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

2020-09-10

卧室养花好不好?卧室养花可以吗?风水上认为植物是有灵性的,对人的各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常用植物来调节环境气场。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甘菊》,希望您喜欢!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甘菊,拼音:gānjú

拉丁学名: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Fisch.exTrautv.)Ling&Shih

别称:岩香菊、野菊花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亚目:

科:菊科,亚科:

族:春黄菊族,属:菊属

形态特征

甘菊多年生草本,高0.3-1.5米,有地下匍匐茎。茎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仅上部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有稀疏的柔毛,但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稍多。基部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5厘米,宽1.5-4.5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全裂或几全裂,二回为半裂或浅裂。一回侧裂片2-3(4)对。最上部的叶或接花序下部的叶羽裂、3裂或不裂。全部叶两面同色或几同色,被稀疏或稍多的柔毛或上面几无毛。中部茎叶叶柄长0.5-1厘米,柄基有分裂的叶耳或无耳。头状花序直径10-15(20)毫米,通常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或稍紧密的复伞房花序。总苞碟形,直径5-7毫米。总苞片约5层。外层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2.5毫米,无毛或有稀柔毛;中内层卵形、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全部苞片顶端圆形,边缘白色或浅褐色膜质。舌状花黄色,舌片椭圆形,长5-7.5毫米,端全缘或2-3个不明显的齿裂。瘦果长1.2-1.5毫米。花果期5-11月。

生长习性

甘菊生山坡、岩石上、河谷、河岸、荒地及黄土丘陵地,海拔630-2800米。

药用价值

甘菊味苦、辛;性微寒。清热祛湿。

甘菊图片

zw59.com精选阅读

菟丝子和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菟丝子和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菟丝子属于旋花科,菟丝子属。英文名称dodder,中名别称豆寄生、无根草。一年生寄生草本,缺乏根与叶的构造。茎攀缘性,丝状且光滑,淡黄色,植株以吸器附着寄主生存。花多数,簇生成球状,具有极短的柄,花萼5裂,大约与花冠等长,花冠5裂,呈短钟型,约2公厘长,雄蕊5枚,花柱2枚,蒴果为球形,稍扁,种子形状变化较大,褐色。

菟丝子对阳光充足的开阔环境似乎有所偏好,举凡住家的绿篱、路肩的护坡、到海边的灌木丛,都是菟丝子理想的寄生环境。菟丝子有成片群居的特性,故在野外级易辨识。菟丝子的寄主范围相当的广,多数草本双子叶(如豆科、黎科)及某些单子叶植物都可能成为菟丝子的寄生对象,因此在作物的栽培上,俨然为一种杂草;但在药用上菟丝子也有相当的地位,它能治各种疮毒及肿毒,又能滋养强壮治黄疸,故亦为一种中医良药。当菟丝子侵害植物时,会长出吸器伸入植物体内,吸收寄主的养分,继续长出其它分枝。可见一株菟丝子可复盖住相当大面积的农作物或植物。而菟丝子的种子有休眠作用,所以一旦田地被菟丝子侵入后,会造成连续数年均遭菟丝子危害问题。关于菟丝子的防除,最便捷的方法为利用除草剂抑制菟丝子的生长或种子的发芽。可以防除菟丝子的化学药剂有:2,4.d(二,四地)、dazomet(迈隆)、dcpa(大克草)、dichlorbenil(二氯笨晴)、diphenamid(大芬灭)、diquat(太刈)、dnoc(二硝基磷甲酚、floumeturon(可夺草)、pcp(五氯酚)、sodiumarsenite(亚砷酸钠)、trifluralin(三福林)等。另外,亦可在耕作前提早翻耕并灌水,以促使菟丝子在发芽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调整作物之耕作时期,再配合施用除草剂,可达良好的防除效果。【分布】上海、杭州。【危害对象】木槿、杜鹃花、蔷薇、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树、鸡爪槭、冬青、女贞等。【危害症状】种子萌发时幼芽无色,丝状,附着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丝状的菟丝,在空中旋转,碰到寄主就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细胞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此时初生菟丝死亡,上部茎继续伸长,再次形成吸根,茎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断扩大蔓延,严重时将整株寄主布满菟丝子,使受害植株生长不良,也有寄主因营养不良加上菟丝子缠绕引起全株死亡。【形态】日本菟丝子无根、无叶或叶退化,茎较粗,略呈红色,缠绕生长,蔓延迅速,断茎形成吸根后可继续生长.花粉红色,果实为球状,每棵菟丝子产生5000~6000颗种子,种子小,光滑,在十壤中可存活数年之久。【发生规律】在上海,菟丝子9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种子落入土中经休眠越冬,或到第二年2~3月至6月落入土壤,陆续发芽,遇寄主后缠绕危害,若无寄主,在适宜条件下,可独立生活达1个半月之久。寄主广泛,以木本植物为主,也可危害草本植物,蔓延迅速,危害幼苗,幼树和灌木,但不能危害老化的树皮,高大树木通过根际萌蘖小枝或依靠其他寄主作为桥梁向上蔓延。【防治方法】(1)园艺防治:受害严重的地块,每年深翻,凡种子埋于3厘米以下便不易出土。春末夏初及时检查,发现菟丝子连同杂草及毒主受害部位一起消除并销毁,清除起桥梁作用的萌蘖枝条和野生植物。(2)药剂防治:种子萌发高峰期地面喷1.5%五氯酚钠和2%扑草净液,以后每隔25天喷1次药,共喷3~4次,以杀死菟丝子幼苗。荔枝、龙眼上的菟丝子如何防治菟丝子没有根,也无叶,但茎上有锯齿状的吸盘(或吸根),它就靠吸根深入树皮中吸取营养,使果苗生长受影响,严重日时可造成幼苗枯死。以山地成龄荔枝园较常见菟丝子可开花结籽,花小白色,果实成熟后会自行掉地上,第2年种子发芽,一端形成胚根伸人士中,一端胚顶出土面生出丝状幼茎,幼茎生长很快,遇到果苗就缠绕其上,生出吸根,伸入果苗茎干中吸取营养,茎继续生吸根不断分枝,伸长危害。这时伸入士中的茎逐渐湿腐或枯萎缩与土壤分离。防治方法:(1)发现菟丝子后,立即连同果苗受害部分一起剪(因檠丝子的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一般在菟丝子开前剪除,剪时务必彻底,剪下的茎应集中烧毁。(2)苗圃或果园中要清除作为桥梁寄主的攀缘性附生植物如杂草等,也可用敌草腈0.5千克/亩,或2%3%五氯代酚钠盐和二硝基酚铵盐防治。(3)受害严重的果园,每年要进行深翻,将菟丝子落在土面的种子深翻到3厘米以下的深层土中,使它难以出土危害。(4)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雨后阴天喷洒鲁保号(一种真菌制剂),每亩用1.52.5千克,可人工促成菟丝子发生炭疽病而死亡。喷洒前打断菟丝子蔓茎,效果更好。(5)喷施革甘腮、拉索、胺草磷、地乐胺等除草剂可杀灭菟丝子,也可喷洒1.5%五氯酚钠和2%扑革净。或二硝基铵盐。每隔25天喷1次,共喷3次。病害名称:菟丝子害分布:分布于中国各省;日本。危害:为害树木的主要是日本菟丝子,为害油桐、杨、柳、榆、槐、枣、楝、女贞、丝棉木等多种阔叶树及园林绿化树木和农作物。病原:藤本植物,无根、无叶,茎细长、线形,黄色、白色或紫红色,花小,无梗或短梗,蒴果,种子1-4粒。日本菟丝子茎较粗壮,直径1-2毫米,肉质,幼苗时无色,周生短密绒毛;后为黄绿色,具突起的紫斑;最后为紫红色,分枝较多。花无柄或几乎无柄,花序穗状,长达.3厘米。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褐色。发生特点:竞丝子为1年生藤本,以成熟种子于土中休眠越冬,翌年初夏开始萌发,幼苗圆棒状,不分枝。地上部生长很快,每日可长1-2厘米。茎顶端34厘米部分,在寄生前,带明显绿色,有向阳性。根部10余日枯死或腐烂,在空气潮湿情况下,无根的茎仍可生长50厘米,即在无寄主的情况下,可独立生活40-50天。日本菟丝子5-6月发芽,高10-15厘米,尖端会回旋,碰到杂草、小树即行缠绕,随即产生吸器与奇主紧密结合,竞丝子下部即枯死。幼茎不断伸长,分枝缠绕寄主和自相缠绕。在苗圃内,每株菟丝子能使方圆3-4米内的苗木受害,8-9月开花,每株菟丝子产生种子300粒,10-11月种子成熟落地。土壤比较湿润、杂草灌木较多的林地为害重。防治方法:1.菟丝子为害较重的圃地,冬前进行深翻,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即不能出土。2.发现菟丝子为害,连寄主被害部分一起剪除。3.清除林中杂草灌木,免被缠绕过度到树木上。4.可以喷敌草腈,每亩250克。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增施肥料,促使白三叶生长整齐茂密,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中国菟丝子的缠绕,而且使已发育的中国菟丝子幼苗不能吸附寄主,或已吸附的中国菟丝子幼苗不能蔓延,从而减轻中国菟丝子的危害。2.及时人工清除,太阳暴晒后烧掉。特别是在开花前一定要清除,防止成熟打籽。3.化学防治。轻度发生时,可用48%地乐胺乳油150倍至2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每平方米用药液75毫升至150毫升。4.生物防治。用活孢子含量为3000万/毫升的鲁保一号生物制剂,每平方米三四毫升,于傍晚、阴天或雨后直接喷洒于中国菟丝子的蔓茎上,使用前打断蔓茎造成伤口,利于鲁保一号的毛炭疽菌浸入。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两三次,效果较好。5.中国菟丝子危害严重的地块,最好换种其他地被植物。6.加强植物检疫,中国菟丝子的种子可随花木种子和苗木的调运做远距离传播,发现时应及时连同寄主一起销毁,防止扩展蔓延。菟丝子是一年生攀缘性的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园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轻则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植物死亡。症状特点: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花卉苗木受害时,枝条被寄生物缠绕而生缢痕,生育不良,树势衰弱,观赏效果受影响,严重时嫩梢和全株枯死。成株受害,由于菟丝子生长迅速而繁茂,极易把整个树冠覆盖,不仅影响花卉苗木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营养物质被菟丝子所夺取,致使叶片黄化易落,枝梢干枯,长势衰弱,轻则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全株死亡。病原及为害特点:菟丝子属菟丝子科,菟丝子属的双子叶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危害园林花卉苗木的菟丝子包括日本菟丝子和中华菟丝子两种。菟丝子的寄生范围较广,可寄生于豆科、茄科、番茄科、无患子科等许多科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其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纤细,肉质,绕于寄生植物的茎部,以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还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其缠绕寄主上的丝状体能不断伸长,蔓延。菟丝子以种子繁殖和传播,花小、白色或淡红色,簇生,果为蒴果,成熟开裂,种子2-4枚。菟丝子种子成熟后落入土中,休眠越冬后,翌年3-6月间温湿度适宜时萌发,幼苗胚根伸入土中,胚芽伸出土面,形成丝状的菟丝,在空中来回旋转,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自寄主吸取养分和水分。

当寄生关系建立后,菟丝子就和它的地下部分脱离,茎继续生长并不断分枝,以至覆盖整个树冠,一般夏末开花,秋季陆续结果,成熟后荫果破裂,散出种子,落地越冬。防治方法:防治菟丝子应以人工铲除结合药剂防治,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①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苗圃和花圃管理,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便难于出土);②人工铲除,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花圃,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于其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不可随意丢弃,应晒干并烧毁,以免再传播。在菟丝子发生普遍的地方,应在种子未成熟前彻底拔除,以免成熟种子落地,增加翌年侵染源。③喷药防治,在茧丝子生长的5-10月间,于树冠喷施6%的草甘磷水剂200-250倍液,(5-8月用200倍,9-10月气温较低时用250倍)施药宜掌握在菟丝子开花结籽前进行。也可用敌草腈0.25千克/亩,或鲁保1号1.5-2.5千克/亩,或3%的五氯酚钠,或3%二硝基酚防治。最好喷2次,隔10天喷1次。

薇甘菊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持续清除、特定除草剂化学防治、种植遏制薇甘菊的树木、引入田野菟丝子等4种方法,防治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在不同环境中,防治方法的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法和保护生态相结合的原则。(一)人工连续清除法。鉴于薇甘菊的根、茎被折断后遇土遇水可以重新复生为新个体的特性,一般不提倡采用偶尔人工清除的方法进行防治。但对于管理强度较大的菜地、苗圃、绿化带、住宅绿化地等,化学防除可能会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宜采用人工连续清除方法进行(即:每年49月人工清除34次),将薇甘菊连根拔起。(二)化学防除法。薇甘菊生长多年、危害严重且周边没有敏感的菜地、农田、花卉苗圃的区域,一般采用特定除草剂森草净(70%嘧磺隆可溶性粉剂)进行防治,使用规范详见《利用70%嘧磺隆粉剂防除薇甘菊技术规程》(DB44/T2862005)。(三)种植遏制薇甘菊危害的树木法。在水源林、菜地、农田和苗圃周边,林缘地,可先对局部区域定向喷洒森草净杀灭薇甘菊,2个月后种植幌伞枫、血桐、阴香、海南蒲桃等能较好地遏制薇甘菊生长的树木,种植密度分别采用2米2米、2米2.5米、3米2米、3米3米的株行距,实现用乔木树种快速占领生境,并遏制薇甘菊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目的。(四)引入田野菟丝子法。

在林地、陡坡地、丢弃地及化学防除后植被恢复困难的立地,采用引入田野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方法进行防治。按照每35平方米放置一株田野菟丝子袋苗,养护一年的办法,可较好地控制住薇甘菊的危害。(五)综合防治技术。根据不同生态环境特点,采用以上4种方法相结合,综合使用,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薇甘菊危害的目标。

《甘菊》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