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液体菌种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关于其中增产的栽培技术如下。

采用液体菌种生产白灵菇,可以大大节省生产成本,缩短养菌时间。由于液体菌种中菌丝片断多,萌发点多,分散度大,可使头潮菇形成很高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1)发酵罐液体菌种的制备

①熬汁:先将洗好的土豆去皮去芽切片200克,菇根适量,麦麸50克,一并放入不锈钢锅,用大火烧开,转为小火熬煮,煮熟后,捞出土豆片,过筛取汁。

②配料:熬汁过筛完毕,加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3.o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毫克,溶入熬汁中,稍加搅动,以利于混匀。

③装罐:配好辅料的培养基混匀后,舀入或注入发酵罐内。然后装好上盖,密闭罐体,检查仪表,加热至121℃,并维持40分钟,进行培养基灭菌。灭菌时,应开通管线和阀门,对所有气体和液体经过的部位,进行全方位的完全灭菌,以防止制种后期杂菌感染。

④接种培养:灭菌结束后,用冷水冷却或自然降温至培养温度,然后按无菌操作规程,用火焰消毒进行接种。接种完毕,26~28℃条件下培养。48~72小时后,待培养至培养液颜色由深变浅,菌液中菌球既不下沉也不上浮,与液体混为一体时,即可用于接种。

(2)菌袋的制作与培养

①栽培料的配制:棉籽壳100千克、玉米粉5千克、麸皮5千克、石灰3千克、石膏2千克。

②堆制发酵:堆制发酵的用料最好在300千克左右,堆高1.2~1.4米,宽1.1~1.5米,长度不限。堆太小不易升温,发酵不透;堆太大中间缺氧,而且不便翻堆。发酵料拌水湿度60%~65%,并加石灰2%,使pH值为8~8.5。建好堆后打孔通气,孔距为30厘米,堆上方打1排,侧面打2~3排。当料堆温度达55℃左右并保持48小时后,进行第1次翻堆。当料堆温度达60~70℃时,每隔1天翻堆1次,并充分换位。约一周后待料为均匀棕褐色、质地均匀、富有弹性、料味纯正、料表面有较多的放线菌时,说明料发酵成功,散堆降温。

③装袋灭菌:发酵好的料,测试pH=7.5~8.5,含水量60%可装袋。将装好的料在高压下灭菌2~3小时,或在常压下灭菌14~16小时,注意灭菌要彻底。

④接种培养:灭好菌的菌袋冷却到30℃时,移入接种室内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量40毫升/袋,以能覆盖菌袋表面为宜。液体菌种接种速度快,一般接900~1000袋/(人8小时)。4人配组接种最佳,要做到快打口盖,快接种,快封口盖。

接种后先控制环境温度在26~28℃,少通风或不通风,尽量不搬动菌袋。目的是使菌丝尽快渡过其迟缓期,早萌发,早定植。1周后翻垛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将有杂菌的清理出去。约培养18~20天菌丝满袋,较固体菌种缩短8~10天。

待菌丝发满后,将菌袋移至低温处或对出菇棚进行反向操作,白天盖草帘,晚上揭草帘,并加大通风,进行低温刺激,结合喷水促进菇蕾形成。

(3)出菇管理

优质白灵菇的市场标准是:无柄或短柄,手掌状。如果日光温室内通风不良,白灵菇子实体可长成倒马蹄形,柄粗长而菌盖小。在白灵菇的生产中应协调好温度、湿度和通风。

白灵菇对温度较敏感,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温度应保持在8~16℃。温度过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温度过高子实体生长虽快,但菌盖薄,商品价值较低。如果袋温超过25℃后,原基有可能死亡。

白灵菇出菇阶段湿度保持在80%~90%,不要在菇体上喷水。同时防止菌袋或塑料布上的水珠滴在菇体上,以免形成污斑。

通风可降低温室内C02的浓度,促进菌盖的正常发育。生产上要求后墙通风口的位置尽量低些,同时将大棚前边的塑料布掀起10~30厘米,使温室大棚前后形成空气对流。若遇到大风天气,可及时关闭通风口及放下大棚前边已掀开的塑料布。

当原基长至玉米粒大小时要及时疏蕾。疏蕾需要大量人工,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错过最佳疏蕾时间。疏蕾原则如下:a.每个菌袋只留一个幼菇;b.留大菌蕾,去掉小菌蕾;c.留健壮蕾,去掉生长势较弱的菌蕾;d.留菌盖大的菌蕾,去掉柄长的菌蕾;e.留无斑点、无伤痕的菌蕾;f.留直接在料面上长出的菌蕾,去掉在菌种块上形成的菌蕾。

(4)病虫害防治

①小盖长柄:白灵菇菌柄细长、菌盖过小,是由于菇棚内气温较高、通风不良致使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故建议改善棚内的通风条件。

②死菇:白灵菇幼菇开袋后表现为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在敞口前温湿度变化过大,导致幼菇不适应而发生此情况,所以需避开极端高温和低温(棚温24℃、4℃)。

③龟裂:可发生在菌盖和菌柄上,影响白灵菇产量和外观。当菇棚内湿度低于70%、温差过大、通风过猛时,易龟裂。因此,要保持适当湿度、通气条件,尽量减少菇房昼夜温差,避免该情况发生。

④绿霉病:保持发菌场所清洁、卫生、通风良好,菌袋点片发生绿霉时,可用5%石灰清液注射霉菌斑及周围培养料,抑制绿霉菌生长。

⑤细菌性腐烂病:严格控制空气湿度(不超过90%),保持适当通风,注意水滴不与菇体直接接触。

⑥菇蚊:菇棚场所通风口处张挂60目防虫网,以防菇蚊成虫飞入,也可在菇棚内悬挂黄板诱杀。

小编推荐

菌种栽培技术


菌子是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的没事,很多人都喜欢它鲜嫩的口感,菌子的种类非常多,菌种栽培技术都非常类似,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菌房

在种植菌子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准备好菌房的建设,而现在比较常见的菌房也就是大棚搭建。菌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但总体要比较平坦,周围比较空阔,通透性好。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最后就是要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

二、养料

菌子种植养料的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一般在七月份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养料的堆制。我们需要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了。

三、消毒

养料堆制完成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将菌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搬入菌房中,在菌床上铺好。然后将菌房的门窗关闭,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六十度左右,三个小时之后,将温度调低到五十度左右,维持这个温度一周,让养料彻底的发酵。而且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还能对养料进行消毒杀菌,使养料中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这对菌子的生长有很大好处。

四、接种

等到养料的温度降低到二十五度左右的时候,这时就可以进行菌子接种了。我们要将养料在菌床上整平,每个菌床上养料的厚度要达到十五厘米左右。然后采用的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间的间隔大概是十厘米左右。如果想要提高它的发菌速度,那么可以尽量播密一些。接种之后需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并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五、采收

采收关系到菌子的产量和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我们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菌初期湿度一般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左右即可,在浇水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菌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十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出菌期将温度调高到二十到二十八度左右,这样可以加快出菌的速度。等到菌子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不同的菌子的栽培技术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但是大部分的菌子的栽培技术都是类似的,希望上述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白灵菇如何实现高产?白灵菇的高产种植技术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药食养生的关注,白灵菇的市场需求量亦在逐年上升。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掌握白灵菇的高产种植技术十分重要。那么,白灵菇种植如何实现高产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灵菇的高产种植技术。

一、栽培时间

白灵菇子实体在8~15℃发育良好,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子实体8~25℃均可生长,以15~20℃生长较快,当地气温降至15~20℃前60天左右制袋接种最适。冬季制种,如养菌室温度过低,时间应适当提前。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同一地区,每年气候也有区别,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宜。夏季制袋接种时日最高气温稳定在30℃以下为最适(菌丝生长24~26℃最适)。一般可于八月下旬开始制袋接种。提前接种,气温高于30℃易染杂菌,在适温期推后接种,低温来临后,对菌丝生长不利,因此在适温期要抓紧接种。

二、原料配方

白灵菇种植要合理配制培养料,以防碳、氮比例失调。根据实践经验养菌期的碳氮比以25~40:1为宜,出菇期以70~200:1为宜,氮浓度太高会抑制白灵菇的原基分化。常用白灵菇配方为棉籽皮87%、麸皮8%、玉米粉2%、糖、石膏、石灰各1%,另加0.3~0.5%的发酵剂(冬季为0.5%,春、夏、秋季为0.3%)。

三、发酵翻堆

将易溶于水的糖、尿素等在水中溶化,其余原料混合后加水反复拌匀,堆成宽1~1.5米、高1.2~1.5米、长度不限的梯形堆。堆上每隔30~50厘米打一透气孔,其孔径为7~10厘米,每侧各打2排透气孔。堆上面盖薄膜保湿,堆下部留30~50厘米不盖薄膜。当堆温升为65~70℃时进行翻堆,发酵7~10天,翻堆3次。

四、原料装袋

白灵菇均采用袋栽,栽培袋由厚0.04~0.06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制成,宽15~17厘米、长35厘米。装袋前把发酵好的培养料进行调水,使其水分含量保持在60%,pH值保持在7.5~8.5。装袋时,先把袋口一端扎好,将培养料均匀装入袋内,每袋装培养料0.95~1.05千克。

五、灭菌接种

装好的料袋,高压灭菌2~3小时,常压灭菌10~18小时。灭菌后,取出料袋放在接种室或干净的地方降温。当袋温降至30℃时,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打开袋口,在无菌操作下从两端或一端接入菌种,接种量为培养料的10%。

六、养菌管理

白灵菇养菌期主要是温、湿、光、氧的互相调控,目的是给白灵菇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白灵菇养菌期大多在夏末秋初,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主要是防止料温过高,出现烧菌现象,温度控制在23~28℃,料温不要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避光养菌。否则,菌袋易形成厚菌皮,不但影响出菇,而且也消耗培养料的养分。

七、后熟培养

白灵菇菌丝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此时菌袋松软,菌丝稀疏须在20~25℃进行20~30天左右的后熟,以达到生理成熟。菌丝只有在生理成熟后才能正常出菇。后熟期间,温度控制在18~24℃之间,湿度75%。注意培养基含水量,保持水分不要打开袋口,后期培养有一定光照刺激,以促进菌丝扭结。

八、低温刺激

白灵菇经60天左右时间的培养,菌袋已基本生理成熟,但需低温刺激才能出菇,恒温情况下一般不能出菇。这时室外温度已降低,要利用自然温度刺激菌袋。可将日光温室大棚薄膜揭掉,也可搬到棚外低温刺激,但要注意给菌袋遮阴避光。在10~15℃温差的刺激下,需要10~15天左右。其间不要打开菌袋口,以防培养基水分蒸发。

九、搔菌催菇

白灵菇菌袋经低温刺激后,要调整好菌墙,以便出菇管理。菌袋进棚或盖棚膜培养3天后,打开菌袋口,用小铁耙子将老化菌种与厚菌皮扒掉。没有厚菌皮者,只扒老化菌种块,其他地方不要动。5天后,用1:300~500倍稀释后的催菇灵喷施,2~3天喷一次,共喷2次。喷后第二天将菌袋口拧扎一下,以防止菌袋口培养基水分蒸发,影响出菇。同时温度保持在14~17℃,湿度85~90%左右,光线以600Lx较好,大约15天左右即可出菇。

十、适时采收

冬季低温季节白灵菇从幼菇到采收期约10~15天,当菌盖展开尚未散发孢子,菌盖边缘尚未上翘时,要及时采收。因气温关系一般只采收一茬,生物学效率可达50~80%,二茬菇出菇较少。采收后清理料面和出菇室,菌袋可低温越冬(夏)保存,待气温适宜时还可进行再次出菇。白灵菇下脚料风干后贮存,也可以用来栽培平菇、鸡腿菇等。

以上就是关于白灵菇高产种植技术的介绍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食用菌种植前景怎么样?附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种类有很多,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家中必备的一道菜。野生食用菌的生长条件要求很严格,所以产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人工种植发展的比较快。那现在食用菌种植前景怎么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一、现在食用菌种植前景怎么样?

食用菌味道鲜美、口感爽滑,营养价值很高,也是人们追求的养生、健康食品之一,所以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还是挺高的。我国是食用菌出产的大国,市场上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野生的产量不高,有一些品种的人工栽种还存在空白,所以说种植食用菌还是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

此外,食用菌品种多,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栽种的品种。种植食用菌的成本也不高,种植数量越多的话,成本也会相对低一些。食用菌还可以持续的采收,产量是比较高的。只要种植技术掌握到位、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一般还是可以挣钱的。

不过,食用菌种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种植技术成熟的食用菌品种市场又趋于比较饱和的状态,存在竞争。如果没有完善的销售渠道、专业的技术,也有可能会出现种植不盈利的现象。

二、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1、选菌种

食用菌选菌种很关键,要选择长势旺盛、没有杂菌污染、适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等种植的菌种。此外,还要控制有关菌种的表层清洁工作,以免出现杂菌污染菌种的现象。

2、培养料配置

食用菌培养料配置时要结合原料的干料拌料规定按照比例合理配置。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培养料配置的原料、比例是有所差异的。

3、装袋灭菌

食用菌培养料配置过程中要在食用菌完成配置后的六七个小时内进行装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的环境。

4、接种、培养

食用菌接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操作,要注意菇棚内的通风、换气、温度、湿度、光照等控制,帮助食用菌健康生长。

5、水肥

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添加水肥会关系到食用菌生长效果,一般选择动物的粪便作为肥料源,不过要提前进行蒸煮处理,然后用水按照比例调制后进行喷洒。

6、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生病虫害是影响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要注意培育环境的无菌、消毒等处理,接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消毒,平时也要注意菇棚内的通风等。

以上就是关于食用菌种植前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的介绍,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白参菌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白参菌菌种培养方法


季节:每年秋季和春季栽培。基料:常规装袋和灭菌,最好采用立式栽培技术。消毒:全程严格的无菌操作,灭菌完成后冷却到28°C以下便可接种。养菌:调整好室内的温度,确保达到通风的效果。出菇:出菇时每天喷水,揭了膜进行通风处理,一天喷3次雾状水。采收:应当从基低部位切下,并且及时清理下面的杂质。

白参菌长得犹如一朵雪莲花一般,模样十分美丽雅致。这可不仅仅只是普通的菌类,它是一种即可食用也具备药用的珍稀真菌类食物,是云南省很出名的土特产,无论是炒蒸或者制作罐头都属于十分珍贵的食料,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它的培育过程吧!

白参菌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一)季节。首先我们整个过程从接种开始到最后的采收在20日内完成。一般每年的秋季和春季都比较适合栽培。正常情况下每年可安排生产4~6批。

(二)基料。基料上面我们需要按照常规装袋和灭菌的操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立式栽培的技术更好。所以目前市面上比较通用此方式栽培。

(三)消毒。我们在接种的时候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并且在接菌种后用胶布封口。料袋灭菌完成后需冷却28C以下便可接种。

(四)养菌。调整好室内的温度,把已经接种好的菌袋,放在有层架上面,记的每天两次通新鲜的空气。确保它能充分的达到通风的效果。

(五)出菇。出菇的时候记得每天喷水的时候,揭了膜进行通风处理。一天进行喷雾状分3次水。切记不可喷过多的水分,以免影响出菇效率。

(六)采收。当菌盖的叶片开始展开,呈平状就说明菌类已经成熟了,这时候便是采收的时候。采收的时候应当从基低部位切下,并且及时清理下面的杂质。值得注意的是采收前需要停止浇水。

白参菌菌种培养方法

1、我们把已经做好的菌袋,放在提前准备好的培养室内,一般在层架上或作平地垒叠进行培养。

2、发菌的时候记住培养环境要求,应该放置在比较通风干燥的地方。

3、特别是对温度的控制要相当注意,它是决定菌种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温度以23~26℃为好,不能低于18℃,也不可超过32℃,空气湿度也需要严格控住。

4、一般情况下,室内的菌种时间在7天左右,就开始布满浓白密集的菌丝。白参菌整个养菌期通常是10的样子,检查的时候用手指试着按压,观察袋子上是不是有凹陷,没有问题后就可以把从室内搬出大棚进行栽培了。

白参菌主要营养价值

1、里面含有的多糖对抗癌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它具备药用价值,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2、其中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强身健体的好处。

3、特别是小孩盗汗的现象,也有不错的疗效。

4、由于白参菌热量不高,适合作为肥胖人士的食材,还能补充身体。

培养白参菌的时候,一定切记前期的消毒灭菌,把控温度以及最后的采收时的处理,尤其至关重要的菌种培养环节,必须严格做好各个步骤才能确保白参菌高量生产。同时注重培养时的天气温度,气温过高过低的季节白参菌存活率低,并且品质不高。

黑莓高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黑莓优良品种、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在我国适用的黑莓高产栽培技术。

一、温室结构与定植

温室长60米,宽10米,矢高3米。北墙及山墙用坯砌成,墙体厚0.8米。骨用水泥柱作立架,竹杆作拱架,所用薄膜为无滴膜。2月下旬,采用南北向条状栽植,株行距为1米1.6米,定植前按株行距挖宽深为50厘米60厘米的定植沟,栽植时选根系发达的优质壮苗。

二、肥水管理

在扣棚前应施足有机肥,每亩施优质土杂肥3000千克,硫酸钾、磷酸二铵各30千克,开花前(1月下旬)和果实膨大期(3月上旬)分2次施复合肥50~75克/株。从开花前7~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叶面肥,依次为尿素(300倍液)、氨基酸复合肥(300倍液)、光合微肥(500倍液)、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等。在扣棚后、开花前、果实膨大期浇水3次。

三、温湿度管理

适时扣棚是黑莓温室栽培的关键技术,当大田夜间气温降到8.O℃时进行。在11月上中旬扣棚,此时花芽已分化,植株尚未进入休眠。扣棚后到芽萌动期扣棚后4~6天内对大棚封闭,昼夜覆盖草苫,然后每天上午8时左右卷起棚上草苫,下午3时再覆盖上草苫。萌芽至开花前棚内白天温度调控到不超20℃,夜晚温度保持在4~10℃,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相对湿度偏低,可向枝上喷水,以利植株新梢生长。

开花到浆果膨大前棚内白天温度调控到20~26℃,夜晚温度宜保持在7~13℃,相对湿度在60%左右,以利授粉和提高坐果率。浆果膨大至采收结束期棚内的白天温度保持在25~32℃,夜晚温度宜维持在10~16℃,昼夜温差控制在10℃以上,以利浆果膨大、着色、提高含糖量,此期相对湿度宜在60%~70%。后3个时期,如果棚内温度过高,可打开通风窗等降温,如温度降至适宜温度下限时,应及时封闭通风窗等,甚至覆盖草苫,如遇连雨阴天,棚内可采取增温保暖措施。

四、修剪

栽植后春季幼苗萌发后,在基部留3~4个生长旺盛的新梢向上吊绑在立柱的铁丝上,其余新梢从茎基部剪去,这3~4个新梢将形成主骨干枝。扣棚后同样再留2~3个新梢将形成主骨干枝。扣棚后同样再留2~3个生长新梢形成2~3个次骨干枝,其余新梢从茎基部剪去。

五、采收

在棚内,中间范围的温度较高,浆果成熟较早,周边2米范围的温度较低,浆果成熟较晚。棚内浆果成熟期从3月下旬开始,到4月下旬结束,持续30~40天,因此要分批采收,一般5~6天采收1次。

《液体菌种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