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叶片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感觉肥嘟嘟的,有一些多肉植物叶片看起来晶莹剔透的,非常的好看,很多人都会选择种植多肉植物。而且多肉植物种植起来也是比较简单比较省心的。种植多肉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琉璃晃Euphorbia susannae》,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 中文学名琉璃晃
  • 拉丁文名Euphorbiasusannae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大戟目
  • 科大戟科
  • 属大戟属
  • 种琉璃晃
  • 分布区域原产南非

大戟科大戟属多肉植物,又名琉璃光,原产南非,多年生肉质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植物。株高8~10厘米,株幅15~20厘米。茎球状或短圆筒形,很容易从旁生出新茎是因为有很多的生长点,花开于顶端棱角的软刺之间。易生不定芽,常群生,茎具12~20条纵向排列的锥状疣突,绿色。叶片着生在每个疣突的顶端,细小,早落。聚伞花序,着生在主茎或分枝茎的顶端,花杯状,黄绿色。花期夏季

生长环境

琉璃晃是一个小的种群,按少数个体长在砂石土地中,常发现于白色石英砂石表面上。
他们大部分生活在裸露的地面上,也部分生长于小灌木丛的阴影中。野生的琉璃晃大部分植株隐藏生长在地下,完全生长在地面之上的部分,形状像一个半球或一个垫子。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南非地区。

栽培技术

浇水:耐干旱,刚栽时少浇水,生长期每周浇水一次,冬季每月浇水一次。

光照:全日照。

施肥:较喜肥,生长期每月施肥一次。

注意:琉璃晃汁液有毒的,对眼睛,皮肤和粘膜特别危险。所以要极端注意不要让任何汁液接触你的眼睛或嘴巴。栽培植物必须小心处理。

小编推荐

旋风麒麟Euphorbia groenewaldii


  • 中文学名旋风麒麟
  • 拉丁文名Euphorbiagroenewaldii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大戟目
  • 亚目大戟亚目
  • 科大戟科
  • 属大戟属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原产南非德兰士瓦省。植株低矮,但有粗壮的肉质根,

形态特征

包括极短的主茎在内共高18厘米,全茎粗7厘米。分枝3—7,老株分枝匍匐状,长5—7厘米、直径1.2—3厘米。3棱螺旋状,棱缘强烈地曲折。表皮蓝绿色带暗淡的花纹。棱缘上有类似疣突的突起,长0.5—1厘米,每个突起上有一对0.3—1厘米长的褐色刺。新生分枝顶端有微小的叶,早落。花着生在分枝中上部棱缘上,黄绿色,很小。旋风麒麟是大戟属中的小型珍奇种,棱螺旋状在大裁属种类中十分罕见。可供植物园作标本陈列,也可供部分爱好者栽培。性喜温暖和阳光。培养土要求排水良好并有一定肥分,可用腐叶土、园土、粗砂等份混合。春至秋的生长期中可定期浇水。冬季保持盆土干燥,旋风麒麟虽可耐3℃低温,但经常在此低温下茎枝表皮呈红褐色,且会皱缩,因而最好能维持10℃以上并适当浇水。

主要价值

可放置于园林当摆饰品:盆栽观赏或地被植物或地被植物。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从基部切取分枝,干燥数天后插入半潮介质中,保持温暖和半阴条件,生根慢,要有耐心等待39.帝锦(Euphorbia
lactea)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原产印度和斯里兰卡。株高2米,分枝极多,直径3—5厘米。3—4棱,棱谷平,棱缘稍有突起。表皮深绿色,中有白条晕纹。刺褐色,长0.5厘米。茎端有细小的叶,早落,因而给人的印象好像始终无叶。花着生于新生分枝顶端,有总花梗,小花黄绿色。帝锦无叶,茎上花纹很美,可供室内摆放。繁殖多时也可作球形大朝属种类的砧木。晚春至秋天可在室外培养,生长更为迅速。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繁殖可截取茎段进行扦插。本种有一个广泛栽培的带化变异种春峰。生长比原种更迅速。而带斑锦(白色斑)的带化种春峰锦就很稀有了。

大戟阁Euphorbia ammak Schw


  • 中文学名大戟阁
  • 拉丁文名EuphorbiaammakSchw
  • 科大戟科
  • 属大戟属

产地分布:形态特征:多肉植物。四棱高大柱状,茎表青生长习性:繁殖培育:园林用途:

产地分布:

形态特征:

多肉植物。四棱高大柱状,茎表青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春峰Euphorbia lactea f.cristata


  • 中文学名春峰
  • 拉丁文名Euphorbialacteaf.cristata
  • 别名鸡冠木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蔷薇亚纲
  • 科Euphorbiaceaec大戟科
  • 属EuphorbiaL.大戟属
  • 种春峰
  •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有培植

春峰是大戟科多年生肉质植物,是帝锦的缀化(带化)变异品种。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稍耐半阴,忌阴湿,不耐寒。有时还会出现返祖现象,使扭曲生长的鸡冠状肉质茎长成柱状。

产地分布

其原种帝锦产于斯里兰卡、印度一带的热带干旱地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植物春峰之辉的彩化变种,而春峰之辉又是春峰的斑锦变异品种,春峰则是帝锦的缀化(带化)变异品种。彩春峰的肉质茎依品种的不同有暗紫红、乳白、淡黄以及镶边、斑纹等复色。彩春峰的性状很不稳定,栽培中经常发生色彩的变异,如暗紫红色肉质茎会长出白色、黄色斑块等。有时还会出现返祖现象,使扭曲生长的鸡冠状肉质茎长成柱状。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稍耐半阴,忌阴湿,不耐寒。生长期可放在室外光线明亮且通风良好处养护,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避免长期淋雨和土壤积水,以防烂根。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喷少量的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肉质茎颜色清新,富有光泽。夏季高温时稍加遮光,以免强烈的直射光灼伤表皮,并加强通风,否则会因闷热、潮湿,导致肉质茎腐烂。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注意肥料中氮肥含量不宜过高,以免植株带有过多的绿色,影响观赏,因此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

园林用途

春峰是的多肉植物,其株形奇特而优美,又多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用其装饰家居、厅堂,虽无绚丽的花朵和翠绿的叶片,但它那似奇石、像山峦、如鸡冠的肉质茎古朴雅致,在各种观赏植物中独树一帜、颇有特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新潮时尚花卉。不少多肉植物爱好者还将其作为品种收集栽培。

繁殖培育

春峰的繁殖常用嫁接法,效果好,在春、初夏和秋季进行。由于彩春峰的变异性较大,可利用这个特性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方法是当肉质茎上长出其它颜色的斑块时,注意观察,等其长到合适的大小时,将其切下,另行嫁接,成活后加以培养,长大后,即成为新的品种。

琉璃兜Astrophytumasteriasvar.nuda


  • 中文学名琉璃兜
  • 拉丁文名Astrophytumasteriasvar.nuda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石竹亚纲
  • 目石竹目
  • 科仙人掌科
  • 属星球属
  • 分布区域原产美国南部、墨西哥北部、东北和中部地区

琉璃兜,是一种植物,仙人掌科,星球属。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厘米,幅径10–15厘米,小型种。星兜通体碧绿,无白点。花期为3–10月,花为黄色花瓣,喉部橙色。

生长环境

喜温暖阳光充足环境,耐强光照射,耐湿润,种植时应保持湿润,耐寒性一般,冬季应注意保暖。

分布范围

原产自美国南部、墨西哥北部、东北和中部地区。

红彩云阁Euphorbia trigona ‘Rubra’/t


  • 中文学名红彩云阁
  • 拉丁文名Euphorbiatrigona‘Rubra’/t
  • 别名红龙骨
  • 科大戟科
  • 属大戟属

产地分布:形态特征:红彩云阁是彩云阁的栽培品种。原种彩云阁产于纳米比亚,其形态为多分枝灌木,分枝全部向上生长

产地分布:

形态特征:

红彩云阁是彩云阁的栽培品种。原种彩云阁产于纳米比亚,其形态为多分枝灌木,分枝全部向上生长。3—4棱,通常3棱,粗4—6厘米、长15—25厘米,但在栽培中分枝较细而更长。棱缘有坚硬短齿。表皮深绿色有白色晕纹。对生刺红褐色,0.3—0.4厘米长。在分枝上部每棱上都有卵圆形带短尖的绿色叶,叶长3—5厘米,叶质很薄。冬季寒冷时会落叶,翌年5月萌发新叶。

红彩云图形态基本上同彩云阁,茎叶都是暗红色,在光线不足或生长特别旺盛时也可能带绿色。它的生长速度明显比彩云阁慢。红彩云阁和彩云阁均分枝很多,分枝间距很小,垂直向上生长,因此很适合在大型厅堂布置,作为背景成排布置尤为理想。栽培相当简便,除冬季最好维持5℃以上外,其他无特殊要求。春到秋可以充分浇水并施肥,也可直接在露地栽培。繁殖用扦插。

彩云阁栽培品种,其特征与彩云阁相同,但茎的表皮带红褐色,而且叶片也呈暗红色。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红彩云阁和彩云阁的形态基本相同

园林用途:

锦晃星Echeveria pulvinata


  • 中文学名锦晃星
  • 拉丁文名Echeveriapulvinata
  • 别名金晃星、绒毛掌、猫耳朵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目蔷薇目
  • 亚目虎耳草亚目(Saxifragineae)
  • 科景天科
  • 属拟石莲花属
  • 分布区域原产墨西哥,中国多地有分布。

锦晃星(Echeveriapulvinata)是一种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是该属中栽培较为普遍的种。其肥厚的叶片上布满了细短的白色绒毛;在阳光充足、温差大的环境下,叶片边缘会镶上一圈亮丽的红色。在冬季或早春会绽放一串串橙红色的小花,非常漂亮。

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灌木状多浆植物,灰绿色卵状倒披针形肥厚肉质叶轮状互生,全缘,椭圆尖头,老桩长3cm-4cm,宽2cm~2.5cm,厚约1cm,玲凉季节阳光下,叶端及上缘呈红色。棕褐色茎细棒状,0.8cm~1cm,下端横卧,分枝群生,高15cm~20cm。晚秋至初春由枝头抽出花梗,开鲜红色5瓣花,小花钟形,半开状,花长1-5cm,穗状花序。

生长习性

该种习性强健,耐干旱,忌水渍。喜光照,又耐半阴,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忌水湿和闷热。生长期不宜浇水过多,盆土过湿,会造成茎、叶徒长,叶片之间的距离拉长,植株不紧凑,降低观赏价值。在半阴处能正常生长,但叶缘及叶端的红色会减退,甚至消失。对紫外线的抵抗力很强。

分布情况

原产墨西哥,中国多地有分布。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锦晃星的繁殖可在生长期间进行扦插,枝插、叶插均可成活。枝插一般切取带有叶片的顶枝,长10厘米左右,插于沙土中,10~15天即可生根。叶插是将叶片切下,待切口晾干后,插入或平卧在沙床上,保持稍有潮气,20天左右生根。叶插较为困难,常切取旁生的幼株进行扦插。

管理养护

喜欢干燥、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积水、怕低温,冬季室温最好保持在10℃左右。每年早春换盆,加入疏松肥沃的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生长期不宜多浇水,盆土过湿,茎叶易徒长,叶片和根部霉烂,失去观赏价值。特别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水分过多,根部易腐烂死亡。夏季高温会有短暂的休眠,底部叶片会干枯掉落,要减少浇水。阳台栽培切忌阵雨冲淋。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以保持叶片青翠碧绿。每次不可过浓,浓肥伤根。但施肥过多,引起节间拉长,影响姿态。如枝条徒长或衰老,可剪短施肥,更新复壮。
每15~20天施一次“低氮高磷、钾”的薄肥,施肥时注意肥水不要溅到叶片上,以免形成难看的斑痕,很难去掉。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保持6~8℃的温度,节制浇水,以防因低温、潮湿引起的烂根。盛夏高温时也不宜浇水过多,否则会因根部腐烂而造成叶片萎缩、脱落,并加强通风,防止暴雨冲淋。

病虫防治

主要发生叶斑病、锈病危害,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有时有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虫害有黑象甲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锦晃星是一种栽培较为普遍的多肉植物,其肥厚、多肉的叶片布满了细短的白色毫毛,叶缘顶端的红色鲜艳夺目,与冬季和早春绽开出的一串串橙红色小花交相辉映,异常美丽。盆栽点缀阳台、书桌、茶几,生动而有趣。锦司晃则较为稀有,多肉植物爱好者常作为品种收集、栽培。没有吸收辐射的功能。

锦司晃Echeveria setosa


  • 中文学名锦司晃
  • 拉丁文名Echeveriasetosa
  • 别名多毛石莲花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蔷薇目
  • 科景天科
  • 属拟石莲花属
  • 种锦司晃
  • 分布区域墨西哥

锦司晃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原产地为墨西哥。与锦晃星相似,但叶片要厚很多,花茎的生长速度比锦晃星慢。春秋为生长旺季。叶插与扦插皆可繁殖,但是叶插成功率不高。

形态特征

莲座叶盘无茎,老株易丛生。大的莲座叶盘由100片以上的叶组成。叶长5—7厘米、宽2厘米,基部狭窄,先端卵形并较厚,叶正面微凹、背面圆突,叶先端有微小的钝尖。叶绿色,叶端微呈红褐色,全叶被0.3厘米长的白毛。花序高20—30厘米,小花多,黄红色。本种形态有点像一种普遍栽培的同科属种类锦晃星,不同的是它没有高的茎,叶片比锦晃星厚,叶缘也没有锦晃星红。

生长环境

喜欢日照充足、干燥、空气流通较好的环境。夏季温度过高时会休眠,底部叶片干枯脱落,要减少浇水,适当遮阴。

栽培技术

除了夏天要注意通风和节水外,栽培较简便,喜光线充足,不宜在顶部淋水,否则很容易因积水导致叶片腐烂。因为含有绒毛,可以去其他带有绒毛的景天科多肉植物搭档组合,效果惊人。与熊童子、月兔儿等组合在一起。日照充足的情况下,叶片颜色鲜艳夺目!

《琉璃晃Euphorbia susannae》由植物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多肉种植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