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马铃薯2016年市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马铃薯作为重要食物资源之一,不仅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在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中有着重要作用。2016年初,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马铃薯产业在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目标。

今年以来,我国马铃薯产业继续稳定发展,总的看,全国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局部产区受极端天气和疫病等影响大幅减产,总产量稳中略降;马铃薯消费需求潜力较大,消费结构略有变化;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呈明显的N型走势;马铃薯贸易顺差与马铃薯淀粉贸易逆差同时存在,总体呈现双减少趋势。预计2017年镰刀弯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工主食化和精准扶贫战略将进一步增强马铃薯的生产供给能力,而消费需求总体保持稳中略增态势;随着库存逐步消化,价格短期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在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下半年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双反政策到期,马铃薯淀粉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大。与此同时,马铃薯供给增速远大于消费需求增速,价格波动风险不断积聚,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卖难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建议进一步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均衡上市、适时售薯,同时切勿盲目跟风种植,合理推进粮薯轮作。

一、2016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

(一)局部地区受灾严重,生产总体继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北方一作区、中原和南方二作区及西南一二季混作区的种植模式,覆盖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9000万吨以上。

2016年,虽然个别地区受灾较重,但今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从种植面积看,受农业结构调整和今年春季价格高位运行等影响,全国马铃薯种植积极性明显增加,加上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加快推进,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种植面积稳定增加,预计全国种植面积约8526万亩,同比增3.0%。随着脱毒种薯普及率和田间管理水平等的不断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稳定提升,但今年西北和东北主产区持续干旱天气、西南地区大范围晚疫病和南方秋冬作地区的低温冷害等的严重发生,致使全国平均单产有所下降。受此影响,预计全年马铃薯总产量约9201万吨,同比减3.0%。

(二)市场供给充足,消费结构稳中有变

从用途上看,马铃薯既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原料,用于食品工业、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但从消费情况看,我国马铃薯消费以食用为主,加工消费、种用消费和饲用消费等其他用途为辅。2016年我国马铃薯市场供给总体充足,消费结构稳中有变。受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农民工返乡持续增加,加上北方主要加工产区原料供给量有所减少等因素影响,食用消费量略有减少,淀粉等加工消费量大幅下降,预计全年分别为5534万吨和736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8%和13.8%;农户种植积极性增加拉动种用消费略有增加,预计全年消费量将达396万吨,同比增约4.3%;同时,饲用消费和损耗有所减少。

(三)价格高位运行,整体呈N型走势

今年我国马铃薯批发价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在回升的N型走势,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从月度变化情况看,价格波动总体符合常年规律,即年初价格延续去年底的翘尾走势而继续上涨,春节后,受今年春季的霸王级倒春寒引起其他替代蔬菜供给短缺,马铃薯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于5月份达到年度最高的3.47元/公斤,同比上涨53.3%;之后价格趋于回落,于9月份回落至今年最低价位的1.84元/公斤;10月份起,北方秋季马铃薯陆续上市,但甘肃等地夏季经历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持续高温天气,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及西南地区也不同程度受灾,市场供给相对紧缺,推动马铃薯价格连续三个月回升,12月平均价格为2.35元/公斤,环比涨7.9%,同比涨15.2%。从年度价格变化情况看,2016年马铃薯价格年平均价格为2.40元/公斤,同比上涨13.2%,是近五年第二高的水平。

(四)国际贸易顺差与逆差同时存在

受国内马铃薯价格相对较高等影响,今年马铃薯出口动力不足,出口量有所减少,出口额基本持平;同时,随着脱毒种薯普及率、种植技术和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马铃薯及薯条等加工品品质持续提高,马铃薯进口有所减少。据海关数据,1-11月全国累计出口量39.60万吨,同比减4.3%,出口额2.38亿美元,同比增0.6%;进口量13.61万吨,同比减2.0%,进口额1.65亿美元,同比减3.7%;贸易顺差0.73亿美元,同比增10.3%。同期,全国累计出口马铃薯淀粉524.91吨,出口额58.86万美元,同比分别减15.3%、17.7%;进口3.72万吨,进口额0.28亿美元,同比分别减38.6%、35.1%;贸易逆差2715.74万美元,同比减少35.4%。预计全年出口量约50万吨,同比减4.2%,进口量约33万吨,同比减31.5%。

二、2017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展望

(一)生产继续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进程加快,预计镰刀弯地区玉米等粮食作物转产马铃薯现象将继续增加;同时,鉴于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与全国贫困县分布区域高度重叠,在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增加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西北、西南等贫困适宜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可能继续增加。因此,在不出现大范围、深程度疫病的情况下,全国马铃薯生产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预计2017年种植面积将达8696万亩,总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9682万吨,同比分别增2.0%和5.2%。

(二)消费平稳增长

历史数据表明,食用消费占马铃薯消费总量的比重不足70%,但仍是我国马铃薯消费的最主要部分。从消费趋势看,在人口总量基本稳定、蔬菜供给总体均衡等情况下,马铃薯的居民日常消费将保持基本稳定,而农民外出务工等集团消费随着返乡创业和回乡务工等的增加将继续保持缩减态势,虽然快餐食品、休闲食品等多种消费渠道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对整个消费拉动作用有限。受市场供给充足等影响,淀粉等加工行业原料不足等现象有望加快缓解,加上加工主食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马铃薯加工消费量可能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加工量有望恢复至823万吨,同比增11.8%。随着我国原原种、一级和二级脱毒种薯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种薯消费将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同时,受收获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等影响,破损率和商品率持续提升,残破小薯比例有所下降,饲用原料薯或将有所减少。

(三)价格波动运行

从价格运行规律看,马铃薯市场价格高点大都出现在每年的4-5月份,而突破历史高点的年份分别出现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的春季,基本呈现3年一突破的特点。预计2017年马铃薯价格波动仍将遵循常年波动规律,整体呈震荡运行态势。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7年1月-4月,这一阶段市场主要以消化2016年库存薯为主,节日效应、春淡等因素将支撑马铃薯价格继续维持较高水平;第二阶段为5月-12月,随着早熟马铃薯陆续上市,存储商将在5月中下旬和6月初加速甩货,价格可能快速回落,而后期秋季马铃薯将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将大幅增加,价格下行的压力将继续加大。因此,如果2017年没有出现大面积、广范围、重影响等疫病和气象灾害,预计下半年北方秋季马铃薯集中上市期后,价格存在大幅震荡的可能。

(四)国际贸易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预计马铃薯出口贸易将继续稳定增长,尤其是甘肃等品种繁育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较为突出的地区,种薯出口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同时,加工特性优良的鲜冷冻马铃薯和薯条、薯片及其冻干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在双反政策保护下,马铃薯淀粉国内市场逐步趋好,但未来两年内这一政策到期后对产业稳定发展带来不确定影响;同时,马铃薯淀粉出口贸易可能会受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木薯淀粉低价冲击等影响而进一步减少,同时优质淀粉进口可能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体来看,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口量将恢复至60万吨水平,同比大幅增加20%左右。

三、风险提示与相关建议

一是明年春季马铃薯集中销售风险凸显。目前随着马铃薯市场需求的释放,加上元旦、春节效应及其他蔬菜替代消费减少,短期内价格仍将继续缓慢回升;但市场普遍认为由于2016年灾害重,商品马铃薯减少、货源不足,后期价格上涨预期增强,生产者和经销商囤货入库及惜售意愿较强,库存维持较高水平,而随着明年春季马铃薯存储条件变化,集中销售可能性增大,价格也可能出现大幅震荡的情况。建议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均衡上市、适时售薯,防止大量集中上市引起市场大幅波动和滞销卖难等现象再次发生。

二是马铃薯供需失衡的风险日趋加大。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马铃薯加工主食化战略,并先后在北京、河北、甘肃等10个省区开展试点,大力推动了当地马铃薯生产发展;而马铃薯依然成为镰刀弯地区农业结构性调整和西部地区精准扶贫战略的不二选择,预计未来我国马铃薯生产面积将大幅增加,同时加上脱毒种薯普及率持续提高、灌溉等水肥条件和冷库冷链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马铃薯生产能力大幅增强,市场供给将大幅增加,但消费增速相对缓慢,市场供需平衡状态被打破的可能性增大,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凸显。建议农业结构调整中,有序推进粮薯轮作,引导农户合理布局、切勿盲目跟风种植,既可促进地力恢复和疫病防控,又可减缓市场波动。

精选阅读

辣椒2016年市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是人们一日三餐的常见品种,同时也是国内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产业规模居蔬菜首位。辣椒从用途角度主要分为鲜食辣椒和干辣椒两大类,鲜食辣椒鲜活易腐,绝大部分用于直接食用消费,属于鲜食蔬菜品种。鲜食辣椒主要产区有海南、广东、云南、四川、重庆、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市),夏秋季节生产以露地种植为主,冬季生产以设施种植为主;干辣椒则易于贮藏、运输,主要用作加工原料,属于调味品系列。干辣椒种植区域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新疆、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区),生产方式以露地种植为主。今年以来,我国辣椒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干辣椒价格出现大起大落,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总的看,2016年我国辣椒产量同比显著下降,消费数量持平略涨,出口增长强劲,进口数量和金额双双降低,市场价格总体同比上涨,价格波动幅度加大;预计2017年辣椒种植面积同比增加,消费数量稳中略增,出口数量小幅提高。如果不发生大面积自然灾害,辣椒产量有望同比增加,总体平均价格水平同比下跌,建议农户理性安排辣椒生产,切忌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

一、2016年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一)主产区受灾范围广,产量水平显著下降

我国辣椒供应已形成大生产、大流通格局,一年之中辣椒开始上市的主产区按照纬度从南向北梯次转移(见表1)。据估计,2016年全国辣椒种植面积2320万亩,与去年相比稳中略降。全国辣椒主产区除了辽宁以外都不同程度地遭受高温、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辣椒减产较大。7月初高温天气较多,影响河南、河北等主产区干辣椒授粉;8月份强降雨导致河南、四川、湖南、山东等种植区域遭受渍涝灾害;10月份台风天气又造成海南等辣椒产区严重受灾。一年之内屡次遭灾造成主产区大面积减产,2016年辣椒单产估计为每亩1350公斤,同比减少9.9%;总产量为3133万吨,同比降低10.4%。

(二)食辣风俗广泛传播,辣椒消费持平略涨

自明末清初引入辣椒以后,国内食辣区域不断拓展、食辣人群迅速扩大,辣椒消费日益普及。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辣椒主要消费国,食辣人口总数超过5亿,占国内人口比重大约40%,2016年国内辣椒消费量预计为2990万吨,与去年相比持平略涨。从需求结构上看,鲜椒需求占有绝对主导地位,鲜食辣椒消费量超过辣椒消费总量的90%,主要品种为柿子椒、甜椒、泡椒、线椒、尖椒等;干辣椒是深加工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在辣椒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主要品种为朝天椒、小米椒、板椒等。

(三)辣椒出口增长强劲,进口数量金额双降

我国是全球辣椒出口大国,出口量连续保持世界第一位,主要出口目的地为韩国、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产品为冷藏鲜食辣椒、辣椒干、辣椒粉、辣椒酱、辣椒罐头等。2016年前11个月我国辣椒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24万吨和4.66亿美元,分别大幅同比增加42.0%和46.8%。我国辣椒进口国家主要为印度,品种为S17高辣度品种,2016年前11个月辣椒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0.20万吨和0.05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30.1%和10.4%。

(四)辣椒价格总体上涨,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2016年辣椒总体平均价格比2015年上涨11.7%,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2016年自然灾害偏多,辣椒减产,导致市场供应偏紧,经纪人抬价抢购;二是生产成本上涨,推动价格上升。2016年辣椒平均生产成本同比增加11.2%,主要由于雇工费用和租地费用上涨较快。

2016年辣椒价格波动较大,以青椒为例(见图1),青椒批发市场年度内月度间最大价差为每公斤7.99元,高于2015年的每公斤7.19元和2014年的每公斤6.38元。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干辣椒价格波动尤为引人注目,辣翻天现象再次出现。以山东省济宁市三樱八号精品辣椒为例,今年辣椒大幅减产,导致10月底新椒上市后,价格直线上涨,从11月1日到15日半个月内每斤暴涨2元,达到每斤7.2元的历史最高位,11月16日之后又迅速回落至每斤6.8元,波动剧烈程度十分罕见。

二、2017年市场预期走势

(一)种植意向面积增加,辣椒产量有望提高

受2016年辣椒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辣椒种植积极性高涨,预计2017年面积增加到2390万亩,同比增加3.0%。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辣椒市场价格行情较好,农户明年扩种意向普遍存在;二是种植辣椒的比较效益高。从表2可以看出,农户种植辣椒的利润要显著高于同地区其它作物品种。

2016年异常天气偏多,造成辣椒单产水平偏低,2017年如果天气正常的话,单产水平会恢复到每亩1404公斤,同比增加4.0%。预计在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力推动下,2017年我国辣椒产量有望达到3356万吨,同比增加7.1%。

(二)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消费数量稳中略增

我国辣椒国内消费需求连续多年保持增加态势,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辛辣饮食风俗广泛传播,特别是川菜、湘菜、黔菜等辛辣菜系流行,导致国内对辣椒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将保持增长势头;二是随着辣椒在医疗、保健、美容等方面功能进一步发掘,人们对辣椒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继续增长,从而带动辣椒原料需求不断扩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7年辣椒消费量为3150万吨,同比增加5.3%。

(三)国际需求持续增加,出口数量小幅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辣椒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辣椒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数量逐年提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国际市场特别周边国家对我国鲜椒贸易量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国际市场上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等辣椒深加工产品的需求缺口较大,在国际需求的刺激下,我国依托丰富的原料优势,会进一步增加辣椒深加工出口数量。预计2017年我国辣椒出口数量将小幅增加到32万吨,同比增加15.0%。

(四)平均价格可能同比下跌,年度内V型波动

预计2017年辣椒总体平均价格下行的可能性较大。首先,根据前文分析,如果没有频繁发生异常天气,2017年辣椒生产量会超过消费量,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其次,2016年辣椒价格显著提高,农户惜售情况突出,经纪人囤积待涨,导致2016年底干辣椒库存量比2015年明显增加,提高了2017年辣椒供给量,从而加大总体平均价格同比下跌压力。

在年度内价格走势方面,2017年辣椒价格仍将延续往年V型波动。从图1可以看出,辣椒价格受春节假日消费需求拉动,每年2月份左右会达到一年之内最高点,之后随着上市量增加而开始下降,一直降到8月份左右达到最低点,然后再次走高,逐渐攀升至下一年春节期间最高点。

三、生产经营建议

一是农户需理性安排辣椒生产。2016年辣椒价格同比上涨,推高了农户2017年扩大辣椒种植的积极性。但是根据预测,2017年我国辣椒市场供大于求趋势明显,总体平均价格可能会同比下降。建议农户理性安排2017年种植计划,不要盲目跟风加大辣椒生产,防止价格下跌带来收入损失。

二是农户需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近年来我国辣椒病虫害频发,给农户造成严重损失。辣椒种植户要采取选择抗病品种、种子消毒、药剂施用等措施,加强对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细菌性叶斑病等辣椒病害的防治工作。同时,也要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措施,加大对辣椒棉铃虫、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虫害的杀灭力度。

三是农户需采取可持续种植模式。辣椒生产需要定期轮作和施用有机肥,才能够保持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否则会逐渐退化。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例如四川省自贡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因长期种植辣椒和过度依靠化肥催产,导致单产同比减少、质量等级降低。建议农户定期轮作,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以保障当地辣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黄瓜2016年市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


黄瓜,南方也称青瓜,是我国蔬菜消费的重要品种之一,2015年全国种植面积为1887万亩,产量达5938万吨,分别占到蔬菜总体的5.8%、7.8%。黄瓜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主产区在河北、山东、河南、辽宁等北方省份,南方省份以四川、湖南、湖北种植较多;种植方式包括设施与露地两种,由于设施大棚在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预防、种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单产水平明显高于露地。黄瓜需求以国内消费为主,出口比例很低,上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每年4-8月份是上市高峰期,能占到年度总上市量的7成左右。2016年,我国黄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产量稳中有增,市场价格同比小幅上涨,国内消费持续增加,出口下滑。预计2017年黄瓜生产供应将保持基本稳定,国内消费或继续保持稳中有增,出口有望反弹,市场价格或将出现稳中有涨的态势。黄瓜种植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与价格走势,防范自然灾害并合理安排上市节奏,主管部门应加强信息服务,以指导生产经营主体降低风险。

一、2016年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2016年全国黄瓜种植规模扩大,生产与消费均出现稳中略增态势,出口下滑,市场供需总体平稳,市场价格小幅上涨,且月度间波动加剧。

(一)种植规模扩大,产量稳中有增

2015年黄瓜种植规模、市场价格双增行情增加了种植户的生产效益,提高了种植热情,2016年黄瓜种植面积扩大至1934万亩,同比增2.5%。2016年在低温、寒潮等不良天气的影响下,黄瓜单产同比下降0.7%,至3123公斤/亩,但在种植面积增长的推动下,总产量略增1.7%,达到6041万吨。

(二)需求依旧旺盛,消费稳定增加

黄瓜短期消费需求主要受到价格、质量安全事件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黄瓜批发价格虽然整体略涨,但在4-8月份最为集中的上市季节,却同比明显下跌;质量安全方面,虽然在4月份山东淄博黄瓜神奇药水事件在网上传播,但迅速被有关部门辟谣,对黄瓜整体消费基本没有造成大的负面影响。据估算,2016年黄瓜消费稳中有增,总量达4708万吨,同比增1.8%。

(三)出口下滑,损耗仍处较高水平

我国黄瓜几乎没有进口,出口主要包括冷藏鲜黄瓜与黄瓜片、醋或醋酸制作或保藏的黄瓜、盐渍黄瓜或咸黄瓜等类型,出口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和台湾等。根据海关信息网数据,2016年1-11月份,我国黄瓜出口数量为6万吨,同比降10%,估计全年出口量在7万吨左右。黄瓜与叶类菜相比,损耗相对较少,尤其是运输过程损耗率低,损耗更多的是发生在采摘与销售环节。2016年生产采摘、运输、加工、销售等综合损耗率在22%左右,仍处于较高水平。

(四)批发价格小幅上涨,且波动加剧

在国内生产、消费总体相对稳定的走势下,2016年黄瓜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年度平均价格为3.52元/公斤,同比涨2.8%,为2010年以来最小波幅;由去冬今春大范围的低温与寒潮、79月南方部分主产地区的暴雨与洪涝以及四季度北方主产区气温偏暖等天气因素引起的供给变化导致月度价格差异显著,年度内月度间最大价差由2015年的3.82元/公斤拉大至5.51元/公斤,扩大了44.2%,创2009年以来的最大值。

二、2017年市场预期走势

2017年预计黄瓜产量保持相对稳定,消费继续增加,出口有望反弹,损耗率出现下降,黄瓜平均月度价格或出现稳中有涨的变化态势,月度间依旧呈V型变化特征,年初、年末仍是价格高点。

(一)种植面积微降,产量保持相对稳定

2016年黄瓜价格虽然总体呈上行态势,但价格波动加剧,第二季度集中上市期价格下跌明显,并且在第四季度又呈现供需偏松的态势,尤其是南方冬季瓜菜省份个别地区出现黄瓜卖难情况,因此2016年让普通种植户感受最深的是下跌,这对其下年种植决策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预计2017年黄瓜种植面积1903万亩,比2016年降1.6%;在品种改良、管理提升等作用下,近年来黄瓜单产总体提高,预计2017年上行趋势不变,同比增1.1%;黄瓜产量将达到6010万吨,同比略降0.5%,总体仍保持相对稳定,市场供应有保障。

(二)人口与需求增势不变,消费继续增加

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善,居民蔬菜消费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黄瓜作为重要的大路菜品种,深受居民喜爱,加上近年来对美容养颜、清热解毒等功效的认识提高,黄瓜消费将呈持续增长趋势;人口方面,多数权威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在2030年左右达到高峰,之前年份增加趋势不变。在人口与需求增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2017黄瓜消费将稳中有增,国内消费量达到4740万吨,同比增0.7%。

(三)出口有望反弹,损耗率下降

出口方面,受商品进出口总体下滑的带动,2016年黄瓜出口出现下滑,预计随着经济形势的整体回暖,明年出口有望反弹至8吨左右的水平。在对主产区、流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预计2017年黄瓜损耗占总产量比例微降至21%左右,达1262万吨。

(四)批发价格或稳中有涨,V型特征依旧

近年来,黄瓜批发价格基本呈现出年度间拾级而上的态势,只是2016年价格底部出现稍微破位,但在外部经济环境保持稳定,种植成本、流通成本以及需求的拉动下,价格总体上行趋势没有改变。2017年在正常条件下,黄瓜产量会同比微降,而国内消费需求稳中有增,加之出口反弹,预计明年黄瓜价格或出现稳中有涨的态势。具体而言,平均批发价格将处在每公斤3.6-3.9元范围;月度间依旧是V型特征,在两节消费需求的推动下,年初1-2月份价格依旧是相对较高,但其同比预计出现下跌;第二季度为价格波谷期,但底部会有所抬升;年末翘尾现象依旧凸显,或成年度价格高点。

三、生产经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2017年黄瓜市场供需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价格稳中有涨,有利于种植户收益的提高,但由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生产风险以及近年来表现出来的市场风险需要引起种植户与地方管理部门注意。

一是种植户要密切注意自然灾害带来生产风险。近年来,我国虽然通过大力推进基本设施建设、加强灾害预报与预防指导等措施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实际中农业靠天吃饭的行业特点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2016年,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10月份之后的天气反常变化以及北方入冬后的雾霾天气,对正常生产节奏形成了较明显的影响,表明黄瓜生产对天气依赖仍旧较大。2017年黄瓜种植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防范低温、寒潮、雾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生产风险。

二是种植户要关注价格波动加剧带来的市场风险。近年来,年内黄瓜价格基本呈现出明显的V型变化特征,2016年虽平均价格略涨,但波动明显加剧。第一季度批发市场价格同比大涨25.1%,第二季度大幅回落,同比下跌12.8%,第三季度相对稳定后,第四季度又同比大跌15.5%;月度平均价格在2月份和6月份分别创2013年以来的最高与最低值,5.5元/公斤的月度价差创2009年以来的最大值。波动加剧导致由于上市季节不同,而收益差异显著。种植户应尽可能了解把握价格的走势变化,提前规划种植批次,合理安排上市节奏,推动产品错峰上市,避免因此带来的市场风险。

三是地方部门要加强信息服务,指导主体科学决策。当地部门可通过与气象部门的联合,在本地区域及外地主产区生长季节,开展针对黄瓜种植的短、中、长期的天气预测,特别是低温、雨雪、寒潮等自然灾害预报;加强本地市场信息及全国其他主产区市场信息的搜集与服务,尤其要形成融入知识附加值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产品;通过建设农业信息网站、手机短信、APP、广播、电视等多种信息推送方式,指导农户在规模调整、市场定价、灾害防范等方面的正确决策。

大蒜2016年市场形势及2017年市场预测


大蒜作为小宗农产品,种植门槛低、市场容量小,极易诱发跟风和投机等行为,近年来大蒜价格频繁出现剧烈波动,对蒜农、库存商、消费者均产生不利影响。2016年新蒜季以来,受主产区减产、成本上涨、蒜农惜售与社会游资涌入等因素影响,蒜价高开高走,屡破历史新高;预计大蒜供需紧张的局面会延续到2017年4月,其间蒜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待5月新蒜上市后,大蒜供需有望恢复正常或偏松,价格将明显回落。

一、2016年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一)春季极寒天气导致大蒜减产

近年来,大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170万亩。2015/16年度种植面积估计为1173万亩,与上年度相比持平略减。但去冬今春受大寒潮及不稳定天气影响,山东、河南、河北等主产区大蒜生产均遭受严重冻害,对大蒜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主产区山东遭遇极寒天气,部分蒜苗遭受冻灾,泰安、莱芜等产区尤为严重,个别地区蒜苗死亡率超过三分之二甚至绝收;河南杞县由于2015年种植大蒜时间提前,覆盖地膜早,温度高,造成烧根,使大蒜春节后死苗、弱苗形成减产,后期大雪进一步加剧了大蒜减产。2016年大蒜单产约为1450公斤/亩,同比减10.3%,总产量估计为1701万吨,同比降约一成。

(二)大蒜需求呈放大态势

2016年大蒜消费量估计为1338万吨,种用量为192万吨。在大蒜减产、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受卖落不卖涨心态影响,许多农户盼涨心切将大蒜囤积起来,商贩窝货不出,经纪人抬价收购且待价而沽。如果没有冷库储存,大蒜的储存期超过两个月就会生芽,因此小户囤积周期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能够租赁冷库的大贸易商手中,导致社会游资进入大蒜市场进行囤货,大蒜需求呈放大态势,甚至产生蝴蝶效应,市场有效供给减少,造成市场进一步供需不平衡。

(三)库存量较往年明显偏低

2016年大蒜入库量明显降低。市场上供应的大蒜,分为鲜蒜和冷库蒜,一般来说,5-8月约有25%的鲜蒜直接进入国内消费市场或出口,剩余大蒜基本由经纪人采购入库保存,作为冷库蒜在后期陆续上市。据会同大蒜主产县对库存量的会商了解到,2016年大蒜入库量由上年同期的近240万吨降至190万吨左右,部分冷库出现闲置,山东金乡、莱芜和兰陵入库量分别为120万吨、12万吨和10万吨、河南杞县和中牟分别为18万吨和13万吨、江苏邳州17万吨。

(四)大蒜出口明显收缩

大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随着大蒜品种的不断改良以及加工、储藏、运输条件的逐渐完善,我国大蒜已经出口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受国内高蒜价影响,2016年大蒜出口受到一定抑制,进口明显增加,1-11月大蒜出口量为156万吨,同比减10.0%,进口量566吨,是上年同期的10倍。从国别看,印尼是我国大蒜出口主销市场,约占总出口量的26%,对印尼的出口价格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大蒜的整体出口价格,销往越南、马来西亚、美国和巴西的大蒜分别占总出口量的9.1%、7.5%、7.1%和5.9%。

(五)价格陷入暴涨怪圈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大蒜全年批发均价为每公斤11.00元,同比涨88.6%,比2010年历史高位(每公斤8.95元)涨22.9%。前8个月批发均价飙升至每公斤9.90元,9月蒜价(每公斤12.10元)突破2010年每公斤11.42元的历史高点后继续稳步上涨,10月、11月、12月批发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2.88元、13.48元和14.38元。本轮大蒜价格暴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大蒜产量减少,纵观2010年、2012年和2016年的三次蒜价暴涨,主要诱因都是大蒜减产引起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市场供应偏紧;二是成本有所增加,大蒜亩均成本为4500-5000元,比上年增长了约10%,其中种子支出约占20%、雇工费用占15%-30%、租地费用占10%-15%;三是社会游资涌入大蒜市场,大蒜易于囤积储存、可长期保鲜的特性以及大蒜产区存在大量的冷藏库,使大蒜投机更为便利。

二、2017年市场预期走势

由于2016年大蒜入库量明显低于往年同期,加之目前市场上蒜片缺口也较大,预计大蒜供需紧张的局面将会延续到2017年4月份,其间大蒜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2016/17年度蒜农普遍扩大种植面积,待5月新蒜陆续上市后,大蒜供需有望恢复正常或偏松,价格将明显回落。

(一)种植面积大幅扩大

2016/17年度大蒜已于10月份全部播种完毕,受高蒜价刺激,蒜农种植积极性明显增强。一般年份种植面积波动幅度约为5%,本季大蒜播种面积保守预计约增长10%,将达到1280万亩,其中山东大蒜种植面积为360万亩、河南200万亩、江苏150万亩、四川56万亩、云南50万亩。在大蒜生长过程中若无重大气象灾害影响,单产有望恢复至1600公斤/亩,总产量预计将达到2048万吨。

(二)消费平稳增长

2017年影响大蒜消费的积极因素有两点:一是近几年来,人们对大蒜素的营养保健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雾霾天气加重,一些城市居民可能选择增加大蒜购买量;二是人们对传统大蒜制品的饮食偏好有所增强,或促进大蒜加工品消费的稳步增加。但由于2017年上半年蒜价依然偏高,中低收入人群可能会选择洋葱等其他产品替代大蒜消费,或将对大蒜消费起到一定抑制作用。2017年大蒜消费量将保持平稳略增的态势,预计将达到1514万吨,种用量持平略减,为188万吨。

(三)出口将有所恢复

2017年,我国大蒜产业在国际大蒜市场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蒜出口将逐步走出冷淡期,出口贸易呈恢复性增长,预计将达到195万吨,同比增约15%。大蒜出口创汇仍将靠数量贸易,出口品种以蒜头、保鲜大蒜、干大蒜、醋腌大蒜、冷冻大蒜和盐水大蒜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出口量相对较小。2017年要防止产生新蒜上市后的扎堆出口现象,避免出现量增额减,引导国际大蒜市场价格平稳运行。未来需利用大蒜出口大国优势,大幅度提高大蒜制品的出口附加值,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四)预计2017年上半年大蒜价格高位运行,下半年或出现大幅下跌

2017年大蒜全年批发均价预计为每公斤7.00元,同比跌36.4%。从时间维度来看,新蒜上市前,受节日消费拉动,短期大蒜需求将会有所放大,蒜价或将继续小幅走高。同时,2017年立春时间相比往年稍迟一些,外加气候因素影响,云南鲜蒜上市将比往年推迟一段时间。而且按目前大蒜库存量和消耗量来看,4月份大蒜库存量将微乎其微,而云南有限的鲜蒜上市对国内、国际市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缓解不了大蒜供应紧缺的局面,所以2016年库存蒜的高昂行情预计将持续到2017年4月底。待5月北方新蒜上市以后,价格或因大蒜集中大量上市而出现暴跌。2017年大蒜的直接成本(涵盖蒜种、剥蒜、整地、栽种、地膜、浇水、化肥、农药、收获、晾晒等全过程)约为每公斤4元。当大蒜价格从目前畸高价位下跌时,不管下跌幅度有多大,只要田头价格没有跌破每公斤4元的成本价,都是价值回归的必然要求。

三、生产经营建议

蒜农需提早防范种植风险。2006年以来,我国大蒜种植出现典型的价格上涨跟风种植价格下跌种植减少的恶性循环局面。以当前播种面积测算,2017年大蒜产量将明显增加,蒜农可对已种植的大蒜进行及早处理,建议提前以蒜苗或蒜黄上市,既可缓解当前供应偏紧的局面,也可达到减少种植面积、减轻2017年新蒜上市所承担的风险的目的。

存储商需适度增加出库交易量。价格的杠杆作用表现在供求关系上是其反作用:当价格高时,会抑制消费;价格低时,又刺激消费。目前大蒜的高价位,必然对需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供求关系得到调整,其结果是大蒜销量下降,供应期延长,甚至出现新蒜上市之前被迫降价的局面。因此,建议具有大量库存蒜的经销商,不要偏离价值规律过度抬高蒜价,也不要存有惜售心理观望待销,应适度增加出库交易量,使大蒜价格回归合理区间,降低自身经营风险。

各地政府需加强大蒜信息发布。大蒜作为小宗鲜活农产品,是市场敏感性高的产品,因此信息对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尤为明显。目前大蒜产业信息分散、滞后,且缺乏从国家到地方的市场预警和应急机制,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市场的大起大落。建议各大蒜主产地政府加强大蒜生产、加工、消费、库存、进出口等全产业链环节信息监测,实时发布大蒜市场供求变化及价格波动情况,引导蒜农、蒜商遵循市场规律,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适时、适价、分期、分批顺畅销售大蒜。

豌豆2016年市场形势及2017年展望


为了解2016年我国豌豆的市场运行现状以及对2017年态势做出正确预判,从2016年11月1日开始,调研组对种植户、中间贸易商、下游加工企业等从业群体分别进行了走访调研与电话调研,总计用时近2个月,不同群体的调研样本100余个。

豌豆2016年市场形势及2017年展望

干豌豆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北部等地区,主要产区是甘肃、青海、宁夏等多个省区。2016年面积为146万亩,较上年跌1.25%,产量为21万吨,跌幅为4.65%。因豌豆收益较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逐年下降,预计2017年豌豆种植面积仍会减少。

一、2016年市场运行特点

我国每年豌豆的总供应量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内产量和进口量。近两年受进口豌豆影响,国产豌豆整体成交不旺,豌豆加工厂家多采用进口豌豆,导致国产豌豆面积不断下降,产量也不断下滑。

种植规模与产量均有所下滑

近三年我国豌豆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16年面积为146万亩,较上年跌1.25%,产量为21万吨,跌幅为4.65%。因豌豆收益较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甘肃、宁夏、青海是我国三大豌豆主产区。2016年,甘肃省种植面积为29万亩,增幅达到16.27%,总产量为4.1万吨,同比增幅达10.81%,单产量为280斤/亩,同比降幅达到3.45%。青海省种植面积为23万亩,降幅达12.36%。产量为3.5万吨,同比降达20.45%,单产量为300斤/亩,降幅达到9.09%。宁夏地区种植面积下降到34万亩,降幅达到9.16%,产量为4.7万吨,同比降幅达17.54%,单产量为280斤/亩,同比降幅达9.68%。

进口依存度较大

因美国、加拿大豌豆价格低,导致我国进口豌豆量不断增加。近三年我国进口豌豆量逐年递增,2016年1-10月豌豆进口量为80.7万吨,预计全年进口达到92万吨,对外依存度较大。中国是世界豌豆的最大进口国,其进口额占世界豌豆总进口额的24.81%,其次是巴基斯坦和意大利。2016年1-10月份豌豆出口量为912吨,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深加工出口比重大,国内销售有限

豌豆鲜食按照一般分为成实带荚、不成实带荚的,豌豆粒的。而工业需求是干豌豆,加工成豌豆淀粉再做成粉丝粉条,替代绿豆,做粉丝。另外豌豆可以做成面粉做面条,但口感一般。国内生产的80%-90%的豌豆蛋白出口美国、欧洲、日本等对食品保健要求偏高的国家。还有10%左右的豌豆蛋白在国内销售,用户为营养类、保健类药物的添加剂生产企业。

单产下滑,种植收益有所下滑

豌豆主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种植,正常年份单产在300斤/亩,而今年平均亩产仅有280斤/亩。甘肃豌豆品种有麻豌豆、绿豌豆和白豌豆,因白豌豆价格低,近两年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同样收益也在降低。2016年,由于产量下滑,甘肃省种植收益为378元/亩,同比下降1.05%。宁夏地区2016年种植收益在344元/亩,同比下滑16.8%。

二、2017年行业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生产展望:青豌豆种植意向尚可,干豌豆种植意向弱

近两年受进口豌豆冲击,国产豌豆需求量逐年下降,而西部产区,由于马铃薯产量较高且有相应补贴,部分农户改种马铃薯,农户种植积极性逐年下降,部分农户选择种植玉米、小扁豆和蚕豆。一般情况下,干豌豆的产量与价格远远低于青豌豆,如果与鲜食的青豌豆的收益进行对比,干豌豆的收益只有青豌豆的30%-40%。从收入来看,农户并不热衷于种植豌豆,部分地区意向种植青豌豆,特别是部分蔬菜省份较大的区域,近几年鲜食占比略微上升。地膜覆盖提前上市,对于部分豌豆种植户而言,是提升收入的一个主要途径。由于豌豆的价格并不稳定,因此农户对于种植豌豆大部分是为了补充其他作物耽误农时或者不至于撂荒才种。如果单纯种植豌豆,对于东北地区而言,一年下来无法再种其他作物,而豌豆的经济效益很低,并不合算。但是,山东、江苏等地则可以在收获完成豌豆之后,当年继续种植其他作物。另外,部分无法种植小麦的区域,可以考虑可以蔬菜进行轮作,并不会耽误茬口。

(二)消费展望:深加工企业数量有限,下游需求偏弱

国内豌豆深加工多是在山东附近,而豌豆种植多是在西北地区,加之运费成本较高,导致下游加工厂采购国产豌豆积极性不高。而近两年淀粉行业的整体需求都是小幅下滑的趋势,豌豆淀粉主要下游需求粉丝粉条加工。这几年因为木薯淀粉替代、环保、市场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深加工厂家盈利情况一般,豌豆深加工需求量减少,整体产业链需求偏弱。

(三)价格展望:进口冲击下,国内豌豆难有上涨空间

加拿大、美国种植成本低,2017年种植面积或将继续增加,预计2017年进口量仍处于小幅上升通道,对国产豌豆市场仍将带来一定利空。2017年天气状况仍不被看好,国产豌豆质量仍会下降。近几年豌豆收益较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户选择种植蚕豆来替代豌豆,豌豆需求量仍会减少,国产豌豆价格难有上涨可能。

政策建议:产地兴建深加工企业,减少物流运输费用

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建蔬菜保鲜库,仓储流通环节,这种方式,对于豌豆质量、产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保证。建议在产区建立深加工生产基地,满足企业原料采购需求。豌豆流通渠道有限,贸易渠道不广,并且品种不一,企业采购有限。东部企业采购原料非常困难,产地与销区流通不畅。部分企业宁愿采购进口豆来满企业生产。

三、风险提示

天气因素多变,鲜食仓储需谨慎。生产方面,豌豆产量低、农户收入少,种植面积难以大幅度提升。国产深加工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原料供应波动带来的风险。2017年天气因素并不确定,豌豆种植以及鲜食豌豆储存运输仍面临一定风险。

2022年上半年马铃薯市场分析及下半年走势预测


2017年我国马铃薯市场存在价格波动大、下跌拐点来临早、总体价格水平低等特点。接下来我们就上半年马铃薯市场进行分析及下半年走势预测。下半年马铃薯市场供应总体宽松,薯价将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预计跌幅为10%~20%。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存在阶段性供过于求风险加大、种薯品质低、专用品种少、加工程度低等突出问题。

2017年上半年马铃薯市场形势

2017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市场形势与以往同期明显不同,具有价格波动大、下跌拐点来临早、总体价格水平低、春薯窖存量同比提高、出口同比增加、进口同比减少等突出特点。

1.薯价波动异于往年

2017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市场价格延续了往年先涨后跌的走势(图1)。据农业部监测,马铃薯月度批发均价从1月的2.48元/kg上涨至2月的2.54元/kg,随后持续下跌至6月的1.88元/kg。2017年上半年薯价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价格波动大。2017年薯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较大。1月马铃薯月度批发价同比上涨16.9%;4~6月则同比分别下跌28.1%、32.0%和24.7%。地头批发价跌幅更大,调研数据显示:山东枣庄、泰安、济宁、潍坊等地6月上旬的马铃薯地头批发价为1.0~1.2元/kg,同比跌幅超过50%;贵州毕节、六盘水、遵义等地6月中旬马铃薯地头批发价为0.8~1.0元/kg,同比跌幅超过40%。

(2)下跌拐点来临早。按照往年价格波动规律,马铃薯市场价格在每年的1~5月表现为上涨趋势,5月之后才开始下跌,但是2017年刚过2月马铃薯价格就进入了下行区间,下跌拐点来临时间明显提前。

(3)总体价格水平低。2013~2017年上半年马铃薯批发均价分别为2.51、2.53、2.21、2.79、2.37元/kg,2017年上半年薯价处于近5年同期的第2低点。

2.薯价异常波动的原因分析

(1)马铃薯供应量减少造成2017年1~2月薯价同比上涨。每年1~2月,市场上交易的马铃薯主要是上一年产季的库存薯。2016年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严重,导致单产下降,总产量减少。其中宁夏、甘肃等西北产区2016年上半年发生持续干旱,影响马铃薯出苗;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产区秋季遭遇高于常年同期1~4倍的强降雨天气,引起马铃薯块茎腐烂;云南、贵州等西南产区秋冬季节暴发大范围晚疫病,导致部分马铃薯茎叶枯萎死亡。据估计,2016年全国马铃薯平均单产同比降低约5.8%,总产量同比减少约3.0%。除了产量降低之外,薯农捂货惜售也是造成马铃薯市场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2016年产季马铃薯减产,薯农价格看涨预期强烈,纷纷屯薯入窖,加剧了薯市供应短缺状况,进一步推高了薯价。

(2)是供给增加和需求低迷导致2017年3月后薯价同比下跌。3月以来,市场上交易的马铃薯由2016年库存薯转变为2017年收获的春薯。2017年春薯价格同比大幅下跌主要有3个原因:

a.种植面积增加。2016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蔬菜阶段性供应短缺,马铃薯市场需求猛增,春薯价格曾达到8年来最高,刺激薯农2017年纷纷扩大种植面积。据估计,2017年上半年山东、云南、贵州等主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同比增加5%~10%;河南、安徽、湖北、江苏等非主产区同比增加30%左右。

b.多产区集中上市。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北方产区春薯陆续上市,云南、贵州部分冷凉地区马铃薯也处于收获期,出现多产地集中上市。

c.消费需求低迷。春季马铃薯主要为鲜食菜用,2017年上半年菜价始终低位运行,对马铃薯的消费替代效应明显,导致马铃薯消费需求减少。第四、冬储马铃薯存量充足,需要在5月之前尽快销售,对春薯价格冲击较大。

3.春薯窖存量同比明显提高

5~6月是我国春季马铃薯大量上市的季节,中原二季作区的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是主要上市区域。从调度情况来看,2017年春薯窖存量明显高于2016年同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春薯价格低,存储投资少。2017年上半年马铃薯市场持续低迷,薯价大幅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存储投资成本明显减少,投资风险大大降低,激发了存储商的投资热情。二是2016年窖存利润高,2017年存储商积极性高涨。2017年前2个月薯价高企,马铃薯存储获利丰厚,刺激存储商扩大存储规模。山东是全国最大的春薯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春薯总产量的55%,预计2017年山东省马铃薯入库量达到99.6万吨,同比增加30.9%,入库量达到近4年的最高值。

4.马铃薯出口同比增加、进口同比减少

因薯价持续低迷,2017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优势进一步增强,进口量同比减少。2017年1~5月我国马铃薯累计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为10.94万吨、0.7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72.8%、50.9%;从出口类型来看,鲜薯或冷藏的马铃薯(种用除外)是我国主要马铃薯出口类型,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马铃薯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90%和80%以上;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马铃薯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主要出口越南、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越南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市场,占总出口额的30%以上。

2017年1~5月我国马铃薯累计进口量、进口额分别为4.65万吨、0.57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23.4%、20.8%;从进口类型来看,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进口类型,进口量、进口额均占马铃薯进口总量、进口总额的90%以上;从进口来源国看,马铃薯进口来源地也比较集中,主要为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其中美国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进口来源国,约占总进口额的70%。

2017年下半年马铃薯市场预测

预计7~10月,随着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露地马铃薯的大量上市,以及内蒙古、甘肃、宁夏、辽宁等地马铃薯的陆续收获,马铃薯将迎来上市高峰,薯价会季节性环比下跌。从11月开始,由于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基本已经收获完毕,市场上销售的马铃薯多为窖存、冷库储存,受储存、保鲜、损耗费用增加的拉动,薯价将出现小幅回升。

通过对山东、云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的调研,2017年下半年秋薯种植面积同比增加,加之上半年春薯产量和存储量同比偏高,未来如果不发生大面积持续性自然灾害,2017年下半年马铃薯市场供应总体宽松,薯价将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预计跌幅区间为10%~20%。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冬储马铃薯在后期(2017年3~5月)出现卖难现象,有可能影响储存商收储马铃薯的积极性,在9月前后收获的马铃薯有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的销售压力。

《马铃薯2016年市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种植分析”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