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莴笋病害有哪些?莴笋病害的图片大全》,希望您喜欢!

【常见问题】莴笋病害有哪些?

【专家解答】莴笋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茎用莴苣,具有相当的种植价值和市场效益。但是,在莴笋的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如菌核病、白绢病、褐斑病、黑斑病、灰霉病、锈病、霜霉病等,严重危害莴笋的产量和质量。如我们所知,防治病害的前提是对病害的识别,现将莴笋病害的图片大全介绍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识别莴笋的不同病害。

一、莴笋菌核病

菌核病主要为害寄主根茎部,多在莴笋生长中后期发病,植株染病后外叶逐渐褪绿变黄,最后萎蔫枯死。病部多呈水渍状软腐,在病组织表面产生浓密白色霉层,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常造成植株成片坏死瘫倒。

二、莴笋白绢病

莴笋白绢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部。叶柄发病初期产生水浸状病斑,并不断扩展,湿度大时病部湿腐,并长出白色菌丝体,后产生红褐色球形菌核;茎部发病与叶柄发病相同。

三、莴笋褐斑病

莴笋褐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初在叶片上出现浅褐色小点,逐渐转变成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水渍状,中心有灰白色小斑,病斑易穿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灰褐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多个病斑扩大汇合形成大型坏死斑,致叶片枯死或腐烂。

四、莴笋黑斑病

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至近圆形黄褐色至褐色病斑,在不同条件下病斑大小差异较大,具有同心轮纹。空气潮湿时病斑易穿孔,通常在田间病斑表面看不到霉状物,后期病斑布满全叶。

五、莴笋灰霉病

此病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苗期发病,叶和幼茎呈水浸状腐烂,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定植后发病多始于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部,受害部位初呈水渍状不规则形,扩大后呈褐色,病叶基部呈红褐色,形状各异,大小不等。茎基部被害状与叶柄基本相似,病斑绕茎周即腐烂,随后地上部茎叶凋萎。空气潮湿,叶和茎腐烂部均密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多由下向上发展,可引致整株腐烂。

六、莴笋锈病

莴笋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在叶片上产生淡黄色至橘红色的小斑点,叶背产生隆起的小疤斑,后期表皮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为害严重时叶片枯死。

七、莴笋炭疽病

莴笋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柄。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水浸状近圆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色至褐色病斑,后扩展成椭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易穿孔;叶柄发病产生椭圆形至梭形黄褐色凹陷斑,湿度大时病部易湿腐。

八、莴笋褐腐病

莴笋褐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缘出现坏死小褐斑,后逐渐向叶内扩展成不规则形深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导致叶片腐烂。

九、莴笋霜霉病

莴笋霜霉病全国所有种植区几乎都有发生,严重时大量叶片枯黄、坏死,削弱植株的长势,引起减产。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从幼苗至成株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植株的下部叶片先发病,开始叶面出现水浸状小点,逐渐发展为淡黄色近圆形病斑,逐渐扩大成不定形。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后来病斑颜色转为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可长出稀疏的霜状霉层。许多病斑相连可使叶片干枯、死亡。

【小编结语】做好莴笋病害的防治工作,是保证莴笋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而想要更好的防治,准确识别病害是前提。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莴笋病害的图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识别莴笋的病害。

精选阅读

如何栽培秋莴笋


秋莴笋夏季播种,正值高温季节,种子发芽困难,不易全苗,幼苗徒长,花芽分化早,抽苔迅速。因此,培育壮苗及防止未熟抽苔是栽培成败的关键。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选择品种:选用耐热、生长快、品质好的早熟品种,如特耐热二白皮、耐热白尖叶、正兴三号等。

播种育苗:一般育苗移栽,7~9月为播种适期;播种前要进行低温催芽,菜农多用冷冻法,即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纱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中,在-3℃~5℃温度下冷冻一昼夜,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也可用吊井法,用凉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去浮籽,用纱布包好,置于井内离水面30厘米处,每天取出种子淋水1~2次,连续3~4天即可发芽;播种后尽量创造温和湿润条件,可搭建荫棚,保持苗床湿润;从出苗揭膜至定植前,用500倍75%百菌清喷雾,每隔7~10天一次,防止猝倒病及疫病的发生;及时间苗,间苗后应用腐熟稀淡粪水或磷酸二氢钾0.1%溶液追肥1~2次促壮苗。

整地定植:苗龄25~30天,4~5片真叶时定植;苗龄过长,幼苗徒长容易窜;每亩施腐熟堆肥和人畜粪4000千克和复合肥50千克,做1.2~1.5米宽的高畦;行距30~35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植6000~7000株;以嫩株上市,密度可加倍,行株距为2015厘米。(张振甜)

夏莴笋高效栽培


为了调节蔬菜淡季供应,近年来一些地方摸索出一套夏栽莴笋新技术,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2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具体做法如下。

低温催芽。夏莴笋生长期正值高温季节,所以必须选用耐热品种。播前先催芽,用冷水浸种8~12小时,待种子吸水率达70%至80%时,用湿纱布包好,置于冰箱冷藏室或悬挂在水井离水面10厘米处,保持4~5℃低温,处理24~28小时后,置于15~20℃适温条件保湿催芽(未通过休眠期的种子晒一晒可提高发芽率),经2~3天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遮阴育苗。夏莴笋6月底、7月初播种,播时最好种子掺拌适量干细土再播,每克种子播1米2面积,遇干旱浇水造墒播种,播后浅耧拍实,用草帘搭棚遮阴育苗,晴天早盖晚揭,阴天全天揭开,以利降温保湿。苗期结合浇水追施2~3次稀水粪,待苗龄25天左右有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夏莴笋高效栽培

移栽方法。栽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3000公斤、人畜粪2000公斤,整地挖沟做畦,整平畦面,畦宽1.5~2米,沟宽25厘米,深15~20厘米。7月下旬选晴天傍晚,苗床浇水后起苗带土移栽,株距25厘米、行距3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700~800株。栽后浇足定根水,隔2~3天再浇一次稀水粪。活棵前最好搭棚遮阴。

施肥浇水。夏莴笋根浅,吸收能力弱,加之夏季生长迅速,需肥水较多,应特别注意重肥水管理。幼苗活棵后,每隔3至5天结合抗旱追施一次稀水粪。茎部开始膨大时勤浇肥水(采收前10天停浇),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1至2次。如发现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喷甲霜灵药剂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在莴笋封垄、茎部开始肥大时、喷缩节胺调节剂2至3次,可有效地增加茎重。

分批采收。夏莴笋采收过迟,肉质茎可形成花蕾,消耗养分,形成空心,不能食用。采收过早则降低产量。一般在移栽一个月左右,当茎部膨大,茎顶端与外叶尖端等高时,即可分批采收。

春莴笋育苗的4要点


保定定州市塔宣村采用地膜覆盖的形式种植早春莴笋,具有投资小、省工、省力、价格平稳、亩纯效益较高的特点。这个茬口安排在3月份定植,由于早春气候适宜莴笋的生长,在6月份就能收获,亩产量在万斤以上。下面,介绍一下该村菜农摸索出的利用阳畦培育莴笋苗的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播种时间莴笋比较耐寒,在冬季一般采用阳畦育苗,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采光充足的地块。播种期一般在12月中下旬到1月上旬。

二、苗床准备、播种播种前7~10天,将塑料薄膜扣到育苗床上,夜间要加盖草苫,尽量地提高苗床的地温。苗床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速效氮肥为主,备好床土后,施入适量土壤杀虫灭菌剂,与床土混合拌匀,浅翻,耙平畦面。浇小水,待水渗下后,把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然后覆盖0.5厘米的拌药的细土,完后立即密闭阳畦,夜间加盖草苫。

春莴笋育苗的4要点

三、苗床管理幼苗出土前,草苫应晚揭早盖,不通风,以利于出苗。当幼苗出土后可以适当通风,打两个气眼,防止温度过高造成幼苗徒长。这时,草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采光时间。当苗子长到2~3片真叶时,要进行分苗。分苗土用田园土加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拌成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选择健壮的苗子移栽到营养钵内,摆齐后浇水、封膜,不要通风,过5~7天后再适当通风。结合浇水打药2~3次以防止霜霉病和菌核病等常见病害。

四、定植前炼苗当苗子长到5~6片叶子时,选择粗壮、叶大、节间短的壮苗为生产用苗,及时淘汰高脚苗、弱小苗和病苗。定植前10天左右,逐渐加大苗床的通风量,白天不盖膜,夜间盖上,当遇到大风降温天气时要加盖草苫,防止遭受冻害。通过低温炼苗,增强苗子抗寒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以提高苗子的成活率。在3月中下旬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覆盖地膜定植。

天麻病害有哪些?天麻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天麻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专家解答】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天麻的种植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最为常见的是天麻霉菌和腐烂病,影响天麻的产量和品质,需及时防治。现将天麻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天麻霉菌

霉菌危害对密环菌和天麻有很大危害,当天麻连作及透水透气不良时,块茎会出现紫褐色病斑。

防治措施

1.栽培地应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不要选熟地、粘土或涝渣积水地;

2.培育菌材或栽天麻时发现是杂菌感染的菌材,应去掉不用,保持菌材纯净;

3.栽种天麻与培养密环苗时,菌材间的间隙要用沙土填实(填不满的地方,留出空隙,下雨会积水,易生杂菌);

4.栽种时加大菌种(菌材)用量,促使密环菌旺盛生长,从而抑制杂菌生长。

二、天麻腐烂病

当种麻受到虫害、机械损伤或在不良高温高湿环境,易被杂菌感染而引起腐烂。

防治措施

1.选择完整、无破伤、色鲜的白头麻或水麻作种源,采挖和运输时不要碰伤和日晒;

2.注意调节温、湿度,提供密环菌生长的最佳条件,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3.栽种天麻的培养料最好进行堆积、消毒、晾晒,把内部的虫、蛹及菌杀死,减少危害。

【小编结语】做好天麻病害的防治工作,是实现天麻种植效益的关键,需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天麻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莴笋高产的栽培技术


莴笋即茎用莴苣,其地上茎肉质脆嫩,味鲜美,可炒食、凉拌、汆汤、腌制等,是消费者喜食的蔬菜佳品。笔者经1999―2000年两年的栽培观察,现将栽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窜生长中期肉质茎细长,叶片节间拉长,叶片薄而小,外皮厚而肉少,食用价值不高,易抽薹开花,这种现象俗称为窜。引起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水分供应不足,土壤干旱;二是肥料供应不足,营养生长不良;三是温度过高,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干物质向食用部分的分配率低;四是浇水过多。

2.裂口在莴笋肉质茎膨大后期,肉质茎纵向裂开,深达茎的中部,裂开部分是黄褐色,易腐烂,降低食用价值。引起裂口的原因:一是与品种有关;二是与水肥供应不均,忽旱忽涝有关,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

3.未熟抽薹春莴笋定植太晚,受高温长日照影响,迅速分化花芽而抽薹开花。另外,定植苗子过大或徒长也容易发生末熟抽薹现象。

二、高产技术

针对春莴笋栽培中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应采取必要的高产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应选择不易裂口的品种,一般紫叶莴笋其含水量大,产量高,最易裂口,绿叶莴笋相对裂口较轻。

2.适期播种尽量早播,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根系及叶簇充分生长,为肉质茎迅速肥大积累多量的干物质,我地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下旬温室播种,若播种太晚,花茎肥大期,遇高温呼吸强度大,易窜。

3.培育壮苗栽培667平方米(亩)莴笋需苗床面积15平方米,用种50克,播种床土要事先配成营养土。营养土比例为:未种过蔬菜的熟土7份,优质腐熟有机肥3份,并加入无机肥,每立方米拌复合肥50克,充分混匀,并过筛。然后将营养土平铺入播种床,一般6-7厘米厚,每平方米用营养土100公斤左右。

播种床做好后,即时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晾晒2-4小时,然后用20℃的清水浸泡3―4小时,搓洗干净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把浸好的种子放在15℃-20℃环境中催芽,经2-3天齐芽后播种。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平整的床土上,于播种前先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或芽种混入种子体积4―5倍的潮湿细砂于,均匀撒入畦面,播后覆0.5-1厘米厚细土,覆土后平铺地膜,有利于保温保湿。在15℃―20℃温度条件下,1―2天大部分种苗顶土时,及时揭去地膜。

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晚15℃左右,3-5天可齐苗。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18℃-20℃,夜间12℃左右,当幼苗2―3叶时分苗于冷棚中,苗距5-7厘米,分苗缓苗后喷洒1-2次叶面微肥,并喷洒百菌清和托布津防病。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浇水为原则。过干或过湿易引起苗老化或徒长。

4.定植莴笋根系发达,根群密集,根系浅,吸收能力差,需多施有机肥,一般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底肥,然后整地做畦,畦宽1.2米。

4月中旬至下旬,幼苗4-5片真叶时及时定植,行距40厘米,株距依品种而定,一般25―30厘米,每畦定植4行,一般667平方米栽苗6000株左右。

定植前一天,将苗床喷水,使床土湿润,挖苗时尽量多带泥土,少伤根。由于定植时外界气温较低,应选择冷天过后晴朗无风的温暖天气进行。栽植深度以根部全部埋入土中为宜,不可过深压住心叶,将士稍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充分密接。

5.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栽后2-3个叶环之间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和莲座叶发育,当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茎部开始肥大,应浇水并施速效性氮肥和钾肥,及时由控转促。这一水肥必须适时,过早过晚对肉质茎的生长都不利。开始浇水以后,茎的肥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漫灌。地能进人时,浅松土破板结,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左右,肥量不要过大,以防茎部裂口。

6.病虫害防治通过近两年的栽培观察,莴笋在我地区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叶斑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和托布津、普力克水剂等交替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葛苣冬夜蛾、红蜘蛛等。蚜虫和白粉虱用虱蚜净、万灵防治。莴苣冬夜蛾用敌百虫、敌杀死、Bt乳剂等防治。红蜘蛛用双甲眯、灭扫利等防治。

7.适时收获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此时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分期采收的可摘去顶端生长点,以防窜苗或空腔老化。但间隔时期不宜过长,另外发现莴笋有轻微裂口时要提早采收上市,一般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公斤。

大豆“病害”防治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大豆有哪些病害呢,如何才能防治?

【专家解答】

①大豆灰斑病

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并要经常监测各地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病品种;b.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地,减少越冬菌量;c.注意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种植;d.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剔除病斑种子;e.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d.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病。

化学防治:根据田间病情发展及气象预报,在结荚和鼓粒期喷药,以控制籽粒病害。

常用药剂:多菌灵胶悬剂(5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

适用范围:东北地区。

注意事项:必须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施药时要按要求对水,细雾均匀喷于感病部位,以保证防治效果。

②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休眠体(胞囊)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多,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主要依靠抗病品种和合理轮作结合施用药剂进行综合措施。

农业防治:a.选用抗(耐)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使用;b.避免重茬和迎茬,在黑土轻病区坚持3年以上的轮作,在盐碱土和沙土地区要实行5~6年以上的轮作;c.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并适当补充锌和锰等微量元素,提高大豆抗病能力;d.加强豆茬耕翻,降低虫源。

生物防治:淡紫拟青霉菌剂等生物制剂可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

化学防治:在大豆播种前选用可有效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种衣剂拌种。

适用范围:全国大豆产区。

注意事项:该病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因此,要注意减少病害传播,控制疫区发展。

③大豆花叶病防治技术

大豆花叶病的病原是病毒,目前尚无特效药剂来防治。该病在田间由蚜虫传播,因此,防治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和不带病毒的种子、配合大豆蚜虫防治为核心的综合措施。防治的关键是控制蚜虫的发生、传播及危害,达到切断毒源,治虫控病。在蚜虫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将其控制在点片阶段或盛发初期。

农业防治:a.推广抗(耐)病品种。b.播种前对种子严格精选,剔除褐斑粒;c.建立无(低)毒种子繁殖体系和健康种子田。种子田要选用健康种子,在蚜虫发生前结合铲地清除病苗,种子田与毒源隔离100米以上,以防止外源传播;d.避免晚播,使易感病期避开蚜虫高峰;e.大豆田出现蚜虫时要及时防治。可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来福灵乳油、10%吡虫啉(又称大功臣、一遍净、扑虱蚜、虱蚜净等)或2.5%溴氰菊酯乳油;f.清理农田周边杂草,清除蚜虫越冬场所。

物理或生物防治:可在田间放置银灰塑料薄膜驱蚜。田间应尽量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和次数,保护草蛉、瓢虫和食蚜蝇等蚜虫天敌。

化学防治:在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在7~8月份,还可结合治蚜喷施防治病毒病的药剂。

常用药剂:2%菌克毒克水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等。

适用范围:所有大豆产区。

注意事项:喷雾要做到均匀,无漏喷,连续施药2次,每次间隔7~10天;要统一行动,进行集中、连片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延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

④大豆锈病防治技术

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结合农业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a.选用抗(耐)病品种。b.在发病严重的地区,可改秋播大豆为春植,避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c.合理轮作和间作,清沟排涝,降低田间湿度;d.中耕除草,改变田间小气候;e.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f.秋大豆地区不种田埂豆,可减少病菌数量。

化学防治:做好预测预报,重病年适期喷药。

常用药剂:三唑类药剂、三嗪酮、粉锈灵、百菌清、邻酰胺、苯来特、嗪胺灵、代森锰锌等。

适用范围:南方大豆锈病发生区。

注意事项:施药时按要求对水,均匀喷雾于叶部。防治要及时,尤其当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要及时控制病害发展。

【小编点评】大豆病害不可轻忽,发现病害时不及时防治很容易造成大豆产量、品质上的各种损失,一定要引起重视。

《莴笋病害有哪些?莴笋病害的图片大全》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