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冬季如何预防芹菜斑枯病》,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老叶先发病,从外向里。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的小斑点,边缘明显,以后发展为不规则斑,颜色由浅黄变为灰白色,边缘深红褐色,且聚生很多小黑粒,病斑外常有一圈黄色的晕环。叶柄、茎部病斑褐色,长圆形稍凹陷,中间散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枯茎烂。

发病规律

芹菜斑枯病为一种真菌性病害,低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该病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为95%以上,保护地芹菜发病较重。连阴天、气温波动频繁或日间燥热、夜间结露、植株生势弱、灌水较多、通风排湿不及时等因素常可导致病害的迅速蔓延。

防治方法

1.应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芹菜斑枯病菌的致死温度为48℃~49℃,因此,可在大田播种前用此温度热水浸种30分钟,浸种时不断搅动。

2.平衡施肥。底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追肥中要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尽量再喷施一些叶面肥和微肥,增强植株的抗性。

3.降温排湿。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超过20℃时要及时放风,夜间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勿大水漫灌。

4.药剂防治。预防该病应在芹菜苗高3厘米时就开始进行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大棚发病期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00~250克熏烟,或用5%百菌清粉剂,每亩1000克喷粉,施药方便,又可降低棚内湿度。喷粉药剂还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

5.及时清除病株。对于已经发病的棚室,要及时清除棚内的病株残体,减少菌源的扩散和蔓延。

m.Zw59.COM

延伸阅读

芹菜斑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又叫叶枯病。自植株下部向上发展,初时病斑圆形浅黄色,水浸状,边缘明显,以后发展为不规则形。斑块颜色由浅黄色变灰白色,其上布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叶柄及茎受害时病斑椭圆形,颜色稍深,微凹陷。病斑周围常有一圈黄晕,分生孢子器多发生在斑纹周围,拥挤一起。病害严重时,造成叶枯。

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附着在种子上、病残体或在采种母根上越冬。潜伏在种皮内的菌丝存活1年以上,附在种子表面病菌存活2年以上,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存活8-11个月。病菌遇环境适宜,即形成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借风雨、人畜、工具等传播,遇有水滴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穿透皮层侵入。此病在气温20-25℃、多雨或湿度大的较冷凉气候环境条件下易流行。昼夜温差大,夜间结露,持续时间比较长,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做到从无病地、无病株上采种。使用两年内的种子,要用48-49℃温水浸30min,边浸边搅拌,然后移入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2.实行2-3年轮作,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切忌大水漫灌,雨后排水,保护地做好通风排湿。

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5∶200波尔多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或石灰硫酸铜硫磺粉(石灰30份、硫酸铜10份、硫磺粉10份)等,每隔7-10d喷一次,共喷2-3次。

草坪夏季斑枯病如何防治


夏季高温高湿时发生在冷季型草坪草上尤其在生长较密的草地早熟禾草坪上,典型症状在夏初开始表现,最初为枯黄色圆形小斑块(直径约3-8厘米),以后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或马蹄形枯草圈,直径大多不超过40厘米左右(最大时也可达80厘米)。多个病斑愈合成片,形成大面积的不规则形枯草区。

当夏季持续高温(白天高温达28℃-35℃,夜间温度超过20℃),病害就会迅速发生。据田间观察,当5厘米土层温度达到18.3℃时病菌就开始进行侵染,此时只是侵染根的外部皮层细胞。以后,随着炎热多雨天气的出现,或一段时间大量降雨或暴雨之后又遇高温的天气,病害开始明显显现并很快扩展蔓延,造成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秃斑。这种病斑不断扩大的现象,可一直持续到初秋。由于秃斑内枯草不能恢复,因此在下一个生长季节秃斑依然明显。该病还可通过清除植物残体的机器以及草皮移植而传播。另外,高温潮湿、排水不良、土壤紧实、低修剪、频繁的浅层灌溉等都会加重病害。使用砷酸盐除草剂,速效氮肥和某些接触传导型杀菌剂也会加重病害。据报道,土壤干旱以及pH值大小一般与发病关系不大。

防治方法

1.科学养护夏季斑是一种根部病害,所以凡是能促进根生长的措施都可减轻病害的发生。避免低修剪(一般不低于5至6厘米),特别是高温期,最好用缓释氮肥。深灌水,尽可能减少灌溉次数。打孔、疏草、通风,改善排水条件,减轻土壤紧实度均有利于控制病害。

2.选用抗病草种(品种)或抗病草种(品种)混合种植不同草种间抗病性的表现为: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翦股颖硬羊茅草地早熟禾。

3.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建植时要进行药剂拌种、种子包衣或土壤处理。成坪草坪的茎叶喷雾或灌根,关键在春末或夏初(土温稳定在18℃-20℃时)的首次施药,选择国光嘧菌酯、丙环唑、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500至1000倍喷雾或灌根,其中以嘧菌酯防病效果最佳。

番茄斑枯病的防治


番茄斑枯病

异名

番茄鱼目斑病、番茄班点病、番前白星病。

病原

番茄壳针抱菌fycoperHcfSpeg.,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

番茄、茄子、马铃薯,以及茄科蔬菜及杂草。

危害

番茄叶部常见病害。各生育期都能发生,结果期间严重发病时会造成早期落叶,对产童影响很大。目前该病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影响产量和降低品质。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整个生长期都可会发病,结果初期发病集中。先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然后由下向上发展。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溃状小圆斑,以后叶子两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灰白色,稍凹陷,病斑直径3mm左右,上面生有许多小黑粒点,严重时隔合形成大的枯斑,有时病部组织坏死穿孔,甚至中下部叶片干枯或脱落。叶柄和茎上病斑呈椭圆形,褐色,其上长有黑色小粒点。果实被害,症状和茎上症状基本相同,但一般很少见到。

番茄斑枯病的防治

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埋生于表皮下,发生后期部分突破表皮,外露呈小黑点状。分生孢子数贵大,成熟后由孔口逸出,针状,有隔膜3~9个,大小(45~90)m(2.3~2.8m。(2)特性:病菌发育适温22~26℃。分生孢子52℃经10分钟致死。髙湿利于分生孢子从器内溢出,适宜相对湿度92%~94%。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多年生茄科杂草上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器内胶质物溶解,分生孢子逸出,借风雨传播或被雨水反溅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扩大为害。

发生因素

多雨.特别是雨后转SS,以及番茄生长衰弱、肥料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用抗病品种.②采用与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方式,可有效降低该病发生几率轻。③苗床用新土或2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阳畦或地块育苗。重病地要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④应合理使用肥料,增施磷钾肥,增强梢洙抗性。⑤及早摘除发病器官;采收后把病残物深埋或烧毁,也可投人石灰窖中掩埋。⑥番茄生育期前还S勤中耕松土,增加梢株抗病能力并强壮植株⑦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定植,避免种植过密,保持棚室内小气候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适宜的土壤水分。(2)物理防治:先将种子晾晒1~2天之后,用50℃的温水浸种30分钟,并不断搅拌热水;随后取出晾干催芽播种,(3)药剂防治:①发病前喷75%W菌清WP12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WP1500fg液进行喷洒,每10~15天一次,连喷2~3次,防效较明显。②发病初期喷64%杀毒矾WP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或75%百菌清WP600倍液,或50%混杀硫SC或40%多硫SC50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或68%精甲箱锰锌WG800倍液,或50%多菌灵WP500~1000倍液,或25%络氨铜AS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③发病高峰期可用80%大生M-45WP1000倍液,或64%杀毒矾WP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隔7~9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如何防治大花君子兰斑枯病


分布与危害

危害大花君子兰。叶片染病初生紫红色隆起小斑点,渐扩展成枯黄色。随病情扩展,病斑变成椭圆形至近方形或不规则形,大小0.8~3cm,与叶面平或略隆起,边缘红褐色,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起皱。后期病斑上生排列不规则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上现多个大斑,造成全叶枯死。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Pleurocytosporasp.称一种球壳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暗褐色,扁球形至烧瓶形,初埋生,成熟后孔口外露,大小190~339.6150~165(m),单生或多个聚生,有的多腔室,成熟时多单腔室。分生孢子梗无色,基部或上部有分枝,大小12~241~1.5(m)。分生孢子单胞无色,直或稍弯,两端钝圆,腊肠状,大小3.8~6.31~1.3(m)。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中越冬,翌春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及浇水时传播,从微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潮湿多雨的天气易发生和扩展,每年1~11月发生。棚室条件下全年均可发生。

防治方法

(1)春季换盆时,应施足基肥,放置在荫棚下,生长期适时追肥,室内加强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保持一定的湿度。发现病斑及时剪除,从盆沿浇水,不要把水滴人心叶,经常清洗叶面灰尘,保持叶面光亮,减少病菌侵染。君子兰进入休眠期应控制浇水。

(2)必要时喷洒50%杀菌王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30%氧氯化铜胶悬剂600倍液、40%多溴福可湿性粉剂700倍液、80%多福锌(绿亨2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5天1次,防治3~4次。

紫苏斑枯病的防治方法


紫苏斑枯病是由真菌侵害引起的,病菌越冬主要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气温在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重茬地、低洼地、浇水过多、排水不良以及种植过密的地块,发病严重。一般初夏发病,直至深秋。更多绿色尽在

症状

紫苏斑枯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小斑,后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病斑上散生小黑点,最后病斑干枯形成穿孔。6月份后高温、多雨。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温暖高湿利于病害发生。田间通风透光差时发病较重。

致病菌为紫苏壳针孢。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球形、近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针状,无色,直或弯曲,基部钝圆,顶端较尖,具2-4个隔膜。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注意无病株留种,防种子传病;注意轮作换茬,避免重茬;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宜过密,及时摘叶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附子斑枯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散生,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4mm,红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周围有褪绿晕圈,老叶上的病斑则不明显,后期斑上密生细小黑点。严重发生时,1叶上病斑数目众多,相互汇合连片,叶片干枯。类似的病害有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delphinii(E.F.Sm)Stapp]。

病原SeptoriaaconiteSacc.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科,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叶背,孔口小而不明显,直径90~100m。分生孢子线形,无色,有多个不明显的隔膜,长45~48m。

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潜存于地面病残体上越冬,是第2年病害的侵染来源。作种的乌药带菌,在远距离传播上很重要。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淋溅传播,昆虫和农事操作也可沾带传播。有水滴时,分生孢子器才能释放分生孢子。因此,雨水在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病菌可以不断发生再侵染,造成田间病害大最发生,导致植株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死。

发病条件温暖、有雨水和高湿度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斑枯病通常从3月上旬始发,一直延续为害到收获。在四川,4月份阴雨连绵,气温平均17.8℃,相对湿度74%~82%,6月中旬末,植株打尖后侧芽发出嫩叶时,又遇阵雨,气温平均28.8℃,相对湿度78%,是斑枯病两个发病离峰期。此外,连作、栽培管理差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

1.彻底清除地面病残落叶,深翻土壤。轮作。

2.控制栽植密度,雨后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

3.发病初期和病害高峰前期,喷洒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药剂。

山楂斑枯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山楂斑枯病可以侵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发病,在新展出的幼叶上产生褐色短线状或点状小斑,后迅速扩大。病斑呈红褐色至棕褐色,当病斑扩展到叶的1/2~1/3时病叶即枯萎。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一层灰白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丛。叶片上的病斑可沿叶脉扩展到叶柄上,导致病叶焦枯脱落。新梢顶端叶片发病后,逐步向下扩展到叶柄基部,再扩展到幼嫩的枝梢上,枝梢上的病斑初为褐色小斑,后变为红褐色,病斑环绕枝条一周后,病梢枯死。幼果受害一般在落花10天后表现症状,初在果面出现1~2_大小的褐色斑点,经2~3天即可扩展到整个果实,幼果变暗褐色腐烂,表面有粘液溢出,伴有酒糟气味,最后脱落。

病原Moniliniajohnsonii(Ell.etEv.)Honey.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串孢盘菌属真菌。子囊盘肉质,成熟的子囊盘直径3~12mm,平均5.4mm,子囊盘柄长1~18mm,平均9.7mm,盘上着生成层整齐排列的子囊。子囊无色,稍弯曲,大小为8.4~150.7m7.4~12.4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捕圆形或卵圆形,排成单列,大小为7.4~16.1m4.9~7.4m。子囊间有侧丝。此菌的无性阶段为丛梗孢属(Monilia),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柠檬形,串生,孢子串有分枝,孢子间有线状的连接体。分生孢子大小为12.4~21.7m12.4~17.3m。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地病僵果上越冬。第2年春季,地面潮湿处的病僵果上长出子囊盘,子囊孢子成熟后借风力传播,引起初侵染,先造成嫩叶、新梢发病。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后经花器和柱头侵入,再造成果腐。

发病条件春季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较轻;春季气温高,叶腐与果腐发生早,反之则晚。一般山地果园发病比平原果园重,沟谷地较坡地发病重。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

防治

1.淸除菌源:在果实收获后,彻底淸除病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地下,春季在子囊盘未出现以前,将地面病僵果深翻至土层15cm以下,以抑制其产生子囊盘。

2.地面施药:地面深翻有困难的果园,于4月底以前用五氯酚钠1000倍液喷洒果园地面或施石灰粉375~450kg/hm2。

3.树冠喷药保护:在50%的叶片似展非展时,用15%粉锈灵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叶片全部展开时再喷1次,能有效地控制叶腐的发生。在开花盛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或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控制果腐的发生。

杨树斑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杨树斑枯病分布很广,危害毛白杨、北京杨、沙兰杨、密叶杨、胡杨、箭杆杨、青杨等树种,以毛白杨受害最重。苗木和幼树感病后,提前大量落叶。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感病叶片正面产生褐色近圆形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多角形,中央灰白色或浅褐色,边缘深褐色。发病后期,病斑内产生许多散生或轮生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背有时也可见病斑和小黑点。病斑可互相连接成大斑,致使叶变黄,干枯早落。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病原为杨生壳针孢(SeptoriapopulicolaPeck)和杨壳针孢(S.poputiDesm.),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真菌。其有性型为杨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populicolaThomp.)和杨球腔菌(M.populi(Auersw.)Kleb.),隶属子囊菌亚门、腔孢纲、座囊菌目。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内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传播侵染新叶,并可进行再侵染。夏、秋季多雨,有利于病害扩展。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摘除苗木下部病叶,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2: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400-500倍液,每隔15-20天喷1次,喷2-3次。

③选用抗病速生的优良品系。

紫苏根腐病与斑枯病的防治技术


紫苏根腐病:主要为害幼苗或幼嫩植株根系和根茎部。

发病症状:染病后叶缘颜色褪绿变淡,以后逐渐萎蔫坏死,由下向上发展。有时仅某方向部分叶片沿叶缘向叶柄方向变褐坏死,最后至全株萎蔫死亡。染病植株根部和根茎部多形成不规则黑褐色坏死斑,几个病斑相互汇合致根系或根茎部呈黑褐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坏死。

病原:病原菌为Fusariumsp.属半知菌镰孢霉真菌。病菌产生两种类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稍弯曲,3~5个隔膜。小型孢子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单胞或双胞。

发病规律:根腐病是紫苏的普通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种植都有发生。一般发病率5%~10%,严重地块可达40%以上,明显影响生产。

病原: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内越冬,带菌的肥料和土壤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其他作物遗留的病组织也可引起发病,病菌分生孢子还可随种苗传播。田间病菌以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借雨水溅射或浇水施肥传播蔓延。低洼、土质黏重的地块发病较重,施用未腐熟的堆肥或施肥、管理不当,或地下害虫严重致植株根部受伤等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植株及病残组织,集中妥善处理。重病地块种植前深翻晒土,杀灭病菌。

2.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有机堆肥充分腐熟,常发病地块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生长期适时中耕,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避免田间积水或因水肥管理不当造成根伤。

种甜叶菊要防斑枯病


斑枯病是东台甜叶菊生产上的首要病害,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近几年该病逐年加重发生,严重制约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甜叶菊斑枯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之后扩大成角斑或近圆形斑点,后期病斑上产生多个小黑点。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导致早期落叶。

从近几年的发病情况来看,东台甜叶菊斑枯病主要有几方面发生特点。一是面积大,几乎所有种植甜叶菊的田块均有不同程度发病。二是危害周期长,甜叶菊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秋季扦插育苗时,病菌可通过扦插苗上的病叶进入苗床并扩展危害,冬春季低温期苗床发病较轻,春季定植后随着温度升高、雨水增多病害加重,6-7月进入扩散危害高峰期。头茬甜叶菊收获后,二茬新生枝叶也会发病,但危害损失轻于头茬。三是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分枝力强的守田2号等品种,其发病程度明显重于顶端优势强的守田3号。

防治甜叶菊斑枯病,应注意轮作换茬,加强管理,并及时开展药剂防治。⑴轮作换茬:苗床要精心选址,减少菌源随苗土传播,尽量选择无病插穗。选择非重茬田块定植,有条件时大田要实行水旱轮作。⑵加强田间管理:深翻田土,大田开好三沟,浇灌以根际周围为主,不能大水漫灌,及时通风降湿、清理病残体。⑶化学防治:气候适宜时提早施药保护,田间零星见病后连续用药。可交替选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部分甜叶菊品种对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药敏感,使用时要先小面积试验,确定安全后再使用。

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定型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病斑后期变为灰褐色,密生黑色的霉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很大部分呈褐色枯死,并皱缩甚至发生碎裂。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病原菌是链格孢属中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散生或数根集生,褐色;分生孢子褐色。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滴溅传播。

丁香褐斑病

症状丁香叶片上的病斑为多角形、不规则形或圆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径5-10毫米。病斑后期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下表皮着生暗灰色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霉层。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呈灰褐色斑枯。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病原菌是丁香属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丁香斑枯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边缘色较深,中央组织色浅,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部分生出少量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病原菌是丁香针孢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源。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

发病时喷洒1%等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15天喷一次,连喷3-4次效果较好。

夏季草坪的养护虫害斑枯病及防治技术


又名草坪夏季斑病、草坪夏季环斑病。分布于河北、北京等地。主要侵染草地早熟禾、羊茅、匍匐剪股颖、多年生黑麦草等多种冷季型草坪草,以草地早熟禾受害最重,造成草坪不规则形枯斑,严重影响草坪景观,是夏季高温高湿时节发生在冷季型草坪的一种严重根部病害。

症状:主要是草坪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枯斑,在草地早熟禾上,夏初草坪初现环形、生长较慢、瘦弱的小斑块,后草株褪绿变成枯黄色,或出现枯萎的圆形斑块,直径3-8cm,斑块继续扩大至直径40-80cm不等的圆形。在白天气温28-35℃,夜晚高于20℃的持续高温天气下,病叶迅速从灰绿色变成枯黄色,多个枯草斑块可相互连结,而形成大面积不规则形枯草斑。在剪股颖和早熟禾混播的高尔夫球场,圆形枯斑直径可达30cm。在一般的绿地草坪上,开始时出现弥散性的黄色或枯黄色小斑,易与高温逆境、昆虫危害及其他一些病害的症状相混淆,应注意区别。受该病危害的草株根部、根冠部和根状茎呈黑褐色,后期维管束也变为褐色,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检查潮湿环境下的这些病组织,可见网状稀疏的深褐色至黑色的外生菌丝;如将病草根部冲洗干净,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平行于根部生长的暗褐色匍匐状外生菌丝,有时可见黑褐色不规则聚合体结构。

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植物的病残体和多年生的寄主组织中越冬,在21-35℃温度范围均可侵染,而以28℃为最适,并在寄主根部定植,抑制根部生长。在田间,暮春5cm土层温度达到18.3℃时病菌开始侵染根的外皮层细胞,随着温度回升,病菌可沿着植株根部、根冠相匍匐茎的生长在植株间蔓延,每周可达3cm。在炎热多雨的天气,大量降雨戋暴雨之后又遇高温,病害开始显症并很快蔓延扩展,造成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枯斑。这种枯斑不断扩大,可一直持续到初秋,枯斑内枯草不能恢复,在下一个生长季节枯斑依然明显。该病在高温而潮湿的年份和排水不良、土壤紧实的草坪发病较重,其中高温在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用砷酸盐除草剂、速效氮肥和某些传导性杀菌剂,可以加快症状的出现。而铰低的修剪高度、频繁的浅层灌溉等养护措施,往往使草坪发病更为严重。过高、过低的土壤pH值是通过影响草坪草的生长而对病害的发生起作用沟。该病的传播方式,一是通过剪草几械,二是草皮的移植运输。

防治方法:⑴选用抗病草种(品种)或将其混合种值,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草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出高至低依次为: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剪股颖硬羊茅草地早熟禾。可因地制宜的选用。

⑵科学养护,以减轻逆境和促进根系发育。剪草高度应不低于5-6cm,特别是在高温期。施用硫磺包衣的尿素或硫铵等缓释氮肥,增施磷钾肥。在保证不致干旱的前提下,要深灌,尽量减少灌溉次数,注意疏松土壤,并打孔、疏草、通风,改善排水条件。

⑶化学防治。农药拌种、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可选用灭霉灵、乙膦铝、杀毒矾、绿亨1号、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移栽灵等。成坪草坪应于暮春、夏初5cm土层温度18-20℃时开始用药,可选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95%绿亨1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5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常规浓度喷雾,药液量300ml/m,或用药液泼浇,将药液喷到植株根颈部,视病情用药2-3次,间隔15天左右。

《冬季如何预防芹菜斑枯病》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冬季植物如何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