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水稻基腐病用什么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水稻基腐病是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细菌可在病稻草、病稻桩和杂草上越冬,发病后若不及时防治,会使水稻产量降低,那水稻基腐病用什么药?

一、水稻基腐病用什么药?

水稻基腐病可用乙酸铜、氢氧化铜、中生菌素、叶枯唑等防治。一般每亩可用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00克,拌细土撒施。喷药后5-7天后再防治一次就可以了。也可用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灌根,5天左右喷一次,视病情程度施药2-3次就可有效防治。

二、水稻基腐病怎么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如四梅2号、广陆矮4号、矮粳23、浙福802、农林百选、盐粳2号、武香粳、汕优6号、双糯4号、中粳574、南粳34等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2、培育壮苗:推广工厂化育苗,采用湿润育秧。适当增施磷、钾肥确保壮苗。要小苗直栽浅栽,避免伤口。

3、提倡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M.zw59.cOM

4、以施杀菌农药为主,兼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喷施防治。医用链霉素200PPM浓度或农用抗菌素12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800-1200倍液叶面喷雾;新植霉素600倍液叶雾;高科38%恶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茎基部均匀喷施;菌克毒克300倍液喷雾;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灌根,5天左右喷一次,视病情程度需施药2-3次。此外,还需要放浅水层,改善植株根际条件,降低发病。已发病的稻田不能做为留种田。

小编推荐

玉米茎腐病用什么药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茎腐病是常见的一种病害,此病最重要的一类是真菌型茎腐病。真菌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炭疽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那么,玉米茎腐病用什么药?

一、玉米茎腐病用什么药?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中期可用98%恶霉灵2000~3000倍灌根。

二、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1、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对制种玉米在抽雄时及时将发病雌雄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而深埋。

2、轮作。实行玉米与其它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水稻、马铃薯、蔬菜作物实行2~3年轮作。

3、合理施肥。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缺钾地块,一般亩施氯化钾7.5~1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每亩25~30公斤。在栽培因素中,氮、磷、钾合理施用能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性,尤其是氯化钾能减轻茎腐病的发生。

4、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和良好的土壤透气性可减轻或延缓发病。茎腐病发生及时摘除茎部处2~3片叶子,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

5、加强栽培管理。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雨季及时排水,达到雨停无积水;分期培土,及时中耕松土,避免各种损伤。

6、及时除虫。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杜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从虫害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7、茎基发病可及时将茎基部四周的培土扒开,降低湿度,减少侵染,待发病盛期过后再将士培好。并及时拔除重病株,烧毁或深埋,避免传播。

最后,小编要提醒大家,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平时应该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水稻赤枯病用什么药


水稻赤枯病是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会使水稻后期早衰,影响正常发育,一般可减产10-20%,所以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那水稻赤枯病用什么药?

一、水稻赤枯病用什么药?

水稻赤枯病可用敌百虫、敌敌畏防治。一般一亩稻田用90%晶体敌百虫100-150克,或80%敌敌畏1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或者先排干稻田的水,隔一天后,用装有敌百虫的小布口袋灌水,12小时后可杀死幼虫。

二、水稻赤枯病是怎么发生的?

1、土壤缺钾型

因土壤本身有效钾含量低,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对钾的需要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浅薄沙土田、漏水田和红、黄壤水田。常在水稻栽后十几天开始发病,初期稻株叶色略呈深绿,叶片狭长而软,基部叶片自叶尖沿叶缘两侧向下逐渐变黄色或黄褐色,根毛少且易脱落。

2、植株中毒型

因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还原性化学物质如二价铁、硫化氢等毒害稻根,降低其活力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深泥田、长期灌深水、通气不良和施用过量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这类田稻苗栽后难返青,或返青后稻苗直立,几乎无分蘖,叶尖先向下褪绿,叶片中脉周边黄化,并长出红褐色黑斑,甚至腐烂,有类似臭鸡蛋的气味。

3、低温诱发型

因长期低温阴雨影响水稻根系发育,导致吸肥能力下降而发病。

此类型多发生在水稻生长前期多阴雨天气或梅雨季节,大面积同时发病,但程度有轻有重。由于在低温条件下,植株上部嫩叶变成淡黄色,叶片上也出现很多褐色针尖状小点,下部老叶起初呈黄绿色或淡褐色,随后出现稻根软绵、弹性较差、白根少而细。此外,秧苗栽插过深、偏施氮肥、稻田长期积水等,都会加重水稻赤枯病的发生。

水稻黄叶用什么药


水稻黄叶的原因有多种,只有找到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水稻黄叶用什么药比较好呢?

水稻黄叶用什么药

水稻黄叶原因很多,需要找到原因才可对症下药。

1、水稻生长过程中缺元素,通常会导致叶片发黄。如水稻缺钾肥,常发生褐斑病和赤斑病,多数在水稻分蘖中期到抽穗期间,老叶尖端和边缘由黄变褐,发生不规则的褐斑。缺镁起初由叶尖和边缘的脉间颜色褪绿,再由淡变黄。水稻缺硫,主要特征表现为失绿和黄化。解决办法是通过叶面喷施硫酸钾和硫酸镁。

2、水稻叶片感染上了水稻叶瘟,叶尖和叶缘枯黄,并有一条褐色坏死线贯穿在病斑的中心。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75%可湿性粉剂22克,兑水30~50千克,叶面喷雾。不仅是这种病,其他细菌性病害也会导致水稻黄叶,如叶枯病、立枯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施药。

3、水稻因受药害肥害而黄叶,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赤霉素或诱抗素叶面喷雾,对药害进行缓解,修补水稻受到农药和肥料的创伤,恢复水稻正常生长。

4、水稻叶尖因受到蓟马、飞虱、螟虫的蚁螟等危害,造成叶尖变黄或黄枯。每亩可用25%噻嗪酮粉剂25~30克,兑水50千克叶面喷雾。也可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如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可间隔十天半月多次防治。

总的来说,找到了病害的具体原因,才能及时找到补救措施,让水稻长的更好。

玉米得了茎腐病用什么药?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茎腐病是由多种病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玉米植株茎秆和叶鞘。一般来说,病部腐烂但没有恶臭味的,多由腐生性真菌引起;伴有恶臭味的,多由细菌引起,或者由腐生性真菌与细菌混合侵染引起。那么玉米得了茎腐病用什么药?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及原因分析

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多数病株初生根及次生根坏死,变成红色、绿色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

玉米茎腐病在苗期表现为茎基腐,在成熟期表现为青枯,因此也叫玉米青枯病。

1.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青枯病)

(1)症状。玉米茎基腐病主要侵染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在苗期剖根或茎基部检查时发现,木质部变褐,严重的初生根、次生根坏死、腐烂,造成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引起倒伏或整株枯死。地上部分表现为中下部叶片边缘变黄变褐,严重的整株叶片枯黄。玉米茎基腐病在乳熟后期-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病株最初表现萎蔫,全株叶片突然褪色,无光泽,叶片自下而上失水变成青灰色并干枯,呈现青枯症状。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骤然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乍晴时较为多见。从始见病株到全株显症,一般需1周左右,短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病株根部、茎基部空心变软,遇风易折倒,破开后可见茎髓组织变褐分解,须根减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籽粒无光泽灰暗,排列松散易脱粒。

(2)发生原因分析。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几种腐霉菌引起的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是以土壤带菌、侵染主根部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苗期发病主要是由于玉米铁茬播种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或者由于肥力较差、天气过旱或过涝、土壤中除草剂残留过多,都容易造成幼苗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势弱,抗病性降低;玉米生长中期,生长迅速,组织柔嫩,也容易感病;玉米近成熟期发生青枯病,一方面与品种自身的抗病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适逢高温多雨年份,尤其遇暴雨突然转晴,该病可能大流行。因为在灌浆中期到蜡熟期,连续阴雨,光照不足,重阴暴晴,是青枯病发生的最有利条件;茎基部叶鞘间雨后积水湿度大,也容易发病;施氮肥过多、过度密植、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以及对植株造成各种损伤,都会加重病情;玉米连作地,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数量大,发病重;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也极易导致发病。

2.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1)症状。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在玉米l0多片叶时大喇叭口期前开始发病,首先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病菌在侵染茎秆、心叶的过程中,造成生长点组织坏死、?腐烂,心叶失绿萎蔫,易拔出,最后造成病株组织软化、腐烂,并散发出腥臭味。病株容易从病部折断,不能抽穗或结实,一般发病率即相当于损失率。

(2)发生原因分析。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高危害的病害,为暴雨暴晴所致。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由细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细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在田间病菌随气流和风雨传播蔓延。病菌主要从伤口和叶鞘间侵入。气温高、湿度大、阴雨连绵、热水灌溉或雨后闷热是该病发生蔓延的有利条件。气温28~30℃,相对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温度34~35℃,病害扩展最快,气温下降至26℃以下时,病害即停止发展。7月上中旬,我市天气高温多雨,潮湿闷热,叶鞘积水,最有利于病菌侵染。当玉米60cm高时组织柔嫩易发此病,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也有利于病菌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的同时还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口数量大则发病重。玉米连作地由于土壤内存在大量细菌而发病重。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而发病重。轮作、排水良好及氮、磷、钾肥比例适当地块植株健壮,发病率低。

玉米茎腐病防治办法

面对玉米茎腐病害我们应采取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点施药保护等综合防治措施。

1、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对制种玉米在抽雄时及时将发病雌雄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而深埋。

2、轮作。实行玉米与其它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发病重的地块可与水稻、马铃薯、蔬菜作物实行2~3年轮作。

3、合理施肥。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缺钾地块,一般亩施氯化钾7.5~1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每亩25~30公斤。在栽培因素中,氮、磷、钾合理施用能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性,尤其是氯化钾能减轻茎腐病的发生。

4、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和良好的土壤透气性可减轻或延缓发病。茎腐病发生及时摘除茎部最低处2~3片叶子,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

5、加强栽培管理。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雨季及时排水,达到雨停无积水;分期培土,及时中耕松土,避免各种损伤。

6、及时除虫。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杜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从虫害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7、茎基发病可及时将茎基部四周的培土扒开,降低湿度,减少侵染,待发病盛期过后再将士培好。并及时拔除重病株,烧毁或深埋,避免传播。

8、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中期用98%恶霉灵2000~3000倍灌根。

菌核病用什么药


菌核病一般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公斤,对适量干土充分混匀撒于畦面,然后耙入土中,就可减少初侵染源。在初花期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植株茎基部、老叶和地面上;在病发初期开始用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药2~3次就可有效防治。

一、菌核病有哪些症状?

在幼苗期,受害茎和叶柄会出现红褐色的斑点,后期会扩大且变为白色。如果是在叶片期发病的话,植株基部的老叶叶缘会最先开始发病。

病斑初呈现暗青色水渍状,后期会扩展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大斑点,病斑中央呈现出黄褐色,周围是浅黄色。有时候病斑上的轮廓纹会比较明显,如果是干燥的天气情况下,病斑会破裂穿孔,多雨的天气下病斑会迅速扩展,全叶变得腐烂。

如果是茎部发病的话,一般病菌会出现在主茎的中下部位,病斑初期呈现出浅褐色的水渍状,后期会逐渐发展成椭圆形。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会迅速扩展,到达病害发展的后期,皮层纵列,根茎变得极其容易折断。

二、菌核病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菌核病的病原物为核盘菌,核菌呈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初期为白色,后期变成黑色,病菌内部为灰白色。病菌的寄生范围很广,除了油菜之外,还有向日葵、胡萝卜等多种作物。

三、菌核病怎么防治?

1、农业防治:

(1)培育抗病品种:因地制宜的栽培高产、抗病的良种。

(2)种子消毒:通过筛选、药物浸种等方法,消除菌核和杀灭种子表皮的细菌,播种无病种子。

(3)及时清除病残体:在收获作物之后,把田间、路旁的病残体及时进行烧毁清除,以减少病菌的来源。

2、药剂防治:

使用咪鲜胺、使百克等特效药来进行防护治疗,咪鲜胺最佳的用药时期是盛花期到盛花末期。

以上就是菌核病用什么药及发病症状的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水稻基腐病用什么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物用什么土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