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杨树黄翅缀叶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黄翅缀叶野螟,学名:BotyodesdiniasalisWalker,会对杨树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将杨树黄翅缀叶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mm,翅展约30mm。体鲜黄色,触角淡褐色。雄成虫腹末有1束黑毛。翅黄色,前翅亚基线不明显,内横线穿过中室,中室中央有1个小斑点,斑点下侧有1条斜线伸向翅内缘,中室端脉有1块暗褐色肾形斑及1条白色新月形纹,外横线暗褐色波状,亚缘线波状。后翅有1块暗色中室端斑,有外横线和亚缘线。前、后翅缘毛基部有暗褐色线。

卵:乳白色,成块排列,呈鱼鳞状。幼虫: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20mm左右,胸部两侧各有一条黑褐色纵纹。蛹:淡黄色。

发生规律

1年发生4代,少数5代,以小幼虫在树皮缝、枯落物下及土缝中结小白茧越冬。4月杨树萌芽后上树取食,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始见;第一代7月上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二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出现于8月下至10月中。

成虫具强趋光性,并寻找蜜源,卵成块、成串或单粒产于新梢叶背。初孵幼虫喜群居啃食叶肉,3龄后分散缀叶呈饺子状虫苞或叶筒栖息取食,尤喜危害嫩叶。性极活泼,遇惊扰即弹跳逃跑或吐丝下垂,老熟后在叶卷内结薄茧化蛹。7、8月阴雨连绵年份危害严重,蜜源植物近处杨树受害严重,意杨受害较重。最后一代幼虫10月底先后越冬。

防治方法

1.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显著。

2.及时喷洒80%敌敌畏2000倍液、40%乐果2000倍液或90%敌百虫1500倍液等均有良好效果。

编辑推荐

茉莉叶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茉莉叶野螟主要以幼虫取食茉莉花叶片,有时也为害花蕾和嫩枝。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留下一层半透明的表皮。长大后将叶片吃成洞孔或咬成缺刻。也能啃食小枝皮层,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整枝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2毫米,翅展20~25毫米。全体深褐色,腹面淡黄。复眼黑褐。触角丝状。下唇须向上弯曲。前翅狭三角形,每翅有10个形状各异的透明白斑。后翅宽三角形,每翅有5个形状不同的透明白斑,基部白斑呈钩状,最粗大。腹部各节后缘中央及两侧鳞毛呈黄白色斑块。雄蛾腹部细长,静止时向上翘。

卵:椭圆形,长0.9~1.1毫米,卵面稍隆,具网状纹。

幼虫:全体绿色,头黄褐,老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各体节毛片边缘灰黑色,刚毛基部漆黑色。

蛹:初呈绿色,后转淡黄绿色,长约12~14毫米。

发生规律

在南方一年发生10代,以幼虫越冬。成虫3~4月间出现,白天静伏,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面上,也有产于叶背和小枝上。卵块产,呈鱼鳞状排列,每头雌虫可产卵50~200粒。幼虫初时群集,三龄后扩散,常将枝叶连缀一起,隐藏其中,取食为害。秋季为害较烈。

防治方法

1、早春清园,扫除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天敌,放卵寄生蜂,使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等。

3、药剂防治。在自然天敌无法控制其危害时,可选用90%敌百虫600~800倍稀释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稀释液,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稀释液,或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稀释液,也可用24.5%多虫螨丁2000倍液、1.8%虫螨克2000倍稀释液喷雾。注意喷药要在采花后,菊酯类农药一般施用后5天以上才能采摘。

竹类苗木竹织叶野螟的虫害防治


竹织叶野螟(AlgedoniaCoclesalisWalker)别名竹螟、竹苞虫、竹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分布于山东、河南以南各省,可以为害毛竹、淡竹、刚竹、苦竹等多种竹子。

幼虫吐丝卷叶取食为害,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影响竹鞭生长及下年度出笋,甚至使大面积竹子枯死,受害毛竹砍下后重量减轻35%-50%。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3mm,翅展28-30mm,体黄褐色,触角丝状,复眼草绿色。前后翅外缘具褐色宽带,前翅有横线三条,呈褐色波状纹,中横线中央部分断裂,中横线后段与外横线前段有一纵线相连接,外横线后段消失;后翅中央有一弯曲褐色斑纹。

卵:扁圆形,长0.8-1.0mm,淡黄色,中央部分厚,略呈半透明。数十粒聚集一起,卵块扁平、略近圆形,各卵粒呈鱼鳞状紧密排列。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18-24mm,头部褐色;取食期间体呈绿色或淡黄色,体表光滑;老熟时体色变浅,呈灰白色,各节有淡褐色的毛片,入土化蛹前转为金黄色。

蛹:长12-14mm,橙色,腹部较细,末端有钩状臀棘数根。茧椭圆形,长约15mm,在竹苞内或表土上的为丝质茧,在土内做土质茧(以土为茧,没有丝)。

2、发生规律

1年1代,少数1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过冬。翌年5月初过冬幼虫开始化蛹,蛹10-15天羽化成虫。成虫有趋光性,需吸食花蜜才能交尾产卵,卵块产于嫩叶背面,呈鱼鳞状,卵3-5天孵化。初孵化幼虫取食竹叶上的表皮,2龄后吐丝卷叶躲在其中取食,并形成大的虫苞。幼虫在6月中、下旬为害,7-8月为害盛期,被害竹上虫苞累累,多达300余个,竹叶被食尽,竹枝发黄,直至10月仍可见少数幼虫为害,多数幼虫于10月份均在竹蒲头附近疏松表土上做土茧过冬。有少数幼虫在7月底化蛹,8月羽化成虫繁殖第2代。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结合竹林抚育,清除林间、林缘小灌木,减少蜜源植物;冬季削山松土,可以增加过冬幼虫死亡。

(2)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3)生物防治。

幼虫期林中施放赤眼蜂。大面积发生为害,可用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每hm2施药量375-525mL。离蚕区较远的竹林,可以喷Bt、白僵菌。

(4)化学防治。

在6月底发现幼虫苞叶时,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竹林较密,可使用5-10%敌敌畏烟剂毒杀成虫和幼龄幼虫,每hm2用0.5-2kg,杀虫效果较好。

园林经济植物核桃缀叶丛螟的防治方法


核桃缀叶丛螺Loca灯raWalker,成虫,雌虫体长17~19毫米,翅展35~39毫米,雄虫体长14~16毫米,翅展34~37毫米。体红褐色;下唇须向上弯曲。前翅栗褐色,翅基斜矩形,深褐色,外接锯齿形深褐色内横线,中室内有一丛深黑褐色鱗片;外横线褐色弯曲如波纹,外侧色浅。内、外2条横线之间栗褐色。雄蛾前翅沿前缘2/3处有一腺状突起。后翅灰褐色,外横线不明显,外缘色较深,近外缘中部有1个弯月形黄色白斑。卵,球形,聚集排列成鱼鳞状。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4~40毫米,头黑色,有光泽,散布细颗粒。前胸背板黑色,前缘有6个白斑,中间2斑较大。背线褐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及气门线黑色,并有纵列白斑,气门上线处白斑较大;腹部腹面、腹足褐红色。气门黑色,臀板黑色,两侧具白斑,全体疏生刚毛。蛹,体长14~16毫米,暗褐色。茧褐色,扁椭圆形,长23~25毫米,质地似牛皮纸(彩图16、彩图17)。

分布于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危害核桃、漆树、黄连木、桤木、枫香、盐肤木、阴香。幼虫常吐丝拉网,缀叶为巢,取食其中。河北等地有些核桃树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据陈森(1983)和张爽(1988)研究,此虫1年发生1代,个别地区发生2代。在贵州1年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8~25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开始孵化,卵期10~15天,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8月下旬还有初龄幼虫出现。幼虫危害期从6月中旬至10月。9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结茧越冬。成虫多于夜间羽化,寿命通常2~5天,具趋光性。羽化后,静伏片刻,即飞翔上树,喜栖于树冠外围向阳面。交尾后,约24小时开始产卵,卵多产于树冠顶部向阳面和树冠外围叶面的主脉两侧。1头雌虫一生能产卵1000~1200粒,通常70~200粒,以胶状分泌物黏着聚集排列成鱼鱗状块。幼虫孵化多在10时左右,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周围爬行,行动活泼,并吐丝结成网幕,取食叶表皮和叶肉呈网状。3~5天后,吐丝拉网,缀小枝叶为一大巢,取食其中,脱皮及粪便也积在巢内。随着虫龄增大,食量增加,由一巢分为几巢,咬断叶柄、嫩枝,食尽叶片、叶脉后,又重新缀巢为害,迁移性强。老熟幼虫1头拉一网,将叶卷成筒形,白天静伏叶筒内,多于夜间取食或转移。触及丝巢,即迅速退缩爬行。待整株叶片食光后,又转株危害,仅留下丝网。此虫耐饥饿,7~10天不食,也饿不死。9月中旬以后,老熟幼虫迁移到地面,在根际周围的杂草、灌木丛、枯枝落叶下或疏松表土层中,相继结茧开始越冬。入土深5~10厘米。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在土壤封冻前,人工挖茧。幼虫卷叶期,人工捕杀。(2)药剂防治,幼虫初孵化期喷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2000倍液。

杨树主要食叶虫害的防治方法


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集约栽培。

杨树主要的食叶虫病害

1.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

2.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3.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杨树主要的食叶虫病害的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2、化学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

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0ml2.5%溴氰菊酯加10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3、人工防治

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虫上树产卵。

杨树柳蓝叶甲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树柳蓝叶甲主要危害是以成、幼虫危害柳属、榛属植物叶片,影响幼苗、幼树的正常生长。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mm,卵圆形,背面相当拱凸,深蓝色,有金属光泽,有时带绿光。

卵:长0.8mm,椭圆形,橙黄色。幼虫:长6mm,体扁平,灰黄色。头黑褐色。

蛹:长4mm,腹背有4列黑斑。

发生规律

1年发生5~9代。以成虫于枯落物、杂草及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柳树发芽时开始活动,随即交尾、产卵,并孵出幼虫,第一代虫态较整齐,以后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常同期可看到几种虫态。成虫有假死习性,卵成块产于叶背或叶面,每雌可产卵数百粒至千余粒。

初孵幼虫多群集剥食叶肉,致被害处灰白半透明。幼虫4龄,老熟后附于叶片化蛹。苗圃2年生苗木受害最重,换茬1年生苗最轻。林内1~2年萌生条最重,其次为孤立木及林缘木,林内大树受害最轻。

防治方法

1.连茬苗圃冬季深翻地并铲除地边杂草可减少越冬代基数。

2.震落捕杀成虫。

3.喷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防治成虫及幼虫。

杨树病虫害防治:如何防治杨树食叶害虫


由于树种单一、气候异常,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刺蛾、杨黄卷叶螟、天牛、尺蛾、瘿螨等常常在杨树纯林中大面积发生,特别是舟蛾类食叶害虫极有可能暴发成灾,往往在3-5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

这类害虫的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落实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对虫害特别严重的林,大面积暴发成灾要采取飞机防治,地面通过化学农药打孔注药等方式及时防治。根本的措施是及时清理虫害木、更新树种、营造混交林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一、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期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所以,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食叶害虫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的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可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布等方法阻隔成虫上树产卵。

二、Bt等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毫升、阿维菌素6000-8000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机场条件,可考虑利用飞机防治。还可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公顷50个放蜂点,放蜂量25-150万头。

三、仿生药剂防治

可用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克、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治。

四、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厘米胸径2-4毫米,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五、毒环和毒绳防治

有上下树干和越冬后上树习性的害虫,可利用将药剂在树干涂环或绑扎毒绳的方法防治。在幼虫上树前,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10毫升氧化乐果+11千克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

豆角豇豆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豇豆螟是豆角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幼虫钻蛀在豆荚内取食豆仁,一般喷洒农药很难将其杀死。许多菜农连续多次喷药,甚至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不仅浪费劳力加大成本,而且造成农药残留影响消费者健康。

豇豆螟主要危害豆角,随春季豆角上棚后开始出现。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脱荚落蕾或雨后花蕾腐烂。蛀食入嫩荚中的幼虫随豆荚增大而长大,3龄后开始蛀入取食豆粒,为害严重时虫蛀豆荚率达到70%,雨天造成豆荚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菜农收益。

由于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喷药扑杀或诱杀;3龄以上幼虫钻蛀荚中,药剂很难将其杀死。因此,防治该虫应特别注意技巧,抓住其薄弱环节和关键时期用药才能达到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管理上要求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因此要求加强肥水管理,一次性施足攻花攻荚肥,并适当摘去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

2、及时清理田间脱落的花蕾,将其深埋或浸水沤烂,消灭落蕾中的幼虫,以减少田间虫源数量。

3、喷药杀豆荚螟要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在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把握在晴天的上午810点,即花苞开放期。另外,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时喷药12次可杀死初孵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

4、使用的药剂要求对豆角花和幼荚无药害,并有较好的渗透。建议选用以下药剂:阿锐宝(45%乳油)10002000倍;安雷特(25%乳油)15002000倍;锐宁(25%乳油)2000倍;农斯特(40%乳油)15002000倍;速凯(44%乳油)20003000倍。

黄杨绢野螟防治要适时


随着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小叶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

根据往年防治病虫害的经验,今后一段时期很可能是黄杨绢野螟的高发期。这种虫子主要危害黄杨科的小叶黄杨、锦熟黄杨、瓜子黄杨等苗木,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否则可能造成成片小叶黄杨死亡,影响观赏效果。

虫害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小叶黄杨的叶子上缠绕着很多丝状物,像是被蜘蛛网似的白丝笼罩着,丝上还粘有一些虫子粪便(黑色颗粒物)。虫子多时整个植株的枝叶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小叶黄杨绢野螟的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经常吐丝缀合叶片,使受害叶片出现枯焦的状况,严重的苗圃被害株率在50%以上,甚至可达100%。该虫爆发时叶片可被吃光,造成小叶黄杨成株枯死。

黄杨绢野螟习性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粒至13粒,每次产卵123粒至219粒。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阴蔽处,性机警,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害叶肉。2龄至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于其内食害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蜕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等。幼虫昼夜取食危害,4龄后转移危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下面介绍一下黄杨绢野螟对小叶黄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危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越冬代整齐,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以3代幼虫开始越冬。各代(越冬代除外)各虫态平均历期:卵9天,幼虫26天,蛹8天,成虫9天。幼虫一般5龄至6龄,越冬代则为9龄至10龄。

黄杨绢野螟成虫体长14毫米至19毫米,翅展33毫米至45毫米。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卵椭圆形,长0.8毫米至1.2毫米,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42毫米至46毫米,头宽3.7毫米至4.5毫米。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毫米至26毫米,宽6毫米至8毫米。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毫米至27毫米。

防治方法

黄杨绢野螟是一种危害逐步加重的危险性园林虫害,是黄杨类植物上的恶性害虫,应引起警惕,注重防治。对其防治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搞好检疫,注重人工防治,并适时合理用药。

板栗透翅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透翅蛾是嫁接板栗生产的一种毁灭性害虫,随着嫁接板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为害程度也不断加重,不仅影响了板栗产量,还严重挫伤了农户发展板栗产业的积极性。那么怎么防治板栗透翅蛾呢?

1、透翅蛾为害症状

幼虫通常在实生树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串食,并造成不规则蛀道,蛀道和嫁接口处堆有褐色虫粪。受害植株表皮肿胀隆起,皮层开裂,愈伤组织被大量啃食。冬季过后,嫁接树抽不出新枝导致嫁接失败,若嫁接部位较低,会导致整株死亡。

2、生活习性

透翅蛾在丹东地区1年繁殖1代,以2龄幼虫在受害皮层下越冬,4月下旬至5月初出蛰开始取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老熟后,向树干外皮咬个直径5-6毫米的圆形羽化孔,然后在羽化孔下部吐丝连缀木屑和粪便结茧化蛹。

根据幼虫为害部位不同,化蛹时间也有差异,一般阳面比阴面早半月左右,树干中、下部比上部早半月左右。幼虫化蛹期在7月中下旬,蛹期20-25天。8月中旬开始羽化成虫,然后将卵产在树干的粗皮缝、伤口和蛀道口等粗糙处。产卵盛期在8月下旬,卵散产,卵期10天左右,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幼虫孵化期。

3、防治方法

⑴农业防治,幼虫孵化期,用刀刮除成龄树嫁接口以下的粗皮,集中烧掉,可消灭其中的幼虫和卵,刮皮后再喷1次杀虫剂。成虫羽化时,可利用黑光灯诱杀。另外,加强栗树管理,增强树势,避免对栗树造成伤口。改进嫁接方法,嫁接口不压盖,塑料条缠绑后直接套袋,待芽长至3-5厘米时摘袋,保持嫁接口清洁,避免阴暗潮湿,以减轻为害。

⑵药剂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下旬,嫁接枝条长至30-40厘米时,正值透翅蛾幼虫为害盛期,重点对嫁接口及树干喷药,常用药剂有20%杀灭菊酯乳油1000倍液、30%桃小灵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随时发生随时控制,待1-2年嫁接口愈合后,为害程度将明显减轻,不再对嫁接栗树构成危害。

杨树直角叶蜂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直角叶蜂,别名杨扁角叶蜂。杨直角叶蜂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昆虫名,属膜翅目,叶蜂科。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

危害特征

以幼虫取食杨树叶片危害,幼虫孵化半日后,取食叶脉附近的叶肉,使叶上出现小圆洞,由圆洞向叶缘取食,食尽叶肉,仅留叶脉。幼虫取食时先分泌白色泡沫状液体,凝固成蜡丝,蜡丝留于食痕附近周围,排成1-3列,形似栏杆。幼虫老熟停食,顺着枝条下树,结茧化蛹。危害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不但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甚至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5~6mm,翅展10~12mm,雌虫体长7~8mm,翅展12~14mm。体黑色,具金属光泽,被稀疏的白色短绒毛。触角9节,黑褐色,被较密的黑色短绒毛,第一、二节的总长约为第三节的1/4,3~8节端部横向加宽似一直角,基部一侧向内收缩。中胸背板有一褐色斑。翅透明,翅痣黑褐色,翅脉淡褐色。前足基节基部,前、中足跗节端部,后足胫节端部、跗节均为褐色,其余为黄色。

卵:椭圆形,长1.3~1.5mm,宽0.3~0.4mm,乳白色,表面光滑。

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渐变为鲜绿色,头部黑色,头顶绿色,胸足黄绿色,各足基部具两个褐色斑点,胸、腹背和两侧面着生有大小不等的褐色小圆点。第七、八腹节稍向上隆起,末节向下弯曲,呈S形。幼虫共5个龄期,五龄幼虫体长11~13mm,头宽1.2~1.3mm。

蛹:初为绿色,后渐变为褐色,长7.0mm,宽2.5mm,口器、足、触角、翅均为乳白色。茧:椭圆形,雌茧长7~8mm,宽3mm;雄茧长5~6mm,宽2mm,初为黄褐色,后期为茶褐色。

发生规律

杨直角叶蜂在南阳地区一年发生7~8代。每年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成虫5月中旬羽化,6月份发生二、三代成虫,7月份发生四、五代成虫,8月上旬发生第六代成虫,9月中旬发生第七代成虫。成虫羽化后第二天即产卵。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在表土层结褐色丝茧越冬。

成虫多在午后羽化出土,羽化率为90%,雌雄性比1:3。成虫爬行上树,飞到枝叶上,受惊动落地后,多数腹面朝上,并发出吱吱声。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7粒,最多42粒,卵产于叶背面主脉两侧皮层下,每处1~2粒。卵经3~5天后孵化出幼虫,孵化率平均达90%。第3~5代有孤雌生殖现象。1~2龄幼虫群集取食,被害部呈针尖状小圆孔,二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危害,常将大片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呈不规则的孔洞,孔洞边有白色蜡丝。幼虫受惊时向叶背面转移,腹部不断左右摆动。老熟幼虫沿枝干爬行到地表化蛹。

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根据观察,杨直角叶蜂主要危害黑杨派各品种杨树,而对毛白杨很少危害,对刺槐一般不危害,可进行杨、槐混交。

2、化学防治:郁闭度大于0.6的林分,发生量大时,于幼虫盛发期用敌马烟剂熏杀,每hm2用药7.5Kg。在稀疏林分和幼龄林,可向树冠喷洒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10000~20000倍液。

杨树皱叶病的防治方法


杨树皱叶病又名杨树绣球病。该病害分布广泛,在我国河北、北京、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省市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毛白杨和山杨的幼树和大树。受害芽抽出后,整个新枝和全部叶片卷曲,并很快脱落,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症状

在春季萌芽后,病芽上的嫩叶呈紫红色,皱缩变厚,边缘开裂,卷曲成团,形状似鸡冠状,病梢肿胀变短。病芽比健芽展叶。6月以后,皱叶团呈锈球状,逐渐干枯脱落。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该病是一种称瘿螨的害瞒为害的,学名EriophyesdisparNal.,属于蜱螨目害虫,瘿螨有4足,成螨很小,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体长127-142m,宽28-32m。为圆锥形,黄褐色,体壁上密布环纹,近头部有4对软足,腹部细长,尾部两则各生一根细长的刚毛。幼螨色浅,体较小,有不明显的环纹。卵直径40-50m,椭圆形,透明状。

发病特点

螨虫在杨树冬芽鳞片间越冬,多集中在枝条的第5-8个芽内,害螨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5月中旬,可见到大量新生四足螨出现,肉眼可见病叶上似一层土黄色的粉状物,后逐渐迁移到新形成的冬芽内越夏越冬。风有可能作为传播媒介。不同类型的毛白杨单株受害程度则不同,发芽较迟、枝条细长或弯曲的毛白杨类型受害重。雄株受害普遍,雌株很少受害。近期发现在皱叶病组织中,伴随有类菌原体MLO存在,认为此病与类菌原体有关。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选择抗病品种。在危害严重的地区尽可能选用毛白杨雌株。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发现有病芽,及时摘除,并且烧毁。

(3)化学防治发芽前对病幼树喷波美5度Be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发生严重时,对病株喷0.2度石硫合剂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10%天王星2500-10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1000-1500倍液。

杨树红蜘蛛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树因具有适种区域广、生长快、材质优、用途广、效益高等特点,成为绿化的主栽树种。但大面积杨树纯林的栽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出现了杨树的多种病虫害。很多发生较大面积的杨树红蜘蛛,又名瘿螨。杨树红蜘蛛对杨树的危害比较严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红蜘蛛的形态特征和防治方法给大家。

危害杨树的红蜘蛛主要是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俗名红砂、火龙虫、火株子,分布广泛,寄主植物有山楂、栎、刺槐、泡桐、欧美杨、毛白杨,还有桃、李、葡萄等树木,危害杨树主要以当年生幼树为主,在杨树的叶、芽、嫩茎上吸食危害,初期常使被害处呈现灰黄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后变为褐色或红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嫩茎畸形。根据气候和环境特点,加强对杨树尤其是新栽植树木的管护,是降低虫害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一、形态特征

成年雌螨体卵圆形,背隆起,体背两侧有黑色皱纹,上有刚毛26根,成6列。体长有冬夏型之分,夏型个体大,长约0.6-0.7毫米,初为红色,后变暗红色,冬型虫体较小,长约0.4毫米,朱红色。有光泽,非越冬型为暗红色。雄螨体菱形,长0.4毫米,末端略尖,淡绿或浅绿色。体背两侧有黑斑,阳茎钩部几乎弯成直角。

二、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5-10代,以紫红色群集于缝隙、树皮、枯枝落叶内,以及树干附近的表土缝内越冬,越冬雌螨的抗寒能力很强,翌年树芽萌动时,越冬卵就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上、中旬。

幼螨爬上嫩叶取食危害,至成螨产卵繁殖。第1代雌螨寿命为15天左右,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43粒,危害杨树的叶螨多数栖息、危害于树冠的中下部和内膛的叶背处,主要危害新叶并群集在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营养,使叶片从中柄到叶脉失绿变黄,背面变成红锈色,色泽暗淡无光,而后脱落,使杨树产生早落叶,早停止生长,对杨树的后期生长产生极大影响。

温度适宜时,其繁殖迅速,6-8月各世代重叠发生,所以在6-7月气候干燥时,爆发的危险性最大。传播方式有爬行、风力传送及随人、畜、果实和树苗而传带等。

三、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春季发芽前,山楂红蜘蛛以雌成螨在枝干翘皮缝隙中越冬。因此,刮掉翘皮并集中烧可消灭大量的雌成螨。对防治红蜘蛛有较好的效果。

2、生物防治,有束管食螨瓢虫、深点食螨瓢虫、肉食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这些天敌能在中后期抑制山楂叶螨的繁殖量。

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选用1.8%虫螨克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杨树黄翅缀叶野螟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