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菠萝凋萎病和日灼病的综合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菠萝(学名:Ananascomosus),台湾官方及中国大陆学术用语均称为凤梨,台湾话称之王梨(ng-li),潮汕地区称之番梨,在马新一带称为黄梨,而大陆及港澳又俗称菠萝。菠萝是一种原产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孙河流域一带的热带水果,现在已经流传到整个热带地区。

菠萝肉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和有机酸。菠萝含有一种叫菠萝朊酶的物质,它能分解蛋白质,溶解阻塞于组织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凝块,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菠萝中所含糖、盐类和酶有利尿作用,适当食用对肾炎,高血压病患者有益;菠萝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补脾止泻、清胃解渴等功用。

凋萎病(粉介凋萎病)是因粉介壳虫为害菠萝植株并带进毒素而导致发生的病害。发病植株叶色逐渐退绿,变为红黄色并出现叶尖皱缩、下垂,叶边缘向下反卷紧扎,果实萎缩干枯,植株明显缩小,进而逐步枯死。

防治方法如下:

1.选择无病种苗种植,并用乐果、敌敌畏混合液(40%乐果250克、敌敌畏250克、水50公斤),或40%乐果800~1000倍液,或松脂合剂6倍液浸种苗的根、茎部2分钟。

2.及时挖除病株,或用上述药物的1种淋洒病株基部。

3.轻病区采用500~800倍甲基托布津加1%~2%尿素喷洒,既可防止此病蔓延,又可促进黄叶转绿恢复生势。

日灼病是在果树生长发育中,由于强光直射,造成果实表面受害的现象,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

症状果实受灼伤后,部分的果皮呈褐色疤痕,果肉风味变坏,果汁极少。组织坏死,果实水分散失较快,易成为空心果。影响果树的经济发展。

病原属于生理性病害。

发病特点在夏、秋果生长发育成熟阶段,光照强烈,果园的光照度达8~10万勒克斯。果实直接受到强光的照射极易被灼伤。应当受到重视。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科学修剪,避免过于稀疏。

(2)在果实着色期,可给果实套纸袋,减少伤害。同时也可避免虫害。

(3)也可将几片叶束起遮果,束叶时适可而止,不要束得太紧,注意通风。

(4)在菠萝种苗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摘除果项冠芽,利于防日灼病。

(5)选择适合的品种。可采用松针、芒箕等覆盖果项防晒,必要时也可用稻草或其它柔软的杂草盖果,但易招引蟋蟀咬果,要注意防蟋蟀。

zw59.com推荐

芸豆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芸豆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原产美洲,现广植于各热带至温带地区。中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春夏栽培;华北、长江流域和华南行春播和秋播。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喜光属异花授粉菜豆、短日照作物,芸豆根系发达,叶绿色,互生,心脏形,花为虫叶形花,总状花序,花梗长15-18厘米。

芸豆的形态特征

根系较发达。茎蔓生、半蔓生或矮生。初生真叶为单叶,对生;以后的真叶为三出复叶,近心脏形。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花冠白、黄、淡紫或紫等色。自花传粉,少数能异花传粉。每花序有花数朵至10余朵,一般结2~6荚。

荚果长10~20厘米,形状直或稍弯曲,横断面圆形或扁圆形,表皮密被绒毛;嫩荚呈深浅不一的绿、黄、紫红(或有斑纹)等颜色,成熟时黄白至黄褐色。随着豆荚的发育,其背、腹面缝线处的维管束逐渐发达,中、内果皮的厚壁组织层数逐渐增多,鲜食品质因而降低。故嫩荚采收要力求适时。每荚含种子4~8粒,种子肾形,有红、白、黄、黑及斑纹等颜色;千粒重0.3~0.7千克。染色体数2n=22。

芸豆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芸豆病毒病的症状及传播途径:

该病为系统性症状,叶片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可见叶绿素聚集,形成深绿色脉带和萎缩、卷叶等症状。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芸豆蚜传花叶病毒(CoA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侵染引起。3种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豆蚜等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病株汁液摩擦接种及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芸豆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①选用耐病品种如之豇28-2、红嘴燕等。

②及早防治蚜虫。

③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

④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20%抗病盛乳油500--800倍液,或60%病毒A片剂(15kg水中加2片),或20%万毒清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病毒克或2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8%病毒1号600--800倍液,或复方克病神500倍液加植保素500倍液,或病毒王500倍液加平衡剂300倍液,或病毒速克灵乳油500倍液加克旱寒增产剂(黄腐殖酸锌)500倍液喷洒,每7--8d喷1次,连喷3--4次。

香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香菜,原名:芫荽,别名:香荽、胡荽,拉丁文名:CoriandrumsativumL.伞形科、芫荽属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强烈气味的草本,高20-100厘米。根纺锤形,细长,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圆柱形,直立,多分枝,有条纹,通常光滑。根生叶有柄,花柱幼时直立,果熟时向外反曲。果实圆球形,背面主棱及相邻的次棱明显。胚乳腹面内凹。油管不明显,或有1个位于次棱的下方。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我国东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栽培。

香菜的形态特征

为伞形植物云姜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在《说文解字》中有载:荽作莜,可以香口也。其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荽,乃茎叶布散貌。石勒讳胡,故晋地称为香荽。

香菜原产于亚洲西部、波斯及埃及一带,唐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孟洗《食疗本草》和陈藏器《本草拾遗》对这种植物的属性、生长周期、水文环境等作了详细的记载。

香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香菜菌核病,近年来随着香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保护地种植的轮作困难,病菌越积越多,为害越来越严重,成为香菜生产中的一大障碍。

香菜菌核病的症状识别

香菜菌核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其次是叶片。开始时,出现褪色水渍状病斑,后来变成淡褐色,迅速扩大,绕茎一圈,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呈软腐状,后期在白霉层下面菌丝结成黑色菌核,严重时,病苗枯死。

识别要点: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白色棉絮状霉层,后期在茎表面形成有菌核,或剥开茎部可看到呈黑色的菌核。

香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

1.病原菌香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核盘菌侵染所致。菌丝呈白色,菌核外部为黑色,内部是白色。菌核萌发时产生子囊盘,多的可达几十个,一般3-10个。子囊盘初为杯状,后来呈盘状,淡黄褐色,盘下有长柄。子囊盘表面排列有子囊,呈棍棒状,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

2.侵染循环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即萌发,产生子囊盘,弹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入寄主发病后,则通过菌丝在田间进行再侵染。田间还可通过染有菌核病的杂草(如马齿苋)传播到香菜上,反复侵染,后来条件恶化时,病菌又形成菌核进行越冬。

3.发病条件

1)发病与温湿度的关系病菌发台的温度是0-30℃,最适的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利于病菌发生发展。所以,在温度比较低,湿度大的冬、春两季保护地香菜菌核病发生严重。

2)发病与土壤湿度的关系菌核在水中生存时间短,1个月时间菌核即死亡。因此,在比较潮湿的土壤中,菌核可生存1年左右,而在较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可见,土壤湿度大,不利于菌核生存,发病减轻。

3)发病与其他蔬菜的关系由于菌核病可为害几乎所有的蔬菜,寄主包括甘蓝、莴苣、芹菜、黄瓜、番茄、茄子、菜豆、茴香、白菜等。这些蔬菜发生菌核病后,土壤中就有菌核,种植香菜即可侵染发病。

4)发病与种子的关系如果种子中混有菌核,菌核随播种进入菜田,侵染香菜发病。

香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氯硝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保护地种植的,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进行烟熏,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进行,点燃冒烟后密闭烟熏,隔7天熏1次,连熏4―5次。

其他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或高温防治病地实行与粮食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保护地病地,可采取高温防治,方法是:在三夏高温期间,先清洁田园,清除残枝病叶、杂草,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加碎麦秸或麦芋子500千克,均匀施在地表,马上翻入土中,起高垄30厘米左右,垄沟里灌水,直至饱和,为了使垄沟里始终有水,要天天灌水;铺盖地膜,四周用土封严,密闭棚、室15-20天。此法不仅可杀死下部分菌核,而且还可杀死镰刀菌、根结线虫等病菌。

2、无病土育苗应选大田土或草炭土进行育苗,并加强管理,培育出无病壮苗。有条件的,种植过蔬菜的苗床,可用地热线育苗,在播种前将苗床的温度调到55-56℃,处理2小时,即可杀死苗床土壤中的菌核。然后降温,播种,正常育苗。

3、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株上留种。对混有菌核的种子,可用10%盐水漂洗种子,淘除菌核。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晾干后播种。也可以用温水50℃浸种10分钟(保持温度),可杀死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4、加强放风保护地种植的要加强放风,降低湿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菌核病菌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5、铺盖地膜地膜可阻挡子囊盘出土,如果用紫外线阻断膜覆盖地面,效果更佳,因为此膜可抑制菌核萌发。

6、清洁田园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可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

7、无公害农药防治保护地种植的,发病前用3.3%特克多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分放4-5个点,傍晚进行,密闭烟熏,隔7天熏1次,连续熏5-6次。发病初期,也可喷42%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莴笋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

莴笋品种介绍

一、尖叶紫笋。株高约40厘米,开展度约55厘米。叶呈披针形,长约42厘米,宽约55厘米。叶呈披针形,长约42厘米,宽约14厘米,叶面多皱褶。笋呈长棒形,长51厘米,横径6厘米,外皮及肉均为绿白色,肉质脆,水分较少,品质好。单笋重1000克左右,较抗霜霉病。适宜秋播越冬栽培,为中熟品种。

二、柳叶笋。株高40-60厘米,开展度45厘米,生长势强。叶片直立,叶色浅绿,呈披针形,似柳叶。叶面有浅皱褶,具有蜡粉,叶缘浅波状。笋呈现长棒形,长30-35厘米,横径5厘米,外皮绿白色,肉浅绿色,质地脆嫩,品质好。单笋重500克左右,亩产2000-3000公斤。耐寒又耐热,抽薹晚,为中晚熟品种。适宜秋季露地栽培。

三、雁翎笋。株高60厘米左右,开展度40厘米,生长势强。叶呈现披针形,浅绿色,叶面有皱褶。笋呈长棒形,长24厘米,横径5.5厘米,外皮绿白色,肉浅绿色,皮薄、质脆、味甜、水分多。单笋重500克左右,亩产3000-3500公斤。耐寒又耐热,抗病性强。,为中熟品种。适宜作春、秋两季栽培。

莴笋菌核病是莴笋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莴笋的种植效益,那么莴笋菌核病如何进行综合防治呢?

莴笋菌核病的症状

植株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受菌核病危害,中后期荫蔽多,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大,危害更重,植株下部的茎、叶柄或叶片一般先发病,茎部受害后,引起地上部分萎蔫,最后枯死,叶柄、叶部受害,症状与茎部相同。发病部位初期呈水浸状,淡褐色,逐渐扩大引起组织软化腐烂,但无臭味,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浓密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期菌丝体交织纽集成白色颗粒,并产生黄色水珠,白色颗粒长大后成为黑色褐色的鼠粪状菌核。

莴笋菌核病的病原

莴笋菌核病是由子襄菌亚门核盘属病原真菌侵染所致,其营养体为有隔菌丝。菌核萌发长出子襄盘,底部有柄,直径约2-8毫米。子襄棍棒形,无色,大小为91-1256-9微米,内含8个子襄孢子。子襄孢子椭圆形,单孢,无色,大小为9-143-6微米,整齐地排列在子襄内,子襄孢子是它的有性繁殖器官。

莴笋菌核病的传器途径及发病条件

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遇适宜条件,形成子襄盘,放射出子襄孢子,通过风雨传播,成为初侵染源。田间侵染一般通过带病组织与健株接触,菌丝直接蔓延危害。

菌核萌发适温15℃左右。子襄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0-35℃,适温5-10℃。菌丝0-30℃都能生长,适温20℃。菌核在PH值为1.68-10的环境中可以生长,相对湿度高于85%有利于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低于70%发病轻。因此,当田间气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85%时,会导致病害的流行。

莴笋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病地实行与百合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

2)土壤消毒不能实行轮作的病地,可在春保护地拉秧后,利用三夏高温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先清洁出园,把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碎稻草或麦芋子500千克,均匀施在地表上;深翻60厘米,起高垄30厘米;垄沟里灌水,要求处理期间沟里始终有水,所以要不断的浇水;铺盖地膜,四周盖严;密闭棚室15―20天,使土壤20厘米深土温达50℃以上(最高温时),可杀死菌核。

3)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地留种。带有菌核的种子可用10%盐水选种,菌核被淘除,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再播种。

4)栽培防治培养无病苗;铺盖黑色地膜,可防止子囊盘出土;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加强放风、降低湿度;及时清洁田园,把病叶、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包括及时铲除出土的子囊盘)。

化学农药防治:无公害农药防治定植后发病前,可用3.5%噻菌灵(特克多)烟剂进行烟熏,傍晚进行,隔7天1次,连熏3-4次(每666.7平方米每次用烟剂250克)。

1.苗床喷药定植前几天,苗床的苗可喷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4000―5000倍液。

2.病田喷药定植后,发病初期,可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一12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重点喷洒茎基部和基部叶片,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3.烟熏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密闭棚室熏烟,隔7天熏1次,连熏3―4次。

4.粉尘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6.5%甲霉灵粉尘,或5%灭霉灵粉尘,或5%利得粉尘,每666.7平方米每次用1000克,早上或傍晚喷,用喷粉器(不加水),隔7天喷1次,连喷3―4次。

榨菜软腐病综合防治


榨菜,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多为草本植物。榨菜是芥菜中的一类,一般都是指叶用芥菜一类,如九头芥、雪里蕻、猪血芥、豆腐皮芥等。榨菜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以茎用芥菜为原料腌制而成,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在1898年始见于中国四川涪陵,时称涪陵榨菜。因加工时需用压榨法榨出菜中水分,故称榨菜。现已发展到四川省内30多个市县,浙江、福建、江苏、上海、湖南、广西、台湾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也有生产。

榨菜(Brassicajunceavar.tumida)十字花科植物体常被单毛、分叉毛、星状毛或腺毛。花两性,通常成总状花序;萼片4,分离,两轮;花瓣4,具爪,排成十字形花冠,少数无花瓣(如独行菜,无瓣蔊菜);雄蕊6枚,2轮,外轮2枚较短,内轮4枚较长,称四强雄蕊;心皮2,合生、子房1室,具侧膜胎座,中央具假隔膜,分成2室,每室通常具多枚胚珠。果为角果,长宽近相等的称短角果,长为宽数倍的称长角果,如荠菜、独行菜为短角果,白菜、萝卜为长角果。本科约350属,3000种植物,广布世界各地。中国有90属,300种,以北部和西北部最多。

成熟的未抽薹以前的茎瘤芥,其地上部分高60~80cm,地下部分主根长20~30cm,整株一般重2~4kg。地上部分的下部为肥大的瘤茎,茎上长着十余片大叶;大叶的叶柄基部长着瘤状的肉质茎,明显的瘤状凸起一般3~5个。瘤茎表皮青绿光滑,皮下肉质色白而肥厚,质地嫩脆。瘤茎部分,即青菜头,一般每个重0.5kg左右,大者1~1.5kg。煮熟的青菜头拌上调料食用十分可口;其煮后的汤有一种鸡汤式的鲜味。用青菜头制成的泡菜,显得嫩脆别致。

榨菜软腐病的综合防治

软腐病是榨菜的重要病害,可致菜田大面积死亡。其症状是叶片枯黄萎蔫、茎部腐烂、种荚呈灰白色、菜株倒伏。我所多年研究的如下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加强栽培管理

留种菜地实行轮作,可降低病情。最好能与稻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收获后深翻土地,把病菌深埋土中。田间操作应避免造成菜株伤口,并实行高畦栽培,做好排水,防止漫灌。正确使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不施未经腐熟的肥料。对早期病株可拔出深埋,选健株留种。播种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清水洗净。

二、彻底治虫防病

虫害与病害关系密切,因此,前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对跳甲、菜青虫、猿叶虫应结合治蚜防治。对菜青虫三龄前的幼虫,可先用生物防治,如苏云金杆菌制剂、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等,以及第四代化学农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酶的脲类制剂(灭幼脲1号、灭幼脲3号等),既能防治害虫,又不污染环境。还可选用兼治蚜虫、跳甲、叶螨类的马拉松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后期发生的害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三、药剂防治

在细菌软腐病发病初期可喷洒100-150毫克/公斤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7至10天一次,连续2-3次,也可选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对菌核软腐病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亩喷药剂60公斤,10天一次,连续2-3次。



种柑桔日灼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日灼病是高温季节的一种常见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树皮。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高温烈日曝晒引起的。在高温天气的中午和下午,受到阳光直射的桔树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当上升到了40℃以上时,叶片的叶绿素便逐渐分解,叶色变浅或发黄,雨后大量落叶,果实表皮出现不正常的颜色。如高温连续多日,果面呈现焦黄色或变褐色,变色处果皮下陷变硬,枝干表皮变黄、变红,产生龟裂,以后深入皮层,直至皮层组织坏死。

日灼病通常7月开始发生,8―9月发生最多,一般发生在树体西南部的向阳面果实。日照时间长、土壤水分不足可加剧日灼病的发生,在高温烈日气候条件下,用石硫合剂防治柑桔病虫害也可加重此病。

防治柑桔日灼病,除进行灌水抗旱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石灰水喷果。在日灼病发生严重的地方,用1―2%石灰水喷洒南面向阳树冠上部的叶片正面。喷洒石灰水后,犹如蒙上一层白膜,能反射强光,降低叶温,保护叶片。

2、树干涂白。用0.5公斤生石灰加水2.5―3公斤化成石灰乳,将受阳光直射的主枝涂白。涂白的树皮在高温时比未涂白的树皮温度降低10℃左右,能避免阳光直射枝干,起到保护作用。

3、果实贴面或套袋。对树冠顶部和外围西南部的果实,用5厘米7厘米的报纸小片贴于果实日晒面,能有效防止果实表面灼伤。为防止果温上升,还可进行果实套袋,或将水分抑蒸剂喷到果面上,减少水分的蒸发。

4、多雨时节及时开沟排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诱根深扎,增强柑桔树体的吸水能力。

5、7―9月不要在桔园使用石硫合剂防治害虫,必须使用时,要降低使用浓度和减少次数,浓度以波美0.1―0.2度为宜,1―2次即可,并做到均匀喷药,勿使药液要果面上过多凝聚。

《菠萝凋萎病和日灼病的综合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