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黄瓜细菌性缘枯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黄瓜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除此之外茎藤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很容易生黄瓜细菌性缘枯病,该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黄瓜细菌性缘枯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边缘假单胞菌边缘致病变种,属细菌。病原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从叶缘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靠风雨、田间操作传播蔓延和重复侵染。主要受降雨引起的湿度变化及叶面结露影响,我国北方春夏两季大棚相对湿度高,尤其夜晚随气温下降,湿度不断上升至70%以卜或饱和,且长达7-8小时,发病较重。

二、黄瓜细菌性缘枯病的症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首先是叶部发病,最初在水孔附近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大呈现V字形,病斑似水烫过。叶柄、茎卷须上的病斑也为水渍状呈褐色。瓜条从尖端开始软化。湿度大时,病部溢出大量乳白色菌脓,严重时瓜条会软化。

三、黄瓜细菌性缘枯病的治疗方法

1、种子消毒

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

要加强黄瓜制种基地的无病生产,选无病田,无病瓜留种。培育无病壮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注意适时防风,降低棚室温度,增加光照。增施腐熟有机肥,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发育。推广使用高垄、覆膜、暗浇水的栽培技术。注意适当轮作,清除病残体,及时翻晒土壤。

保护地栽培棚内,及时清理水沟,防止雨后积水,浇水施肥应在晴天的上午,并及时开棚通风降湿。提倡与非葫芦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3、化学防治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发病初期喷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天喷1次药,共喷4~6次。常用农药还有农用链霉素250mg/kg液,新植霉素200mg/kg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地每公顷每次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15kg。

小编推荐

黄瓜猝倒病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黄瓜猝倒病,俗称卡脖子、小脚瘟、掉苗等,是冬春季黄瓜苗期常发病害之一,发病严重会造成瓜苗成片猝倒死亡。猝倒病主要发生于苗床出苗后,苗期近地面部分胚茎基部或中部出现水浸状斑,后期逐渐变黄褐色,并绕茎一周缢缩成线状折倒,发病中心明显,黄瓜猝倒病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一、黄瓜猝倒病是什么原因?

因病菌生长适宜地温为15~16℃,温度高于30℃时病菌生长会受到抑制,所以,黄瓜猝倒病适宜发病地温在10℃左右,此温度对黄瓜生长不利,但病菌能活动,尤其育苗期在低温、高湿情况下,最利于发病。

在幼苗子叶养分基本消耗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为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得不到快速积累,抗病能力弱,如果此时遇到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降低,光合作用较弱,在这种情况下,黄瓜苗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消耗加大,致使黄瓜苗的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而易受病菌侵袭。

因此,黄瓜猝倒病主要在黄瓜幼苗长出1~2片真叶容易发生,当长出3片真叶后,发病率会大大降低。

二、黄瓜猝倒病怎么治疗?

1、选种是关键

可选用园丰元6号青瓜、中农7号、粤秀一号、早青二号和中农8号等耐低温弱光、早熟黄瓜品种。

2、种子要做好消毒处理

可用50℃的温水浸种消毒20分钟,或采用70℃干热灭菌72小时后催芽播种。提倡使用黄瓜种衣剂9-2号,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

3、苗床处理要适宜

苗床或棚室多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减少化肥及农药施用量。育苗床必要时可更新床土,并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产上多选用老菜园中的土壤作为床土。在播种前15~20天,用40%的拌种灵粉剂加50%福美双粉剂按1︰1的比例混合,或用40%拌种双粉剂,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克,拌细干土40公斤,充分混匀后备用。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拌好的药土撒在床面上,然后再把催好芽的种子播好,最后把余下的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覆土厚约1厘米,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

4、强化苗期管理

齐苗后白天苗床或棚温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0~15℃,防止寒流侵袭。苗床或棚室湿度不宜过高,连阴雨或雨雪天气或床土不干时,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必须浇水时可用喷壶轻浇,以免湿度过高。当塑料膜或玻璃及秧苗叶片上有水珠凝结时,要及时通风或撒些草木灰降湿。

5、药剂防治

(1)在土壤中添加适量土壤添加剂(用稻壳、蔗渣、虾壳粉、矽酸炉渣等加适量尿素、过磷酸钙、硝酸钾等制成),可减轻发病。

(2)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或施用惠满丰多元复合有机活性液体肥料,每亩用320毫升,稀释成500倍液,喷施2次。

(3)用硫酸铜50克、碳酸氢铵375克,两者混合均匀后,再掺入消石灰100克,混合好后用塑料袋装好,封闭袋口,密闭24小时。后掺入5公斤细土,均匀撒苗床10平方米,撒后耙锄苗床,掸去幼苗叶片上的药土,并注意通风换气,排除多余的氨气。

李子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李子是常见的水果,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在李子管理过程中,李细菌性穿孔病分布范围最广,若是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大量落叶落果等,是危害李树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下面关于这种病害,一起来了解下。

一、细菌性穿孔病发生原因细菌性穿孔病是由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致李病变后所致的病。病菌在技条病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升高和湿度的增加,潜代在病组织内的细菌开始活动,当病部表皮破裂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的气孔、枝条及果实的皮孔侵入树体。二、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叶片一段在展叶的4至5月份发生,夏季干旱时,病势发展较慢,秋雨季节又开始发展。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发展,受温度、湿度、树势和品种的影响很大,所以新建园时一定要选择既抗病又要有发展前途的品种。如较抗穿孔病和流胶病的大石早生、秋姬、安哥诺、金秋红丶大红袍等。三、细菌性穿孔病发生症状叶片发病初期,先产生多角形水渍状班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规形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水渍状边缘消失,病斑干枯、脱落。果实发病后,先在果皮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扩大到直径2亳米时,中心变为褐色,最终可形成近园形、暗紫色、边缘水渍状晕圈,中间稍凹陷,表面硬化、粗糙的病斑。四、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1、结合冬剪,彻底清除病技、病果和落叶,集中烧掉或深埋(40公分以下),减少越冬病源。2、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牛粪、羊粪、猪粪、油渣等),不偏施氮肥,注意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3、新建园时,可采用抗病的砧木和抗病品种,以减少该病的侵染和发生。冬季修剪应尽量晚剪,夏剪时尽量减少短截或锯伤,且要在睛天进行,辟开阴雨天,以减少病菌的感病机会。4、秋季落叶后和春季萌芽前各喷一次4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展叶后和发病前,在防虫的同时可加入3%的中生菌素800至1000倍或8‰的宁南霉素1500倍至2000倍或72%的硫酸连霉素3000倍等交替喷雾。隔10天至15天喷一次效果较好。5、对已发病的树,可用3%的树大夫或8%宁南20倍十杆康涂杆或病疤处,分别在8月份、10月份、2月涂杆3次,对该病可起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作用。可逐步的获复树势。以上就是关于细菌性穿孔病的全面介绍了,这种病害对李子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李子的品质,提高种植户的效益,那么我们要做好这个病害的管理了。关于李子细菌性穿孔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甜菜空心怎么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甜菜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空心的现象,严重影响到甜菜的品种,给农户也带来了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要采取措施防治此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甜菜空心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空心原因

主要是由环境不同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导致甜菜根头细胞分裂速度和体积生长不协调,所以出现空心现象。在甜菜栽培时极易遇到多雨气候,所以水分充足。根头细胞分裂加速,体积增长的叶比较快,但是后期如果遇干旱气候是,细胞的分裂和体积的增长受到抑制,从而会形成空心的现象。另外栽培管理不当也会形成空心,灌溉就是其中一种,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这些原因都会增加空心的几率,它们会导致根头徒长,导致细胞分裂过快。另外病虫害也是造成空心的原因之一,人工掰擗叶片,导致新生再生,新老叶片轮换过快,引起根头伸长,导致空心几率上升。

二、防治措施

1.首先在种植时要深耕培土,创建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得块根正常生长,抑制块根的生长。

2.在种植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密植,在雨水充沛、积温较高的地块可以适当的稀植;而反之雨水较少、积温不高的地块要适当密植。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施肥较多的可以适当稀植;反之这样密植。

3.施肥时要注意,不宜偏施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长,要合理的氮磷钾,使得植株生长的又快又好,市场上有甜菜专用肥,可以直接施用它。

4.在干旱时要及时灌溉,但是不宜大水漫灌,以免块根徒长,适宜小水勤灌或者喷灌的方式,使得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80%左右,有利于甜菜糖分的累积。

5.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及时,尤其是褐斑病,同时在掰擗叶片时,尽量要掰擗外围的功能叶,使得植株能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养分的累积。

荷兰豆细菌性叶斑病的科学防治


荷兰豆(学名:Pisumsativumvar.saccharatum)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高90~180cm。以食用嫩荚为主,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亚洲西部,荷兰豆嫩荚质脆清香,营养价值很高。熟的干荷兰豆所提供的固体物、热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比熟的青荷兰豆多一倍,但是青荷兰豆所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比干荷兰豆多。

荷兰豆又名软荚豌豆,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6℃,最适温度为16-18℃,温度高于25℃以上发芽出苗率低。幼苗期耐低温能力最强,最低能耐-4℃低温。生育期适宜温度为9-23℃;开花期适宜温度为15-18℃,25℃以上受精不良,结荚少,品质降低,产量低。荷兰豆要求较长的日照和较强的光照,如果生长期间阴天或田间通风透光不好,植株生长纤细,较弱,嫩荚产量大减。荷兰豆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以疏松和含有机质较ph值6.0-7.2的土壤为适宜,荷兰豆根瘤菌能固定土壤中的氮肥,但要注意施用磷肥和钾肥。在整个生长期,均要求较湿润的空气和土壤湿度,特别是开花结荚期空气干燥,往往引起落花、落荚;长期遇高温、干旱,会导致荚果纤维组织提早硬化,而过早成熟,降低品质和产量。

荷兰豆细菌性叶斑病是荷兰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各位农户必须加以重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荷兰豆细菌性叶斑病如何进行科学防治吧。

荷兰豆细菌性叶斑病症状:又称假单胞蔓枯病或茎枯病,为害茎荚和叶片。苗期染病种子带菌的幼苗即染病;较老植株叶片染病病部水渍状,圆形至多角形紫色斑、半透明,湿度大时,叶背现白至奶油色菌脓,干燥条件下产生发亮薄膜,叶斑干枯,变成纸质状;茎部染病初生褐色条斑;花梗染病可从花梗蔓延到花器上,致花萎蔫、幼荚干缩腐败;荚染病病斑近圆形稍凹陷,初为暗绿色,后变成黄褐色,有菌脓,直径3~5毫米。

荷兰豆细菌性叶斑病病原:Pseudomonassyringaepv.pisi(Sackett)Young.eta1.称丁香假单胞菌荷兰豆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杆状,极生一根至多根鞭毛,无芽孢,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大小0.58~0.821.11~3.28微米。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灰白色,圆形稍凸,边缘波纹状。细菌生长适温28~30℃,最高35~36℃,最低0℃,50℃10分钟致死。

荷兰豆细菌性叶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细菌在荷兰豆、蚕豆种子里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植株徒长、雨后排水不及时、施肥过多易发病,生产上遇有低温障碍,尤其是受冻害后突然发病,迅速扩展。反季节栽培时易发病。

荷兰豆细菌性叶斑病科学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从无病株上采种。

2)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进行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冷水中预浸4~5小时,移入50℃温水中浸5分钟,后移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3)避免在低湿地种植荷兰豆,采用高畦或起垅栽培,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在金针菇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很容易生细菌性斑点病,该病又称为细菌性褐斑病,一旦发生,是危害金针菇的品质的。那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一、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有什么症状?

病症首先在菌盖上发病,出现芝麻、绿豆大小的褐色斑点,病斑边缘不整齐,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发展连成一片包括整个菌柄,使菌柄全部变褐色,质软、不能直立、有粘液,最后变黑褐色以至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近年来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原因,主要菇房采用上年用过的材料,工具带入病菌和管理时人为带入病菌。菇房内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是诱因,菌盖表面的水份特别是寒冷天气喷冷水与发病有重要关系,相对湿度过高。

二、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如何防治?

1、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1:50倍的金星消毒液或2%的漂白粉等彻底消毒,尤其是原发病害较重的菇棚。

2、金针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彻底灭菌,蘑菇和平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充分发酵,腐熟均匀,覆土材料用甲醛熏蒸消毒即可。

3、拌料时应将疣霉净按1:1000倍比例兑水拌料,不可用高毒、高残留的防污剂之类,以确保生产效果;

4、金针菇出菇期控制出菇室温度在15℃以下,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出菇,高温时加强通风散热,平菇出菇期温度不要超过18℃,如果气温突然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窗、揭膜、遮阴等,但要注意菇房内温度波动不能过大,防止水汽凝结,产生水膜。

5、发现病菇要及时择除,并立即加大通风量,暂停或减少喷水,迅速降低温度,并用药控制病害程度,如可向料面喷洒5%的石灰水清液,也可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链霉素液或300单位的土霉素,或500-1000倍的漂白粉液,每2天1次,施药前后菇床停水1天,间隔3-4天再次用药,连续用3次以上,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发病严重时,应先清除病菇,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药。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细菌性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