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种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主要依靠消化侵入体内的蜜环菌等真菌获得营养。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甙类、维生素a类物质、结晶性中性物和微量生物碱以及粘液质等,有益气养肝、镇惊、息风和止痉的功效。天麻人工栽培的历史不长,但栽培技术却发展很快,过去人工栽培天麻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种麻逐代退化,产量低而不稳,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天麻有性繁殖是克服种性退化的有效方法,天麻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即采用箭麻开花授粉后所结种子进行栽培繁殖。采用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能较好地利用空间、节约费用、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可以解决大田播种需繁殖场地大,易受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且不易管理的问题。现将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介绍如下:

1前期工作准备1.1花粉种子培育天麻地下块茎生长的时间长短与个头大小,从外形上分为箭麻、白麻、米麻、母麻和大白麻、箭麻和大白麻均可入药,又叫商品麻。箭麻能长出地上茎,并能开花结籽,它在抽茎时,茎秆似箭故称箭麻。选新鲜、健壮,无破损、霉烂、无病虫害、块重在100~200g左右的箭麻作种。箭麻必须在立冬至春季出苗前采挖,春栽成活率明显高于冬栽。因箭麻本身贮存有丰富的养分能满足抽苔开花结果的需要,不必用菌材伴栽,一般采用室内栽培。室外栽培应搭建遮雨荫棚并注意防风;天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采用打尖、人工异株异花授粉等措施,可显著提高箭麻结果量和单粒重量。需要注意的是,天麻果实成熟后,开裂前与开裂后采收,发芽率相差很大。采摘将裂果和成熟后的嫩果及时播种是保证较高发芽率的重要措施。天麻果子成熟的标志是:①手摸果实由硬变软;②果缝未裂,泛白发亮;③剥开果皮种子能散开。种子保存切忌阳光曝晒。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贮存的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有极大的影响,果实自然开裂前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可达94%;果实自然开裂当日种子发芽率降至88.4%;在室温下贮藏3d发芽率降至22.3%。天麻种子采摘后应尽快播种,最好边采收边播。不能立即播种时应将种子放入玻璃器皿内或装入纸袋,贮存于冰箱3℃~5℃的低温条件下,在半个月之内播种,可保证发芽率。1.2萌发菌拌种天麻种子萌发,需萌发菌伴播,紫萁小菇伴播发芽率较高。播种前将已培养好的紫萁小菇萌发菌的二级菌种或三级树叶栽培菌种,由培养瓶中取出,放入已清洗消毒的搪瓷盆中,每袋用菌种一瓶,将二级菌种掰碎至核桃粒大小或将粘在一起的菌叶一片片分开备用。将天麻成熟嫩果和将裂果种子由蒴果中抖出,轻轻撒在菌种块(叶)上,边撒边拌,种子应分多次撒播,撒后再拌均匀,以免种子集中在少量菌块或菌叶上,影响接菌和发芽效果。播种量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每袋播饱满蒴果5~7个。均匀拌上蒴里面的粉末状种子后的萌发菌,在盆上面盖干净报纸或薄膜,放在背风荫凉、潮湿的地方。24h后待菌块(叶)上长出一层白毛状的气生菌丝,把种子完全包住再装袋。这样天麻种子与紫萁小菇萌发菌结合后萌发率高,生长快。

扩展阅读

袋栽黑木耳技术 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黑木耳俗称木耳、云耳。属担子菌亚门、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它的胶体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能起到清胃和消化纤维的作用,还有补血、镇静的功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根据黑木耳吸收营养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利用北方早春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黑木耳生长的养料进行人工袋栽,生产优质黑木耳。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袋栽黑木耳技术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环境条件要求

温度和湿度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喜温,20~28℃为适宜的发菌和出耳温度,25~28℃为最适发菌温度,不能高于32℃和低于20℃。发菌阶段环境相对湿度50%~70%为最适,出耳阶段环境相对湿度要求达到80%以上,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达到65%。

空气和光照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好气,有充足的氧气菌丝和子实体才能正常生长发育;黑木耳发菌时需要黑暗条件,培养菌棒需要微光,出耳时需要强光,只有经过强光刺激才能正常出耳。

酸碱度黑木耳菌丝生长适宜的酸碱度为pH6~7,拌料时要求培养料的酸碱度达到pH8左右,经过灭菌后培养料的pH就自然会降到6~7。

栽培季节

根据黑木耳的生长温度和浙江丽水的气候特点,秋季和冬季为袋栽黑木耳的适栽季节。冬栽一般安排在10月底至11月下旬制作菌袋比较合适;秋栽一般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制菌袋比较合适,夏季室内最高气温一定要低于30℃时才能制菌袋,也不能过迟制菌袋,否则会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培养料的制作

培养料的配方袋栽黑木耳可以选用无油脂的阔叶树木屑、玉米芯、棉子壳、麸皮、米糠、石膏粉、红糖、生石灰等为培养料。常用的配方:阔叶树木屑50%,玉米芯或棉子壳31.5%,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粉2%,生石灰粉0.5%,石膏粉1%。料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1)~(12)。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木屑和玉米芯粉碎成黄豆粒般大小,如果用棉子壳的要事先用石灰水浸泡。

培养料的制作培养料要求拌料均匀、控制含水率、酸碱度适当。拌料时应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充分拌均匀,不均匀易造成灭菌不彻底而感染杂菌。用水量一般为干料的1~2倍,含水量应以手捏培养料成团,手指缝能渗出水而不滴下水为宜。培养料的酸碱度用石灰和石膏粉调好后,将水洒入先拌好的干料中,培养料的pH值要求达到8左右。培养料拌均拌湿后,应先堆放30分钟左右,使原料充分吸水后装袋(规格为17cm×45cm的聚乙烯塑料袋),装袋要松紧适中,装料均匀不留空隙。

料袋灭菌料装袋后及时灭菌,可以采用常压灭菌灶灭菌,灭菌灶内料袋排列不能过紧过密,便于蒸气在整个锅内流动畅通,灶内温度均匀,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用旺火猛烧,温度达到98%以上时保持18~20小时使菌棒彻底灭菌。

接种

灭菌后料袋温度降至常温后即可接种,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无菌接种,一般每包菌种500g左右可接种20~25袋。接种前要严格消毒,消毒剂有酒精和气雾消毒盒,用酒精消毒接种者双手、接种用具及菌种袋外表等。

接种人员的手用70%~80%酒精擦洗消毒,接种箱用气雾消毒盒消毒。气雾消毒盒点燃密封30分钟后进箱接种。接种动作要快,争取在1小时内接完一箱料袋。接种后扎紧袋口,迅速移入经过消毒的培养室培养发菌。

菌丝体培养

培养室内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培养室要在前一周用甲酚皂液250ml兑水10~12.5kg喷雾消毒,在前两天再次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密封状态下的烟雾消毒。

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发菌初期温度应控制在28℃,等菌丝占满料面后降温至25℃,不能低于20℃,也不能高于30℃导致烧菌。

培养室相对湿度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发菌期间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发菌期间要避光培养,门和窗户悬挂黑布遮光,培养室要制造成黑暗环境,在菌丝发满全袋待菌袋变软时就可以掀掉黑布见光催耳。

发菌期间要进行翻堆,将菌种上下、内外位置调换,使发菌均匀,翻堆的同时检查杂菌,菌袋内发现有红、黄、青、绿等颜色的斑块及时拣出处理。对轻微污染的可用75%酒精和35%甲醛按21的比例混合液注射处理,对污染严重的菌袋要进行灭菌处理,移到远处深埋或烧毁,以免杂菌扩散蔓延。一般经过35~50天培养菌丝即可发满全袋。

栽培场地准备

栽黑木耳的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水源清洁、干燥近水源的地方。将土翻至畦上做成龟背型凸畦,畦宽约1.2m,畦长可视场地情况而定,中间留0.6m当走道。走道最好铺少量杂草或稻草,畦面铺上打过小孔后的地膜,防止下雨天泥沙粘耳。畦中间架设一根铁丝或木杆做畦架用来摆放耳棒。

出耳期间的管理

选择阴天或晴天将发好菌丝的耳棒搬至栽培场地排场,耳棒人字形露天排放,不能太密或太稀,一般耳棒之间相隔13~15cm。预先做好钉板,一般用6mm的铁钉,铁钉1.5~2cm梅花形间隔,用钉板朝发好菌的耳棒四周打洞,每袋150~180孔,深度1~1.5cm。

耳棒扎孔后进行催耳,做好保湿,防止耳棒孔口过于干燥,空气相对湿度不足时可向畦沟走道浇水,以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7~15天黑木耳耳基在穴口大量形成,耳芽阶段不能向耳芽直接喷水,此阶段可每天向地面、空间喷雾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使耳场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保持耳片湿润不积水;只有当耳片大于1.5cm才可向耳片直接喷水,可每天喷雾多次,使耳场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90%。喷水宜在早晚,中午高温时不可喷水,温度高于25℃时也不能喷水。黑木耳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环境以促进耳片长大。

耳场周围及走道应每周消毒,一般用多菌灵或菇霉灵液喷雾消毒,保持耳场清洁以减少杂菌污染。及时拣出有杂菌侵染的耳棒,用5%的石灰乳涂抹霉斑,或将有霉斑的耳棒经过几天暴晒后再进行出耳培养。及时淘汰污染严重的耳棒,移到远处进行深埋或烧毁。

采收

当耳片充分展开,耳基开始收缩边缘变薄,即八分熟时采收。采收前1~2天停止洒水,加强通风,让耳片稍干后采收,一次摘净并去除残余的耳基。采完停水一周后再喷水管理,促使出第2潮耳;第2潮耳采收后,耳袋应适当注水,注水时一定要掌握气温低于25℃,以减少杂菌污染。一般袋栽黑木耳可出耳3~4潮,头潮产量高,以后几潮产量低。采收后的黑木耳晾晒阴干或在50℃下烘干

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管理要点:

1、黑木耳生产工艺流程。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菌袋—刺孔管理—吊袋--催耳—出耳管理—采收—后期管理。

1.1原料选择及配方:

袋料栽培:袋和料同样重要。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应选用韧性好,抗拉力比较强的优质菌袋。黑木耳的主要原料是阔叶树硬杂木木屑为好,粗细配比为3/7比较适宜。辅料以麦麸或者米糠为主。如果使用的玉米面、豆饼粉都要粉碎的细一些,利于混拌均匀和溶融碳氮,提高培养基的固型性、持水性和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吊袋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

*常用培养基配方:硬杂木屑80%、麦麸或者细米糠20%、石膏粉1%。石灰粉0.5%,含水量60%左右。

1.2拌料装袋:

棚室吊袋栽培菌包的拌料方法与常规菌包生产的拌料方法一样,目的是使主料、辅料和水充分混拌均匀。

棚室吊袋栽培更要提高装袋的标准,培养料不但要装实,更要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无散料,袋料紧贴,料袋无褶皱。提高装袋的质量,关键是所用装袋机的好坏,采用防爆袋装袋机,袋装的不但标准,还可以使用薄菌袋,是克服袋料分离较有效的办法。装袋过程要轻拿轻放。如果发现菌袋有破口或者微孔。要立即处理。

菌袋装好以后。使用人工或者扎口机在菌包中间打孔,将料面上部的菌袋窝入中间的孔中,然后将灭菌棒插入中间的孔中。将菌袋口朝下放入周转筐内,然后装在灭菌车上推人灭菌室进行灭菌。

1.3灭菌与接菌:

灭菌是菌包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大部分厂家和种植户多采用常压灭菌,常压灭菌要求温度达到100度后、保持8-10小时以上,高温季节或者装袋数量较大的,要适当延长灭菌时间。灭菌结束后再闷锅3-5小时。出锅时要趁热将菌筐运送到冷却室、接菌室。

接菌是在接种箱或者接种室内无菌条件下操作。把灭菌棒拔出,将菌种接到培养基内,然后用无菌棉塞封闭袋口,接菌成功的基本条件:1、严格遵守无菌生产工艺操作流程:2、接菌室消毒灭菌要彻底。

3.菌种一定要保证优质。不可使用带有隐患的菌种。4、抢温接菌需规范:接种操作一定要快捷,干净,利索

1.4培养室处理及菌包培养

培养室的墙面和地面要求光滑平整,首先将室内杂物清理干净,并使用灭菌杀虫药物进行密闭熏蒸。保持48小时之后通风换气,之后地面撒一层生石灰防潮、防杂菌。培养室必须干净和干燥。并做好预防鼠害的防治措施

菌包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各个生长阶段协调和控制好温度,培养室的最适温度为22℃~25℃,由于袋内培养料温度往往高于室温2℃~3℃,所以培养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5℃。待别是在培养后期(即菌丝长到培养料高度约1/2以上),温度超过25℃,在袋内会出现黄水,水色由谈变深,并由稀变粘,这种粘液的产生,容易促使霉菌感染。培养室的相对湿度55%~65%,如果湿度太低培养料水分损失多,培养料干燥,对菌丝生长不利,相对湿度超过70%,棉塞上会长杂菌。光线能诱导菌丝体扭结形成原基。为了控制培养菌丝阶段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培养室应保持黑暗或极弱的光照强度。培养室内四周撒一些生石灰,使成碱性环境,减少霉菌繁殖的机会。栽培袋放在培养架上或堆积在地面上培养菌丝时,不宜多翻动。因为塑料袋体积不固定,用手捏的地方体积变化,把空气挤出袋处,当手去掉时,其体积复原,就有少量的空气入内。这样就有可能进入杂菌孢子。另外,在手接触袋壁的地方;增加了塑料袋与培养料的压力,遇到较尖锐的培养料(锯木屑、棉籽完)就会刺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孔,杂菌孢子也会由此而进入,增加感染率。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尽量少动,在检查杂菌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发现杂菌应及时取出,另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继续观察。若污染程度比较轻,可用甲醛药液注射到杂菌处,并用小块胶布把针眼贴着,可控制杂菌继续蔓延。每天通风1-2次,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这样有利于菌丝体健壮生长。

2、吊袋大棚的结构及设施.(省略)

3、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刺孔及复壮

3.1菌包入棚及复壮菌丝: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黑木耳菌包一般35-40天左右即可长满菌袋,然后后熟培养10-15天左右。4待菌丝复壮变白后就可以刺孔了。

3.2刺孔和封闭孔眼:

将培养好的菌袋运进棚后,用开口机开口,一般开“1”、“Y”或“O”形小口,开口直径0.3~0.4cm,孔深0.6-0.8cm.开口数量180~220个。开口后将菌袋码跺放在大棚内,一般4~5层菌袋高为好,刺孔后袋温控制在22℃以下,湿度保持菌包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渍。温度高孔口封闭快,避免堆温过高。大棚覆盖遮荫网遮荫,要求散光照射,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80%左右,。刺孔后5天--7天在遮阳条件下菌丝即可封闭孔眼,最好刺孔后3天--5天将菌包上下对倒一次,再过3天--4天即可进行吊袋作业。

4、棚室吊袋的具体方法

4.1吊袋时间: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可实现一年栽培两个生产周期,即春耳4月挂袋,6月上中旬收结束;秋耳8月底至9月初挂袋,11月上中旬结束采耳。

4.2吊袋方式:

菌包刺孔后当孔眼被菌丝封闭时即可进行吊袋,吊袋方式主要有“双线挂钩”和“三线挂钩”两种。“双线挂钩”是将两根细尼龙绳拴在吊梁上,另一头系死扣,吊袋时先将一个菌包放在两股绳之间,菌包的上面用16#铁丝做的钩,(钩的形状如手指锁喉状,长4公分)用钩将绳向里拉束紧菌包,上面再放菌包,菌包上再放钩子,以此反复进行,每串挂7袋--8袋;“三线挂钩”是用三股尼龙绳拴在吊梁上,另一头也系死扣,吊袋前先放置7个--8个等边三角形塑料角扣或三角型12#铁丝钩,作用也是束紧尼龙绳固定菌包,吊袋时先将一个菌包放在三股绳之间,菌包的上面放下一个角扣,再放一个菌包放下角扣,以此每串挂7袋--8袋。相邻两串间距为20公分--25公分。吊袋时,最底部菌包应距离地面30~50cm左右,利于通风,防止产生畸形木耳,提高产量。为了防止通风时菌袋随风摇晃,相互碰撞使耳芽脱落,吊绳底部用绳链接在一起,这样风再大,菌袋可以随风共同摆动,不相互碰撞。吊袋密度、每平方米在60袋--70袋左右。

5、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出耳和采收

5.1催芽期管理:

吊袋后到原基形成阶段。春季技术管理要点是:增温、保湿、轻通风。这一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以保持在20-22度左右为宜。要注意早晚增温。这个管理阶段空气湿度是非常重要的。吊袋后如不及时浇水催芽,很容易造成菌丝老化,影响出耳和产量。催芽期应将地面浇透水,并结合空间喷雾状水保持棚内昼夜湿度80%以上,使菌袋表面有一层薄而不滴的“露水”,这样可保证耳芽出的又快又齐;吊袋黑木耳的空气湿度主要是依靠喷施雾状水最好,可防止水滴进入菌袋产生青苔。要根据大棚内木耳生长情况和外界气温情况。灵活掌握通风换气的时间和次数。以保证大棚内空气清新为宜。在调控温度,湿度,空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光照的管理。催耳阶段大棚内要有一定的散射光照。这样有利于耳芽的形成和生长。经过精心管理。一般正常情况下7--10天左右形成黑木耳原基。

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大棚内温度控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菌袋密集程度高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高温“烧菌”,“烧菌”的菌袋再遇高温高湿很容易造成一片“绿海”

5.2耳片分化管理:

当原基生长至直径0.5公分,形成耳片后,这一阶段管理的技术要点:控温、增湿、常通风。这一阶段湿度始终保持在85%左右,减少干湿交替,防止产生憋芽和连片。加强通风,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产生畸形耳,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这一阶段更要防止高温伤菌,棚顶的自动雾化装置就要发挥降温保湿的作用了。棚内温度以保持在25℃以下为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菌包流“红水”和感染绿霉菌。

天麻怎么种 天麻栽培技术


说到天麻,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天麻的食用价值非常的高,适量食用对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且食用方法也比较多。那么天麻要如何种植栽培呢?下面和小编一起去去了解下吧!

天麻怎么种

1、栽种时间及场地选择。山地适宜海拔高度300-1800-2600米,低海拔地区如盆地、平原要求在室内、盖阴棚和地下室、山洞等能遮阳降温的场所。

2、建畦。室内平地面栽培可用砖码成或者木板隔成宽80厘米、高20厘米,长不限的畦池。我们正在拍摄和编辑最新室内箱式栽培天麻的全套技术视频,敬请留意观注。

大田或者山地建斜坡畦,挖深10厘米,宽80厘米,长度不限,利于操作就行,畦与畦间距50厘米,便于挖排水沟和行走。

3、播种栽培。在畦底垫松毛树叶5厘米厚,将粗棒一根靠一根,间隔两厘米左右的摆放,横直向均可,砍口朝上,填沙土至粗棒皮面平,但又不能盖住粗棒皮面,喷水至沙土湿透,撒一薄层树叶盖住粗棒,播撒枝条菌种,每粒菌种间隔6厘米,点播麻种,每颗麻种间隔10厘米,间隔40-50厘米远放一根直径约5厘米的粗棒,撒松毛至棒面平,不要压紧,要求疏松,棒上铺细枝叉约3-5厘米厚,盖土厚约15厘米,枝丫张开的不用管它,能起到透气的作用。

天麻栽培技术

1、选育苗地

选择湿润透气和渗水性良好、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挖深35厘米,长宽各85厘米的坑穴栽培。选地时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2、培育菌床

种植天麻先要培养好蜜环菌菌材或菌床。一般阔叶树均可用来作培养蜜环菌的材料,但以槲、栎、板栗、栓皮栎等树种为好。

3、种子处理

选种:选取当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种选出再筛选,拣除烂麻、畸形麻等劣质麻种,最后确定为个头相当、健壮、外观整齐、个头大、成色好、无创伤的天麻作为次年使用的麻种。

4、种子繁殖

选择重100克以上的天麻,随采随栽,抽穗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

栽后管理

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温15-28度。在根茎膨大期喷施药材根大灵溶液于叶面,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夏季高温季节应用遮阳网或树枝遮光降温,防止人、畜踩踏。若遇干旱,可适量浇水。同时在雨季注意防止积水。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荫,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总结的一些天麻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天麻属于草本植物,主要以它的块茎入药,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珍贵中药材,且在中药市场一直非常的畅销,种植天麻的前景非常广阔哦!

天麻怎么种?天麻种植技术【视频】【图文】


【常见问题】天麻怎么种?天麻种植技术

【专家解答】

天麻生长习性:适宜于疏松、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5-28度,当地温低于8度、高于30度即停止生长。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提供养分而生长发育。即蜜环菌生长在木材上,天麻再吸收木材上的蜜环菌再生长。

1.备料

多种阔叶树(除松树、柏树等含油性以外的硬杂木不可使用)均可用做培养蜜环菌的木材,常用的有青杠、板栗、榆树、刺槐、杨柳、桦树等。

2.选地

选择湿润透气和渗水性良好、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挖深35厘米,长宽各85厘米的坑穴栽培。

3.选种、拌种、栽种

天麻可以作为有限繁殖和无限繁殖两种,在选择麻种时选取当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种选出再筛选,拣除烂麻、畸形麻等劣质麻种,最后确定为个头相当、健壮、外观整齐、个头大、成色好、无创伤的天麻作为次年使用的麻种。

栽前,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种,防止病害侵入。将坑底挖松,整平后铺上一层阔叶树树叶及腐殖土,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材均匀摆在坑底,材间距离6-8厘米,每窝放6-8根木材。栽时把邮寄给你的密环菌枝紧靠放在木材两侧鱼鳞口处,再把天麻种子放在菌枝和木材处,以便使两者很快建立营养(共生)关系。之后把剩余的白色蜜环菌种分成黄豆大小的颗粒,均匀散放在木材中间。之后用腐殖土或细沙填平,轻轻压紧,不留空隙。若种子和菌种、菌枝数量多,可以在第一层上面再栽培一层,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方成井字形。最后在上面覆盖细土15厘米左右,上盖枯枝落叶,成龟背形,略高于地面,已利排水。

4.栽后管理

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温15-28度。在根茎膨大期喷施药材根大灵溶液于叶面,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夏季高温季节应用遮阳网或树枝遮光降温,防止人、畜踩踏。若遇干旱,可适量浇水。同时在雨季注意防止积水。

5、虫害防治

天麻病害主要有乱根病,发生乱根病两个原因:一是杂菌侵梁天麻乱根;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乱根。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经常注意排水。防治方法:喷施针对性药物+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灭杀。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防治方法:喷施针对性药物进行灭杀或用灯光诱杀成虫。

6、采收加工

一般在春季秋季10-11月采挖。挖出后用淘米水洗净泥沙和天麻表面的菌索,然后放蒸笼蒸10-25分钟,根据天麻大小而定。蒸好直接晾晒或烘干即可,注意阴雨天防止霉变。

【小编点评】天麻是一种易危物种,是我国的Ⅱ级保护植物,是出了名的名贵中药,其种植非常不容易,方方面面都需要十分讲究,目前,比较出名的天麻种植产地是在平武,上面就是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的天麻种植技术了,附加了视频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厂化白色金针菇袋栽技术


金针菇是我们日常经常食用到的种类之一,种植金针菇的方法也比较多,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工厂化生产的有机白色金针菇袋栽技术。

有机白色金针菇袋栽工艺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经过近几年潜心研究开发出的最新科研成果,该项技术紧密结合食用菌发展前沿,在金针菇袋栽工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形成了包括厂房建造、品种利用、培养料制作、灭菌工艺、接种工艺、培菌技术、催菇技术、再生法育菇、优质菇培育等整套的技术体系,为河南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机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是有机金针菇生产发展的方向,既有利于有机金针菇生产的标准化,又有利于有机金针菇产品的质量安全,还有利于提高有机金针菇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

有机白色金针菇袋栽工艺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

有机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新型菇房的设计与建造一是地面施工。先铺10厘米厚的石灰混合土并压实;在压实的石灰混合土上铺设一层0.12毫米厚的塑料膜;在塑料膜上方铺设一层6厘米厚的泡沫塑料挤塑保温板;在保温板上方浇制一层6厘米厚沙石水泥混凝土。二是菇房内铁制层架的制作。每间出菇房内放置4个铁制层架,中间放置两个,两边放置两个,菇房内铁制层架角铁采用国标3厘米3厘米型号。铁制层架共设8层,铁制层架焊制完工后喷涂灰色防锈漆。三是屋顶面板的施工。屋顶彩钢板采用15厘米厚的聚苯夹层复合板,菇房四周墙面采用10厘米厚的聚苯夹层复合板。四是屋顶支撑横梁与层架连成一体。铁制层架的立柱加高至屋顶彩钢板下面的横梁,横梁与立柱连在一起。

高产优质工厂化生产专用有机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表现较好的品种有F21、F212、F171、8808等品种,这些品种外观好看、菇体色白、出菇整齐、产量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培养料配制技术一是培养料加水量研究。培养料中以65%的含水量最好。二是培养料搅拌时间和方法确定。培养料共分为两次搅拌,第一次搅拌30分钟,第二次搅拌30分钟,使培养料充分混合并使水分与原料充分结合。

菌袋制作工艺技术一是塑料袋规格和培养料装料量。塑料袋规格为180毫米350毫米0.05毫米,采用自动冲压型装袋机进行装料,每袋装0.45公斤干料。二是培养料打孔技术。菌丝生长需要一定的氧气,为了缩短生长周期,加快菌丝在很短的时间里长满菌袋,需要在袋料中打1个孔。三是袋口处理技术。将栽培料装进栽培袋后,袋口采用套环加盖体的方法进行封口,然后进行灭菌。

菌袋灭菌技术高压灭菌,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3小时。

菌袋接种技术采用净化车间内半自动接种技术,接种效率大幅度提高,接种污染率降低。

菌丝培育技术菌丝在菌袋中生长,培养温度非常重要。在21℃~23℃温度下进行菌丝培育,环境要求黑暗、干燥。适宜的低温区域有利于培养健壮的菌丝。

优质菇培育技术催蕾:菌丝满袋后,室温控制在12℃~1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7~10天行成大量菇蕾。抑制:待幼蕾长3~5厘米时,将袋口打开,去掉袋口处多余的塑料膜。打开排气扇,加大通风量,降低菇房内温湿度,温度控制在5℃左右,使幼菇受到恶劣环境刺激,经2~3天幼菇骤然枯萎。再生催蕾:经2~3天幼菇枯萎,再适度升温,增加环境湿度,增加光照,使枯萎的幼菇基部再形成大量新生幼蕾。温度控制在6℃~8℃,相对湿度85%~90%。套袋:子实体长至6厘米时,进行套袋,控光、控湿、控气、控温,温度控制在7℃~9℃,减少通风量,培育优质菇。金针菇子实体菌柄的长度达15厘米时开始采菇。

种天麻的地道栽培技术


天麻义叫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系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贵重药材,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天麻味甘、性平,具有平熄肝火、益气定惊、养肝和解除痉挛的作用。人工地道栽培的天麻与野生天麻在形态和功效上均无明显区别,因此发展天麻的人工栽培是解决野生天麻日益减少的有效措施。地道(或地洞)冬暖夏凉,适合于天麻生长发育,是栽培天麻的理想场所。地道栽培天麻产量高、技术简便、投工少、成本低、易管理,并可避免较大程度的人、畜、病虫危害。

由于天麻不能自养,其成长必须由密环菌供给基本营养。密环菌属伞菌目,伞菌科,伞菌属,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其与天麻有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在人工栽培时,需在适宜的木材上培养密环菌作营养基质。

1.地道的选择栽培天麻的地道应具有下列条件:①地道在冬天应有一个多月10℃以上的低温期;②夏季气温不宜超过28℃,以利天麻越夏生长;③地道两端应有可关闭的洞口,以利调节洞内温湿度。一般以浅层地道为宜。栽培前将地道清扫干净、平整,靠两壁开小水沟,最好将内壁进行粉刷,并用硫磺或甲醛薰蒸杀菌。

2.栽培时间下种期为1~2月,此时地道温度一般在12℃左右,密坏菌可以生长,而天麻还处于休眠期:到3~5月(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天麻开始发芽而密环菌已长好,并已与天麻建立了共生关系。

3.培育苗材在栽种天麻前2~3个月建筑菌材窖,其方法为:地上一层铺上砖或卵石,砖块之间留1厘米的缝,以利通气排水,再在上面搭宽1米,高45厘米的砖池,长度则按菌材数量而定。上下砖块之间不必粘合,左右砖块间留1厘米的缝。填料用稻壳、黄砂的混合物(体积比1∶1),含水量约30%,先铺6厘米的填料,再铺含水量为40%,砍有鱼鳞口和80厘米的新材段木。在新材段术边放种菌材数根,用填料填平缝隙。如上法另铺第二层,可铺4~5层。最后用含水量为50%左右的填料覆盖4~5厘米。每隔3~5天检查一次填料含水量,如含水量不足,应洒水保量。平时注意松土通气,有利菌索生长。培育良好的菌材会有大量菌索突出地面。

4.培育天麻在地道中一般用砖建堆窖栽培最为实用。堆窖的建造方式与菌材窖同。在窖底铺6厘米厚的木屑(或稻壳)和砂的混合填料(体积比为1∶1),并排放菌材,菌材之间相距3~4厘米。用填料填充空隙,使菌材呈半掩埋状态。在每根菌材的两端和鱼鳞口处都放一个种麻。在紧靠菌材上方放覆盖物。厚度以菌材被浅埋为宜。如此法共可铺2~3层,每层浇足水分,最后覆盖12厘米厚的覆盖物,并浇足水分,水分含量以表面不干为度。

地道种天麻可以采用有性繁殖法。可将天麻新种子撒于菌材上,一年半后可产出箭麻、白麻和米麻。无性繁殖则通常在当年11月至次年3月进行。一般用白麻、米麻做种麻,栽于菌材两侧。种麻密度为300克/平方米。通常上层产箭麻多,下层产白麻多。

由于地道温度稳定,但湿度变化大,因此,控制基料、空气的湿度是关键,一般11月至翌年3月气候干燥,可在稻壳、河沙料上铺一层稻草,用洒水壶洒水补充水分。8~10月份地道潮湿;可用风机鼓风加大通风通气量来进行调节。

天麻栽培前期,由于密环菌与天麻尚未结合;天麻也未萌发,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25%左右,含水量过高会影响密环菌生长并使种麻腐烂。中期时由于天麻萌发,迅速生长,需水量渐高,这时填料含水量应达50%左右,并轻浇,勤浇,浇水后如填料板结应及时松土。在箭麻形成后应降低湿度,以防腐烂。

天麻腐烂的原因有:连年使用填料、填料含水量过多、菌材受杂菌感染。天麻主要的虫害为伪叶甲,可捕杀或药杀。

5.采收天麻生长期较长,一般在秋末冬初收获,收获时将各类天麻分开,箭麻除留种外,其余加工或药材,一般小白麻宜作种麻。不立即栽培的种麻,应去掉尾部营养繁殖茎,凉干1~2天,用木箱保存。保存方法如下:铺一层种麻,再覆一层黄砂,再放一层种麻,如此上放4~5层。木箱应放置在冬季低温达4℃的地面。冬眠后天麻生长力较强,应勤视察,若表面3~5厘米的砂干了,应适量喷水,以防天麻干缩,洒水要少而匀,过重过勤会使天麻腐烂。一般地面保存的种麻在4月上旬普遍发芽,所以在地面保存45~60天更有利于天麻的生长。

《种天麻有性繁殖袋栽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