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杨梅癌肿病发病有什么规律?杨梅癌肿病有什么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杨梅很多人爱吃,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得癌肿病,这样对杨梅会有很大的危害,那么杨梅得癌肿病有什么规律呢?又有什么防治方法?想了解的朋友就先看下文吧!

一、杨梅癌肿病发病的规律

1、传播方式导致发病较容易

病菌最佳的越冬部位是病枝部分的肿瘤组织中,雨季湿度大,肿瘤的会爆裂并溢出菌脓。病菌的主要传播方式就是雨水,随着雨水从寄主的叶痕或者枝干上的伤口浸入到寄主的叶片与枝干中。潜伏期大约为半个月,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会逐渐侵染整个植株。在第一次发病后,如遇到雨季还会随着雨水进行二次传播侵染,会造成周边地区的大面积流行。

2、园内管理较差

由于人为的管理粗放,冬季清园没有处理到最佳的状态,果园内的修剪可能也只是单季节修剪,没有及时修剪患病枝蔓和叶片,在雨季过后很容易再次感染发病。而且没有对患病的枝叶进行扫除焚毁处理,病菌逐年积累,一年要比一年发病的情况严重。果园内积水并未完全快速清除会加剧根部腐烂,雨季病菌浸入土壤很容易通过腐烂处危害植株。在与其他农作物套种时也需要注意,有些套种之后发病的几率可能要远大于单独种植杨梅。

3、土壤的需求

在进行播种前,如果没有对土壤进行初步的处理,植株种植在土壤中存活率不高,而且植株的抗病性也不太好。需要先进行整地的一步。整地对于种植来说可谓是必不可少。水田地或者土层较为薄弱的地方,翻耕的深度不宜过多,相比而言正常的土壤中可以翻耕的深度较深一些。翻耕后的需要晒白土壤,用来改善当前土壤的富氧量状态。翻耕后需要进行分层施肥土壤,进行反复的耕地。一是使得土壤完全细碎,二是肥料可以充分在土壤中融合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要注意水田地的额外治理措施是在其四周要深挖排水渠,山地部分要额外注意防旱和防洪。

二、杨梅癌肿病的防治方法

1、选取适宜的苗圃地

在种植开始之前对于苗圃地的位置、地势与方向可能会有很大的考究。地点的确定最好是在交通便捷易到达、地势较高不容易造成积水问题。最佳的选择是在坡地处,而且朝向最佳的地区是在东北面。

2、土壤需求

土壤最好选取肥沃、质地较为松散且土层较为深厚的沙土进行种植。黏土与盐碱地的土质均不利于果实的生长。而且对于土质的松散并不能过于疏松,否则上层的土壤极易发生干燥问题,这样造成下层肥水较上层足,根系生长时形成不利于向上输送营养物质的根系。

3、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子

一般,为避免同一园区内果实病虫害的交叉感染最佳的选择方式为新选取未种植第一次的健康种子。在种植种子之前必须进行种子的消毒,先用高锰酸钾浸泡十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掉残留药液。对苗圃地进行翻耕处理,而后将种子均匀撒在表面,播种后再轻轻将其按压进土壤中。可以对其覆盖上一层薄薄的杂草,以防止雨水冲刷、表面的土壤被晒干没有充足的养分问题。

4、做好园区管理

在采摘成熟果实时,最好换上软底鞋上树采摘,病菌的侵入方式为伤口侵入,尽可能减少造成伤口的原因,而引起不必要的病菌感染。

好啦,今天要给各位分享的内容就先到这里了,杨梅癌肿病发病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要是发现得了这种病的果农,还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哈!

关于杨梅癌肿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杨梅树不结果的原因分析及杨梅的播种方法

精选阅读

仙居杨梅什么时候成熟?仙居杨梅有什么特点?


杨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依品种不同可分为丁岙梅、晚稻杨梅、大叶细蒂杨梅等,而仙居杨梅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杨梅品种,经过多年的发展,仙居杨梅已经成为了浙江省仙居县的一张名片,深受喜爱。相信喜欢吃仙居杨梅的朋友,都想知道仙居杨梅什么时候成熟?有什么特点?来看看吧。

仙居杨梅什么时候成熟?

仙居杨梅的成熟期在6月初。仙居杨梅由于仙居的小气候特点,一般在6月初就能成熟,比慈溪、余姚等地早7-10天上市,晚10-15天落市。仙居杨梅商品果一般在6月8日上市,7月20日落市。

仙居杨梅有什么特点?

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做仙居人仙居杨梅色美、味甜、个大、核小,大的比乒乓球还要大,而且成熟期早,一般在6月初就可成熟上市。仙居杨梅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管理,具有成熟早、色美、味甜、核小、高产等特点。果实外形美观、果大汁多、风味独特。平均单果重21克,最大达54克。东魁杨梅,个大如乒乓球,平均单果重21克,最大达54克,具有消暑生津、利尿健脾、解渴止咳、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医疗保健功能。

【小编结语】随着多年的发展,仙居杨梅已经成为了浙江仙居的一种标志,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上文中为大家整理了仙居杨梅的成熟时间和特点,大家都了解了吗?

苦瓜炭疽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苦瓜又叫做凉瓜,是夏季常食用的蔬菜之一。苦瓜上市时间在夏季,这个时候高温多雨,病虫害高发,对苦瓜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苦瓜的品质,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下面给大家介绍苦瓜炭疽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苦瓜炭疽病症状

苦瓜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发病时叶片病斑为褐色,有的为灰白色,有的会出现同心轮纹,病斑外围均有黄色晕圈,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天气干燥时病斑会出现裂口或脱落呈穿孔状。严重时病斑连成不规则凹陷斑,病斑上着生小黑点,湿度大或阴雨时,病部呈湿腐状,后期瓜条会腐烂。后期病瓜组织变黑,但不变糟且不易破裂,别于蔓枯病。

二、苦瓜炭疽病发病规律

1、苦瓜炭疽病可通过雨水传播,发病适温为22-27℃,相对湿度93%以上容易发病,其中以24℃、相对湿度达97%-98%时潜育期3天,很容易流行。

2、露地栽培,在适温多雨条件下易发生;棚室内栽培以湿度高,叶面结有大量露珠时容易发病。棚室栽培不注意通风、浇水量过大,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或不注重引蔓整蔓,瓜蔓杂而乱,在适宜条件下该病易流行。

三、苦瓜炭疽病预防措施

1、抗病品种。首先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或采用嫁接栽培,可提高苦瓜的抗性,尤其是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有明显的减轻。

2、田间管理。搭棚引蔓、适时摘除病黄叶,引蔓上棚有利于使其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苦瓜结瓜颜色好、瓜条正;在苦瓜生长后期,黄叶、病叶、病虫瓜果增多,宜及时摘除并处理,既增加通风透光,又减少病虫害,且方便喷药。

3、合理水肥、控制温湿度。棚室栽培要注意适当通风,保持田间湿度在70%以下,减少结露;采用小水勤浇,避免浇水过大,露地栽培雨季注意通沟排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初花期施三元复合肥,进入盛瓜期看长势追肥,宜增施氮肥,多施钾肥,补施硼、镁等微肥。

四、苦瓜炭疽病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可选用福尔马、多菌灵等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

2、在发病初期至盛期可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水悬浮剂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对苦瓜炭疽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或在发病初期也可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

以上就是关于苦瓜炭疽病的介绍了,夏季易高发这个病害,且对苦瓜品质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有效保证苦瓜高产高质,这些预防及防治药剂大家要了解清楚了。

关于苦瓜炭疽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苦瓜瓜实蝇有什么危害?什么时间高发?(附防治方法)

柿子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柿子是我国的五大水果之一,在农村常有着“一个柿子十副药”的说法,因此可见柿子并不只是一种水果那么简单,对人体也有许多的价值功效可言。由于柿子有着不错的种植前景,在农村的院子当中随处可见柿子树的种植。而在种植柿子树的过程中,容易感染炭疽病,严重影响柿子的产量。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具体聊一聊柿子的炭疽病。

柿子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在了解发病规律前首先要学会如何辨别柿子炭疽病,即要明白柿子的发病症状。柿子感染此类病症,在初期果实外表会形成深褐色斑点,之后随着危害时间延长,病斑开始不断扩大,呈现为近圆形凹陷。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受侵染果实果肉部位会形成黑色板块,且发病枝梢极易折断,严重的时候枝条枯死,导致柿子提早脱落,影响产量。

阴湿、高温天气是炭疽病病菌传播最快的时期,其传播渠道主要是柿子的叶片。病菌会首先附着在叶片上,之后发病叶片脱落时营养回流,并逐渐通过芽眼侵染植株。柿子枝梢发病主要集中在生长季节的6月份,尤其是在雨季达到发病盛期;果实发病一般集中在生长季节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直至采收期结束。

柿子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一般叶片光滑、蜡质层厚、生长健壮、长势较旺的柿子品种抗病性较强,因此在品种的选择上也同样需要遵循此类条件,可以大大减少柿子的发布几率。

2、合理修剪枝条:炭疽病主要集中在6-7月份发生,而病菌习惯性寄生在枝条上,所以可通过适当修剪来去除病菌寄生场所,减轻病害发生。

3、果园清理和合理施肥:果园清理重点针对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枝果等,并进行集中处理。施肥方面,不要为了过度追求柿子树生长效果,过多的施加氮肥,容易造成柿子树徒长,树势衰弱,抵抗病虫害能力下降。

4、药剂治疗:果园发病轻微的时候,喷施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施;当危害严重的时候,喷洒25%咪鲜胺100倍液一次,喷洒时间应选择下午5点以后,或是阴天、雾水重的天。

以上就是关于柿子炭疽病的内容介绍,只有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用好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取得明显防治效果。

关于柿子炭疽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柿子树的嫁接时间和嫁接方法

种大豆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2001年在饶河县发病较为严重,大豆重茬地发病率3%-30%,美葵茬个别地块发病率达50%,病害严重的地块甚至绝产。

1发病原因

1.1气候条件7月中、下旬连续低温寡照,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有利于致病真菌的子囊盘萌发形成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

1.2栽培条件其一,茬口条件。在前茬种植美葵的地块或大豆连续重茬多年的地块中,菌核在土壤中逐年积累,数量不断增多,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就可形成初侵染源,侵染向日葵、茄科类作物和大豆等寄主植物。

其二,品种选择。通过对大豆菌核病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大豆品种其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如合丰25连作2年的发病率约为8.2%,合丰35连作2年以上发病率为3.3%。

其三,肥料施用。施用氮肥过多的田块,大豆生长繁茂,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条件差,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有利于大豆菌核病发生。调查中发现,发病重的地块一般亩施尿素4-5kg,二铵10-12kg,硫酸钾3-4kg,大豆株高99-108cm,发病率达43.5%左右。

2为害症状

大豆菌核病致病真菌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茎部或分枝产生褐色病斑。湿度高的病斑上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并渐渐形成白色不规则颗粒状菌丝团,后变灰色,直至最终形成黑色菌核,分散排列在病株茎部内外。后期病斑组织破碎,露出木质部,严重的整株死亡。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也能侵染豆荚,在荚内、外成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

3防治措施

3.1农业措施其一,精选种子。选择优质、早熟、抗病品种,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

其二,深翻。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病株残体腐烂死亡。

其三,轮作。与非寄主作物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其四,排水与施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适量少施氮肥可减轻发病。

其五,铲趟。在菌核萌发期铲趟,能破坏子囊盘,减轻发病。

3.2药剂防治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于菌核病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隔7天补喷1次。在该致病真菌子囊盘萌发盛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以上方法均有较好的控病效果。

冬枣斑点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冬枣斑点病,俗称黑斑病、褐斑病,是一种危害冬枣果实的重要病害。斑点病的危害,对冬枣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能使得冬枣减产20%-40%,而形成的残次果有的占到60%以上,对种植冬枣的农户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冬枣斑点病都有哪些症状及发病规律?该如何防治?

一、冬枣斑点病的发病症状

斑点病在果实豆粒大时即可侵染,刚发病时出现针状大小的浅色至白色突起,后迅速变大,积压破裂后可见菌浓出现。之后会出现各种形状不一的病斑,随着果实生长发育而逐渐变大,后期引起烂果或落果。如果防治不及时,发病的果实所形成的疮口,是真菌性病害的侵染点,极易感染其它真菌性病害,常常和其他病害交叉感染,造成后期大量烂果、落果的主要原因。

二、冬枣斑点病的发病规律

此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害,根据期发病时间和侵染特点,引起发病的侵染点应该和刺吸式的虫害有关,如盲蝽象等。另外在冬枣萌芽只幼果期时,雨水较大,土壤含水量较高,也会导致该病的流行,总体而言,树势的强弱也是发病轻重的关键,树势较弱的植株要比树势强的植株发病较重,反之较轻。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春季追肥也与其发病有一定的根系,尤其是大量和频繁的施用尿素、磷酸二胺等化肥时,会到土壤养分失衡,助长病害加重。

三、冬枣斑点病的防治方法

1、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努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肥料和钾肥的使用量,特别是杜绝和减少速效化肥的施用。

2、对园田环境进行整治,特别是对沟渠路旁的杂草、积水进行整治,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3、抓好春季芽前关,做好越冬病虫害防治,压低虫源基数:2、4月下旬对园田环境用杜邦万灵3000倍液加40%福星8000倍液喷雾,防治早春盲蝽象、蓟马等害虫和越冬病害。

以上就是冬枣斑点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冬枣斑点病要从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养树势,提高枣树的抗病能力,配合有效地药物及时进行防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冬枣斑点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红枣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杨梅癌肿病发病有什么规律?杨梅癌肿病有什么防治方法?》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有什么作用”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