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园林落叶乔木香椿斑衣蜡蝉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1.分布与危害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陕西,四川等香椿产区。危害臭椿,香椿,刺槐、苦楝、楸树,榆树、悬铃木,合欢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女贞、杨树以及桃、杏、李、海棠,葡萄等树木。成虫和若虫吸食叶或嫩枝的汁液,被害部位形成白斑而枯萎,影响树木生长。同时,该虫还能分泌含糖物质,有利于煤污菌的寄生,使叶面蒙黑,妨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利树木生长。

2.形态特征该虫属半翅目,蜡蝉总科,蜡蝉科昆虫。

(1)成虫雄虫体长14~17毫米,翅展40~45毫米,雌虫体长18~22毫米,翅展50~52毫米。前翅长卵形,基部2/3淡褐色,上布黑色斑点10~20余个,个体间差异很大,端部1/3为黑色,脉纹白色,后翅膜质,扇形,基部一半为红色,有黑斑6~7个,翅端及脉纹为黑色。体隆起,头部小,头顶前方与额相连处呈锐角。触角在复眼下方,鲜红色。

(2)卵呈块状,表面被一层灰色粉状疏松蜡质,内有五六行至十余行卵,每行10~30粒,排列整齐。卵粒长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

(3)若虫1龄若虫长4毫米,宽约2毫米,头顶有脊起3条,体背有白色蜡粉所组成的斑点。2龄若虫体长7毫米,宽3.5毫米,体形似1龄若虫。3龄若虫体形似2龄若虫,白色蜡粉斑点显著,体长10毫米,宽4.5毫米。4龄若虫体长13毫米,宽6毫米。头部较以前各龄延伸,翅芽明显,由中胸和后胸的两侧向后延伸。ZW59.Com

3.生活习性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于4月中、下旬后陆续孵化出若虫,并开始取食危害树木。脱皮4次。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成虫开始交尾产卵,直至10月下旬。成虫寿命长达4个月。成虫与若虫均有群集性,常十数头,乃至数百头栖息于树干或枝叶上,以叶柄基部为多,蜡蝉飞翔力差,但跳越力颇强。取食时,口器插入植物组织深部,吸食汁液。对林木危害长达6个月之久。斑衣蜡蝉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秋季干旱少雨,蜡蝉猖獗,常易酿成灾害。假如8~9月雨量较大,蜡蝉寿命大减,来不及产卵而死亡,来年危害将大大减轻。

4.防治方法

(1)斑衣蜡蝉以臭椿为原寄主,产于臭椿的卵孵化率达80%之多,而产于槐、榆等树之卵,孵化率较低,只有2~3%。所以露地栽植香椿不要与臭椿混交,或与臭椿较近栽植。

(2)卵块集中,可用人工及时清除,烧毁。

(3)药剂防治可用20%磷胺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久效磷水溶液2000~3000倍,或5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采芽香椿切不可在采芽期间应用久效磷等剧毒农药杀虫,以防人们食芽引起毒害。

延伸阅读

山茱萸虫害防治 斑衣蜡蝉的治理办法


斑衣蜡蝉LycormadelicatulaWhite.

别名红娘子,斑衣,椿皮蜡蝉,樗鸡等,属同翅目,蜡蝉科(Eulgonidae)

分布为害斑衣蜡蝉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安徽等省市。

成虫、若虫皆可在幼嫩枝条或叶片上刺吸汁液。被害处茎叶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小斑点,逐渐变成黑褐色多角形枯死斑。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14~17mm,翅展40~45mm;雌虫体长18-22mm,翅展50~52mm。体隆起,头部小,头顶向上翘起,呈一短尖角状。触角在复眼下方,鲜红色,歪锥状,3节,柄节短,圆柱形,梗节膨大成卵形,鞭节极细小。前翅长卵形,基部2/3淡褐色,上具黑点20余个,端部1/3黑色,脉纹白色,后翅膜质、扇状,基部半红色,有黑点6~7个,翅中有倒三角形的白色区,翅端及脉纹为黑色。

卵:呈块状,表面覆1层灰色粉状疏松的蜡质,内为排列整齐的卵,每块卵约40~50粒。卵粒长圆形,长约3mm,宽1.5mm,卵背面两侧有凹入线,中部呈纵脊隆起,隆起前半部有长卵形之卵盖,隆起的前端呈角状突出,卵腹面平坦。

若虫:共5龄。1龄体长4mm,2龄体长7mm,3龄体长10mm,体皆呈黑色。4龄若虫体长13mm,宽6mm,体背淡红色,头部最前的尖角、两侧及复眼基部黑色。体皮基色黑,布有白色斑点。翅芽明显,由中胸和后胸的两侧向后延伸。5龄若虫形态似4龄,仅体较大,翅较长。

生活习性斑衣蜡蝉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枝干、枝杈上越冬。次年4~5月份陆续孵化,并开始为害。

卵聚生于枝十阴面和枝杈下方,卵在不同寄主上孵化率差别很大。

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以叶柄部较多。该虫偶现假死性。蜡蝉肛门排泄物含糖量高,甘甜如蜜,故引诱蜜蜂及蝇类取食,并诱发煤污病。

防治

1.冬季刮除或用木锤击杀枝、干上的越冬卵块。

2.在若虫低龄阶段喷药防治: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2000~3000倍液。

园林落叶乔木玉兰黑斑病的防治


玉兰黑斑病学名AlternariatenuisNees,该病害是玉兰生长发育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国各地发生广泛,危害严重。

症状该病害主要为害植株叶片,发生初期叶面上有紫色小斑点,后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中央灰褐色或灰白色,有黑褐色边缘,病斑上有轮纹,严重时病斑上生有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细链格孢分生孢子梗束生,大小5-1253-6(微米),分枝或不分枝,褐色,有屈曲;分生孢子有喙或无喙;形状变化大,呈椭圆形、卵形、倒棍棒形至圆筒形,具数个隔膜,大小7-70.56-22.5(微米)。

发病特点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物上越冬,翌春环境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可借风雨传播为害。空气湿度大,发病重;一般多在幼树上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植株抵抗力,调节通风透光,保持适当温湿度,及时清理卫生,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0.5:0.5:1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王铜悬浮剂,25%络氨铜水剂,隔10-15天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波尔多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王铜悬浮剂、络氨铜水剂。

园林植物落叶乔木大樱挑流胶病的防治


流胶病是大樱桃常见枝干病害。病株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

大樱桃流胶病多从6月份开始发生,采果后随着雨季的到来病情加重,流胶程度与树势密切相关,树势越弱发病越重,病菌孢子靠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处入侵,具有潜伏浸染特征。1年有2次发病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上旬1次,8月下旬至9月上旬1次。

一、发病原因

病虫害、冻害、日灼、机械损伤造成的病斑、伤口都易引起流胶病。容易引起大樱桃流胶病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穿孔病等;害虫主要是蛀干虫。修剪过度、施肥不当、水分过多或不足、土壤理化性状不良等原因而导致的树体生理代谢失调,也会引起流胶病的发生。

二、防治方法

1、涂白防冻秋季落叶后,应及时涂白防冻。用生石灰制作好石灰水后,一定要往石灰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2、避免伤口田间管理时应尽量避免机械或人为损伤。修剪时应对树冠内重叠枝、交叉枝及时剪除,防止摩擦造伤;尽量使用修剪梯,不要在树上作业,避免损伤树皮。

3、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力;避免在黏重土地建园;注意排涝,雨后、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和理化性状。

4、及时刮除病部对已经发生流胶的枝干要及时刮除,然后用石硫合剂涂抹伤口。

落叶乔木榆树的虫害综合防治


榆树耐干旱瘠薄,寿命可达百年,抗风保土能力强,叶片单位面积吸滞粉尘能力居乔木之首,是城市绿化特别是水泥厂、热电厂等粉尘污染较重地段绿化的首选树种,下面就榆树上常见的食叶害虫榆毒蛾、绿尾大蚕蛾、榆凤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简述介绍。

榆毒蛾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2毫米左右,翅展25毫米左右。体和翅白色,足的胫节和跗节橙黄色。卵:椭圆形,灰黄色,表面覆盖着灰黑色分泌物,成串排列。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毫米左右,体淡黄色。各节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围为黑色,腹部第1至2节有黑色较大的毛丛。蛹:长15毫米左右,淡绿色,头顶有黑褐色毛束。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间、孔洞中结白色簿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活动为害。6月中旬幼虫老熟,在树上或建筑物缝处化蛹,蛹期15至20天。7月初成虫羽化,有趋光性。雌蛾多产卵于枝条上或叶背,成串排列。初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以后则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7月中、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为害,8月下旬化蛹,9月初成虫羽化,9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以幼虫越冬。

绿尾大蚕蛾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至40毫米,翅展122毫米左右。体表具深厚白色绒毛,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经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状斑纹,后翅尾状突起,长40毫米。卵:球形稍扁,长2毫米,灰褐色。幼虫:体长80毫米左右,黄绿色,气门上线为红色、黄色2条。体节有瘤状突起,以中、后胸4个及第8腹节背上1个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长毛,无毒。蛹:体长45至50毫米,赤褐色。额区有1块浅色斑。茧:长卵圆形,灰黄或灰褐色。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在树上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并产卵。卵期10至15天。第1代幼虫5月上、中旬孵化。幼虫共5龄,历期36至44天。老熟幼虫6月上旬开始化蛹,中旬达盛期。蛹历期15至20天。第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产卵,幼虫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虫结茧化蛹。越冬蛹期6个月。

榆凤蛾

形态特征成虫:体翅黑色,体长22毫米,翅展55至91毫米,触角栉齿状,前翅褐色稍带黄褐色。反翅后角有尾状突起,外缘有2列不规则红斑。翅基片黑色各有1个红色斑点。腹部背面黑色,体节间红色(雌性)或橙黄色(雄性)。卵:圆球形,黄色,有光泽。幼虫:头黑色,全体被较厚白色蜡粉。只有在温水或酒精中浸泡去除蜡粉后,才可见虫体特征。老熟幼虫体长44至58毫米,淡绿色,全身刚毛淡黄色,各节末端有1个黑色圆点。背浅黄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出褐色斑组成。气门黄色,围气门片黑色。各节间黄色,腹足外侧有1块近三角形黑色斑。蛹:黑褐色,外被椭圆形土茧。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冠落叶间、表土层越冬。次年5月初至6

月羽化,5月中旬至6月中旬孵化为害,6月中下旬为害最烈;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下树作茧化蛹。第1代成虫于7月底至8月中旬羽化,4至8天后产卵为害,幼虫期30至38天,共历5至6龄。成虫产卵聚生平铺,产叶反面,每块30至108粒,每个雌成虫一生产卵80至302粒。幼虫初孵化时群聚叶背不动,2龄起取食,长大后亦有群集性,老熟幼虫沿枝干向地面爬行,在落叶下表上层及土石块间吐丝作茧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

2.人工防治:结合养护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群集幼虫集中消灭,消灭越冬幼虫及越冬虫茧。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土蜂、马蜂、麻雀等天敌。于绿尾大蚕蛾卵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率达60%至70%。于低龄幼虫期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于高龄幼虫期喷洒每毫升含孢子100亿以上苏云金杆菌(Bt)乳剂400至600倍液防治。

4.化学防治:于幼虫盛发期喷洒20%灭扫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

四季海棠花的养殖方法斑衣蜡蝉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别称】椿皮蜡蝉、蜡蝉。

【危害】寄主有樱花、梅花、海棠、桃花、四季海棠、石榴等。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嫩梢上刺吸为害,造成四季海棠嫩梢萎缩畸形,还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40-50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革质,基部2/3为淡褐色,翅面约有20个黑点,端部1/3为深褐色。后翅膜质,基部鲜红色,有7-8个黑点,端部黑色。体与翅均有白色蜡粉。头角向上卷起,呈短角突起。

卵为长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排列成块,被褐色蜡粉。

若虫形似成虫。初孵时白色,后变为黑色,有许多小白斑。1-3龄为黑色斑点,4龄时体背呈红色,有黑白相间斑点。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为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受惊扰即跳跃逃匿。若虫经3次蜕皮。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为害至10月。8月中旬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树干南面;,或树枝分叉处。每块有卵40-50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蜡粉。成、若虫均有群集性。栖息时头翘起,数十头群集新梢上排列成1条直线。飞翔力强,善跳跃。

【防治方法】(1)发生严重地区,结合冬季修剪,剔除卵块。

(2)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兼治此虫,可于成虫、若虫发生期选喷1次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由于虫体特别若虫被有蜡粉,所用药液中如能混用含油量0.3%-0.4%的柴油乳油剂或粘土柴油乳剂,可显著提高防效。

落叶乔木龙爪槐虫害木虱的防治


龙爪槐木虱以成、若虫刺吸当年生枝、叶。

(1)形态特征成虫:有二型,冬型(即越冬代成虫)体褐色至黑褐色,夏型的体绿化。头部垂直,头顶平。触角10节,第一、二节淡绿色、较粗,第三节较细、黄绿色,第七至十节全为褐色,端部有两根长短不一的刚毛。前翅翅脉黄色,后翅翅脉无色。卵:卵圆形,近孵化时为桔黄色,端部有卵盖。若虫:共7龄。1龄若虫触角淡绿色,2节,无翅芽,2~6龄触角分别为3、5、6、7、9节。末龄若虫触角10节,翅芽伸达腹部第三节。腹部背面绿色,上有黑色斑纹。

(2)发生规律在陕北1年2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中越冬。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卵产于叶、芽的背面,单层块状排列。4月下旬进入孵盛期。第二代卵孵化盛期为6月中旬。初孵若虫静伏不动,2~3龄开始活动并分泌蜡质,3龄以前只在叶片上取食,4龄以后部分转到枝条上危害。发生严重时,枝叶全被蜡质物所覆盖。

(3)防治方法

①若虫盛发期喷80%氧化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毒杀。

②保护利用异色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自然控制。

落叶乔木白花泡桐炭疽病的防治


一、分布与危害白花泡桐炭疽病(Glomerellacingulata)主要危害幼苗的叶、叶柄和嫩梢。是白花泡桐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受害的白花泡桐叶片上,病斑初为点状,失绿,后扩大,呈褐色近圆形病斑。病斑周围黄绿色,直径约1毫米,病斑多时可连结成不规则较大的病斑,后期病斑中间常破裂,病叶早落。叶柄、叶脉及嫩梢受害,初为淡褐色圆形小斑点,后纵向延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凹陷的病斑。发病时,病斑连成片,常使叶片和嫩梢枯死。

病原白花泡桐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胶孢炭疽菌浸染引起。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苗圃内留床苗、周围幼林和白花泡桐丛枝病病枝易发生该病。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直接浸染幼嫩组织。苗木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苗圃排水性差,生长细弱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培育实生苗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温床要早播种,然后挑选健壮苗,并将其带土移植于露地苗圃中,适时追肥浇水,促进苗木迅速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和抗旱能力。

2)插根育苗并加强田间管理,可避免该病发生。

3)白花泡桐育苗应远离白花泡桐大树及有丛枝病的植株,防止大树及丛枝病株上的越冬炭疽病菌传播到苗木上危害。

4)在发病期向泡桐幼苗上喷1∶2∶200波尔多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3次,防治效果较好。

园林观赏植物落叶乔木元宝枫黄刺蛾的防治


元宝枫黄刺蛾学名Cnidocampaflavescens(Walker)属鳞翅目、枣蛾科。主要危害元宝枫的叶子。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泂、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元宝枫树势。

形态特征:

成虫

元宝枫黄刺蛾雌蛾体长15-17mm,翅展35-39mm;雄蛾体长1315mm,翅展30-32mm。体橙黄色。前翅黄褐色,自顶角有1条细斜线伸向中室,斜线内方为黄色,外方为褐色;在褐色部分有1条深褐色细线自项角伸至后缘中部,中室部分有1个黄褐色圆点。后翅灰黄色。

扁椭圆形,一端略尖,长1.4-1.5mm,宽0.9mm,淡黄色,卵膜上有龟状刻纹。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925mm,体粗大。头部黄褐色,隐藏于前胸下。胸部黄绿色,体自第二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技刺,以第三、四、十节的为大,技刺上长有黑色刺毛;体背有紫褐色大斑纹,前后宽大,一中部狭细成哑铃形,末节背面有4个褐色小斑;体两侧各有9个枝刺,体例中部有2条蓝

色纵纹,气门上线淡青色,气门下线淡黄色。

椭圆形,粗大。体长1315mm。淡黄褐色,头、胸部背面黄色,腹部各节背面有褐色背板。

椭圆形,质坚硬,黑褐色,有灰白色不规则纵条纹,极似雀卵。

发生规律:

元宝枫黄刺蛾在北方多为1年1代,在长江流域1年2代,秋后老熟幼虫常在树枝分叉,枝条叶柄甚至叶片上吐丝结硬茧越冬。茧椭圆形,灰白色,具数条褐色纵带。翌年初夏,老熟幼虫在茧内化蛹,1个月后羽化成虫飞出,

防治方法:

消灭越冬虫茧,在立冬或早春,摘除树上的虫茧,摘除虫叶,灯光诱杀。发虫期可喷50%辛硫磷8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均可。

生物防治:用0.3亿个/ml的苏云金杆菌防治幼虫,或释放赤眼蜂来控制蔓黄刺蛾危害。

园林植物香椿蛀斑螟的防治方法


【危害】危害香椿的枝干,从4~5年生幼树到数十年大树均受其害。幼树主干受害后,常致整株死亡,大树枝条受害引起枯枝。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5毫米,翅展40毫米左右,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球形。胸部被有灰白色与灰褐色混杂的鳞片。前翅较狭,为灰褐色,具有一层睹红褐色鳞片,尤以翅中部较明显。亚缘线由6个黑褐色小点组成近‘3’字形横纹,前翅中室下缘,近基部有一排毛栉.后翅淡灰白色。

(2)卵灰褐色,卵圆形,略扁,直径0.8~1.0毫米。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38毫米,棕褐色体。末具钩状臀刺6枚,中部4枚,两侧各1枚。外被灰白色椭圆形茧。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旬上旬越冬幼虫开始爬出取食。5月初开始爬出虫孔,另寻皮缝,虫孔口凹陷处,吐丝缀合虫粪,结茧化蛹。蛹期1个月左右。6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中旬达羽化盛期,下旬为末期。成虫常在17~19时羽化,次日即可交尾产卵。夜间将卵产于树干皮缝伤口处。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内,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受害轻者伤口可以愈合,枝干上留下粗肿的愈伤组织,重伤口则不能愈合,枝干上下形成孔洞,并裸露木质部,伤口处排出褐色粪便和流胶,粘附树体。

【防治方法】

(1)合理修枝,剪除被害虫枝,予以烧毁。

(2)越冬幼虫早春爬出取食时,采用化学防治,可用1000~2000倍敌敌畏乳剂,或1000倍杀螟松,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毒杀幼虫。这是全年防治最关键的一环。

落叶乔木紫荆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的方法


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

栽培管理中常见的几种主要病虫害有:

1,紫荆角斑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黄褐色至深红褐色,后期着生黑褐色小霉点。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脱落。

发病规律: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尾孢菌、粗尾孢菌两种。一般在7至9月发生此病。多从下部叶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扩展。植株生长不良,多雨季节发病重,病原在病叶及残体上越冬。

防治:(1)秋季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2)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锌锌500倍。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紫荆枯萎病

症状:叶片多从病枝顶端开始出现发黄、脱落,一般先从个别枝条发病,后逐渐发展至整丛枯死。剥开树皮,可见木质部有黄褐色纵条纹,其横断面可见到黄褐色轮纹状坏死斑。

发病规律:该病由地下伤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此病由真菌中的镰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存活时间较长。主要通过土壤、地下害虫、灌溉水传播。一般6至7月发病较重。

防治:(1)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2)苗圃地注意轮作,避免连作,或在播种前条施70%五氯硝基苯粉剂3至5斤/亩。及时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烧毁,并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亚铁消毒处理。(3)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剂100ppm药液灌根。

3.紫荆叶枯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病斑红褐色圆形,多在叶片边缘,连片并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至大半或整个叶片呈红褐色枯死。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规律:为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植株过密,易发此病。一般6月开始发病。

防治:(1)秋季清除落地病叶,集中烧毁。(2)展叶后用50%多菌灵800至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500至1000倍喷雾,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

虫害主要有:

1.大蓑蛾

防治:(1)秋冬摘除树枝上越冬虫囊。(2)6月下旬至7月,在幼虫孵化危害初期喷敌百虫800至1200倍。(3)保护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

2.褐边绿刺蛾

防治:(1)秋、冬结合浇封冻水、施在植株周围浅土层挖灭越冬茧。(2)少量发生时及时剪除虫叶。(3)幼虫发生早期,以敌敌畏、敌百虫、杀螟松、甲胺磷等杀虫剂1000倍喷杀。

3.蚜虫

可喷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杀。

茶树白蛾蜡蝉的防治方法


学名LawanaimitataMelichar同翅目,蛾蜡蝉科。别名白鸡、白翅蜡蝉、紫络蛾蜡蝉。分布偏南,北限未过南岭,近年浙江缙云、湖南宜章、湖北武汉时有发生。

寄主茶、油茶、柑橘、荔枝、龙眼、芒果、桃、李、梅、木菠萝、咖啡、石榴、无花果、木瓜、梨、胡椒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食枝条和嫩梢汁液,使其生长不良,叶片萎缩而弯曲,重者枝枯果落,影响产量和质量。排泄物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1.3mm,碧绿或黄白色,被白色蜡粉。头尖,触角刚毛状,复眼圆形,黑褐色。中胸背板上具3条纵脊。前翅略呈三角形,粉绿或黄白色,具蜡光,翅脉密布呈网状,翅外缘平直,臀角尖而突出。径脉和臀脉中段黄色,臀脉中段分支处分泌蜡粉较多,集中于翅室前端成一小点。后翅白或淡黄色,半透明。卵长椭圆形,

淡黄白色,表面具细网纹。若虫体长8mm,白色,稍扁平,全体布满棉絮状蜡质物,翅芽末端平截,腹未有成束粗长蜡丝。生活习性南方年生2代,以成虫在枝叶间越冬。翌年2?3月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交配,产卵于嫩枝、叶柄组织中,互相连接成长条形卵块,产卵期较长,3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卵发生期,6月上旬始见第1代成虫,7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第2代卵发生期,第2代成虫9月中旬始见,为害至11月陆续越冬。初孵若虫群聚嫩梢上为害,随生长渐分散为3?5头小群活动为害。成虫、若虫均善跳跃。4?5月和8?9月为1、2代若虫盛发期。

防治方法(1)剪除有虫枝条,集中烧毁。(2)用捕虫网捕杀成虫,用扫把刷掉若虫,集中处理。(3)为害期药剂防治于成虫产卵前、产卵初期或若虫初孵群集未分散期施药为宜,用药种类和方法参见碧蛾蜡蝉。

园林植物香椿蛀斑螟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危害】危害香椿的枝干,从4~5年生幼树到数十年大树均受其害。幼树主干受害后,常致整株死亡,大树枝条受害引起枯枝。

【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15毫米,翅展40毫米左右,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球形。胸部被有灰白色与灰褐色混杂的鳞片。前翅较狭,为灰褐色,具有一层睹红褐色鳞片,尤以翅中部较明显。亚缘线由6个黑褐色小点组成近3字形横纹,前翅中室下缘,近基部有一排毛栉.后翅淡灰白色。

(2)卵灰褐色,卵圆形,略扁,直径0.8~1.0毫米。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38毫米,棕褐色体。末具钩状臀刺6枚,中部4枚,两侧各1枚。外被灰白色椭圆形茧。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旬上旬越冬幼虫开始爬出取食。5月初开始爬出虫孔,另寻皮缝,虫孔口凹陷处,吐丝缀合虫粪,结茧化蛹。蛹期1个月左右。6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中旬达羽化盛期,下旬为末期。成虫常在17~19时羽化,次日即可交尾产卵。夜间将卵产于树干皮缝伤口处。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内,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受害轻者伤口可以愈合,枝干上留下粗肿的愈伤组织,重伤口则不能愈合,枝干上下形成孔洞,并裸露木质部,伤口处排出褐色粪便和流胶,粘附树体。

【防治方法】(1)合理修枝,剪除被害虫枝,予以烧毁。

(2)越冬幼虫早春爬出取食时,采用化学防治,可用1000~2000倍敌敌畏乳剂,或1000倍杀螟松,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毒杀幼虫。这是全年防治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落叶乔木香椿斑衣蜡蝉的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家具养护植物水蜡”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