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前景

2019-12-13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种植业前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种植业有没有前景取决于你选择的种植项目,判断一个种植项目是否赚钱,主要要考虑的还是成本、前景、风险三点,这三点考虑清楚后你就大概了解它是否能盈利,多久能盈利以及大概最后通过种植该品种能赚多少钱。

一、农作物种植推荐

提到农作物种植,你可能会想到小麦、大豆、玉米等常见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虽然稳定,风险小,而且大部分粮食作物国家都有补贴,但各位来看这篇文章想必心里对其已经的经济效益有所了解了。种植大户们种植这些农作物确实还是很赚钱的,但是针对没有很高的经济基础又想赚钱的种植户来说,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亲农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花椒种植。>>更多乡村种植业公司请点击

花椒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耐旱,生命力顽强,同时花椒本身的病虫害较少,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工管理成本。

1.花椒种植前景和市场分析

(1)花椒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主要调味品,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花椒价格也会有所上涨的;

(2)花椒可以进行深加工,做成花椒油,其市场前景也是不错的;

(3)花椒还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于制作肥皂等方面;

(4)花椒拥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杀虫等方面;

(4)花椒属于中国特有的品种,出口市场广阔;

由上可见,花椒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还能对其深加工变成不同的花椒产品,同时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可谓一物多用,除了满足调味品市场外,还能适应多种市场的需求。

2.花椒种植的亩产收益

花椒种植不算是亩收益最高的品种,一般是亩产玉米收益的四五倍,花椒种植亩产收入在5000元左右是没有问题的。不同品种的花椒收益也不相同,九叶青花椒利润会增加一些,亩收入万元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植物59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种植业前景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zw59.com延伸阅读

农村种植业怎样赚钱,农村种植业赚钱需要创新


农民不赚钱,种地收益低,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有人说这是因为人均耕地面积太少才是主要原因,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问题,就是规模化效益,即规模越大效益越好。那么农村种植业如何赚钱呢?下面火爆农资网给大家将一些关于农村种植业赚钱需要创新的相关情况。

农村种植业如何赚钱,农村种植业赚钱需要创新

大户的困境:规模越大越不赚钱

对于农民而言,规模化效益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层面:一,规模化种植效益是否存在?二,规模化的经营效益是否存在?即生产的规模化和经营的规模化。

成本结构“三变七”

家庭农业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单元(种植),经营交给“二道贩子”们,不存在规模化经营。成本结构简单:农药、种子、化肥三项成本,农民种地属于“自我雇佣”,没有计算人力成本。根据2022年关于家庭农场的统计数据:家庭农场的平均耕地面积在200亩左右,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使用农业机械也会产生成本。此时,农业种植的成本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共分成7大项,除农药、种子、化肥,还有雇工成本、土地流转成本、机械成本、管理成本。

大户的“规模不经济”

,土地流转刚刚开始,目前属于大户、中户、小户并存的过渡时期。较成本优势,三者的成本差异大,小户其实更具有成本优势,因为他们的成本结构不一样,大户不一定有成本优势。

第二,小户种植,精细化程度一般比较高。在调查中发现,比如种肥同播,小户农民一般不会漏播,但外聘“农业工人”则相反,同时,小户农民的粮食,偷盗者较少,大户种植,特别是商业投资的种植大户,偷盗情况很严重,甚有监守自盗的现象。

第三,大户对农业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发生农业灾害如何自救?如果靠机械自救,大户的农业机械比较齐全,有一定优势,比如水灾后排涝;如果自然灾害后完全靠人工自救,则大户并没有优势。比如玉米遭遇风灾,需要人工扶正,上千亩的面积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耽误救灾时间。

大户的赚钱之道

一、规模筹码。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使得经营信息的获取更加。靠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很难,靠经营信息增加收入相对容易则应以增加收入为主要方向,增加收入是没有极限的。而小户农民,缺乏信息来源,只有降低成本,而成本是有极限的;且很难摆脱经济学上所谓的蛛网理论。蛛网理论通俗讲,就是农民常说的大年小年,小户是天然的跟风者,别人赚钱,就会跟着种,别人赔钱,自己也不种了,可能永远都错过大年,赶上小年。

二、获取农业政策。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相对于小户来说大户具有一定的规模,则能更好对应国家的政策,通过申报项目获取一定的补助。

经营规模,向上游获取利润

具有经营规模,能从上游获得原材料优势,或者更好的植保技术服务。如大户、合作社实行集团采购,就能够从上游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更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或者更好的植保服务。现在的农民对待种植的作物是有病没病都打药,而且不能对症施药,在这方面,小户天然是弱项,而大户就能向上游要求更好的植保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这就是规模筹码。

这个筹码可以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规模体现出来,目前在农资领域就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几家种植大户合伙,针对厂家采购,通过规模经营向上游获取利润。目前,农资流通环节还普遍存在县级代理、乡镇和村级零售现象,减少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够获得10%—30%的农资购买成本。

经营产业链,向下游索取利润

因为具有规模,种植大户可以向下游索取利润,实行全产业链经营。原来的农民只负责生产种植,由于规模小,所以有二道贩子、三道贩子、零售等等流通环节的存在。然而,种植大户种植规模和经营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即减少二批成本、三批成本,甚至是零售成本。此外,还可以实现订单农业,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品种、规模,将不同等级的农产品分类存放,实现高附加值的销售。这是家庭农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实现农资产品的社会化

当种植面积达到一定的规模,种植大户就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农资机械,农资机械的购买会减少农户的种植成本,但由于农资机械季节性较强,必然会导致剩余产能的浪费,且配置越,损失就越大,如果可以实现剩余产能的社会化,大户之间相互配套,实现“我为你播种,你为我收割”的多赢组合,就会相应的减少成本,增加利润。

那么,如何才能让种植大户赚钱呢?,必须从农资的生产者变成农资的经营者;第二,如果是大田作物,应保持合理的规模,即150-250亩左右;如果是经济作物,重要的则是经营品种必须能够摆脱蛛网理论的限制。第三,了解国家农业政策,结合自身情况获取相应扶持资金。

以上本文介绍的就是关于农村种植业如何赚钱,农村种植业赚钱需要创新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对那些还不了解现在农业种植现状的朋友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火爆农资网,了解更多更加详细的农业资讯。

水果种植业的风险


现在种植水果的风险不小,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风险也是日益突显出来,很多人可能开始不觉得,但是现在却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那么现在水果种植的风险比较明显的有哪些?大家来了解下吧!

1、市场行情

现在各种水果的品种不可谓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出现,同一种水果的品种都够大家考虑好久的。而这些新的品种各种数据可能很好,但是适不适合自己这个地方种植还真不好说,果农自己可能也不了解当地是否有人种植这个品种,不少人选择了品种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种植的。现在想要选择个适合自己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也不容易,很多果农求稳则会选择种植一些有过相关种植记录的品种,但是收益自己又觉得不理想,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风险了。

2、技术的不完善性

种植技术也是目前比较大的一个风险了,现在流传的一些种植技术基本都是各个研究人士针对某些地方的一些研究数据,而果树则会因为地域环境的差异,种植表现也会有所差异的。不少人去了解这些技术后自己在种植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地方不适应,因此导致的问题也比较多,加上现在为了质量和产量,各种数据需求都会比较精细,更是进一步增加了种植难度。

3、果园管理知识缺乏

果园的规模化管理虽然出现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这方面的知识流传并不广泛,很多人果农你要它自己搞果园可以,但是你要他教的时候,他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很多打算搞果园的就是吃亏在这个上面,没有比较系统的知识,很多错误的地方只能靠自己琢磨,琢磨出来了就能继续搞下去,不然就等着资金不足时选择退出。

4、对市场了解的滞后

目前种植果园的中年群体占比相对较大,很多果农的思维相对比较局限的,对于市场的关注度比较少,他们的心思更倾向于怎么种好自己的果子。但是种植水果时对于上市时间的把握是需要比较敏感的,还有就是今年的区域行情如何,自己改怎么去保证收益,这些调整都是要根据市场信息来的。市场方面的风险多数是由于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敏感引起的,也是果农最容易忽视的。

以上就是种植水果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风险了,打击种植水果的时候要多考虑这些因素,看看怎么合理的规避这些风险。如果有着合理的解决方式,那么种植水果想亏都难的!

2018年如何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寒来暑往,又是新的一年,新的征程。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的大潮中,种植业也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如何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又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如何在资源强约束下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如何推动种植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让我们共同期待。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强基固本守住安全底线。今年,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一是突出两保,狠抓政策落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坚持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二是突出两藏,夯实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并建设好粮食功能区9亿亩,尽快将任务落实到县(市)、落实到乡村、落实到地块。突出抓好耕地质量建设,重点抓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提升基础地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选择400个重点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扩大示范效应,引领绿色发展。三是突出两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分区域、分季节、分作物制定技术方案和防灾减灾预案,加强技术培训,落实关键技术。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为重点的工作督导,科学考核,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力推进结构调整,提升质量促进产业兴旺。一是抓好两减。调减水稻和籽粒玉米,缓解库存压力。适当调减南方低产区籼稻和东北寒地井灌稻面积,力争调减水稻面积1000万亩,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区籽粒玉米。调减耗肥水、易感病的作物,缓解生态压力。重点调减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的小麦面积,适当调减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的小麦。二是抓好三优。调优品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稻谷、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促进农牧结合,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调优区域结构。在巩固主产区的同时,重点打造特色区,加快发展道地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水果、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区。抓紧编制出台《全国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指导各地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道地药材基地。调优种植制度。在东北一作区探索建立三三轮作的种植制度,在南方两熟区探索建立粮油、粮菜等水旱轮作种植制度,在黄淮海两熟区探索建立粮油轮作种植制度,做到用地养地结合。此外,继续抓好马铃薯主食开发。筛选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建立生产基地,为主食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优化产品工艺,完善主食产品配方及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将马铃薯主食产品全粉配比提高到50%以上。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拓展主食产品市场,壮大消费群体。

加力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聚焦重点,聚合资源,聚集力量,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更高层次上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突出果菜茶等用肥、用药量大的作物,还要突出优势产区、核心产区和品牌基地。选择一批重点县市整建制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同时,切实抓好《农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二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结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推进品种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机制节水,加快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制东北地区井灌稻面积,京津冀地区基本退出水稻种植(保留部分京西稻和天津小站稻)。在华北、西北地区,加快节水小麦品种推广应用,力争节水小麦品种比例达到20%,提高8个百分点。三是推进果菜茶绿色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路径,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持续推进,提升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做到适区适种,逐步形成品种互补、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布局。选择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重点作物,创建100个特色园艺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独特品种、特殊品质和特定区域的产品。四是扩大轮作休耕试点。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推行老任务老办法,新任务新办法,原有试点继续实行,新增加的任务实行申报制度,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开展轮作整县推进,选择一批重点乡镇和行政村开展休耕整建制推进。

加力推进质量兴农,提质增效促进生活富裕。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制修订一批农药残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果菜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10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二是优化产地环境。加强退化耕地综合治理,选择东北黑土退化、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渍化及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等区域,开展地力培肥综合治理。加强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重点抓好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北方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北生态退化区的修复治理。三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继续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适当扩大到节肥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草莓、芒果、梨等名特优作物,并选择一批大县开展整建制试点。四是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开展农业质量年活动,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加力推进创新驱动,提升素质促进乡风文明。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结合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二是培育生产性服务组织。扶持一批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在400个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培育1万个设施装备先进、服务能力强的新型服务组织。三是创新组织方式。在粮食主产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壮大集体经济,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乡村有效治理。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选择1000个村开展试点。

农业部:重点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


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种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经营方式十三五期间,农业部种植业司将着力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三个能力。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保证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明显改善、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提升持续发展能力,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聚焦重点加力推进。调整结构促动转型升级。保口粮、保谷物,到2020年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重点是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5000万亩。

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促进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完善政策拉动转型升级。重点是完善价格政策、补贴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税收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完善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实施好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育种创新,加快推进商业化两杂育种创新能力建设,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和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力争尽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扎实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分区域、分作物形成一批适宜不同耕作制度的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

基础建设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优先投入到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力争到2020年,新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养分平衡、质量修复,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力争到2020年,全国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健全机制带动转型升级。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是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集中育秧、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等全程托管服务。国际国内联动转型升级。短缺品种和先进技术要引进来,满足国内需要,优势产品和优势技术要走出去,加快对外输出。

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汉川市农业局(2014年11月25日)

十三五期间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粮棉菜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全市种植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成就和经验基础上,编制《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汉川市紧紧围绕增粮增收保供给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努力克服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种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十三五健康稳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产品总量进一步增长

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延续了十一五稳定增产的态势,连续五年丰产,创下了十一连增的记录。2015年预计粮食总产55.4万吨,比2010年增产7.2万吨,增长14.9%;超十二五规划目标0.4万吨。

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促进主要农作物实现了较快发展。2015年,预计全市油料总产4.0万吨,比2010年增加0.2万吨,增5.3%。棉花种植面积因近几年结构调整,面积下调,但单产提高,总产稳中有降,2015年预计总产1.9万吨,比2010年减少0.1万吨,减少5.1%,平均单产95公斤,比十一五期间提高单产6.2公斤。蔬菜(含菜用瓜)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2015年全市蔬菜预计总产69.2万吨,比2010年增产12.4万吨,增长21.8%。

与《汉川市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对照,全市种植业生产除棉花受市场、价格影响进行调整外,其他主要农作物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市场有效供给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种植基地基本形成,区域板块进一步集中

十二五期间,全市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狠抓优势特色板块基地建设,种植业板块呈现高标准、大开发的好势头。全市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无公害蔬菜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90多万亩。以建设里潭、新堰、韩集、回龙、刘家隔、田二河等西北片为重点的优质稻种植基地,优质稻品种覆盖率达到82.6%。以湾潭、杨林、沉湖、田二河等为重点的双低油菜种植基地,油菜双低率达到92%。以城隍、仙女山、开发区、庙头等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达到83%。板块基地的发展集中,带动了一批专业基地、优势品种和特色产业的形成,为十三五种植业协调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科技推广得到加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开展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推广了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油菜免耕直播、小麦机械化条播、马铃薯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棉花轻简高效集成栽培、设施蔬菜周年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快速腐熟、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村三沼综合利用等技术,组织实施了粮棉油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创建、马铃薯发展专项、籼改粳工程、有机质提升、户用沼气池建设等农业项目,进一步推进优质稻生产基地、中弱筋优质小麦基地、双低油菜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等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支撑作用。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增强服务能力为着力点,组织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新(改)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10个,建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检验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植保区域站,成立了生态能源局和种子管理局,整合建立了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

(四)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品牌发展进一步壮大

十二五期间,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蔬菜等主要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较十一五期间提高了2.6%。2015年,全市预计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了65个,超过到十二五规划目标15个。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品牌,打造名牌,宏武米业川潭牌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杨林沟红辣椒获湖北名优蔬菜银奖,有5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注册了商标,全市蔬菜种植基地商标注册率提高到40%。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偏低。我市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全市现有的排灌设施普遍存在标准低、失修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达不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农田水利设施标准。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建设滞后,而且部分为竹架、水泥等结构,抗灾、抗压、抗风能力差,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2、农技推广服务较为薄弱。过去几年,虽然在以钱养事改革的推动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服务方式有所更新,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仍不够完善,存在着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辐射半径小、推广积极性不高、推广服务滞后,难以建立起与种植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这必然成为制约种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农业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由于农药、化肥等大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得不到根本的改变,渠道淤塞,水草疯长,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部分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进一步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掠夺式的耕种开发,耕地地力下降,一、二等地比例偏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

4、重大项目建设投入缺乏。长期以来,种植业重大项目少,专项资金投入少,对技术推广、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染污治理等扶持不够,阻滞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面临的挑战

1、生态环境恶化和耕地资源的制约将进一步趋紧。农业面源染污染短期内难以减少,农业生态环境也将难以改善,对于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带来较大的负面的影响。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将呈刚性减少,水资源也面临季节性、阶段性缺乏。人增、地减、水减趋势仍会继续,资源条件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发突出。

2、农村空心化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进入十三五,我国城镇化将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近打工,将会有更多70后、80后、90后的农民市民化,农业成为农民的副业,懂技术、会管理、有头脑的新型职业农民缺乏,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冲击是谁来发展现代农业?

3、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时期的阶段,农产品价格也进入了偏低周期的阶段。在持续多年的农产品增产的情况下,实现较高产量条件下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市场价格的不可预见性,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因素,也影响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4、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分散性较大,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农民滥用投入品的现象较普遍,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随着自贸区的扩大,外来农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农产品将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更高。

(三)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为十三五农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的头等战略,而种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大市,汉川市种植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2、农业科技的推广将为十三五农业的创新提供较好的支撑。国家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将进一步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注入新的活力。湖北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将为新一轮科技推广应用奠定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3、工商资本的进入将为十三五农业的升级注入强劲的活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体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将带来资金、信息、管理、理念等全面流入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的升级版,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工商业与农业的全面对接,互促互动。

4、一圈一带的建设将为十三五农业的转型形成良好的助推。十三五时期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关键阶段,汉川农业的转型发展需要有国家、省级发展战略的推动。汉川市位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之列,受益于一圈一带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将推动汉川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十三五现代农业规划的全面实施。

5、新型主体的壮大将为十三五农业的腾飞增添发展的后劲。培植农业新型主体是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重点的新型主体,将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有利于解决技术推广落后、规模经营不大、劳力资源不足、市场对接不畅、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后劲。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农业、城郊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方向,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以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任务,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试验示范为方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种植标准化、作业机械化、规模适度化、生产集约化、主体专业化、组织合作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品牌化、全程信息化、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出高效化,促进汉川市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牢固树立李鸿忠书记提出的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环境承载的关系,认真评估耕地、水资源总量与质量,做到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转变以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统筹农业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2、坚持保供增产与提质增效相结合。根据资源禀赋,统筹种植业协调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深化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在稳步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与种植业密切相关的龙头企业和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种植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坚持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积极培育本地特色产业。将十三五农业发展与一圈一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融合,做到整体推进,共同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从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主体培育、项目投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创造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改革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50万亩优质水稻、40万亩优质小麦、30万亩双低油菜、20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专用玉米建设。

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60万吨,油料总产达到4.5万吨,蔬菜总产达到80万吨,玉米总产5万吨,棉花总产不低于1.2万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业三品一标总数达到70个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8%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扼制;新型主体得到较快发展,百亩以上规模化经营覆盖率达到40%。

四、发展重点

(一)推进粮食产能建设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以里潭、新堰、韩集、回龙等乡镇为重点,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核心产区;坚持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和提高单产并重,实施水稻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以新河镇、刘家隔镇为重点的5万亩优质粳稻生产,推进粳稻种植、加工、品牌一体化发展。推进棉田结构调整,实施玉米产业工程,以西江、南河等为重点,发展10万亩的鲜食玉米和饲用玉米种植,推广玉米高效间套模式,提高种植效益。减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小麦机械播种、玉米机播机收。推进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重视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减少耕地抛荒撂荒,确保全市耕地总面积基本稳定。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逐步把现有农田建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土肥沃、林成网、能排灌、能够抵御10-20年一遇自然灾害的稳产高产农田,为新增粮食产能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发展蔬菜生产

以汈汊湖、刘家隔、麻河等乡镇为重点,深入推进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建设莲藕优势产业带,打造汉川莲藕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莲藕周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调味藕带、保鲜藕片、风味藕粉等莲藕深加工,延长莲藕产业链条。建设城郊蔬菜基地,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突破性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提高建设标准,优化种植模式,完善销售服务网络。建设蔬菜标准园,重点进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建设大棚、水肥一体化、农产品检测房、绿色综合防控等。发展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建设现代化的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体系。引进工商资本和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建设。通过基地建设,发展旅游、种植相结合,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三)统筹发展棉油作物

协调发展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稳定双低油菜生产,推广油菜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因地制宜推进棉花生产,推广集成轻简、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强化棉种生产和加工、棉花采摘技术服务、棉花产销衔接等,提高棉花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落实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包装、统一质量等级的标准化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五)推进农村生态能源建设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推广科学施肥用药和低碳农业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大力发展农村生态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行生态种养模式,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搞好农村沟渠、河道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清淤除草,修复农田生态水利。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回收再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强化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监测预警。推动以沼气为主的一建三改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猪-沼-果(菜、鱼)等循环利用模式,建设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六)扶持发展新型主体

培植发展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农业新型主体,引导新型主体进行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水平,逐步解决农业生产小而散、小而全的问题。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新型主体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建基地,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

结合十三五农业规划建设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投入增长机制。增加财政预算安排,使财政支农投入总量明显增加,增幅明显提升,比例明显提高,发挥政府在支持现代农业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十三五农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程为平台,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加大竞争性分配的力度,适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采取以奖代补、奖励、贷款贴息、抵押担保、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发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的功能,增加信贷投入。

(二)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建立健全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公告制度。大力发展农技短信通、12316等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稻麦油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效模式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强抗灾、减灾、避灾技术推广,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和长效机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

(三)改革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建立起职责明确、效益公平、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办公、生活条件和服务装备,做到办公有场所,居住有定所,服务有手段。进一步充实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政策上倾斜,政治上关心,待遇上优厚,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解决农技人员队伍青黄不接、断层断线的问题,为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四)强化依法治农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切实发挥农业法制建设对十三五农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贯彻落实《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湖北省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湖北省农村能源管理办法》、《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蔬菜基地建设保护办法》等为主体的农业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普法工作,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为发展现代农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履行农资执法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法定职责,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农业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农业法律意识。

《种植业前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发光植物种植前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