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蕨类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一、侵染性病害由病菌造成,使蕨类出现各种病斑,影响观赏。危害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锈病、煤污病、猝倒病等。

1.炭疽病。真菌病害,其特征是病斑处有粉红色黏状物,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开始在叶缘或叶尖呈水渍状圆形、近圆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颜色变为焦黄,有的病斑成云片状,边缘有浅红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死亡。波斯顿蕨柔软的生长点受这种病菌的侵害,顶端变成褐色,萎蔫,损害植物的商品外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叶上过冬,当温度升到20℃、相对湿度超过75%时开始发病,病菌借雨水传播,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防治:此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调节温室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保持叶片干燥,杜绝病株引入,彻底清除附近的病残体,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大生、利得可、施保克等杀菌剂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褐斑病。蕨类植物的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落叶,春夏秋季均有可能发生,高温多湿季节易流行。防治: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同时喷药保护。可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也易发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3.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或根结线虫,病原物为白色线状两头尖的软体虫子。病株发生褐斑萎蔫,并逐渐枯死。多种温室蕨类植物受线虫的侵害,可由带红褐色或带黑色、从中肋延伸到叶沿的带线辨认出来。把一小片褐色斑块放入水中,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小蠕虫在四处活动。防治:清除受害叶片,消除其生长条件,有利于减轻线虫的侵害。用10%克线磷、克线丹或25%丙线磷等杀虫剂,施药后覆盖新鲜黄土,灌少量水,可显着压低根结线虫虫口密度。也有用热水处理防治巢蕨的线虫侵害的,栽植前用43℃热水浸泡植株10~15分钟。

4.锈病。锈病可发生在蕨类植物的翠云草等种类上,它每年3~4月在幼嫩叶基部反面叶脉上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产生性孢子器与锈孢子器。5月份叶面上散发淡黄色粉末状夏孢子,然后产生褐色的冬孢子,如果大量孢子器侵入植株,植株就会生长不良。

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50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5.煤污病。蕨类植物的叶片被黑色霉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覆盖,通常生长在介壳虫及其它刺吸式昆虫所分泌的蜜露上。应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以防治介壳虫及其它刺式昆虫。

6.猝倒病。此种病害由两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使原叶体变软、发黑而解体,在播种繁殖蕨类植物时经常发生。应将蕨类植物孢子播种在用蒸汽消毒处理过的土壤上,或用地可松溶液浇灌处理土壤,也有助于抗御猝倒病。

二、生理性病害1.日灼病。多数蕨类喜温暖半阴,不耐强光,光强度以1000~6000Lx为宜。强烈光直射会使叶片干缩脱水,枯黄或焦边。防治方法:在半阴状态下,辅以2~3小时的阳光,可保持蕨叶常绿;已经焦边的蕨叶,除及时剪去保持叶片整齐外,应悉心养护,避免受到强烈光线的刺激。

2.湿度失调。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叶片卷边,故春夏生长盛期需多浇水。但夏季蕨类栽培土既要保持湿润,又不能太湿,以免造成根系生长不良;秋末应控制浇水,保持稍湿润即可;越冬休眠期应减少喷水,以免烂叶。

3.温度不适。①高温危害。大部分蕨类植物要求适温为18~25℃。盛夏短时的高温也会使蕨叶萎蔫、灼焦。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要通过覆盖遮阳、地面洒水及通风措施来降低温度。②低温危害。铁线蕨等半耐寒蕨类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下延三叉蕨、鸟巢蕨、瘤蕨等不耐寒蕨类则不能低于10℃。温度太低,叶片受伤害,引起萎蔫、变黑,甚至植株死亡。可采取覆盖、熏烟、多施暖性肥料等措施,保证安全越冬。

4.营养不良。①缺素症。土壤中缺乏氮、钾、钙、镁、硫等元素,易造成蕨类生长发育异常。铁线蕨、银粉背蕨、矩圆石韦等喜钙蕨类,可在栽培土中掺入少量石灰、骨粉或碎蛋(贝)壳等。紫萁、狗脊蕨、鸟巢蕨、乌蕨等喜酸蕨类,应定期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结合施肥浇矾肥水。②过剩症。主要指氮、磷、锰、硼等元素过剩。肥害严重时,可用冲水施救,具体做法是,将土疏松,用长流自来水进行半天冲洗,一般冲洗1~2次即可见效。生产上应注意施肥次数和肥料浓度,尽量使用肥效持久的农家肥,如厩肥、骨粉、饼肥、草木灰等,以保持蕨类旺盛生长。

三、常见虫害

蕨类植物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蛞蝓等。1.介壳虫。在多种介壳虫中,褐软蚧和夹桃蚧危害最为严重,其它蚧类较少见。介壳虫寄生于蕨类植物叶片边缘或叶背面,其幼虫期很短,行动缓慢,当移动到叶背时,即开始结壳,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介壳虫繁殖速度较快,虫量较多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出现斑点,影响生长及观赏。雌成虫可连续生出幼介壳虫,幼虫两个月就可以长成成虫,初孵低龄若虫抗药性较差,此时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没有特效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注意检查,保持环境通风。在种植蕨类时,要控制叶面不要过湿,并经常检查叶片正反两面,虫害少量发生时可采取人工刷除;5月下旬为介壳虫孵化盛期,此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马拉硫磷喷洒剂对爬行阶段的介壳虫极有效。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也能清除介壳虫侵害。虫害严重时,要将整片叶子剪掉并焚烧。少数蕨类对有机磷有过敏反应,施用前应先试验。还应注意和利用红霉菌等蚧类天敌。

2.蚜虫。蚜虫常见的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在早春和夏初,常群居于蕨类植物幼嫩茎梢处。为害时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另外,蚜虫的分泌物常招致各种霉菌的寄生,易产生煤污病。防治时,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再喷施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敌百虫1000倍液等防治。

3.红蜘蛛。红蜘蛛为螨类,体积小,繁殖速度快,1年可繁殖10代左右。红蜘蛛用刺吸式口器吮吸蕨类植物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发黄。由于体形小,繁殖快,肉眼又较难发现,若防治不及时,危害会很严重。高温持续季节采用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50%氧化乐果1000倍液交替防治。

4.蛞蝓。蛞蝓又称鼻涕虫,属腹足纲,蛞蝓科,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壳通常退化,外套膜被覆全背部。触角两对,第二对顶端生眼。肺孔开于体前右侧,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初夏在树皮下及石下产白色的卵。蛞蝓是危害蕨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常藏匿在盆钵的内壁、底部漏水孔处,或植株的基部及土壤表面的覆盖物下,喜夜间出来活动,咬食蕨类植物的幼嫩枝叶。可在夜间22~23时喷施70~100倍的氨水进行防治,并可达到施肥的目的。也可采用人工捕捉。蛞蝓再生能力强,捕到的蛞蝓要丢到盐酸溶液中杀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除蛞蝓外,还有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大量滋生,狂食蕨叶;蚯蚓则吞食蕨类幼根,使其生长停滞。可撒施灭蜗灵、蜗牛敌粉剂、密达杀螺或石灰,也可喷洒氨水、高浓度食盐水、硫酸铜等防治,还可实施人工捕杀。

四、藓类和地衣的危害

这些植物不会直接危害蕨类,但能对蕨类植物原叶体和小植株造成遮阳和影响。它们扩散速度快,能很快铺满地面,阻止水分和养分进入土壤,影响蕨类植物生长。处理办法:在播种孢子前用蒸馏水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土壤被其它孢子植株污染。另外,不干净的浇水用具也是污染源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肥料,使蕨类植物的原叶体快速生长并成熟,以减少其它孢子植物的影响,是较好地避免危害的方法。

小编推荐

观赏蕨类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一、侵染性病害由病菌造成,使蕨类出现各种病斑,影响观赏。危害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锈病、煤污病、猝倒病等。

1.炭疽病。真菌病害,其特征是病斑处有粉红色黏状物,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开始在叶缘或叶尖呈水渍状圆形、近圆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颜色变为焦黄,有的病斑成云片状,边缘有浅红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死亡。波斯顿蕨柔软的生长点受这种病菌的侵害,顶端变成褐色,萎蔫,损害植物的商品外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叶上过冬,当温度升到20℃、相对湿度超过75%时开始发病,病菌借雨水传播,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防治:此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调节温室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保持叶片干燥,杜绝病株引入,彻底清除附近的病残体,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大生、利得可、施保克等杀菌剂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褐斑病。蕨类植物的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落叶,春夏秋季均有可能发生,高温多湿季节易流行。防治: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同时喷药保护。可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也易发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3.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或根结线虫,病原物为白色线状两头尖的软体虫子。病株发生褐斑萎蔫,并逐渐枯死。多种温室蕨类植物受线虫的侵害,可由带红褐色或带黑色、从中肋延伸到叶沿的带线辨认出来。把一小片褐色斑块放入水中,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小蠕虫在四处活动。防治:清除受害叶片,消除其生长条件,有利于减轻线虫的侵害。用10%克线磷、克线丹或25%丙线磷等杀虫剂,施药后覆盖新鲜黄土,灌少量水,可显着压低根结线虫虫口密度。也有用热水处理防治巢蕨的线虫侵害的,栽植前用43℃热水浸泡植株10~15分钟。

4.锈病。锈病可发生在蕨类植物的翠云草等种类上,它每年3~4月在幼嫩叶基部反面叶脉上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产生性孢子器与锈孢子器。5月份叶面上散发淡黄色粉末状夏孢子,然后产生褐色的冬孢子,如果大量孢子器侵入植株,植株就会生长不良。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50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5.煤污病。蕨类植物的叶片被黑色霉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覆盖,通常生长在介壳虫及其它刺吸式昆虫所分泌的蜜露上。应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以防治介壳虫及其它刺式昆虫。

6.猝倒病。此种病害由两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使原叶体变软、发黑而解体,在播种繁殖蕨类植物时经常发生。应将蕨类植物孢子播种在用蒸汽消毒处理过的土壤上,或用地可松溶液浇灌处理土壤,也有助于抗御猝倒病。

二、生理性病害

1.日灼病。多数蕨类喜温暖半阴,不耐强光,光强度以1000~6000Lx为宜。强烈光直射会使叶片干缩脱水,枯黄或焦边。防治方法:在半阴状态下,辅以2~3小时的阳光,可保持蕨叶常绿;已经焦边的蕨叶,除及时剪去保持叶片整齐外,应悉心养护,避免受到强烈光线的刺激。

2.湿度失调。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叶片卷边,故春夏生长盛期需多浇水。但夏季蕨类栽培土既要保持湿润,又不能太湿,以免造成根系生长不良;秋末应控制浇水,保持稍湿润即可;越冬休眠期应减少喷水,以免烂叶。

3.温度不适。①高温危害。大部分蕨类植物要求适温为18~25℃。盛夏短时的高温也会使蕨叶萎蔫、灼焦。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要通过覆盖遮阳、地面洒水及通风措施来降低温度。②低温危害。铁线蕨等半耐寒蕨类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下延三叉蕨、鸟巢蕨、瘤蕨等不耐寒蕨类则不能低于10℃。温度太低,叶片受伤害,引起萎蔫、变黑,甚至植株死亡。可采取覆盖、熏烟、多施暖性肥料等措施,保证安全越冬。

4.营养不良。①缺素症。土壤中缺乏氮、钾、钙、镁、硫等元素,易造成蕨类生长发育异常。铁线蕨、银粉背蕨、矩圆石韦等喜钙蕨类,可在栽培土中掺入少量石灰、骨粉或碎蛋(贝)壳等。紫萁、狗脊蕨、鸟巢蕨、乌蕨等喜酸蕨类,应定期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结合施肥浇矾肥水。②过剩症。主要指氮、磷、锰、硼等元素过剩。肥害严重时,可用冲水施救,具体做法是,将土疏松,用长流自来水进行半天冲洗,一般冲洗1~2次即可见效。生产上应注意施肥次数和肥料浓度,尽量使用肥效持久的农家肥,如厩肥、骨粉、饼肥、草木灰等,以保持蕨类旺盛生长。

三、常见虫害

蕨类植物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蛞蝓等。

1.介壳虫。在多种介壳虫中,褐软蚧和夹桃蚧危害最为严重,其它蚧类较少见。介壳虫寄生于蕨类植物叶片边缘或叶背面,其幼虫期很短,行动缓慢,当移动到叶背时,即开始结壳,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介壳虫繁殖速度较快,虫量较多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出现斑点,影响生长及观赏。雌成虫可连续生出幼介壳虫,幼虫两个月就可以长成成虫,初孵低龄若虫抗药性较差,此时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没有特效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注意检查,保持环境通风。在种植蕨类时,要控制叶面不要过湿,并经常检查叶片正反两面,虫害少量发生时可采取人工刷除;5月下旬为介壳虫孵化盛期,此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马拉硫磷喷洒剂对爬行阶段的介壳虫极有效。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也能清除介壳虫侵害。虫害严重时,要将整片叶子剪掉并焚烧。少数蕨类对有机磷有过敏反应,施用前应先试验。还应注意和利用红霉菌等蚧类天敌。

2.蚜虫。蚜虫常见的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在早春和夏初,常群居于蕨类植物幼嫩茎梢处。为害时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另外,蚜虫的分泌物常招致各种霉菌的寄生,易产生煤污病。防治时,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再喷施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敌百虫1000倍液等防治。

3.红蜘蛛。红蜘蛛为螨类,体积小,繁殖速度快,1年可繁殖10代左右。红蜘蛛用刺吸式口器吮吸蕨类植物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发黄。由于体形小,繁殖快,肉眼又较难发现,若防治不及时,危害会很严重。高温持续季节采用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50%氧化乐果1000倍液交替防治。

4.蛞蝓。蛞蝓又称鼻涕虫,属腹足纲,蛞蝓科,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壳通常退化,外套膜被覆全背部。触角两对,第二对顶端生眼。肺孔开于体前右侧,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初夏在树皮下及石下产白色的卵。蛞蝓是危害蕨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常藏匿在盆钵的内壁、底部漏水孔处,或植株的基部及土壤表面的覆盖物下,喜夜间出来活动,咬食蕨类植物的幼嫩枝叶。可在夜间22~23时喷施70~100倍的氨水进行防治,并可达到施肥的目的。也可采用人工捕捉。蛞蝓再生能力强,捕到的蛞蝓要丢到盐酸溶液中杀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除蛞蝓外,还有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大量滋生,狂食蕨叶;蚯蚓则吞食蕨类幼根,使其生长停滞。可撒施灭蜗灵、蜗牛敌粉剂、密达杀螺或石灰,也可喷洒氨水、高浓度食盐水、硫酸铜等防治,还可实施人工捕杀。

四、藓类和地衣的危害

这些植物不会直接危害蕨类,但能对蕨类植物原叶体和小植株造成遮阳和影响。它们扩散速度快,能很快铺满地面,阻止水分和养分进入土壤,影响蕨类植物生长。处理办法:在播种孢子前用蒸馏水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土壤被其它孢子植株污染。另外,不干净的浇水用具也是污染源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肥料,使蕨类植物的原叶体快速生长并成熟,以减少其它孢子植物的影响,是较好地避免危害的方法。

蕨类植物的特点 蕨类植物的观赏价值


蕨类植物的特点 蕨类植物的观赏价值

蕨类植物的特点

蕨类植物又名羊齿植物,由于它们不能开花,所以在高等植物中被列为比较低级的一个群类。这类植物由来已久,远在3亿年前大都长成高大的乔木状,生长十分茂盛。在泥盆纪末期到石炭纪的漫长岁月中,这类植物称霸着地球绝大部分地域,因此考古学家把那个时代称为蕨类时代。二叠纪以后到三登纪由于地球演变这类植物才大部分灭绝,其遗体埋藏在地下而形成了现代的煤炭层,目前存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小型的草本植物。

蕨类植物的观赏价值

蕨类植物具有能够独立生活的原叶体(配子体)和孢子体。孢子体由根、茎、叶三大部分组成,其形态特征因种类不同千变万化,有的高大粗壮,有的矮小纤细;有的常绿,有的落叶;有的为单叶,有的为复叶。叶片的形态琳琅满目,大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叶片背面能产生孢子囊,囊内产生孢子,孢子呈褐色粉面状,相当于种子,是天然的繁殖材料。

在花卉栽培中可被利用的孩类植物主要有铁线威、肾蕨(蜈蚣草)、蝙蝠藏、鹿角孩、卷柏和翠云草等。由于它们的耐阴性强,特别适合在室内陈设培养。虽然只能观叶不能观花,但以其独特的叶形令人赏心悦目。

观赏蕨类植物主要的病虫草害与防治


长寿花较多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除了扦插外还较多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来繁殖。扦插有两种方式:叶片扦插和顶芽扦插。一般叶片扦插和组织培养多用于母本苗的生产;顶芽扦插多用于盆花生产。

盆花生产一般将无根插穗直接扦插在其最终要栽植的花盆里,所以其栽培基质和扦插基质是一样的,以草炭和珍珠岩按7∶3的比例混合,并将基质的pH值调整到5.5~6.0之间。生产者可根据水质情况、生产品种、生产季节而将比例进行调整,或再添加蛭石、沙子等无土基质,成为排水良好,含养分适中的基质。

1、叶片扦插。将全叶摘下(叶片越大越好),放在阴凉处晾干伤口,数小时后,将叶柄完全插入湿润的基质中,如叶柄过短,也可将叶片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以代替短小的叶柄。此阶段不可过湿,以免叶片染病腐烂。

扦插完后将其放在日光稍弱处,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3~4周后根系开始建立,这时可将其放在全日照条件下并可施用低浓度的肥料。在过7~10周后便可看见由愈伤组织分化的幼苗了,待幼苗长到15~20cm时便可将其与叶片分开单独养植,而叶片可继续产生幼苗。分开的幼苗可作为生产无根插穗的母本苗使用。

2、顶芽扦插。将准备好的枝条顶芽作为插穗,直接插入装好基质的花盆中,保持基质湿润,光照强度不宜过强,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大约2~3周便可生根,之后便可进入生产期管理了。顶芽扦插一般多用于盆花生产(注意:长寿花是典型的长日照开花的植物,在扦插繁殖期间一定要使日照时间长于12.5小时,在冬季扦插繁殖时一定要补光)。

蕨类植物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生理性病害的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蕨类植物常见生理性病害有以下几种:

1.日灼病。多数蕨类喜温暖半阴,不耐强光,光强度以1000~6000Lx为宜。强烈光直射会使叶片干缩脱水,枯黄或焦边。

防治方法:在半阴状态下,辅以2~3小时的阳光,可保持蕨叶常绿;已经焦边的蕨叶,除及时剪去保持叶片整齐外,应悉心养护,避免受到强烈光线的刺激。

2.湿度失调。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叶片卷边,故春夏生长盛期需多浇水。但夏季蕨类栽培土既要保持湿润,又不能太湿,以免造成根系生长不良;秋末应控制浇水,保持稍湿润即可;越冬休眠期应减少喷水,以免烂叶。

3.温度不适。

①高温危害。大部分蕨类植物要求适温为18~25℃。盛夏短时的高温也会使蕨叶萎蔫、灼焦。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要通过覆盖遮阳、地面洒水及通风措施来降低温度。

②低温危害。铁线蕨等半耐寒蕨类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下延三叉蕨、鸟巢蕨、瘤蕨等不耐寒蕨类则不能低于10℃。温度太低,叶片受伤害,引起萎蔫、变黑,甚至植株死亡。可采取覆盖、熏烟、多施暖性肥料等措施,保证安全越冬。

4.营养不良。

①缺素症。土壤中缺乏氮、钾、钙、镁、硫等元素,易造成蕨类生长发育异常。铁线蕨、银粉背蕨、矩圆石韦等喜钙蕨类,可在栽培土中掺入少量石灰、骨粉或碎蛋(贝)壳等。紫萁、狗脊蕨、鸟巢蕨、乌蕨等喜酸蕨类,应定期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结合施肥浇矾肥水。

②过剩症。主要指氮、磷、锰、硼等元素过剩。肥害严重时,可用冲水施救,具体做法是,将土疏松,用长流自来水进行半天冲洗,一般冲洗1~2次即可见效。生产上应注意施肥次数和肥料浓度,尽量使用肥效持久的农家肥,如厩肥、骨粉、饼肥、草木灰等,以保持蕨类旺盛生长。

长在墙上的蕨类植物怎样制作?


本次要向大家介绍一个美丽墙饰,简单又独特。材料也很常见,就是蕨类植物的枝叶。我家后院从午后直到傍晚都充满阳光,非常适合种植葡萄,却不利于喜阴植物的生长。可是有一天,我发现有一棵纤细的蕨类植物顽强地顶出地面,经过几年的疯长,如今已经枝繁叶茂。

我喜欢用一些室外元素来做内部装饰,因为要开派对,我想尝试用一种质朴简约的风格和独特的创意来装饰墙壁。所以我决定借用花园里这棵蕨类植物的几片叶子,把它们压平,装进玻璃相框,来装饰我的艺术墙。

步骤如下:

1)采集几片蕨类植物的叶子。

2)把叶子平铺在两张蜡纸中间,摆好造型后放在几本厚重的大书之间平压2-3天。

3)把压好的叶子放到选好的纸上,用少量的ModPodge胶或者普通的工艺品粘结剂固定。

4)将纸和固定好的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相框中大功告成了。

小贴士:如何让你的作品更有艺术感?

可以选择不同的背景纸,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比如选择奶白色或者有茶色斑点的纸张作为背景,并印上植物的拉丁文名称,这样你的作品看上去会很有年代感!!

蕨类植物鸟巢蕨链格孢叶斑病的防治


鸟巢蕨链格孢叶斑病主要危害鸟巢蕨叶部。

症状

鸟巢蕨叶缘生灰白色大斑,波浪状,稍凹陷,边缘黑褐色较宽,病健分界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中央现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AlternariatenuisNees.称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暗褐色,单生或丛生,不分枝,直,有的略弯,有屈曲,顶端常扩大具多个孢痕,大小5~1253~6(m)。分生孢子有喙或无,椭圆形至倒棍棒形或圆筒形,表面光滑或具疣,浅榄褐色至深褐色,具横隔1~9个,纵隔0~6个,大小7~70.56~22.5(m)。喙长1~58.51.5~7.5(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麦冬上越冬,翌年,山东4月中旬开始发病,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进入雨季或小气候湿度高或湿气滞留时间长易发病。近年该病在一些地区为害日趋严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的健株作种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补上健苗。

(2)施足有机肥,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3)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发病时马上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干悬粉剂500倍液,隔10天1次,连防2~3次

植物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方法


不幸的是,植物病虫害问题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如果你种植植物,总是会有一种或另一种病虫害的可能。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您可以大大减少昆虫攻击植物的机会。

1.给植物翻盆时,请务必使用清洁的壶和花盆。

2.始终使用无菌盆栽土壤。使用花园里的土壤可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3.将任何新植物隔离一个月左右,并经常检查它们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这也适用于夏天种植在外面的任何植物。

4.迅速从摘除植物上的残花败叶,并隔离你怀疑可能染病的任何植物。

5.通过用软布和一点肥皂温水给你的植物洗澡消毒。

6.现在就开始检查你的植物状况,不要等到看起来得病虫害了才用放大镜开始寻找病源。

7.给植物新鲜空气、化肥营养、优质的照顾,增加它们顶抗病虫害的能力。

物理防治病虫害

列出攻击植物的每一种可能的昆虫是不可能的。昆虫最常遇到的是白色或红色的蜘蛛螨,蚜虫,甲壳虫,鳞屑,粉虱,蓟马和许多土壤昆虫。

如果问题发现得很早,通常可以在不使用杀虫剂的情况下解决,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方法。

化学防治虫害

我一定要强调,使用化学药剂的时候,请务必要阅读药剂标签上的说明和警告。特别是在通风不好的地方使用时!

一些杀灭害虫的杀虫剂也可以杀死某些植物。检查出害虫品种,确保您使用正确对应的杀虫产品。

不要喷撒一次农药就忘记了,请每周进行检查是否有复发的症状。

任何单一的农药通常不会杀死所有害虫,通常需要重复使用不同的农药。使用得当,大多数化学药品都经过检验,是使用安全。如果你不需要使用农药来控制,那么请不要使用!

我相信最新的产品效果可能会更好,您可以在查询更多病虫害防治和植物种植的相关知识。

多肉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多肉植物是现在很多养花爱好者的新宠。肉肉的叶片、萌萌的外表,俘获了一大票人心。虽然多肉好看,也比较容易养护,但是在平时养护不当的话,也是会出现各种病虫害的。这时应该及时治疗,否则也会对多肉造成很大的伤害。

1、红蜘蛛

主耍危害萝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茎叶的汁液,被害叶出现黄褐色斑痕或枯黄脱落,这种瘢痕永留不褪,一般来说可以看看叶背面是不是有蜘蛛网,还有很小的红色/白色/暗色的虫子,如果有通常就是红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加大环境湿度,减少和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吸杀,或者阿维菌素。

我认为只要湿度一大,这个讨厌的东西就消失了。冬天时它寄住在根上。

2.介壳虫

危害面很广,常危害叶片排列紧凑的龙舌兰属、十二二卷属等多肉植物,吸食茎叶汁液,导致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出现枯萎死亡。它的高发期比红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时即已大量繁殖。但它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数植株上,有时候一株上布满介壳虫,邻近的一株却一只也没有。

防治手段:数量少时,可用毛刷驱除。此外,也可用速扑杀800-1000倍液喷杀。在培养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预防作用,但药效只有3个月。

简单来说就是把它们用东西扎扎扎再扎!

3.粉虱

危害面不大,较多地发生在大戟科的彩云阁、虎刺梅、玉麒麟、帝锦等灌木状多肉植物,在叶背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同时诱发煤污病,茎叶上会有大片难看的黑粉,直接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防治手段:改善环境通风外,发生初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杀,还可用马拉松500倍液或乐果混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喷药2天后再用强力水流将死虫连同黑粉一起冲刷掉。

4.蚜虫

多数危害景天科和菊科的多肉植物,常吸吮植株幼嫩部分的汁液,引起株体生长衰弱,其分泌物还招引蚁类的侵害。

防治手段:如果数量少,可以人工捕杀,见到一个掐一个。危害初期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洒,也可考虑德国拜耳-吡虫啉。

能孤雌繁殖,所以你留一只,它还你一群!

5.赤霉病

赤霉病为细菌性病害,是多肉植物的主要病害。常危害具块茎类的多肉植物,从根部伤口侵人,导致块茎出现赤揭色病斑,几夭后腐烂死亡。

防治手段:盆栽前要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喷洒预防,待晾干后涂敷硫磺粉消毒。

6.炭疽病

炭疽病是危害多肉植物的重要病害,属真菌性病害。多发生在严热潮湿的季节,尤其是高温多湿的梅雨季节,施用氮肥过量也可能引起。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块,后扩展成为园形或椭园形。病斑渐变干枯,严重时整株受侵。

防治手段:首先要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沮度和湿度。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者喷洒70%甲基托布津60%的炭疽福美、多菌等,防止病害继续蔓延。

7.锈病

常发生在大戟科的多肉植物,其茎干的表皮上出现大块锈褐色病斑,并从茎基部向上扩展,严重时茎部布满病斑。

防治手段:可结合修剪,将病枝剪除,让其重新萌发新枝,再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洒。

8.煤烟病

有些人对烟煤病一无所感,虽然他们已经中招了,但却不知。去检阅你家里多肉植物的叶背叶柄处,是不是发现了丝丝黑纹,是的,这就是难对付的烟煤病。大凡种植时间超过一两年,家里有个几十盆多肉的,都难免中招而不自知。

煤烟病在各植物身上都很容易见到,发病时在叶、果和枝稍表面,初生一薄层暗褐色小霉斑,逐渐扩大形成绒毛状的黑色、暗褐色或稍带灰色的霉层,后期在霉层上长出黑色的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或刚毛状的长型分生孢子器,因其霉状物形似煤灰,由此而得名。

大部分烟煤病菌并不侵入植株的内部,也不吸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它对植株的危害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减少叶子的有效光合面积来间接影响植株的生理功能。对多肉植物来说,得烟煤病会使其观赏性下降、长势变弱、叶片消耗速度加快、更容易掉叶、甚至枯萎死亡。

烟煤病还分好对付和难对付。

烟煤病实际上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同时也被称为煤烟病、煤病、煤污病等,引起烟煤病的病原有多种,包括腐生类的和寄生类的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有三类型。

一种病斑如黑色薄纸,很容易剥离或自然掉落;一种病斑如锅底的黑灰,煤层较厚,为绒状,用手擦之即成片脱落,叶片正面发生较多;一种病斑为辐射状小霉斑,分散在叶面、叶背和果实表面,严重时一片上常有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小霉斑,聚集成片,或聚集成线,因其菌丝长出吸器与寄主表面紧紧吸附而不易剥落。

这两种类型的烟煤病非常容易对付,只要使用杀虫药杀死介壳虫,清洗叶片,烟煤病也就痊愈了。好对付烟煤病发展状态,叶表层往往黑掉,但可以清洗掉。

最后一种类型的烟煤病就不那么好对付了可称为难对付,这类型的烟煤病通常是由小煤炱菌引起的,它们会通过吸器侵入寄主吸取营养,使用杀虫剂并不能起到治疗缓解的效果,必须使用杀菌剂。

烟煤病具有传染性,在我国南方,每年3~6月阴雨、光照弱的天气及8~9月高温高湿的环境是烟煤病发病盛期,冬季温室密闭加温而导致空气不流通也成为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温室内有蚜虫、介壳虫、粉虱为害的叶片和分泌物多的叶片上发生严重。通风向阳处大都发病不明显,但多肉植物的造型结构也就必然导致了其叶柄处通风不利,且光照不佳。同时也应注意环境通风,光照充分,避免高温闷湿。

9.黑腐

黑腐是多肉植物常出现的一种疾病,通常是由于浇水过多或养殖环境过于湿润而引起的真菌感染。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土壤介质不透气。

最重要的是要把腐烂的部位切除,然后将植株放在通风处,等伤口干燥愈合,只要切除了,以多肉植物的顽强个性一般都得以存活。一般多肉植物黑腐就尽快叶插吧~叶插还是有成活几率的。

10.黑斑病

黑斑病的病征:叶片上出现黑斑,通常是圆形,接着叶片会枯萎或者化水,轻轻一碰就掉落,慢慢所有叶片开始长黑斑,直至生长点,然后整株挂掉。这个过程通常很慢,在它挂掉之前往往会感染其他多肉,所以发现了要及早隔离治疗。

黑斑病菌孢子种类很多、繁殖快,侵染力强,来源多(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一般是雨水和风,侵染源一般是土壤,譬如你花市连盆带肉带回来的土),唯一的弱点是怕高温、怕干燥。

预防黑斑病的主要物理手段有:未消毒杀菌的土壤不要使用,种植环境注意通风,雨季来临切忌随意淋雨(这点很重要),盆土切忌长期潮湿。

如果多肉植物得了黑斑病,基本都需要喷一些杀菌药剂才能根治(整体种植环境好转的时候,发病症状会稍微延缓),常规的多菌灵,百菌清(也可用先正达的“阿密西达”,巴斯夫的“凯泽”替代)都能治疗,一些治疗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百泰可分散粒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克菌康可湿性粉剂。

黑斑病和煤烟病的区别,黑斑病的病症通常是出现一个黑斑,叶片萎缩化水掉落(点状),煤污病的病症通常是出现很多个黑点黑纹(片状),叶片一般不会掉落,黑斑病通常是在雨季直接由病菌传染引起的,煤污病通常是夏季伴随着虫害。

黑斑病和黑腐病的区别:黑腐病通常是整株遭殃,叶片连带茎干都会慢慢发黑腐烂,发病迅速。黑斑病仅病害部位会出现黑斑,叶片会逐渐脱落化水(茎干通常最后才出事),发病较慢。

11.小黑飞

小黑飞的实际学名是尖眼蕈蚊,成虫,体翅灰黑色,体长3.8mm左右,实质上就是又小又黑又能飞的蚊子!最常危害的东西是菌类(菌类的种植环境适合极了他们繁殖,适合活又有得吃),因此别名有:眼菌蚊、菇蝇、菇蛆、菇蚊、闽菇迟眼蕈蚊等。幼虫,蛆状,头小,黑色,体白色半透明或乳白色,12节,幼虫体长可达4.7~5.8mm。

小黑飞对多肉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小黑飞实际上对多肉植物没什么危害,就是看了特烦。但是小黑飞的幼虫对多肉植物的危害就大了去了,他会啃食多肉植物的根系(伤口可能造成感染,然后腐烂),啃食肉植物的嫩叶,最糟糕的是一些播种的小苗是它最喜欢大快朵颐的对象,一吃,常常就吃没了。所以,你要是哪天看到你家小黑飞肆虐,过段时间你的多肉又出事了,搞不好就有它的功劳。

小黑飞一年完成多代,从卵发育成成虫只需23天,平均20.7天,其中卵期5-6天,幼虫期9-13天,蛹期4-6天。能飞之后,小黑飞就开始交配,雄虫交配后1-3天死亡,雌虫交配后24小时产卵,一只雌虫平均可以产60-70个卵,雌虫产卵后2-4天内死亡,盛发期在在每年3-4月和10-11月的多雨季节。

小黑飞泛滥最主要的原因,你当下的种植环境适合小黑飞生长繁殖,什么样的环境适合小黑飞繁殖呢,潮湿,只要长期潮湿就够了,如果再阴暗点,土壤里多带点腐殖质(什么鸡蛋壳茶叶,未腐熟的有机肥的)那小黑飞真是再喜欢不过了。次要的原因则是你带回来的土壤含有小黑飞或者小黑飞的虫卵,有的时候也不是带回来的土的错,谁让小黑飞会飞呢,也许就从你周边环境飞过来了。治疗小黑飞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种植环境的干燥和通风,幼虫在在略微干燥的环境下两三天就会死亡。

观叶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观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的为害。受害的植株不仅影响生长,而且降低甚至失去其观赏价值,因此,室内观叶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十分必要,这是-切花卉爱好者需要掌握的-项基本技能,否则就会失去观叶植物美化、净化环境的真实意义。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很多,但对每-个单位或家庭来说,应用的数量却不多,管理上比较细致。如有病虫害发生虽不易蔓延到其他植株,但在受害植株上往往发展较快。因此,这类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同时加强抚育管理;创造良好的植物生态环境,促使植物生育健全,提高其自身的抗逆能力等有效的栽培措施。

所有室内观叶植物在进入室内布置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选用适应性强的抗病品种或健康植株,进行合理布置,如果发现有轻微的病叶或少量的蚜虫、螨类、蚧虫的为害,应及时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如人工修剪,去除病叶,或用肥皂水冲洗,而后再用清水冲洗或以柔软的湿布擦拭;也可用竹签轻轻将蚧虫刮除;如果受害严重的,移出室内处理。

室内观叶植物是不应该用农药在室内处理的,因为杀虫剂一般是有毒物质,如果让这种有毒物品存留或带人室内的空气流通系统,将会引出多方面的不良后果。室内观叶植物作为一种装饰品往往会招引人们去观赏它们的各方面特性,如有人会去闻闻,有人会动于触及其枝叶。为了维持好公共利益关系,应该规定室内装饰植物不用农药去防治病虫害,如果有些植物被病虫为害,用物理方法又不能有效控制时,必须将其移至室外,与室内健康植物隔离,然后再作其他处理,如用化学药剂防治,或销毁。人室的植物,必须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和防治,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受害程度,防患于未然,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通风透光,可使观叶植物保持翠绿、新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物理防治方法

下面列举一些观叶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室内物理防治方法的建议:

(1)蚜虫:是一种体小而柔软的常见昆虫,常为害秋海棠、常春藤、血苋菜、五加科等植物的顶梢、嫩叶。防治时,可用水或肥皂水冲洗叶片,或摘除受害部分。

(2)螨类:主要为害龟背竹、变叶木、蔓绿绒、橡皮树、吊竹梅等植物的叶片,由下部叶片向上部蔓延,吸取新芽和叶片的养分,使叶变色。防治时可以从叶面洒水,冲洗螨类。为害严重者应立即移开。

(3)蚧虫:常为害变叶木、竹芋、龙血树、凤梨类植物的枝叶,它常群集于枝、叶上吸取养分。高温、高湿、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是蚧虫盛发的适宜条件。因此,要注意加强通风透光,改善室内条们:。蚧虫自身的传播范围很小,故做好检疫工作,不用带虫的材料,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已发生蚧虫为害。可用竹签刮除蚧虫,或剪去受害部分。

(4)蓟马:为害秋海棠、风信子、一品红等叶片,常在叶柄、叶脉附近为害,爬在叶面上吸取养分。致使叶片失绿丧失生机。如少量植株被害时,可用酒精棉擦去或用肥皂水冲洗。

(5)炭疽病:为害风梨类、龙血树、变叶木、椒草、橡皮树、球兰等。侵害叶片,引起叶部黑斑点。防治此病主要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的透光通风,浇水时避免当头淋浇,应从盆边缘浇水,如有被害叶片,应及时剪除病叶。

(6)锈病:为害蔷薇科植物、球兰的叶片。初期叶面出现橘红色斑点,后期叶背出现褐色孢于。防治方法:应事先对栽培介质进行消毒处理,加强环境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必要时摘除病叶。

(7)褐斑病:为害龙血树、龟背竹、棕榈类叶片。为害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小规则斑点,后期变灰白色.慢慢干焦枯死。防治方法:人工修剪病叶、枯枝,并集中烧毁。

(8)软腐病:为害球兰、网纹草叶片。初期叶面、叶柄出现水浸状斑点,而后萎蔫下垂,失去观赏价值。防治时应注意细致管理,避免对叶面浇水,剪除被害的枝叶。

(9)白粉病:为害菊科、蔷薇科植物,使叶片遭受侵害。防治时注意加强管理,保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剪除病叶。

2.化学防治方法

如果上述物理防治法未能奏效,则应将植物移至室外,再进行化学防治,常用的方法有:

(1)叶面喷洒农药:农药按其不同的杀虫机制可分为内吸型、触杀型和保护治疗型三类。内吸型中,杀虫剂有氧化乐果等,主要防治蚧虫、螨类、蚜虫等;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对植物的叶斑病、炭疽病、褐斑病、锈病等有效。触杀型杀虫剂有敌敌畏、菊脂类等,能杀死咀嚼式口器的幼虫、蚜虫、初孵蚧虫等。保护治疗型农药主要是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药膜,从而起到保护治疗或杀死病虫的作用,如石硫合剂、硫磺胶悬剂、高分子膜等。

(2)土壤施用农药:这类农药的有效成分可被植物的根吸收,并传到整株各部分以杀死叶画病虫,或者直接杀死土中的病虫,如甲醛等药物。

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绿化工作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室内绿化的目的是美化观赏,要求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自然境界,达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效果。这就对生产阴生植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阴生植物不仅耐阴性强,观赏期长,而且其花、叶、茎、根都具有特有的观赏价值。生产优质阴生植物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于做好病虫害防治,而病虫害防治的根本办法又贵在预防。阴生植物病虫害预防到位,使生产养护管理工作既省力又省时,并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一、切断病虫害源头

1.保持大棚、温室内外清洁卫生

大棚、温室内温度相对比较稳定,湿度较大,空气对流相对较弱,是极易滋生病虫害的温床。因此,要及时彻底清除阴生植物的死叶、死株及病株等病残体,并立即对该处进行杀菌消毒。清除的死叶、死株及病株等病残体要集中消毁、杀菌消毒。要彻底清除大棚、温室内外的杂草、杂物等,减少病虫来源。

2.培养土消毒培养土是病虫害传播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害繁殖的主要场所。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生长、繁殖或越冬。因此,使用前都要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可用40%甲醛、呋喃丹、氯化苦、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辛硫磷等作为消毒剂,使用时可参照使用说明。一般常用方法:每立方米培养土用40%甲醛50倍液400至500毫升喷洒,翻拌均匀堆上,用塑料薄膜封闭2天以上。或将培养土做成30至40厘米高的方块,按间距20厘米,用木棍打20厘米深的孔,每孔内注入5毫升氯化苦,用土封口,然后适当淋水,再用塑料薄膜封闭2至3天。

3.加强检疫对入圃的种子、种苗要加强检疫,播种或种植前要进行杀菌消毒,杜绝携带病虫害源的种子、种苗进入生产区。

4.其他附件消毒介质、花盆、器皿等生产操作工具及环境(大棚、温室)都要进行消毒。要注意水源的清洁卫生。

二、化学药剂预防

1.施用呋喃丹或地线畏预防地下害虫咀食阴生植物根系是阴生植物生产的大敌,施用呋喃丹或地线畏不仅可以消灭地下害虫,而且还可被植株吸收传到茎、叶、花,毒死茎、叶、花上的害虫,使阴生植物整个生长期的虫害减少,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施用剂量按照装盆计划,盆施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5%的地线畏颗粒剂。施用呋喃丹平均每盆2至3克为宜,5寸盆施用0.5克左右,一般大口径花盆施用量10克左右,施用地线畏用量为施用呋喃丹用量的1/3。也可结合松土施入花盆中,由于施用药剂量少,可先用适量细碎干燥盆土与药剂均匀混合,然后耙出盆花表土,均匀撒施上相应剂量的干燥药剂土,再覆盖上表土并稍压实,最后适量浇水。注意,呋喃丹和地线畏都是高毒农药,施用时须配戴安全防护用具,严禁赤手接触药剂和加水制成悬浮液进行喷雾,且初次施用的阴生植物(特别名贵品种),为安全起见,宜先进行药害试验。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或法令,设立专门的机

构,对国外输人或国内输出及国内地区间调动的种子、苗木及农林产品

进行检查,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等人为地传人或输出,或对已

传人或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

植物检疫分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对外检疫主要负责国际间的植物检疫事宜。对内检疫主要负责国内植物检疫事宜。

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是:国内尚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分布不广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危险性大的、一旦传人则难于根除的病、虫、

杂草等有害生物;通过人为传播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根据交往国家或地区提供的名单

农业防治法农业防治法亦称园林技术措施,是根据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生态因素,通过栽培管理,有目的地创造不利于病虫生存的环境条件,达到减少病虫危害的一种防治方法。具体措施包括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选择适宜圃地、建立无病虫种苗基地、合理轮作、合理配制植物种类、科学肥水管理和合理修剪等

生物防治法利用各种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常用的措施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激素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等

物理机械防治法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具体措施有捕杀、诱杀、阻杀、汰选、高温处理等

化学防治法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此法优缺点明显,优点是防效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性限制小,适宜大面积使用等。缺点是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造成药害、病虫会产生抗(耐)药性、杀伤天敌、破坏生态等

室内家养植物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美人蕉锈病美人蕉锈病是我国南方城市中常见的病害,发病率很高,受害植株的叶片会逐渐变褐干枯。究其根源,是由于真菌中的一种柄锈菌,该菌常易被一种锈菌寄生菌所寄生,使原有病斑上出现密集的黑褐色斑,并产生一些开裂的黑色小点粒。这样两种危害相复合,病情加重,病叶卷曲、凋萎。要防治此病,首先要加强庭院卫生管理,及时摘除病叶,减少侵染传播。也可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隔10~15天喷一次,以减轻危害程度。

福禄考白斑病白斑病又称斑枯病,是福禄考发生较普遍、危害较大的一种叶斑病。病害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受侵染的叶片将提前干枯死亡。这种病主要由壳针孢属的真菌所致,病菌在落叶上越冬。故此,要在当年秋季摘除病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发病期间,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此来消毒灭菌。

朱顶红红斑病红斑病是危害朱顶红以及百枝莲等花卉较严重的病害。这种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受害叶片产生溃疡或小粒点,病叶畸形。花梗受侵染时,不能正常向上生长,而向病部弯曲,严重时,花梗干枯,不能开花。防治此病首先要选取无病鳞茎作繁殖材料,植株间要保持良好通风。发病时可施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水仙大褐斑病水仙大褐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植株一旦染病,叶片如同被火烧过一般,故又被称为火团病。感染此病后,病叶枯死,病株轻而且体积小。此外,该病还危害朱顶红、君子兰、文殊兰等花卉植物。故在繁育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病叶,以减少其病源--水仙大褐斑菌的侵染机会,并可以50%苯来特500倍液浸渍鳞茎15-30分钟,此法防治效果可达75.8%。

鸢尾锈病锈病是鸢尾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很广。受真菌鸢尾柄锈菌侵染的植株,叶片出现褪绿小斑,不久即发展为淡黄或锈黄色的小斑。叶片提早枯黄,植株提早衰退死亡。所以在栽植过程中,要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区实行轮作,施磷钾肥以增加抗病力。可施用的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600倍液及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郁金香碎色病郁金香碎色病是一种著名的世界性病害,该病分布广泛,是造成郁金香种球逐年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感病植株的叶片上形成花叶,或淡绿色斑纹。重病植株生长不良,叶缘呈波纹状或扭曲。郁金香碎色病是由郁金香碎色病毒所致,这种病毒通过汁液、桃蚜或其他蚜虫传播。在防治中,要喷洒杀虫剂防治传毒蚜虫,发现病株要及时销毁,另外郁金香不要与百合属植物毗邻种植,以免相互传染。

仙客来灰霉病仙客来灰霉病是温室中的常见病害,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柄上,也侵染花梗和花瓣。叶片染病后,先出现病斑,最后全叶腐烂。叶柄或花梗感病后,发生褐色软腐,直至干枯。花瓣受害将导致最终腐烂。由此可知,仙客来灰霉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所以,在养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尽量避免造成伤口,并及时清除病花病叶,减少侵染来源。可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及50%多菌灵500-800倍液。

山茶藻斑病山茶藻斑病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幼茎,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使植株长势衰弱,降低观赏效果。植株染病后,叶面出现灰白或黄褐色小圆点,后期病斑呈暗褐色,表面较平滑。经研究发现,引起此病的是一种寄生性绿藻,名头孢藻侵染所致。所以在栽培中要注意合理施肥,适时修剪,并适时喷施0.6~o.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水仙黄条病水仙是世界名贵花卉之一,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但水仙病毒种类很多,其中由水仙黄条纹病毒引起的水仙黄条病危害较普遍。此病因栽培品种不同,引起花叶、脱色部位表面粗糙,有时沿叶脉产生黄色条斑,在有些黄水仙品种上会产生褪绿斑、花碎色及植株矮化等病状。由于此种病毒可由蚜虫传播,故在防治过程中,可使用50%劈蚜雾4000倍液防治蚜虫,减少传毒虫介。要及时消除病株,选健康的植株作为留种母本,还可通过种子繁殖获得无毒种苗。

芍药轮纹病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华北、华中等地均有栽植。可一旦被烟草脆裂病毒侵染,叶片上将产生黄绿色不明显的轮纹环或花叶,叶片变小,轻微畸形,植株也会矮化。此病毒可经汁液、花粉传染,土壤线虫也可传播。所以,要及时使用益舒宝或克线灵来防治土壤线虫,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销毁。

《蕨类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虫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