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桃的穿孔病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桃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及褐斑穿孔病。近几年各地有加重发展的趋势,其中以细菌性穿孔病最重。穿孔病引起桃树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此外,穿孔病还为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一、为害症状 1、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果实和枝梢,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小病斑,后发展成深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的病斑,边缘发生裂纹,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或一部分与叶片相连,病斑约2毫米左右。果实受害,病斑深褐色,稍凹陷,边缘水渍状,潮湿时,病斑出现菌脓,干燥时发生裂纹。枝条染病有春、夏两种病斑,春季溃疡发生在上年夏季生出的枝条上,病菌侵入后,来年春季在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扩大后可造成枯枝。夏季溃疡多发生在夏末当年生新梢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紫色斑点,扩大后稍凹陷,颜色变深,外缘水渍状。 2、褐斑穿孔病。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叶片受害,两面均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轮纹,外围紫色,后期病斑上生出灰褐色霉层,病斑直径1-4毫米。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新梢和果实受害,病斑与叶片相似,也产生灰褐色霉层。 二、防治方法 1、休眠期减少菌源。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落果,减少越冬菌源;容易积水,树势偏旺的果园,要注意排水,修剪时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温湿度;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2、施药防治。果树发芽前,喷施4-5度石硫合剂。5-6月间,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50倍液1-2次,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穿孔病均有良好效果。对细菌性穿孔病,用农用链霉素50-100毫克/升来防治;对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可用70%甲托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扩展阅读

园林花卉穿孔病的防治方法


穿孔病有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穿孔之分。真菌引起的穿孔如樱花褐斑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新梢,多从树冠下部开始,渐向上扩展。发病初期叶正面散生针尖状的紫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5毫米的病斑,褐斑边缘紫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灰褐色霉点。斑缘产生分离层,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而细菌引起的穿孔病则病斑开始呈水渍状圆形病斑,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病部无霉点,而潮湿时病斑上溢出污黄分泌物,干燥时病斑脱落形成穿孔。除樱花外,该病还侵染樱桃、梅、桃、李、杏等核果类观赏植物。

花卉穿孔病发病规律

樱花褐斑穿孔病病菌在病叶或梢部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每年6月始发,8-9月病重。大风雨多的年份病重,夏季干旱、树势弱易发病。细菌性穿孔病在枝条溃疡内及病芽内越冬,翌年气温回升,细菌借助风雨、昆虫传播,从气孔或皮孔侵入,每年4月下旬开始,6-7月病重。

花卉穿孔病防治方法

①秋季收集感病枝叶并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②加强管理措施,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及时防旱防积水,以增强树势,提高抗性。

③展叶前后(尤其对幼苗)喷洒65%代森锌500倍液或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1:1:100-200倍波尔多液等。

④对细菌性穿孔病可在展叶后喷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500克、消石灰2000克、水120千克)。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


一、症状与发病规律

该病在桃树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步扩展成圆形或不规整形病斑,直径25mm,褐色,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涸、脱落、穿孔,故称穿孔病。严重时病斑相连,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稍凹陷,以后病斑稍扩展,气象单调时病斑开裂,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病原细菌主要在病梢上越冬,当桃树展叶抽梢时,从溃疡癍内溢出菌液经叶片气孔和枝梢皮孔侵染。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条件十分利于该病的发生。当气温在25℃时病菌潜育期仅为4天,20℃时为9天,19℃时为16天。管理粗放、树体瘦弱、偏施氮肥、树体徒长均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二、防治方法

⑴消除病源在大棚升温前,细心剪除病、枯枝,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菌源。

⑵加强管理、加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及时消除徒长枝,节制棚内湿度。

⑶药剂防治早春芽萌动期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喷布80%大生M45800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倍液,延续喷药23次,间隔10天左右。

怎样有效的防治苹果黄叶病发生


苹果树的缺铁黄叶病是苹果树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生理病害,发生较为普遍。果园发病率高达20%一60%。缺铁黄叶病对果树生长结果有显著的影响,轻者生长迟缓,产量下降:重者树冠焦梢,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着果树生产。

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发病苹果区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苹果黄叶病的特征

苹果叶片发黄,有多种因素引起,其发黄特征也不一样,不少果农容易混淆。其中苹果黄叶病是由于植物组织内铁的缺乏而造成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其症状是先从果树新梢的顶端嫩叶开始变黄,越往枝节下端,老叶黄叶现象越轻。缺铁轻微时,叶片叶肉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呈绿色网纹状;缺铁严重时,叶片失绿加重,变成白色,并在失绿部分出现锈褐色枯斑或叶缘变得焦枯,引起落叶。

而和黄叶病容易混淆的苹果花叶病(病毒病),其典型的病症则是沿叶脉退绿变黄,其余部分仍为绿色。发病轻时,叶片局部散生淡黄色或黄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坏死斑;发病较重时,沿叶脉变色,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的坏死斑,其中叶脉变色最明显,叶片呈黄色网纹状;发病严重时,全叶成为黄绿相间的花斑,沿叶脉变色,斑块坏死,其中大型斑块占多数。

二、苹果黄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植物缺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铁在土壤中生成极难溶解的氢氧化铁沉淀,植物难以吸收利用;此外,进人体内的铁转移困难,大部分沉淀于根部,向叶部分配很少,致使叶片缺铁黄化。

三、防治方法

果园施用酸性速效长效的有机铁肥和FCU复合铁肥防治黄叶病,这两种方法具有肥效好,对叶、果无毒害,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多种优点。

两种方法,可根据病树发病程度不同,既可分别选用:即在入冬果树落叶前(最好在发病高峰期)进行调查,对重病树(全树发病,叶脉呈黄绿色,叶肉几乎全为黄白色,新生叶片的叶肉呈黄白色,出现梢尖枯萎)作出标记,于次年果树萌芽前土施有机铁肥。对全树或局部发病,但叶片失绿较轻,整个叶片呈黄绿色,叶肉叶脉颜色近同的轻病树,采用生长期叶面喷肥。两种方法也可结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结合使用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现将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一)环施酸性速效长效有机铁肥

1、酸性速效长效有机铁肥的配制方法:将粉碎的硫酸亚铁与优质腐熟或半腐熟的有机肥料,按1份硫酸亚铁加5份有机肥料的比例混合均匀即成有机铁肥。调制有机铁肥时,若有机肥料中含水量少,需用水将其湿润,使含水量达50%左右,然后将硫酸亚铁均匀地撒在有机肥料上(也可以将硫酸亚铁溶于水,喷洒在有机肥料上),,边撒边搅拌,使其充分混匀,有利根系对铁的吸收利用。

2、施用方法及用量:沿树冠外围进行环状挖沟,沟深以见大量根露出为准,一般沟宽50cm左右,深50cm左右。将混合好的有机铁肥均匀地施人沟内根系周围,复土后浇水。施用量大树每株施用硫酸亚铁45kg,小树34kg。

3、施用时期:有机铁肥的施用时期以果树萌芽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也可在秋季结合施基肥进行,切忌在生长期施用,以免发生药害。

4、施用效果:施用有机铁肥防止缺铁黄叶病的效果非常显著,凡经过处理的病树,萌芽展叶后,叶片呈现绿色,恢复正常生长,治愈率可达90%以上。产生这种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有机铁肥施入土壤中,使局部土形成了一个富铁区,比土壤中水溶性铁、代换性铁、易还原态铁均有极显著的提高,土壤酸碱度则明显下降。且有机铁中水溶性铁含量丰富,又易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所以病树很快复绿;又由于有机铁肥中代换性和易还原性铁的含量较高,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根系吸收,因而效力持久;有机铁肥呈酸性,提高了铁的有效性,减少了硫酸亚铁在土壤中的固定,从而提高了肥效。

(二)叶面喷施FCU复合铁肥

1、复合铁肥的配制方法:首先配制0.05%柠檬酸溶液,即50kg水中加人25kg柠檬酸,溶解后加入125g硫酸亚铁,充分搅拌,待硫酸亚铁溶解后加入50g尿素,即配成0.25%硫酸亚铁+0.05%柠檬酸+0.I%尿素的复合铁肥。

2、喷洒方法及用量:喷施复合铁肥,以上午11时以前和下午15时以后进行为宜,最好用高压喷雾器喷布,雾点要细,均匀周到,切忌肥液强力冲打叶片造成擦伤中毒。喷施用量视树体大小而异,一般大树每株15kg,小树10kg左右。

3、喷施时期:喷施时期对喷施效果影响很大。经我们在泽州县坡头等果园试验,于4月下旬(若气温低可适当推迟)树上果实有5mm大小时喷施最好,10天后喷施第2次,经两次喷施,病叶基本复绿。

4、施用效果:叶片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含铁量为对照的2倍多,叶绿素含量为对照的4倍左右。由于叶片中铁供应充足,叶绿素合成加快,因此病树复绿好,基本恢复正常生长,而且坐果多,果实大,苹果单果增重92.5%,产量成倍增长,未经处理的病树,由于缺铁,营养失调,病情恶化,6月中旬病叶出现褐斑,叶缘焦枯,造成早期落叶,因而坐果少或不坐果,果实小,产量低。

产生这种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在FCU复合铁肥中加入的柠檬酸,其主要作用是酸化溶液,防止了硫酸亚铁水解,铁沉淀氧化失效,保证全部铁呈有效态,被植物吸收利用。此外,柠檬酸是植物体中铁的载体,铁以二价柠檬酸铁离子形态在植物中运转,这种形态不仅有利于叶部吸收,并能保持活性状态,促进铁在植物体中移动。

在复合铁肥中还加入了尿素,尿素分子小,易渗入叶内,转入成各种氨基酸,它与铁作用,形成络合铁,有助于铁的运转,增进铁的效应。另外,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加入尿素,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有利于病树复绿,叶色加深,复合铁肥喷后一周,病树即复绿,无斑点,无药害,新生出的叶片也呈绿色。

碧桃褐斑穿孔病的防治措施


碧桃褐斑穿孔病主要危害碧桃的叶片,也能危害新梢。常造成叶片上出现不同大小近似圆形的或不规则的孔洞,影响美观,也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脱落。同时,该病也危害桃树、樱花、梅、李、杏等。

症状

病株叶片首先出现红褐色小斑,随后逐渐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为1-4cm、呈褐色的病斑;边缘清晰,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略带环纹;后期病斑两面出现灰褐色霉状物(以叶正面为多),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病害严重时,全叶布面穿孔,引起落叶。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该病病原菌为是核果穿孔尾孢菌Cercosporacircumscissa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越冬,也可在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在气温升高和降雨时,形成分生孢子,并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梢和果实。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栽植密度等有关,一般多雨的年份或霉雨季节期间,发病较重;栽培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或夏季灌水过多,也是促使该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碧桃园要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宜多用农家肥。注意排水,防止土壤表面积水。对粘重土壤要进行改良。适时修剪整形,剪除病枝,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适当密植,使其通风、透光。

2、化学防治。碧桃发芽前,可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65%代森锌600-800倍液。每隔7-10天1次,共喷2-3次。

桃发生细菌性穿孔病后该怎么办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分布较广、发病率高的病害。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沿海,沿湖地区和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多雨年份,常严重发生,如果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大量落叶,减少营养的积累,影响花芽的形成。不仅削弱树势,当年减产,而且会影响第二年的结果,造成产量欠收。此病除危害桃树外,还能侵害李、杏和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一、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害枝条。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绿色小点,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呈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大小不一,一般约2至3毫米左右,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病斑干枯后,病部和健康部位组织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或部分与叶片相连。

枝条受害后,有两种不同的病斑,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则为夏季溃疡。春季溃疡发生在上一年夏季生出的枝条上(病菌于前一年已侵入)。春季在第一批新叶出现时,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直径约2毫米,以后扩展长达1至10厘米,宽度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有时可造成枝枯现象。春末(开花前后)病斑表皮破裂,病菌渗出,开始传播。夏季溃疡多于夏末发生,在当年的嫩枝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以后病斑变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展,并且会很快干枯,故传播作用不大。

二、侵染循环及发病条件

本病的病源菌在枝条病组织内越冬,主要在春季溃疡病斑内越冬。第二年春随气温上升潜伏在组织内的细菌开始活动,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渗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枝条的皮孔侵入。在北方地区,于5月发病,6月上旬发病较重,夏季干旱时病势进程缓慢,到雨季发病严重。病菌潜育期因气温高低和树势强弱而不同,当温度在25℃至26℃时潜育期四五天,20℃时为9天,19℃时为16天,树势强时潜育期可长达40天,温暖、雨水频繁或多雾季节适于发病,树势衰弱或排水、通风不良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都较重,品种不同,发病程度也有所有同。

三、防治方法

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依照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果园管理: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枝,彻底清扫枯枝、落叶、落果及枯草等,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源。注意果园排水,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果园湿度。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使果树生长健状,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桃树发芽前喷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5月末至6月末喷65%的可湿性代森锌300至500倍液一二次。喷硫酸锌石灰液也有良好防治效果,配方为硫酸锌1公斤,石灰3至4公斤,水150至200公斤。

3、避免与核果类果树混栽:在建桃园时,不仅要求树种纯,选择抗病品种,而且附近不要栽植李、杏、樱桃等其他核果类果树。

桃树穿孔病的病害防治措施


在桃树的养护管理中引起桃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及褐斑穿孔病。近几年各地有加重发展的趋势,其中以细菌性穿孔病最重。

穿孔病引起桃树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此外,穿孔病还为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生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毫米,褐色、红褐色的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果实受害,从幼果期即可表现症状,随着果实的生长,果面上出现1毫米大小的褐色斑点,后期斑点变成黑褐色。病斑多时连成一片,果面龟裂。

防治措施:

1、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对粘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以改良土壤。

2、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同时要彻底清除枯枝、病叶和落果,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菌源。

3、要严格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及时通风换气。在雨季应注意排水。

4、喷药防治:如果前一年穿孔病发生严重时,在油桃展叶后,可喷布45%代森铵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3500倍液或新植霉素3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一般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另外,喷布1∶4∶240(硫酸锌∶消石灰∶水)的硫酸锌石灰液,对细菌性穿孔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有时易出药害,使用前要先做小区试验。

5、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大棚里桃畸果病发生的规律及防治方法


桃畸果病是由下心瘿螨危害所致。它的发病特点是:①虫体微小,下心瘿螨成端体长仅0.2毫米,肉眼观察不到。②危害隐蔽,防治困难。此螨主要危害桃芽、叶片、果肉内部,不易被发现。③易与其他病害混淆。发病初期芽子枯黄,易与病毒病混淆,中期易与桃缩叶病,缺硼症混淆,故往往被忽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危害症状该病既危害叶芽,造成部分叶芽坏死,不萌发,果枝开花时形成有花无叶的干枝;也对叶片带来危害,造成严重落叶。危害初期、叶尖首先干枯,中期叶片上,形成退绿色斑;后期叶片向正面纵卷,直至叶片枯黄坠落,或形成干斑穿孔以至整叶脱落,出现有果无叶现象。对果实的危害,花冠脱落后,即侵入果实,初期果面出现不规则的暗绿病斑,随着果实的膨大,病部受阻并凹陷,病果凹凸不平,着色不匀而呈猴头果,果实成熟期发生裂果,严重影响果品质量,从而失去经济价值。

发病规律此致病螨在芽鳞内越冬。盖棚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活动,危害芽尖,造成叶芽不萌发,个别萌发的芽,由于此螨吸取汁液而逐渐枯黄。有的则出现茎生长点被害,整个芽子只生长一片叶子,进而侵入叶片,初期在叶柄基部危害,叶子由于缺少水分,叶尖干枯,叶片向上纵卷。同时侵入叶脉间的叶肉,形成退绿色病斑,甚至枯死,形成穿孔。花冠脱落后,此螨即侵入果实,初期有小疣状突起,进而危害上部,使果实生长停滞。随着果实的膨大,病部凹陷形成凹凸不平的猴头果。

防治措施①花冠开始脱落时,将棚内相对湿度及时调整为日平均相对湿度78%左右,以抑制此螨的繁殖蔓延。②扣棚前喷布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③扣棚后2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倍涂环。④谢花后喷一遍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⑤果实膨大后,再喷一遍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可兼治蚜虫。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1病症诊断

该病在猕猴桃枝干、新梢、叶片、花蕾及花上均可发生。枝干发病初期首先浸出粘质的细丝状液体,进而变成暗红色的树液淌出,患病枝不易发芽,即使发芽不久便枯萎。新梢顶部感染病菌后变成水渍状直至变成黑褐色,发生龟裂、萎缩枯死。新梢长10-15cm左右,叶子上发生23mm的不规则形状褐色斑点,其周围伴有明显的黄色伞形病斑,梅雨季节是叶片发病盛期,梅雨过后不再发病。蕾外侧变成褐色,严重时脱落;花瓣变成褐色,不开放,即使开花,花朵形状也不完全。

在植株上病原菌首先在感病菌枝的剪口等受伤部位发病或潜伏,当展叶时向新梢及叶片传染。发病组织不管是皮层、木质部,还是中心髓都可以潜伏病原菌,其中皮层部位的病菌繁殖最活跃,并首先进行活动。

2发病条件

猕猴桃溃疡病菌是对高温适应性差的细菌。在气温5℃时下可以繁殖,1525℃是生育最适宜温度,在感病后7d即可见明显病症。30℃短时间也可繁殖,但经过39h即死亡。感染病菌叶片在5℃可以发病,能分离出黄色伞形耐低温型病原菌,15℃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28℃时病斑扩大不明显,30℃以上则不发病,在猕猴桃树体溢出液中该菌生长旺盛。在传染途径上,一般是从枝干传染到新梢、叶片,再从叶片传染到枝干,干枯落叶及土壤不具传染性。发病期风有利于传染和蔓延,一般可使病菌飞散100-300m。

3防治要点

(1)在耕作上注意土肥水管理,提高树势。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以利恢复树势和养分积累。修剪发病枝,剪子、锯等工具应利用酒精进行消毒,防止病菌传染扩散。

(2)化学防治

易感染病菌,用甲基托布津液涂抹受伤枝的表皮等受伤部位及剪口,可有效防止发病。

(3)新梢迅速生长期,喷布链霉素、土霉素水剂效果好;收获后、修剪后或萌芽前喷布铜制剂如硫酸铜,对防止枝条发病效果好,并可减少叶片初期发病。收获后至落叶前,在树干下部开洞,按每平方米树冠注入200-300ml土霉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注入链霉素也有良好防治效果,但超过300ml有药害。

怎样防治黄金菊叶斑病的发生


黄金菊为常绿芳香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苹果香味,花白色,夏季开花。花可助消化,用过的花袋可除黑眼圈,花煎剂有护发的功效,花园中它是植物医生。

黄金菊叶斑病是黄金菊在种植养护过程中较为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黄金菊叶斑病有2种症状类型。

①灰斑病: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斑点,直径2-5mm,褐色。以后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两面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发病后期,病斑联合成片,病情发展很快,感病植株提前枯死。

②轮纹斑病:感病黄金菊叶片上产生椭圆形褐色轮状病斑。

病原:引起灰斑病的病原为黄金菊尾孢(CercosporacalendulaeSacc.),引起轮纹斑病的病原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sp.),上述2种炳原菌均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中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病害蔓延很快,可导致病株早期死亡。几乎所有黄金菊品种都能感病,但生长不足1个月的小苗抗病力强。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黄金菊开花结束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②培育苗壮,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③药剂防治:黄金菊定植后,可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防治。

杏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方法


杏树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出现细菌性穿孔病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症状:这种病主要危害杏树叶片,也危害杏树的小枝及果实。叶片发病后,在叶脉处出现水浸状不规则圆斑。随之扩大,圆斑变成红褐色,直径约2毫米左右,斑点周围有黄绿色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或有一部分与叶片相连。若干病斑相连形成大的孔洞,严重时引起落叶。枝条受害后常发生溃疡。

一年生新梢在春季有水浸状小疱发生,小疱呈褐色,长圆形,当病斑疱围绕枝条一周时,便引起枝条枯死。夏末,在当年新梢上以皮孔或芽为中心,形成水浸状紫褐色病斑,后扩展成较大近圆形斑块。病斑稍凹陷,边缘有时流出树胶。病斑干燥后龟裂,若干病斑相接,导致枝条枯死。

病原: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菌为短杆状细菌,一端有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枝条发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开花前后,病菌随杏树汁液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气孔、枝条和果实的皮孔侵入杏树体内。

叶片一般5月份发病。夏季干旱时发病缓慢。7~8月是雨季高温时期,最适该病发生和蔓延,尤以连续高温的阴雨天发病最重。在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较差和偏施氮肥的园内,杏树发病也比较重。

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予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源。

②药剂防治,落叶以后,在扣棚前喷布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如若上一年发病严重,则喷75%百菌清400倍加44%乙磷铝400倍混合液。展叶后,喷硫酸锌石灰液(按硫酸锌1份、硝石灰4份、水240份的比例配制),或喷65%福美铁300-5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猕猴桃溃疡病怎样防治


猕猴桃(Kiwifruit),学名:ActinidiachinensisPlanch。原产于是中国,原名狝猴桃,一个世纪以前才引进入新西兰。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在陕西8-9月开始感染,但潜伏很少。表现症状:第二年春温度4-20度时发病,3-4月最为严重,到5月份随气温升高而减轻。若遇冻害严重时,随之溃疡病发病加重;高氮肥使用区,枝叶旺长不健壮,发病也严重。虫害严重区及修剪伤口过多区发病也严重,由伤口侵入,感染机率提高。严重时整株染病,导致树体死亡。叶、果上均有表现。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

1.彻底防治害虫,减少因虫害引起的伤口感染。

2.减少伤口。修剪时减少造成大的伤口,使病菌侵入无入之门。伤口必须涂护树将军保护。

3.修枝剪消毒。特别注意剪有病树后不能用同一把剪剪无病树,要剪先消毒。

4.培养健壮树体,减少发病机率。

5.春季发病。发现流红水就刮除,先刮病部,待病部刮到好皮交接处时,刮刀消毒用酒精或火烧,再刮好皮,刮光后护树将军涂抹,刮下的病皮一定拾一块集中烧掉,不能留到园内。

6.无病区加强检疫。有病种苗、果实不得进入无病区。

温室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方法


温室油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果实和新梢。一旦发现要注意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的红褐色病斑,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成一个大斑。发病严重时,可在病叶背面病斑上溢出黄色黏质状菌脓,最终病斑干枯,其边缘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破碎且不整齐,有时残留部分坏死组织。

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褐色小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展,逐渐呈暗紫色并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常溢出黄色黏状物,最后病斑干枯并开裂,裂口深时有的病果易腐烂。

新梢发病,会形成两种类型的病斑。

一是春季溃疡斑,发生在上一年夏季长出的枝条上(病菌在前一年已经侵入),从春季展叶开始,枝条上形成近圆形深褐色的小疱疹,以后逐渐扩展成长椭圆形的病斑,最终病部凹陷,表皮干裂,病情严重时会造成新梢枯死。

二是夏季溃疡斑,多于夏末发生在当年生嫩枝上,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病斑不易扩展,会很快干枯。

防治方法:

一是多施有机肥、沼肥,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同时要彻底清除枯枝、病叶和落果,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菌源。

二是温室升温后,特别是在花期,要严格控制温度,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及时通风换气。

三是喷药防治。如果前一年穿孔病发生严重,在油桃展叶后,可喷布50%福美双5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一般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

《桃的穿孔病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猕猴桃的植物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