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草莓寄生线虫防治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由于线虫个体小,不易被发现,植株受害症状易被误认为病毒病或生理病害,以至于不能正确用药,严重影响草毒的商品性和产量,现将线虫危害草毒的特点和有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草莓寄生线虫症状

1、草莓叶面线虫病线虫不侵入草莓组织,而在正发育的芽和叶表面取食。当叶片展开后表现出皱缩、扭曲,比正常叶小。线虫取食过程破坏果芽,引起果实产量严重下降。当线虫与病原细菌交互感染时,植株表现地上部矮化,缩成大约1cm的肉质莲丛。

2、草毒根结线虫病受害植株系有大小不等的根结,剖开病组织可见许多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根系不发达,侧生营养根增生,地上部生长弱。

3、草幕根腐线虫病幼株坚硬、变褐,成株根上有椭圆形病斑,黄褐色到黑褐色。植株地上部矮化,缺乏活力,产量低,对土壤干旱的敏感性强。

4、草毒茎线虫病叶柄隆起,叶扭曲变形,花和果实部位形成虫瘿,植株矮化。剖开畸形组织,在皮层和薄壁组织部位可见到大量线虫。

草莓寄生线虫防治技术

1、生物防治:利用土壤中的线虫天敌真菌和细菌。将有益菌引入病态植株中破坏线虫的内含物杀灭线虫。或定植前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浇灌定植穴,每穴0.10.25kg,然后定植覆土,防效达85%-90%。

2、物理防治:栽植草毒之前,将休眠母株在4655℃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消除线虫。

3、加强栽培管理:清除病残体及杂草,集中烧毁。土壤中添加有机物,保持土壤肥力,合理灌溉,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和承受力。发病重的地块与葱、蒜、韭菜、水生蔬菜或禾本科作物等进行23年轮作,能有效抑制线虫。

4、化学防治:有发病史的地块,在定植前,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1.52.0kg或10%克线磷颗粒剂每亩24kg,穴施或撒施,效果达85%-95%。

小编推荐

草莓病害防治技术


一、草莓白粉病。露地栽培关键预防期为花前花茎抽生期。预防用药:百泰1500倍或者25%使百克1000-1500倍、龙克菌500-600倍喷雾,7-10天一次。

小弓棚栽培预防期为12月前后及第二年5月份前后,发病初期预防和防治用药:翠贝3000倍、50%使百功1000-1500倍、凯泽2000倍与成标500倍混用、龙克菌500-600倍。要注意药剂轮用,不要连续使用同一个品种药剂两次以上。

二、草莓灰霉病。病菌在潮湿和25℃左右的环境下最容易发病。

要以预防为主,用药最佳时期为草莓第1花序20%以上开花和第2花序刚开花时。药剂选用:凯泽1200倍或农利灵1000倍或50%使百功1000-1500倍、龙克菌500-600倍,连续防治两次,交替用药。病害较重时,可选择凯泽1200倍加百泰1500倍或凯泽1200倍,50%使百功1000-1500倍,龙克菌500-600倍,现混现用效果更好。

三、草莓炭疽病。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病菌侵染最适温30℃左右,会迅速蔓延发病,连续阴雨或阵雨或台风后,极易大发生。要以预防为主,用百泰1500倍,25%使百克1000倍或龙克菌500-600倍,间隔7-10天一次,用避雨育苗或用盖遮阳网效果更好。对已发病的植株,用凯润2000倍、25%使百克1000倍,50%使百功1000-1500倍防治。

花卉的线虫综合的防治技术


一、主要症状

1、地上部症状:此类症状以菊叶线虫最为常见。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叶片、花苞和花朵,造成叶片黄化、落叶、小叶或叶片畸形。心苞受害致枯心或空心,在开花时往往出现花腐。

2、根部症状:根部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根组织变黑腐烂,也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

二、发生特点。花卉线虫主要靠种苗调运、土壤、灌溉水及施肥等农事活动传播。在1年中以秋天发生危害的种类最多,种群数量最大。从春到秋,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群体结构呈多样化发展。冬天受低温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花卉根系生长迟缓,土壤中的线虫量少。

三、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对新引入的花卉品种,必须经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后并到指定的地点隔离试种。

2、选择无病地建立无病育苗圃,采用无病壮苗进行种植。

3、搞好花场苗圃的清洁卫生,清除已枯死的花卉和苗圃内外的杂草、杂树。

4、采用地下水灌溉、改善排水设施,杜绝外来污染水流入花场苗圃。

5、抓好种苗和培养介质的消毒工作。⑴种苗消毒:苗木在上盆前可用3%克百威颗粒剂(呋喃丹)30倍液浸根30分钟(克百威毒性高,使用时要注意安全)。⑵培养介质消毒:在上盆前20天把培养介质放进蒸煮锅中加水完全淹没,然后蒸煮致水干,取出施35%威百苗水剂(线克)50倍液,覆盖黑薄膜,进行熏蒸。培养介质使用前揭开黑薄膜,透气7-10天,方可使用。

6、对成品花卉,每隔30天用3%米乐尔颗粒剂(克线磷)防治1次,用药量每平方米6-9克,品字形穴施。

7、地面覆盖黑薄膜消毒。种植前可每亩施用35%线克水剂3-4公斤进行地面消毒,然后覆盖黑薄膜3-5个月,防治效果较明显。

8、应用滚动式栽培架。采取离地及硬底化生产种植的方式,可有效预防线虫和其它病虫害的传播与发生。

玉米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根部受外寄生线虫为害后,发生严重的植株矮小、黄化,对产量影响很大。根结线虫能引起肿瘤,根腐线虫引起褐色病斑,严重的烂腐。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原因,很容易导致玉米发生线虫病,线虫病给玉米的生长造成很大的麻烦,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玉米绝产。

该病属于线虫病害,病原为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cribnerisSteiner.),属植物寄生线虫。玉米收获后,线虫的幼虫和卵散落在土壤或粪肥里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也可通过人、畜和农具携带进行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玉米线虫病防治方法:

1.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深翻50cm,起高垄30cm,沟内淹水,覆盖地膜,密闭15—20天,经高温和水淹,防效90%以上。

2.棚室栽培玉米前可用液氨熏每667m2用液氨30—60kg,于播种或定植前用机械施入土中,经6—7天后深翻,并通风,把氨气放出,2—3天后再播种或定植。

3.轮作发病重的田块应与葱、蒜、韭菜、水生蔬菜或禾本科作物等进行2—3年轮作。

花卉线虫病之虫害防治技术


花卉具有美化环境、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其种植的种类和面积逐年增加,但受到线虫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

症状植物线虫主要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等花卉。此病为害根部、叶子、花芽和花。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

1、地上部症状:此类症状以滑刀线虫,叶片表现出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形,全株矮化,为害菊花、大丽花、早小菊等,虫体侵害叶和芽。茎线虫,表现为叶片变形,花卉矮化,甚至不能开花。为害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水仙等,虫体侵害球茎和块茎等。

2、根部症状:根部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根组织变黑腐烂,如为害牡丹、芍药、四季海棠、月季、凤仙花、仙客来等,虫体侵害植物根系。也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

发生特点线虫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花卉上,1年发生代数不同,一般几代至10多代,以卵、幼虫和成虫在病株和土壤中越冬。虫体借雨水、灌溉、工具、土壤、花苗、种球等传播。翌年春季土温上升后,卵孵化,幼虫从气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土壤温度在15-30℃时,有利于根结线虫和茎线虫发育与侵染。在适宜条件下,20-30天就可完成1个世代。一般沙质土壤发病严重。有的线虫还能传播病毒。从春到秋,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群体结构呈多样化发展。

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对新引入的花卉品种,必须经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后到指定的地点隔离试种。

2、采用无病壮苗选择无病地建立无病育苗圃,采用无病壮苗进行种植。

3、搞好花场苗圃的清洁卫生清除已枯死的花卉和苗圃内外的杂草、杂树。

4、采用清洁水采用地下水灌溉,改善排水设施,杜绝外来污染水流入花场苗圃。

5、抓好种苗和培养介质的消毒工作。

(1)种苗消毒:苗木在上盆前可用3%克百威颗粒剂(呋喃丹)30倍液浸根30分钟(克百威毒性高,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培养介质消毒:在上盆前20天把培养介质放进蒸煮锅中加水完全淹没,然后蒸煮致水干,取出施35%威百苗水剂50倍液,覆盖黑薄膜进行熏蒸。培养介质使用前揭开黑薄膜,透气7~10天,方可使用。

6、对成品花卉消毒每隔30天用3%米乐尔颗粒剂(克线磷)防治1次,用药量每平方米6~9克,品字形穴施。

7、地面覆盖黑薄膜消毒种植前可每亩施用35%线克水剂3~4千克进行地面消毒,然后覆盖黑薄膜3~5个月,防治效果较明显。

8、应用滚动式栽培架采取离地及硬底化种植方式,可有效预防线虫和其它病虫害的传播与发生。

如何防治燕麦胞囊线虫


1、植物检疫

我国过去一直未见发生燕麦胞囊线虫的报告,目前仅是少数地区小面积发生,划为疫区,全力扑灭。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限制H.avenae向无病区扩散与传播,这是全国麦区的迫切任务。

2、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1)轮作通过与非寄主植物(如豆科植物大豆、豌豆、三叶草和苜蓿)和不适合的寄主作物轮作,可降低H.avenae的田间群体密度。而与非寄主作物—如豆科植物进行3年的轮作可使线虫数量大为降低,而且这样的轮作是经济有效且可行的。在澳大利亚,与豆科植物进行轮作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改善土壤氮素缺乏的状况。

在我国病区实行与水稻、油菜、棉花等轮作是切实可行的。

(2)调节播期土壤温度对H.avenae的生活史及其对寄主的为害有着极大的影响,低温可以刺激卵内幼虫的孵化和抑制寄主根系的生长。在维多利亚和澳大利亚,提倡适时播种,一般在5月下旬土壤温度降至8~12℃时就播种,随着温度再降低幼虫大量孵化侵染时,小麦植株的根系已发育良好抗侵染能力增强,降低了线虫的为害程度。

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产无公害草莓,除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壮无病毒苗外,还应要对草莓种苗实行严格检疫。有检疫对象的种苗一律不准向外调运或引入。把好种苗传播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病虫防治措施。对种苗和土壤严格消毒是就地消灭病虫的重要措施之一。秧苗分株前后进行消毒处理;对土壤进行太阳能消毒,并适时用新高脂脂膜喷洒地面,所迅速形成的保护膜,可在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同时,既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保护了土地,提高土壤换气能力,抑制土壤生病虫害繁衍。培无病毒苗是防止种苗传带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加强草莓栽培管理,可有效地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促进草莓健壮生长;采用高垄栽植,栽培不要过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和过多灌水,结合叶面肥,适时喷洒瓜果壮蒂灵,可防止植株徒长,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质量;进行地膜覆盖,避免果实接触土壤,防止污染果实及烂果;防止高温多湿,创造良好生育环境;栽植时避免连作重荐,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清除园内杂草,保持园内清洁,消灭病菌侵染来源。

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昆虫性外激素及一些物理方法来控制草莓的病虫害,副作用少、无污染。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要在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掌握病虫发生的程度、范围和发育进度,及时采取措施。实行苗期用药,早期用药,提高农药对病虫害的杀伤力,提高防治效果;实行专治,减少普治;做到一药多治,病虫兼治。要选用生物源农药、矿物农药和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允许使用的一些有机化学农药,要限量使用,每种农药每年使用限定不超过一次,而且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严禁使用国家已经公布禁用的农药品种。用药时间要避开草莓花期和果实成熟期。

“不劳而获”的“寄生”植物


一提到植物,大家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景象。的确,很多人印象中的植物是长着绿色叶子,能通过光合作用把从外界吸收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为我们提供丰盛食物的劳动模范。然而,植物界中也有一些不劳而获的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的植物没有绿色叶片,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结构吸附在其他植物体上,从这些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而那些被寄生的植物往往会因此最终枯竭死亡。

菟丝子(图1)就是一种常见的寄生植物,它和牵牛花都属于管状花目旋花科植物,但二者却有着巨大的区别。牵牛花有绿色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牵牛花的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可菟丝子却是通体淡黄色,叶片退化成为鳞片状,细长的茎四处蔓延缠绕,茎上长出的寄生根侵入到被它寄生的植物茎内部,从寄主体内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除了吸收营养,菟丝子一生的意义似乎就是开花并产生大量种子,让它的生命通过种子繁衍下去。菟丝子虽然对寄主植物有害,但中医却认为它的种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效。

图1:菟丝子

在我国东北、西北的干旱砂地或草原地带,也有一种可以药用的寄生植物列当(见图2)。列当属于唇形目列当科,全草都可以入药,具有补肾强精的作用。说实话,列当长得真不太像植物,没有大大的叶片,没有发达的根系,整个看上去就像一个短短粗粗、肉乎乎的顶端开着成簇花朵的小短棍。奇怪的是,从地面上人们看不到它寄生在什么植物体上。其实,列当是依靠其地下的肉质根吸附在寄主植物的根部,以此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

图2:列当

在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热带雨林中,还有一种巨大的肉质寄生草本植物,它没有叶片和茎,整个植物就是一朵直径1米左右的硕大花朵,人们把它称为大王花(见图3)。大王花通过其特殊的菌丝状的结构侵入到宿主植物的组织内吸收营养。大王花开放的初期还有一些香味,到后来就开始散发浓烈的腐臭气味了。腐臭的气味让很多生物敬而远之,却能招来苍蝇等食腐动物为其传粉,之后,成功受粉的雌花会逐渐形成一个半腐烂状的果实,里面有上千粒的微小种子。目前,大王花已被列为世界范围内遭受最严重威胁的濒危植物,人们真的应该开始采取措施保护这种世界上最大、最奇特的花了。

图3:大王花

大家可能还听说过槲寄生、桑寄生,其实这些植物并不是完全的寄生植物。它们有自己的绿色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从其他植物体内吸收的主要是水分、无机物,因此被称为半寄生植物。而菟丝子、列当这样依靠从其他植物体内吸收有机营养来维持生活的植物则被称为全寄生植物。

草莓白粉病防治技术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尤其大棚草毒受害严重。发生严重时,病叶率达45%以上,病果率达50%以上。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

草莓白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

【草莓白粉病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最后病叶逐渐枯黄。叶柄受害覆有一层白粉。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病原与发生规律】

Sphaerothecaaphanis称羽衣草单囊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1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至12月下旬盛发。

最初发生在匍匐茎抽生及育苗期,保护地栽培发生更严重,其发生发展主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发生的适温为20℃左右,空气湿度为80%100%,往往在经历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后出现发病高峰。种植在塑料棚、温室或田间的草莓,湿度大利于流行,低温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大流行。

【防治方法】

1、在草莓定植缓苗后至扣棚前,彻底摘除老、残、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2、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随地乱丢;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

3、在草莓生长前期,未感染白粉病时,可用下列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灭菌丹可湿陕粉剂400500倍液保护性强的杀菌剂喷雾,具有长期的预防保护效果。

4、在草莓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生时,可用下列药剂:30%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10002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9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4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0%嘧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007500倍液;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25%二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环唑醇悬浮剂50006000倍液;25%氟喹唑可湿性粉剂500060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多氧霉素水剂400600倍液;2%嘧啶升类抗生素水剂2004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1500倍液;30%烟酰胺醚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10%己唑醇乳油30004000倍液;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等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喷雾防治。

5、棚室栽培草莓可采用烟雾法,即用硫磺熏烟消莓,定植前几天,将草莓棚密闭,每100m3用硫磺粉250g、锯末500g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1夜,此外,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250g,分放在棚内45处,用香或卷烟点燃发烟时闭棚,熏夜,次晨通风。

草莓灰霉病防治技术


灰霉病为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花及果实腐烂,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

【草莓灰霉病症状】

草莓灰霉病为害果实后期症状

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柄、果实、叶片。花器染病时,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柄受害,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灰色霉层。果实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叶片受害,初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病斑呈不规则形,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

Botrytiscinerea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借风雨及病果间的互相接触引起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偏施氮肥发病也重。

【防治为法】

1、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

2、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砂壤土;避免施用氮肥过多。

3、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定植前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6kg/亩,而后耙入土中。

4、移栽或育苗整地前,可用下列药剂:65%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胜粉剂400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胜粉剂400600倍液;50%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莓灭菌。

5、草莓开花前开始喷药防治,选用下列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10001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1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0.3%黄酮苦参碱小梁碱水剂2003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40%双胍辛胺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40%双胍屯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重点喷花果。

6、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采用熏蒸法,可用下列药剂:6.5%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lkg/亩;20%嘧霉胺烟剂0.30.5kg/亩;10%腐霉利烟剂200250g/亩;45%百菌清粉尘剂1kg/亩熏烟,间隔710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防治效果较理想。

栀子花寄生了粉蚧的防治方法


在栀子花上寄生的粉蚧,它的寄生与周围环境通风透气不良、光线太差等因素有关,而花苞的萎蔫坏死,与该虫的花期寄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突发性枯死的根本原因。

粉蚧类寄生危害会引起植株生长不良,致使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从而加速了花苞的萎蔫坏死。花苞的枯萎坏死,可能与近一段时间内盆土过干或过湿(或过干后才浇水),空气干燥,环境闷热,误施浓肥等因素有关。

栀子花寄生了粉蚧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可将其从花盆中脱出,摘去所有的大小花苞,减少植株体内的养分损耗,仔细检查根部,如果细须根未出现太多的坏死,可重新更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培养土栽好,如果根系有较多的褐变坏死,可将其枯死根系剪去,并对其细枝也作适当的删剪,以保持其根部吸收水分与叶片蒸腾水分的平衡,再将其重新栽好。对其枝叶上的白色蜡质残余物,可用湿布或细毛刷轻轻将其擦去(或刷去),包括将其黑色煤污层一并抹拭干净。再将其搁放于通风良好、半阴的凉爽处,维持盆土湿润,不要过多浇水,经常以喷水代浇水,促成植株尽快恢复生长。为了防止蚧壳虫类的再度寄生,除必须注意摆放环境的通风透光外,还要定期检查叶背,发现虫体及时将其抹去,也可自植株春季出房后,每半月喷洒一次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连续2次,或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叶片正反两面,每半月一次,连续2次至3次。

花卉线虫病的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对新引入的花卉品种,必须经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后到指定的地点隔离试种。

2、采用无病壮苗选择无病地建立无病育苗圃,采用无病壮苗进行种植。

3、搞好花场苗圃的清洁卫生清除已枯死的花卉和苗圃内外的杂草、杂树。

4、采用清洁水采用地下水灌溉,改善排水设施,杜绝外来污染水流入花场苗圃。

5、抓好种苗和培养介质的消毒工作。

(1)种苗消毒:苗木在上盆前可用3%克百威颗粒剂(呋喃丹)30倍液浸根30分钟(克百威毒性高,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培养介质消毒:在上盆前20天把培养介质放进蒸煮锅中加水完全淹没,然后蒸煮致水干,取出施35%威百苗水剂50倍液,覆盖黑薄膜进行熏蒸。培养介质使用前揭开黑薄膜,透气7~10天,方可使用。

6、对成品花卉消毒每隔30天用3%米乐尔颗粒剂(克线磷)防治1次,用药量每平方米6~9克,品字形穴施。

7、地面覆盖黑薄膜消毒种植前可每亩施用35%线克水剂3~4千克进行地面消毒,然后覆盖黑薄膜3~5个月,防治效果较明显。

8、应用滚动式栽培架采取离地及硬底化种植方式,可有效预防线虫和其它病虫害的传播与发生。

甘薯茎线虫的综合防治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侵染种苗的茎蔓,危害薯块,致使茎蔓、块根发育不良,块小、畸形,严重田块植株发黄枯死,瓜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甘薯茎线虫病是我国植物病虫害检疫对象,坚决不从有甘薯茎线虫病的疫区调薯,买苗。对调进、调出的薯苗严格进行检疫、防止病薯、病秧传入无病区。

2.选用抗病品种:种薯抗茎线虫性差异较大,重病田块选用抗病的徐薯18、北京553、济薯18号、鲁薯3号、豫薯12、13号、苏薯8号、郑红11、鲁薯7号等。

3.建立无病留种地:选多年来未种过甘薯的无病田块,栽植无病健壮的种苗,建立留种田。采用剪苗或插春蔓,使用无病虫菌肥、水,收获时单收单藏。

4.轮作换茬:防止土壤传播,在发病严重的田块,结合农作物调查轮作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可有效降低田间虫量的存量。

5.培育无病种薯苗:用新床、生土,无残病虫的粪肥育苗,种薯上床前精选,剔除病残薯,有病区严禁使用老苗床育苗。

6.药剂处理:温水浸种薯,在选用无病种薯的基础上,育苗时用51℃~55℃温水浸种10毫升,可杀死种薯表皮下7毫米深处的残虫,浸种后在精选种薯,剔除变色薯块。栽苗时可采用高剪苗,避开秧基部感病部位,然后用50%辛硫磷200倍液浸秧基部30分钟。也可将秧苗摆齐基部,将苗子下半段(不浸叶)浸入46℃~48℃水中10分钟,再放入凉水中冲洗后栽秧。

7.适时收获,安全储藏:大田甘薯应适期早收,以减轻病、虫、冻危害,留种田在霜降前,选晴天收刨。选无病,无伤种薯,当日刨、运,入窖储藏。

《草莓寄生线虫防治技术》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草莓套种植物种植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