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狭叶冬青Ilex fargesii Franch.》,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狭叶冬青拉丁文名IlexfargesiiFranch.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无患子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狭叶冬青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陕西、湖北、甘肃和四川。

狭叶冬青(学名:IlexfargesiiFranch.)是常绿乔木,高4-8米,全株无毛;叶片近革质,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花白色,芳香。花萼盘状,裂片近圆形,花瓣4,倒卵状长圆形,子房卵球形,果序簇生,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生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地林中或山坡灌丛中,分布于中国陕西、湖北、甘肃和四川。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4-8米,全株无毛;小枝褐色或栗褐色,圆柱形,无毛,具横皱纹,三角形凸起的叶痕和皮孔,幼时绿色,具纵棱脊;顶芽狭圆锥形,急尖。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近革质,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5-13(-16)厘米,宽1.5-2.5(-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中部以上具疏细锯齿,中下部全缘,叶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主脉在叶面狭凹陷,背面隆起,侧脉每边8-10条,在叶面明显,背面突起,网状脉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叶柄长8-16毫米,上面具槽,顶部具叶片下延的狭翅,无毛。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花白色,芳香。雄花:每束的单个分枝为具3花的聚伞花序,总花梗长约1毫米,无毛,苞片膜质,三角形,具缘毛,花梗长约2毫米,无毛,近基部具2枚三角形或阔三角形、具缘毛的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浅裂,裂片近圆形,长约1毫米,具疏缘毛;花冠直径约5毫米,花瓣4,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2.5毫米,宽约1.5毫米,具缘毛,基部稍合生;雄蕊长为花瓣的3/4,花药长圆形;退化子房卵状圆锥形,先端钝,微4裂。雌花:单个分枝具1花,花梗长2-3毫米,中下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与雄花相同;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分离;退化雄蕊长不及花瓣,败育花药箭头形;子房卵球形,直径1.2-2毫米,柱头盘状。

果序簇生,单个分枝具1果,果柄长5-7毫米,无毛,中下部具宿存小苞片;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红色,具纵条纹,宿存柱头薄盘状,4浅裂,宿存花萼平展;分核4,长圆形,长4-4.5毫米,背宽3-3.5毫米,背面凸起,具掌状条纹和沟,两侧面具纵条纹及沟或有时具网状沟纹,内果皮木质。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地林中或山坡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陕西南部(大巴山、平利、镇坪)、甘肃南部(武都、文县)、湖北西部(鹤峰、宣恩、巴东、兴山、神农架、竹溪)和四川。

近种区别

狭叶冬青与康定冬青(IlexfranchetianaLoes.)相似,但该种的叶较狭,宽1.2-2.5(-3.7)厘米,叶缘中下部全缘,上部具细锯齿;而后之叶较宽(2-4.2厘米),叶缘全部具细锯齿。

编辑推荐

南宁冬青Ilex nanningensis


    中文学名南宁冬青拉丁文名Ilex nanningensis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卫矛亚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分布区域广东、广西、海南

南宁冬青,拉丁学名:Ilexnanningensis,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幼枝近圆柱形,具纵棱角,暗棕色,密被短柔毛,三年生枝挺直,具不明显的纵裂缝及半圆形叶痕,被短柔毛;顶芽小,裸露,被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形态特征

高可达20米;幼枝近圆柱形,具纵棱角,暗棕色,密被短柔毛,三年生枝挺直,具不明显的纵裂缝及半圆形叶痕,被短柔毛;顶芽小,裸露,被短柔毛。叶互生,可见于1~4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椭圆形,罕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短渐尖,尖头宽三角形,长2~12毫米,基部钝或楔形,叶缘具圆齿状锯齿,干时稍外弯,叶面亮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灰褐色,主脉在叶面凹陷,被短柔毛,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7~8条,在背面明显,上面模糊,网状脉仅在背面明显;叶柄长7~10毫米,被短柔毛,上面具沟槽,上端具由叶基下延的狭翅;托叶胼胝质,三角形,镰刀状,急尖,基部被短柔毛。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每束具2~5花;苞片卵状肾形,先端骤尖或具短尖头,具缘毛;花4基数,芳香。雌花:束的单个分枝具单花,花梗长6~8毫米,被短柔毛,近中部具2长三角形、被短柔毛的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3毫米,4浅裂,裂片圆形,长约0.5毫米,宽约1.5毫米,疏被小微柔毛及缘毛;花冠辐状,直径约8毫米,花瓣长3毫米,宽2毫米,先端部分具缘毛;退化雄蕊4,略短于花瓣,败育花药箭头状;子房卵球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2.5毫米,顶端截形,柱头盘形。雄花不详。

果近球形,长约8毫米,直径约1厘米,宿存柱头圆形,扁平,直径约2毫米,基部具伸展的圆形,直径约3毫米的宿存萼;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果柄长约8毫米。分核4,轮廓长圆形、长约6.5毫米,宽约5.5毫米,背面多皱,具网状条纹,平滑而具宽凹陷,内果皮木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米的山地林中或山坡混交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新丰)、广西(十万大山)和海南(保亭)。

康定冬青Ilex franchetiana


    中文学名康定冬青拉丁文名Ilexfranchetiana别名范氏冬青,山枇杷,黑皮紫条(云南镇雄)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康定冬青分布区域分布在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四川、湖北、云南、西藏等地

康定冬青(学名:Ilexfranchetiana)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四川、湖北、云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1850米至285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地阔叶林中以及杂木林中,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12)米,全株无毛;小枝近圆柱形,褐色,具纵棱槽,叶痕宽三角形,平坦或稍凸起,无皮孔;顶芽圆锥形,急尖,芽鳞具缘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近革质,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形,长6~12.5厘米,宽2~4.2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窄反卷,具细锯齿,齿具硬尖头,变黑色,叶面深绿色,稍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主脉在叶面狭凹陷,狭,背面隆起,侧脉每边8~15条,两面明显,网状脉在背面明显;叶柄长1~2厘米,上面具槽,背面具皱纹;托叶三角形,小而急尖,宿存。

聚伞花序或单花,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苞片广卵形,长约4毫米,边缘啮蚀状或具缘毛,早落;花淡绿色,4基数。雄花:每个聚伞花序具3花,总花梗长1~1.5毫米,花梗长2~5毫米,基部具2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深裂,裂片三角形,钝或圆形,具小缘毛;花瓣4,长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合生;雄蕊略短于花瓣,花药长圆形;退化子房圆锥形,先端钝,4裂。雌花:单花簇生于二年枝叶腋内,花梗长3~4毫米,近中部具2小苞片;花萼同雄花;花瓣卵形,长约2毫米,分离;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3/4,败育花药心形;子房卵形,长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无毛,顶端截形,柱头盘状。

果柄长4~5毫米;果球形,直径6~7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柱头薄盘状,宿存花萼伸展,四角形,直径2~3毫米;分核4,长圆体形,长5~6毫米,宽2.5~3毫米,背面微隆起,具掌状纵棱和沟,两侧面具条纹及皱纹,内果皮木质。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850~2300(~285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湖北西南部(鹤峰、恩施、宣思、长阳、兴山、神农架、竹溪、随州、罗田)、四川(南川、灌县、汶川、峨眉、峨边、雷波、宝兴、洪雅、汉源、马边、泸定、天全、茂县)、贵州(宽阔水、梵净山),云南东北部(昭通、永善、镇雄)及西部(漾濞、瑞丽)和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

主要价值

药用部位:果实、叶、根

药用功能:叶健胃,平喘

药用主治:果治疗瘰疬痒、风湿麻木;根能治崩漏

近种区别

贡山冬青

该种与贡山冬青(I.hookeriKing)相似,但后者之小枝灰色,苞片和花萼均无缘毛,而该种的小枝褐色,苞片边缘啮蚀状或具缘毛,萼片边缘具缘毛而不同,易与区别。

小叶康定冬青

小叶康定冬青与该种主要区别在于叶片较小,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厘米,宽1.2-2.5米,侧脉6-7对;果较小,直径3-5毫米,而不同。

小圆叶冬青Ilex nothofagifolia F.K.Ward


    中文学名小圆叶冬青拉丁文名IlexnothofagifoliaF.K.Ward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亚纲蔷薇亚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亚属冬青亚属种小圆叶冬青分布区域云南酉北部(贡山)和西藏东南部(墨脱)

小圆叶冬青(学名:Ilexnothofagifolia)是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阔叶林或铁杉林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3-5米,全株无毛;小枝圆柱形,褐色或灰色,幼时具纵棱槽,密具凸起的乳头状木栓质瘤,老枝较平滑,几无瘤;顶芽狭卵形,芽鳞无毛或被微柔毛。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纸质,阔椭圆形,稀阔倒卵形或阔卵形,长7-14毫米,宽6-11毫米,先端钝圆,具短尖头,基部钝或楔形,边缘微反卷,具4-9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3-4条,与网状脉在叶面凹陷,背面稍凸起,网状脉明显;叶柄长4-5毫米,纤细,上面具狭槽。聚伞花序或单花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每聚伞花序具1-3花。雄花:花梗长约4毫米,近基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深裂,裂片近圆形,无毛,亦无缘毛;花冠直径约4毫米,淡绿色,花瓣4,卵形,长约2毫米,无毛及缘毛,基部略合生;雄蕊4,略短于花瓣,花药卵球形;退化子房球形,顶端圆形。雌花未见。果单生或双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果梗长2.5-3毫米,基部具2狭卵形小苞片,无缘毛;果近球形,直径约3-3.5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花柱明显,柱头盘状,4裂;宿存花萼平展,近四角形,4裂片近圆形,无毛。分核4,椭圆体形,长约3毫米,背部宽1.5-2毫米,两端钝,背部凸起,具3-4条纵条纹,近平滑,侧面平滑,内果皮革质。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分布范围

生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坡阔叶林或铁杉林中。

生长环境

产于云南酉北部(贡山)和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印度北部(阿萨姆)和缅甸北部。

本种提示

本种与错枝冬青相近,但后者为矮小匍匐灌木,叶片革质或近革质,常为倒卵状椭圆形,叶柄短,长1-2毫米;果较大,分核背部具掌状纵棱槽,侧面具条纹及微皱,内果皮木质;而本种为直立小乔木,叶片纸质,通常阔椭圆形,叶柄长4-5毫米;果较小,分核背部具3-4条纵条纹,几平滑,侧面平滑,内果皮革质而不同,易于区别。

贡山冬青Ilex hookeri King


    中文学名贡山冬青拉丁文名IlexhookeriKing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贡山冬青分布区域云南,缅甸,印度

贡山冬青,学名IlexhookeriKing,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腾冲);生于海拔2500~3000米的山坡阔叶林中。分布于缅甸北部和印度大吉岭。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8米,全株无毛;幼枝褐色,后变淡黄褐色至灰色,具皱褶及阔三角状椭圆形叶痕,无皮孔;顶芽椭圆状圆锥形,大,长约15毫米,芽鳞边缘具齿,无毛。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边缘具锯齿,齿尖细而黑色,叶面绿色,干时灰橄榄色或褐橄榄色,两面无光泽,主脉在叶面深凹陷,背面隆起,侧脉每边11~15条,在叶面凹陷,背面突起,近叶缘处网结,网状脉显著,上凹下凸起;叶柄长1.2~3厘米,上面具浅而狭的槽,背面圆形,具皱纹。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苞片卵状圆形,无毛及缘毛;花白绿色,4基数。雄花:单个聚伞花序具1~3花,总花梗长约1毫米,花梗长2~3毫米,均无毛,近基部具2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5毫米,4深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钝;花瓣4,长圆状卵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合生;雄蕊略短于花瓣,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退化子房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顶端钝,微4裂。雌花:花序的每分枝具单花,花梗长6~8毫米,近基部具2阔三角形小苞片;花萼与花冠同雄花;退化雄蕊长约为花瓣的一半,败育花药箭头状;子房卵球形,长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先端截形,柱头盘状,4裂。

未成熟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宿存柱头薄盘状,4裂;宿存花萼伸展,直径约4毫米;分核4,椭圆体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背面和两侧面均具掌状棱及深沟,内果皮革质。花期5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500~3000米的山坡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于云南西北部(贡山、腾冲);分布于缅甸北部和印度大吉岭。

本种提示

本种的主要特征为小枝灰色,叶片之侧脉和网状脉在叶面均凹陷,花序无毛,萼片无缘毛。

参考文献

锡金冬青Ilex sikkimensis Kurz


    中文学名锡金冬青拉丁文名IlexsikkimensisKurz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锡金冬青分布区域云南,西藏

锡金冬青,学名IlexsikkimensisKurz,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怒江与独龙江分水岭)和西南部(腾冲、瑞丽)、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208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北部(曼尼普尔)。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0~17米;小枝粗壮,干时灰黄褐色,具纵棱槽,无毛,二年生枝具膨大突起的椭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叶痕三角状半圆形,稍突起;顶芽大,卵圆形,长1.5~2.5厘米,先端钝,边缘通常干膜质,背面密被短的微柔毛;腋芽卵球形,直径约5毫米,芽鳞具缘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薄革质,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8~)10~15.5(~20)厘米,宽3~5.5(~6.2)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稍反卷,具密的细锯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橄榄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宽而深的凹陷,背面隆起,干时具纵条纹,侧脉12~15对,几平行,在叶面平坦或稍凸起,背面凸起,在近叶缘处分叉并网结,网状脉叶面不太明显,背面显著;叶柄长2~5厘米,上面具纵沟或宽纵槽,背面圆形,具皱褶,近顶端具叶片下延而成的狭翅;托叶未见。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雄花序:簇的单个分枝为二次二歧聚伞花序,具3~7花,总花梗很短,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具缘毛,二级轴发育,花梗长2~3毫米,具小苞片;花4基数,花萼盘状,直径2~2.5毫米,裂片4,卵状椭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圆形或钝,具缘毛;花冠辐状,花瓣宽卵形或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稍短于花瓣,花药宽卵形或椭圆体形;不育雌蕊小,顶端中央凹入。雌花序:由1~3花的聚伞花序组成假圆锥花序或假总状花序,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若3花,总花梗极短或较短,被微柔毛,苞片宽三角形,长仅1毫米,花梗长3~4毫米,基部具三角形小苞片;花萼直径约2毫米,裂片宽三角形,长约0.5毫米,具小缘毛;花瓣同雄花;不育雄蕊的花药很小;子房4室,每室具1枚倒生胚珠。果球形,直径4~5毫米,幼时绿转黄色,成熟后红色。果序轴长4~7毫米,直径约2~2.5毫米,总花梗长约1.5毫米,果梗长6~10毫米,均无毛;果之宿存花萼平展,近四角形,裂片三角形,具缘毛;宿存柱头盘状,4裂;分核4,轮廓卵状三棱体形,长2.5~3毫米,宽1.5~1.8毫米,背部凸起,具3~5条微凸起的纵条纹和浅沟,侧面具条纹,被疏柔毛,内果皮骨质。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8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怒江与独龙江分水岭)和西南部(腾冲、瑞丽)、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北部(曼尼普尔)。

物种区别

本种的主要特征是顶芽发育很好,卵圆形,长1.5~2.5厘米,直径约1.3厘米,芽鳞密被极短的微柔毛,分核被疏柔毛。不同于其他种。

窄叶火棘Pyracantha angustifolia (Franch.) C. K. Schneid.


    中文学名窄叶火棘拉丁文名Pyracanthaangustifolia(Franch.)C.K.Schneid.二名法Pyracanthaangustifolia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火棘属种窄叶火棘分布区域中国湖北、云南、四川、西藏

窄叶火棘(学名:Pyracanthaangustifolia(Franch.)C.K.Schneid.)常绿灌木,高达4米,小枝密被灰黄色绒毛,老枝紫褐色。叶片窄长圆形,基部楔形,叶边全缘,暗绿色;叶柄密被绒毛。复伞房花序,花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形;花瓣白色;雄蕊花丝长1.5-2毫米;花柱与雄蕊等长,子房上具白色绒毛。果实扁球形,顶端具宿存萼片。花期5-6月,果期10-12月。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米,多枝刺,小枝密被灰黄色绒毛,老枝紫褐色,绒毛逐渐减少。叶片窄长圆形至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5厘米,宽4-8毫米,先端圆钝而有短尖或微凹,基部楔形,叶边全缘,微向下卷,上面初时有灰色绒毛,逐渐脱落,暗绿色,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柄密被绒毛,长1-3毫米。

复伞房花序,直径2-4厘米,总花梗、花梗、萼筒和萼片均密被灰白色绒毛;萼筒钟状,萼片三角形;花瓣近圆形,直径约2.5毫米,白色;雄蕊20,花丝长1.5-2毫米;花柱5,与雄蕊等长,子房上具白色绒毛。果实扁球形,直径5-6毫米,砖红色,顶端具宿存萼片。花期5-6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阳坡灌丛中或路边,海拔1600-30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

分布范围

产中国湖北、云南、四川、西藏。

繁殖方法

种子

火棘果实10月成熟,可在树上宿存到次年2月,采收种子以10~12月为宜,采收后及时除去果肉,将种子冲洗干净,晒干备用。翌年3月上旬,将种子和细沙一起均匀地撒播于冬前准备好的苗床,覆盖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因种子较小,覆土不可过厚,并在苗床上覆盖稻草,浇足水。约10天左右开始出苗,此时去除稻草,并视苗床湿度进行水分管理。播种出苗率为80.6%。用0.2‰的赤霉素处理能够提高火棘种子的发芽率。

火棘适宜第二年春季播种,种子贮存时间太长,种子萌发率明显下降,并且火棘不宜在20℃以下的环境中播种。火棘秋播为好,播种前可用万分之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30cm,开深5cm的长沟,撒播沟中,覆土3cm。

苗期3个月内每天要查看温、湿度。若低于20℃或高于30℃,均应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主要措施有控制遮荫、喷雾等。若无异常情况,每周浇水1次即可。雨季要注意防水、排水。

扦插

春插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选取一、二年生的健康丰满枝条剪成15~20厘米的插条扦插。夏插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选取一年生半木质化,带叶嫩枝剪成12至15厘米的插条扦插,下端马耳形,并用ABT生根粉处理,在整理好的插床上开深10cm小沟,将插穗呈30度斜角摆放于沟边,穗条间距10cm,上部露出床面2~5cm,覆土踏实,注意加强水分管理,一般成活率可达90%以上,翌年春季可移栽。

压条

春季至夏季都可进行,进行压条时,选取接近地面的1~2年生枝条,预先将要埋入土中的枝条部分刻伤至形成层或剥去半圈枝皮,让有机养分积蓄在此处以利生根,然后将枝条刻伤至形成层埋入土中10~15厘米左右,1~2年可形成新株,然后与母株切断分离,于第二年春天定植。

栽培技术

果用林选择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按株行距2m×2m挖0.6~0.8m深的坑,填入基肥和表土,栽和穴中,踏实,浇足定根水。

移栽可于秋冬或早春进行,带土球并重剪才能保证成活。定植前施以磷为主的农家肥做基肥,则生长旺盛。每10天或半月施一次1%腐熟的豆饼或麻酱渣肥水,中、后期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利花美果丰。

适生场所

火棘属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湿润而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的环境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30℃。另外,火棘还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在-16℃仍能正常生长,并安全越冬。如在冬季气温高于10℃的地方种植,植株休眠不利,就会影响翌年开花结果。火棘虽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了植株生长发育良好;还是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较肥沃,排水良好,pH5.5~7.3的微酸性土壤种植为好。

施肥

火棘施肥应依据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进行。移栽定植时要下足基肥,基肥以豆饼、油柏、鸡粪和骨粉等有机肥为主,定植成活3个月再施无机复合肥;之后,为促进枝干的生长发育和植株尽早成形,施肥应以氮肥为主;植株成形后,每年在开花前,应适当多施磷、钾肥,以促进植株生长旺盛,有利植株开花结果。开花期间为促进坐果,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可酌施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冬季停止施肥,将有利火棘度过休眠期。

浇水

火棘耐干旱,但春季土壤干燥,可在开花前浇肥1次,要灌足。开花期保持土壤偏干,有利坐果;故不要浇水过多。如果花期正值雨季,还要注意挖沟、排水,避免植株因水分过多造成落花。果实成熟收获后,在进入冬季休眠前要灌足越冬水。

整形

火棘自然状态下,树冠杂乱而不规整,内膛枝条常因光照不足呈纤细状,结实力差,为促进生长和结果,每年要对徒长枝、细弱枝和过密枝进行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和促进新梢生长。火棘成枝能力强,侧枝在干上多呈水平状着生,可将火刺整成主干分层形,离地友40cm为第一层,3~4个主枝组成,第三层距第二层30cm,由2个主枝组成,层与层间有小枝着生。

整枝

在开花期间为使营养集中,当花枝过多或花枝上的花序和每一花序中的小花过于密集时,要注意疏除。火棘易成枝,但连续结果差,自然状态下仅10%左右,因此应对结果枝年进行整枝,对多年生结果枝回缩,促使抽生新梢。对果枝上过密的果实也要适当疏除,这样,既可保证果大、质好,又可避免因当年结果过多,营养消耗过大而出现“大小年”。火棘成花能力较强,对过繁的花枝要短戳促其抽生营养枝,并于花前人工或化学疏除半数以上的花亭以及过密枝、细弱枝,使光线能直接照进内膛,年修剪量以花枝量为准,叶和花亭比为70:1为佳。结果后,果枝在每年结果后都要进行修剪,特别要注意短截长枝只留3~4个节,促其形成结果母枝,提高第2年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另外,果实成熟后就要及时采摘,以免继续消耗植株营养,不利翌年开花结果,影响产量。

资源利用

(1)盆景

火棘属植物枝叶茂盛、白花繁密、红(黄)果累累,叶、花、果兼美,观赏价值极高,而且枝条极耐修剪,很易成型,为优良盆景材料。实践证明,火棘属植物树桩养护得法,一年即可成型。

(2)园林绿化

城市绿化需要大量的灌木作绿篱和防护带。所用的植物要适应能力强,四季长青,萌枝力强,极耐修剪,还要有足够的资源以便增补和更新。火棘属植物具备这些特点,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一种被誉为“彩叶木本地被之王”的‘小丑火棘’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3)食品加工

邓如福等研究了火棘果酱、果丹皮的生产工艺,因单宁等涩味物质含量较高,采用乙烯等催熟剂脱除。蔡金腾等采用常规压榨结合果胶酶浸渍取汁技术生产火棘果汁饮料,可以提高压汁率,还采用了明胶法沉淀单宁脱涩。杨胜敖等研究了发酵型火棘酒加工条件,制得酒度12%的火棘保健酒。

(4)_化妆品上的应用

国外在火棘属植物果实的加工应用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化妆品研制上,1996年以来Hikima等以火棘果实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先后研制出了美白皮肤、抗皱、防衰老等作用的系列护肤用化妆品,效果快且明显;Kuroda、等和Togiya等也研制出了含火棘果实提取物的化妆品,可以改善粗糙皮肤,使之美白亮丽。

龙里冬青Ilex dunniana Levl.


    中文学名龙里冬青拉丁文名IlexdunnianaLevl.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龙里冬青分布区域产于湖北西部、四川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云南东北部。

常绿乔木,高可达8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产于湖北西部、四川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云南东北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具纵棱沟,褐色,无毛或近顶端稍被微柔毛;顶芽圆锥形,无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阔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3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渐尖头长6~12毫米,基部钝或楔形,边缘具粗而锐的锯齿,齿尖变黑色,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下凹,无毛或稍被小微柔毛,背面隆起,无毛,侧脉8~10对,两面突起,与主脉呈狭夹角斜升,至近中部向叶基部弯曲,并分叉,网结,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8~10毫米,上面具纵槽,无毛或稍被微柔毛,背面具横皱纹。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雄花序由l~3花组成聚伞花序,簇生或排成假圆锥花序,花序轴长4~7毫米,总花梗长1~2毫米,花梗长2~3毫米,两者均无毛或微被柔毛,花梗基部具2枚小苞片;花4基数,绿色;花萼盘状,4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无缘毛;花冠辐状,花瓣4,长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退化子房近球形,顶端钝至微凹。雌花组成假总状花序,腋生,花梗长3~4毫米,无毛或疏被微柔毛,基部具小苞片2枚;花萼盘状,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无缘毛;花瓣卵状长圆形,长2~2.5毫米,宽约1.5毫米;不育雄蕊长为花瓣的3/4,败育花药卵状箭头形;子房近球形,柱头盘状,4裂。果序轴较粗,长5~10毫米,果梗长约5毫米,近基部具2枚宿存的小苞片;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毫米,成熟时红色,具小瘤状突起;宿存花萼平展,宿存柱头厚盘状,明显4裂;分核4,卵状三棱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具不规则的网状条纹,多皱,内果皮石质。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2200米的山坡阔叶林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湖北西部(建始、来凤、宣恩、咸丰、巴东、宜昌)、四川西南部(峨眉、屏山、峨边、洪雅、荥经、灌县、雷波、米易)、贵州东部(龙里、绥阳)和云南东北部(永善)。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J.Poisson ex Franch.


    中文学名清香木拉丁文名PistaciaweinmannifoliaJ.PoissonexFranch.别名清香树,细叶楷木,香叶子,紫油木,虎斑檀。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漆树亚目科漆树科族漆树族属黄连木属种清香木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缅甸掸邦也有分布。

清香木(学名:PistaciaweinmannifoliaJ.PoissonexFranch.)漆树科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稀达10-15米;树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幼枝被灰黄色微柔毛。小叶叶柄被微柔毛;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较小;小叶柄极短。花序腋生,与叶同出,被黄棕色柔毛和红色腺毛;花小,紫红色,无梗,苞片卵圆形,外面被棕色柔毛,雄花、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膜质,半透明,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雌花无毛,花柱极短,柱头外弯。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先端细尖。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稀达10-15米;树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幼枝被灰黄色微柔毛。

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4-9对,叶轴具狭翅,上面具槽,被灰色微柔毛,叶柄被微柔毛。小叶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较小,长1.3-3.5厘米,宽0.8-1.5厘米,稀较大(5×1.8厘米);先端微缺,具芒刺状硬尖头,基部略不对称,阔楔形;全缘,略背卷,两面中脉上被极细微柔毛,侧脉在叶面微凹,在叶背明显突起;小叶柄极短。

花序腋生,与叶同出,被黄棕色柔毛和红色腺毛。花小,紫红色,无梗,苞片1,卵圆形,内凹,径约1.5毫米,外面被棕色柔毛,边缘具细睫毛。雄花:花被片5-8,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2毫米,膜质,半透明,先端渐尖或呈流苏状,外面2-3片边缘具细睫毛;雄蕊5,稀7,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先端细尖;不育雌蕊存在。雌花:花被片7-10,卵状披针形,长1-1.5毫米,膜质,先端细尖或略呈流苏状,外面2-5片边缘具睫毛;子房圆球形,径约0.7毫米,无毛,花柱极短,柱头3裂,外弯;无不育雄蕊。

核果球形至椭球形,长约5毫米,径约6毫米,成熟时铜绿色,部分紫红色或粉红色。种子椭球形,像黄豆,黄棕色至黄褐色,少数粉红色。花期3月,果熟期9~10月。

产地生境

产中国云南、西藏(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广西(西南部);生于海拔580-2700米的石灰山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缅甸掸邦。

生长习性

清香木为阳性树,但亦稍耐阴,喜温暖,要求土层深厚,萌发力强,生长缓慢,寿命长,但幼苗的抗寒力不强,在中国华北地区需加以保护。植株能耐-10℃低温,喜光照充足、不易积水的土壤。

清香木生长于较北或较高海拔时其幼枝、叶轴毛被不脱,而较南或较低海拔有时其枝、叶完全无毛,且小叶较大而对数较少。

繁殖方式

播种

清香木种子成熟期与散落期非常接近,一到成熟,遇风遇雨即脱落,不易收集,或遭鸟兽啄食。当种子开始出现成熟征兆时,及时从树上将种子采回,清香木种子包在多汁的果肉中,易受污染发霉,采回的种子必须立即调制:将果实堆沤,捣烂果皮,放水中淘洗,脱粒弃杂后阴干,置通风干燥处贮藏。春秋皆可播种,一般秋播发芽率比春播要高。播前,将精选好的种子置于始温为20摄氏度左右温水中浸泡24小时,种子吸水膨胀,捞出置暖湿条件下催芽。一般每亩用种量6千克。

扦插

清香木春秋皆可扦插。在树木休眠期,选取壮年母树1年生健壮枝,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上切口距芽1-1.5厘米,下截口距芽0.3-0.5厘米。扦插基质选择通透性好、持水量中等,pH值中性或微酸性的插壤为宜。扦插之前,基质要消毒。插穗用ABT生根粉药剂(参照说明书使用)浸渍基部。浸渍时间为12-24小时。开沟埋植,插穗插入土壤2/3左右。插后覆盖塑料薄膜,提高空气湿度,生根前要精细管理,45天左右开始生根。

栽培技术

清香木对肥料较敏感,幼苗尽量少施肥甚至不施肥,避免因肥力过足,导致苗木烧苗或徒长。扦插育苗春秋皆可扦插。采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可周年进行,生长季节一叶一芽,休眠期取一枝段即可,在树木休眠期,选取壮年母树1年生健壮枝,截成长10-15厘米,粗0.3-1.0厘米的繁材,上切口距芽1.0-1.5厘米,下截口距芽0.3-0.5厘米。

繁殖基质选择通透性河沙或珍珠岩为宜。快繁之前,基质可采用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消毒。繁材用50浓度-100浓度ABT生根粉或吲哚丁酸药剂浸渍切口基部。浸渍时间为12-24小时。带叶的一叶一芽繁材处理时间以1-2小时为宜,浅繁于智能苗床,立即开启系统。休眠基的枝段繁材一般30天左右开始生根,带叶繁材一般15-20天开始生根,成活率可达95%以上,是进行清香木快繁最为有效的方法。

掉叶处理:清香木掉叶子一般是因为浇水不当。浇水应坚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不要长期湿涝或托盘长期有积水,更不可浇水只浇表皮水,一定要浇透,一般来说,浇水10秒以上至几分钟内(因盆大小、土质类别有差异)有水从底部排出即可。还有就是光照不适。长期缺乏光照条件时易出现此症。通风不良也会造成清香木掉叶子。应保持较好的通风条件。

病虫防治

虫害:如果枝叶上有介壳虫或叶片上有红蜘蛛危害,可喷施专杀药剂防治,如杀扑磷、毒死蜱等防治介壳虫,喷施三氯杀螨醇、尼索朗等防治红蜘蛛等等。

主要价值

药用

药性:味辛香,无毒。去邪恶气,温中利膈,顺气止痛,生津解渴,固齿祛口臭,安神,定心。以叶及树皮入药,有消炎解毒、收敛止泻之效。

经济

木材花纹色泽美观材质硬重,干后稳定性好。可代替进口红木制作乐器,家具,木雕,,用其乌木制成的工艺品更是价格极高等。

叶可提芳香油,民间常用叶碾粉制“香”。

喂猪,是很好的饲料。

园林绿化,枝叶青翠适合作整形、庭植美化、绿篱或盆栽。全株具浓烈胡椒香味,有净化空气,驱毕蚊蝇作用。

叶皮可入药有消炎解毒及收敛之效腹泻用带叶顶梢枝煎水喝效果良好;叶晒干后碾细可作寺庙供香的原料,果实含油脂可有固齿作用。对于部分皮癣有效。

树皮可提取单宁,用作药物单体,化妆品及作鞣革原料。

美容:鲜叶捣成泥状敷面,并可使粗大毛孔收缩、绷紧而减少皱纹,使皮肤显出细腻的外观。能抑制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能使黑色素还原脱色,还能有效清除活性氧,具有综合美白效果。

抑菌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清香木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杯碟法和Alamarblue法检测了其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从清香木叶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9.54%。清香木叶挥发油中的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红酵母(R.glutinis)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体外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当质量浓度达到0.1克/升时,抑制率达92.56%。

柃叶冬青Ilex euryoides C. J. Tseng


    中文学名柃叶冬青拉丁文名IlexeuryoidesC.J.Tseng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无患子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柃叶冬青分布区域产于湖北西部

柃叶冬青(学名:IlexeuryoidesC.J.Tseng)是常绿小乔木;幼枝圆柱形,二年生以上枝具纵裂缝;顶芽卵球形,叶片革质,卵形,稀卵状披针形,果序簇生于当年生枝条叶腋内,苞片卵形,具缘毛;果球形,成熟时红色,宿存花萼四角形,4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具缘毛。分核4,长圆形,内果皮木质。果期10月。产于中国湖北西部;生于山坡疏林中。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幼枝圆柱形,具纵棱,黄褐色,密被短柔毛,二年生以上枝具纵裂缝;顶芽卵球形,密被短柔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卵形,稀卵状披针形,长2.5~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三角状渐尖,顶端具短刺,基部钝,边缘具疏离的5~6个刺齿,叶面亮绿色,干时黄褐色,除沿主脉疏被微柔毛外,余无毛,背面淡绿色,无毛,主脉在叶面微凹,背面稍隆起,侧脉每边6~7条,在叶面不明显,背面微凸起,网状脉在上面几无,背面明显;叶柄长3~4毫米,密被短柔毛。

雌、雄花均未见。果序簇生于当年生枝条叶腋内,每簇具3~4果,苞片卵形,具缘毛;果梗长约2毫米,被短柔毛,基部具小苞片;果球形,直径5~5.5毫米,成熟时红色,在扩大镜下可见细小的疣点,宿存柱头乳头状,近四方形,中央微凹;宿存花萼四角形,直径约2毫米,4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具缘毛。分核4,长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3毫米,两端钝,背面具4条纵棱及3槽,侧面较平滑,稍凹,内果皮木质。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疏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湖北西部(利川)

皱叶冬青Ilex perryana S. Y. Hu


    中文学名皱叶冬青拉丁文名IlexperryanaS.Y.Hu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皱叶冬青分布区域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德钦、丽江)和东北部(永善)、西藏东南部(察隅);分布于缅甸北部。

皱叶冬青,学名IlexperryanaS.Y.Hu,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为匍匐常绿灌木,高20~30厘米;花期6~7月,果期9~11月。

形态特征

小枝粗壮,挺直,被微柔毛,具明显突起的叶痕;顶芽卵球形,被微柔毛。叶生于1~6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六角状菱形,稀椭圆形,长1~3厘米,宽7~15毫米,先端阔三角形,急尖,具1长2毫米的刺,基部钝,稀圆形,近全缘或波状,具2或3对刺齿,叶面深绿色,多皱,具光泽,背面淡绿色,平滑,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深凹陷,无毛,背面稍隆起,侧脉3或4对,上面深凹陷,背面不明显,细网脉上面凹陷,背面不明显;叶柄长1~2毫米,背复扁,无毛或被微柔毛;托叶卵形,小,急尖。聚伞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具2~4花,基部具近圆形软骨质芽鳞,无毛;花4基数。

雄花:花序的单个分枝具1花,苞片卵形,疏被微柔毛及缘毛;花梗长2~3毫米,无毛,近中部具2小苞片,无毛,具缘毛;花萼盘状,直径约3毫米,4浅裂,裂片卵形,长约0.9毫米,无毛,具缘毛;花冠直径4~5毫米,花瓣卵形,长约1.5毫米,基部合生;雄蕊与花瓣等长或略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长约0.75毫米;不育子房垫状,具不明显的浅裂。雌花:花序的每个分枝具单花,花萼与花冠像雄花;不育雄蕊短于花瓣,败育花药卵形;子房卵球形,长1.5~2毫米,柱头厚盘状。

果椭圆状球形,直径6~7毫米,成熟时红色,果梗长3~4毫米,宿存柱头盘状;分核1,近球形,稍背腹扁,直径约5毫米,背面具掌状条纹,腹面具纵沟槽,内果皮木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800~3800米的山坡阔叶林、杂木林、云杉、冷衫林下或开阔的岩石坡上。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德钦、丽江)和东北部(永善)、西藏东南部(察隅);分布于缅甸北部。

冬青树Ilex chinensis Sims


    中文学名冬青树拉丁文名IlexchinensisSims别名冻青门种子植物门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卫矛亚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亚属冬青亚属 种冬青树分布区域中国南部

冬青属常绿乔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树冠卵圆形,树皮平滑,呈灰青色。小枝浅绿色。叶互生,长椭圆形,薄草质,边缘疏生浅锯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花单生,雌雄异株,排列成聚伞花序,着生枝端叶腋;花淡紫红色,有香气。核果椭圆形,熟时呈深红色,经冬不落。花期5月,果熟期10~11月。

形态特征

冬青属常绿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平滑,呈灰青色。小枝浅绿色。叶互生,长椭圆形,薄草质,边缘疏生浅锯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花单生,雌雄异株,排列成聚伞花序,着生枝端叶腋;花淡紫红色,有香气。核果椭圆形,熟时呈深红色,经冬不落。花期5月,果熟期10~11月。

生长环境

冬青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气候,有一定耐寒力。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栽培技术

分布范围

产长江中下游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及四川、贵州、广西、福建等省(区)

繁殖方法

一般采用播种或插条繁殖。

1.播种:在秋季果熟后采收,搓去果皮,漂洗干净,将种子用湿沙低温层积处理进行催芽,在次年春季3月前播种。幼苗期生长缓慢,要精心加以养护管理。冬青种子如不催芽处理,往往要隔年才能发芽。

2.扦插:宜在梅雨季节采取嫩枝扦插,插穗长6~8厘米,剪去下部叶片,只留1~2叶片并短截,插深1/2,需用沙土为基质,插后搭棚遮荫,经常喷水,保持湿润,约1个月后即可生根。

3.管理:苗木在圃地培养2~3年后,即可移栽定植,移植宜在春季进行,要求挖苗时不伤根,并带土移栽,初栽时要注意中耕除草,干时浇水,加强管理。冬青易受白蜡介危害,密生枝叶间及焦皮处易发生煤烟病,应注意及时防治。主要品类

冬青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果熟时红若丹珠,赏心悦目,是庭园中的优良观赏树种。宜在草坪上孤植,门庭、墙际、园道两侧列植,或散植于叠石、小丘之上,葱郁可爱。

冬青采取老桩或抑生长使其矮化,可制作盆景。

庭院绿篱–冬青,冬青枝叶茂密,树形整齐,历来作为城乡绿化和庭院观赏植物。我国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马,下令杭州城居民在门前遍植冬青树…这种植物的果实,具有在整个冬季都不会从树枝上掉下来的特性。当鸟儿没有饲料,饥饿的时候冬青树的果实正好可以维持生命。冬青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两边是尖尖的。它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它在几棵树围起来的时候,可以为我们遮挡阳光、遮挡风雨。冬青树叶子的两旁有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像花边剪刀剪出来的花纹。

全缘冬青Ilex integra Thunb


    中文学名全缘冬青拉丁文名IlexintegraThunb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亚属齿叶冬青系种全缘冬青分布区域浙江省普陀山

全缘冬青是一种抗风耐瘠的滨海珍树,常生长在海边岩缝中或海边山坡山谷等土壤瘠薄、受海雾海风影响大以及干旱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其适应性和抗逆性极强,适生应用范围广,四季常青,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枝叶浓密,叶色深绿,临冬其果实鲜红缀于枝头,远望满树缀满红果,十分娇艳,更因其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耐干旱能力和抗风能力,十分适合作为浙江沿海地区的行道树、庭院树、风景林与防护林。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5.5米;树皮灰白色。小枝粗壮,茶褐色,具纵皱褶及椭圆形凸起的皮孔,略粗糙,无毛,皮孔半圆形,稍凸起,当年生幼枝具纵棱沟,无毛;顶芽卵状圆锥形,腋芽卵圆形,无毛。叶生于1~2年生枝,叶片厚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倒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2.8厘米,先端钝圆,具短的宽钝头,基部楔形,全缘,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平或微凹,背面隆起,侧脉6~8对,斜升,于叶缘附近分叉并网结,在叶面可见或不明显,在背面凸起,网状脉在叶面不明显,背面稍明显;叶柄长10~15毫米,无毛,上面具纵槽,背面半圆形,具横皱纹,上半段具叶片下延的狭翅;托叶无。

聚伞花序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每分枝具1~3花,基部芽鳞革质,卵圆形,多数;雄花序之聚伞花序具3花,总花梗很短,花梗长3~5毫米,无毛,近基部具2枚卵形,长1~1.5毫米,具缘毛的小苞片;花4基数,花萼盘状,直径约3毫米,4深裂,裂片卵形,长1~1.5毫米,无毛,亦无缘毛;花冠辐状,直径约7毫米,花瓣长圆状椭圆形,长约3.5毫米,宽约2毫米;雄蕊与花瓣近等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退化子房半圆形,顶端微凹。雌花未见。

果1~3粒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果梗长7~8毫米,无毛,具纵皱纹,基部具2枚卵形宿存小苞片;果球形,直径10~12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花萼乎展,轮廓近圆形,具浅的圆形裂片,无毛,亦无缘毛,宿存柱头盘状,中央微凹,4裂;分核4,宽椭圆形,长约7毫米,背部宽约4毫米,背面具不规则的皱棱及洼穴,两侧面具纵棱及沟或洼穴,内果皮近木质。花期4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常生长在海边岩缝中或海边山坡山谷等土壤瘠薄、受海雾海风影响大以及干旱等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其适应性和抗逆性极强。

分布范围

产于浙江普陀潮音洞和佛顶山。

主要价值

全缘冬青极耐干旱瘠薄和抗海风海雾,在2005年麦莎、卡努台风危害期间,面海的落叶树种叶片均枯焦,唯有以全缘冬青等为主的少数海岛或滨海特有的常绿乔灌木任凭海水泼溅,依旧叶色葱绿鲜亮,因此非常适宜应用在沿海风景林、海滨公园建设上。特别是在滨海城区的沿海地段,以全缘冬青这类耐干旱瘠薄和抗海风海雾树种作为基干树种,再现或模拟滨海植物的顶级群落风景林,可与厚叶石斑木、海桐等配置构建成为具有海岛特色的灌木风景林,也可与其它的乔木、草本层一起,展现高低错落有致,色彩变化多样,结构符合生态规律,层次多样且群落较为稳定的中亚热带北部海滨风光。

繁殖方法

全缘冬青的繁殖通常采用播种或扦插两种方式,扦插苗主干不明显,培育大苗时,最好是采用播种繁殖。当全缘冬青果实果皮转为红色时,一般在9~10月份,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母树,用高枝剪剪取或用竹竿敲击至地面收集或直接用手采集。采回后喷水堆沤2~5日或水浸2日,使果肉软化后在竹筐内搓破果皮、捣碎果肉,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种子晾干后随即用淡砂湿藏,淡砂的含水量以用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准,通常用陶瓷盆在室内贮存,底下铺一层10cm左右湿砂,然后将种子和湿砂按1:2或1:3的比例,一层种子一层湿砂堆置到50厘米左右,上面再铺5厘米左右湿砂,贮藏期间经常检查翻动,湿度不够时及时洒水补充,对于休眠期长、具有隔年出苗特性的全缘冬青,由于贮藏时间长,特别在夏季基质的湿度难以控制,通常将种子与湿砂按1:3比例拌匀后,置于陶瓷盆内,埋入室外排水良好、上有遮阴的地下贮藏,至次年11~12月份播种。全缘冬青采用上述处理后播种其发芽率为22.9%。待发芽的芽苗长至1.5厘米,并出现真叶时进行芽苗移植。容器袋规格为口径10厘米,高10厘米,大地移栽株行距一般为12厘米×12厘米,秋季移植成活率则比较高。

幼苗移植后怕高温日灼和干旱,要及时搭设阴棚遮阴,用遮光度75%的遮阳网覆盖保湿。根据全缘冬青幼苗生长特性,分别在峰值期、速生期、生长后期进行根外追肥。第1次峰值期(4月苗木开始生长期)每隔15天叶喷施0.1%尿素,促进苗木根系生长发育和茎干木质化。第2次速生期(7~10月)每隔15天叶面喷施0.1%~0.2%复合肥溶液,促进苗木生长。苗木生长后期,每隔5~7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0.2%~0.3%硫酸钾溶液,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越冬抗寒能力。全缘冬青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只有食叶性昆虫危害中上部嫩叶,可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进行防治。

《狭叶冬青Ilex fargesii Franch.》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关于冬青植物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