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果树施肥有技巧,学会这些产量高!》,希望您喜欢!

通俗地说,果树施肥犹如人吃饭,配肥师相当于烹饪大师。如果因某种肥料施得太多或偏少而“倒胃口”,树体就会出现虚旺或偏弱等“亚健康”状态。

一、果树这样施肥最省钱

1、选肥要对“胃口”

全营养平衡施肥要着力补充果园严重缺乏的有机质、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为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立地条件。因为有机肥是土壤的“存折”,在沃土养根、提高化肥利用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化肥要根据果树不同品种对不同养分的需求,需啥补啥,合理配方。通过大量田间试验确定出不同果树氮(N)、磷(P2O5)、钾(K2O)的合理配比如下:

苹果1:0.6:1

葡萄1:1.41:1.25

梨1:0.21:1.02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苹果、梨全年生长发育对“氮、磷、钾”三要素营养虽然呈现出“高—中—高”的需求特点,但秋施基肥应施入全年磷肥总量的80%以上,因为秋季是根系全年生长高峰期,磷是生根养分,全年平稳供应。

2、施肥要在“饭时”

同样的饭,吃在饭时人就感觉舒服。错过饭时,人就觉得无味。秋季正值果树全年根系生长高峰期,根系吸收和合成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贮藏,对来年萌芽开花座果和新梢生长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同样的肥料施在9-10月份,就是金银般的价值;施在落叶后和来年春,就会贬值成铜铁般的价值。

3、肥要喂在“嘴里”

人靠嘴吃饭,树靠根吃肥,根的嘴在梢端,把肥料施在果树吸收根的集中分布层,才有利于根系吸收。一般果树80%的吸收根主要集中分布在树冠外围枝的垂直投影下10-50厘米的土层内,这就要求本区域应施入总肥量的80%。幼树和初结果树以环状扩盘施入最好,盛果期树可采用放射状沟施与全园撒施交替使用的方法。

4、借墒施肥“不干吃”

肥料施足了,若土壤墒情不好,根系仍然吸收不了。因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化肥本身没有生命、不会运动,只有溶于水中,才能被根系和叶片吸收利用。同时,果树当年吸收积累贮藏的营养多少还与地上部分枝叶的蒸腾拉力有很大关系。利用早秋叶片蒸腾拉力大和墒情好的优势,施肥后叶蒸腾就能从地下吸收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树体养分积累就多。否则,肥料有效成分再高,不能溶于水和没有功能叶,肥料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废铜烂铁,这就是借墒施肥“不干吃”的道理。

二、果树施肥五大误区

误区一:施肥点离树越近越好

不少果农认为,施肥离树远,树根吸收差,养分利用不上,因而施肥时离树很近,有的距根颈不足半米,甚至挖出骨干根,结果是伤根烧根现象常常发生,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误区二:施肥量越多越好

有些果农不是根据肥料种类、树势强弱、树体大小、产量多少、地力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施肥量,而是盲目而为,认为施肥量越多越好。结果是树体营养供需不平衡,重者烧根死树,病虫滋生,轻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只长树,结果少,甚至是不结果。

误区三:施肥时间按忙闲

有些果农不是依据果树需肥时期施肥,而是根据劳力忙闲施肥,“树需肥时无空施,人闲施肥树不需”,本应春季施肥的变成夏季施肥,本应秋季施肥的变成冬季施肥,本应施的花前肥变成了花后肥,花后肥变成了果后肥,错过了果树最佳需肥期,增产效果大打折扣。

误区四:施肥种类随意定

果园秋施基肥正好与麦田秋播施肥发生冲突,不少果农便随意用化肥代替基肥,或者用未经腐熟的作物秸秆代替厩肥等农家肥,连年如此,结果是果园肥力下降,树势衰弱,产量降低,果质变劣。

误区五:重地下轻地上施肥

很多果农习惯于地下施肥,对地上施肥即叶面喷肥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清,导致黄叶病、小叶病、缩果病、早期落叶病等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叶片光合功能降低。

三、果树施肥的最佳位置在哪里

果树追施肥料,首先要知道果树主要是靠根系中根毛来完成。

果树追施肥料,应以树冠投影边缘或稍远处为主,不要离树干太近,因为树干附近为粗大根,细根和根毛较少,不利于肥料的吸收。

果树追施肥料,深度掌握如下的原则:根系分布深的果树要适当深施,反之浅施;有机肥分解较慢,但供肥期较长,可深施,化肥移动性大,可浅施;如给梨树等深根性果树,施用有机肥料,深度应为40—60厘米,而给李树等浅根性果树施有机肥料,深度应为30—40厘米。施肥后喷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

果树追施肥料,对封行或密植的果园,可在行间、株间浅施,最好不伤或少伤大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的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正确施肥七字歌

果树施肥抓要点,分清季节能高产。

夏长枝叶秋长根,四季需肥要细分。

氮长枝叶树势旺,磷能促根树体壮。

钾肥增加含糖量,果实香甜色泽艳。

微量元素不可少,按需施用效果好。

春施氮肥坐果好,枝叶茂盛病虫少。

钾肥夏施利成花,果实膨大需要钾。

根据树势和果量,氮钾配合要适当。

这次肥料如施饱,来年花芽壮又好。

秋季注重施磷肥,果实增大着色好。

要想果多树势健,合理搭配就实现。

春夏氮肥催果长,秋冬磷钾最理想。

好的叶肥喷3遍,果味香甜上色艳。

套袋之前如补钙,果面光洁少病害。

小编推荐

麻类产量高 应如何施肥


麻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近年来,在麻类生产中,由于有的农民未能熟练掌握麻类的科学施肥技术,致使麻类产量低下。下面将麻类的高产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苎麻的高产施肥技术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单产苎麻纤维150-250kg/667平方米的高产麻,在整个生长期间需施氮肥30千克、磷肥10.2-23.9千克、钾肥10.7-24.5千克。其施用方法是:1、重施基肥。基肥是保证苎麻增产有足够养分的基础,一般施用量应占全部施肥量的40%-60%(主要是农家肥),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入尿粪1600千克,再加施磷钾化肥15-25千克。2、施用追肥。苎麻施用追肥,应根据追肥数量的生长期长短而定。追肥量不多时,生长期短的苎麻,可以集中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8千克。追肥量较多,若一次追施,能造成肥料损失,可以分两次追肥,第一次为齐苗肥,肥料用量要少,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即可,以促进苗齐苗壮,提高有效分株数。第二次追肥为长杆肥,在苗高60厘米左右时,封行前施入,以促进麻株生长快,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20千克。

黄麻的高产施肥技术研究表明:若平均单产精黄麻500kg/667平方米,需要氮肥25.64千克,磷肥16.9千克、钾肥23.87千克。其施用方法是:1、基肥。根据黄麻的需肥特点,基肥中氮、磷、钾的养分要占总养分中氮的29.7%、磷的57.6%、钾的32.7%。基肥中农家肥要占50%-60%,农家肥要在翻地前施入,每667平方米可施猪、牛粪1000-1500千克,或施土杂肥4000-1万千克。2、追肥。黄麻的追肥可分3次进行。第一次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可施用尿素4-5千克作壮苗肥,也可用人粪或畜粪对水轻施。第二次追施旺长肥,此期间是黄麻生长最旺盛期,需要大量养分,故要多施肥料,每667平方米可追施尿素5-10千克、氯化钾10千克,若加施饼肥40-50千克,则肥效更佳。将上述肥料分别在黄麻株高60-70厘米和90-120厘米时追肥,增产效果显著。

红麻的高产施肥技术红麻若单产达到400-500kg/667平方米的高产水平,每667平方米需要氮肥15-20千克、磷肥6-10千克、钾肥20千克。施用方法如下:1、施用基肥。红麻施用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一般用堆肥、圈肥、人尿粪、猪牛栏粪等。每667平方米可施土杂肥4000-5000千克、人畜粪400-500千克、过磷酸钙15-25千克。2、种肥。为促使苗期生长快,播种时可施种肥,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2-2.5千克,如果基肥中没有磷肥,可用过磷酸钙5千克作种肥,有壮苗作用。3、追肥。红麻追肥可分2-3次进行。第一次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可用尿素4-5千克,可促进苗齐苗壮。第二次追施长杆肥,红麻长到30厘米高时是吸收养分旺盛时期,此次追肥要重施,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5-6千克、氯化钾10千克,以保证红麻生长旺盛与茎杆的正常发育。

白灵菇“挨冻”产量高


棚栽白灵菇一般是在秋冬季生产菌棒,翌年春季出菇,4月份商品菇上市。一批菌种能出两茬白灵菇,第一茬在棚内进行立体栽培,一个棚可以放两万个菌棒,将每个长方形菌棒的两头打开,出蕾后要进行疏蕾,两头各留一个最好的蕾,平均每个蕾能出150克左右的菌,一亩地头一茬的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第二茬要在出完第一茬菌的菌棒中选择出菌少同时菌丝健壮的菌种进行平地的土埋栽培,有的菌棒如果第一茬一个蕾出了300克的菌,不要选择这样的菌种了。第二茬一亩地可以种植8000~10000个菌种,种植时要一个菌种挨着一个菌种栽培,这样,栽培后土里的菌丝能够串起来,两个菌种可以共同出一个菌,这样出的菌才能个头大,品质好,与第一茬相比,第二茬的产量较低,平均亩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但在没有增加成本的同时,这是一笔额外的收益。

邢书利介绍说,生产白灵菇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一定要让菌棒挨一次冻,利用大温差来刺激菌棒出菌,在冬季的时候可以将大棚内的温度降到0℃左右,让菌棒经受几天的低温,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菌种进行冷冻,这样一冷一热后,春天出的菌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也特别好。同时,种植有机白灵菇一定要选择空留3年以上的土地进行栽培,再按照有机食品操作规程种植出的白灵菇才能完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小麦施肥有何技巧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小麦种植范围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西起新疆,东抵沿海各省的平原高山。中国既种冬小麦,也种春小麦。

1.冬小麦化肥使用技术

冬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则以增粒增重为主。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2.8-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约为1:0.4:1。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4%,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点全株总含量的77.6%。

冬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是:出苗后到返青期前,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冬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分蘖到越冬,一是从拔节到孕穗,后面的高峰远远大于前面的高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对产量6188千克/公顷的冬小麦植株分析结果,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占20%,钾占20%;从拔节到扬花是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约吸收氮48%,磷67%,钾65%。籽粒形成以后,吸收养分明显下降。因此,在小麦苗期应有足够的氮和适量的磷、钾营养。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基肥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肥。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每公顷施尿素75-150千克或碳酸氢铵225-300千克。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作迫肥。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将1/2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12.5-225千克或碳酸氢铵375-600千克。肥力低的地块,则将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55千克或碳酸氢铵450-750千克。在肥力低又无灌溉水条件的地块,通常将氮肥全部用作基肥。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仟克的麦田,应增施磷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50-750千克。基肥,最好将磷月巴与农家肥混合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用小麦的吸收。土壤速效钾低于50毫克/千克时,应增施钾肥,每公顷施氯化钾75-150千克。盐碱地最好施硫酸钾,在土壤有效锌低于0.5毫克/千克时,可隔年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左右。

(2)种肥小麦播种时,还可以将少量化肥作种肥,以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均有良好作用。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和晚播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种肥可用尿素每公顷30-45千克,或硫酸铵每公顷75千克左右和过磷酸钙75-150千克。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播施。碳酸氢铵不宜作种肥。

(3)追肥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现分别叙述如下:

①苗期追肥: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蘖初期,每公顷追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或少量的人粪尿。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蘖,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麦。丘陵旱薄地和养分分解慢的泥田、湿田等低产土壤,旱施苗肥效果好。但是对于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②越冬期追肥:也叫腊肥,南方和长江流域都有重施腊肥习惯。腊肥是以施用半速效性和迟效性农家肥为主,对于三类苗应以施用速效性肥料为主,以促进长根分蘖,长成壮苗,促使三类苗迅速转化、升级。对于北方冬麦区,播种较晚、个体长势差、分蘖少的三类苗,分蘖初期没有追肥的,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对于施过苗肥的可以不施腊肥。

③返青期追肥:对于肥力较差,基肥不足,播种迟,冬前分蘖少,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追或重追返青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225-30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应深施6厘米以上为宜。对于基肥充足、冬前蘖壮蘖足的麦田一般不宜追返青肥。

④拔节期追肥:拔节肥是在冬小麦分蘖高峰后施用,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通常将拔节期麦苗生长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追肥和管理措施。

过旺苗:叶形如猪耳朵,叶色黑绿,叶片肥宽柔软,向下披垂,分蘖很多,有郁蔽现象。对这类苗不宜追施氮肥,且应控制浇水。

壮苗:叶形如驴耳朵,叶较长而色青绿,叶尖微斜,分蘖适中。对这类麦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225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75-150千克,氯化钾45-75千克,并配合浇水。

弱苗:叶形如马耳朵,叶色黄绿,叶片狭小直立,分蘖很少,表现缺肥。对这类麦苗应多施速效性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300-6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

⑤孕穗期追肥:孕穗期主要是施氮肥,用量少。一般每公顷施75-150千克硫酸酸铵或45-75千克尿素。

⑥后期施肥:小麦抽穗以后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这时小麦根系老化,吸收能力减弱。因此,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喷施1%~2%浓度的尿素,每公顷喷溶液750升左右。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公顷可喷施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升。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甘酸、氨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起到一定作用。

2.春小麦化肥使用技术

春小麦和冬小麦在生长发育方面和很大区别,其特点是早春播种,生长期短,从播种到成熟仅100-120天。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地。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综合该省春小麦产量7500千克/公顷田块的资料,每生产100千克籽粒约需氮2.5-3.0千克,磷0.78-1.17千克,钾1.9-4.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2.8:1:3.15。又据宁夏农业科学院在产量6195千克/公顷的田块测定,春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为拔节至孕穗,第二个为开花至乳熟,前者略比后者高。对磷吸收率从出苗至乳熟一直是上升的,从拔节剧增,到乳熟达到最高值。根据春小麦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

(1)基肥由于春小麦在早春土壤刚化冻5-7厘米时,顶凌播种,地温很低,应特别重施基肥。基肥每公顷施用农家肥30-60吨,碳酸氢铵375-600千克,过磷酸钙450-600千克。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调查,春小麦施基肥以秋翻、春耙两次施肥效果最好,秋翻施一次基肥次之,春耙前施肥最差。

(2)种肥由于肥料集中在种子附近,小麦发芽长根后即可利用,其具体方法是在播种前进行土地平整做成畦以后,按预定行距开沟,再于沟内撒肥、播种、覆土、镇压。如果地干时,可先播种、踏实,然后再撒、覆土、镇压。一般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千克,过磷酸钙225-375千克,与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混合施用,或者是二元氮磷复合肥150-300千克。

近年来,春小麦产区用一次施肥法,全部肥料用作基肥和种肥。一般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每公顷施氨水600-750千克或碳酸氢铵600千克左右,施过磷酸钙750千克。播种时,结合施少量种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75-120千克,以后不施追肥。这一方法适合于旱地。

(3)追肥春小麦是属于胎里富的作物,发育较早,多数品种在3叶期就开始生长锥的伸长并进行穗轴分化。4叶期开始幼穗分化,要求较多的养分。因此,第一次追肥应在3叶期或3叶1心时进行。这次肥称为分蘖肥,要重施,大约占追肥量的2/3。每公顷施尿素225-300千克,主要是提高分蘖成穗率,促壮苗早发,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拔节期进行的第二次追肥,称为拔节肥,一般轻施,大约占追施量的1/3,每公顷施尿素105-150千克。在未追施过分蘖肥的地块,应早施、重施拔节肥。孕穗期酌量施保花增粒肥。绝大部分施了拔节肥后,就不再施肥了,主要进行叶面施肥,与冬小麦相同。

草莓“六改”栽培产量高


草莓

1、改平畦栽培为高垄栽培。平畦栽培,田间湿度大,通风透气性差,病虫害严重,极易造成果实霉烂,品质产量降低。采用高垄栽培可克服以上弱点,更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需要。高垄栽培的具体做法是:选择地势平整、避风向阳、疏松肥沃的田块,作畦起垄。畦宽2米,高10-15厘米,两畦间挖一条40厘米的沟,畦面做成龟背形。

2、改常规苗栽培为无毒苗栽培。常规苗病毒严重,产量低,果质差;无毒苗抗病性强,果实大,单果重多为百克以上,产量可提高1-2倍。

3、改多年为一年一栽,多年一栽虽投资低,用工少,管理简单,但病毒感染重,病虫害易发生,植株弱,品质差,产量低。一年一栽,通过轮作倒茬,土地利用率高,不易染病毒,且病虫害少,果实大,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4、改单一品种为多品种搭配栽培。草莓是一种极不易贮运的浆果,若单一品种面积较大,收获期过于集中,就会给采收、销售、加工造成压力,甚至造成大量霉烂。因此,应适当采用适合本地栽培的不同成熟期和耐贮运的优良品种。每块地可栽植2-3个不同成熟期的品种。

5、改露地栽培为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上市迟、产量低。采用双膜覆盖栽培可明显提高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如果用大棚或温室栽培效果更明显,产量可增加1-2倍,还可提早上市60天左右。

6、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长期以来,对草莓的管理一直很粗放,其精细管理未被重视,其实,精细管理对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意义重大。草莓精管的措施主要有:当定植后的新苗长到5-6片叶时,剪除枯叶、病叶、无效叶,及时摘除生长过旺的心叶,每株保留10-13片有效叶,出现花蕾后,每个花序留3-4级花苗,其余全部摘除。开花结果后,随时将病果、畸型果、小果、虫果疏除,以培育大果。果实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尤其是雨后晴时危害严重,及时喷施多菌灵3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能有效控制该病的蔓延。

甘蔗生长好施肥有技巧


甘蔗的生长期长,产量高,一般亩产蔗茎5-8吨,高产田可达10吨,整个生育期吸收养分多,是需肥量比较大的作物之一。

甘蔗的一生分为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工艺成熟期。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8%、9%、4%;至分蘖期分别占16%、18%、14%;至伸长期分别占66%、68%、74%;至成熟期分别占10%、6%、8%。说明甘蔗生长前期要有充分的养分供应,以促进根系发育,早分蘖、多分蘖,提高甘蔗有效茎数。甘蔗生长中期(伸长期),甘蔗生长迅速,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表现出明显的吸肥高峰,此时营养供应要充足,否则会直接影响甘蔗产量。

施肥技术:

1.施足底肥。底肥要以有机肥为主,与化肥配合使用,可为蔗芽迅速生发、根系伸长、分蘖早而壮创造良好条件。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公斤,并配以通用型复合肥(15-15-15)20-30公斤。施用时,春植蔗开种植沟,将有机肥施于沟底,再于沟两侧施入无机肥;冬植蔗将有机肥作盖种肥,之后加盖一层土。

2.早施提苗肥。甘蔗幼苗阶段需肥量少但需肥迫切,对氮的需求量大,钾、磷次之。早施提苗肥既促进蔗苗和根系的生长,又促进叶片生长,使叶面积不断扩大,提高光合作用,从而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如果施肥不足,会导致苗、蘖生长矮小,发育不良,即使以后补充肥料,也难以恢复,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苗肥建议使用高氮复合肥,当蔗苗长到3-4片叶时,每亩施复合肥8-10公斤。施用时宜结合中耕培土直接穴施,或对水穴施,在干旱时应对水穴施。另外,要及时查缺补苗,使群体生长整齐。

3.稳施攻蘖肥。分蘖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果底肥和提苗肥比较充足,幼苗壮,可在分蘖盛期一次施完,施肥量宜少;如果底肥不足,提苗肥又不够,幼苗长势弱,应增加施肥量,并分两次施用。一次在分蘖初期,以促进分蘖,称攻蘖肥。一次在分蘖盛期施用,保证分蘖壮,称壮蘖肥。分蘖肥一般施用高氮高钾型复合肥,亩施8-15公斤,和苗肥一样对水穴施,同时培土高10-12厘米。

4.重施攻茎肥。攻茎肥是甘蔗增产的关键,必须重施,攻茎肥主要追施氮肥。一般在伸长初期和伸长盛期分两次施用,每次每亩施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并结合中耕大培土,以促进蔗根生长,加强吸收功能,增强抗倒力。如果前期磷钾不足,还应补施,使之既能达到最大的生长量,又不致于因氮肥过多而降低含糖量和产量。

5.补施壮尾肥。为促进和维持后期生长,利于养育地下部蔗芽,为翌年宿根打好基础,应补施一次壮尾肥。一般在成熟前两个月左右每亩用复合肥5-8公斤。施用时间不宜过迟,用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延迟成熟和降低糖分,施后进行培土。

收获前1个月若出现脱肥现象,要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4两,尿素0.5公斤对水100公斤混匀后喷雾。

施肥要点:

1.追肥时一定要结合中耕培土,施肥覆土,防止肥料流失。

2.根据苗的长势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

3.雨后追肥效果更好。

百合秋栽产量高


百合又名白百合、百合蒜,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作用。种植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粘土次之;涝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种植。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每亩施圈肥、土杂肥4000kg及过磷酸钙40kg作底肥。土地要翻耕20cm??3Ocm,耙细、整平,做畦,畦宽13Ocm,畦长因地势而定,雨水特多的地要堆畦做垅,开排水沟。

百合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采挖,采挖后埋于稍潮湿的细沙中保存,但也可在地里不挖,随栽随挖,到9月-10月份之间,取出根芽,将根芽分开,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5cm??30cm、株距5cm??2Ocm栽种,将根芽芽头向上栽在沟内,平畦可覆土5cm,起坑种植可覆土5cm-7cm,栽种时如果土地过于可少量浇水,每亩用根芽130kg??150kg。

秋栽百合当年苗不出土,根系发育好,第二年开春苗即可出土。注意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不宜深,百合在生长前期消耗本身养分,中期因有底肥,后期开花,在花蕾出现时,及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百合在整个生长期间基本无病害,如发现根腐病,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注根部。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常用低毒杀虫药防冶。

秋栽的百合第二年7月份收获,去掉茎秆,挖出鳞茎,去净泥土,剥下鳞片,将鳞片放入沸水中烫4分钟一6分钟,然后捞出放到清水中,洗去粘液,立即晒干,未干时不要随便翻动,如遇雨天,可炕干。全干后,即可供药用。每亩可产干品300kg??350kg。

《果树施肥有技巧,学会这些产量高!》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绿化养护植物施肥”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