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安徽省著名的野菜塌菜该如何种植?》,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塌菜!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这是安徽省非常著名的一种野菜。属于白菜分类的一种。这名字其实来的也有趣,之所以称为塌菜是因为它的整个植株都在地上塌着,所以才会叫塌菜。

这种植物现在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会有不同的种植技术以及管理的方法,但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的整个产量都非常的高,而且口感也非常的好,这种植物可以有效的进行可持续的生长,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蔬菜,被广泛引入了各个省份,那么塌菜给怎么种植呢,下面就来看一下栽培技术吧!

塌菜怎么种植

1、土壤

植物的整个种植方法可以进行预苗的移栽,在育苗前最好选择更加适合的土壤,才有利于生长,所以说必须选择出一些深厚的土壤,而且土壤中的肥力要充足,这样的土壤才可以作为育苗床来进行育苗。选择出土地以后,就要将土地进行深翻,深翻是为了使土壤中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改变,成为一种疏松的土壤,深翻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在三十厘米左右的深度,才能够有效的改变了结构,在太阳的暴晒下,使土壤中的一些营养成分更好的唤醒,也会使土壤从休眠期苏醒。

2、施基肥

我们在处理土壤,和翻土犁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施基肥。底肥可以用一些农家肥,毕竟农家肥才是最天然的肥料。这样才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保持充足,不至于说因为土壤不够肥沃而种出干瘪的塌菜。将土壤彻底的整理完成以后再挖一些育苗穴,育苗穴挖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3、播种

为了播种密度的均匀,要控制好播种均速进行。密度一般都是有定好的。每个穴中放上两三粒左右的种子,播种完成后盖一些细土,适当的浇水,保持土里足够的滋润。之后还要要搭建一些遮阳的东西。例如塑料大棚等。这样能够促进种子更好的发芽,也提高了出苗率,大概在三四天左右的时间就会正常出苗了。

4、定植

定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种植的密度,如果种植过密,长大以后就会互相的进行遮挡,而影响了光合作用。。定植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浇足水分,当用手触碰土地的时候,有一种下陷的感觉,说明这个时候土中的水分已经保持充足。而且还要及时的进行追肥,才能够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

好啦,以上就是植物59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塌菜如何种植啦。也许你之前没有听过塌菜。但是现在起希望你会喜欢塌菜哦~我们下期再见。

zw59.com延伸阅读

安徽省“十三五”设施蔬菜发展规划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15-2020年)》总体精神和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安徽省十三五设施蔬菜发展规划》。

一、生产现状

我省是全国十大蔬菜主产省和全国五大棚菜主产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30万亩,其中大中棚面积320万亩,小棚面积190万亩,温室面积10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1550万吨,产值350亿元。设施蔬菜占全省瓜菜播种面积32.5%,占蔬菜总产量43%,占蔬菜总产值62%。我省设施蔬菜主要按结构类型安排茬口和蔬菜种类,多实行春提前和秋延后两茬栽培。主要蔬菜种类包括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白菜类、葱蒜类、叶菜类、食用菌类等10余大类的60多种。其中生产茄果类占45%,叶菜类占27%,瓜类占10%,根菜类占10%,葱蒜类占5%,甘蓝类占2%,食用菌类占1%。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内销总量810万吨,外调总量740万吨,分别占52.5%和47.5%。主要调出地为长三角地区。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问题,也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由于我省农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扶持措施和激励机制没有完全到位等原因,与全国和相邻设施蔬菜大省相比,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是统筹规划与科学引导不足。各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重视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设施类型、栽培制度、作物种类、栽培技术结构趋同,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设施设计建造不规范。设施蔬菜生产园区设计与建造缺乏标准,同一地区设施类型和结构五花八门。一些地区盲目照抄照搬外省设施结构类型,未能按照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进行科学设计。

三是配套设施不健全。园区规划设计不科学,田间布局不合理,水电路不配套,装备水平不高,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调控能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盲目引进外来品种、外来技术、外来人员现象比较突出。

四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生产基地运行机制不健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补贴,忽视技术推广服务等软件投入。专用品种不足,集约化育苗的供苗率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推广到位率不高。

二、产业优势和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人们对蔬菜商品质量和供应均衡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蔬菜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设施蔬菜的需求量也会相应提高,除了冬季设施蔬菜防寒生产以外,炎夏多雨季节遮阳和避雨设施蔬菜生产将会进一步增加,以提高逆境条件下的蔬菜产量。

我省发展设施蔬菜的优势: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全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适于多种蔬菜种植。特别是在冬季设施栽培季节,气温、日照时数均比北方地区高和长。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我省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江近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合肥市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周边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密布,交通便利,城乡人口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蔬菜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三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设施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农村劳动力可以满足蔬菜生产的需求,且可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同时,我省劳动力成本不高,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保持相当长的竞争优势。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增长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以提高设施蔬菜整体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为内容,强化蔬菜科技驱动,推广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着力发展生态菜园,推进安全投入品科学使用,促进现有设施升级换代、品种结构优化、品质提升、产品安全、效益增加、竞争力增强、市场供应稳定。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条件相适宜,避免盲目超前发展。二是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坚持效益优先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选择基础条件好、资源优势强的区域,充分挖掘生产潜能,形成区域产业优势。三是依靠科技支撑原则。广泛应用设施蔬菜生产新装备、新材料、新品种、新肥药、新种苗和新模式,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设施蔬菜的科技含量及单产水平。四是注重粮菜统筹原则。大力推广粮菜轮作接茬生态栽培,科学合理利用土壤肥力、栽培季节、栽培模式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综合功效,发展稳粮增效的蔬菜生产。

(三)发展目标。按照农业部《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安徽省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积极打造设施蔬菜产业,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适度扩大设施规模。重点在皖北、江淮、沿江、皖南及城市中远郊等主产区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到2020年,全省新增塑料大棚、日光温室150万亩,提升改造530万亩,总面积达680万亩,产量2150万吨,占全省瓜菜播种面积的40%以上。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高设施蔬菜商品档次,规模化基地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出口蔬菜达到出口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太阳能利用率提高1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2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到2020年,力争全省设施蔬菜总产值突破480亿元,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占重点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0%以上。设施蔬菜劳动生产率提高50%以上。

四、区域布局

(一)皖北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谯城区、埇桥区、颍州区、颍泉区、相山区、阜南、砀山、萧县、濉溪、蒙城、涡阳、临泉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255万亩增加到330万亩,净增75万亩。该区要突出棚型改造升级,避免盲目照搬,发展宽体标准化钢架大棚,推广结构标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节能日光温室,开发和引进新棚型、新材料,逐步淘汰保温性能差的竹木结构中小棚。要充分利用冬、春季光照条件较好的优势,加强冬季蓄热增温和保温防寒,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主栽种类:日光温室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叶菜类等喜温果菜,推广间作套种,充分利用空间。塑料大中棚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根菜类、葱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喜温果菜及金针菜、草莓等蔬菜。连栋温室以瓜菜商品化育苗为主。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实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目标市场以当地及华北、华中、长三角地区冬春淡季市场为主。

(二)江淮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包河区、庐阳区、淮上区、潘集区、田家庵区、裕安区、南谯区、肥东、庐江、凤台、寿县、怀远、长丰、舒城、来安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180万亩增加到225万亩,净增45万亩。本区域以塑料大中棚生产为主,发展设施蔬菜具备市场运距短、供应及时、产品新鲜、经济效益好、可利用冬闲农村劳动力资源等优势。该区要围绕省会城市和当地市场周年均衡供应,重点打造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都市型蔬菜瓜果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钢架大棚,适度建造连栋大棚和温室,强化基地沟、渠、路、水、电、泵站等基础建设,提高蔬菜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设施环境调控能力,实现多样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开发。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综合应用率应达到90%以上,主打产品要逐步实现包装、分级,满足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需求。主栽种类:冬春季宜采用大棚内加小拱棚、地膜覆盖等多层覆盖方式保温栽培,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菜类及马铃薯、草莓、黄秋葵等喜温果菜,夏季采用遮阳降温、防虫网隔离、棚膜避雨栽培,以白菜类、绿叶菜类、食用菌栽培为主,着力解决伏缺期市场供应问题。新建连栋大棚或温室重点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

(三)沿江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雨山区、鸠江区、宜秀区、贵池区、义安区、和县、无为、怀宁、繁昌、东至、宿松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85万亩增加到110万亩,净增25万亩。该区要适应气温高、阴雨天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以推广跨度在8米左右的标准化钢架大棚为主,以园艺机械引进推广为重点,实现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当前要在规范设计、制造和施工,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工程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适度推广由和县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复式日光温棚。该区要面向长三角市场,以生态绿色为抓手,创建绿色蔬菜生态示范区,发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优质绿色蔬菜产业带模式,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主栽种类:利用标准化钢架大棚,采取多层覆盖方式,种植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菜类等喜温果菜。同时,加快区域蔬菜品牌建设,加速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扩大传统的优质辣椒、番茄等秋延栽培和早春茬大棚甜瓜等生产规模。

(四)皖南大棚菜产区。主要包括屯溪区、徽州区、宣州区、宁国、石台、青阳、绩溪、郎溪等县区。到2020年,该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目前15万亩增加到20万亩,净增5万亩。以黄山、九华山旅游市场供应为主。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美丽田园、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类农事节庆活动,发展富有特色的蔬菜生态观光采摘园区,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推广、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蔬菜瓜果基地。该区设施类型以塑料大中棚和遮阳棚、防虫网并举,城郊适度发展连栋大棚或温室。同步加大专用型、抗病型蔬菜新品种推广应用,推广EVA膜、紫光膜、转光膜等新型覆盖材料。主栽种类:冬春季主栽种类为茄果类、瓜类、甘蓝类、豆类等喜温瓜菜,夏季利用遮阳棚、防虫网覆盖种植白菜类、绿叶菜类等喜凉蔬菜,连栋大棚或温室以集约化育苗为主。同时,可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扩大香菇、木耳、双孢蘑菇、金针菇、秀珍菇等传统食用菌生产。

五、重点任务

(一)调整优化蔬菜产业结构。一是调整区域布局结构。明确皖北、江淮、沿江、江南不同区域设施蔬菜产业优势和发展定位,着力打造面向长三角蔬菜产业集群,建立一批万亩以上连片蔬菜优势产区。加强园区内沟、渠、路、水、电、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生产运输到田头。二是调整生产设施结构。普及标准化钢架大棚,因地制宜地推广节能日光温室,加快生产装备更新换代,限制低水平设施发展,提高蔬菜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设施环境调控能力。三是调整种类和品种结构。根据各地区域气候、生产资源、生产方式、种植传统等特点,加大新品种选育、引进、筛选工作力度。十三五期间,每年推广30个以上抗逆性强的优质瓜菜新品种,全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左右。

(二)示范推广绿色生态安全技术。一是推广轮作换茬、高温闷棚等生态栽培技术,改良酸化土壤,防治菜园次生盐渍化。治理设施农地膜污染。二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色板、性诱剂、防虫网、生物农药,推进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综合防治。优化集成农药的种类,注重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三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施肥、喷灌施肥技术,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推广智慧农业。在合肥等大中城市示范建立全制动温室等大型植物工厂,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蔬菜生产现代化装备水平,促进设施蔬菜生产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十三五期间,每年全省示范推广优质高效生产模式20项以上。

(三)开展绿色生态循环推进行动。积极发展设施蔬菜高效生态综合种养,大力发展以作物秸秆为基质的食用菌生产,扩大沼液、沼渣的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猪沼菜、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换茬优质高效种植、日光温室秸秆反应堆技术等生态循环模式,实现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高效农业生态循环。十三五期间,每年建设绿色生态循环示范基地10个以上。

(四)推进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集成项目、资金、技术力量,继续在我省蔬菜优势产区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设施蔬菜标准园。强化标准园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集中展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十三五期间,全省每年创建30个左右国标园、50个省标园。所有标准园产能和效益水平高于全省20%以上。

(五)发展集约化绿色种苗产业。制定育苗技术规程、精量播种、护苗运输等相关配套技术,建设育苗基质、育苗专用穴盘生产线,解决冬春西瓜、甜瓜、番茄、辣椒、黄瓜等育苗和嫁接等关键技术,提高绿色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每年建立10个左右育苗能力达5001000万株的蔬菜集约化种苗场,每个育苗场规模不低于4000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全省年集约化育苗超过10亿株,商品化供苗率占20%以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六)加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修订、完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标准化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以设施蔬菜标准园和规模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安全蔬菜生产基地、绿色食品专用原料基地、特色创汇蔬菜出口基地。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要节点检验检测力度,鼓励生产企业开展自律性农残检测。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试点示范,包括建立生产者编码、产地编码、产品编码,规范包装标识,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十三五期间,设施蔬菜标准园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全部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七)做优做强绿色生态蔬菜品牌。一是加快发展蔬菜三品一标。突出标准化生产、突出全程质量监控、突出生态环保,在设施蔬菜标准园和规模化生产基地率先实现无公害生产全覆盖。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特色有机蔬菜农场,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特定产品内涵的地理标志产品。二是着力创建蔬菜加工品牌。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安徽名牌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培育电商、直销店和蔬菜批发市场品牌。扩大设施蔬菜品牌产品网上营销规模,切实保障城乡蔬菜市场供应。十三五期间,每年全省蔬菜三品一标认证40个以上,新增蔬菜品牌10个以上。

(八)蔬菜产销信息预警推进行动。以谯城区、阜南县、怀远县、埇桥区、蒙城县、来安县、和县、颍州区、裕安区、岳西县、无为县等现有11个部级蔬菜预警监测县区为重点,聘请乡镇技术员和种菜大户等专职人员,做好当地蔬菜产销、市场价格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专家会商制度,快速传递不同时段、不同品种、不同区域产销预警信息,为菜农民理性安排生产,为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区农业部门要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制定本地区具体发展规划,坚持以升级换代提升质量为主,避免盲目发展。要积极探索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体制,强化统筹协调和服务。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统筹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推动设施蔬菜技术措施和推进行动的落实。

(二)培育经营主体。按照生态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理念,加快培育蔬菜产销经营主体,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围绕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的工作要求,加快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紧密联系的蔬菜产业化联合体,推进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实现设施蔬菜种植生产、加工包装、流通贮运、市场消费全程绿色生态化。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菜农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积极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等农业项目资金支持设施蔬菜发展。按照省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实施主体聚焦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地点聚焦核心示范基地,实施内容聚焦建设重点的要求,今后省级菜篮子资金将全部用于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同时积极利用国家财政农业高产创建资金,建设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

(四)建立产业扶持体系。根据蔬菜产品公益性特征和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建议各级财政强化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财政贴息和农村小额信贷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建立设施蔬菜风险基金。积极探索产业信贷保障,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企业和菜农融资困难的问题。在设施蔬菜重点产区,推动完善政策性保险,积极争取政府补贴部分保费,鼓励菜农参保。

(五)加强科技攻关。充分利用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全省菜篮子工作体系的技术专家平台,针对阻碍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一套覆盖我省主要设施蔬菜种植种类、涵盖主要栽培模式的绿色增长技术体系。加强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应用节肥节水节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实施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

(六)建立考核机制。各级蔬菜主管部门要制定落实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分解落实,加强工作督促指导,培育典型,抓点示范,确保工作扎实推进。省农委每年年初将设施蔬菜新增指标任务下达到各市,年底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建立督促、考核和年终综合评估工作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设施蔬菜主产区项目资金及相关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

属于野菜品种的薇菜如何种植?


如果有爱吃野菜的朋友,对于小编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品种应该很属于。薇菜也是属于野菜,但是市场上的占比不大,没有其他野菜普及度广。其实薇菜和蕨菜很像,这几年也非常受部分群体的欢迎,种植户也就越来越多。那么薇菜如何种植您清楚吗?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薇菜如何种植?

1、土壤改善

薇菜对于土壤的要求不算高,但是建议大家还是挑选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更为合适。如果环境温度太低,不要为了产量而去栽种,等到环境温度慢慢升高后再开始,不然太低或太高的温度对于薇菜来说都是不利的。而且薇菜对于水分的控制也是比较有要求的,虽然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也不能浇水太多,影响到根部会造成腐烂问题。还有就是种植地的土壤最好是偏酸性的土质,土壤中含有较为充足的腐殖质、土质为上松下实的为宜,最好是半阴半阳区域,或者是有一定的遮阴物。选好种植地之后,我们就需要施肥来改善土质,一般每亩用量为六百斤左右,主要以农家的鸡粪、猪粪、牛粪之类的为主,结合深耕进行。

2、栽种定植

薇菜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来进行栽种定植。穴播主要是得掌握好每个洞穴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话对于后续生长很有帮助。条播的行间距也是关键,栽种的时候要注意,每穴中至少要有两到三株幼苗,每亩栽种薇菜的密度约为四千到五千株左右。我们要合理的控制栽种的密度,因为过密或过稀都会影响薇菜后期的经济收益。

3、后期管理

薇菜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在栽种之后,我们要经常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控制水量,水分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薇菜根部腐烂。其次就是要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理,在薇菜出苗后半个月左右,我们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这样不仅能减少养分的损耗,还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养分的吸收,提高薇菜的生长速度。

关于薇菜的种植问题今天植物59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儿了,现在薇菜种植虽然已经普遍化,但是栽培的人还是不多,这方面还是很有市场的。大家要注意采收之后的收尾工作,及时盖上遮阳布,防止植株老化。

芝麻菜如何种植?


近几年蔬菜种植户多了起来,特色的菜也不断被出现在市民眼前,芝麻菜就是一种特色菜,不仅具有食用价值同时具有药用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蔬菜种类,今天小编主要是为大家讲解芝麻菜的种植技术。

有机芝麻菜的嫩茎、叶、花蕾有芝麻油味,我国起名叫芝麻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各国。是西餐中常用的香味蔬菜,可配菜、单炒、凉拌、做汤,还可人药。因为西餐菜需用,有较好市场。但目前我国种植不多。

有机芝麻菜种植与一般蔬菜种植一样,不难。芝麻菜植株丛生,叶片羽状,裂叶,叶柄较长。夏秋在棚外大地中种植,冬季可在温室大棚中种植。

有机芝麻菜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茎直立,上部分枝,茎秆上有稀疏的硬毛。茎基部叶有较长的柄,羽状深裂;茎中上部叶无柄,裂片呈椭圆形;茎顶叶卵形,叶面有细毛。夏季开花。花着生在枝茎顶端,花冠黄色,有紫褐色脉纹,有臭味。长角果,圆柱形,喙短而扁宽。种子球形,淡褐色。

生长环境与分布

有机芝麻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分布于我国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多生长在荒野、草地、山坡下、沟渠边及树林下阴湿处。

有机芝麻菜幼苗和嫩叶可供食用。春季采收幼苗。

斐济果该如何种植?


斐济果种植的关键在于其对种植环境尤其是种植温度的要求。斐济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不仅作为水果食用,通常还可做成奶昔、冰激凌、果汁饮料、果酱等,也可以注入伏特加成为果味酒。

1.适种环境

斐济果树喜阳,好温暖。越冬最低温度在-9度以上。在5-10度的温室中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甚高,适栽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斐济果种植以气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的春季为宜,如3月初--4月进行压条可于4月初开始。

2.种植技术

斐济果四季均有新梢抽生,结果枝为春梢,结果母枝主要为头年抽生的秋梢,结果枝抽生于上一年秋梢枝条顶端的3一5个芽。

针对于果树,科学施肥是关键。果树施基肥的最佳时间在秋季采果后,春季发芽前施用基肥,肥效发挥慢,对春季开花坐果和新稍省长作用很小,而后期又会导致树体生长过旺,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建议尽量少施基肥,多喷施叶面肥加新高脂膜,同时可结合春灌,追施化肥,以氮磷肥为主,配合适量钾肥。为促进开花坐果,结果大树应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追施一次氮肥,或喷施叶面肥加新高脂膜,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防落花、落果、裂果、僵果、畸形果,使果实着色靓丽、果型美、品味佳。

番杏该如何种植?番杏的种植技术


番杏,又名法国菠菜、新西兰菠菜等,为番杏科番杏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番杏嫩芽尖和嫩叶是常见的蔬菜,风味独特且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等功效,因而近年来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吸引了许多人种植。那么,番杏该如何种植?现将番杏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番杏的播种技术

1.种子准备:如番杏种子充足,可考虑密播或密植,然后间拔采收,可提高前期产量。番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如番杏种子不足,最好育苗移栽。直播需备种子4~5斤,育苗需种采用穴盘或营养体育苗,减少伤根,需备种1.5公斤。育苗可节省种子,又能提前播种。

2.整地作畦:因番杏生长期长,应施足基肥,每亩一万斤有机肥,作畦时应考虑土壤的特性和番杏喜湿怕涝的特点。浇水要方便,排水也要好。如有喷灌设施,可考虑用平高畦,这样灌排水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3.播种方法:露地直播可从4~5月随时播种,但提早播种更能发挥效益,育苗可在3月中旬,4月中下旬定植。4尺畦两行定苗,株距30厘米,5尺畦3行栽培,株距40厘米,每亩定苗3000~4000株。

二、番杏的田间管理

1.水分:番杏果皮较硬,出苗慢,春季干旱时注意浇水。育苗移栽时,因番杏根系再生难力弱,缓苗很慢,因此也要及时补水,促进缓苗。播种定植晚、光照强、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以防诱发病毒病。植株加速生长要保持土壤湿润,植株生长茂盛,枝叶密集,注意不要过湿,应见干见湿,过于湿润易腐烂,夏季注意防涝。

2.肥料: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田间管理主要追施化肥为主。苗期少施,旺盛生长时可视情况追施化肥。

3.整枝:番杏本是粗放栽培作物,但经人工栽培,因肥水条件好,生长更加旺盛,但因它生长旺盛,葡匐蔓稀而葡匐,密而直立,很快占满田间。如采收不及时,会使生长过密,侵占采收畦埂,使内部通风不良。脚踩茎蔓造成伤口,通风差而造成腐烂,因而可考虑把葡匐到畦埂茎蔓剪掉,或稀疏畦间茎蔓,以利通风,避免踩伤。

4.采收:植株缓苗后,进入旺盛生长,当株高20厘米时,就可采收嫩尖,侧枝10~15天就会生长出来。露地栽培,番杏的老叶子特别粗糙,没有滑嫩的感觉,因此采收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地栽培因光照弱,而品质较嫩,收获嫩茎尖可长一些。因番杏叶片很厚,生长又快,采收期又长,故而番杏是高产蔬菜,露地栽培可采收5个月,产量在3000~5000公斤。

【小编结语】番杏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应性较强但不耐霜冻,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番杏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徽省著名的野菜塌菜该如何种植?》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如何种植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