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种玉米晚收增产经验》,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玉米晚收增产技术是在不影响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种。同时,如果为下一茬作物腾地必须早收获时,可连杆收获,放在地边1~2周后再拜果穗,可促进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运转,能够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

技术要点:

1、改变苞叶变黄就开始收获的习惯,严格把握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即籽粒变硬,籽粒灌浆线下移到籽粒的基部并完全消失,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籽粒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和特征,果穗苞叶变干、蓬松,呈白色。

2、推迟10天收获,改变习惯上的玉米授粉后40~45天收获为授粉后55天左右收获。充分利用玉米生育后期秋高气爽、利于干物质积累的气候资源,尽量延长玉米灌浆时间,让玉米粒重潜力充分发挥。

3、准确掌握当地玉米完全成熟的日期,积极推行机械收获。我县玉米播种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收获期一般在9月底10初。

zw59.com推荐

种玉米后期的增产关键技术措施


要夺取玉米高产,在生育后期应该做好以下四项关键技术。

一、拔出空秆玉米孕穗后,应抓紧时间,将生长势弱、植株纤细、不结苞或虽结苞,但果穗不能长大,不吐丝授粉结实的空秆植株拔除,做为青饲料使用。这样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肥料消耗,利于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促使大穗大粒的形成。

二、防旱排渍玉米抽穗开花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期如降雨少、空气干燥、土壤干旱,植株根系活动受阻,玉米花粉和柱头易失水导致生活力下降,影响授粉受精,造成产量下降。此时应及时灌水,增强玉米植株活力,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物质向穗部转移,以及果穗的整体发育,防止果穗顶端籽粒败育。因此,玉米花期灌水防旱、适时追肥,是夺取玉米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同时,如果降雨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甚至出现田间渍水,根系活力受阻,不利于开花授粉,影响授粉受精,因此,大雨过后应及时查田清沟,排除田间渍水,防止涝害。

三、人工去雄玉米去雄就是在雄穗刚抽出尚未散粉时,用人工按一定比例去除部分植株的雄穗。去雄前最好先将早抽雄穗的植株、弱株、病虫株的雄穗去除。去雄的比例可采用隔行去雄,或二行去雄一行,也可采用同行隔株去雄。去雄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地中留地边、去背风留迎风面;天气好多去、天气不好少去。一般去雄株数应控制在全田总株数的35%-40%.

四、辅助授粉玉米是同株异花作物,天然杂交率很高。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果穗顶部迟出花丝的授粉,克服干旱或降雨过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减少秃顶、缺粒,实现粒大粒饱,达到增产。

具体方法是:当玉米开花抽丝时选择无大风的晴天上午,待露水干后,雄花大量散粉时,用长绳二人拉着与行向垂直拉动进行授粉,或用丁字架推动玉米植株,促使散粉。每隔1-2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3-4次,即可满足授粉要求。

2022年还要种玉米吗?有什么办法能使玉米增产?


2017年还要种玉米吗?虽然今年玉米取消临储,价格较往年大幅下跌,但不少农户依然决定明年继续种玉米。在这种价格形势下,如何提高种植玉米的收益呢?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玉米一增四改技术,以帮助大家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一增四改模式,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该项技术是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在调查分析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和国际玉米增产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近年玉米最新科研成果集成的综合玉米增产技术体系,近年来增产效果显着。

一增:增密度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即根据品种特性和自然生产条件以及产量目标,因地制宜将现有生产上偏低的种植密度普遍增加。国内外科研和生产实践均表明: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抓手。

玉米亩产量的构成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亩穗数越多,产量越高。玉米是单秆作物,不像小麦、水稻那样可以分蘖,一般每株玉米只能收获1个果穗。

因此,在影响玉米产量构成的要素中,密度最易受人为栽培措施所影响,只有在播种、定苗等环节中合理操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密度,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则受到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

四改:

1.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

耐密型品种不完全等同于紧凑型品种,耐密型品种是紧凑型玉米品种的进一步发展。

耐密型品种首先要具有适宜密植的形态特征,即具备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根系等形态特征,还能密植(5000株/亩)而不倒,果穗全、匀、饱,无空杆,还要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耐阴雨雾照能力、高密度适应范围和较强的施肥响应能力。

种子选用及处理。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精选后的种子应进行包衣,以增强种子活力,防止病虫损害。确保种子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2.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

通过大小垄种植和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边际效应,使玉米单株与群体协调发展,同时便于田间管理,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减少粗缩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大幅度提高密度、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

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时,一般大行距为70~8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可适当延迟玉米收获的时间。

3.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

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作物需要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比例、数量、时间等;采用地表撒肥等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引起大量的挥发和流失,肥效不高。

改配方施肥一是要按照作物需要和目标产量,科学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和比例;二是要把握好施肥时期,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在需肥关键时期集中开沟深施,科学管理;四是水肥耦合,以肥调水。

4.改半机械化种植为全机械化作业

推广玉米机械化作业,即耕地、播种、施肥、中耕、除草、收获等各个农事环节实施机械化作业。

通过机械播种可以提高播种质量、加快播种进度、增加适期播种比例和出苗均匀度,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壮。通过机械收获可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玉米行距,并对玉米品种的抗倒性、整齐度和适期成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简化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而且提高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推荐阅读

2017年哪些农业种植项目经济效益好?

2017年农村养殖什么项目能赚大钱?

2017年农民种植什么水果最赚钱?

玉米晚收十天,亩产就能增加60-80公斤?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玉米晚收能增产吗?现在为大家解答下。

1、判断何时成熟不易掌握

判断玉米成熟一般是从玉米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当玉米的茎叶开始枯黄、雌穗苞叶由绿变为黄白、籽粒变硬而有光泽时就认为已经成熟。其实这些外部特征表示的成熟与玉米真正意义的成熟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同品种、不同年份以及病虫害都会对这种成熟期的判定造成一定影响。

玉米真正的成熟(完熟)指的是其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确定玉米收获期最为科学的依据。

生理成熟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籽粒尖端出现黑层,并能轻易剥离穗轴。因为黑层的出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颜色从灰色到棕色再变为黑色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因此不易掌握。

另一个指标是乳线消失。玉米籽粒顶部冠层物质固化后与下面乳汁状物质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这就是乳线。乳线随着干物质积累不断向籽粒的尖端移动,直到最后消失。乳线消失时玉米才真正成熟。这就是最佳的收获期。据研究,玉米从吐丝至完全成熟一般需要50天左右时间,依品种而异。吐丝后40天,乳线下移至籽粒的1/2处,此时即为半乳期又叫蜡熟期,从蜡熟期至完全成熟每延长一天,亩产增加6至8公斤,晚收10天,亩产增加60至80公斤。

乳线是玉米粒胚(即通常所说的玉米脐,可用于榨油玉米胚芽油)与胚乳(即食用玉米的主要部分,富含淀粉)的分界线,黑层(或为黑色层)是玉米粒与穗轴的分界线。当玉米粒黑层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时,说明玉米趋于成熟。

2、看!炼就火眼金睛

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若乳熟期就过早收获,这时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籽粒中尚有45%-70%的水份,此时收获的玉米晾晒会费工费时,晒干后千粒重大大降低。据试验,乳熟期收获一般可减产20%-30%,而且品质明显下降。

完熟期后若不收获,这时玉米茎秆的支撑力降低,植株易倒折,倒伏后果穗接触地面引起霉变,而且也易遭受鸟虫危害,使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在其植株正常成熟情况下,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一般情况下,按玉米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为宜。例如:郑单958生育期96天,可在正常播种之日起、土壤能够正常出苗计算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106天左右进行收获。如播种时间在6月1日,可在9月17日左右进行收获。

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可节省大量人工。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可听好天气预报,在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

种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据报道在南方玉米种植区,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左右,严重时达70%,个别地块或品种高达100%;制种田发病率更高,一般年份植株发病率在50%以上,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云南玉米种植区,由于玉米生长期气温高、湿度大,纹枯病已成为玉米第一大病害。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在滇中8月上中旬玉米田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土表的菌核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侵染玉米基部叶鞘,并逐渐向上蔓延发展。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结合有关玉米纹枯病的报道和楚雄州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下防止措施:

防止措施:

1、栽培防治足在高产的前提下,利用耕作栽培措施以控制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和发展,此举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有利于寄主作物的生长发育。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1选择优良抗病的杂交种。品种问抗性有一定的差异,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1.2施肥。注意均衡施肥,防止后期脱肥,避免偏施氮肥,适量增施钾肥;

1.3排水及合理密植。注意及时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发病程度。

2、药物防治

适时施药防治。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0倍液、50%农利灵可稀释,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防治一次。施药前要剥除病叶叶鞘。

种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


近年来随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较为普遍,穗部发病时失去食用、饲用价值,应及早做好防治工作。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地上部各幼嫩部位都可能发生瘤黑粉病。病部呈瘤状,瘤的大小因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异,叶片上的瘤较小,果穗或茎节上的瘤常可达拳头大小。瘤未成熟时为一团白色柔嫩组织,外被一层薄膜,成熟后瘤内全部变为黑粉(病菌厚垣孢子),薄膜干裂后黑粉散出。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及堆肥、厩肥中越冬,以土壤传病为主,种子也能带菌。厚垣孢子随风传到植株上产生病菌后可重复侵染。高温高湿、生长柔嫩、干旱、长期连作、偏施氮肥、虫害、暴风雨造成伤口等因素均易导致发病。非硬粒型品种及果穗苞叶厚、长、紧密的品种抗病性较差。

防治玉米瘤黑粉病,应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每公斤种子用20%三唑酮乳油40毫升拌种;适时深耕,减少初侵染源;增施钾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防止带菌;及时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减少伤口;高温高湿或干旱天气多时,可喷施1:1:120的波尔多液预防;抢在病瘤薄膜破裂前及早割除后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并将伤口抹上稀泥浆;清洁田园,减少病残株和落叶,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

《种玉米晚收增产经验》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植物的经验”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