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硬头苦竹P.longifimbriatus S.Y.Chen》,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硬头苦竹拉丁文名P.longifimbriatusS.Y.Chen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族亚族北美箭竹亚族属大明竹属亚属川竹亚属分布区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广东、浙江

硬头苦竹,被子植物,竿高3—4米,竿壁较薄,髓丰满,棉絮状,新竿绿色,密被不均匀的针点状紫色和白粉,老竿暗绿色;箨鞘薄革质,宿存,长约为节间的1/2,绿色,竿基部1或2节上者初带紫红色,后转绿带暗桔黄色,箨耳深绿色,狭镰形,耳缘有紫色作放射状伸展而较粗壮的缝毛,箨舌截形,高约1毫米,背部有短绒毛,边缘具短纤毛;箨片披针形,左右稍不对称,淡绿色。末级小枝具4或5(稀6)叶;叶耳点状乃至椭圆形,叶舌微呈拱形,叶片质薄,椭圆状披针形,笋期5月下旬至6月底。产自广东,篾性差,不宜被篾,可作棚架、篱笆等用。

形态特征

竿高3—4米,径粗约1.5厘米,竿壁较薄,厚约3毫米,髓丰满,棉絮状,新竿绿色,密被不均匀的针点状紫色和白粉,无毛,老竿暗绿色,被灰黑色粉质;节间长29—4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竿环隆起,高于箨环;节内长约7毫米;箨环无毛,仅留有箨鞘基部的残留物而呈阔圆环状;竿每节分3–7枝,枝与竿成200—25的夹角,主枝上所生的小枝则密集。箨鞘薄革质,宿存,长约为节间的1/2,绿色,但竿基部1或2节上者初带紫红色,后转绿带暗桔黄色,背部被脱落性白粉,无毛,仅箨鞘基部被脱落性毛环,箨鞘边缘生棕色短纤毛;箨耳深绿色,狭镰形,耳缘有紫色作放射状伸展而较粗壮的缝毛,后者长达1—1.5厘米,先端微曲;箨舌截形,高约1毫米,背部有短绒毛,边缘具短纤毛;箨片披针形,左右稍不对称,淡绿色,外翻,先端渐尖,基部向内收窄,两面均具微毛,边缘具细齿。末级小枝具4或5(稀6)叶;叶耳点状乃至椭圆形,耳缘有长达0.8—1厘米的曲折缝毛;叶舌微呈拱形,高约1毫米;叶片质薄,椭圆状披针形,长9-14.5厘米,宽1.4-1.8厘米,次脉通常5—6对,叶缘两边都具细锯齿。花枝未见。笋期5月下旬至6月底。

分布范围

产广东,浙江杭州也有栽培。

主要价值

篾性差,不宜被篾,可作棚架、篱笆等用。

扩展阅读

宜兴苦竹Pleioblastus yixingensis S. L. Chen et S. Y. Chen


    中文学名宜兴苦竹拉丁文名PleioblastusyixingensisS.L.ChenetS.Y.Chen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科禾本科Gramineae族北美箭竹族ARUNDINARlEAENees属大明竹属Pleioblastus分布区域产江苏。生于低山丘陵,杭州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杭州植物园

宜兴苦竹,产于江苏宜兴,是一种熊猫可以食用的植物

形态特征

竿直立,高3—5米,粗1.2—2厘米,竿壁厚0.3厘米,新竿黄绿包微带紫色,无毛,厚被白粉,者竿暗绿带黄,被粘附性灰黑色粉质,全竿约共有21节间;节间通常长17—18厘米,圆筒形,仅在有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竿环稍隆起,与箨环同高:节山长约5毫米,满被粘附性黑粉;箨环多少被有木栓质残留物;分枝习性低,竿每节分3—5枝,与主竿成45°-50°夹角,当年的枝环下方白粉圈明显。

箨鞘绿色至绿黄色,先端边缘焦枯色,薄革质或厚牛皮纸质,迟落,背部被脱落性厚白粉(呈粉绿色),还破有紫色小刺毛,边缘有紫红色较长纤毛,基部生不明显的纤毛;箨耳新月形,紫红色紧贴的鞘口上,耳缘着生粗壮的紫红色继毛,后者通直而粗糙,长0.5—1厘米;箨舌高4—5毫米,先端隆起或截形,密被厚白粉;箨片紫绿色,狭短条状或披针形,外翻,两面均密被白色短毛,尤以腹面更显著,先端短尖,基部向内微收窄,两边缘具细齿。

末级小枝具4或5叶;叶鞘无毛;叶耳形状不稳定,耳缘着生有枯草色至淡紫红色放射状缝毛;叶舌隆起,高达3毫米,膜质.厚被白粉;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13.5—24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绿色无毛,下表面绿色略淡,被短绒毛,沿主脉和叶基部有白色短纤毛,次脉6—8对,叶缘有细锯齿。花枝未见。笋期5月初。

分布范围

产江苏。生于低山丘陵,杭州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杭州植物园

主要价值

农业方面

竹子的利用更为普遍。竹子可编制各种农具,如箩筛、簸箕、扫帚、晒垫等。将竹子的竹节打通当作水管,供农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四川自贡盐区用竹管输送盐卤,费用低廉,经久耐用。大竹秆削去竹青,扎成竹筏,吃水浅,浮力大,至今仍是我国南方内河上游传统的交通工具。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编成石笼,内装石块,围在岸边用来防止河岸冲刷,巩固堤坝,修建水库,在都江堰等全国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广泛使用。在渔业生产中,竹子也广为利用,从简单渔具到复杂的器具,水产养殖的固定支架和漂浮物均要用竹子制成,渔船的网架、桅杆、船篷、船篱也都离不开竹子。

园林绿化

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广州富韵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首创园林绿化观赏竹子的设计、施工、养护和返收购一条龙服务。竹,虽无梅的俏姿,菊的艳丽,兰的芳香,松的雄伟。然而,竹的高节心虚,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爱,受人赞诵。所谓“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菊、竹”四君子,构成中国园林的特色。纵观古今,爱竹、书竹、画竹、诗竹之士,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无不把竹子当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们喜欢在房屋周围、庭园、公园里种植竹子。园艺爱好者用竹子制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种很多。

竹杆是制造乐器、文化体育用品、家具以及工艺美术品等的重要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采用各种竹子制成的家具和用品占很大的比重。竹竿和竹制工艺品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例如著名的茶秆已有100多年的出口历史,主要用于钓鱼竿和滑雪杖;竹簧雕刻、竹席、竹屏、竹瓶都是驰名海内外的工艺美术品。

芽竹Phyllostachys robustirama S. Y. Chen et C. Y. Yao


    中文学名芽竹拉丁文名Phyllostachys robustirama S.Y.ChenetC.Y.Yao别名燕子竹(浙江)、水竹(福建)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倭竹族属刚竹属种芽竹

芽竹(学名:PhyllostachysrobustiramaS.Y.ChenetC.Y.Yao)是禾本科,刚竹属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10米,竿环高于箨环隆起,箨鞘淡绿紫色,疏生刺毛,箨耳有数条绿色直立的繸毛;箨舌淡绿色,箨片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边缘淡黄色。叶耳小,笋期4月中、下旬。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吉,杭州植物园有引种栽培。芽竹竿供柄材或可劈篾编织器物用;笋味美。(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形态特征

乔木状竹类。竿高达10米,粗6厘米,幼竿紫绿色,被白粉,无毛,老竿灰绿色;节间最长可达26厘米,壁厚3.5-4毫米;竿环隆起,高于箨环。

箨鞘淡绿紫色,绿紫色乃至墨绿带紫色,先端有乳白及淡紫色或紫绿色与紫色相间的放射状条纹,疏生刺毛,无斑点或偶有散生的小斑点,箨耳在竿下部的箨上不发达,在竿上部的则微可见,但均有数条绿色直立的繸毛;箨舌淡绿色,截形或略呈拱形,高2-3毫米,边缘生淡绿色参差不齐的密集纤毛;箨片直立乃至外翻,竿中、下部者皱曲,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淡绿色至墨绿色或暗褐色,边缘淡黄色。

末级小枝2或3叶;叶耳小,具淡绿褐色至淡黄色长为4-6毫米的繸毛;叶片长6.5-12厘米,宽1.1-2厘米。笋期4月中、下旬。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吉,杭州植物园有引种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杭州植物园。

主要价值

竿供柄材或可劈篾编织器物用;笋味美。

笔竹Pseudosasa viridula S. L. Chen et G. Y. Sheng


    中文学名笔竹拉丁文名PseudosasaviridulaS.L.ChenetG.Y.Sheng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北美箭竹超族,北美箭竹族,北美箭竹亚族属矢竹属 亚属茶竿竹亚属 

笔竹(PseudosasaviridulaS.L.ChenetG.Y.Sheng),叶片较大而色泽嫩绿,适于庭园布置。生于坡地或平原路边。

形态特征

竿直立,高约4米,粗约1厘米;节间长(10)13-15厘米,圆筒形,在分枝的近基部处稍扁,纵肋较明显,被白粉,中空,髓充实,海绵状;节被白粉,老竿的节则变为黑色;竿环稍隆起;节内长约6毫米;箨环具一圈箨鞘基部木栓质残留物;竿每节分1—3枝,枝贴竿,惟竿中部以上则每节全为3分枝,二级分枝每节仅1枝。笋淡棕色或绿色;箨鞘迟落,坚纸质,绿色,干后呈枯黄色,行明显和不明显的浅褐色稀疏小斑点,背部被散生刺毛和白色细短绒毛,惟在下部毛少或几乎无毛,边缘密生纤毛,先端平截;箨耳圆点状至椭圆状,棕色,其边缘有密的放射状伸展的曲继毛,斤者K长5-10毫米;箨舌拱形,高约1.5毫米,稍粗糙,边缘生短纤毛;箨片直立,长三角状披针形,绿色,边缘带紫色,先端长渐尖,基部略向内收窄,宽为箨鞘顶端2/3或3/4,纵脉和小横脉明显,两边缘均具细锯齿。小枝具(2)4—5(7)叶,叶鞘背面有稍密的细刺毛利白粉,边缘有较长的纤毛,尤以嫩时明显,老后纤毛脱落;叶耳缺,但鞘门有7至10多数条缝毛;叶舌极短,微粗糙;叶片淡绿色,长圆状披针形,长8—30厘米左有,宽2—3.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的1/3边无毛,其余部分密被短柔毛,边缘有细锯齿,次脉(5)7—10对。花枝未见。笋期5月。

分布范围

产浙江杭州。生于坡地或平原路边。模式标本采自杭州植物园。

主要价值

本种枝叶层次分明,叶片较大而色泽嫩绿,适于庭园布置。

斑苦竹P.maculatus(McClure) C.D.Chu et C.S.Chao


    中文学名斑苦竹拉丁文名P.maculatus(McClure)C.D.ChuetC.S.Chao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

斑苦竹plieioblaslusmaculatus,秆高3-4m,径1.5-2cm,新秆绿色,厚被脱落性白粉,节间长20-35cm;

形态特征

地下茎复轴型。竿直立,高3-8米,粗1.5-4厘米,幼竿绿色,厚被脱落性白粉,箨环密具一圈棕色毛,节下方具直立近于向下的白色短纤毛,其余部分则光滑无毛,老竿黄绿色,被少量灰黑色粉垢;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箨环与竿环均突出,近无毛;箨环残留有箨鞘基部的木栓质残留物;竿每节具3-5枝,枝与主竿成400-500的夹角。箨鞘棕红略带紫绿色,迟落,长为节间的3/4近革质,背部以有丰富油脂而具光泽,常具或密或稀的棕色小斑点,尤以箨鞘上部(或下部)为较密集,除箨鞘基部密具棕色倒向刺毛外,余处无毛,边缘全缘,无纤毛;箨耳无或呈点状、卵圆状、棕色,边缘有几条短而通直或曲折且易落的繸毛;箨舌深棕红色,低矮截形或微凹或凸出,顶端全缘,无纤毛。箨片绿带紫色,线状披针形,呈狭条状,外翻而下垂,基部略向内收窄,近基部为棕红色,被微毛,略粗糙,先端渐尖,两边缘具极稀疏的细齿,几全缘。末级小枝具3-5叶;叶鞘绿色,向边缘具极稀少的柔毛,一边具短细纤毛,另一边膜质无毛;无叶耳和繸毛;叶舌高1-2毫米,背面具粗毛,顶端截形,边缘具短纤毛;叶柄长约4毫米;叶片披针形,长8.8-18.5厘米,宽13.4-29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近基部和主脉则具易脱落的短毛,次脉5-7对,叶缘两侧具细锯齿。圆锥花序常侧生于花枝各节;小穗具8-15朵小花;颖2,纸质,第一颖长约10毫米,具11-13脉,先端稍钝,第二颖长约9.5毫米,具11脉,先端具小尖头;外稃厚纸质,背部光亮无毛,但被少量白粉,长约8毫米,宽约7.5毫米,具7-10脉;内稃长约8毫米,成熟后可更长,2脊上具纤毛,脊间具4-6脉,背部有细毛,脊外至边缘各具2脉;鳞被3,大小近等,中间一片披针形,具10脉,侧面的2片卵状椭圆形,各具11-12脉,先端均具长纤毛;子房瓶状,长约8毫米,花柱长约1.5毫米;柱头3,羽毛状。果实椭圆形。笋期5月上旬至6月初。

生长环境

生于密丛林中或偏阴的山坡。

分布范围

产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向北在陕西等省也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全县。

主要价值

笋味苦,宜处理后方可食用。篾性一般,可破篾;可作篱笆和供农作物搭棚架。

少花黄叶树Xanthophyllum oliganthum C. Y. Wu ex S. K. Chen


    中文学名少花黄叶树拉丁文名XanthophyllumoliganthumC.Y.WuexS.K.Chen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龙胆目科黄叶树科属黄叶树属种少花黄叶树分布区域中国云南东南部

少花黄叶树,是黄叶树科、黄叶树属的一种灌木至乔木状,高2—4米。小枝细,绿色,随即变淡黄褐色,无毛。叶厚纸质,椭圆形,长11—14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尾状渐尖,长达3厘米,基部楔形,全缘,干时微波状,上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两面突起,侧脉每边6—7条,在上表面明显,背面突起,直升,于边缘处网结,第三次脉平行,背面明显,细脉网状;叶柄黄褐色,长5毫米,圆柱形,上面具槽。 

形态特征

灌木至小乔木,高2-4米;幼枝细,无毛。叶片厚纸质,椭圆形,长11-14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长达3厘米,基部楔形,全缘,干时微波状,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两面突起,侧脉6-7对,在叶面明显,背面突起,直升,于边缘处网结,第三次脉平行,背面明显,细脉网状;叶柄长5毫米,黄褐色。

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4厘米左右,花少数。花梗细,长约4-7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萼片5,外面2枚近圆形,径约5毫米,外面被柔毛,里面3枚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外面被柔毛,且具缘毛;花瓣5,分离,黄白色,几等长,长1-1.2厘米,龙骨瓣外面底部被白色柔毛;雄蕊8,其中5枚基部各与1枚花瓣贴生,其余3枚离生,花丝下部膨大,被白色柔毛,花药卵状箭头形,长约1毫米,基部略叉开;子房卵形,具柄,直径1.5-2毫米,无毛,基部具盘状花盘;花柱长9毫米,密被黄白色柔毛,柱头微裂。

核果球形,绿色,径2-3厘米,具种子1粒。种子扁球形,直径1.6厘米,深蓝绿色,无胚乳,子叶肥厚。花期4-5月,果期9-11月。

近种区别

本种与产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越南的X.excelsumBl.近似,但为灌木或小乔木,叶片椭圆形,具长达3厘米的尾状渐尖,花黄白色,大而少,长达1-1.2厘米而不同。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70-240米的山谷密林中和竹林混交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产云南东南(河口、屏边),模式标本采自河口县蚂蝗堡。

巨叶冬青Ilex perlata C. Chen et S. C. Huang ex Y. R. Li


    中文学名巨叶冬青拉丁文名IlexperlataC.ChenetS.C.HuangexY.R.Li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巨叶冬青分布区域产于云南东南部(河口).

巨叶冬青,学名IlexperlataC.ChenetS.C.HuangexY.R.Li,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产于云南东南部(河口),生于海拔120~750米的潮湿密林中。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圆柱形,粗壮,黑紫色或咖啡色,具明显凸起的圆形叶痕;顶芽狭圆锥形,疏被短柔毛。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0~)30~36厘米,宽(8~)9~13厘米,先端渐尖或镰状渐尖,渐尖头稍弯向一侧,基部钝或阔楔形,边缘反卷,具疏锯齿,齿尖向内,叶面绿色,干时橄榄绿色或褐橄榄绿色,具光泽,无毛,背面淡绿色,密被极短的微柔毛,具细小腺点,主脉在叶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每边15~20条,与主脉呈60度角,拱曲,于叶缘附近网结,在两面稍突起,细脉网状,在叶面稍突起,背面不大明显;叶柄长1.8~2.5厘米,粗壮,上面具沟槽,背面具皱及纵棱槽。

聚伞花序圆锥状或簇生于1~2年生枝的叶腋内,每聚伞花序具1~3花;花序轴及花梗被微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卵状三角形,具缘毛。花紫红色,4基数。雄花:单花花梗长5~6毫米,2~3花之花梗长2~3毫米;花萼杯状,直径约3毫米,疏被微柔毛,4浅裂,裂片圆形,具缘毛;花瓣4,倒卵状长圆形,长约4毫米,基部几分离;雄蕊长为花瓣的2/3,花药椭圆形,长约2毫米;不育子房圆锥形,长1~1.5毫米。雌花:花序的每分枝常具单花,花梗较粗壮,长5~6毫米,被微柔毛,小苞片生于花梗基部;花萼长2.5毫米,宽3毫米,外面疏被微柔毛,浅裂片圆形,具缘毛;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5~5.5毫米,宽3毫米,分离;不育雄蕊长为花瓣的1/2,败育花药箭头形;子房椭圆状球形,长3.5毫米,宽2.5毫米,柱头盘形,4裂。

果近球形,长约9毫米,直径8毫米,具皱,宿存柱头薄盘状,宿存花萼平展。分核4,椭圆体形,长约6毫米,背部宽约3.5毫米,背面具深而宽的凹槽,侧面具不规则的细棱。花期4~5月,果期5~6月。

参考文献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750米的潮湿密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东南部(河口)。

濒危物种

从植物种的占有面积,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及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划分巨叶冬青被列为《中国极危濒危植物名录》

硬头青竹Phyllostachys veitchiana Beudle


    中文学名硬头青竹拉丁文名PhyllostachysveitchianaBeudle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倭竹族亚族刚竹亚族属刚竹属

硬头青竹是产于湖北西部及四川的一种竹子,竿高3-5米,粗1-2.5厘米,幼竿被白粉并疏生短柔毛;节间一般长20-22厘米,壁厚3-5毫米;节处隆起,竿环高于箨环。

形态特征

竿高3-5米,粗1-2.5厘米,幼竿被白粉并疏生短柔毛;节间一般长20-22厘米,壁厚3-5毫米;节处隆起,竿环高于箨环,节内长4毫米。箨鞘背面绿色具紫色纵条纹,被白粉,基部箨鞘混生有灰白色或淡褐色柔毛及长短不一的短硬毛,其余的箨鞘则近于无毛或无毛,边缘生长短不齐的纤毛;箨耳紫色,三角形、阔镰形至镰形,斜上举,与箨片基部明显相连、边缘饰以弯曲的繸毛;箨舌紫色,拱形,长约2-3毫米,边缘呈啮蚀状,密生长为2-3毫米并带紫色的粗纤毛;箨片三角形至狭三角形,直立或外倾,紫色或绿紫色,微呈波状。末级小枝具1或2叶;无叶耳,有鞘口繸毛数条,直立;叶舌边缘具粗纤毛;叶片线形或阔线形,长8-14厘米,宽1.2-1.8厘米。花枝为稍紧密的头状或短穗状,其下托以5-6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后者薄革质,边缘密生纤毛;佛焰苞生于花枝下部者为广卵形,愈向枝的上部则愈狭,叶耳及鞘口继毛俱缺,叶舌明显,缩小叶极小,锥状或三角形,每片佛焰苞腋内具假小穗1或2枚;小穗通常具4或5朵小花;小穗轴易自颖之上及诸小花之间脱节:颖1或2片,大小多变化,通常较外稃为狭,多少呈膜质,被长柔毛,先端渐尖呈芒状;外稃狭披针形,除基部外密被长柔毛,有不明显的多脉,背部具脊,顶部渐尖呈短芒状,第一小花的外稃长12-14毫米,其内俘及雌雄蕊常发育不良而极小,其余小花的内稃短于外稃,具长柔毛,顶端2裂;鳞被匙形,上端具细纤毛;花药长6毫米;子房三棱形,花柱1,柱头3。果实未见。笋期5月,花期5-6月。

分布范围

产湖北西部及四川。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主要价值

竹竿坚实挺直,质地优良,可作家具或劈篾编织均可。

本种提示

本种原系根据一花枝标本发表,此花枝及叶枝仅具1或2叶的特征与四川名山、灌县等地所产的被命名为P.RigidaX.JiangetQ.Li者极相似,故将P.Rigida作为本种的异名。本种与贵州刚竹P·guizhouensisC.S.ChaoetJ.Q.Zhang很相似,但本种的地下茎具一圈明显的通气道、竿中部的箨鞘无刺毛、末级小枝具1或2叶等特征可以与之相区别。

小黄苦竹Oligostachyum fujianensis Z. P. Wang et Ye


    中文学名小黄苦竹拉丁文名OligostachyumfujianensisZ.P.WangetYe科禾本科属少穗竹属种小黄苦竹分布区域浙江

竿高5-9米,直径3-4厘米,节间长30-40厘米。

形态特征

初暗紫色,解箨后被白粉,老竿黄绿色,分枝之一侧具沟槽至扁平,节平,节下有白粉环。笋期5月。

分布范围

小黄苦竹主要分布于浙江。

主要价值

为园林观赏优良竹种。

细枝冬青Ilex tsangii S. Y . Hu


    中文学名细枝冬青拉丁文名IlextsangiiS.Y.Hu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细枝冬青分布区域广东

细枝冬青,学名IlextsangiiS.Y.Hu,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产于广东大埔。生于山地丛林中。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8米,全株完全无毛;幼枝纤细,近圆形,具纵棱,三年生枝近黑色,无皮孔,但具隆起的叶痕;顶芽狭圆锥形,急尖。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渐尖头长达1~1.5厘米,基部急尖或楔形,边缘具疏而不明显的细圆锯齿或近全缘,叶面绿色,背面较淡,主脉在叶面微凹,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6~8条,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叶柄纤细,长1~1.6厘米,上面具狭沟;托叶极小,不明显。花不详。果序簇生于二年生枝上,每束具2~4果;果梗纤细,长1~1.2厘米,其基部具2枚具缘毛的小苞片;果球形,长约5毫米,直径6毫米,顶端凹陷,多皱,宿存柱头薄盘状,宿存花萼小,直径约1.5毫米。分核4,轮廓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一端稍尖,具网状条纹和不规则的皱纹及沟槽,内果皮厚革质。果期7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山地丛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广东(大埔)。

下级分类

原变种:细枝冬青(原变种)IlextsangiiS.Y.Huvar.tsangii

变种:瑶山细枝冬青IlextsangiiS.Y.Huvar.guangxiensisT.R.Dudley

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中文学名硬头黄竹拉丁文名Bambusarigida别名硬头黄门被子植物门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百合纲亚纲单子叶植物纲目莎草目亚目禾本目科禾本科Gramineae亚科竹亚科族簕竹族属簕竹属Bambusa种硬头黄亚种簕竹亚属分布区域广东省,贵州省,四川,江西赣州

硬头黄竹(Bambusarigida)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繁殖方法多种多样,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的中型丛生竹种。历来是造纸一级制浆原料和优良农用建筑材料,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 硬头黄竹属双子叶植物纲。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省和四川省、贵州省等地。绿,背淡,披针形,枝端约有5-9叶。穗白色,已干枯,仅自基部砍断之处生者,正常生长之杆未花。 

形态特征

竿高5-12米,直径2-6厘米,尾梢略弯拱,下部劲直;节间长30-45厘米,无毛,幼时薄被白色蜡粉,竿壁厚1-1.5厘米;节处稍隆起,偶在竿基部第一节的箨环之上方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或第二节开始,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显著较粗长,直径粗4-6毫米。

箨鞘早落,硬革质,背面于下半部近内侧边缘贴生暗棕色刺毛,老时变无毛,先端向外侧倾斜而呈稍不对称的宽弧拱形;箨耳不相等,略有皱褶,深褐色,边缘被波曲状长约1厘米的繸毛,大耳通常呈卵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在竿上部者近长圆形或披针形,小耳卵形或近圆形,其大小仅为大耳的2/3;箨舌高2.5-3毫米,条裂,边缘具流苏状毛,毛落后而呈细齿状或啮蚀状;箨片直立,易脱落,呈近于对称的卵状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背面贴生极疏的棕色小刺毛,腹面近基部的脉间密生棕色小刺毛而上部粗糙,先端渐尖具硬尖头,基部作圆形收窄后即向两侧外延与箨耳相连,此相连部分为3-4毫米,边缘近基部被纤毛,箨片基部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2/5。

叶鞘背面无毛,纵肋隆起,仅外侧边缘被短纤毛;叶耳椭圆形,边缘具少数繸毛;叶舌高0.5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7.5-18厘米,宽1-2厘米,上表面无毛或仅近基部被疏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细尖头,基部楔形,次脉4-9对。

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枚乃至多枚簇生于花枝各节,当多枚簇生成丛时其中多为不孕小穗,单生者则多为发育良好的孕性小穗,后者长3-4.5厘米,含小花3-7朵,基部托以数枚具芽苞片;小穗轴节间形扁,无毛,长2-4毫米,顶端膨大呈杯状;颖椭圆形,长6-7毫米,多脉,先端急尖;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宽4-8毫米,具多脉,中脉隆起成脊,先端具短尖头;内稃较其外稃稍短,具2脊,脊于上部被纤毛,脊间5脉;鳞被3,长1.5-3毫米,上部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半匙形,后方1片稍较长,倒卵状披针形;花药长4-6毫米,顶端被画笔状毛,子房具3棱,卵球形,具柄,连柄长2-2.5毫米,顶部被糙硬毛,花柱被毛,长1.5-2毫米,柱头3,被短毛,长不及1毫米。成熟颖果未见。

生长环境

硬头黄竹适生于海拔350~500米之间的溪河沿岸和低山坡地,沟槽山地及屋前屋后,田边地角,坡度在30度以下的地区,小片或四旁零星栽培。硬头黄竹要求水热条件较高,年平均气温15~18℃左右,最低月平均气温不低于4℃,绝对低温常年不低于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当年出笋的幼竹木质化程度低,如温度低于0℃时往往受冻形成千稍不能成竹。

硬头黄竹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在pH值4.5~7土壤中生长,比较紧实的山地土壤也可正常生长,但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竹丛生长虽好,叶色深绿,出笋亦壮平均胸径可达5~6cm,亩产竹株数可在1000株以上,总蓄积达3000公斤土壤贫瘠生长不良,出笋细弱,叶色发黄,黄竹需要充足的光照,栽植在林冠下或背光的条件下均生长不良,因此,应留出适当间隔进行定植。

分布范围

产四川。常栽培于平坝、河边或村落附近。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巴县。现其他省市已引种。

主要价值

竿材厚而坚实,且其下部挺直,常用作搭棚架、晒架以及做各种农具。

繁殖方法

母竹选择:以一年生为宜。忌过幼与过老。鉴别方法为;竹丛内枝稍短,叶片少,而叶已完全展开,一般冠幅长1米。从竹秆上看,竹秆碧绿也,有丰富约白色蜡粉近地表看2~3片笙箨包裹竹节有箨的锯齿状宿存,修枝后节青色。

利用竹秆节的每一生枝部分,在其主柱的基部萌发盼蝌枝,成簇生长,具有隐芽,能萌发生报的特性,选用2~3年生撼壮竹,在其上选择节短,基部粗于0.5cm。基部2~3节上有明显可见的饱满芽,枝篼肥大有白色根点露出侧枝,剪取长度为20cm,枝篼上一般保留2~3个节,最上一节留一小侧枝带叶2~3片,其余剪掉,断尖,脓桩竹的主侧枝都较粗壮,育苗,造林效果好。其次也可用伐桩上的鸡毛腿育苗造林,育苗时间,多在春末进行,育苗后一般20天左右即可出苗生根。竹苗可多次出笋成苗,经3~4月形成有十余株的苗丛。可以分株再繁殖或次年移苗造林。育苗方法与常规的扦插育苗,管理基本相同。

上思冬青Ilex peiradena S. Y. Hu


    中文学名上思冬青拉丁文名IlexpeiradenaS.Y.Hu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木兰亚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亚属波缘冬青系种上思冬青分布区域广西南部

常绿灌木,高2米,各部无毛;小枝圆往形,细而直,幼时具纵棱脊,后具不规则的皱褶和倒卵形、三角形的叶痕,皮孔无,灰绿色;

形态特征

顶芽瘦圆锥形,无毛。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革质,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近全缘或具小腺体状细齿,叶两面干时均暗褐色,具光泽或无,背面具不均匀的斑点,主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5~6条,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网状脉在两面不明显;叶柄长6~10毫米,上面具狭槽,上部具叶片下延的阔翅。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单个分枝具单花;花芽鳞片软骨质,具缘毛,宿存;苞片三角形,急尖,具龙骨状突起及缘毛;全部花4基数。雄花:花梗长2~3毫米,基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裂片小,具缘毛;花冠直径6~7毫米,花瓣4,长约3毫米,基部微联合,具缘毛;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卵形,长约0.75毫米;退化子房近球状垫形,小,顶端截形。雌花:花梗在果时长达5毫米,基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象雄花,花瓣分离,长约2.5毫米;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2/3,败育花药卵形;子房球形,柱头厚盘状。果近球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4毫米,七月份由绿变黄色,干时具纵沟槽,宿存柱头厚盘状,明显4裂;宿存花萼平展,呈四角形,直径2毫米,具缘毛。分核4,近圆形,长约2.5毫米,背部宽约2毫米,背面具掌状纵棱及沟、凹,侧面具皱纹及洼穴,内果皮石质。花期3月,果期7月。

相似物种区别

本种在小枝无毛,花序簇生,果具小的宿存花萼以及分核近圆形,多皱及掌状纵棱和沟等方面,与榕叶冬青相似,但后者的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背面不具斑点,雄花序的单体分枝具1~3花。

生长环境

上思冬青分布地域

生于山地丛林中或沼泽地中。

分布范围

产于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上思。

洼皮冬青Ilex nuculicava S. Y . Hu


    中文学名洼皮冬青拉丁文名IlexnuculicavaS.Y.Hu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洼皮冬青分布区域产于海南

洼皮冬青为冬青科,在原来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是被分入卫矛目的。常绿乔木,高9米,顶芽及小枝被短柔毛。叶片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8~13.5厘米,宽3~4.5厘米。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基部具宿存的肾形,被短柔毛的花芽鳞片;花黄白色,4基数。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红色,干时灰色,内果皮木质。花期4~5月,果期5~12月。生于中海拔至高海拔山地林中。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9米,顶芽及小枝被短柔毛;幼枝圆柱形,具纵棱脊,三年生小枝灰色,具褶皱及裂缝,具半圆形叶痕及隆起的花序痕;顶芽圆锥形。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8~13.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钝,边缘具波状细小圆齿,叶面绿色,除沿主脉疏被短柔毛外,余无毛,背面苍白色,无毛,具稀疏小腺点,主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突起,侧脉每边7或8条,在叶面不明显,网状脉两面均不明显;叶柄长9~15毫米,纤细,疏被微柔毛,干时褐色或黑色。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基部具宿存的肾形,被短柔毛的花芽鳞片;花黄白色,4基数。雄花:每束的单个分枝具3花;苞片阔卵形,与基部的托叶状附属物均被短柔毛;总花梗长1~2毫米,密被短柔毛,花梗长3~4毫米,被短柔毛,基部或近中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2~2.5毫米,疏被短柔毛,4裂,裂片圆形,具缘毛;花瓣4,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具疏缘毛或无毛,基部微合生;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卵球形;退化子房近球形或卵球形,先端圆形或钝。雌花:单个分枝具1花,花梗长约3毫米,基部具2枚小苞片;花萼与花冠同雄花;退化雄蕊为花瓣的1/3长,败育花药箭头形;子房卵球形,直径约2毫米,顶端截形,柱头盘状。

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红色,干时灰色;果梗长2~6毫米;宿存柱头脐状,直径约3毫米;宿存花萼伸展,直径约2.5毫米,被短柔毛及缘毛。分核4,阔椭圆形,长6~7毫米,背部宽4~4.5毫米,两端渐尖,背面具掌状条纹及沟,侧面具皱纹及洼点,内果皮木质。花期4~5月,果期5~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中海拔至高海拔山地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海南(白沙、昌江、崖县、保亭、万宁、东方、陵水)。

下级分类

洼皮冬青(原变种)IlexnuculicavaS.Y.Huvar.nuculicava

光枝洼皮冬青IlexnuculicavaS.Y.Huvar.glabraS.Y.Hu

秋花洼皮冬青IlexnuculicavaS.Y.Huvar.auctumnalisS.Y.Hu

《硬头苦竹P.longifimbriatus S.Y.Chen》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