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2017年长沙市种植业质量安全监测方案》,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的要求,为规范加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监测工作方针

坚持监测工作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执法工作,强化监测工作在管理和执法上的技术支撑作用。坚持监测工作的公正性、规范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监测对象实现主导产业全覆盖、规模基地全覆盖、主要产品全覆盖。

二、监测计划

全年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完成2606批次,土壤检测200批次,共计2806批次。

三、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

(一)蔬菜(含食用菌)

1、监测对象:各区县(市)蔬菜规模生产基地(三品一标企业必检)、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

2、监测时间: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区蔬菜规模生产基地全年监测四次,分别于1月、5月、7月、11月抽样;内六区蔬菜生产基地全年监测六次,分别于1月、3月、6月、7月、10月、11月抽样;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全年监测六次,分别于1月、3月、4月、6月、8月、10月抽样,自抽样开始20个工作日内完成监测工作。

3、监测数量:全年监测蔬菜(含食用菌)1846批次。其中各区县(市)蔬菜规模生产基地1366批次(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县各55批次,每次220批次,四次共880批次;岳麓区、开福区、天心区各15批次,芙蓉区、雨花区、高新区各12批次,每次81批次,六次共486批次);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480批次(每次80批次,其中每个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每次10批次)。

4、监测品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普通丝瓜、西葫芦、南瓜、长豇豆、菜豆、扁豆、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芥蓝、花椰菜、青花菜、结球白菜、普通白菜、菜薹、紫菜薹、食荚豌豆、莴苣、莴笋、油麦菜、萝卜菜、蕹菜、苋菜、芹菜、芫荽、西芹、叶芥菜、茎芥菜、茼蒿、菠菜、冬寒菜、甘薯叶、黄秋葵、落葵、紫背天葵、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甘薯、韭、葱、姜、蒜等蔬菜和新鲜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秀珍菇和杏鲍菇等食用菌。

5、监测项目:甲胺磷、氧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乐果、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丙溴磷、杀螟硫磷、二嗪磷、马拉硫磷、亚胺硫磷、伏杀硫磷、辛硫磷、六六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氟胺氰菊酯、氟氰戊菊酯、三唑酮、百菌清、异菌脲、涕灭威(包括砜和亚砜)、灭多威、克百威(包括3-羟基克百威)、甲萘威、三氯杀螨醇、腐霉利、五氯硝基苯、乙烯菌核利、氟虫腈、啶虫脒、哒螨灵、苯醚甲环唑、嘧霉胺、阿维菌素、除虫脲、灭幼脲、多菌灵、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烯酰吗啉、虫螨腈、咪鲜胺、嘧菌酯、二甲戊乐灵、噻虫嗪、氟啶脲等58种农药。

6、抽样、检测、判断依据:抽样标准按照《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方法》(DB43/T459-2009)、《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T762-2004)、《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GB/T8855-2008)、《蔬菜抽样技术规范》(NY/T2103-2011)、《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789-2004)的规定执行;检测按照:NY/T1379-2007、NY/T761-2008、GB/T19648-2006、GB/T20769-2008、SN/T1973-2007、SN/T2114-2008的规定执行;监测结果的判定按照GB2763-2014和农业部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限量值的规定执行。

(二)水果

1、监测对象:各区县(市)水果规模生产基地(三品一标企业必检)。

2、监测时间:水果规模生产基地1-9月进行抽样,自抽样开始20个工作日内完成监测工作。

3、监测品种:桃、梨、李、葡萄、西瓜、草莓、枣等。

4、监测数量:全年共监测100批次。

5、监测项目:同蔬菜监测项目。

6、抽样、检测、判定依据:抽样按照DB43/T459-2009、GB/T8855-2008、NY/T789-2004的规定执行;检测按照NY/T761-2008、NY/T1379-2007、GB/T20769-2008、GB/T19648-2006、SN/T1973-2007、SN/T2114-2008的规定执行;监测结果的判定按照GB2763-2014和农业部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限量值的规定执行。

(三)茶叶

1、监测对象: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区茶叶规模生产基地(三品一标企业必检)。

2、监测时间与品种:全年监测于5月的上旬进行抽样,自抽样开始20个工作日内完成监测工作。监测品种为当年生产的绿茶、红茶。

3、监测数量:全年共监测40批次。

4、监测项目:六六六、滴滴涕、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吡虫啉、氟氰戊菊酯、氯菊酯、甲胺磷、杀螟硫磷、三氯杀螨醇等11种农药。

5、抽样、检测、判定依据:抽样按照DB43/T459-2009和GB/T8302-2013、NY/T789-2004的规定执行;检测按照GB/T23204-2008、GB/T23205-2008、GB/T5009.103的规定执行;监测结果判定按照GB2763-2014和农业部农药禁用公告规定执行。

(四)稻谷(糙米)

1、监测对象:长沙市区域商品粮生产基地及其加工企业(三品一标企业必检)。

2、监测时间与品种:全年监测于9-11月进行抽样,在11月25日前完成监测工作。监测品种为当年有机稻生产基地早稻和所有基地中晚稻。

3、监测数量:全年共监测50批次。

4、监测项目:甲胺磷、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亚胺硫磷、丙溴磷、二嗪磷、三唑磷、辛硫磷、乐果、毒死蜱、吡虫啉、啶虫脒、克百威、三唑酮、咪鲜胺和噻虫嗪等16种农药残留量。

5、抽样、检测、判定依据:抽样按照DB43/T459-2009和NY/T789-2004的规定执行;检测按照GB/T20770-2008的规定执行;监测结果判定按照GB2763-2014和农业部农药禁用公告规定执行。

四、重金属风险监测

1、监测对象: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区蔬菜、稻谷(糙米)规模生产基地。

2、监测时间:另行确定。

3、监测数量:全年共抽检560批次。其中农产品监测360批次(蔬菜310批次,浏阳市稻谷(糙米)50批次);土壤监测200批次,每区县(市)在蔬菜抽样点对应抽取土壤各10批次;每区县(市)双季稻区土壤抽样点确定20个,分别于休耕期(3月)抽取土壤20批次,耕种期(9月)抽取土壤20批次,且每个抽样点都必须进行GPS定位。

4、监测项目:农产品监测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土壤监测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和PH值。

5、抽样、检测、判定依据:农产品抽样按照DB43/T459--2009、GB/T8855-2008、NY/T2103-2011的规定执行;检测按照GB5009.122010、GB/T5009.152014、GB/T5009.112003、GB/T5009.172003系列标准的规定执行,监测结果的判定按照GB2762-2012、NY861-2004的规定执行。土壤监测抽样按照NY/T1121.1-2006的规定执行;检测按照NY/T1121.2-2006、GB/T22105.1-2008、GB/T22105.2-2008、GB/T17141-1997、的规定执行,监测结果的判定按照GB15618-1995的规定执行。

五、监督抽查

1、监测对象和监测时间:具体督查时间、品种、地点、对象及结果报送均按照市农委通知要求开展。

2、监测数量:全年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查共210批次。按照市农委《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重点节假日(春节、两会、中秋、国庆)、高温季节(7、8月),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配送中心、收购储运企业的农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其中开展蔬菜监督抽查六次,每次抽样不少于30批次,全年共180批次;开展水果监督抽查两次,每次抽样不少于15批次,全年共30批次。

3、监测项目:蔬菜、水果重点检测禁限用农药残留项目,具体参数由中心依据GB2763-2014标准进行确定。

4、抽样、检测、判定依据:抽样、检测按照蔬菜、水果规定执行。监测结果判定按照GB2763-2014标准规定执行。

六、定性监测

1、监测对象:蔬菜、水果、食用菌

2、监测时间:全年每月中安排完成

3、监测数量:全年完成34.1万批次,其中浏阳15万批次;宁乡14万批次;长沙县、望城区各2万批次、岳麓区、开福区各3000批次,天心区、雨花区各1500批次;高新区、芙蓉区各1000批次。

4、监测项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

5、判定依据:执行标准为:国标:GB/T5009.199-2003,行标:NY/T448-2001

七、工作要求

(一)认真制定好监测工作方案。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年度监测计划和方案的制定,由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具体制定每次监测工作方案并承担实施,委粮油处、蔬菜处、经作处、市场信息处要积极配合确定监测基地和集中配送中心。

(二)按时实施好农产品抽样工作。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要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按时、合规做好抽样与检测工作,坚持现场采样,并认真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上必须由区县(市)农委监管人员或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各生产基地、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和收购、储运企业等受检单位要积极配合抽样工作,凡拒绝接受抽检的,其农产品一律按不合格论处。

(三)规范做好样品检测工作。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做好样品制备和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及时向市农委质监处报送监测结果。

(四)及时通报监测结果。每次监测结果由市农委通报至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上报省农业委员会和市食安委。

精选阅读

长沙市花、市树是什么?


市花市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但如果宣传不够,该市市民也可能不怎么熟悉,如有调查显示六层市民不知长沙市花、市树是什么?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长沙的市花市树。

长沙市花杜鹃花

长沙市花是什么?

湖南有芙蓉国之誉,且长沙市辖有芙蓉区,以至有不少人误以为芙蓉是市花,其实正主是杜鹃花,杜鹃花当选长沙市花已有三十年了。

长沙市花杜鹃花三十而立了

1985年11月30日,长沙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杜鹃花为长沙市市花。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

长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土壤种类多样,非常适合杜鹃花的生长。长沙岳麓山的后山就曾是杜鹃花的集中地,清同治《长沙县志》卷34载有朱滋丹的《岳麓山赋》,其中描写岳麓山的四时景物,写了岩花艳吐,崖树荫浓,树岭飘红,松峦积素四句,那吐艳的岩花即是杜鹃花。

每到春天,长沙市郊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朵茂密,万山红遍,成为长沙春天的一大奇观。走在市区街道上,有时也能在马路中央看到盆栽杜鹃花的身影。

长沙市树香樟

长沙市树是什么?

《2014年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长沙城区433条主要道路中,使用的行道树树种约为25种,共有329条道路使用的行道树为香樟,香樟占了75.98%。香樟作为长沙市树可谓名副其实,长沙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香樟树,在市辖雨花区有条道路就叫做香樟路。香樟树枝雄伟,树冠开展,树叶繁茂,颇能象征长沙人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情操。

香樟是长沙行道树之王

长沙市树香樟原产于我国东南沿海,隋唐时即传入长沙地区。香樟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煤灰土外,都能生长,一年四季可种植,而且经多次移栽的树苗,根系发达,更易成活。香樟寿命长,树龄达五百年至上千年,现全市200多株古树名木中,古樟占了三分之一,有86株,高居首位。圆通寺(今琅梨镇长沙县农机厂)的古樟,树龄近千年,胸径达2.28米。

2018年如何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寒来暑往,又是新的一年,新的征程。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的大潮中,种植业也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如何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又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如何在资源强约束下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如何推动种植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让我们共同期待。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强基固本守住安全底线。今年,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一是突出两保,狠抓政策落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坚持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二是突出两藏,夯实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并建设好粮食功能区9亿亩,尽快将任务落实到县(市)、落实到乡村、落实到地块。突出抓好耕地质量建设,重点抓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提升基础地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选择400个重点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扩大示范效应,引领绿色发展。三是突出两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分区域、分季节、分作物制定技术方案和防灾减灾预案,加强技术培训,落实关键技术。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为重点的工作督导,科学考核,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力推进结构调整,提升质量促进产业兴旺。一是抓好两减。调减水稻和籽粒玉米,缓解库存压力。适当调减南方低产区籼稻和东北寒地井灌稻面积,力争调减水稻面积1000万亩,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区籽粒玉米。调减耗肥水、易感病的作物,缓解生态压力。重点调减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的小麦面积,适当调减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的小麦。二是抓好三优。调优品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稻谷、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促进农牧结合,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调优区域结构。在巩固主产区的同时,重点打造特色区,加快发展道地中药材、食用菌、茶叶、水果、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区。抓紧编制出台《全国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指导各地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道地药材基地。调优种植制度。在东北一作区探索建立三三轮作的种植制度,在南方两熟区探索建立粮油、粮菜等水旱轮作种植制度,在黄淮海两熟区探索建立粮油轮作种植制度,做到用地养地结合。此外,继续抓好马铃薯主食开发。筛选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建立生产基地,为主食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优化产品工艺,完善主食产品配方及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将马铃薯主食产品全粉配比提高到50%以上。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拓展主食产品市场,壮大消费群体。

加力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宜居。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聚焦重点,聚合资源,聚集力量,创新思路,加大力度,更高层次上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突出果菜茶等用肥、用药量大的作物,还要突出优势产区、核心产区和品牌基地。选择一批重点县市整建制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同时,切实抓好《农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二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结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推进品种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机制节水,加快推广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制东北地区井灌稻面积,京津冀地区基本退出水稻种植(保留部分京西稻和天津小站稻)。在华北、西北地区,加快节水小麦品种推广应用,力争节水小麦品种比例达到20%,提高8个百分点。三是推进果菜茶绿色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路径,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持续推进,提升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做到适区适种,逐步形成品种互补、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产布局。选择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等重点作物,创建100个特色园艺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独特品种、特殊品质和特定区域的产品。四是扩大轮作休耕试点。试点面积比2017年翻一番。推行老任务老办法,新任务新办法,原有试点继续实行,新增加的任务实行申报制度,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开展轮作整县推进,选择一批重点乡镇和行政村开展休耕整建制推进。

加力推进质量兴农,提质增效促进生活富裕。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制修订一批农药残留、技术规程、产品等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果菜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10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二是优化产地环境。加强退化耕地综合治理,选择东北黑土退化、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渍化及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等区域,开展地力培肥综合治理。加强污染耕地修复治理,重点抓好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北方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北生态退化区的修复治理。三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继续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适当扩大到节肥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草莓、芒果、梨等名特优作物,并选择一批大县开展整建制试点。四是加强品牌建设。结合开展农业质量年活动,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加力推进创新驱动,提升素质促进乡风文明。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结合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二是培育生产性服务组织。扶持一批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在400个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培育1万个设施装备先进、服务能力强的新型服务组织。三是创新组织方式。在粮食主产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壮大集体经济,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乡村有效治理。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选择1000个村开展试点。

内蒙古2017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2016年,全区农牧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精神,主动应对农产品市场变化,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种植业生产中不利因素影响,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粮食生产仍然获得较好收成,总产达到556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55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更加明显,为养而种、为加而种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种植结构实现重大调整,超额完成了农业部下达我区籽粒玉米年度调减任务。绿色发展理念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正由资源消耗型向重质绿色型转变。

2017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自治区七十年大庆,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都到了攻坚克难的决胜阶段,农业生产需要继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2017年种植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举绿色旗、打特色牌、走品牌路,以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以稳定提升粮食产能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巩固提升主产区产能,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力争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努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稳定增收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标任务:农作物总播面积保持在1亿亩以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稳定在550亿斤左右。非优势区玉米面积再调减200万亩,其中压减100万亩,转青贮100万亩。继续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大行动,绿色高效增产技术推广面积保持在3500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达到32%,化肥使用量增幅控制在0.6%以内;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保持在4000万亩以上,绿色防控面积达到4500万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主要作物农药利用率提高到37%;新增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亩节水达到50%;主要粮油作物地膜覆盖面积控制在1500万亩以下。

各级农牧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发展绿色农牧业、节水农牧业、效益农牧业,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积极配合推进惠农政策改革,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对政策调整提出合理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政策内容,用好留给基层的自主空间,合理确定补贴区域、补贴依据和补贴标准,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优势区、非优势区要体现有保有压。要兼顾政策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实施,实现各项政策意图。充分利用农闲时机,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宣传册以及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培训等方式,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增强持续增收信心。

二、深入开展四大行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

2016年我区开展的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大行动与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绿色化深度契合,是守住绿色、保护绿色的有效措施,这项工作还要作为重点继续全面深入推进,要在实施内容和发挥示范带动上下功夫。控肥增效上,实现三个减量,即实现调优施肥结构减量: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重点在智能配肥上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广缓控释肥、生物肥和水溶性肥料;实现改进施肥方式减量:重点在机械深施、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上有新突破;实现有机替代无机减量:充分利用土地整理、黑土地保护、旱作农业等项目,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减少化肥用量。同时,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年活动,鼓励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控药减害上,强化四个重点,即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准确监测病虫害发生发展变化,在防治节点通过信息平台,将用药名称、数量、方法发送广大农户,引导农民开展绿色防控;强化精准施药,鼓励和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升级药械,提高科学施药水平,控制过度用药,严格管控禁限用农药;强化统防统治,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村组联防联控,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技术培训,采用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和经销商业主,坚持科学植保理念,普及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态防控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控水降耗上,配合水利部门落实好控制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的双控行动,重点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突出抓好品种节水、结构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工作,协同推进机制节水,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控膜提效上,重点在无膜栽培技术研究、集成、宣传、引导和控制地膜使用上下功夫。同时在地膜覆盖效益十分显著的干旱冷凉区,大力推广厚地膜、降解膜,加大残膜回收力度,努力减少面源污染,守住生态底线。

三、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供给体系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但必须以稳定粮食产能为前提,这是基础也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和《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精神,参照自治区玉米、马铃薯、大豆三大作物的发展指导意见,继续在粮改饲、粮改杂、粮改经、粮改特上下功夫。玉米重点在提升优势区产能与品质、压减非优势区面积上做文章,种养结合转青贮,种加结合提产能,要确保调得下、稳得住,防止调减区种植面积出现反弹;大力发展小麦、水稻等口粮作物,这是我区粮食结构中的短板,稳定发展东西部优势区强筋和中筋小麦,在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发展水稻产业,严格控制利用地下水扩大水稻种植;杂粮杂豆坚持举绿色旗、打特色牌、走品牌路,把资源优势、绿色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经济作物要因地制宜发展观赏旅游、休闲养生、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等产业,赋予农业更多功能,积极开发农民增收新渠道。总之各地条件不同、资源不同、作物不同,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仔细研究、细化方案,因地制宜推进结构调整。

四、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牧业循环发展。

重点在农区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通过过腹转化增加有机肥还田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强作物抗性、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发展;在半农半牧区,大力推进饲料进牧区、肥料入农田,扩大有机肥来源;在农牧交错带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发展,探索进行以肥换草、以肥换料,降低新型经营主体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农区牧区资源循环利用。

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培育现代农牧业发展新动能。

适应调结构转方式和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抓紧调整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努力在品种创新、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加快修订主要农作物审定标准,突出生育期适中、抗病抗旱抗倒伏、脱水快、宜机收等适应现代种植业发展的性状指标;在提高化学防治的有效性、低耗性、精准性、安全性的同时,积极研究推广利用轮作倒茬、错期播种、天敌、诱捕等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减药控害质量安全;积极开展标准化、集约化、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玉米1+6模式,即在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的精量播种、无膜滴灌、水肥一体、绿色防控、机械粒收、秸秆还田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积极开展旱作农业技术研究,发展旱作有机精品农业,形成天地人禾和谐发展的格局;积极推进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和标准化生产进程,不断提高设施蔬菜种植效益和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蹲点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级联创蹲点示范活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不仅能够在技术上形成合力,而且能够增强科技人员的实践能力,在当地形成影响力,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指挥阵地。各级业务单位,要依托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本部门项目,逐级建设示范点,示范推广绿色技术、节本降耗技术,把秸秆还田、水溶性肥料、玉米机械粒收、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重点技术集成、浅埋滴灌等立竿见影的技术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力争在示范规模上要有新突破。同时要积极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互联网+服务的探索,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的推广,玉米纸筒育秧机械栽培等技术的试验研究。

七、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

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积极引导农民采取折抵、调换以及农户间的小规模流转等方式,解决农户经营土地细碎化的问题,实现按户连片耕种,为土地规模流转创造条件;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在政策补贴和技术服务上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并建立全面质量控制体系,整体提升种植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八、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根据农业执法制度改革和营销方式变化,积极制定新的应对措施,强化农资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理清职能。各级农牧业部门进一步明确综合执法大队和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职责,避免职能不清、关系不顺、沟通不好、工作扯皮,出现执法空白区。二是积极应对营销变化。积极应对定点销售、直销、代销、网络销售、走村入户送货上门、新型经营主体自主联系等新的销售方式,重点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识别能力。同时还要设立有效的咨询渠道,回应农民关切。建立企业抽检、市场检查、田间检验、入户倒查机制,有效打击非法经营。三是加强新产品监管。重点针对有机肥抗生素超标、化肥有效成分不足、农药隐性成分非法添加、品种含有转基因成分、换名套牌等问题,加大对新产品的抽检力度,尽快与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管理办法,规范产品名称和成分标识,确保农资管理规范,成分安全。积极开展全区新型肥料遴选荐优管控助农行动,为农民推荐投入安全、产出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提供参考依据。四是高度重视转基因品种管理。转基因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民众关注的热点,是一个敏感问题,要高度重视转基因品种管理,严厉查处非法转基因农作物品种流入市场,发现一起,根除一起。种子管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还要加强品种试验、审定及制种环节的管理,不但要监管外面进来的,还要控制出去的,要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以零容忍的态度管控违规扩散。

当今种植业市场有多大?种植业什么前景最好?


种植业什么前景最好?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今天给大家探讨一下当今种植业市场前景有多大?

特色种植很赚钱

近年来随着粮农增收要求的提高,特色种植以及玉米功用专门化的加强,种植特用玉米今后也是中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近年来中国农业、特色种植科研等部门均对特用玉米种植业给予了较大支持。部分领域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抢占自己的地盘,投资大小丰俭由人,回报可观。

食用菌种植最靠谱

现在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流行的种植项目,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其中的利润可是非常让人眼红的。问为什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认识加强,对营养与健康都很关注,其中食用菌对人体各方面的健康都有很大作用,是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所以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很大。

种植野菜不赔钱

寻找一块城乡结合处土地,投资种植芦笋,芦蒿,马兰,荠菜等绿色野菜,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广,技术含量低,便于掌握。且适应城市消费需要,符合国家菜蓝子工程。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无论种植哪个行业,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分析,仔细调查调查,种植哪个行业前景都是很不错。

农业部:重点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


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种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经营方式十三五期间,农业部种植业司将着力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三个能力。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保证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明显改善、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提升持续发展能力,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聚焦重点加力推进。调整结构促动转型升级。保口粮、保谷物,到2020年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重点是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5000万亩。

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促进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完善政策拉动转型升级。重点是完善价格政策、补贴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税收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完善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实施好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育种创新,加快推进商业化两杂育种创新能力建设,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和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力争尽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扎实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分区域、分作物形成一批适宜不同耕作制度的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

基础建设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优先投入到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力争到2020年,新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养分平衡、质量修复,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力争到2020年,全国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健全机制带动转型升级。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是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集中育秧、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等全程托管服务。国际国内联动转型升级。短缺品种和先进技术要引进来,满足国内需要,优势产品和优势技术要走出去,加快对外输出。

《2017年长沙市种植业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种植安全坡度”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