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草坪植物的种植管理技术病毒病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目前已知有24种病毒侵染草坪,对草坪危害较重,而我国草坪草受病毒病的危害并不是很严重,但植物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重要病原物,随着草坪在我国的发展,而对病毒在草坪方面的防治不重视或防治不良,草坪病毒病极有可能严重危害草坪草的正常生长。

(1)发病症状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是一种核酸蛋白质,在活体外无生命特征,必须依靠活的寄主细胞才能完成新陈代谢和核酸蛋白质的复制。病毒病是侵染性病害,可通过直接侵入伤口或通过介体进行传播。病毒有很强的抗原性,可以用来选育抗病良种,并且浓度和温度以及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条件都对病毒的传播起作用。草坪草得了病毒病后经常出现黄化、褪绿、花叶等症状,还有矮化、卷叶等畸形症状,严重的可造成组织坏死。目前已知的草坪病毒病有如下几种:钝叶草衰退病(SAD),主要侵染钝叶草;黑麦草花叶病毒,主要侵染黑麦草;冰草花叶病毒;鸭茅条斑病毒;鸭茅斑驳病毒;羊茅坏死病毒;雀麦花叶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毒;大麦黄矮病毒;小麦土传花叶病毒;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等等。

(2)发病条件

氮肥不足或干旱或线虫或昆虫危害的地方病毒病害严重。病毒主要是以生物介体、种子、花粉或汁液等方式传播。昆虫传毒的病毒病或大面积的分布,或集中靠近边缘;土壤真菌或线虫传毒的病毒病往往在草坪上分布不均匀。砂质土壤有利于土壤传毒媒介的移动。有的病毒还可以通过病种子、病草皮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传播,如sAD和大麦条纹花叶病毒。

(3)防治方法

防治病毒病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草种或品种进行混合种植。通过切断媒介来防治病毒的传染和蔓延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如通过治虫可以防病。加强草坪的精心和科学的养护管理也能有效地减轻病害,如避免干旱胁迫、平衡施肥、防治真菌病害等措施均有利于减少病毒危害。在化学药物防治方面,目前虽然没有直接病毒病的药剂,但可试用抗病毒诱导剂,如NS-83等。

小编推荐

草坪植物马蹄金草坪斜纹夜蛾防治方法


马蹄金系旋花科,马蹄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形态美观,四季常绿,而且容易繁殖,对土地要求不严,在整个生长季不需修剪,是一种较理想的草坪地被植物。斜纹夜蛾是杂食性害虫,而马蹄金叶片嫩绿,是斜纹夜蛾较喜欢取食的植物。在斜纹夜蛾发生期间经常导致马蹄金在几天内叶子被吃光,仅留叶柄,严重影响草坪质量和景观。

(1)为害特点斜纹夜蛾在马蹄金草坪上以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大都集中在叶背取食叶肉,2龄后开始分散为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大发生时可将全坪吃成光杆,仅留茎和叶柄。成虫有趋光性和喜嫩绿性,氮肥过多,叶片生长嫩绿,草坪受卵量大。幼虫白天活动迟缓,很少取食,常躲入叶基部及草坪边缘绿篱土缝中或杂草丛中阴凉处,但夜间、清晨活跃,大量取食。因此药剂防治时,要注意绿篱边杂草的防治和适时喷药。

(2)气候的影响斜纹夜蛾发生量与气候条件相关性密切,即6月份降雨量大,8月份干燥则有利斜纹夜蛾发生。如:1998年6月份降雨量550.6ml,8月份雨量16.3ml,极有利该虫发生,为重发生年;2000年6月份日均气温25.4C,雨量443.6ml,8月份日均气温27.8C,雨量227.8ml,为中等偏重发生年;2002年6月份降雨量少(224m1),8月份降雨量大(229.8m1),则不利发生,为轻发年。

试验于2000年在丽水马蹄金草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2.25%农地乐800倍、1000倍和40%乐斯本1000倍液,对马蹄金草坪斜纹夜蛾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效,均比80%敌百虫高。药后观察,农地乐和乐斯本对马蹄金草坪草安全。斜纹夜蛾属迁飞性害虫,在丽水不能越冬,6月份开始迁入,牛发生4代,世代重叠,10月下旬消失,其中8月上旬到9月中旬为害马蹄金草坪最烈。该虫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6月份雨日多,雨量大,8月份少雨干燥天气有利发生,虫量积累为害重,反之为害较轻。防治适期为幼虫低龄期,掌握早晨7点前或傍晚施药。从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考虑,药剂宜选用52.25%农地乐1000倍液或40%乐斯本1000倍液,喷药要均匀周到,草坪边上绿篱、杂草也不要漏喷。同时,要防止氮肥过量使用,以减轻该虫发生为害。

仙客来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仙客来病毒病为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十分普遍,仙客来的栽培品种几乎无一幸免。病毒病使仙客来种质退化,叶片变小、皱缩,花少、花小,严重降低其观赏价值。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仙客来叶片,也侵染花冠等部位。从苗期至开花期均可发病。感病植株叶片皱缩、反卷、变厚、质地脆,叶片黄化,有疱状斑,叶脉突起成棱。叶柄短,呈丛生状。纯一色的花瓣上有褪色条纹,花畸形,花少、花小,有时抽不出花梗。植株矮化,球茎退化变小。

病原: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病毒钝化温度为70-80℃;体外存活期22℃时3天。

发病规律:病毒在病球茎、种子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棉蚜、叶螨及种子传播。苗期发病后,随着仙客来的生长发育,病情指数随之增加。病情指数与温室内棉蚜、叶螨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防治:①种子处理:将种子用70℃的高温进行干热处理脱毒。②加强栽培管理:栽植土壤用50%福美砷等药物处理。无土栽培发病率低,栽培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砂土等物质。合理施肥。氮肥和钾肥的比例对仙客来的健康生长很重要。氮、钾肥比例为1:1.2-1.5。③药剂防虫: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防治传毒昆虫。④培养无毒庙:用球茎、叶尖、叶柄为外植体的组培苗,其带毒率较低。

草坪的栽培管理技术白粉病的防治


分布与危害

白粉病(Powderymildew)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为草坪禾草上常见的茎叶病害之一,尤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病最重,是早熟禾和羊茅属草上的重要病害。当感病草种种植在荫蔽或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遇到长期的低光照,发病就会很严重。该病主要降低光合效能,加大呼吸和蒸腾作用,造成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草坪景观。

发病规律

症状

受害叶片上先出现1~2mm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褪绿斑点,以叶面较多,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的绒絮状霉斑。

初白色,后污白色、灰褐色。霉层表面有白色粉状物,后期霉层中出现黄色、橙色或褐色颗粒。随病情发展,叶片变黄,早枯死亡一般老叶较新叶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草坪呈灰白色,像撒了一层白粉,受震动会飘散,该病通常春秋季发生严重。

病原

白粉病是由禾白粉菌(ErysiphegraminisDC.exMerat)引起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株体内或病残体中越冬。翌春,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越冬后成熟的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在晚春或初夏对禾草形成初侵染。着落于感病植物上的分生孢子不断引起再侵染。

分生孢子只能存活4~5天,萌发时对温度要求严格,适温17~20℃,对湿度要求不严格。白粉菌侵入禾草后,寄生在寄主叶片的表皮层细胞,通过吸器从活细胞中吸收所需要的营养。子囊孢子的释放需要高湿条件,通常发生在夏秋季降雨之后白粉病为害加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并合理布局

选用抗病草种和品种并混合种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品种抗病性根据反应型鉴定:免疫品种不发病;高抗品种叶上仅产生枯死斑或者产生直径小于1mm的病斑,菌丝层稀薄;中抗品种病斑亦较小,产孢量较少。粗茎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和早熟禾及草地早熟禾的Nugget和Bensun两个品种比较抗病。

(2)科学养护管理

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在草坪生长季节,可以使用坪安13号速抑坪,可以有效控制草坪生长,减少草坪修剪次数,同时增强草坪的抗病能力。适时修剪,在白粉病易发区,更应注意草的留茬高度;保证草坪冠层的通风透光,尤其要注意草坪周围观赏性灌木和树木的选择、修剪;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不要过湿过干。

(3)药剂防治

在草坪生长季节可以使用坪安21号夏坪康,20克兑水25-30公斤对草坪草叶面进行喷雾。重复使用需间隔10天以上。提高草坪草健康水平,增强草坪草抗病和抗逆能力,对草坪的多种病害均有防治。使冷季型草坪安全越夏。

在草坪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坪安10号-必菌鲨,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可及时铲除病菌,防治病害。

另外,还可选用其他药剂,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防治。据报道,在该病严重危害地区,使用坪安19号-喷克菌,或30%特富灵2000倍液喷雾,防效良好。

园林草坪的管理技术炭疽病的防治


炭疽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可侵染几乎所有的草坪草,以在一年生早熟禾和匍匐翦股颖上造成的危害最严重。我国有零星发生,危害不太严重。

症状表现:

环境条件不同下炭疽病症状表现不同。

冷凉潮湿时,病菌主要造成根、根颈、茎基部腐烂,以茎基部症状最明显。病斑初期水渍状,颜色变深,并逐渐发展成圆形褐色大斑,后期病斑长有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当冠部组织也受侵染严重发病时,草株生长瘦弱,变黄枯死。

天气暖和时,特别是当土壤干燥而大气湿度很高时,病菌很快侵染老叶,明显的加速叶和分蘖的衰老死亡。叶片上形成长形的,红褐色的病斑,而后叶片变黄、变褐以致枯死。当茎基部被侵染时,整个分蘖也会出现以上病变过程。

草坪上出现直径从几个厘米至几米的、不规则状的枯草斑,斑块呈红褐色一黄色一黄褐色一再到褐色的变化,病株下部叶鞘组织和茎上经常可看到灰黑色的菌丝体的侵染垫,在枯死茎、叶上还可看到小黑点。炭疽病症状上的典型特点是在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显微镜检察分生孢子盘上刚毛存在与分生孢子,可作为快速诊断炭疽病发生的依据。

另外,在田间诊断过程中还发现两种病菌也能引起近似炭疽病的症状:

一种是由Microdochiumbolleyi引起;

另一种是由Volutellacolletotrichoides引起。

若要进一步区分,必须进行病原物的准确鉴定。M.Bolleyi的产果机构是分生孢子座,不形成刺毛分生孢子也是单细胞的,新月形,但它只有59m长,而C.Grarninicola产果机构是分生孢子盘,有剌毛;V.Colletotrichoides与C.Graminicola的区V.Colletotrichoides形成的分生孢子座细小,半球形,其刚毛与刺盘孢的刺毛一样肉眼可见。刺毛深色,约100/m,在分生孢子盘上成环形分布。分生孢子单细胞,菜豆形,只有约5m长。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和病残体中渡过不适时期。当草坪草生长在逆境条件下,湿度高、叶面湿润时,病菌可穿透叶、茎或根部组织造成侵染。分生孢子盘在坏死组织中形成,然后释放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水飞溅传播到健康禾草上,造成再侵染。与病害发生密切相关的基本条件是那些造成草坪草逆境的环境,即:高温高湿的天气,土壤紧实,磷肥、钾肥、氮肥和水分供应不足,叶面或根部水膜等。该病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发生,但通常在夏季的数月中的凉爽、暖和天气里最具破坏性。

病害防治:

(1)科学的养护管理:适当、均衡施肥,避免在高温或干旱期间使用含量高的氮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在午后或晚上浇水,应深浇水,尽量减少浇水次数。避免造成逆境条件。保持土壤疏松减少紧实程度。适当修剪。及时清除枯草层。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

(2)种植抗病草种、品种。

(3)发病初期,用百菌清或乙磷铝等内吸性杀菌剂兑水喷雾,一般浓度为500~800倍,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草坪的种植管理技术黄化现象的防治


草坪是园林绿地的基础,也是底色。草坪生长过程中常发生草坪黄化现象。黄化现象的原因大体上分为病虫害及生理病害两大类。

一、黄化的主要原因

1.缺乏形成叶绿素必要的养分,如铁、镁、锰、硫等元素,其中缺铁是主要原因。

2.缺乏氮素,不能形成蛋白质而发生黄化。施氮肥时不均匀,有的草坪因氮肥过量而发生黄化。

3,吸收养分不平衡,致使发生黄化现象。例如,在施用石灰多的情况下,镁元素缺乏。也影响铁的吸收;钾肥用量太多,妨碍吸收其他盐类。

4.光照不足,妨碍光合作用。梅雨季节光照不足,会妨碍光合作用,使根的机能减退,特别是施肥过少的草坪,会影响植株积累碳水化合物,氮素代谢受到阻碍,导致发生黄化现象。

5.低矮或枯草层过厚,通常会导致黄化现象。

6.土壤中缺铜,使草坪草黄化。

7.由于病原菌的存在,根的机能衰退而吸收铁受阻,植株地上部分呈黄化现象。

8.因线虫为害,根的机能衰退,阻碍营养吸收,地上部分发生黄化现象。

9.因甲虫等为害,使草坪草地上部分呈黄化现象。

10.由于排水不畅,地面积水,土壤过于潮湿而导致黄化。

二、黄化防治方法

1.及时使用杀菌剂、杀虫剂预防病虫为害。

2,避免加盖过多表土,覆盖太厚而影响草坪草的正常生长。

3.采取施肥、灌溉、松土等养护管理措施,使草坪根系和茎健壮生长。

4.勿使土壤板结,保证地表以下O至30厘米土层通气良好。

5.土壤中缺铁、草坪草生长过于繁茂或长势衰弱情况下都不宜进行垂直剪切措施,否则容易黄化。

6.土壤pH值应保持在5.3至6.3范围内,偏酸或偏碱时都应施用化学药剂或化肥进行调整。

7.对症下药施用微量元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往往发生黄化现象。

8.改善排水系统。

园林植物种植管理中草坪红丝病的防治


分布与危害

广泛分布于各地潮湿冷温带地区,尤其在缺乏氮肥的草坪上红丝病发病特别猖獗。严重危害翦股颖、羊茅、黑蒸麦草和早熟禾、狗牙根等属草坪草。

症状

典型症状是草坪上出现环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为5~50cm、红褐色的病草斑块。病草水浸状,迅速死亡。死叶弥散在健叶间,使病草斑呈班驳状。病株叶片和叶鞘上生有红色的棉絮状的菌丝体(直径可达10mm)和红色丝状菌丝束(可以在叶尖的末端向外生长约10mm),清晨有露水或雨天呈胶质肉状,干燥后,变细成线状。仔细地检查单株病草可以发现红丝病只侵染叶子,而且叶的死亡是从叶尖开始向下发生。红丝病在1年中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均可发生,症状易多变,特别是当不产生红丝或红色棉絮状物时,诊断就很困难。

病原

地衣状伏革菌Corticiumfuciforme(McAlp.)Wakef

发生规律

红丝最高存活温度为32℃,最低为20℃,在干燥的条件下能保持活性达2年。病菌能够通过流水、机械、人畜等在一定范围内传播,还可由风远距离传播。病菌萌发需要叶片或叶鞘表面有一层湿润的水膜。因此,高湿、重露、少量的降雨及雾,及适宜的温度是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可造成病菌大量侵染,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两天之内就可造成草株死亡。另外,低温、干旱、肥力不足(特别是氮肥缺乏时)及其他病害或使用生长调节剂等引起草坪草生长迟缓的因素,都可促使红丝病严重发生。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一般严重发病期不会超过几个月。

防治方法

(1)保持土壤肥力充足,增施氮肥有益于减轻病害,但应避免过度。

(2)土壤的pH值应保持在6.5~7.0。

(3)及时浇水以防止草坪上出现干旱,应深浇,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应在白天的早晨,特别避免傍晚浇水。

(4)避免荫蔽,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

(5)适当修剪,并及时收集剪下的碎叶集中处理,以减少菌量。

(6)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

(7)发病初期可用代森锰锌、福美双等药剂喷雾,进行必要的化学防治。

园林造景中草坪植物遭受鼠妇虫害如何防治


害虫鼠妇严重破坏草坪的养护,如何做好鼠妇的防治工作。

鼠妇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鼠妇科。别名潮虫、西瓜虫。分布全国各地。幼虫和成虫咬食植物的幼芽、嫩根或茎基部,常造成草坪生长不良,叶片枯黄,严重时造成死亡。

鼠妇一年发生一代,以成体或幼体在地下越冬。翌年3月大量出现,成虫产卵于腹部下面,孵化后脱离母体。每头雌成虫可繁殖大约100头,离开母体即可自由活动取食,取食后体壁颜色逐渐变深,个体逐渐增大,隔一定时间钻入土中脱皮1次。初孵幼虫多随雌成虫群集在一起,经30至70天后开始独立生活,1年后成熟。

鼠妇喜欢在潮阴条件下生活,不耐干旱。夜出为害,以晚上21至22时、早上7至8时活动最盛,阴天也出来活动,早春的草坪易受害,对圈肥及腐草有趋性,有负趋光性和假死性。鼠妇再生能力比较强,受惊或受外物碰触后,其身体立即卷成球形,故又称团子虫或西瓜虫。

防治方法1.不要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保持草坪的清洁,及时清除杂草与垃圾。3.化学药剂防治,发生量大时可选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等,也可结合防治草坪地下害虫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园林植物牡丹病毒病的防治


牡丹病毒病

症状:牡丹环斑病毒(PRV)在叶片上产生深绿和浅绿相同的同心轮纹圆斑,同时有小的坏死斑,植株不矮化,TRV亦变化大小不一的环斑或轮斑,有时则呈不规则形,而PLCV引起植株明显矮化,下部枝条细弱扭曲,叶黄化卷曲。

病原物:

(1)牡丹环斑病毒(Peonyringspotvirus,PRV)病毒粒体球状,27纳米。难以汁液摩擦接种,可以由蚜虫传播。

(2)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rattlevirus

TRV)病毒粒体有两种,长的为190纳米,短的为45-115纳米。能汁液接种,报道线虫、菟丝子和牡丹种子都能传毒。

(3)牡丹曲叶病毒(Peonyleafcurlvirus,PLCV)由嫁接传染。

传染途径:用病株分株繁殖,或作嫁接材料以及田间蚜虫大量发生。寄主植物:PRV、PLCV为害芍药、牡丹;TRV除芍药、牡丹外,还为害风信子、水仙、郁金香等花卉。

牡丹白粉病

症状: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斑,常扩大接连成片,甚至覆盖整株叶片和茎杆,引起植株早衰或枯死。

病原物:ErysipheaquilegiaeDC.etMer.,称耧斗花白粉菌。

传染途径:病菌以闭囊壳(病叶上小黑点)在病残体上越冬,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施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的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牡丹褐斑病

牡丹褐斑病在牡丹生育后期发生。

症状:叶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苍白色斑点,一般直径为3-7毫米大小的圆斑。一叶中少时1-2个病斑,多时可达30个病斑。病斑中部逐渐变褐色,正面散生十分细小黑点,放大镜下绒毛状,具数层同心轮纹。相邻病斑合并时形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发生严重时整个叶面全变为病斑而枯死。叶背面斑病呈暗褐色,轮纹不明显。

病原:病原菌为变色尾孢菌(Cercosporavariicolor

Winter),属丝孢纲、丝孢目。分生孢子梗淡色,偶有隔膜或屈曲,不分枝,大小为10-352-4微米。分生孢子无色至淡褐色,大小为40-1202.0-3.5微米。

传染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和病落叶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侵染来源。以风雨传播,从伤口直接侵入。多在7~9月份发病,台风季节雨多时病重。下部叶先发病,后期管理放松,盆土过干、过湿时病重。

防治方法

1、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2、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或36%甲.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豇豆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不少农户在栽秧豇豆时会遇到豇豆病毒病,那么豇豆病毒病应该怎样防治呢?

该病为系统性症状,叶片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有时可见叶绿素聚集,形成深绿色脉带和萎缩、卷叶等症状。

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AMV)和蚕豆萎蔫病毒(BBWV)侵染引起。三种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豆蚜等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病株汁液摩擦接种及农事操作也可传播。

防治方法:

①选用耐病品种如之豇28-2、红嘴燕等。

②及早防治蚜虫。

③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

④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或20%抗病盛乳油500--800倍液,或60%病毒A片剂(15kg水中加2片),或20%万毒清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病毒克或2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8%病毒1号600--800倍液,或复方克病神500倍液加植保素500倍液,或病毒王500倍液加平衡剂300倍液,或病毒速克灵乳油500倍液加克旱寒增产剂(黄腐殖酸锌)500倍液喷洒,每7--8d喷1次,连喷3--4次。

半夏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半夏又叫水玉、地文,天南星科半夏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现将半夏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病因症状:

此病为马铃薯Y病毒组的芋花叶病毒DasheenMosaicVirus,既DMV。主要是由于半夏种茎带病毒或蚜虫等昆虫传播病毒。多在初夏、高温多雨、发生蚜虫等情况下发生并蔓延。

半夏植株发病后,正常生长的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片变成花叶,皱缩扭曲,上卷,植株矮化畸形,生长不良。此病也可使半夏在储藏期间造成大量腐烂。

2、防治方法

(1)选择无病的地块和区域种植;严格筛选半夏良种。

(2)施用经发酵并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磷钾肥。

(3)及时彻底消灭或预防蚜虫等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半夏出苗后,要连续喷洒40%的乐果或80%的敌敌畏1500倍,7天一次,连喷3次。

(5)发病初期,用病毒清、克毒威、毒霸等新型低毒、低残的药剂治疗,3天一次,连治疗三次。

菊花病毒病的防治办法


别名花叶病。

分布为害全国各药用菊花产区均有发生,且为害较重。药菊的主产区都是老品种,连续栽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栽种方法,又多采用分根或扦插繁殖。因此,药菊的病毒病种类多,发生为害较重。1985年9月,在滁菊主产区全椒县马厂调查,病毒病发病率为100%,约有20%左右的菊花田块,因病毒病导致全田枯死而绝产。安徽省药菊的几个品种,病毒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0%左右。病毒病是菊花的一大病害。

症状由于为害菊花的病毒种类多,加之复合侵染,因此,症状很复杂,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1)病株心叶黄化,有的叶脉保持绿色,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2)幼苗叶片畸形,心叶有灰绿色微隆起的线状条纹,生长中、后期症状不明显;(3)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斑块;(4)叶片暗绿色,叶小而厚,叶缘和叶背呈现紫红色。病毒病严重的植株,亦易感染褐斑病和霜霉病,导致叶片自下而上枯死。

病原安徽农学院病毒室几年来对药菊病毒病的研究,为害药菊的主要病毒种类有以下4种:

1.番茄不孕病毒(TAV):能侵染11科38种植物。病毒颗粒球状,直径30nm,超薄片电镜观察,可在细胞质内见到大量排列整齐的堆集状病毒粒子。钝化温度为65℃,体外存活期4~6天,稀释限点为10-210-4,蚜虫传毒。

2.马铃薯Y病毒(PVY):能侵染4科16种植物。病毒颗粒线状,长680nm。电镜超薄片观察,可见到叶肉细胞质内、叶绿体间有典型风轮状内含体。钝化温度60~65℃,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3天。蚜虫传毒。

3.马铃薯X病毒(PVX):能侵染7科22种植物。病毒颗粒线状,长度为470~580nm,钝化温度70℃,稀释限点10-4体外存活期在15天以上。蚜虫传毒。

4.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颗粒球状,直径30nm。能侵染7科20余种植物。钝化温度65~7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活期为5~7天。蚜虫传毒。

侵染循环病毒在留种菊花母株内越冬,靠分根和扦插繁殖把病毒传到下年。病害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蚜虫传毒。传毒的蚜虫有桃蚜、棉蚜、菊蚜、萝卜蚜等。由于药菊叶片中含有多酚氧化酶及药菊本身特有的挥发油类物质,可抑制病毒的体外传染,很难磨擦传毒。

发病条件药菊病毒病发生的轻重,与以下因素有关:留种母株发病的轻重,母株生长健壮的发病轻;与蚜虫发生量与发生期有关,发生早、数量大,病毒病发生重;与栽种方式有关,药菊与油菜、小麦、春大豆套种的,发病轻,菊花单种,作物相复杂的地区发病重;土地瘠薄、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靠近村边、路边和树荫下的菊花发病亦重。

防治

1.栽种脱毒菊苗: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进行脱毒,并建立无毒苗留种基地,大量繁殖后,栽种无毒苗。脱毒菊苗,产量成倍增加。

2.田间株选健壮植株留种:菊花收获前,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开花多而大的植株留种。

3.因地制宜推广套种,利用其他作物的屏障,减轻蚜虫为害。

4.生长季节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

5.增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在栽苗时,用锌、铜、钼、两等微量元素配成复合微肥蘸根,现萤前叶片喷施钾、硼等肥料,可增强抗病性,提高产量。

室内盆栽植物香石竹病毒病的防治


香石竹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在各栽培地区均有发生。常见的病毒病为叶脉斑驳病、坏死斑病、蚀环病和潜隐病,病毒常引起香石竹生长衰弱,花枝短、花朵变小、花瓣出现杂色、裂萼等现象,严重影响切花的质量和产量。

(1)香石竹坏死斑病:感病植株中部叶片变为灰白色,呈淡黄坏死斑驳,或不规则形状的条斑或条纹。下部叶片常表现为紫红色的条斑或条纹。随着植株的生长,症状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黄坏死。引起该病病原为香石竹坏死斑病毒病毒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一般情况下,难以用汁液接种。而在美国石竹上接种易成功,可作为香石竹坏死斑病毒的诊断寄主。

(2)香石竹叶脉斑驳病:该病在香石竹、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上;均产生系统花叶,花瓣碎色。幼苗期,症状不明显,随着植株的成长,病毒症状加重。冬季老叶往往呈隐症。引起该病病原为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该病毒主要是通过汁液传播,桃蚜也是重要传播媒体。在园艺操作过程中,如摘心、掰芽、采花等操作中,病毒可以通过手、工具传播。

(3)香石竹蚀环病:大花型香石竹品种受害,感病植株叶上产生轮纹状、环状或宽条状坏死斑,幼苗期最明显。发病严重时,很多灰白色轮纹斑可以连接成大病斑,使叶子卷曲,畸形。此病在高温季节呈隐症。该病病原为香石竹蚀环病毒.该病主要通过汁液和蚜虫传播。此外,植物摩擦接触以及园艺工具等都可传毒。

(4)香石竹潜隐病毒病:该病也称香石竹无症状病毒病,一般不表现症状,或者产生轻微花叶症状。与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复合感染时,产生花叶症状。该病病原为香石竹潜隐病毒。该病主要通过汁液和桃蚜传播。

防治:①加强检疫:目前我国所栽培的香石竹品种几乎全部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进口苗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某种病毒,所以对检疫工作一定要严格把关,以免病毒病在我国大发生。②生产单位繁殖小苗,需从健壮无病的母株上采取插条。建立无病毒母本园专供采条。通过茎尖脱毒组培法,繁殖生产用苗。③在香石竹切花生产过程中,要避免人为的传播,如在田间卫生管理、整株、摘心、掰芽过程中,注意手和工具的消毒。④定期喷施杀虫剂防虫,防止昆虫对病毒病的传播。

《草坪植物的种植管理技术病毒病的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草坪植物的养护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