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芒三毛草

2020-10-15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短芒三毛草》,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植物名称短芒三毛草

科属 禾本科
异名 丽氏洽草、芒洽草
学名Trisetum livinowii(Domin.)Novski

地理分布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区);中亚细亚及土耳其也有。

形态特征
本种为禾本科多年生密丛型草本,高30~50cm,直立,具2~3节,在花序以下被绒毛。叶片扁平,长3~5cm,宽1~2mm,边缘具较长的纤毛,两面被短柔毛。圆锥花序穗状,灰绿或浅棕色,具光泽,长圆形,长3~12cm,主轴及分枝密生短毛。小穗长5~6mm,含2(3)花;颖长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边缘宽膜质;第一颖长4~4.5mm,具1脉,第二颖长约5mm,具3脉。小花外稃披针形,具5脉,先端及边缘宽膜质,有短芒,长1.5~2mm,内稃较短于外稃,先端2裂。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短芒三毛草返青早,一般4月下旬返青,6月中、下旬抽穗,7月上旬开花,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全生育期为115~120天。生长期为200天左右。根系发达,耐旱性稍差。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幼苗能耐低温霜冻,冬季气温在-38℃时,植株能安全越冬,越冬率为94.6%。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耐瘠薄,在pH值7.1~8.3的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茂密,能抗病虫害。分蘖力强,一般当年实生苗可分蘖2~4个,第2年后为15~18个;栽培者当年分蘖12~25个,第2年后为30~45个。短芒三毛草植株不高大,再生力差,一般亩产再生干草仅25~35kg。

短芒三毛草喜生于青藏高原海拔3200~3800m的阴坡、平滩及低湿地,散生在各类草甸中。

短芒三毛草能适应青藏高原的土壤、地形条件及夏季多变的气候,并具有广泛的生态可塑性。在天然草地上,常以伴生种出现于各种禾草及莎草科植物组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地上。在海拔2500~4800m的滩地和阴坡,作为常见种与高山蒿草(Kobresia pygmaea)、针茅组成草甸,在滩她、阳坡与羊茅组成草甸。有它分布的草地,在海拔3400m以下,一般作为冬春草场,3400~5200m的草地为夏秋草场,亩产干草40~60kg。

饲用价值
短芒三毛草枝叶柔软,种子成熟后茎秆亦不变坚硬,地上部分化学成分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有一定饲用价值。

在开花前期,短芒三毛草马、牛、羊喜食,绵羊、山羊最喜食。枯黄后全株茎秆仍柔软,地面10cm以上部分马、牛、羊喜食。调制的干草各类家畜均喜食。为牛、羊的抓膘和保膘草。

短芒三毛草的叶和花序占全株总重量的比例,一般为36.76%,每公斤种子有29.5万粒。

短芒三毛草在天然草地上的小片群落,一般亩产干草为40~55kg,栽培的当年亩产干草为50~62kg,第2年以后亩产干草1750~2900kg,种子10~20kg。从第4年后产量一般开始下降,产量高峰期为第2、3年,第6年则下降为150kg左右。

其他用途 

栽培技术要点
因短芒三毛草种子轻易被风吹走,要求整地细碎,播后要进行镇压。

青藏高原上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较暖地区,春、夏、秋均可播种。千粒重0.3~0.34g,每亩播量0.6~0.75kg,条播,行距30cm,播深2~3cm。

播种当年的短芒三毛草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故要及时除草。在营养期灌水1~2次,可以提高亩产40~69%。

调制青干草的短芒三毛草宜在开花期收获;种子应在60~75%成熟时收获。

扩展阅读

短芒短柄草


植物名称短芒短柄草

科属 禾本科
学名Brachypodium pinnatum(L.)Beauv.

地理分布短芒短柄草在我国分布于天山西段山地;国外在欧洲、原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蒙古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下伸的根状茎。秆直立,高50~120cm,节具柔毛。叶片扁平,宽5~10mm。穗状总状花序直立,长7~12cm,具7~11枚小穗;小穗柄长约1mm;小穗长20~35mm,先端渐尖;外稃披针形,长9~10mm,被短柔毛,顶端具1.5~6mm的短芒;基盘具微毛,花药长约4mm。颖果矩圆形、褐色,背凸,腹部有条暗色脉,长6mm,宽1.5mm。

染色体:2n=28。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短芒短柄草为中生根茎型上繁禾草,适宜凉爽半湿润的山地气候,分布于海拔1100~2500m的中山带,习生于山地黑钙土、山地草甸土和山地暗栗钙土上。在伊犁地区普遍分布,是高禾草、杂类草山地草甸类草地的建群种,也散生于山地草甸草原草地中。据调查在尼勒克、新源、巩留等地的中山带均分布有短芒短柄草+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杂类草草地型,群落的主要伴生种有: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细叶早熟禾(Poa angustifolia)、假梯牧草(Phleum phlecides)、新疆鹅观草(Roegneria sinkiangensis)、长芒大穗鹅观草(R.abolinii subsp.divaricans)、草原老鹳草(Geranium pratense)、草原糙苏(Phlomis pratensis),牛至(Origanum vulgare)、厚棱芹(Pachypleurum mucronatum)、紫花鸢尾(Iris ruthenica)等,植被盖度65~100%,草层高35~80(100)cm,每公顷鲜草产量为9.45~10.2(15)t,该型草地是山地草甸中发育较好的草地型,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水源丰富,夏季凉爽,蚊蝇少,是优良的割草场和放牧场。

短芒短柄草通常于5月初返青,6月上旬抽穗,7月中旬开花,8月初结实,9月下旬枯黄。

饲用价值
短芒短柄草叶量较多,据测定茎叶穗比为45.8∶40∶14.1。抽穗前草质柔软,各类家畜均喜食;抽穗后稍粗糙,适口性下降,但马,驴仍喜食;山羊、绵羊乐食其叶;牛采食较差。冬季残留好,各类家畜乐食;适时刈割后调制的干草各类家畜均喜食。营养价值在禾草中属中等。

短芒短柄草属刈割型牧草,是天然割草场的主要牧草之一,而且再生力较强,较耐牧,是一种优良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可做为建立人工饲草基地和天然草场改良的草种栽培驯化。

短芒洽草


植物名称短芒洽草

科属 禾本科
异名 郦氏洽草、芒洽草
学名Koeleria,litwinowii Domin

地理分布在我国分布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等省区;在国外,中亚地区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年生禾草,密丛型,秆高30~60cm,花序下被绒毛;叶鞘多长于节间或稍短于节间,密被柔毛;叶舌膜质,边缘须状,长1~2mm,叶片扁平,长3~6cm,宽2~4mm,两面被短柔毛。圆锥花序穗状,灰绿色或淡棕色,有光泽,长5~12cm;小穗长5~6mm,含2~3小花,小穗轴密被长柔毛;颖矩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边缘宽膜质,第一颖具1脉,长4~4.5mm,第二颖长约5mm,具3脉,外稃披针形,具5脉;先端有短芒,长1.5~2mm,内稃较短于外稃。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本种悬横断山区高寒草甸的重要牧草之一,耐寒、耐旱能力较强。生于海拔2500~4600m的亚高山草甸或灌丛草甸中。从100个样方统计分析,其中86%集中分布于海拔3000~4000m的范围内。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6℃,10℃积温在1000℃以下,无霜期仅20天左右。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且返青时间较一般禾本科牧草早,枯黄时间则较迟,青绿期较长。

在四川省甘孜、阿坝州的天然草场上广泛分布,常出现在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羊茅(Festuca ovin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委陵菜(Potentilla sp.)等为建群种的禾草、杂类草草甸;或出现在以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为建群种的嵩草草甸,群落特征表现为植物生长茂密,覆盖度大,总盖度可达60~95%,层次分化不明显,高30~35cm,短芒洽草作为重要伴生种常出现在以上群落中。

短芒洽草也生长于宽谷洼地灌丛杂类草沼泽草甸,它与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胎生早熟禾(Poa bulbosa var.vivipara)、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等灌木杂草混生。土壤多为亚高山草甸土,土层较深厚、湿润。

短芒落草在四川省巫溪县红池坝引种试验观察,3月18日返青,4月15日分蘖,30日开始拔节,6月15日抽穗,7月1日开花,8月15日种子成熟。年产鲜草24.5~30.0t/ha,干鲜比为1∶4。

饲用价值
短芒洽草叶量丰富,柔软,质优,适口性好,为各种牲畜所喜食。据四川省巫溪县四年引种试验中观察,在参试的50种野生牧草中,只有短芒落草和素羊茅(Festuca modesta)长势逐年旺盛,分蘖力越长越强,且返青比当地禾草早10天左右,枯黄时间则又晚10天左右。

短芒落草在天然草场中,虽不是群落的建群种,但由于它草质柔软,适口性好,密丛型,青绿期比较长,耐牧性能好,可作为建立放牧型人工草场的优良草种利用。
再从化学成分看,短芒落草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无氮浸出物丰富,而灰分含量较低。它的蛋白质品质,从各种氨基酸含量看,属中等水平。综合评价。短芒洽草应列为良等或良等以上的饲用植物。

栽培技术要点
短芒洽草种子较小,要求整地精细。一般覆土1~2cm,播深不易出苗,造成缺苗。单播每公顷播种量15kg,如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混播,播量每公顷9~12kg,白三叶播量每公顷3.0~4.5kg。

短芒落草的播种期,春、夏、秋都可播种。在四川巫溪地区以7月底8月初为宜,青藏高原最晚不能超过7月中旬。条播行距25~35cm,播种深度1~2cm,播后镇压。播种当年幼苗生长缓慢,注意清除杂草,并严禁牲畜采食和践踏,以利幼苗生长,第二年可放牧利用。

芒毛苣苔的养殖方法,附注意事项


扦插:春秋季节,选择健壮肥厚的枝条进行扦插。土壤:选择疏松的砂土,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光照:夏季需遮阴,其他季节需给予充足光照。温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左右。浇水: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忌积水,3-9月为生长旺盛期,勤浇水,还要适当喷雾保持空气湿度。修剪:花期过后要剪除掉开过花的残茎。

一、芒毛苣苔的养殖方法

1、扦插:在春秋两季时,挑选健壮肥厚的枝条进行扦插,每7-10cm剪为1小段,可扦插在疏松的砂土内,也可扦插在20%真珠石、30%粗砂、50%细蛇木屑调制的培养土中,期间要保持适当的湿度,沐浴大约50-60%的日照,在30-40天后就可生根成苗,待幼苗根群生长旺盛后,再移植花坛或者盆内栽培。

2、土壤:芒毛苣苔适宜养殖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内,盆栽一般以微酸性土壤为主,也可选择用沙、蛭石、泥炭土配制成的培养土,然后再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

3、光照:芒毛苣苔喜爱半阴的环境,全年除夏季中午的强光需要适当遮蔽以外,其它季节可给予充足的光照,特别是在冬季,如果放置的地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会变为淡绿色或黄绿色,使其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植株干枯而死。

4、温度:生育期适宜的温度在15-25℃之间,芒毛苣苔需要放在阴凉通风处,并要保持环境的湿度,不可一直放置在高温多湿、排水和通风不佳的地方,不然容易导致根系腐烂,芒毛苣苔不耐寒,因此冬天需要放入室内养殖。

5、浇水:芒毛苣苔养殖的盆土,要经常保持湿润的状态,但切忌盆内有过多的积水,避免造成烂根,3-9月是芒毛苣苔的生长旺盛时期,因此需水量较大,要经常进行浇水和喷雾,从而增加其湿度,在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后,要适当减少浇水和施肥量,冬季时盆土要保持稍微干燥。

6、修剪:芒毛苣苔生长旺盛时期,可适当的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在冬季花期过后,需要及时剪掉开过花的残茎,从而节省其养分促发新枝,使其孕育出更多的花蕾。

二、芒毛苣苔养殖注意事项

1、芒毛苣苔种植后要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宜过湿,特别是盆内透气性不佳时,容易导致落叶和根系腐烂,期间可经常向叶片喷洒水雾,保持80%左右的空气湿度。

2、芒毛苣苔在夏季时可放置在室外荫棚下,还有树荫通风处养殖,但要保证遮光度在50%左右,也可将芒毛苣苔挂在阳台的棚架下养殖,期间要用竹帘进行遮荫,或者将盆吊挂在向南的门窗内要保证侧散射光照充足。

3、芒毛苣苔不可风吹枝蔓,以防下垂的茎被盆沿给磨断,在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时,要适当减少浇水和施肥量。

4、芒毛苣苔在冬季养护时,盆土需要稍微的干燥,除了在孕蕾开花前适当施少许含磷的肥液外,通常情况下可少施肥或者不施肥。

伏毛山莓草


植物名称伏毛山莓草

科属 蔷薇科
学名Sibbaldia adpressa Bunge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国外蒙古、原苏联(西伯利亚及哈萨克斯坦)也有。

形态特征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5~4cm。根粗壮,褐色;从根的顶部生出多数根状茎,节上生不定根。花茎丛生,纤细,疏被绢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5或3,顶生3小叶,基部下延与叶柄合生,小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0.5~1cm,宽2~5mm,顶端具3牙齿,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绢毛;托叶膜质,棕黄色,披针形;侧生小叶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托叶草质,披针形。聚伞花序具花数朵,或单生,花5基数,稀4基数,直径5~7mm,副萼片披针形,萼片三角状卵形,具膜质边缘;花瓣5或4,白色或黄色;雄蕊10;雌蕊约10,花柱侧生;花托密被长柔毛。瘦果卵形,表面有脉纹。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伏毛山莓草在宁夏黄土丘陵半干旱区4月上旬返青,5月上旬至下旬为开花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结果,7月下旬为果后营养期,10月下旬开始枯黄。

本草为多年生旱生杂草,常伴生在干草原、山地草原、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群落中。多生长在灰钙土、侵蚀黑垆土、棕钙土及轻壤、沙壤、砾石性土壤中。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坡地上,伏毛山莓草常是长芒草(Stipa bungeana)、冷蒿(Artenmisia frigida)、蒿茭(A.giraldii)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的伴生种。在宁夏中部干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地区,则常与皱黄芪(Astragalus tartaricus)、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西山委陵菜(Potentilla sishanensis)等伴生在短花针茅(S.breviflora)、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及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oides)为优势种的荒漠草原中。

饲用价值
伏毛山莓草属低等饲用牧草,适宜羊只放牧利用。地上部生物产量低,在草地群落中参与度小,虽质地柔软,但适口性一般,株型也低矮,利用率和冬季保存率均较差,青绿期山羊、绵羊仅能采食到植株的一部分,牛、马、驴等大家畜很少采食。

青芒切开太生了怎么办?和玉芒的三大区别!


一提起青芒,想必大家都熟悉,不仅清脆,而且营养价值高,深受女性的青睐,但由于青芒是青色的,且很难鉴别是否成熟,所以很多人一买回来就开始切开食用,殊不知,果肉还是生的,那青芒切开太生了怎么办?和玉芒有什么区别?

一、青芒介绍:

1、青芒为什么是酸的?

一般情况下,青芒吃起来是酸酸甜甜的,若是酸的,则表示还没有成熟,还不宜食用,当然可以跟苹果、梨等一起放几天,青芒就熟了,吃起来也就不酸了。

2、吃青芒有哪些好处?

青芒营养元素丰富,常食用可降压降脂、通便、抗癌抑癌、杀菌的效果,适合有便秘、动脉肝硬化或高血压的患者食用,不过不宜食用太多,以免上火。

二、青芒切开太生了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生青芒是不宜食用的,但如果喜欢吃酸的,还是可以生吃的,只是吃起来味道不好。当然,也可放些白糖、盐等调拌,这样就没有那么酸了。另外,对于未切的未熟青芒,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催熟:

方法一、跟类似苹果、香蕉等能释放乙烯的水果放在一起:把生青芒放到干净纸袋中,然后放入几个苹果、香蕉或者梨等释放乙烯的水果,然后密封放到阴凉处一两天,青芒就成熟了。

方法二、放在米桶里:将生青芒放在米桶里,然后盖上盖子捂几天,生青芒就成熟了。

方法三、制成腌菜:将生青芒洗净切块,然后放到凉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白糖或者米醋密封起来放置七八天就可制成腌菜了,口感吃起来也不错。

三、青芒和玉芒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外形不同:青芒个头大,生熟表皮都偏青色;玉芒个头稍小些,一斤有三四个,且成熟后外表呈黄色。

区别二、口感不同:青芒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一般生的有一点酸味,待成熟时纯甜;玉芒吃起来甜中带酸,一般生的只有酸味,待成熟时才会甜中带酸。

区别三、果肉不同:青芒肉多偏甜,里面无丝、纤维少;玉芒皮薄肉厚、核小,一般熟透后无茎。

总的来说,青芒切开后是生的还是可以吃的,但吃起来有点酸,所以可加点食盐或者白糖就没那么酸了。此外,没熟的生青芒可跟苹果、梨等一起放置几天就可变熟了。另外,青芒和玉芒虽都是芒果,但二者在外形、口感上都存在一定区别,所以选购时要多对比,以免买错。

《短芒三毛草》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四叶三叶草植物种植”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