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雨季注意预防西红柿晚疫病》,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七八月份降雨较多,西红柿晚疫病发病将明显加重,应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

西红柿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幼苗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叶柄处腐烂,病部呈黑褐色。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叶片逐渐枯死。幼茎基部呈水浸状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倒伏。

成株期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表面出现水浸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为褐色,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茎和叶柄的病斑呈水浸状,褐色、凹陷;最后变为黑褐色,逐渐腐烂,引起植株萎蔫。果实上的病斑有时有不规则形云纹,最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后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微凹陷。果实质地坚硬,不变软,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有少量白霉。

可选用抗病品种,以增强对病害的抗性,如格雷、格力、金棚系列都可以选种;条件许可时,可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透光,保护地栽培时要及时放风,避免植株叶面结露或出现水膜,以减轻发病程度。

预防是防治晚疫病的关键,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l500倍液喷雾预防。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及时全面喷药,可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保护地栽培时还可以使用45%嘧霉胺烟雾剂,每亩300克,傍晚封闭棚室,将药分放于57个燃放点,点燃后烟熏过夜。

小编推荐

防治大棚芹菜晚疫病


芹菜晚疫病又称斑枯病、叶斑病,是芹菜中普遍发生的病害。大棚种植的芹菜晚疫病重于露地芹菜,对芹菜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发生特点:芹菜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播种带病种子,出苗后即致病,产生分生孢子,在育苗床内传播蔓延。病残体上越冬菌源,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芹菜,再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病菌在冷湿条件下生长发育好,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5℃,湿度在95%以上,大棚芹菜一般发病较重。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气温波动频繁,或多雾结露,植株长势衰弱,则有利病害迅速扩大蔓延。此病在藏期可继续发展,损失常重于田间。

防治方:防治芹菜晚疫病首先要加强健身栽培,除选播无病种子,搞好种子消毒处理外,在肥水管理上还应做到施用充分腐熟的土杂肥,防止偏施化学氮肥,实行细水沟灌,切勿水大和水温灌,保持菜地蔬松通气,适当喷施植物生长激素和叶面肥,以增加植株抗病力,同进做好大棚的通风排湿和夜间的保温管理,缩小日夜温差,减少植株结露,控制病菌侵染,并要消除病株残叶,减少田间菌源。当田间初见病害时,要抓抓紧喷药防治。

当前防治芹菜晚疫病的较好药剂有:75%百菌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一般每亩喷液量50~75公斤,上述药剂任选一种,每隔7~10喷1次,连喷2~3次。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是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病害,马铃薯晚疫病是什么样的症状?

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叶、叶柄、茎和薯块。染病植株,一般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初始产生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快速扩大,在病斑边缘有一层白色霉状物,在叶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的白霉。染病植株茎部和叶柄变细呈黑褐色,重病植株萎蔫或折倒,使田间一片枯焦。薯块染病,发病初期产生褐色或带紫色的小病斑,逐渐向周围和内部扩展,使病薯有怪味,不能食用。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我县连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1成,温度较低光照不足,特别是近期的降雨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和蔓延。据我站4月15-20日在洋州、七氏、贯溪、谢村等地调查,共调查147个田块,发病16块,病田率10.9%,病株率1.86%。望各乡(镇)及广大农户加强田间检查,及时用药防治。

防治措施:

1、发病前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药1次。

2、发病初期亩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晚疫病害防治


晚疫病是番茄上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地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普遍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在病害流行年份可减产20%40%。

【番茄晚疫病症状】

番茄晚疫病幼苗发病症状

番茄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幼苗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叶柄处腐烂,病部呈黑褐色。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叶片逐渐枯死。幼茎基部呈水浸状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期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表面出现水浸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为褐色,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茎和叶柄的病斑呈水浸状,褐色,凹陷,最后变为黑褐色,逐渐腐烂,引起植株萎蔫。果实上的病斑有时有不规则形云纹,最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后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微凹陷。果实质地坚硬,不变软,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有少量白霉。

【病原与发生规律】

Phytophthorainfestans称致病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晚疫病病菌可以在越冬茬或长季栽培的番茄、茄子上或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染病的根或土壤内越冬。春季卵孢子和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菌丝体进一步生长产生游动孢子囊并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土壤水内到处游动,当接触到感病的番茄寄主时侵染根部。潮湿寒冷的天气菌丝体和游动饱子产生较多,使病害进一步扩展,干旱炎热或过于寒冷的天气,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存活。当土壤潮湿而温度适宜时,病菌借气流或雨水从番茄的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也可从茎的伤口、皮孔侵入,在棚中或露地形成中心病株,经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流行。

番茄晚疫病菌的有性生殖方式是异宗配合,有A1、A2两个交配型,交配后产生卵孢子,菌丝发育适温为24℃,孢子囊1822℃,相对湿度100%条件下经310小时成熟。孢子囊萌发方式受温度制约,气温低于21℃时,13小时产生孢子囊,温度12℃时产生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215℃,萌发后产生芽管侵入寄主;气温2130℃时,孢子囊可在848小时内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染寄主,不再产生游动孢子。

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其流行情况不同。在耕作制度稳定的情况下,其发生为害情况主要受气温、湿度和降雨量的影响。温度适宜,湿度高有利其发生;2023℃菌丝在寄主体内繁殖速度最快,潜育期最短,日光温室、大棚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夜间温度1013℃,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持续12小时,致病疫霉菌即可完成侵染发病。气温1520℃,相对湿度超过80%2小时,晚疫病便严重发生。生产上月平均气温1622℃,最适合该病发生和流行,该病在华北地区一般3月份发生,4月份进入流行期,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南方春季34月苗期为害幼苗,晚茬番茄11月中旬至12月及翌年1月中旬前的结果期为害青果。近年来,随着露地和保护地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的面积不断扩大,茬次不断增加,各地积累了足够菌源,只要出现浇水过大,排水不良或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或施用氮肥过量,无论是保护地还是露地,无论是反季节的番茄还是长季节栽培的番茄都会发生晚疫病。正常情况下,进入雨季,雨日多、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该病易流行成灾。但在反季节或长季栽培时,只要出现上述发病条件,晚疫病也会大发生或大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金棚号、粉都78、东圣一号、百利、L402、中蔬4号、中蔬5号、渝红2号、佳粉17号、中研958等品种。

2、采用营养钵、营养袋或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加强管理。条件许可时可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透光,保护地栽培时要及时放风,缩短植株叶面结露或出现水膜时间,以减轻发病程度。生产上做到及时整枝打权,3或4穗果坐稳后,把底部老叶、病叶打去。

3、采用生态调控技术,生产上针对该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流行的特点,通过调控棚室内温湿度缩短结露持续时间可控制该病发生。11月翌年2月保护地温度1025℃,湿度在75%90%时易发病,常采用通风散湿提高棚室温度防止发病。当晴天上午温度升至2830℃时,进行放风,温度控制在2225℃,可降低湿度;当温度降至20℃时,要马上关闭通风口,保持夜温不低于15℃,可以大大减少结露量和结露持续时间,就可减轻发病。

4、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再常温浸种56个小时。该病发病为害较快,田间发现病株时应及时进行防治,施药时注意治疗剂和保护剂结合施用,以防止病害再侵染。

5、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件行防治:687.5g/L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3000倍液;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1000倍液+l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84.51%霜霉威乙脒酸盐可溶性水剂6001000倍液;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0%唑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20003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每隔57天喷施1次。保护地栽培时,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可以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亩。在傍晚封闭棚室后施药,将药分放于57个燃放点烟熏,也可以喷撒5%百菌清粉剂1kg/亩。视病情间隔710天用1次药。

芹菜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芹菜晚疫病又称斑枯病、叶斑病,是芹菜中普遍发作的病害。大棚种植的芹菜晚疫病重于露地芹菜,对芹菜的产值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发病特点

芹菜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耕种带病种子,出苗后即致病,发生分生孢子,在育苗床内传达延伸。病残体上越冬菌源,遇适合条件,发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达,侵染芹菜,再发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

病菌在冷湿条件下生长发育好,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5℃,湿度在95%以上,大棚芹菜一般发病较重。如遇接连阴雨气候,气温波动频频,或多雾结露,植株长势衰弱,则有利病害敏捷扩展延伸。此病在藏期可继续发展,损异常重于田间。

防治方法

防治芹菜晚疫病首要要加强健康培养,除选播无病种子,搞好种子消毒处理外,在肥水管理上还应做到施用充沛腐熟的土杂肥,防止偏施化学氮肥,实施细水沟灌,切勿水大和水温灌,保持菜地蔬松通气,恰当喷施植物生长激素和叶面肥,以添加植株抗病力,同进做好大棚的通风排湿和夜间的保温办理,缩小日夜温差,削减植株结露,操控病菌侵染,并要消除病株残叶,削减田间菌源。

当田间初见病害时,要抓抓住喷药防治。当下防治芹菜晚疫病的较好药剂有:

75%百菌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一般每亩喷液量50~75公斤,上述药剂任选一种,每隔7~10喷1次,连喷2~3次。

土豆晚疫病防治方法


土豆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近年来土豆晚疫病是越来越多了,严重影响产品价值。据相关的统计土豆晚疫病非常的大,所以说菜农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多注意预防土豆晚疫病发生,那么防治土豆晚疫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做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铃薯晚疫病(PotatoLateBright)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发病条件

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有:鄂马铃薯1号、2号,坝薯10号,冀张薯3号,中心24号,I一1085,矮88—1—99,陇薯161—2,郑薯4号,抗疫1号,胜利1号,四斤黄,德友1号,同薯8号,克新4号,新芋4号,乌盟601,文胜2号,青海3号等。这些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

(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8%恶霜菌酯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8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农业防治

1、轮作换茬:防止连作,防止与茄科作物连作,或临近种植。应与十字花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和马铃薯相邻种植;

2、培育无病壮苗:病菌主要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因此,育苗土必须严格选用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提倡用营养钵、营养袋、穴盘等培育无病壮苗;

3、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定植后要及时防除杂草,根据不同品种结果习性,合理整枝、摘心、打杈,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的生长;

4、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结果习性,采用不同的密植方式,如:双秆整枝的每亩,栽2000株左右,单秆整枝的每亩栽2500~3500株,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药剂防治

1、预防用药:

在预期发病时,采用38%恶霜菌酯1000倍液喷施或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2、治疗用药:

1、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严重病枝,然后根据作物该时期并发病害情况,采用恶霜灵嘧菌酯50ml+金贝40ml或霜贝尔50ml+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30ml或霜贝尔50ml+20%氟硅唑咪鲜胺30ml,兑水15公斤,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2.发病较重时,清除中心病株、病叶等,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

如:霜贝尔50ml+氰·霜唑25g或霜霉威·盐酸盐20g,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即可有效治疗。

如何防治秋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即可侵染,病菌发育最适湿度为白天20℃-22℃、夜晚10℃以上。低温、阴雨、湿度大,早晨和夜晚多雾的情况下易发病。

发病原因

1、重茬严重。连作使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危害加重。

2、田间病株处理不当。有的种植户把植株残体堆积到田间地头,没有进行深埋或烧毁,地里残叶病果随处可见。

3、气候因素。秋季如果连阴雨天气多,气温偏低,田间湿度大,则晚疫病易发生。

4、防病意识不强。有的种植户未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治原则,发病后用药次数不够,喷药后遇雨没有补喷等,都会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防治措施

1.加强水肥管理。进入结果期后,看天、看地、看植株长势,适量浇水,保持地面湿润即可,不可大水浇灌,要避免浇地后遇降雨天;采果后结合追施氮肥,每亩用草木灰50公斤或氯化钾10公斤追施1-2次,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改善通风条件。可在晴天上午,适时适度整枝、打杈、摘老叶。

3.喷药预防。在浇地前或降雨前,可喷洒甲霜灵、甲霜灵锰锌、三乙膦酸铝、杀毒矾等内吸性杀菌剂预防。

4.摘除传染源。及早清除初发病的病叶、病果、病株等,装袋运到田外深埋。

5.喷药控制蔓延。一般采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者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及时发现和拔除中心病株,然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6.灌根。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每次灌药液300毫升,每隔10天灌1次,连灌3次。

如何解决马铃薯晚疫病


症状特点

主要侵害叶片,茎和薯块亦可受害。叶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近圆形或不定形,沸水烫状,绿褐色,病斑边缘分界不明晰,湿度大时病斑近外缘出现一圈白霉,此即为本病病征(病菌孢囊梗与孢子囊),叶背斑面病征尤为明显。天气干燥时病部变褐干枯,如薄纸状,质脆易裂,斑面病征也不明显,且扩展速度减慢。严重发病的植株叶片萎垂、卷曲,终致全株黑腐,病害流行时全田一片焦枯,相当触目。雨水多的年份块茎染病严重,表面现黑褐色大斑块,皮下薯肉亦呈褐色,逐渐扩大,终致烂掉。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致病疫霉菌〔P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内越冬,播种带菌薯块长出的植株成为中心病株,其上产生的孢子囊又借助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害由点到面迅速蔓延,病害流行时可使植地在短时间内迅速改观。病菌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地下块茎,形成病薯,成为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喜日暖夜凉的高湿条件,故多雨的年份有利于发病。病菌有明显生理分化。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在国内近年推介的近40个马铃薯品种中(含外引品种),对晚疫病表现抗病的有:东农304(茎、叶抗)、克新1号、2号、10号(高抗)(以上均为黑龙江培育);虎头、跃进(高抗,块茎抗病)、坝薯9号(中抗)、10号、丰收白(中抗)(以上河北培育);乌盟601(内蒙古);晋薯6号与7号(高抗,山西);高原4号与7号(中抗,青海);渭会2号(高抗,甘肃);宁薯1号(宁夏);中心24(中抗,中农院);郑薯4号(中抗,河南);川芋56(四川);新芋4号(中抗)与双丰收(块茎感病,茎叶抗病、湖北);米拉(德引)、疫不加(波引)、阿奎拉(德引)、克疫(捷引,叶、茎、块茎均抗)等。对晚疫病表现感病的有:克新4号(块茎较少发病,黑龙江);呼薯1号(内蒙古);晋薯2号(山西);费乌瑞它(荷引,茎叶易感,块茎中感);白头翁(德引,不抗晚疫病);里外黄(山西、内蒙古地方种,不抗晚疫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2)无病地留种(有条件的应建立留种基地),在入窖、出窖、切块及春化等过程均需严格把关,剔除可疑薯块,以减少初侵染源。必要时播前种薯处理①温汤浸种。40~50℃温水预浸1分钟,60℃温水中浸15分钟,种薯与温水比例为1:4。②药剂浸种。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5分钟,再堆闷2小时,散凉后催芽播种。

(3)加强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工作。避免在低湿地种植;高畦深沟高培垄,开沟排水,防止漫灌;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追肥,促控结合,使植株壮旺不徒长;搞好田间卫生,病害流行年提早割蔓,以减少种薯染病。

(4)加强测报,及时发现和消灭中心病株,及早喷药控制病害蔓延。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挖毁,或喷1%~2%硫酸铜,将病株叶片杀死;在距离发病中心30~50米范围内立即喷药保护,隔7天再喷1次,以后再视病情、天气确定喷药次数。药剂可参照芋疫病用药。注意轮喷与混喷,以延缓和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技术


晚疫病是影响我省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病害。受早春低温冷害影响,不少地方马铃薯地上部叶面受创,植株抗病力下降,加上我省春季多雨高湿、气温逐渐回升的气候特点,今年晚疫病极有可能大流行。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晚疫病,尽量减轻晚疫病造成的损失。

一、健身栽培管理

1、及时培土。处于生长中前期的,要于苗期、封垄期分别及时培土,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

2、生长剂控长。未过现蕾期的的,于花蕾初期喷施90mg/kg多效唑溶液,健壮矮化地上部植株生长。

3、清沟排渍。于雨后、灌水后,及时清沟排渍、排水排灌,降低田间湿度,减少晚疫病流行发生的可能。

4、及时清除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出现应立即清除,病害较轻的植株应摘去病叶就地深埋。

二、药剂防治

这是目前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晚疫病防治掌握三个主要时期:在齐苗期、结薯期和后期遇阴雨特别是阴雨加有雾的天气,在转晴后等3个时期要及时防治。常用药剂有克露600倍液、2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雷多米尔500倍液、杀毒矾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等。

使用方法:

(1)叶面喷施。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发病前可用保护剂,可用2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发病后应用内吸治疗剂或内吸治疗剂与保护剂的复配制剂。为减少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2)根灌甲霜灵药液。在中心病株出现后,或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每亩用58%甲霜灵锰锌WP200~250g。

注意事项:

(1)由于封垄后很难使杀菌剂到达地面,所以在封垄前至少施用1-2种杀菌剂。

(2)避免灌溉障碍。

(3)采用不同喷施方式,避免漏喷。

(4)在快速生长阶段和利于晚疫病浸染的天气,要严格按照严密的防病日程进行防病。

(5)如果施用杀菌剂间隔大于7天,就应该施用较高浓度的杀菌剂。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容易积露水的叶尖或叶边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会迅速扩大直至全叶腐烂变黑,在扩展前缘有白色霉层。病菌也侵染茎和薯块,在茎部和叶柄造成褐色条斑,使植株萎蔫,叶片下垂,块茎受害,形成褐色大斑,稍凹陷,内部变为褐色腐烂。重病田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薯块中越冬。在南方双季作薯区,病残组织、自生病苗以及番茄晚疫病病株上的病菌也可以随风雨传播到健康的马铃薯植株上并引发病害,几天就能繁殖一代。

晚疫病的发生和气象因素、栽培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降雨和结露。雨季来得早、雨日多、持续期长以及冷暖起伏大,多雾天气;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郁闭、湿度过高的年份或地区病害很容易流行成灾。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选育、利用抗耐病品种;其次是轮作和不与茄科作物连作;三是选用无病种薯或建立无病留种地,播种时严格剔除病薯;四是合理密植、施肥和灌水,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五是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及时喷洒药剂。可轮换使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64%恶霜灵(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复配剂如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安克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氟吗锰锌(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要根据天气和病情,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番茄晚疫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还未转色的番茄青果上就像是抹了油,叶片上也出现很多水渍状的斑,原来是得了这个病......

此病一般从叶尖和叶缘开始,最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的病斑,后转为褐色。在雨后,叶片背面的病斑边缘会长出白霉,整片叶子腐烂。

茎上会产生长条状、暗褐色、凹陷型的条状病斑,可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最终导致植株萎蔫或倒伏。

果实染病后首先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暗褐色或棕褐色,为不规则的云纹状,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可产生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此病即为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由真菌引起的。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风雨、灌溉传播,由气孔和表皮直接侵入,番茄染病后形成中心病株,条件适合可迅速蔓延。低温、高湿有利发病,适温18-26℃,相对湿度85%以上利于发病。降雨早、雨日多、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发生和流行。多年连作、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浇水过多或浇后遇阴雨天、保护地放风不及时等均可诱发及加重发生。

如何防治呢?

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以增温、排湿为目标,采用滴灌、膜下暗灌,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集中销毁,防止病害蔓延。

2.化学防治: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清除病部,在周围3-5米立即喷药,可选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5%精甲霜灵乳剂1000倍液、64%噁霜·锰锌(杀毒钒)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800倍液,每隔3-5天喷1次,连喷2-3次,封锁发病中心;如果病害继续扩展,可选用上述药剂全田喷施,5-7天1次,连喷3-4次。

施用农药时,请穿防护服,施用方法参照产品标签上标明的剂量、施用时间和安全间隔期等。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防治方法


随着气温降低,近日,秋冬茬温室番茄发生晚疫病、叶霉病,提醒菜农及时开展防治。

晚疫病

是番茄的毁灭性病害,具有蔓延迅速的特点,短时间内即可扩展至全棚,导致提早拉秧。叶、茎、果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幼苗发病一般先从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而后向茎扩展,近叶柄处呈黑褐色腐烂,随病情发展,幼茎基部水渍状缢缩,植株萎蔫折倒,潮湿时病部生白色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开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似水烫),逐渐变为褐色,潮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生白色霉层;茎上病斑为褐色或黑褐色水渍状,稍凹陷,潮湿时产生白霉;果实病斑最初为油渍状暗绿色,逐渐变为暗褐至棕褐(黄)色,病斑云纹状、硬化,潮湿时产生白霉。低温高湿利于发生与蔓延,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95%以上。

叶霉病

发病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甚至减产。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但田间很难见到。发病后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斑上长出初为灰白色,逐渐变为棕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严重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病叶干枯卷曲。发病适宜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防治要点

识别要点

(一)易与其它病害混淆

叶片发病:有时叶片晚疫病病斑从叶尖呈V字形,或条件不适宜时病部干枯,见不到霉层,在单纯叶片发病时易与灰霉病混淆,可从有无轮纹,叶柄是否发病区分。晚疫病病斑一般无轮纹,灰霉病病斑多见轮纹;晚疫病易上叶柄,灰霉病在叶柄较少发生。

果实发病:易与条斑病毒病、绵疫病混淆,但条斑病毒果整个果实呈明显凸凹不平的畸形,绵疫病病果的病斑无云雾状斑纹,较软化。除症状差异外,可利用晚疫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与条斑病毒病、绵疫病有明显差异区分。

与煤霉病(也叫尾孢霉叶霉病)症状相似,差别不明显,只是直观看煤霉病霉层更深些,易让人感觉是同一种病,应通过镜检,明确病原,进行准确识别。

(二)易与生理病害混淆

单纯叶片发病时造成的叶片干枯易与冻害、肥害混淆。晚疫病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冻害是由上部叶片开始发生,集中于风口处;施肥不当导致的肥害也是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生,但全田分布均匀。根据症状、田间分布、有无扩散传染性、气候条件及询问种植户施肥情况区分。

(三)有时因环境条件出现特殊表现

番茄晚疫病环境条件特别适宜时发病迅速,叶片无明显病斑,但出现明显白霉;叶霉病造成的叶片黄化、干枯、叶背病斑易与低温寒害、肥害混淆,应根据症状分布、有无霉状物、栽培季节及症状发生前后的气温、施肥种类及用量、肥料是否腐熟及使用时的气温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进行室内镜检。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株打杈,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番茄晚疫病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4-5次。

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可先摘除下部叶片,然后喷药保护。可选用药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200倍液,40%杜邦福星乳油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5-7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

梅雨季节养花注意事项


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因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让人感觉到异常闷热潮湿,有种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的感觉。

梅雨季节南方将迎来大面积的降雨,十几天的连阴雨考验着大部分的养花人的养花水平,如何能在潮湿多雨的时节让自己的爱花安全度过,是每个爱花人要掌握的知识。

一、及时排涝

梅雨季节雨水连绵,无论是地栽还是盆栽都应及时排涝,以免植株根部窒息导致烂叶根黄。一旦出现花盆积水,可以使用竹签之类的细长硬物往花盆里多扎几次,确保扎偷,但不能上到根部。

这里有个小方法:如有一旦出现花盆积水,可以通过使用竹签及其它硬物扎透花盆底部的方式,以此增加土壤通透性。切忌不能伤及根部。

二、施肥技巧

施肥不宜太多,尤其不能施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粪尿、鸡粪、牛奶、豆浆、鱼内脏及化肥。例如尿素如果浓度配不好于浓度太高而烧灼根部,引起叶、花急速枯萎、发黑。因为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微生物滋生,如果此时乱施肥的话就会导致植物根部因为微生物过多而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出现病虫害应区分不同情况对症施用药物,连阴雨也是病虫害的多发期,如叶斑病,根腐病,红蜘蛛等,这是就要求大家对症下药,不能乱用一气。如果有枯枝、落叶要及时清除,防止腐烂滋生害虫和病菌。

四、日照工作

阴雨数天后,由于花的枝条都比较嫩,要避免突然遭受阳光直晒,以免烧灼嫩叶和花蕾。另外,对阴性植物还要做好遮阴和通风工作。

放在室外的盆栽花卉,可以将其搬到避雨的通风处;不易搬动的,可将盆底搁起,除去积水盘,创造排水通风条件,避免雨后直接曝晒。

五、浇水

这样的天气不仅让人觉得不舒服,对于花花草草来说也是个多问题的季节。那么,梅雨季还需要给植物浇水吗?

梅雨季节总体湿度偏大,土壤也会比平时更容易保湿,即便在梅雨天养花草,也需要适时浇水,注意控制根部浇水的频率(多肉、仙人掌、芦荟等耐旱植物除外)。看到盆土干透再浇水,植物的叶面需适当擦拭,保持植物呼吸顺畅。不要有积水,浇水后要加强通风,让它自然干爽。

六、养护要点

1、加强通风,防止植株生虫生病,每周用杀虫剂、杀菌剂喷洒盆花1次,连续进行3-4次。

2、经常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3、盆花不要经常淋雨,以免养分流失。

4、垫高花盆,有利于排水,也可防止盆土积水。

5、盆花发生落叶、烂根现象,应将盆花移至阴凉通风处,情况严重的应及时换盆。

6、由于空气湿度大,叶子蒸腾作用降低,要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防止枝条徒长。

7、需要遮阳的花卉,应放在荫棚下,防止阳光灼伤叶子。

8、调整花叶比例,防止花木落花、落果。为控制营养生长,要短截营养枝,抹除新生复芽,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保证花朵、果实的正常生长。

《雨季注意预防西红柿晚疫病》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雨季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