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黄足黑守瓜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黄足黑守瓜,别名柳氏黑守瓜、黑瓜叶虫、黄胫黑守瓜,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咬食叶片成环形或半环形缺刻,咬食嫩茎造成死苗,还危害花及幼瓜。幼虫在土中咬食根茎,常使瓜秧萎蔫死亡,也可蛀食贴地生长的瓜果。黄足黑守瓜如何有效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5~7毫米,宽3~4毫米。全身仅鞘翅、复眼和上颚顶端黑色,其余部分均呈橙黄色或橙红色。

卵:黄色,球形,表面有网状皱纹。

幼虫:黄褐色,各节有明显瘤突,上生刚毛,腹部末端左右有指状突起,上附刺毛3~4根。

发生特点

长江流域1年发生1~2代,华南地区2~3代。以成虫在避风向阳的杂草、落叶及土壤缝隙间潜伏越冬。翌春当土温达10℃时,开始出来活动,在杂草及其他作物上取食,再迁移到瓜地危害瓜苗。在年发生1代区域越冬成虫5~8月产卵,6~8月是幼虫危害高峰期。8月成虫羽化后危害秋季瓜菜,10~11月逐渐进入越冬场所。

成虫喜在湿润表土中产卵,卵散产或堆产,每雌虫可产卵4~7次,每次约30粒。卵期10~25天,幼虫孵化后随即潜入土中危害植株细根,3龄以后危害主根。幼虫期19~38天,蛹期12~22天,老熟幼虫在根际附近筑上室化蛹。成虫行动活泼,遇惊即飞,有假死性,但不易捕捉。黄守瓜喜温好湿,成虫耐热性强、抗寒力差,南方地区发生较重。

防治要点

①适当间作或套种:瓜类蔬菜与十字花科蔬菜、莴苣、芹菜等绿叶蔬菜间作或套种,也可苗期适当种植一些高杆作物。

②阻隔成虫产卵:采用全田地膜覆盖栽培,在瓜苗茎基周围地面撒布草木灰、麦芒、麦秆、木屑等,以阻止成虫在瓜苗根部产卵。

③药剂防治:重点要做好瓜类幼苗期的防治工作,控制成虫危害和产卵。由于瓜类蔬菜苗期抗药力弱,对不少药剂比较敏感,易产生药害,应注意选用对口药剂,严格掌握施药浓度。药剂可选用52.25%农地乐乳剂1500倍液,或2.5%敌死杀乳油3000倍液,或5.7%天王百树乳油2000倍液,或10%歼灭乳油2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防治。

小编推荐

榆黄足毒蛾防治方法


名称:榆黄足毒蛾(榆毒蛾)

学名Ivelaochropoda(Eversmann)

英文名elmyellow-leggedtussockmoth

分布

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

寄主:白榆、牛郎榆、月季、馒头柳等。更多绿色尽在

形态:成虫长约15mm,翅展约38mm;体白色,触角黑色,栉齿状,附节橙黄色。卵灰黄色,鼓形。幼虫浅黄色,老熟时长约30mm;腹部各节有毛瘤,第1-2毛瘤黑色而明显,其余为白色;腹部第6-7节各有翻缩腺1个。蛹棕黄色,腹面青灰色,头顶有黑褐色毛2束。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开始活动为害,6月化蛹,7月成虫羽化。成虫趋光性很强,产卵于枝条和叶背面,相连成串,卵期约10天。初孵幼虫啃食叶肉,大龄幼虫沿叶缘蚕食,常把叶片蚕食光。4-10月为华北地区幼虫为害期,10月下旬随气温下降而继续越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及时修剪枝叶,球后彻底清洁田园,减少菌源。

(2)于成虫盛发的6月及8-9月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地区于5月下旬-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一、二代幼虫低龄阶段喷洒20%灭幼脲1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

花卉刺足根螨虫害的防治措施


刺足根螨是以成、若螨刺吸球根鳞片及块根为害,当鳞片腐烂便集中于腐烂处取食,会有汁液流出的现象,造成组织坏死,表面变褐腐烂,肉质鳞片干缩,破裂成似木栓化的碎片。导致地上部植株矮小、瘦弱,花为畸形,且小,严重影响花卉的观赏价值。

1、形态特征

成螨:雌螨体长0.58-0.87毫米,卵圆形,白色发亮。螯肢和附肢浅褐色;前足体板近长方形;后缘不平直;基节上毛粗大,马刀形。格氏器官末端分叉。足短粗,跗节Ⅰ、Ⅱ有一根背毛呈圆锥形刺状。雄螨体长0.57-O.8毫米。体色和特征相似于雌

螨,阳茎呈圆筒形。跗节爪大而粗,基部有一根圆锥形刺

卵:长0.2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

若螨:体长0.2-0.3毫米,体形与成螨相似,颗体和足色浅,胴体呈白色。

2、发生规律

该螨年发生9-18代,主要是以成螨在病部及土壤中越冬,尤其是腐烂的鳞茎残瓣中最多,两性生殖。该螨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快。雌螨交配后1-3天开始产卵,卵期3-5天。1龄和3龄若螨期,遇到不适条件时,出现体形变小的活动化播体。

若螨和成螨开始多在块根周围活动为害,当鳞茎腐烂便集中于腐烂处取食。该螨既有寄生性也有腐生性,有很强的携带腐烂病菌和镰刀菌的能力。高温高湿干旱对其生存繁殖不利。在16℃至26℃和高湿下活动最强,造成的伤口为真菌、细菌和其他有害生物侵入提供了条件。

3、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高温季节深耕暴晒,消灭大量根螨,栽种前对土壤严格消毒。

(2)不宜连作,可减少虫源。

(3)种植前可对鳞茎进行挑选,选择无虫的鳞茎种植。在储藏百合时室内要保证通风干燥,这样可以抑制根螨的生长和繁殖。

(4)对鳞茎进行消毒,可用1000倍液50%乙酯杀螨醇喷注鳞茎,或将被害鳞茎放在稀石灰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冲洗干净,阴干后使用。

苹果黄蚜的虫害防治方法


苹果黄蚜会使得被害叶片的叶尖向叶背横卷,影响新梢生长,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现将苹果黄蚜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生规律

在辽宁苹果产一年发生10代,以卵在枝条芽铡或裂皮缝隙内越冬。次年寄主萌芽时开始孵化。本代为无翅雌蚜,若虫和成虫群集在芽和新梢上吸食汁液。下一代多为有翅蚜,为害芽及嫩叶。以后数代以无翅胎生雌蚜为主,并有少量有翅胎生雌蚜。

此虫自春季到秋季均以孤雌生殖,干旱年份又有间断小雨时繁殖快,为害重。后期(6~7月)有翅胎生雌蚜大量出现,向本寄主的其它植株上转移为害。8~9月发生量减少,直至10月中旬后产生有性蚜,交尾产越冬卵。此虫无转换寄主现象,是一种留守型蚜虫。

防治方法

1、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在正常气候下,没有药剂干扰,蚜虫不致成灾。

2、发生量较大时,到6月上中旬麦田瓢虫向果园转移,也可在短期内控制其为害。

3、为害严重时,发芽前可用拳胜1000倍+出色1000倍杀卵,花前花后喷鸣功1000倍+拳胜1000倍。要特别注意保护其天敌,如多种瓢虫、食蚜蝇、草蛉、茧蜂和姬蜂。

黄棣棠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黄棣棠常见病害有:黄叶病、褐斑病、枯枝病。

黄棣棠黄叶病防治方法:

(1)选择适宜的栽植地,土壤以轻酸性或中性壤土为好。

(2)发病初期可用硫酸亚铁溶液200倍液进行灌根,并用0.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浇灌和灌雾3—4次,可明显改变症状。

(3)多施用腐叶肥、牛马粪等有机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黄棣棠枯枝病防治方法:

可用50%多可灵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另有棉红蜘蛛危害,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倍液喷杀。

(1)如有发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4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2)加强修剪,使植株始终保持在通风透光状态。

(3)发病期禁止喷灌,降低病害发展速度。

夏秋季黄棣棠偶有褐斑病和大蓑蛾等病虫害发生防治方法:

可用150至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至15天喷一次,进行防治。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于6月喷洒,但乐果、敌敌畏易对黄棣棠叶片产生药害,最好少用或不用。

黄棣棠常见虫害有:红缘灯蛾、美国白蛾、大袋蛾。

红缘灯蛾

防治方法:

如有红缘灯蛾发生,可在幼虫期用Bt乳剂500倍液或20%除虫脲8000倍液喷杀,成虫期用灯光诱杀;如有美国白蛾发生,对卵及4龄以前的幼虫喷洒灭幼脲1号8000倍液或采取放周氏啮齿小蜂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治,成虫发生期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如有大袋蛾发生,在初龄幼虫盛发期,可用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喷杀,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需要一提的是,棣棠对敌敌畏和氧化乐果过敏,在虫害发生时,要避免使用这两种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生菜黄地老虎的虫害防治方法


黄地老虎危害生菜时幼虫多从地面上咬断幼苗,主茎硬化后可爬到上部为害生长点。现将生菜黄地老虎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灰褐至黄褐色。额部具钝锥]形突起,中央有一凹陷。前翅黄褐色,全面散布小褐点,各横线为双条曲线但多不明显,肾纹、环纹和剑纹明显,且围有黑褐色细边,其余部分为黄褐色;后翅灰白色,半透明。

卵扁圆形,底平,黄白色,具40多条波状弯曲纵脊,组成网状花纹。

幼虫体长33~45毫米,头部黄褐色,体淡黄褐色,体表颗粒不明显,体多皱纹而淡,臀板上有两块黄褐色大斑,中央断开,小黑点较多,腹部各节背面毛片,后两个比前两个稍大。蛹体长16~19毫米,红褐色。

生活习性

东北、内蒙古一年发生2代,西北2~3代,华北3~4代。一年中春、秋两季为害,但春季为害重于秋季。一般以4~6龄幼虫在2~15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以7~10厘米最多,翌春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在土中作室化蛹,蛹期20一30天。华北5~6月份为害最重,黑龙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最重。成虫昼伏夜出,具较强趋光性和趋化性。幼虫以3龄以后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一环。如已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沤粪处理。

②诱杀防治: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设置,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三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卖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

③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3000倍液,或10%溴马乳油2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此外也可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5千克处理土壤。

油桐黄星天牛的虫害防治方法


油桐为良好的园林树种,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黄星天牛的虫害威胁,要注意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

1、危害症状:成虫为害皮层、树叶,致枝条枯死;幼虫蛀食枝条皮层,后从上而下向木质部蛀食形成盘旋状食道,隧道中堆满排泄物,造成皮层干枯破裂及枝干干枯,植株被蛀通则枯死。

2、发生规律:江苏、浙江年生l代,广东2代,均以幼虫越冬。翌春3月中旬开始活动,6月上旬化蛹,7月上旬羽化。

3、防治技方法

农业防治: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杀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根据成虫产卵场所,产卵盛期后挖卵和初龄幼虫;还可用细铁丝刺杀木质部内的幼虫,找到新鲜排粪孔插入,向下刺到隧道端,反复几次可刺死幼虫;结合修剪除掉虫枝,集中处理。

保护天敌:未孵化的天牛卵,多为啮小蜂寄生,应加以保护。

药剂防治:成虫发生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洒40%乐果乳油500倍液,枝干上要喷周到。

毒杀幼虫初龄幼虫可用敌敌畏或杀螟松等乳油10-20倍液,涂抹产卵刻槽杀虫效果很好。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可从新鲜排粪孔注入药液,如50%辛硫磷乳油10-20倍液或上述药剂,每孔最多注10mL,然后用湿泥封孔,杀虫效剃良好。

试用长效内吸注干剂,可用YBZ-B型树干注射机,注入长效内吸注干剂,也可用直径4-5mm钢钉在距地面50-80cm处斜向45度打孔,孔深3-4cm,然后再用橡皮头滴管或兽用注射器注入注干剂。用药量计算暂借用林木计算法,即先量树干胸径,然后换算或查出直径,每厘米直径注入药量0.5mL,直径10cm以上油桐,应通过试验适当加大药量。这种方法除防治天牛有效外,还可兼治其他蛀干害虫和介壳虫、蚜虫等。

紫薇黄刺蛾虫害防治方法


黄刺蛾,体型中等,幼虫为刺毛虫,俗称洋辣子,是园林花卉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危害特点:黄刺蛾主要是以幼虫啃食造成危害。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叶肉,使叶片呈筛网状;大龄幼虫会爬行扩散危害,并直接蚕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剩下叶柄及叶脉。

发生规律:黄刺蛾是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越冬。每年5~6月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6月下旬可以观察到第1代幼虫。幼虫有7龄,常常会出现世代交叉的现象。危害盛期在7~9月。

防治方法:

园艺防治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茧,从而消灭或减少虫源。

物理防治家庭盆栽紫薇可以在落叶后,人工摘除越冬虫茧,可彻底消灭虫源。大田生产时,可以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化学防治最好能在幼虫扩散前用药,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治。

紫薇还会有绿刺蛾或褐刺蛾等危害,不过它们都属于刺蛾类,除了形态上略有差异外,在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在防治黄刺蛾时兼治。

大黑琵琶甲虫害的及防治方法


大黑琵琶甲为害草原的拟步甲类害虫,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的干旱草原上,目前已知有上述两种,均分布新疆。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为害植物:主要有博乐蒿、冷蒿、伏地肤、旱生禾草等,除取食青草外,也食枯草,牧草苗期,是受害致死的危险时期。大黑琵琶甲,其发生和为害程度仅次于亮柔拟步甲。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8毫米,宽11毫米。触角锤4节。前胸背板具缝饰边。小盾片小,密被黄褐色细毛。鞘翅纵脊密而明显,密布小刻点,假缘折宽,缘折窄小。鞘翅尾突明显,尾突缝宽,呈沟状。雌虫韬翅尾突略短于雄虫。第一腹板有明显的波状横纹。雄虫腹部12节间具一棕红色刚毛刷。

3、发生规律:大黑琵琶甲两年完成1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夜间出洞活动,咬断草茎并拖到洞内,洞内常贮有鲜草或干草。成虫常穴居于废弃的鼠洞、蛇洞、蜥蜴洞等洞内,每洞常有数头至十余头,洞内土中也常有幼虫。步甲成虫常与琵琶甲共栖,因琵琶甲成虫体大而坚硬,不受侵害,但幼虫可被捕食。

4、防治方法

(1)毒饵防治:90%敌百虫,加水510千克,喷拌铡碎青草100千克,或敌百虫、麸皮、青草(1:100:200)毒饵,对亮柔拟步甲和大黑琵琶甲成虫均有效。若用拖拉机带犁开沟,沟底施毒饵,效果更好。

(2)药剂防治:用拖拉机牵引微量喷雾机,40%乐果乳油1.52.1升/公顷,防治亮柔伪步甲成虫效果良好;40%乐果乳油用量为3升/公顷,防治幼虫效果达85%90%以上。

橄榄黑刺粉虱的虫害防治方法


橄榄黑刺粉虱为害橄榄以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排泄蜜露可诱致煤污病发生。

橄榄黑刺粉虱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6?1.3mm,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

蛹椭圆形,初乳黄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著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10对。

橄榄黑刺粉虱生活习性

安徽、浙江年生4代,福建、湖南和四川4-5代,均以若虫于叶背越冬。越冬若虫3月间化蛹,3月下旬至4月羽化。世代不整齐,从3月中旬至11月下旬田间各虫态均可见。

各代若虫发生期:第1代4月下旬至6月,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4代10月至翌年2月。成虫喜较阴暗的环境,多在树冠内膛枝叶上活动,卵散产于叶背,散生或密集呈圆弧形,数粒至数十粒一起,每雌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

初孵若虫多在卵壳附近爬动吸食,共3龄,2、3龄固定寄生,若虫每次蜕皮壳均留叠体背。卵期:第1代22天,2?4代10一15天。非越冬若虫期20一36天。蛹期7一34天。成虫寿命6?7天。天敌有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菌等。

橄榄黑刺粉虱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发生与为害。

(2)早春发芽前结合防治蚧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喷洒含油量5%的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毒杀越冬若虫有较好效果。

(3)生育期药剂防治l一2龄时施药效果好,可喷洒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或50%磷胺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一6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一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克乳油或1.8%害极灭乳油或1.8%爱福丁乳油4000一5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oo倍液。3龄及其以后各虫态的防治,最好用含油量0.4%一0.5%的矿物油乳剂混用上述药剂,可提高杀虫效果。单用化学农药效果不佳。

(4)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

蔬菜虫害黄条跳甲的防治方法


黄条跳甲又叫黄条跳蚤、地蹦子、土条蚤等,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危害蔬菜的一种常见虫害,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危害状况

我国危害蔬菜的条甲主要有4种:黄曲条跳甲、黄狭条跳甲、黄宽条跳甲和黄直条跳甲。其中以黄曲条跳甲分布最广,为世界性的害虫,危害最严重。

各种跳甲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此外,还可危害瓜类、茄子、甜菜、枸杞及禾谷类等,属寡食性害虫。

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成虫咬食叶片,造成许多小孔。尤喜幼嫩的部分,常致使幼苗停止生长,甚至整株死亡。种株的花蕾和嫩荚也可受害。幼虫危害根部,将菜根表皮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咬断须根,使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萎蔫而死。此外,成虫和幼虫造成的伤口,易传播软腐病。

(2)形态特征:以黄曲条跳甲为例。

成虫:体长约2毫米。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排成纵行,鞘翅中央有1黄色曲条,此曲条外侧凹曲颇深,内侧中部平直,仅两端向内弯曲。后足腿节膨大,适于跳跃。

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淡黄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4毫米,稍成圆筒形,头部淡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前胸盾板及腹末臀板淡褐色,胸腹部各节上疏生黑色短刚毛。

蛹:椭圆形,长约2毫米。乳白色。头部隐藏在前胸下面。胸腹背面有稀疏的褐色刚毛。

(3)生活习性

黄曲条跳甲在我国1年发生2-8代,在黑龙江1年发生2-3代,华北地区发生3-4代。各地均以成虫在残株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

成虫善跳跃,高温时能飞翔,有趋光性。白天中午活动最盛,夜间隐蔽。耐高温,10℃以上开始取食,32-34℃时食量最大,34℃以上食量大减。抗低温能力较强,能耐-10℃的低温。成虫寿命较长,1年左右。产卵期可连续1-1.5个月,卵散产在植株周围湿润的土缝中或细根上,也可在近土表的茎部咬一小洞,产卵在其中。每一雌虫平均产卵200粒左右。

卵期3-9天,卵期需要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不到100%时,很多卵不能孵化。干燥可引起孵化率降低或卵期延长。

幼虫期11-16天,共3龄。幼虫孵化后爬至根部,食根表皮,入土深3-5厘米。老熟后在土下3-7厘米处作土室化蛹,预蛹期2-12天,蛹期3-7天。羽化后出土危害。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是11℃,幼虫发育最适温度是24-28℃。

(4)发生条件

黄曲条跳甲的危害南方重于北方,南方春秋两季危害严重,北方以秋季危害严重。其原因是:

①越冬成虫的产卵量大,而卵的孵化要求很高的湿度,南方春季湿润,有利于孵化,因而危害严重。秋季十字花科蔬菜较多,加上温湿度适宜,形成了第2次危害高峰。北方春季干旱多风,不利成虫的活动和孵化,危害较轻。秋季与南方一样,故而危害较重。

②成虫的食量在34℃以上时大为减少,在高温时有蜇伏现象,加上夏季十字花科蔬菜较少,因而危害较轻。

③黄条跳甲为寡食性害虫,偏食十字花科蔬菜,所以连作有利于害虫的发生。而轮作时幼虫发生较少,危害较轻。北方春季十字花科蔬菜较少,故小白菜和留种地内危害严重。

(5)防治方法

①避免连作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中断害虫的食物供给时间,可减轻危害。

②清洁田园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或越夏的害虫,减少田间虫源。

③深耕灭虫秋季深耕可消灭越冬的成虫。播种前深耕晒土,可改变幼虫在地里的环境条件,不利其发生,并有灭蛹的作用。

④药剂防治在幼龄期及时喷药,常用的药剂有苏云金杆菌500-1000倍液,或BT乳剂,每亩用药100克,或灭幼脲1号、3号500-1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农梦特3000倍液,或用济南-79毒株(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剂)5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4000倍液,或50%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二嗪农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或10.8%凯撒乳油10000-20000倍液。发现幼虫危害时,可用药剂灌根。

油菜田黑壳虫的虫害防治方法


油菜田黑壳虫,又名黑壳壳虫、蹦蹦虫。黑壳虫是油菜跳甲和猿叶虫的统称,猿叶虫又分为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三者常混合发生。

一、危害症状及特点

害虫喜食油菜幼苗及嫩叶,重发田油菜苗刚出土即被洗劫一空,大油菜苗常被吃得只剩叶脉,像扫帚一样,远远望去有烧糊了的感觉,受害轻的油菜叶上被咬成许多孔洞,部分油菜苗被咬断。据调查,低洼潮湿地比地势高干燥处发生重,晚播田比早播田发生重,河滩地比丘陵地发生重。

二、重发原因

⑴多年来,油菜种植沿袭撒播的传统,播种量大,田间郁闭程度高,间苗晚,给黑壳虫提供了良好的食料及适宜的生存环境。

⑵多年来油菜播种面积大,轻度危害未引起群众重视,大多没有进行及时防治,造成黑壳虫基数过大。

⑶三种害虫的跳跃性、假死性及越冬越夏场所的隐蔽性,造成发现不易、防治不易。

⑷三种害虫身披硬壳,普通农药难以穿透甲壳,造成反复防治、反复发生。

⑸三种害虫食性杂,生存场所广。⑹部分地区油菜播种期阴雨天多,气候适宜,10月份天气晴朗,气温较常年偏高2-3℃,有利于黑壳虫的成虫产卵及成、幼虫活动,因此发生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秋冬季节,通过间苗,对油菜田浅锄并清除残枝枯叶,集中烧毁或堆沤,恶化害虫的生存环境,减少越冬虫口密度,或利用成虫在枯叶下栖息及越冬的习性,设立诱积堆,方法是:把杂草或剔去的菜苗在地边堆积,诱集越冬成虫,然后收集捕杀。

2、进行药剂拌种:播种前可用5%锐劲特种衣剂拌油菜种,按锐劲特1份、种子10份的比例拌种,搅拌均匀后即可播种。

3、合理施肥:培育壮苗,提高油菜苗的抗虫性,要控氮肥,增磷肥,补钾肥及微量元素,及时定苗,改变油菜田的生态小气候。

4、改撒播为育苗移栽:移栽前可用25%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叶面喷雾后移栽,以杀死侵袭害虫。

5、化学防治:选择具有内吸及胃毒作用的杀虫剂,喷药时要重喷心叶、根部。地表也不能忽视,在油菜田施药时要成排走喷,不能漏喷,对田边的杂草要清除并喷药防治,主要药剂有50%辛硫酸800倍液、48%乐斯本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25%溴氰菊酯1000倍液或2.5%鱼藤酮1000倍液,均匀喷雾即可。

白菜黄条跳甲的虫害防治方法


黄条跳甲是黄条跳甲属昆虫的总称,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包括黄油条跳甲、黄宽条跳甲和黄狭条跳甲。黄条跳甲土要为害大白菜、萝卜、芜菁、甘蓝、花椰莱等,有时也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1)为害特点:

成虫食叶,以幼苗期危害最严重。可将叶片咬成许多小孔,严重时,叶片成筛网状;刚出苗的幼苗子叶被害后,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虫也为害种株花蕾和嫩种荚。幼虫只食菜根,蛀食根皮,咬断须根,造成植株萎蔫甚至死亡。

(2)形态特征:

黄曲条跳甲:成虫体长1.82.4毫米,黑色,椭圆形,鞘翅上各有一条黄色纵纹,呈弓形。后足腿节膨大,喜跳跃。卵长约0.3毫米,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约4毫米,长圆筒形,黄白色,各节具有不显著肉瘤,瘤上着生细毛。蛹长约2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头部隐于前胸下面,翅芽和足达第5腹节,胸部背面有稀疏的褐色刚毛。腹未有一对叉状突起。

黄宽条跳甲:成虫体长1.82.2毫米,头胸部黑色光亮;鞘翅中缝和周缘黑色,每翅有1个宽大的黄色纵纹,中央无弓形弯曲,其最狭处也在翅宽的一半以上;触角基部6节黄色或赤褐色。其卵、幼虫和蛹的形态同黄曲条跳甲。

黄狭条跳甲:成虫体长1.51.8毫米,黑色,有光泽,头、胸部暗绿色;鞘翅上黄条较窄,直形,中央宽度仅有翅宽的1/3。触角黑褐色,基部4节赤褐色。卵、幼虫和蛹的形态也与黄曲条跳甲相似。

(3)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黄条跳甲每年发生的代数因地理位且不同而不同。从北向南逐渐增多,如黑龙江发生2代,广州则可发生78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上越冬,翌春气温达10℃左右时,越冬虫开始活动。首先为害白菜等越冬菜和野菜,随着气温升高,大量迁入春季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菜田为害繁殖,至秋末气温降至10℃左右时,开始寻找越冬场所。

成虫喜跳跃,高温时还能飞翔,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有趋光性。成虫寿命长,耐低温,产卵期可持续1个月以上,因此世代重叠,发生不整齐。卵散产于植株周围温润的土缝中或细根上,平均每头雌虫产卵20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在35厘米的表土层啃食根皮,共3龄。老熟后在37厘米深的土中作室化蛹。黄条跳甲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一28℃,高温条件有利于卵的孵化。因此,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严重,秋季重于春季,湿度高的菜田危害最重。

(4)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清除菜地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灭部分蛹。

药剂防治: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等喷雾防治成虫。

《黄足黑守瓜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