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谷木叶冬青Ilex memecylifolia Champ. ex Benth》,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谷木叶冬青拉丁文名IlexmemecylifoliaChamp.exBenth别名谷木冬青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谷木叶冬青分布区域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香港、广东、福建、贵州、广西等地。

谷木叶冬青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15~20米,稀灌木,高仅2米。叶片革质至厚革质,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8.5厘米,宽1.2~3.3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钝,全缘。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常与1休眠腋芽并生;花4~6基数,白色、芳香。果球形,直径约5~6毫米,成熟时红色。花期3~4月,果期7~12月。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5~20米,稀灌木,高仅2米;幼枝细,具纵棱沟,被极短的微柔毛,三年生小枝灰色,平滑,无皮孔,叶痕半圆形,凸起;顶芽卵形,被微柔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至厚革质,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8.5厘米,宽1.2~3.3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钝,全缘,叶面深绿色,具光泽或无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凹陷,被微柔毛,背面隆起,无毛,侧脉5~6对,连同网状脉在叶两面均不明显;叶柄长5~7毫米,上面具狭纵槽,背面圆形,被微柔毛;托叶三角形,长约0.5毫米,被微柔毛,宿存。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常与1休眠腋芽并生;花4~6基数,白色、芳香。雄花序的单个分枝为1~3花的聚伞花序,总花梗长1~3毫米;苞片三角形,被微柔毛,花梗长3~6毫米,连同总花梗均被微柔毛,近基部或基部具2小苞片,或无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5或6枚三角形裂片,钝,常啮蚀状,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5~6毫米,花瓣长圆形,基部稍合生;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卵球形;退化子房近球形。雌花序簇的单个分枝具1花,花梗长6~8毫米,被微柔毛,小苞片1~2枚,基生,被微柔毛;花萼与花冠同雄花;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3/4,花丝及败育花药均被微柔毛;子房近卵球形,直径约1.5~2毫米,花柱明显,长约1毫米,柱头头状。果球形,直径约5~6毫米,成熟时红色;果梗长6~8(~10)毫米,被微柔毛;宿存花萼平展,直径约3毫米;宿存柱头柱状,长约1毫米;分核4或5,椭圆状长圆形,长4~5毫米,宽约2毫米,背面及侧面均具网状条纹,粗糙并具微柔毛。花期3~4月,果期7~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600米的地区,常生于疏林、杂木林中、山坡密林、灌丛中或路边。

分布范围

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香港、广东、福建、贵州、广西等地。

延伸阅读

白背麸杨Rhus hypoleuca Champ. ex Benth.


    中文学名白背麸杨拉丁文名RhushypoleucaChamp.exBenth.别名白背漆、白背盐肤木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漆树亚目科漆树科族漆树族属盐肤木属种白背麸杨分布区域产于广东(沿海地区),湖南(宜章)、福建、台湾。

白背麸杨(学名:RhushypoleucaChamp.exBenth.)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圆柱形,紫褐色。奇数羽状复叶长20-30厘米,有小叶4-8对,叶轴和叶柄被灰色微绒毛,无翅;小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长达20厘米,花小,白色;花萼裂片卵形,花瓣倒卵状长圆形,花丝线形,与花药等长;子房球形。核果径约4毫米,被白色长柔毛和红色腺毛。产于广东沿海地区,湖南、福建以及台湾;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旷野疏林中。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圆柱形,紫褐色,幼枝被灰色微绒毛,后变无毛,疏生棕色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20-30厘米,有小叶4-8对,叶轴和叶柄被灰色微绒毛,无翅;小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9.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或略具粗锯齿,略背卷,叶面脉上被灰色微绒毛,其余稀疏或近无毛,叶背密被白色绢状微绒毛,侧脉约11对,中脉和侧脉在叶面微凹,叶背突起,网脉不显;小叶无柄。圆锥花序长达20厘米,被灰黄色微绒毛,花小,白色;花梗长1-2毫米,被灰黄色微绒毛;花萼裂片卵形,长约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睫毛;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里面中脉被白色长柔毛,边缘具细睫毛;花丝线形,与花药等长;花盘无毛;子房球形,被白色长柔毛。核果径约4毫米,被白色长柔毛和红色腺毛。

(注:白背麸杨图册资料来源)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旷野疏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沿海地区),湖南(宜章)、福建、台湾。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山乌桕Sapium discolor(Champ. ex Benth.)Muell.-Arg.


    中文学名山乌桕拉丁文名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大戟目科大戟科属乌桕属种山乌桕分布区域广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

山乌桕,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的根皮、树皮及叶。植物山乌桕,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具有泻下逐水,散瘀消肿之功效。根皮、树皮主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别名

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入药部位

根皮、树皮及叶。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泻下逐水,散瘀消肿。

主治

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

相关配伍

治毒蛇咬伤,山乌桕根9-15g,水煎冲酒服,并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内服:3-9g。

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炮制

采集加工:根皮、树皮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备用。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3-12米,罕有达20米者,各部均无毛;小枝灰褐色,有皮孔。叶互生,纸质,嫩时呈淡红色,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短狭或楔形,背面近缘常有数个圆形的腺体;中脉在两面均凸起,于背面尤著,侧脉纤细,8-12对,互生或有时近对生,略呈弧状上升,离缘1-2毫米弯拱网结,网脉很柔弱,通常明显;叶柄纤细,长2-7.5厘米,顶端具2毗连的腺体;托叶小,近卵形,长约1毫米,易脱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长4-9厘米的顶生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丝状,长1-3毫米;苞片卵形,长约1.5毫米,宽近1毫米,顶端锐尖,基部两侧各具一长圆形或肾形,长约2毫米宽近1毫米的腺体,每一苞片内有5-7朵花;小苞片小,狭,长1-1.2毫米;花萼杯状,具不整齐的裂齿;雄蕊2枚,少有3枚,花丝短,花药球形。雌花:花梗粗壮,圆柱形,长约5毫米;苞片几与雄花的相似,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三角形,长1.8-2毫米,宽约1.2毫米,顶端短尖,边缘有疏细齿;子房卵形,3室,花柱粗壮,柱头3,外反。蒴果黑色,球形,直径1-1.5厘米,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近球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外薄被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6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或山坡混交林中。广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

附注

用量加大须久煎,如服药后出现腹泻不止时,可服冷稀饭解之。

楝叶吴萸Evodia glabrifolia (Champ. ex Benth.) Huang


    中文学名楝叶吴萸拉丁文名Evodiaglabrifolia(Champ.exBenth.)Huang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芸香目亚目芸香亚目科芸香科亚科芸香亚科属吴茱萸属种楝叶吴萸

楝叶吴萸,学名Evodiaglabrifolia(Champ.exBenth.)Huang,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生于海拔500-800米或平地常绿阔叶林中,在山谷较湿润地方常成为主要树种。

形态特征

树高达20米,胸径80厘米。树皮灰白色,不开裂,密生圆或扁圆形、略凸起的皮孔。叶有小叶7-11片,很少5片或更多,小叶斜卵状披针形,通常长6-10厘米,宽2.5-4厘米,少有更大的,两则明显不对称,油点不显或甚稀少且细小,在放大镜下隐约可见,叶背灰绿色,干后略呈苍灰色,叶缘有细钝齿或全缘,无毛;小叶柄长1-1.5厘米,很少短至6毫米或长达2厘米。

花序顶生,花甚多;萼片及花瓣均5片,很少同时有4片的;花瓣白色,长约3毫米;雄花的退化雌蕊短棒状,顶部5-4浅裂,花丝中部以下被长柔毛;雌花的退化雄蕊鳞片状或仅具痕迹。

分果瓣淡紫红色,干后暗灰带紫色,油点疏少但较明显,外果皮的两侧面被短伏毛,内果皮肉质,白色,干后暗蜡黄色,壳质,每分果瓣径约5毫米,有成熟种子1粒;种子长约4毫米,宽约3.5毫米,褐黑色。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区,多生于平地常绿阔叶林中及山谷较湿润地方常成为主要树种。

树干通直,速生,成材快,抗旱,抗风,在土质较肥沃的地方,10余年内可以成材。在广东西南部一些地区为营造速生杂木林及“四边地”的主要树种之一。

分布范围

产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约北纬24°以南地区。

主要价值

材料价值

木材有酸辣气味,半环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大,木射线在材身上如灯纱眼网状结构,黄棕色,露于空气后变深,鲜艳美观,纹理直,无虫蛀,较耐腐。板材平滑,略有光泽,是天花板、楼板、门窗、枪托、车、船内装饰及文具等用材。在广州历来的商品材“檫木”即是本种,它与森树(或称苦楝)同入良材之列。树叶是蓖麻蚕的良好饲料。

药用价值

楝叶吴萸的鲜叶、树皮及果皮均有臭辣气味,以果皮的气味最浓。根及果用作草药。据载有健胃、驱风、镇痛、消肿之功效。

单果谷木Memecylon ligustrifolium Champ. var. monocarpum C.


    中文学名单果谷木拉丁文名MemecylonligustrifoliumChamp.var.monocarpumC.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目桃金娘目科野牡丹科亚科谷木亚科属谷木属种谷木亚种单果谷木分布区域云南

单果谷木(学名:Memecylonligustrifoliumvar.monocarpum)是谷木的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果序短,总梗长1-2毫米,每叶腋仅有果1个,果梗长约4毫米。产云南。

形态特征

大灌木或小乔木,高1.5-5(-7)米;小枝圆柱形或不明显的四棱形,分枝多。叶片革质,椭圆形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钝头,基部楔形,长5.5-8厘米,宽2.5-3.5厘米,全缘,两面无毛,粗糙,叶面中脉下凹,侧脉不明显,背面中脉隆起,侧脉与细脉均不明显;叶柄长3-5毫米。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落叶的叶腋,长约1厘米,总梗长约3毫米;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花梗长1-2毫米,基部及节上具髯毛;花萼半球形,长1.5-3毫米,边缘浅波状4齿;花瓣白色或淡黄绿色,或紫色,半圆形,顶端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边缘薄;雄蕊蓝色,长约4.5毫米,药室及膨大的圆锥形药隔长1-2毫米;子房下位,顶端平截。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密布小瘤状突起,顶端具环状宿存萼檐;果序短,总梗长1-2毫米,每叶腋仅有果1个,果梗长约4毫米。花期5-8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广东1或7月均有,海南岛约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850米的山谷、山坡密林中,和较润湿的地方。

分布范围

产自我国云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屏边。

变种信息

种:谷木MemecylonligustrifoliumChamp.exBenth.

原变种:谷木(原变种)MemecylonligustrifoliumChamp.exBenth.var.ligustrifolium

变种:单果谷木MemecylonligustrifoliumChamp.exBenth.var.monocarpumC.Chen

南宁冬青Ilex nanningensis


    中文学名南宁冬青拉丁文名Ilex nanningensis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卫矛亚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分布区域广东、广西、海南

南宁冬青,拉丁学名:Ilexnanningensis,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幼枝近圆柱形,具纵棱角,暗棕色,密被短柔毛,三年生枝挺直,具不明显的纵裂缝及半圆形叶痕,被短柔毛;顶芽小,裸露,被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形态特征

高可达20米;幼枝近圆柱形,具纵棱角,暗棕色,密被短柔毛,三年生枝挺直,具不明显的纵裂缝及半圆形叶痕,被短柔毛;顶芽小,裸露,被短柔毛。叶互生,可见于1~4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椭圆形,罕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短渐尖,尖头宽三角形,长2~12毫米,基部钝或楔形,叶缘具圆齿状锯齿,干时稍外弯,叶面亮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灰褐色,主脉在叶面凹陷,被短柔毛,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7~8条,在背面明显,上面模糊,网状脉仅在背面明显;叶柄长7~10毫米,被短柔毛,上面具沟槽,上端具由叶基下延的狭翅;托叶胼胝质,三角形,镰刀状,急尖,基部被短柔毛。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每束具2~5花;苞片卵状肾形,先端骤尖或具短尖头,具缘毛;花4基数,芳香。雌花:束的单个分枝具单花,花梗长6~8毫米,被短柔毛,近中部具2长三角形、被短柔毛的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3毫米,4浅裂,裂片圆形,长约0.5毫米,宽约1.5毫米,疏被小微柔毛及缘毛;花冠辐状,直径约8毫米,花瓣长3毫米,宽2毫米,先端部分具缘毛;退化雄蕊4,略短于花瓣,败育花药箭头状;子房卵球形,长约3毫米,直径约2.5毫米,顶端截形,柱头盘形。雄花不详。

果近球形,长约8毫米,直径约1厘米,宿存柱头圆形,扁平,直径约2毫米,基部具伸展的圆形,直径约3毫米的宿存萼;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果柄长约8毫米。分核4,轮廓长圆形、长约6.5毫米,宽约5.5毫米,背面多皱,具网状条纹,平滑而具宽凹陷,内果皮木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米的山地林中或山坡混交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新丰)、广西(十万大山)和海南(保亭)。

康定冬青Ilex franchetiana


    中文学名康定冬青拉丁文名Ilexfranchetiana别名范氏冬青,山枇杷,黑皮紫条(云南镇雄)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康定冬青分布区域分布在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四川、湖北、云南、西藏等地

康定冬青(学名:Ilexfranchetiana)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四川、湖北、云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1850米至285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地阔叶林中以及杂木林中,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12)米,全株无毛;小枝近圆柱形,褐色,具纵棱槽,叶痕宽三角形,平坦或稍凸起,无皮孔;顶芽圆锥形,急尖,芽鳞具缘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近革质,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形,长6~12.5厘米,宽2~4.2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窄反卷,具细锯齿,齿具硬尖头,变黑色,叶面深绿色,稍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主脉在叶面狭凹陷,狭,背面隆起,侧脉每边8~15条,两面明显,网状脉在背面明显;叶柄长1~2厘米,上面具槽,背面具皱纹;托叶三角形,小而急尖,宿存。

聚伞花序或单花,簇生于二年生枝叶腋内,苞片广卵形,长约4毫米,边缘啮蚀状或具缘毛,早落;花淡绿色,4基数。雄花:每个聚伞花序具3花,总花梗长1~1.5毫米,花梗长2~5毫米,基部具2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4深裂,裂片三角形,钝或圆形,具小缘毛;花瓣4,长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合生;雄蕊略短于花瓣,花药长圆形;退化子房圆锥形,先端钝,4裂。雌花:单花簇生于二年枝叶腋内,花梗长3~4毫米,近中部具2小苞片;花萼同雄花;花瓣卵形,长约2毫米,分离;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3/4,败育花药心形;子房卵形,长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无毛,顶端截形,柱头盘状。

果柄长4~5毫米;果球形,直径6~7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柱头薄盘状,宿存花萼伸展,四角形,直径2~3毫米;分核4,长圆体形,长5~6毫米,宽2.5~3毫米,背面微隆起,具掌状纵棱和沟,两侧面具条纹及皱纹,内果皮木质。花期5~6月,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850~2300(~285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湖北西南部(鹤峰、恩施、宣思、长阳、兴山、神农架、竹溪、随州、罗田)、四川(南川、灌县、汶川、峨眉、峨边、雷波、宝兴、洪雅、汉源、马边、泸定、天全、茂县)、贵州(宽阔水、梵净山),云南东北部(昭通、永善、镇雄)及西部(漾濞、瑞丽)和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

主要价值

药用部位:果实、叶、根

药用功能:叶健胃,平喘

药用主治:果治疗瘰疬痒、风湿麻木;根能治崩漏

近种区别

贡山冬青

该种与贡山冬青(I.hookeriKing)相似,但后者之小枝灰色,苞片和花萼均无缘毛,而该种的小枝褐色,苞片边缘啮蚀状或具缘毛,萼片边缘具缘毛而不同,易与区别。

小叶康定冬青

小叶康定冬青与该种主要区别在于叶片较小,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厘米,宽1.2-2.5米,侧脉6-7对;果较小,直径3-5毫米,而不同。

贡山冬青Ilex hookeri King


    中文学名贡山冬青拉丁文名IlexhookeriKing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贡山冬青分布区域云南,缅甸,印度

贡山冬青,学名IlexhookeriKing,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腾冲);生于海拔2500~3000米的山坡阔叶林中。分布于缅甸北部和印度大吉岭。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8米,全株无毛;幼枝褐色,后变淡黄褐色至灰色,具皱褶及阔三角状椭圆形叶痕,无皮孔;顶芽椭圆状圆锥形,大,长约15毫米,芽鳞边缘具齿,无毛。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或圆形,边缘具锯齿,齿尖细而黑色,叶面绿色,干时灰橄榄色或褐橄榄色,两面无光泽,主脉在叶面深凹陷,背面隆起,侧脉每边11~15条,在叶面凹陷,背面突起,近叶缘处网结,网状脉显著,上凹下凸起;叶柄长1.2~3厘米,上面具浅而狭的槽,背面圆形,具皱纹。

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苞片卵状圆形,无毛及缘毛;花白绿色,4基数。雄花:单个聚伞花序具1~3花,总花梗长约1毫米,花梗长2~3毫米,均无毛,近基部具2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2.5毫米,4深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钝;花瓣4,长圆状卵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合生;雄蕊略短于花瓣,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退化子房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顶端钝,微4裂。雌花:花序的每分枝具单花,花梗长6~8毫米,近基部具2阔三角形小苞片;花萼与花冠同雄花;退化雄蕊长约为花瓣的一半,败育花药箭头状;子房卵球形,长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先端截形,柱头盘状,4裂。

未成熟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宿存柱头薄盘状,4裂;宿存花萼伸展,直径约4毫米;分核4,椭圆体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背面和两侧面均具掌状棱及深沟,内果皮革质。花期5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500~3000米的山坡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于云南西北部(贡山、腾冲);分布于缅甸北部和印度大吉岭。

本种提示

本种的主要特征为小枝灰色,叶片之侧脉和网状脉在叶面均凹陷,花序无毛,萼片无缘毛。

参考文献

景东冬青Ilex gingtungensis H. W. Li ex Y. R . Li


    中文学名景东冬青拉丁文名IlexgingtungensisH.W.LiexY.R.Li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景东冬青分布区域产于云南西南部(凤庆)、南部(景东)

景东冬青,学名:Ilexgingtungensis.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生长于海拔1,800~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常绿阔叶林中或路旁。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产于云南西南部(凤庆)、南部(景东)。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全株无毛;当年生幼枝干时暗褐色,具纵棱沟,二、三年生小枝淡黄色至浅黄褐色,具纵皱纹,具稍凸起的半圆形叶痕,皮孔不明显;顶芽狭圆锥形,长约6毫米左右,顶端渐尖,无毛。叶仅见于当年生枝上,叶片纸质,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长5.5~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渐尖头长8~15毫米,基部钝或圆形,边缘具浅的细锯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橄榄绿色或稍暗,主脉在叶面浅凹陷,背面隆起,侧脉7~10对,在叶面平而可见,在背面凸起,于近边缘处分叉网结,网状脉在叶面不明显,在背面显著;叶柄长5~8毫米,上面具狭槽,背面具横皱纹。托叶无。雄花单花或3朵组成聚伞花序,簇生或排成假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花序疏被微柔毛,长4~5毫米,基部具卵状长圆形苞片1枚,苞片长约2.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具疏缘毛;花序梗长1.5~2毫米,花梗长2~3毫米,基部具卵状三角形小苞片,苞片具缘毛;花4基数,白色;花萼盘状,直径约4毫米,4深裂,裂片卵形,长、宽均约1.5毫米,先端钝,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约10毫米,花瓣4,长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圆形,具缘毛,基部合生;雄蕊4,长约5~7毫米,花药卵形,长约1毫米;退化子房卵球形,直径约1毫米,顶端圆形。雌花未见。果序假总状,果序轴长2~3毫米,无毛,果梗长4~5.5毫米,疏被微柔毛,基部具2枚宿存的卵状三角形小苞片,小苞片具缘毛。未成熟果球形,直径5~6毫米,宿存花萼平展,宿存柱头薄盘状;分核4,背面及侧面具掌状棱沟。花期3月下旬,果期4月(幼果)。

与相似物种区别:本种近似假香冬青,惟本种的雄花较大,花冠直径达10毫米,雄蕊长5~7毫米,果梗长4~5毫米而不同。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800~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坡常绿阔叶林中或路旁。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南部(凤庆)、南部(景东)

锡金冬青Ilex sikkimensis Kurz


    中文学名锡金冬青拉丁文名IlexsikkimensisKurz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锡金冬青分布区域云南,西藏

锡金冬青,学名IlexsikkimensisKurz,冬青科冬青属植物。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怒江与独龙江分水岭)和西南部(腾冲、瑞丽)、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208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北部(曼尼普尔)。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0~17米;小枝粗壮,干时灰黄褐色,具纵棱槽,无毛,二年生枝具膨大突起的椭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叶痕三角状半圆形,稍突起;顶芽大,卵圆形,长1.5~2.5厘米,先端钝,边缘通常干膜质,背面密被短的微柔毛;腋芽卵球形,直径约5毫米,芽鳞具缘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薄革质,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8~)10~15.5(~20)厘米,宽3~5.5(~6.2)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稍反卷,具密的细锯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橄榄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宽而深的凹陷,背面隆起,干时具纵条纹,侧脉12~15对,几平行,在叶面平坦或稍凸起,背面凸起,在近叶缘处分叉并网结,网状脉叶面不太明显,背面显著;叶柄长2~5厘米,上面具纵沟或宽纵槽,背面圆形,具皱褶,近顶端具叶片下延而成的狭翅;托叶未见。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雄花序:簇的单个分枝为二次二歧聚伞花序,具3~7花,总花梗很短,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具缘毛,二级轴发育,花梗长2~3毫米,具小苞片;花4基数,花萼盘状,直径2~2.5毫米,裂片4,卵状椭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圆形或钝,具缘毛;花冠辐状,花瓣宽卵形或椭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稍短于花瓣,花药宽卵形或椭圆体形;不育雌蕊小,顶端中央凹入。雌花序:由1~3花的聚伞花序组成假圆锥花序或假总状花序,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若3花,总花梗极短或较短,被微柔毛,苞片宽三角形,长仅1毫米,花梗长3~4毫米,基部具三角形小苞片;花萼直径约2毫米,裂片宽三角形,长约0.5毫米,具小缘毛;花瓣同雄花;不育雄蕊的花药很小;子房4室,每室具1枚倒生胚珠。果球形,直径4~5毫米,幼时绿转黄色,成熟后红色。果序轴长4~7毫米,直径约2~2.5毫米,总花梗长约1.5毫米,果梗长6~10毫米,均无毛;果之宿存花萼平展,近四角形,裂片三角形,具缘毛;宿存柱头盘状,4裂;分核4,轮廓卵状三棱体形,长2.5~3毫米,宽1.5~1.8毫米,背部凸起,具3~5条微凸起的纵条纹和浅沟,侧面具条纹,被疏柔毛,内果皮骨质。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8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怒江与独龙江分水岭)和西南部(腾冲、瑞丽)、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印度北部(曼尼普尔)。

物种区别

本种的主要特征是顶芽发育很好,卵圆形,长1.5~2.5厘米,直径约1.3厘米,芽鳞密被极短的微柔毛,分核被疏柔毛。不同于其他种。

龙里冬青Ilex dunniana Levl.


    中文学名龙里冬青拉丁文名IlexdunnianaLevl.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龙里冬青分布区域产于湖北西部、四川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云南东北部。

常绿乔木,高可达8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产于湖北西部、四川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云南东北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具纵棱沟,褐色,无毛或近顶端稍被微柔毛;顶芽圆锥形,无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厚革质,阔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3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渐尖头长6~12毫米,基部钝或楔形,边缘具粗而锐的锯齿,齿尖变黑色,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下凹,无毛或稍被小微柔毛,背面隆起,无毛,侧脉8~10对,两面突起,与主脉呈狭夹角斜升,至近中部向叶基部弯曲,并分叉,网结,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8~10毫米,上面具纵槽,无毛或稍被微柔毛,背面具横皱纹。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雄花序由l~3花组成聚伞花序,簇生或排成假圆锥花序,花序轴长4~7毫米,总花梗长1~2毫米,花梗长2~3毫米,两者均无毛或微被柔毛,花梗基部具2枚小苞片;花4基数,绿色;花萼盘状,4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无缘毛;花冠辐状,花瓣4,长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退化子房近球形,顶端钝至微凹。雌花组成假总状花序,腋生,花梗长3~4毫米,无毛或疏被微柔毛,基部具小苞片2枚;花萼盘状,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无缘毛;花瓣卵状长圆形,长2~2.5毫米,宽约1.5毫米;不育雄蕊长为花瓣的3/4,败育花药卵状箭头形;子房近球形,柱头盘状,4裂。果序轴较粗,长5~10毫米,果梗长约5毫米,近基部具2枚宿存的小苞片;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毫米,成熟时红色,具小瘤状突起;宿存花萼平展,宿存柱头厚盘状,明显4裂;分核4,卵状三棱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具不规则的网状条纹,多皱,内果皮石质。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2200米的山坡阔叶林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湖北西部(建始、来凤、宣恩、咸丰、巴东、宜昌)、四川西南部(峨眉、屏山、峨边、洪雅、荥经、灌县、雷波、米易)、贵州东部(龙里、绥阳)和云南东北部(永善)。

麻栗坡冬青Ilex marlipoensis H. W. Li ex Y. R. Li


    中文学名麻栗坡冬青拉丁文名IlexmarlipoensisH.W.LiexY.R.Li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管花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分布区域云南省

麻栗坡冬青,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稀灌木,顶芽卵状圆锥形,果期5~8月。生于海拔1350米左右的常绿阔叶林中。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稀灌木,高5~15米,全株无毛;小枝干时褐色至黑褐色,具纵棱沟,光滑,二年生枝亮板栗色,具稍凸起的新月形叶痕,无皮孔;顶芽卵状圆锥形,顶端尖,无毛。叶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稀卵形,长(5~)6.5~11.5厘米,宽(2.5~)3.5~4厘米,先端突然尾状渐尖,渐尖头长1~1.5厘米,直或稍弯,基部圆形或钝,边缘稍反卷,具疏离的浅细齿,叶面深绿色,无光泽,背面浅绿色,主脉在叶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7~10对,在叶面平至稍凹,在背面凸起,于叶缘附近分叉且网结,网状脉在叶面可见,在背面显著;叶柄长9~10毫米,上面具深槽,背面凸起,具横皱纹;托叶无。花及花序未见。果簇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内,每分枝具单果,果序梗几无。果梗长约3毫米,无毛,基部具2枚卵状三角形小苞片,无毛,长约1毫米;幼果椭圆形,长约5毫米,直径约3.5~4毫米,绿色,宿存花萼平展,直径约2毫米,4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宿存柱头厚盘状,4浅裂;分核4,椭圆形,长3.5~4毫米,背部宽约2毫米,具掌状纵条纹及沟。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1350米左右的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南部(麻栗坡。模式产地,冯国楣22664幼果KLIN)。

毛果冬青Ilex trichocarpa H. W. Li ex Y. R. Li


    中文学名毛果冬青拉丁文名IlextrichocarpaH.W.LiexY.R.Li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亚纲蔷薇亚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亚属冬青亚属分布区域产于云南东南部

毛果冬青,冬青科一物种,中国濒危植物物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常绿小乔木,高4米;小枝圆柱形,具纵棱槽,密被伸展的短柔毛;顶芽卵状圆锥形,渐尖,密被短柔毛。

形态特征

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5~10厘米,宽2~3.7厘米,先端骤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反卷,具疏锯齿,齿尖略内弯,叶面绿色,有光泽,除沿主脉疏被微柔毛外,余无毛,背面淡绿色,无毛,主脉在叶面微凹或平坦,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9~10条,于边缘附近网结,在两面突起,明显,网状脉在两面明显;叶柄长5~10毫米,密被短柔毛,上面平坦,背面凸起,具皱纹,上部具叶基下延而成的狭翅。

花与果实

花未见。果卵状球形,长约10毫米,直径约8毫米,密被短的微柔毛,宿存柱头近方形,厚盘状;宿存花萼四方形,直径约3毫米,4裂片圆形,具缘毛。分核4,椭圆体形,长约6毫米,背部宽约4毫米,背面具不规则的纵浅棱及浅凹槽,两侧面具不规则的纵棱脊及深沟,内果皮骨质。果期11月。

生长环境

毛果冬青生长于灌木林中。

分布范围

毛果冬青产于云南东南部(西畴,模式产地)。

《谷木叶冬青Ilex memecylifolia Champ. ex Benth》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关于冬青植物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