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蘑菇出菇管理常见误区及正确管理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蘑菇种植过程中,出菇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最终蘑菇产量,因此菇农要注意这个出菇的管理,具体怎么做?下面给大家介绍出菇管理中常见的误区以及出菇期间正确的管理方法。

一、蘑菇出菇管理常见误区

1、出菇位置

出菇位置指的是蘑菇菌丝在覆土中结成蘑菇原始雏形时距离表层土壤的位置,土壤表层水分越大,菌丝容易爬出土面,出菇位置较浅;表层土越干菌丝只能在土壤下层吸收水分,出菇位置就越深。很多人对土壤表层水分越大,菌丝容易爬出土面,出菇位置较浅;表层土越干菌丝只能在土壤下层吸收水分,出菇位置就越深。

2、温度管理

出菇形成适宜的温度是12~18摄氏度,在这个条件下,出菇数量多,发育迅速,品质好。在18~22摄氏度之间,个别出菇,养分供应跟不上生长发育要求。8~12摄氏度出菇数量少,发育缓慢,5℃以下和23℃以上一般都不能出菇。很多人为了追求发育速度,会偏爱高温度环境,这是不正确的。

3、水分管理

蘑菇出菇水分30%~50%来源于覆土层,40%~60%来于菌料层,还有少量来自空间喷水。许多菇农在管理过程中不喷水,空气湿度低于70%,覆土偏干发白,幼菇大量死亡;要么喷水过多,空气湿度超过95%,蘑菇水肿死亡或染上斑点病。

4、通风管理

出菇期间,适宜空气相对湿度85%~95%。通风过大,空气变得干燥,覆土层失去水分过多,影响蘑菇产量和质量;通风不足,空气湿度过大,氧气不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所以要注意正确的通风方法和通风量。

5、病虫防治

一般情况下,只要堆料、翻堆、铺料、播种、菌丝培养、覆土处理等环节注意病虫害防治,出菇管理中很少有病害发生,但是如果每次潮菇过后不及时清除菇脚,菇根,烂菇,病害就会大量滋生,需要立刻治疗。同时不能滥施药物,否则蘑菇治死或者农药残留了。

二、正确的出菇管理方法

1、温度管理

秋菇管理前期,如果遇到22℃以上的天气,菇房朝向阳面的一方可以设置遮阳棚,降低乎光照影响,多开窗,加强通风降温。如果中午气温过高,可以暂时关闭门窗。秋菇管理后期,气温已经偏低,可以采用双膜覆盖出冬菇。在大棚外面覆盖一层薄膜,将三幅宽8米的多功能薄膜烫接成24米,将整个大棚罩严,可以使大棚温度升高5~10摄氏度。

2、水分管理

出菇前期,水分主要来源覆土层含水量和空气湿度,培养料内水分只要能够保证溶于水中的营养物质被菌丝体吸收就行。培养料内菇房温度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可以考虑暂停喷水,即使要喷水,也要在夜间和清晨进行。喷水要讲究方法,要干湿交替,既要看菇喷水,又要停水养菌。总之喷水量要前期多后期少。

3、通风管理

秋菇通风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以不提高菇棚温度和降低空气湿度为原则,二是秋菇后期温度降低,出菇减少,通风管理应该注意提高室温。具体做法是选择能起对流作用的通风窗,保持半开启状态,菇棚始终处于换气状态,然后根据出菇情况和天气变化,增减通风窗口数量,采用改变通风口大小的方式,调节菇棚通风量。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有蘑菇种植产业,可以说蘑菇种植是很多地区的致富产业,不管是种植什么,掌握技术很重要,蘑菇也不例外,蘑菇种植出菇管理很重要,希望介绍的内容可以帮助到菇农们。

关于蘑菇出菇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zw59.com延伸阅读

山珍之王香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介绍!


香菇由于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肝肾和健脾胃等功效而又有着山珍之王的称号,为此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外加种植前景较好也使得很多种植户有种植,但是有的种植户由于管理不善而使得香菇品质和产量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种植效益不高,那么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香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吧:

一、昼夜温差

香菇出菇后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正常播种时间下出菇期一般会在秋末出菇,秋末温度已经逐渐降低特别是晚上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因此在香菇出菇后要注意昼夜的温差,白天盖好地膜保证膜内温度高出膜外温度,晚上适时揭开地膜降低温度有利于菇蕾的形成。

二、控制湿度

在出菇成功转色后在前期要保证有84%左右的湿度,然后随着香菇逐渐分化出菇盖后再适当降低湿度,在秋季的时候由于香菇有一定的存水量因此可适当减少浇水量,采收第一批香菇后不能浇水,揭开地膜进行通风大概2天左右后再盖上,提高温度为菌丝提供生长温度,当采收后的香菇穴出现菌丝后再进行浇水促进新菇的生长。

三、及时通风

出菇后的通风工作对香菇的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要根据周围的温度变化控制好通风频率,当温度高于22度左右的时候每天至少要通风三次降低温度防止香菇产生热害,如果温度低于16度的话则可将通风频率降低至每天1次,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香菇子实体在生长中有充足的新鲜空气与适宜的温度防止产生不良生长反应。

四、保证光照

光照是保证香菇健康生长的关键,不过在提供光照的时候不能够让阳关直射到香菇上,要做好遮阴措施保证香菇吸收的光照是散射光,因为香菇直接受到太阳光照直射的话对香菇生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轻则抑制香菇的生长重则导致香菇死亡,因此光照不宜过强。

五、预防杂菌

香菇本身就是一种真菌管理不善的话会受到其他真菌细菌等杂菌的感染,从而导致香菇出现各种病虫害出现烂菇和软菇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从而降低香菇品质,所以在香菇出菇后在菇房内要适当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做好杂菌防治工作防止危害香菇的生长。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香菇出菇后的管理方法的相关介绍了,种植户在种植香菇时可参考以上方法来做好管理工作,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鸡腿菇出菇后怎样管理


鸡腿菇是一种蘑菇,其肉质紧绷,营养丰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在我国的市场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也有着很大的种植面积。而在种植鸡腿菇的时候,管理工作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鸡腿菇出菇之后,需要着重注意。那么鸡腿菇出菇后该怎么管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加强通风

鸡腿菇的子实体在生长期间时,对空气的要求是比较大的。所以在鸡腿菇出菇之后,我们要注意保持一个良好通风条件。应根据温度调整好通风时间,如果温度较低的话,那么应在9点-15点的时候进行通风。如果温度较高的话,那么则可以在晚上通风。而在10月份等时间温差较大的时候,可在晚上敞开通风,或者将棚膜掀开。如果棚内没有或者有极为轻微的食用菌特殊气味的话,那么便代表其通风是非常不错的。

2、湿度控制

在鸡腿菇出菇阶段的时候,棚内的湿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鸡腿菇出菇之后,棚内的湿度要保持在较高的水平,85%左右为宜。在保持棚内湿度时,可通过向地面浇水、棚面喷水以及空中喷雾等各种方式来提高棚内的湿度。要注意的是,不可直接向菇床灌水,或者是子实体进行喷水。否则容易导致烂菇,对鸡腿菇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大家要多多注意。

3、温度调整

鸡腿菇子实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其中最适合鸡腿菇子实体的生长温度大约在20度左右。不过如果仅依靠自然条件的话,那么其温度要求基本上是无法满足的。同时人工也不是很好控制,所以我们最好是能够选好鸡腿菇的出菇季节。或者根据温度来合理调整,例如调整覆盖物、控制好通风时间以及时间段等。尽量将温度保持在子实体的生长温度要求范围内。

4、光照管理

鸡腿菇相对于平菇等菇类的生长来说,其光照需求是要更大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为其提供适量的光照,但是要注意的是,光照的增强,对鸡腿菇子实体的老化也会有所影响。不仅会加快子实体的老化速度,其色泽变化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好光照时间及强度,不可随意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光照。

以上就是鸡腿菇出菇怎样管理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白玉菇种植:白玉菇的日常管理方法


【常见问题】白玉菇的日常管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专家解答】白玉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种植价值非常高。而农户们要想提高白玉菇种植的经济效益,做好白玉菇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现将白玉菇的日常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养菌管理:白玉菇菌丝生长旺盛,发菌较快,对环境要求较高。菌种定植期温度控制在22~24℃,菌丝生长期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60%,室内无垃圾死角,杂菌及时清理,每周用来苏儿进行一次消毒。

二、菌丝后熟:白玉菇菌丝后熟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室内温度、通风、光照,为加速后热过程,尽早出菇,后熟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每天给予散射光,并对室内通风换气,菌丝由纯白色转为灰色或土黄色,后熟结束。

三、搔菌标准:白玉菇菌丝后熟后及时搔菌,刮掉表面菌丝,力求表面平整。袋料栽培是将袋口自上往下卷起,料面与袋口高度3厘米,搔掉的菌渣及时倒出,袋口圆整,用喷壶在料面上轻喷净水、保湿,送入出菇室。

四、出菇管理:白玉菇出菇室温度控制在12~16℃,空气湿度90~95%,每天光照6小时。经10~15天催蕾,料面上分化出密密麻麻的小米粒大的白色原基,逐渐变成针状,当针状菌蕾分化出深褐色球形小盖时,进入育菇。

五、适时采收:白玉菇的育菇室温控制在14~15℃,空气湿度85~90%,过湿易产生黄色斑纹。每天光照10~12小时,菌柄长度4厘米、菌盖直径1.5~2.5厘米为一级品。菌柄长度6~8厘米、菌盖直径2.6~4厘米为二级品。

【小编总结】白玉菇通体洁白,晶莹剔透,又口感脆嫩,营养丰富,深受大家的喜爱。为了保证白玉菇的产量和效益,做好日常管理尤为重要。在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白玉菇的日常管理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针菇种植时间及方法 金针菇出菇期肥水管理技术


金针菇作为一种菌类,在未进行人工养殖之前,也有着其顺应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在适当时候会选择萌芽和成长,那么在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之后,人们也应当按照金针菇的正常生长规律种植,这样才能保证金针菇最大限度的契合天然。

金针菇种植时间

金针菇是一种低温结实性菌类。在没有降温条件下栽培金针菇,必须适时接种,才可望顺利出菇。一般说来,当秋季气温下降到20C以下时接种栽培比较可靠,原种生产可提前30天左右进行。而年初最后一批金针菇栽培种的接种时间,应按当地历年平均气温上升到20C的日期,提前60-80天进行。如湖北各地,9月初制原种,9月底或10月初制第一批栽培种。最后一批栽培种的接种日期,必须早于2月中旬,以便在春末气温仍然较低(低于20C)时顺利出菇,采收1-2茬金针菇。

金针菇的种植方法

1、配料与装袋

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35%、木屑(或其他农作物秸秆、皮、壳、渣)40%,麸皮(或米糠)18%,玉米粉2%、糖1%、复合肥2%,碳酸钙2%。料拌匀后调含水量60%-65%,pH值6.5-7.5之间,装入17厘米38厘米0.04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折角袋中,料高15厘米左右(折干料每袋300克)压紧后在料的中间扎一个深10厘米的孔,然后封好口。

2、灭菌与接种

采用常压灭菌,100℃蒸气中保持12小时,灭菌后的料袋趁热搬进无菌室,散放让其冷却,这样料袋由于骤冷而紧缩,栽培中就不会出现侧壁长菇现象。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接种按无菌操作进行,并随即复原封口。

43、菌丝体培养

接种后的料袋置清洁、干燥、通风、阴凉的室内培养。门窗白天要避光,夜间打开通风。培养袋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遇持续高温应采取泼洒凉水等降温措施。春季空气相对湿度大,应在室内放木炭、石灰等吸潮。一般经20-25天培养,菌丝可发满袋。

4、出菇期管理

出菇房应设上下对流窗,门窗均装上80目纱。将发好菌的菌袋搬进出菇房,置于用水泼湿的地上,袋与袋之间留一定间隙,每5行留一条通道,做好降温、增湿工作。白天封闭门窗,晚上打一通风窗,促使温度下降。菇房的墙上可挂上草帘,向草帘喷水,这样既能增湿,又能隔热降低温度。

5、病虫害防治

菇房要经常使用3%的漂白粉液,或0.2%土霉素,或0.2%3B消毒剂进行消毒,并喷敌杀死,杀灭菊酯、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杀虫剂。在子实体形成后,可喷植物生长抑制剂B9,这样可提高金针菇抗高温、抗病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金针菇出菇期肥水管理技术

于在金针菇出菇期不宜直接向子实体和料内喷水,一般采收二潮菇后培养料就严重缺水,很难再次出菇。改变常规的管理办法,在金针菇出菇期适时加强肥水管理,可以出菇3~5潮,而且出菇整齐,菌柄粗壮,菌盖小而有光泽,无须搔菌。金针菇菌丝体生理成熟后,将菌袋从发菌室移到棚内菇床上开袋催蕾出菇。移袋前,在菇床上铺薄膜,膜四周抬高2厘米,向膜内加入0.5厘米深的水。

移袋后,在菌袋上面及四周覆盖黑色薄膜遮光,同时调节湿度,使膜内湿度稳定在90%,促使出菇整齐。第一潮菇采收后,向料内补充水分,并喷施营养液200克,促进第二潮菇出菇。第二潮菇采收后,培养料明显收缩,料与袋间出现空隙,后期易从袋底及四周出菇,金针菇质量会受到影响。可以向袋内补一次大水,每袋补水300克,促使培养料吸水膨胀,多余水分可淹没袋底,使袋底缺氧不能出菇,只能在料面出菇。如此处理后可再出3潮菇。此外,金针菇出菇期还应加强通风,保证棚内氧气充足,湿度适宜。

金针菇的采收和分级

金针菇要注意适时采收。菌柄未充分伸长时就采收,产量低;在菌盖完全展开或已往上反卷时采收,产量虽然较高,但外形差,影响商品价值。供制罐的应在菌盖开始展开采收。鲜售的可在菌盖6-7分展开时采收。采收后要把培养基表层老化菌丝刮弃,把料整平,重新折叠袋口,让菌丝恢复生长。

鲜金针菇通常分为4级。一级菌盖未开,直径在1厘米左右,菌柄长15厘米,菇色洁白,鲜度好,无腐烂变质现象。二级菌盖未开,菌盖直径在1.5厘米以下,菌柄长度不足13厘米,菌柄基部1/3为黄色至淡茶色,鲜度好,无腐烂变质。三级菌盖直径在2.5厘米以内,菌柄长度不足11厘米,菌柄1/2淡茶色到褐色,鲜度好,无腐烂变质。

无论是金针菇的种植时间还是种植方法,都应当以金针菇的纯天然绿色为基础,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加健康和美味的金针菇,才能真正保证金针菇对人类的食用价值。而对金针菇的采收和分级是保证金针菇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平菇种植常见误区


平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平菇的味道鲜美、价格亲民且营养价值丰富,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所以平菇现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有种植的,而很多人在种植平菇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都存在着很多误区。那么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平菇种植常见误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场地选择不当

在种植平菇的时候,场地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将平菇种植在阴暗、通风不良等场所的话,那么容易导致平菇受到各种杂菌的污染,从而导致平菇种植失败。空气流通性差的话,菇房内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平菇容易中毒受害,无法出菇或是长出畸形菇。因此我们在种植平菇时,要将其种植在通风环境好,散射光充足且清洁卫生的地方,做好消毒工作。对于初次种植的场所,要用石灰水刷墙、撒施生石灰等措施消毒。老菇房则要进行熏蒸消毒,保证平菇正常生长。

2、培养料不适

很多人在种植平菇的时候,会使用受到污染、结块的原料种植,导致平菇大面积污染且不发菌。或者在自己配制培养料的时候,向料中加入了过多的尿素等氮肥。而氮肥又容易产生大量的氨气,导致菌丝体毒害,无法发菌。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料的品质,保持洁净的原料,做好消毒工作。不可随便添加化学原料,在堆料发酵的时候才可适量补充氮源。然后要着重注意培养料的湿度,不可过高过低,否则会对平菇的发菌也是非常不利的。

3、菌种选用不当

在种植平菇的时候,菌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合理选用适宜的菌种。如果菌种选用不当的话,那么对平菇的生长都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在冬季的时候选择高温型的品种,而在春季的时候选用低温型品种。或者在播种的时候,菌种已经老化或者是被污染了。都会影响平菇的发菌发菇,甚至是不发菌发菇。所以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菌种,不可选用老化和受到污染的。

4、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是很多人种植平菇时最常见的误区。在平菇出菇期的时候,要适量的散射光。如果光照不足的话,那么会导致平菇出菇缓慢。然后还要控制好湿度,不能为了增加湿度而盲目的提高喷水量,容易导致小菇闷死。要以向空中喷雾为主,并且还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防止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最后还要注意采收方法,不可为了提高产量而采大留小。

以上就是平菇种植常见误区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蘑菇出菇管理常见误区及正确管理方法》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的养护管理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