。采用双膜覆盖栽培可明显提高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如果用大棚或温室栽培效果更明显,产量可增加1-2倍,还可提早上市60天左右。6、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长期以来,对草莓的管理一直很粗放,其精细管理未被重视,其实,精细管理对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意义重大。草莓精管的措施主要有:当定植后的新苗长到5-6片叶时,剪除枯叶、病叶、无效叶,及时摘除生长过旺的心叶,每株保留10-13片有效叶,出现花蕾后,每个花序留3-4级花苗,其余全部摘除。开花结果后,随时将病果、畸型果、小果、虫果疏除,以培育大果。果实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尤其是雨后晴时危害严重,及时喷施多菌灵3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能有效控制该病的蔓延。

《半夏高产栽培注意“六选择”》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与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