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棉花棉红蝽若虫怎么防治?》,希望您喜欢!

棉红蝽会为害棉花等锦葵科植物,导致棉籽和纤维不能充分成熟,纤维被污染,严重时棉铃干缩脱落,这种虫受刺激时会发出特殊气味,下面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它的形态特征与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成虫头、前胸背板和前翅几乎全为褚红色;触角4节,黑色,第1节基部朱红色;喙4节,红色;前胸前缘缝合线白色;小盾片黑色,革片中央具l个椭圆形大黑斑,膜片黑色。卵椭圆形,黄色,表面光滑。若虫共5龄,初孵幼虫淡黄色,12小时后变红;3龄后长出翅芽,背面生红褐斑3个,两侧有3个白斑;5龄颈白色。

【发生规律】

云南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表土缝隙内常成堆越冬,若虫或成虫在土缝内、棉花枯枝落叶下越冬。5一7月和9一11月是2个世代的严重为害时期。成虫爬行迅速,不善飞翔。成虫羽化后的10天雌虫开始交配,交配时不停止活动和取食,交配后10多天才产卵,产卵1一3次。卵成堆,多产在土缝、植株根际、土表下和枯枝落叶下,有时产在棉铃苞叶或棉絮上。若虫有群居习性。这孵幼虫先在棉株或杂草根际群集,后转移到青棉铃上,数十头聚于一铃。成虫最适温度为2234℃,17℃发下不活动,0℃发下超过5小时即死亡,37℃经34小时死亡。最适相对湿度为40%80%。若虫不耐低湿和高温。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收获后清除田间枯枝落叶,翻耕土地。

药剂防治:必要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精选阅读

荔枝蝽象有什么危害?荔枝蝽象如何防治?


荔枝蝽象俗称臭屁虫,是常见的一种虫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荔枝、龙眼等果实。荔枝蝽象通过刺吸嫩梢、花穗、幼果中的汁液,使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导致落花落果。那么大家知道荔枝蝽象有什么危害吗?荔枝蝽象如何防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荔枝蝽象有什么危害?

荔枝蝽象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冠浓密处避风,在向阳的荔枝、龙眼树上或屋檐下越冬。第二年春分前后才上枝梢或花穗上活动取食,等性成熟后开始交尾,交尾后1-2天开始产卵,卵多产于叶背,也有的产于叶面、花穗、枝梢以及树体以外的其他场所。每雌虫一生产卵5-10次,每次14粒,排列成块。成虫产卵期以3月下旬开始,但以4-5月间产卵最盛。卵期15天左右,若虫于4月初开始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在一起,清明后可见若虫于花、枝梢、果上刺吸为害,若虫共5龄,整个若虫期约82天,6月间新成虫相继出现,七八月间大部分已为新成虫,成虫寿命约310天。

荔枝蝽象如何防治?

第一次防治适期要掌握在成虫未大量产卵以前(约3月中下旬),用90%敌百虫800倍液;第二次防治适期在卵孵盛期和若虫在3龄以前(广州4月下旬或5月上旬),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10%灭百可2000倍液防治;若虫进入5龄新成虫后抗药性已增强,则可用90%敌百虫晶体600倍液,或用水胺硫磷8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兴棉宝、快杀敌、灭百可等)1500-2000倍液,但菊酯类农药杀伤天敌较大,使用次数宜少,同时,也可利用平腹小蜂进行生物防治,特别是树龄在30年以上的大树,因枝叶茂密,树冠高大,喷药难以彻底防治,此法效果更佳。

以上就是关于荔枝蝽象的一些信息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香樟樟脊网蝽防治


樟脊网蝽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樟树害虫。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吸汁,被害叶正面呈浅黄白色小点或苍白色斑块,反面为褐色小点或锈色斑块。严重被害时,全株叶片苍白焦枯,无一幸免,对树势生长发育影响颇大,而对3m高左右的幼壮年树,为害更甚。

虫体特征

成虫:体长3.5~3.8mm,宽1.6~1.9mm,体扁平,椭圆形,茶褐色。头小,腹眼黑色,单眼较大,触角稍长于身体,黄白色。头卵形网膜状,其前端较锐,盖没头;前胸背板后部平坦,褐色;密被白色蜡粉,侧背板白色网膜状,向上极度延展;中脊亦呈膜状隆起,延伸至三角突末端。三角突白色网状。前翅膜质网状,白色透明有光泽,前缘有许多颗粒状突起,中部稍凹陷,翅中部稍前和近末端各有一个褐色横斑,翅末端钝圆。足淡黄色,跗节浅褐,臭腺孔开口于前胸侧板的前缘角上。胸部腹板中央有一长方形薄片状的突环。雌虫腹末尖削,黑色;雌虫较钝,黑褐色。

卵:长0.32~0.36mm,宽0.17~0.20mm。茄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期淡黄。

香樟樟脊网蝽防治

若虫:一龄体长0.5mm,宽0.2mm左右,椭圆形。初时乳白色,取食后为淡黄,腹背暗绿,各足基节黑色。头圆鼓,腹眼稍突出,红色;触角4节。头部前端具长刺3枚,呈三角形排列,头顶两侧及前、中胸侧角上各有长刺1枚,中胸背板上有短刺2枚,腹部背板上有短刺4枚,两侧缘各具长刺6枚。二龄体长0.9mm,宽0.3mm左右,腹部两侧缘的长刺变为枝刺,三龄体长1~1.2mm,宽0.4mm左右。任稍平扁,黄褐色,腹部墨绿色,触角第3节端部膨大,第4节略成纺锤形。前翅芽达第二腹节前缘。体上各刺均成枝刺。四龄体长1.4~1.5mm,宽0.5~0.6mm,黄褐色;翅芽和腹部墨绿色。触角第3、4节端部稍膨大。前胸背板后缘中部稍向后延。延伸部分的中央两侧各具白色短刺1枚。翅芽达第3腹节中部。五龄体长1.7~1.8mm,宽0.9mm,触角第2节极短,近圆形,第3、4节端部不膨大。前胸背板中央两侧各具长刺一枚。

生活习性

一年4代,以卵在寄主的叶片组织内越冬,第1代若虫于4月下旬孵出,5月中旬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成虫死亡(广东海南地区,3月下旬可完成第一代)。第二代若虫于6月上旬末至中旬孵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7月上旬至7月下旬产卵,8月上旬成虫死亡。第3代若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出,8月上旬至8月下旬羽化,8月中旬至9月中旬初产卵,9月中旬成虫死亡。第四代若虫8月下旬至9月下旬孵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羽化,9月底至11月中间产卵过冬,12月上旬成虫全部死亡。

成虫和若虫性喜荫蔽,不甚活泼,卵成行产于叶背主脉和第1分脉两侧的组织内,疏散排列,上覆灰褐色胶质或褐色排泄物。每叶有卵多达83枚。

防治方法

5月上旬,喷施50%杀螟松1000~2000倍,或25%速灭威或25%西维因400~600倍。一般在喷药后全年得到控制,但仍应随时留心检查,如发现某一代虫口密度回升较快时,仍需防治一次。

七八月份棉花疯长怎么防治?


【病害防治】七八月份棉花疯长怎么防治?

【专家解答】七八月份,是棉花现蕾、开花、坐桃的关键时期,也是棉花长势最理想的时期。如果管理不善,势必会造成棉花疯长旺长,蕾铃脱落,产量下降。

灌水、追肥:7月份是棉花需水、肥的高峰期。灌水要灌足灌透,结合灌水,亩施尿素15公斤。8月10日以后,除个别漏沙地以外,禁止棉田灌水。

整枝:棉花是喜温好光的作物,此时应将棉株第1果枝以下的油条赘芽用手捋掉,减少养份的消耗,减少棉田的遮阳,提高通风透光条件,以免造成棉花贪青晚熟。

化控:化控是棉花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结合灌水,亩用田鑫康普1号120毫升,兑水30公斤叶喷。

打顶尖:当棉株长到7~8台果枝时,将棉株的顶尖打去一叶一心,结合打顶,同时进行1次叶面追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防止早衰。

防虫:如发生棉铃虫、红蜘蛛,可亩用虫敌2号40毫升或氢氯聚脂2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重点是要喷打果枝幼叶或幼蕾,每隔7天喷打1次,连续2~3次,以促使棉花高产、丰产。

【小编结语】棉花疯长会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七八月份是棉花疯长现象最常发生的时期,那么,这个阶段棉花应该怎么管理才能防止棉花疯长呢?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棉花疯长的防治方法,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棉苗不带土 移栽照样活 河南省攻克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


省农科院研究员杨铁钢经过近10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克服了棉花无土育

苗移栽的多个技术难点,使得这项技术进入了大田生产应用阶段。

所谓棉苗无土移栽就是在移栽时棉苗不带土坨,这样虽然省工、方便,却不易成活。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科研单位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我

省从1992年开始研究此项技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试验,最终选

用蛭石作为培养基进行穴盘育苗,在棉苗移栽前进行抗旱锻炼,并用棉花专用生根剂蘸

根,使此项技术获得成功。

5月26日,记者在省农科院试验田育苗棚内看到,工作人员手拿育苗盘,将苗盘

朝下,一拍盘底,蛭石培养基便应声散落在地,然后将苗盘中的棉苗拔出来,用生根剂

蘸根后装入塑料袋中。在育苗棚周围,移栽后的棉花苗生长旺盛,基本上没有死苗现象。

采用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每亩地的育苗成本在30元左右,与营养钵育苗移栽

相比,可减少投资15~20元,且缓苗期提前2~3天。杨铁钢研究员告诉记者,用

培养基培育的棉苗不但长得壮,而且用专用生根剂蘸根后即使在室内存放3~4天,移

栽成活率仍在95%以上。

有关专家认为,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是棉花栽培史上的重大突破,它的成功必将

引起棉花生产的革新。该技术免除了农民打制营养钵和带钵移栽等繁重的劳动,简化了

栽培技术,将促使棉花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今年我省民权、扶沟、新野等棉区都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试验,

面积达4200亩。

棉花蕾铃脱落怎么办?棉花蕾铃脱落的综合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棉花蕾铃脱落怎么办?

【专家解答】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危害,在棉花生产实践中,棉花蕾铃脱落率一般在70--80%,有的地块高达90%以上。导致蕾铃脱落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有品种因素、施肥因素、密度因素、病害和虫害因素等,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需及时防治。现将棉花蕾铃脱落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选择高产稳产品种

在棉花种植品种的选择上,要选择表现现蕾多、结铃性强、脱落率低,综合抗性好的高产稳产品种。

二、科学配方施肥

当前棉株的根群已初步长成。在施肥上应掌握既要使棉株发挥增枝增叶的能力,又要防止因施肥过多造成徒长,达到多现蕾早开花的目的。

根据土壤类型、土壤墒性、天气、结合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满足各生育期生长对肥水的要求,在施肥技术上采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并施用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因此,对于土质肥沃、长势旺盛的棉花,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可以不施、少施或适当推迟施用,以使棉株稳长。反之,则应多施、早施。施肥要深施、远施,同时最好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利棉花稳长。

一般地力水平施尿素30~35kg亩,全胜棉花专用滴灌肥20kg/亩,硼肥和锌肥各1~1.5kg/亩,追肥占总量的70~80%左右。随水滴施,在施肥次数上应根据棉花的需肥规律科学施用,全生育期一般滴水8~10次,做到一水一肥,最后一水不滴肥,每次滴水量在25~30m3/亩。

三、合理密植

要根据地力水平和所种植品种的特点,做到合理稀植。一般亩保苗10000株至12000株。

四、化学调控

根据棉花的生长状况,科学地实施化控,正确地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是确保棉株健壮生长,实现多结铃、成大铃,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实施化控必须做到看天、看地、看苗科学运用,即蕾期宜轻,花期宜重;控制株型宜轻,防止疯长宜重;天气偏干宜轻,阴雨足墒宜重。喷施缩节胺要掌握少量多次、早控、轻控、勤控、前轻后重、促控结合的原则,确保棉株壮而不旺。

在田间管理上应根据棉花密度、肥水、长势等情况,及时使用缩产胺化控5~6次,一般掌握在滴水前3天使用。单株果枝达到8~10台,应及时打顶,打顶后7天化控一次,10~15天重控一次,最终株高不超过80cm。

五、及时进水

棉花进入蕾期后,对水分逐渐开始敏感,需水量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花铃期后,是棉花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水分失调,生理代谢过程受阻,会引起蕾铃大量脱落,所以遇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

特别是棉花进入花铃期,做到滴小水、勤滴水,做到田间湿润,降低棉田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可有效地减少蕾铃脱落。并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能明显减少蕾铃脱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六、防治病虫

虫害是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棉铃虫蛀孔造成的落蕾落铃之外,还有盲蝽象、棉小象鼻虫可以直接危害造成蕾铃脱落,以及伏蚜、红蜘蛛、烟粉虱等危害可间接造成蕾铃脱落,大部分棉农由于科技素质偏低问题,普遍存在防治偏晚、重治轻防的弊病,因此必须充分注意在管理上以防治害虫为重点,为抓伏桃做准备。

对于虫害,这里的建议是9字方针,即选准药、早防治、细喷药,就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重点防治好棉铃虫、蚜虫、红蜘蛛、蓟马、盲蝽象等害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三唑锡、甲维盐、毒死蜱、阿维菌素、炔螨特、氯氰菊酯等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同时要注意,喷药时应选择上午12时前或下午18时后进行,以避免在上午开花授粉高峰期因遇药水造成花粉粒破裂败育而脱落。

七、加强田间作业管理

在棉花田间管理中耕、喷药等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拖拉机行走的速度和方向,特别是地头拐弯时千万要注意,做到不埋苗、不伤苗、不碰枝、不掉蕾铃,減少机械损伤造成的蕾铃脱落。

【小编结语】做好棉花蕾铃脱落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棉花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棉花蕾铃脱落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你如何防治棉花角斑病


近日,在滦南县倴城镇、胡各庄镇等地发现了棉花角斑病。同去年相比,今年发病快,发生面积大。由于8月份阴雨天气较为频繁,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应引起重视,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棉花角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子叶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首先在叶背面产生深绿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油渍状病斑,迎光有透明感。菌浓潮湿时为黄褐色粘状物,干燥后呈白色干痂状。病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脱落。如果将叶上的病斑移到光线下透视,状似油纸。

发病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连作重茬,土壤中病残体带菌引起发病:二是7月下旬到8月初多阴雨天气、闷热天气;光照差、湿度大、温度高,部分棉田还遭受了雹灾,棉花枝叶破损,有利于病菌侵染。

防治方法:

1.清洁棉田,把棉田中整掉的枝、老叶等病残体及时清除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2.平衡施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要过多。

3.合理排灌,旱浇水时不宜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净积水,中耕散墒。

4.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或每亩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万单位)加水50公斤喷雾,或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滦南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063500)

《棉花棉红蝽若虫怎么防治?》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红掌怎么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