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介壳虫对玫瑰的危害及其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介壳虫是同翅目、盾介科的昆虫。大多数虫体上有蜡质分泌物。雌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

一、介壳虫对玫瑰的危害

危害玫瑰的介壳虫主要有吹绵介壳虫和桃球坚介壳虫。主要危害玫瑰的枝条,固定在枝条上吸取营养,造成花丛营养不良,叶片受害失绿或脱落,引起枝条皮层开裂,造成大批花丛枯死。吹绵介壳虫的排泄物常会引起黑霉病的发生,使叶片和枝条变成黑色,影响玫瑰的生长。因此介壳虫对玫瑰的危害很大,如不能有效地防治,将严重影响玫瑰的生长和产量。

二、防治方法

这种害虫的发生先后不齐,虫体背部又有蜡质介壳覆盖着,因此防治不易彻底,应抓紧在玫瑰休眠期进行防治。在秋冬季节,玫瑰落叶后和来年发芽前各喷施1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在春天玫瑰发芽前也可喷施40%速扑杀(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在幼蚧初孵至盛孵期,即5月中旬至6月中旬喷40%速扑杀(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1次。若错过最佳防治期,应复合用药,以内吸性强的农药配以渗透蜡质较强的杀介壳虫药物为佳。

另外,除药物防治以外,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剪除病虫枝条、枯枝,以便于喷药,应将剪下的病虫枝条和枯枝及时清除出玫瑰地。并及时焚烧,以消灭虫体和虫卵。保护与利用天敌,介壳虫的天敌资源丰富,有方头甲、灰唇瓢虫、寡节瓢虫、大红瓢虫、澳洲瓢虫、黑缘瓢虫、蚜小蜂、黄金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姬小蜂、扁角跳小蜂、草蛉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用药剂防治时,尽量避开天敌盛发期喷药,并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品种,减轻对天敌的伤害。

小编推荐

怎么防治介壳虫的危害


介壳虫是一类小型昆虫,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雌雄异体。雌虫无翅,雄虫有1对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介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营固定生活,即形成介壳。介壳虫抗药能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下面,小编教您怎么防治介壳虫的危害。

一、危害症状

介壳虫种类较多,如蜡蚧、绵蚧、粉蚧等,繁殖较快。其成虫、幼虫在茎、叶上聚集生活,将口器刺入林木的叶片组织内吸食汁液,使寄主丧失营养及严重失水而长势衰退。介壳虫在危害的同时,大量排出蜜露,招致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

二、防治方法

1、用白酒对水,比例为1∶2,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月中浇1次,此后每隔半月左右浇1次,连续4次见效。

2、用食醋50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地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的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光亮。

3、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试病株,能。把介壳虫除掉,且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连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能彻底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危害。

4、在孵化期,幼虫尚未固定时进行喷药,1周喷1次氧化乐果或敌敌畏,连续3~4次,就可见效。

介壳虫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近些年来,由于园林植物引种较多、更换频繁,加上栽植措施不当、环境污染严重,花木介壳虫的问题比较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亟待引起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发生特点

1.种类繁多,寄主广泛。全球已命名的介壳虫有4000多种,我国记载的有650多种,除极少数资源昆虫如白蜡虫、紫胶虫外,其余都是植食性害虫。南北各地多种花木深受其害,仅常见的就近百种,如绵介壳虫类的吹绵介、草履介,盾介类的桑白盾介、糠片盾介,蜡介类的红蜡介、日本龟蜡介,粉介类的康氏粉介、堆蜡粉介等。介壳虫危害植物多、食性杂,如日本龟蜡介的寄主有梅花、樱桃、海桐、黄杨等几十种植物,而桑白盾介能危害芭蕉、银杏、月季、山茶等百余种花木。

2.行为隐蔽,习性独特。介壳虫形体微小,雌雄异型,雌成虫无翅,身体分节不明显,体长一般在0.5至2.5毫米之间;雄成虫有一对膜质前翅和平衡棒,体形更为纤细且寿命短促。介壳虫是典型的刺吸性害虫,多数介壳虫的若虫具有由外部表皮与其身体分泌蜡质形成的介壳,介壳像一个盔甲,护卫着虫体,使得危害行为隐蔽而又方便。

3.繁殖迅速,适应性强。介壳虫除了有性繁殖,还能进行孤雌生殖。介壳虫大多每年发生1至2代,少数每年发生多代。介壳虫产卵量大,通常每只雌虫能产卵数十至数百粒,枣大球介最多可产卵9000余粒。气候干燥、尘土飞扬的城市环境,许多生物不太适应、表现性状不良,而介壳虫很能适应、滋生发展普遍,北京、南宁市都曾报道,人为活动频繁、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介壳虫的发生更多更重。

4.危害严重,防治困难。介壳虫若虫常群集于花木枝叶、果实上刺吸汁液,造成花木枝叶变黄易枯,不少种类还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妨碍寄主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

受害植物轻则长势衰退,重则枯萎而死。吹绵介的发生曾给洛阳市的牡丹等花木带来严重威胁。多数介壳虫由于大部分时间被介壳保护,一般药剂难以渗入体内,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困难。防治对策

1.严格检疫,防止人为扩散。雄介壳虫虽有足翅,但运动能力很弱,雌介壳虫足翅退化,基本固着危害。介壳虫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种实携带。因此,凡调运苗木等繁殖材料,应严格进行检疫,一旦发现带有介壳虫,立即消灭。

2.加强管理,提高抗性。光照不足、长势衰弱的植株,往往易受介壳虫危害。对花木改善栽培措施、提高管护水平,如合理浇水施肥、保持通风透光等,能提高其抗性,降低介壳虫的危害。对少量发生的介壳虫,可用刷子刷除,或用竹片刮掉,也可结合抚育将有虫枝叶剪去销毁。

3.保护天敌,抑制虫口密度。介壳虫有许多天敌,捕食性天敌主要是鞘翅目的瓢虫类,寄生性天敌主要是膜翅目的小蜂类。澳洲瓢虫防治吹绵介,扁角跳小蜂防治红蜡介。对这些天敌应加以保护,避免滥用药物,保护天敌生物栖息的植物,发挥天敌在抑制介类虫口密度中的作用。

4.掌握时机,恰当用药。介壳虫若虫孵化后,先群聚取食,爬行一段后即固定危害,一般固定3?7天后就可形成介壳,介壳形成前的这几天体壁柔弱,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卵孵化盛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毒的药剂为佳,可喷洒50%杀螟松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也可用25%亚胺硫磷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每月连喷3次,喷时要尽量做到均匀周到,且宜在晴天时进行,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米兰介壳虫的防治措施


危害米兰的介壳虫主要是吹绵蚧、褐软蚧等。其若虫和成虫群集于叶背和枝梢上刺吸汁液,常使米兰枝叶发黄、枝梢枯萎,引起落叶甚至全株枯死。介壳虫还可诱发米兰煤污病,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

(1)吹绵蚧:寄主广泛,在温室花卉中除米兰外,还能危害红背佳、含笑、扶桑、山茶、佛手等花木。其雌成虫椭圆形,桔红色,长5~7毫米,腹面平坦,背面隆起,呈龟甲状,被有银白色蜡质和纤维状蜡丝,腹部附有白色卵囊,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16条。雄成虫体长3毫米,细长,桔红色,前翅发达,灰褐色,后翅退化。若虫初孵时无蜡质覆盖,取食后才渐渐出现淡黄色蜡粉。卵初产时橙黄色,后渐变为桔红色。

在北方地区,吹绵蚊每年发生2~3.代。,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越冬。适宜温度为23~24℃,高温不利于其生长发育,39℃即可使之死亡。

(2)褐软蚧:在北方温室内发生普遍,危害的花木种类也很多。雌成虫体长3~4毫米,卵圆形,扁平,多为棕褐色,背面有纵脊纹。若虫呈长椭圆形,扁平,黄绿色,背面中央呈纵脊状。

褐软蚧1年发生2~5代,以雌成虫或若虫越冬,第2年4~5月变为成虫,5~6月胎生若虫,若虫固定取食后即不再移动,8月变成成虫后,又胎生若虫。

(3)防治措施:一是要加强引进苗木检疫,避免害虫远距离传播。二是应在米兰秋季入室前彻底清除虫体。家养米兰发生介壳虫危害时,可以用软刷刷除虫体或结合修剪将虫枝除去集中烧掉,也可试用适合家庭使用的防治介壳虫验方有哪些?问题的解答中介绍的验方。三是药剂防治。须抓住卵孵化盛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见效。如介壳已经形成,可以将味哺丹和铁灭克颗粒剂埋入土中,内径24厘米的花盆,用3%味哺丹颗粒剂10~15克或5%铁灭克颗粒剂3~5克,也可喷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

芒果介壳虫怎么防治?


芒果介壳虫,在广东、海南、广西有散布,属部分偶发性首要害虫,仅在少数果园造成损害。可为害树冠部分的枝梢、叶片和果实,啃咬其安排的汁液,引起落叶、落果,严重时引起树体早衰。虫体固着在果皮造成虫斑,并排泄许多蜜露和蜡类,诱发烟煤病,影响果实外观。

形态特征

为害芒果的介壳虫品种许多,首要品种随产区而有差异。广东、海南芒果产区首要有椰圆盾蚧(AspidiotusdestrutorSignoret),雌介壳圆形,直径约1.8毫米,淡褐色、薄而透明;

若虫初孵时浅黄绿色,后变黄色,椭圆形,春夏日全树叶片受害,若虫、成虫群集于叶面,啃咬叶片汁液,引起许多叶片失绿变黄,初孵若虫向嫩叶及果实上爬动,后固定在叶背或果实上为害,虫体排泄许多白色蜡粉,诱发煤烟病。

广州市郊区近几年发现芒果轮盾蚧[Aulacaspistubercularis(Nemst)]部分为害严重。此外,各地报导的部分为害芒果的蚧虫还有红蜡蚧、褐圆蚧、矢尖蚧、长盾蚧、芒果胶蚧等。

防治方法

①加强果园修剪技能,进步果园通风透光度,秋剪时将受害重的枝梢整枝剪除,并会集焚毁。

②依据虫情及时施药,在幼蚧初发盛期特别一龄若虫抗药力最弱时施药,施药距离一般为7-10天,连施2-3次,有用药剂有40%速扑杀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莲纹夜蛾对莲藕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莲纹夜蛾,又名莲纹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为害莲藕外,还为害水蕹菜、芋头等其它多种作物。嘉鱼县2002年发生面积达2000hm2(30000亩),2011年发生2333hm2(35000亩),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籽白莲生产为害程度逐年更为严重,现将其发生特点和为害程度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莲纹夜蛾发生的特点

莲纹夜蛾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一般78月份发生量最大,为害也最重。第一代盛蛾期4月中、下旬,此代对莲藕不能造成为害,第二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早发莲藕造成零星为害,第三代在7月上、中旬,第四代在8月上旬,该两代发生量大,对莲藕为害最重,也是藕莲和籽白莲生长期最旺盛,产量构成的关键时期,此期受害,将导致藕莲地下茎的形成减慢,影响膨大,籽白莲地上茎叶、花蕾、幼嫩子房及莲籽的为害造成减产。第五代在9月上、中旬,此代相继为害,但不严重,对产量不能造成大的威协,第六代发生在10中、下旬,对莲藕不能造成损失为害。莲纹夜蛾发育周期成虫715天,短则35天,少数20天以上,一般雌蛾比雄蛾寿命短,卵块孵化日平圴气温24℃25℃56天,28℃34天,34℃35℃2.5天。幼虫有六龄,13龄历期为2天,4龄为23天,5龄34天,6龄为6天,整个幼虫期约1727天不等。与气温有关,21℃时27天,26℃时17天,30℃约12.5天。老熟幼虫在地下表土13厘米处做室化蛹,气温在28℃30℃时蛹期为811天,气温在23℃27℃时蛹期1017天。成虫羽化后一般产卵35块,最多10块,每块卵300400粒,最少也有100粒,多者达1000粒以上,也就是说一只雌蛾可产卵10002000粒,多者3000粒左右,产卵历期715天,一般卵产在荷叶的反面。荷叶是幼虫的最佳饲料,由于产卵量大,孵化程度又高,所以蚕食量大,严重田块可将整田荷叶、莲花、莲蓬吃得剩下无几,暴食性极强。据有关研究表明;用荷叶饲养幼虫历期只有9天,而用棉花叶、苎麻叶、烟叶、蓖麻叶饲养,其历期分别为1723天,14天,11天,1418天。

2.莲纹夜蛾对植株的为害程度

莲纹夜蛾是以幼虫对莲藕植株造成为害,主要为害莲叶、莲花、莲蓬(子房)、嫩莲籽等地上部分,2002年、2011年在嘉鱼大发生时,部分莲田莲叶全部吃光所剩无几,整个荷叶仅剩叶脉及表皮,幼虫孵化后3龄前常群集一起肯食叶背的叶肉,只留上表皮组织和叶脉,远看灰白色筛孔状,形成一张薄亮的网状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后逐渐枯黄死亡。当将整片叶子吃尽后,幼虫并吊丝下垂,随风飘扬,转移到附运植株上为害,一般23龄以后分散为害,取食叶片形成缺刻,4、5龄是暴食阶段,叶、蓬、花、果为害最重,严重的莲田连莲花和莲蓬(子房)都被啃食毁坏。当一块莲田莲叶吃光以后,大龄幼虫可分散爬行通过田埂转移到另一莲田继续为害。三龄幼虫有受惊后假死的习性,幼虫一般白天躲避阳光,藏于荷叶反面为害,晚上或阴雨天便爬到叶的正面为害,发生严重的莲田无论白天和夜间,幼虫整天为害。笔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一般莲田平均每片荷叶有34头幼虫,严重的莲田每片叶平均56头幼虫,莲叶为害率达98%,莲蓬为害率达80%,有的每个莲蓬上有大龄幼虫24头。经田间取鲜样测定,为害的荷叶单叶鲜重只有18克,比正常好叶58克鲜叶重减少222.2%,莲蓬(子房)为害后单个鲜重55克,比正常好莲蓬68克鲜个重减轻23.64%,为害后的莲籽百粒重下降,正常莲籽乳熟期百粒262克,受害籽229克,减产14.41%,腊熟期正常籽百粒重218克,受害籽178克,减产22.47%,老熟的正常黑籽百粒重145克,受害籽115克,减产26.1%。更为重要的是为害后的莲籽肉质不饱满,易腐烂,肉质软绵,无硬度,品质差,商品性低劣,籽白莲商品收购价格比正常好籽低50%左右,甚至无人收购,一般籽白莲田667㎡减少收入250300元以上。藕莲田受害后,光合作用减退,无法制造有机营养供地下茎生长及膨大,藕节短,茎围细(不粗壮),可导致藕莲减产30%50%,减收10001500元左。

3.莲纹夜蛾的防治方法

3.1.人工插靶或灯光诱蛾。在莲田安0.33hm2(5亩)面积插一个新鲜杨树枝靶诱杀成虫,采用晚插早收,收靶时用塑料(编织袋)袋将杨树枝靶放入口袋内摇下成虫,带出田外集中消灭。电源方便的莲田也可以用磁振灯诱蛾,1hm2莲田安放一盏灯,诱杀成虫效果好。

3.2.人工除卵。56月份一般第二代发生量较轻,只有少数莲田或个别莲叶上群集发生为害,要经常在田间观察检查卵块或刚孵化沒分散的低龄幼虫,一但发现有卵或有群集幼虫为害的荷叶将其摘掉集中消毁,减轻后期虫源基数。

3.3.田间放鸭。在幼虫大量发生时利用养鸭户的群鸭进入莲田放养,鸭群在田间的摇动可使一部分幼虫散落下来喂鸭,可取到生物养鸭的效果,又能降低莲田的虫口密度,见效好。

3.4.化学农药防治。56月份出现幼虫为害时,要及早进行防治,特别是要注意在蚁螟幼虫群集为害时施药,一定要掌握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这时的幼虫小,抗药性小,否则,分散后既难治死,也难灭尽。化学农药防治667㎡用30%40%毒死蜱100毫升、或1.8%2%阿维菌素100毫升、或5%阿维菌素(冠腾)40毫升、或2.5%阿维..氟铃尿(甲宽)40毫升、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甲氨基阿维菌素、1.1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毫升、或30%氟啶.丙溴磷100毫升、或0.6%高效氯氟氰菊脂200毫升兑水30千克喷施,以上几种农药对大龄幼虫防治效果也很好,有经验的农户在以上农药中加20%氯氢菊脂(灭扫利)100毫升防治效果更好,因为上部农药喷施后有一部分幼虫散落在水田里,巧好落入水田的灭扫利可起到封闭水面的作用,能对幼虫起到中毒的触杀的作用,效果很理想。但在施药中要注意三项配套措施;一是荷叶叶面有腊质层,药液不易粘着,在荷叶上易形成大的水珠滚掉,施药时要采用小雾滳喷雾,避免粗水喷雾;二是在30千克(喷667㎡)药液中添加10毫升有机硅展着剂(又称增效剂),可有效地提高治虫效果。或在每桶药水中放一匙勺洗衣粉,提高药液在荷叶上的粘着力;三是要在晴天露水干后施药,施药后24小时无雨,否则,要补施,最好在有雨天或阴天不施药为好,以免降低药效和防治效果。

米兰种类的介壳虫防治


米兰花香浓郁且经久不散,是适宜庭园、室内陈设的芳香类花卉。但其极易受介壳虫为害,介壳虫在米兰上繁殖很快,成虫多为纯白色,雌虫在壳下产卵,孵化成幼虫后,离开母体向植株各部位缓慢爬行,先行者占据叶腋处,后来者则栖身于叶柄、叶背、有时叶片正面也可能发生,幼虫过多时可布满整个枝干。幼虫选好居住地便可以静卧结壳,形成成虫,并长期固定一处吸食汁液,如果防治不及时,枝干就如同附着一层白霜,久之受害枝干就会枯萎死亡。

如果是家庭养护或受害植株较少,可采用手工除杀,将其挤压死,注意叶腋处的成虫很容易被漏掉,所以需隔段时间再除杀,反复几次才可根除。当发生严重,虫量很大时,可喷施1000倍-1500倍的速扑介杀。由于成虫外被介壳,不易被药剂杀死,最好的方法是把茎干基部刻伤,然后用棉签或毛笔醮500倍的速扑介杀在伤处涂抹,这样药液可依靠植株的内吸作用进入树体,当介壳虫吸食了带毒的树液后,很快就会全部死亡。也可用其它毒性较强的农药配成浓度稍高的药液涂抹,但千万不能用原液,否则会使植株造成药害。

牡丹吹绵介壳虫防治

吹棉介壳虫是牡丹主要害虫之一。在栽植密度过大、枝叶相接的牡丹园或通风不良的家庭盆栽牡丹上容易发生。严重时不仅可使牡丹花朵开的量少花小,而且还会造成牡丹叶片脱落甚至全株死亡。该虫属同翅目、介总科、珍介属。雌虫虫体长5毫米-7毫米,椭圆形,橘红色,背面隆起,多皱纹,有白色蜡质分泌物。腹部平坦,有白色蜡质卵袋。多固着于枝条或叶片上吸食牡丹树液。以受精的雌虫越冬。当牡丹落叶后,可见枝干上有白色斑块状虫体分布全株。冬季是防治牡丹吹绵介壳虫的好时机。可用竹刀将枝干上所有的虫体刮去烧掉,并用波美3度-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速朴灭药1000倍液涂抹枝干,以毒杀越冬的雌虫和虫卵。冬季防治后如仍有残留的虫体未被杀死,可于第二年3月-4月份幼虫初孵期喷布50%的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1000倍药液,连续喷洒2次-3次,即可较为彻底地杀灭此种害虫。以后每年春夏之交要不断观察牡丹叶背面及枝条上有无此虫的再度发生,以便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桃树介壳虫防治要点


别名:桑白蚧别名桑白盾蚧、桑介壳虫、桃介壳虫、桑盾蚧;球坚蚧别名朝鲜球蚧、朝鲜球坚蜡蚧、朝鲜毛球蚧、杏球坚蚧、杏毛球坚蚧、桃球坚蚧。

分布为害桑白盾蚧,同翅目,盾蚧科。为害桃、李、杏、樱桃、苹果、梨、葡萄、核桃、梅、柿、枇杷、醋栗、柑橘、桑等。各地均有发生。

球坚蚧,同翅目,蚧科。为害桃、李、海棠、苹果、杏等。

发生规律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桑白蚧以受精雌虫在树干上越冬,4月下旬开始产卵,卵产于蚧壳下,若虫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盛期;2代若虫发生盛期为8月中下旬,若虫期是喷药防治的关键期。球坚蚧以二龄若虫越冬,2月下至3月初出蛰活动,为第一个喷药防治的关键期;5月中下旬为第一代若虫盛发期,也是第二个喷药防治的关键期。

为害特征桃树的介壳虫主要有两种:桑白蚧和球坚蚧,两种介壳虫都以若虫群集于枝条上吸食汁液,严重发生时,枝干表面盖满蚧壳,叶片细小,枝梢萎蔫,以致逐渐枯死。

防治措施有介壳虫发生的桃园,只要在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各喷一次有效药剂,即可取得优异的防治效果。杀扑磷类和毒死埠类杀虫剂对介壳虫均有良好效果,如:40%杀扑磷1500倍液+有机硅3000倍液。或2O%噻嗪酮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等。

果树介壳虫防治方法


果树介壳虫危害多种果树,危害果树的枝、干、叶、果等部位,造成果树生长势减弱、落叶,直至局部或整株枯死。受害果实常出现畸形,如红晕、龟裂等;树干受害后也会出现畸形,如皮层肿胀形成凸凹、枝条下垂等。因介壳虫体外有蜡被,化学农药不易透人,因而一般的杀虫剂不能奏效,防治十分困难。农药防治介壳虫的关键是抓好以下两点:

1.掌握好防治时间:在介壳虫的初龄若虫扩散爬动期用药效果最好,在果树芽刚萌动时全树喷施1000倍的速扑杀液,可保全年蚧类不会大发生,同时兼治全园90%以上的害虫。

2.选用渗透能力强的药剂:在初龄若虫期,可用45%马拉硫磷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喷雾或涂树干。介壳虫泌蜡后,用柴油和洗衣粉配成的乳剂防治较好。其配制方法是:洗衣粉、水、柴油比例为1∶3∶5,先把洗衣粉和水混合成稀糊状,加热至70~80℃,再将柴油隔水加热至60~70℃,然后把柴油注入洗衣粉的糊状液中,边注边搅拌,即成糊状原液,再将原液用喷雾器喷到另一容器中,使之充分乳化。最后将此乳液配成各种浓度的溶液使用。这种乳剂有较强的穿透力,并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对介壳虫、粉虱防效均较好,也可用于一些木本花卉介壳虫的防治。

多肉植物介壳虫的防治办法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喜欢肉肉的朋友们反应说,自己种植的肉肉,在生长过程中遭受了介壳虫的迫害,对此很多肉友们十分烦恼,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多肉植物常见的病虫害,以及介壳虫的防治办法。

多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般容易遭受叶螨(俗称红蜘蛛)、介壳虫、粉虱、棘跳虫等病虫害的威胁。只有把这些病虫害都除掉,那么我们精心养护的肉肉才能更好地生长。

介壳虫的防治办法:

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的甲壳包裹着,如用药物对它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为害的花卉有米兰、茉莉、山茶、含笑等。

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加强植物检疫:在自然情况下,介壳虫活动性小,其自身传播扩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花卉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和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检疫工作规定花卉不带危险性病虫(含各种繁殖材料)方可运输。如发现病虫,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消灭,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人工防治: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药剂防治: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也可以在药店里买那种消毒酒精,浓度75%或者以上的,用毛笔蘸取适量酒精后反复擦拭虫害部位,就能把蚧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果叶片过密,不好擦拭,可以直接用酒精淋受害严重的叶心部位,一般来说淋到的都会死,观擦几天后,如果还有发现继续酒精用上,适合少数几颗多肉,蚧壳虫已经泛滥,叶心都已经被蚧壳虫密密麻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防治的办法:

①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次见效。

②用食醋(米醋)50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的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发亮。

③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都彻底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为害,此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用柴油、洗衣粉、水按10:0.6:6的比例调成母液,此时母液含60%,呈牛奶状,用水稀释含油30%药液后,对米兰、金桔、苏铁上介壳虫仔细喷洒。一周后,介壳虫大部分由原来新鲜橙色变成干瘪状态,说明此法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最后再给大家普及一下介壳虫壳虫的其他知识:

介壳虫危害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形态退化,胸足退化或者完全消失,一般除初孵幼蚧具有活动能力外,其他虫态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终身在一处取食;

2.能分泌腊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随着虫龄的增大,介壳增厚,药物一般难以到达虫体;

3.繁殖量大,如大玉尖蚧壳虫每头雌虫产卵数千粒;白腊囊蚧每头雌虫产卵上千粒;吹棉蚧1年发生4~5代;糖片盾蚧壳虫可长年危害;

4.蚧壳虫危害后,可诱发植物烟煤病;

5.一些不利植物生长的环境,导致植物生长势头降低,有利于蚧壳虫的发生。

危害园林植物桂花树的主要虫害介壳虫螨虫的防治


桂花病害虽少,但虫害时有发生。主要害虫是:蚧壳虫、螨(红蜘蛛)。

一、蚧壳虫:蚧壳虫种类很多;桑盾蚧、吹绵蚧、红螨蚧、糠片蚧、粉蚧等等.危害多种果树、花卉。如桃、李、柑桔、葡萄、月季、樱花、兰花、菊花、木兰、桂花等等。危害桂花的多为桑盾蚧,桑盾蚧与其他蚧一样有雌、雄之分,雄成虫都有触角和足,一对翅能飞翔,茧,白色、絮状、长筒形,雌成虫就是直接危害桂花的.在枝干、叶柄、叶背附着如小芝麻大的褐色,扁平的小虫体,它头、胸、腹为一体,触角、足、翅消失,背部逐渐形成隆起的灰褐色蚧壳,保护着全部虫体.桑盾蚧喜欢在荫蔽处繁殖.四川每年4月中旬蚧壳体下的雌虫孵化出上百个若虫。若虫眼、触角、足俱全,开始离开母体后,爬行寻找适宜地点固定下来,经脱皮后触角、足消失,并分泌蜡质,形成蚧壳。如此循环,一年23代.桑盾蚧以成虫、若虫危害植株致使植株衰弱,严重时叶片脱落.因受蚧壳保护,一般杀虫剂难渗入虫体杀灭,故选择在幼虫离开母体时用常规杀虫剂方可杀死.因幼虫出动期不整齐,一般半月左右,所以要求在发现若虫(幼虫)初期能用20倍的放大镜观察.从初期开始每隔7天用药一次,用氧化乐果、故杀死都行,在形成蚧壳期间也可用具有一定穿透力的杀虫剂,如:蚧杀特等等。

二、螨(红蜘蛛)。红蜘蛛亦能危害多种植物和花卉,对桂花也可造成严重危害,被危害的成龄叶片,叶面失去光泽,呈灰黄色,有细小的、黄中带白的斑点,与叶绿体交融,使叶绿体消退.此时,叶背面有数个至数十个红蜘蛛.嫩叶在五月中旬被危害,这时每片叶,只有二、三个虫体就能使叶片变形,凹凸不平,呈黄褐色斑块,严重时也可使叶片脱落。防治:在生长季节用杀螨剂方能杀死,如金霸螨、螨杀得等均可每年在生长季节用药二、三次红蜘蛛方能得到有效防治。

园林果树虫害介壳虫的防治


介壳虫是果树上发生较普遍又为害严重的害虫。其种类繁多,果树叶片、枝干、果实、根均可受害。被害叶片失去叶绿素;枝干受害后,表皮粗糙,甚至枯死;果实被害后果面斑斑,品质降低。

介壳虫1年发生1-6代,常以受精的雌成虫、卵或若虫在叶片、枝干或果实上越冬。若虫经过1-24小时爬行后,选择适宜位置才固定下来,以口针吸食汁液,分泌蜡质。随着虫龄增大蜡质逐渐加厚,还排泄蜜露,导致树叶发黑。第1代大多在4-5月产卵,5-6月间孵化出幼虫。

对果树介壳虫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结合修剪,剪除虫枝、虫叶、枯枝,便于喷药。

2、保护与利用天敌:介壳虫的天敌资源丰富,有方头甲、灰唇瓢虫、寡节瓢虫、大红瓢虫、澳洲瓢虫、黑缘瓢虫、蚜小蜂、黄金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姬小蜂、扁角跳小蜂、草蛉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用药剂防治时,尽量避开天敌盛发期喷药,并选用高效低毒的品种,减轻对天敌的伤害。

3、药剂防治:防治蚧壳虫成虫可用狂杀蚧800-1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狂杀蚧100-125毫升:防治若蚧用狂杀蚧1000-15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狂杀蚧66.7-100毫升。或选用40%速扑杀(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宜防治2龄以下幼虫);99.1%敌死虫油剂或99%绿颖油剂150-200倍液或机油乳剂150-200倍液(若与辛硫磷或马拉硫磷混用,既可增加稀释量,又能提高杀蚧效果);50%辛硫磷、40%融蚧、45%灭蚧或20%蚧杀手等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或35%快克乳油800倍液。

化学防治介壳虫最佳防治期是在幼蚧初孵至盛孵期,即5月中旬至6月中旬前进行,每隔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若错过防治适期,则宜用矿油类药剂,如敌死虫、绿颖或机油乳剂与低毒的有机磷药剂混合使用,以增强药剂的渗透力,提高杀蚧效果。

杏球坚介壳虫的防治方法


杏球坚介壳虫又名杏球坚蚧,当地俗称树虱子,是大杏扁(仁用杏)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危害由老树到幼树日趋严重。

一、危害方式及程度

杏球坚蚧以若虫和雌成虫集聚在枝干上吸食汁液,被害枝条发育不良,出现流胶,树势严重衰弱,树体不能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严重时枝条干枯,全树被虫体覆盖,远望呈白色,一经发生,常在一、二年内蔓延全园,如防治不利,会使整株死亡。

二、发生规律

杏球坚蚧在蔚县每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定在枝条裂缝处越冬,虫体覆盖蜡质,密度大时像结一层白霜。其中以三至五年生枝较多,染虫枝与杏扁品种及栖息部位有关,优一比龙王帽稍重些;被害树较轻时,以阴面较多,严重时不分阴阳面,且主干也有。翌年3月上、中旬,若虫自白色腊壳中爬出,迅速转移到小枝上,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当杏花芽露红时不再活动。固定后雌雄开始分化,雌虫体上分泌腊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蜡质介壳,初期体软,并分泌黏液,后期虫体坚硬。在虫体膨大过程中,虫体由灰褐色变成黄褐色,产卵前呈棕褐色。雄虫蜕皮1次,然后分泌腊质,形成介壳,于其中化蛹,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花后1个月前后)为羽化盛期,雄虫与雌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虫于5月上中旬产卵于介壳下,盛期为5月下旬,末期为6月上中旬,每雌产卵600粒以上,卵期7~10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若虫开始孵化,6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从母体下爬出,开始活动较慢,2~3天后迅速蔓延,寻找场所,小若虫10天左右体背出现丝状物,活动减慢,再经2~3周后,集中固定在树枝上分泌白色蜡丝直到秋末,9月上中旬1龄若虫蜕皮1次,然后在蜕皮壳中越冬。

杏球坚介壳虫的防治方法

杏球坚蚧2龄若虫自然死广率各年不同,一般为5%左右,死亡率大小与栖息部位和当年冬季气候条件有关,北面枝干比南面枝干的死亡率高,同一枝条上阴面死亡率较高,冬季气温较暖时死亡率略低些。

三、天敌与寄主

天敌对杏球坚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的有黑缘红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寄主以杏、桃为主,其次有梨、苹果等。

四、防治措施

在发生较轻的杏扁园宜采用人工防治为主,发生较重时则应以药剂防治为主,若二者结合,效果更佳。

1.人工防治:冬春季节结合冬剪,剪除有虫枝条并集中烧毁。也可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期间,即越冬幼虫从白色腊壳中爬出后到雌虫产卵而未孵化时,用草团或乱布等擦除越冬雌虫,并注意保护天敌。这种方法能减少雌虫产卵,经济有效。

2.药剂防治:对人工防治剩余的雌虫需抓住两个关键时期。

(1)早春防治。在发芽前结合防治其它病虫,先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然后在杏树萌芽后至花蕾露白期间,即越冬幼虫自蜡壳爬出40%左右并转移时,再喷1次对硫磷1000倍液,或溴氰菊脂1500~2000倍液,或甲胺磷2000倍液,或氯氰菊脂800~1200倍液,或腊蚧灵300倍液等,喷药最迟在雌壳变硬前进行。(2)若虫孵化期防治。约在6月上中旬连续喷药2次,第一次在孵化出30%左右时,第二次与第一次间隔1周。当地主要用氯氰菊脂2000~2500倍液,或灭扫利3000倍液,或菊杀乳油、溴氰菊脂2000~2500倍液,或对硫磷1000~1500倍液,或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亚胺硫磷300倍液等。上述药剂中混1%的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治效果。据我们实验,氯氰菊脂防治效果最好。

3.应注意的问题:(1)每次喷药都必须细致周到,尽量使虫体直接沾上药液。如喷药后遇雨,应补喷一次。(2)不同地区和不同环境条件,发生期迟早不同,因此必须掌握当地恰当的防治时间。(3)欲使短时间内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可采取早春与孵化期防治相结合的形式。(4)大杏扁树对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敏感应慎用。(5)生长季节尽量避免使用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以防人畜中毒。(6)为净化和保护环境,用药须及时、准确、适度,不可随意增大药量或喷药次数。

《介壳虫对玫瑰的危害及其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吃虫植物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