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为什么会发生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有哪些?》,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葡萄霜霉病为专性寄生病害,是危害葡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上主要葡萄产区均有分布。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有哪些?

一、为什么会发生葡萄霜霉病?

只要是种葡萄的,肯定都知道霜霉病病菌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下传播流行,在5~6月开始发生,7~9月为发病盛期。但是咱们有必要再深入讲解一下:

1、温度

当气温达11℃时,卵孢子可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萌发,孢子囊在5~27℃均可形成,在12~30℃均可萌发,夜间低温也有利于孢子囊的萌发和侵入。这些是病菌侵染的基础。

2、湿度

湿度和雨水是两大限制因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入都需要雨露,95%~100%的湿度是最好的。

3、降雨量

病害的流行还与季节降雨量分布有关,如在5~9月间雨量充沛且次数多的,病得就严重些。如果夏季气温在22~27C,连续10天阴雨,或每隔8~15天降1次暴雨,空气湿度达95%以上时,也会出现1次发病高峰。

4、施肥

施肥不当,偏施或迟施氮肥,会刺激葡萄抽发新稍,发病重,葡萄细胞液中含钾比例是决定抗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含钙多的葡萄抗霜霉病的能力较强。

5、管理能力

葡萄栽培密度、棚架行列朝向以及整枝、修剪等管理工作与霜霉病发生密切相关。

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1、彻底清园

霜霉病菌是随着病枝、病果、病叶落地进入土壤中越冬,搞好清园是消灭越冬菌源的有力措施。

2、培育健壮树体

合理水肥,加强管理,促进树体生长健壮而不旺长,真正达到中庸树势,力争提高树体的抗病害能力。

需水关键期:萌芽前、开花前后、转色期、成熟期、埋土防寒。

需肥关键期:萌芽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采收后和越冬前。注意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根据葡萄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下肥,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淋施,达到均衡营养,促进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环境,刺激植物野性等多重功效。

加强管理:搞好果园排水,合理叶幕夏季控制副梢量,剪除靠近地面不必要的蔓叶,注意及时疏梢绑蔓,减少病菌从地上部叶片的初次侵染。发现病叶、病果及时疏除,集中深埋并消毒。

3、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霜霉病的药剂是葡萄所用药剂中最多的,防治药剂里要明确区分保护剂和治疗剂。

保护剂:在作物发病以前先把药给用上,阻止病菌侵染。当霜霉病已经发生了,霉层已经形成了再用保护剂,效果肯定是不行的。

治疗剂:发病以后用药,切断病原菌传播,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发病前用保护剂,发病后用治疗剂,是我们药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小编推荐

黄瓜为什么会发生结短瓜?


黄瓜的种植用户在结果的时候比较常见结短瓜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黄瓜长不长呢?其实主要是因为你在留瓜的节位不是最适当的位置。假如你的根瓜留瓜的节位比较低的话容易造成瓜条长不长。黄瓜第一个瓜的最佳留瓜位置在第七片叶附近。如果留瓜过早,底部的根瓜就容易长成短瓜。

解决措施在适当的节位留瓜,根瓜要适期摘除。

根系受损根系过浅或根系受伤、生长发育不良,瓜条也难长大。天气晴好时,大棚内水分蒸发快,浇水过于频繁,导致黄瓜根系无法深扎,会影响结出的黄瓜瓜条膨大;黄瓜定植后,覆盖地膜时间过早,根系无法深扎,也容易形成短瓜。此外,复合肥施用过量、不当的农事操作导致黄瓜烧根、伤根,根系无法吸收充足的养分供给瓜条生长,也会使瓜条长不长。

解决措施控制浇水次数,促进根系深扎。天气晴好时,黄瓜以12-15天浇1次水为宜。结合施用生根护根性肥料,增施生物菌肥,改善根际环境,促进受伤的根系尽快长出新根,给瓜条输送营养。

抑制剂施用过量黄瓜生长前期,棚温高,价格低,不少菜农为了推迟黄瓜上市时间,施用了大量的生长抑制剂,如多效唑、高浓度的爱多收等来抑制植株生长,结果因为抑制剂施用过量,使得瓜条又短又粗。

解决措施喷洒促进植株生长的调节剂,促使其长势尽快恢复。

茄子叶子为什么会发黄?防治方法有哪些?


菜农们经常会反映茄子棚中的茄子黄叶时常困扰着他们,而且这种病害有一种蔓延趋势。严重的已经从底部黄到顶部。其症状是:从底部叶片叶脉间开始变黄,呈现不规则团状黄色板块,中间掺混褐色凹陷斑点,如果比较严重,导致叶片变糊干枯,逐渐向上蔓延,顶部新叶颜色变淡,出现脱落。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1、肥害这种为害常发生在阴天或者转晴后,使用大量未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或冲施肥使用不当。在茄子生长过程中下产生氨气,当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茄子产生为害。如果不能及时放风,就有可能造成氨气毒害。因此,菜农朋友们在选用基肥、冲施肥的时候,不能只追求速效性,而大量使用氮素含量高的肥料,可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或生物肥,既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的数量,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地温。

2、药害在用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性质、天气、植株长势选择合适的用药量。特别是在防治灰霉病、烂茄子时注意,施佳乐、嘧霉胺等药剂防治灰霉病效果虽然不错,但是要注意使用浓度。早晨与傍晚不宜用药,因为此时植株气孔开合程度小,药效降低,傍晚用药能加大空气湿度,增加病害发生几率,当前一般应在上午10点左右喷施,另外,对于种植圆茄的菜农,尽量不要使用嘧霉胺来防治灰霉病。

防治方法:首先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发生肥害(土壤肥害、气害)抓准时机适时灌水,使植株尽快恢复各项生理机能,另外要保持一定的棚室温度。叶面喷洒丰收一号、仙U素等叶面肥,一般混掺磷酸二氢钾,如果根系受到损伤,要注重促根养根,可以用生根剂灌根,也可以冲施生根肥料(腐殖酸、微生物肥料)。

2、发生药害叶面喷施丰收一号或其它解药害的叶面肥,如果发现的及时,可以叶面喷洒清水或者灌水,都可以缓解为害。提高棚室温度,特别是夜间温度,促根养根。

另外还有缺素症引起的黄叶:缺镁也有部分种植户的茄子是缺镁导致的茄子黄叶,具体症状是在茄子的中下部叶片发黄,由下而上发展,有的沿叶脉发展,症状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种情况。缺铁植株顶端的嫩叶发生黄化,这是由于铁的吸收受阻引起的。在土壤呈酸性、多肥、多湿的条件下常会发生缺铁症。缺素症引起的黄叶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对茄子补充各种元素。

附:茄子,茄科,茄属植物,茄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能孕花单生,花柄长约1-1.8厘米,毛被较密。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果的形状有长或圆,颜色有白、红、紫等。

茄子原产亚洲热带,中国各省均有栽培。

茄子果可供蔬食。根、茎、叶入药,为收敛剂,有利尿之效,叶也可以作麻醉剂。种子为消肿药,也用为刺激剂,但容易引起胃弱及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

大白菜霜霉病有哪些特征?怎么防治?


在大白菜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危害大白菜的生长,霜霉病是秋季露地大白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可在大白菜的全生育期危害,那么大白菜霜霉病有哪些特征?怎么防治?

一、大白菜霜霉病有哪些特征?

白菜霜霉病,是在白菜种植期间常见的真菌病害。

子叶期发病时,叶背出现白色霉层,在高温条件下,病部常出现近圆形枯斑,严重时茎及叶柄上也产生白霉,苗、叶枯死。

成株期,叶正面出现淡绿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白色霉层;白菜进入包心期,条件适宜时,叶片上病斑增多并联片,叶片枯黄,病叶由外叶向内叶发展,严重时植株不能包心。

种株受害时,叶、花梗、花器、种荚上都可长出白霉,花梗、花器肥大畸形,花瓣绿色,种荚淡黄色,瘦瘪。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二、大白菜霜霉病怎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品种间发病差异显著。抗病毒病的大白菜品种一般也抗霜霉病,可因地制宜选用。

2、适期播种

应根据茬口、品种及气候确定适宜的播期。早播病重,晚播病虽轻,但包心不足,但若遇到高温干旱年,大白菜应适当晚播,杂交种的抗病性较农家种强,播期可安排在前。

3、适期播种

应根据茬口、品种及气候确定适宜的播期。早播病重,晚播病虽轻,但包心不足,但若遇到高温干旱年,大白菜应适当晚播,杂交种的抗病性较农家种强,播期可安排在前。

4、治虫防病毒病

早期病毒病株往往也是霜霉病早发生和重发生的病株。大白菜病毒病由蚜虫传播,应做好蚜虫早期防治,适用药有5%啶虫脒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等,发现病毒病株及时拔除。

5、拔除中心病株和清理病叶

早期发病可以拔除中心病株,发病普遍时尽早将病叶和重病株清理出田,并及时做无害处

6、药剂防治

需根据发病时期选择相应的防治药剂。田间未发病时,如出现连续阴雨、多雾、寡照等不良天气或田间种植过密、通风不畅,可喷施1.6%胺鲜酯水剂或0.0016%芸薹素内酯水剂等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以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药喷雾保护,每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在发病期,可以选用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45%代森铵水剂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等药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葡萄霜霉病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霜霉病主要是危害葡萄的叶片,在叶片受害后,首先会出现一些水渍状的斑点。然后斑点会扩大成深色的病斑,最后互相融合成大病斑。在葡萄萌芽前两周的时候,可使用靓果安、沃丰素等药剂进行全面喷洒,消灭病菌,从而降低发病率。

一、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

病原为葡萄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单轴霉属。葡萄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残留于土壤中越冬。次年在适宜条件下卵孢子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自叶背气孔侵入,进行初次侵染。经过7-12天的潜育期,在病部产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孢子囊萌发适宜温度为10℃~15℃。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4℃。秋季低温,多雨多露,易引起病害流行。果园地势低洼、架面通风不良树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

二、葡萄霜霉病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l~2年。翌年春季萌发产生芽孢囊,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并长出圆锥形吸器伸人寄主细胞内吸取养料,然后从气孔伸出孢囊梗,产生孢子囊,借风雨进行再侵染。病害的潜育期在感病品种上只有4-13天,抗病品种则需20天。秋末病菌在病组织中经藏卵器和雄精器配合,形成卵孢子越冬。

气候条件对发病和流行影响很大。该病多在秋季发生,是葡萄生长后期病害,冷凉潮湿的气候有利发病。病菌卵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3~33℃,适宜温度25℃,同时要有充足的水分或雨露。孢子囊萌发温度范围5~27℃,适宜温度10~15℃,并要有游离水存在。孢子囊形成温度13~28℃,15℃左右形成孢子囊最多,要求相对湿度95~100%。游动孢子产出温度范围12~30℃,适宜温度18~24℃,须有水滴存在。

试验表明:孢子囊有雨露存在时,21℃萌发40-50%,10℃时萌发95%;孢子囊在高温干燥条件能存活4~6天,在低温下可存活14~16天;游动孢子在相对湿度70~80%时能侵入幼叶,相对湿度在80~100%时老叶才能受害。因此秋季低温、多雨易引致该病的流行。

葡萄霜霉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葡萄霜霉病种植户应该都不陌生,它是葡萄产区分布十分广泛的真菌性病害,在南方多省以及北方山西、陕西和河南中部等地区很是高发,现就葡萄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田间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一、葡萄霜霉病危害症状

1、叶片危害。受侵染的叶片发病初期会形成不规则病斑,之后病斑逐渐转为淡绿色,病斑背面出现白色毛绒绒霜状霉层,随着霜霉病危害程度加剧,病斑会逐渐扩大,颜色也变为黄绿色,后转为红褐色,并出现脱落现象。

2、嫩梢危害。受侵染的嫩梢开始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表面出现少量霉层,随着危害程度加剧,病斑呈扩展趋势,颜色由淡黄色变为褐色,发病严重后使得枝条停止生长,伴随扭曲症状而死亡。

3、果实危害。受感染的幼果会变灰色,果柄部位会密生白色霉菌,受危害的果实较大时果面会形成褐色病斑,同时该部位停止生长发育,后期开裂。

二、葡萄霜霉病防治措施

1、品种选择。葡萄霜霉病发病严重的地区,如南方产区可以适量栽种抗病品种,比如夏黑、美人指、白罗莎等。建议栽抗病能力强的美洲系葡萄品种,以砧木来进行嫁接种植。

2、修剪清园。葡萄霜霉病以在土壤中越冬,因此冬季修剪时,可重点剪除残留病枝、病叶等,然后将其运到果园外集中掩埋或烧毁,谨防带病落叶入土越冬,由此减少虫源基数。

3、栽培模式。葡萄种植面积较大,果农可采用避雨栽培模式,这样可以调整葡萄成熟期,缓解销售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园内土壤水分以及空气湿度,减轻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以及危害。

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可通过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加强水分管理,维持田间小气候环境,另外果实方面可以推广套袋技术,果袋选择透气性、透光性好的玻璃纸袋,以此减少病菌的侵染,达到果粒整齐、商品性好、经济价值高的目的。

5、化学药剂防治。葡萄霜霉病化学防治主要分两个阶段,预防可以喷施保护性杀菌剂,比如1:1:200波尔多液或者78%科博600-800倍液,应从葡萄萌芽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一直至果实套袋为止。

若是葡萄已经出现了霜霉病危害,可喷施内吸性杀菌剂,比如80%烯酰吗啉、72%霜霉威水剂或者氰霜唑等药剂,此时喷施应该根据病情来确定喷施周期,通常7天喷施一次。

以上就是葡萄葡萄霜霉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了,对于葡萄种植户来说,我们最基本都要了解其发病症状,还有防治措施,这样才可以避免感染更多造成更大的损失。

关于葡萄霜霉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葡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各种病虫害发病时间及用药参考

《为什么会发生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有哪些?》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小知识为什么”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